Ⅰ ff14銅礦在哪裡買
ff14銅礦在行會供應商處就可以買。因為在游戲中銅礦是非常基礎的材料,在各個行會供應商處都可以買到,行會供應商的名字叫斯密德海穆爾,位置在利姆薩羅敏薩上層甲板,銅礦含有銅的礦石。
ff14銅礦可以用於任務紅銅色的寶物,是采礦工1級的職業任務,冒險者得到了認可,加入了采礦工行會。裝備上風化鶴嘴鋤後,再和阿達爾博塔對話,將銅礦交給她。
ff14銅礦其他的獲取方式
ff14銅礦也可以通過採集獲得,本物品可以由采礦工等級1採集獲得,在中薩納蘭和西薩納蘭的礦脈中都可以採集到,也可通過雇員探險獲得此物品,鑄甲匠的心得也會獎勵銅礦。
Ⅱ 烏茲別克的問題
烏茲別克礦產資源開發與礦業政策及國際合作
烏茲別克共和國位於中亞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東南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國土面積44.78萬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經濟發展落後,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烏國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和金礦資源,目前已經受到國際礦業投資者的較大關注。
一、 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1. 石油和天然氣
烏茲別克擁有比較豐富油氣資源,是中亞地區未來油氣增長的重要國家。據烏茲別克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05年1月1日,烏天然氣預測儲量為5.9029萬億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預測儲量為11.8億噸。烏茲別克全國共有160 多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5個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薩爾、蘇爾漢河盆地、費爾干納。主要油田是:坎達格、烏奇克孜爾、科卡廷、帕爾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賈巴德;主要氣田包括:扎爾卡克斯、穆巴列克、舒爾坦等。
烏獨立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獲得較快發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產量達到最高峰812萬噸,是1992年的2.5倍。此後烏石油和凝析油產量不斷減少,2005年共生產石油及凝析油545萬噸,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圖1)。天然氣產量一直穩定增長(圖2)。2004年天然氣產量增長4.1%,達到歷史最高峰598.65億立方米。2005年天然氣產量為59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氣在烏茲別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佔80%,石油佔10~13%。
圖1 烏茲別克原油和凝析油產量變化圖
圖2 烏茲別克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烏茲別克統計委員會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的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注冊資金現為2536.79億蘇姆(2005年底,1美元約合1180蘇姆),2005年產品銷售收入為41620億蘇姆,比上年增長50%;純利潤為4614億蘇姆,同比增長62%,資產總額為53360億蘇姆,2005年的總投資額為4959.4億蘇姆,同比增長27.2%。
烏油氣加工能力較強,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煉油廠:費爾干納煉油廠和布哈拉煉油廠,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兩座原油加工企業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1120萬噸,目前均未達到滿負荷工作量,有意向與外國公司開展來料加工。
烏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氣加工企業: 穆巴列克天然氣加工廠,舒爾坦石油天然氣廠,舒爾坦天然氣化工綜合體,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鑽探公司,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
烏產石油製品和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俄羅斯、烏克蘭、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所產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主要出口吉爾吉斯、塔吉克、哈薩克及俄羅斯。
2. 煤
據烏茲別克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資料,2005年烏茲別克共採煤316.8萬噸,同比增長17.4%。露天採煤285.9萬噸,同比增長22.5%;井下採煤30.9萬噸,同比下降14.2%。開采褐煤309.5萬噸,同比增長17.2%;開采煙煤7.32萬噸,同比增長26.2%。2006年上半年烏茲別克共採煤170.9萬t,比2005年同期增長8.5%,。
國內煤炭的壟斷生產企業是烏茲別克煤業公司,2005年,烏茲別克煤業公司產煤292萬噸,佔全國煤產量的92.2%。經營的主要煤礦是位於塔什干州的安格連露天褐煤礦,該煤礦的探明儲量約為19億噸。烏茲別克另一家較大的煤業公司是沙爾貢煤業股份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拜孫煤礦和沙爾貢煤礦採煤。這兩個煤礦位於蘇爾漢河州,煤的儲量約10億t。
烏茲別克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400萬噸。烏茲別克國家電力股份公司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300萬噸,是烏最大的煤炭用戶。
3. 金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極為豐富,也是烏茲別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據預測其潛在金儲量約5300噸,如果得到證實,這一數量在世界上已經排到第二位。目前全國已經研究和勘探了48 個金礦床,其中儲量在100噸 以上的大型金礦約有10 多個。以穆龍套金礦規模最大,賦存在早古生代黑色頁岩中,探明金的儲量約2000噸,平均品位為3.5克/噸。據資料分析,在礦床的深部(到達1500米的范圍內)還會有另外的1830噸儲量。
目前烏茲別克正在開採的金產地有9個,每年烏黃金產量約為90噸左右。主要有有4家企業從事黃金開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和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聯合體均為國有企業,還有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和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其中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是烏最大的金礦生產企業,其金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
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始建於1992年,1995年投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共生產7.7噸金。自投產以來,該合資企業已生產100多噸金。2006年6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取消了政府專門針對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規定的具有長期性的優惠,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2006年10月,烏茲別克納沃伊州經濟法庭宣布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破產,同時支持稅務機構對未支付的4900萬美元稅金的訴訟。該公司將在2006年底進行拍賣。
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成立於2003年,固定資產為1160萬美元,其中英方Oxus Resources公司持股50%,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持股40%,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持股10%。
此外,韓國公司也正在加入烏茲別克的金礦開發,2006年烏韓合資企UZ-KORES MAINING公司已經開始對克孜勒庫姆沙漠「西-UCHTEPINSKII」地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探工作。該項目由韓國資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直接投資,2006-2009年為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投入450萬美元進行勘探工作,如發現金礦,韓方將繼續投入2億美元進行開采。烏韓合資企業UZ-KORES MAINING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企業固定資本840萬美元,根據協議,該企業可在35平方公里的許可范圍內開展地質勘探。
4. 鈾
烏茲別克還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是世界前10個主要的儲量和生產國之一。2005年1月資料,烏國的回收成本≤130美元/kg鈾資源量有76936噸。目前共發現27 個礦床,都分布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
烏茲別克是世界鈾礦生產大國,2005年產鈾2301噸,比2004年增長14.1%,列世界第七位。鈾礦山集中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家鈾生產商是納沃依礦冶聯合體。
2006年以來,韓、俄、日等國家的公司和企業紛紛向烏提出合作開發鈾礦的要求。2006年初俄羅斯技術裝備輸出股份公司提出於2006年年底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共建合資企業的計劃。在2006年4月,韓國資源公司與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商定成立開采鈾礦的合資企業,開發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心地區的DJANTUAR鈾礦,該礦是烏最大鈾礦之一,探明儲量7154噸,合資公司計劃於2007年初成立。
此外,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已經同烏政府就日本公司參與烏鈾礦開發、向烏提供貸款一事簽署了相互諒解備忘錄。法國「Cogema」公司也向烏提出了購買鈾礦原料的要求。
5. 銅、鋅
銅的探明儲量約150萬噸,僅次於哈薩克,居中亞第2位,大部分儲量都集中在阿爾馬累克地區的三個大型斑岩銅礦床中(卡爾馬吉爾、薩雷—切庫、達爾尼)。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吉扎克(Jizzakh)州的烏奇庫拉克(Uch-Kulach)礦床和南部的卡什卡達里亞州的坎迪扎礦床中。
烏茲別克銅鋅產量並不高,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Almalyk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mbine,AGMK)是烏茲別克唯一的銅、鋅生產企業。目前在位於首都塔什干東南的阿爾馬雷克特大型斑岩銅礦田開采銅礦;在塔什干州的卡爾馬吉爾(Kalmakyr)礦和薩里-車庫(Sary-Cheku)礦以及中部吉扎克州的烏奇庫拉克礦開采鋅礦石。2006年1至10月,鋅產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21%至4.0268萬噸,精煉銅產量同比下降12%至7.5735萬噸。
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除生產銅、鋅外,還生產金、銀、鉛等。2004年該企業銅產量為10.38萬噸,白銀73.7噸,金12.5噸,其純利潤為6430萬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長46.8%,企業出售產品純收入為3438萬美元,同比增43.4%,其中出口2326萬美元。2004年企業固定資產增長28.5%。
4.外資優惠政策
目前烏茲別克對於外國投資在法律上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外國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可以買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甚至擁有公司100%的股份(但合資企業仍是目前吸引外資的主要渠道),國家保障並保護在烏境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投資者的權益,烏「外資法」規定:國家給予投資者以擔保,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如果烏新頒布的法律有不利於投資者的條款,投資者可在自其投資之日起10年內繼續延用投資時有效的舊法律,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投資法」要求任何國家和地方行政機關都不得干預外資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對外資企業的資產不得實行國有化。外國投資者有權決定投資的所有權、使用和支配權,外國投資者的利潤及紅利可以自由匯出境外、進行再投資或用於任何其他目的。另外,合資企業在國家外匯交易所有優先調匯權;合資企業注冊後自然獲得從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權利,但需在外經部進行登記。
另外,對獨資、合資的油氣開采企業,自開採到油、氣之日起7年內免交利潤稅。7年後,利潤稅減半徵收。
三、烏政府礦業政策的最新調整
1.大幅度提高地下資源使用稅
近兩年由於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度提高,礦山企業成為主要的受益者。政府為從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資源使用稅的稅率。首先提高的是貴金屬和銅的資源稅,2004年開始,金從2.8%增加到5%,銀從7%到8%,銅7.9-8.1%,鎢保持在8%,這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是較高的。亞洲多數國家、多數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都保持在2—5%之間。如印尼的金的權利金費率為3.75%,銅為4%,鋅和錫為3%;泰國金的權利金費率為2.5%,菲律賓的金、銅、鎳、鋅權利金費率均為2%。資源稅的提高,加重了礦山企業的負擔。但這些並沒有結束政府提高資源稅的步伐,2005年1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又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稅。開採石油的資源稅率從12.3%提高到35%;凝析油從6.7%提高到32%;天然氣從18.5%提高到58%。油氣資源稅的稅率提高了3-4倍,其稅率遠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這便導致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投資環境的惡化,外資投入下降,生產企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已經不堪重負。對此外資和本國油氣開采企業表示強烈不滿,呼籲政府改變這一政策。自從這一政策出台之後,烏油氣產量,特別是石油和凝析油產量呈下滑趨勢。2005年當年,烏石油產量下降17.2%,天然氣產量下降0.3%。
面對這一結果,烏政府似乎察覺到「高資源稅」的弊端,並准備從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資源稅。不管怎樣,即使下調資源稅,也難以改變烏政府政策多變的特點。采礦業是一個投資期長的高風險行業,投資者最希望的是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政策不穩定自然加大了礦業投資的風險。
2.取消對部分外資企業的無限期優惠政策
根據烏茲別克政府令,自2006年6月1日起,烏政府將對部分外資企業取消無限期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公司烏政府專門規定的無限期優惠政策全部被取消。該企業1995年投產以來已經順利經營10年,政府的這些優惠條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兩年由於加工的礦石中含金量越來越低,公司的金產量呈下降趨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實際產金7.72噸,比上年下降了63%。優惠政策取消後,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該公司的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美公司對烏茲別克政府的決定表示極為不滿,公司認為政府沒按照當初簽訂的協議辦事,協議規定的優惠政策應當到項目結束,而政府是中途改變規定。另外按照烏的投資法律,如果新出台的投資政策使投資條件惡化,外國投資者可以在10年內繼續執行投資之日時有效的投資政策。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烏政府的決定不但沒有遵守雙方的協議,而且也有悖於本國的法律。美公司決定上訴國際仲裁。
這一事件,對烏茲別克的礦業投資環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 重組國家油氣總公司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從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出售到對外引資,合作開發等,所有環節均掌控在該公司手中。截至2004年,公司擁有職工8萬人。
該集團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在最近兩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改組,第一次是2004年6月,按照法國BNP財務咨詢公司設計的方案對油氣總公司進行了改組,將原有的8個子公司縮減為4個,分別是:「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公司」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
第二次是2006年下半年,根據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簽署的總統令,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再次進行了重組,下屬子公司的數量由原有的4個擴展為6個。其主要內容包括:將「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拆分為「烏茲別克油氣地質鑽探」和「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兩個公司,前者主要負責勘察和鑽探,後者主要負責油氣資源的開發和開采。原來直屬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管轄的「舒爾坦天然氣化學綜合體」此次劃歸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公司所屬。第一次改組時從油氣總公司劃出去的汽車天然氣公司改組為一個子公司「汽車天然氣銷售公司」,合並入「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仍保留原有建制。
另外,油氣總公司下設一個新成立的「烏茲別克油氣建設投資」公司,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烏油氣領域的投資項目和基本建設。新組建的油氣總公司的機構設置如圖3所示。
4.擴大對外資開放的油氣區域
2006年初,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宣布,准備再劃分出12個油氣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這12個油氣區塊的天然氣總儲量約為1.5萬億立方米,液態碳氫化合物的儲量約為3.5億噸。目前,烏油氣總公司所屬的信息咨詢中心正為外國投資者准備這12個油氣區塊的有關資料,2006年將可以向外商提供相關信息。
烏油氣總公司將烏所有的油氣資源儲藏區域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在此之前已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了其中的13個區塊,其中9個正在進行談判或已經簽訂投資協議,這當中包括俄羅斯的「魯科伊」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以及其他國家的一些投資者。
統購統銷 壟斷經營——透視烏茲別克棉花產業
烏茲別克是世界主要產棉國之一。近150年以來,棉花產業一直是烏國的支柱產業,原蘇聯時期(1970年-1985年)烏國棉花曾達到年產500萬噸籽棉的歷史最高水平。獨立以來的籽棉產量維持在每年300萬噸-36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棉花總產量的5%,在世界上排名第5至6位(依每年巴西棉產量的大小而略有變動)。年出口量約為70萬噸—90萬噸,約佔世界棉花總出口量的11%,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餘下的20%-30%(約為30萬噸左右)部分供國內紡織業用。
烏全國12個州、一個共和國全都生產棉花,共有棉產區142個。其中,棉花產量較高的地區有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費爾干納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州。但受氣候、水質的影響,只有蘇爾漢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達里亞州和納沃伊州出產的棉花質量最好。烏棉花90%以上為中絨棉,只有不到5%是長絨棉。烏棉花約有7-8個品種,其中以「布哈拉-6號」為最佳(相當於新疆二級棉),曾獲得過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獎。由於大多數軋花廠設備老化、剝絨機效率低,導致棉籽上的短絨剝不幹凈,出絨率大約只有32%,低於新疆地區平均35%的出絨率,更低於南疆地區37%-38%的出絨率。棉絨剝不幹凈,加之榨油設備陳舊,致使烏棉籽的出油率只有10%-15%,也遠低於中國23%的出油率。
烏對棉花實行壟斷經營
烏茲別克棉花出口共有兩個渠道: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棉花公司(其中一個以出口棉短絨為主)和「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每年一度舉行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棉花產業成就的重要場所。
棉花生產在烏國仍屬「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原烏「棉花部」改制而來的「烏茲別克棉花工業協會」負責全國棉花的生產、加工、收購和運輸。「棉協」通過其在各州的「棉花協會分會」向個體農民和私人農場主下發棉花生產任務,負責調配資金、種子、化肥、殺蟲劑和水資源。
棉花採收後,棉農要按國家「指令性價格」向棉協交售生產定額內的籽棉;軋花廠按照與棉協簽訂的協議將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後統一送交到國家在各地建立的22個棉花集散中心(又稱「儲備庫」)等待裝運出口,或送往紡織廠進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額度的棉農可將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導性價格」交售給各州的棉協分會,再由各州棉協分會的交易員拿到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掛牌出售。
烏國對棉花出口實行壟斷經營,只有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公司有權出口棉花和棉短絨。外國公司要獲得大宗棉花訂單,必須與國有棉花公司簽訂合同,依據國際市場行情與棉花的緊俏情況,外國公司必須支付從30%-80%不等的預付款,打入到烏國有的「國民外經銀行」的專用賬戶上,銀行向外國公司開出履約保函。餘下部分可開「即期信用證」,憑鐵路大票等單據結付。烏國的這種貿易方式由來已久,經長期觀察,違約的現象較少。
烏國原料商品交易所「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中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糧食,建材,有色與黑色金屬,化工產品等。棉花是其中之一。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萬噸。在交易所購買棉花行情隨國際市場波動,可按預想價位靈活下單,價格、品種的選擇餘地較大。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額外」支出。缺點是交易所要求百分之百預付,而且不出具銀行保函。
烏國棉花主要外輸通道
目前,烏茲別克棉花的主要外輸通道依次為:伊朗的阿巴斯港,波羅的海三國港口(主要是拉脫維亞里加港),烏克蘭的伊里伊切夫斯基港,俄羅斯各口岸以及中國的阿拉山口。隨著世界紡織工業中心向東南亞的轉移,烏國棉花向東南亞方向的輸出量加大。烏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條南向「阿富汗運輸走廊」,這條通道北起烏國南部邊境城市鐵爾梅茲,穿過阿富汗的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進入伊朗東部城市扎黑丹,然後直達喬赫巴霍爾港或阿巴斯港。此條運輸線路可縮短運距1100公里,節省在途時間12天,降低運輸成本20%。
現階段,烏國的棉花主要出口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韓、新加坡、孟加拉、越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中國是烏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烏國是世界范圍內對我國出口棉花的第二大國(美國為第一)。
烏國棉短絨的年產量只有幾萬噸,只有一個公司經營,求大於供,所以,棉短絨的交易條件更為苛刻(如要求100%預付),「潛規則」也表現得更為明顯。烏國從事棉花種植的大型農業企業有近300個,個體農戶有8.88萬家,按照2006年的統計,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農場生產的。2005年—2006年,國家從棉農手中收購棉花的價格分別為235美元/噸和300美元/噸,對外出口價格為1180美元/噸—1300美元/噸。雖然差價巨大,但請不要嘗試私下收購,否則會帶來很大麻煩。
從2005年10月開始每年一度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其棉花產業的重要窗口。2006年第二屆棉花交易會有來自35個國家、250多家外國公司的350多名代表參加。
中國企業投資利弊分析
按照烏國政府制訂的「2005年—2008年紡織業發展規劃」,烏將逐步減少籽棉出口,擴大國內加工量,力爭到2008年,將現有25%的國內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烏官方還曾多次表示,在2006年—2010年內將不會再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籽棉產量將維持在360萬噸左右,皮棉將保持在120萬噸—125萬噸的水平。同時,隨著烏棉花深加工能力的提高,烏棉花對外出口會逐年下降,到2010年將保持在53萬噸—55萬噸。
烏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棉紡產業,通過建設新廠進行紡紗、織布和成衣製造;通過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提高老廠產量。在烏國投資棉紡業有很多有利條件:1、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穩步增長。具有穩定的原料市場和較大的產品銷售市場潛力;2、外資享受減免稅待遇。企業注冊資本最低為15萬美元,投資額在30萬美元—300萬美元之間的,利潤稅、財產稅等免3年,投資額在3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之間的免5年,1000萬美元以上的免7年。同時,外商作為投資運入烏國的技術設備以及生產所需物資還享受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政策;3、外資企業購買當地棉花作為生產原料時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場的價格低15%的優惠,如果外資企業能夠完成從棉花原料到製成品生產的全過程,並能夠將80%的產品出口的話,棉花價格還可以優惠到20%;4、勞動力、能源、電力資源價格低廉,具有比較優勢;5、棉紗、紡織品出口市場大,除滿足烏本國2600多萬人的市場需求以外,還可以向中國、俄羅斯、印度、越南、中東歐國家、歐盟等出口。
投資中會遇到的障礙和不利因素:一、烏國經濟的「人治」色彩濃重,棉花行業更是一個高度「計劃經濟」的壟斷行業,在棉花原料的供應、電力、天然氣配給方面都會受到「計劃」的強烈影響。二、熟練技術工人少。雖然烏官方稱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9.9%以上,但與中國工廠中擋車工人靈巧的雙手比較起來,烏國真正熟練的紡織女工可謂少矣。需下大氣力培訓,且易流失。三、我國技術、管理人員來烏簽證難,不易獲得長期居住權。經常要半年、半年地延,徒然浪費企業管理人員的精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企業不必要的開支。四、調匯期長,企業常為利潤返回發愁。烏外貿總量近兩年來維持在100億美元左右,順差十幾億美元。因此,正常年份下,企業的調匯期一般為1-2個月;趕上國家集中償貸期,調匯時間可長達6-8個月,給企業經營造成很大困惑。
Ⅲ 銅(鉬)、銅鎳礦
中亞大型以上的銅礦,主要有5種類型,即斑岩型和沉積砂頁岩型及矽卡岩型、岩漿銅鎳礦型和火山-沉積型。
一、斑岩型礦床
最重要的大型以上斑岩銅礦,在哈薩克分布於巴爾喀什地區及北哈薩克的博舍庫利及巴爾喀什南部的科克賽礦床,這些斑岩銅礦除博舍庫利(銅1.3Mt,金49t)等形成於早古生代陸緣弧內(成礦期為寒武紀)其餘都形成於碰撞-後碰撞期並與石炭紀—二疊紀晚期岩漿分異的斑岩體有關。分布於烏茲別克庫拉馬石炭-二疊紀火山-沉積盆地中的阿爾瑪雷克礦田,由3個大型斑岩銅金礦組成,其中卡爾馬克爾-達利涅耶兩斑岩銅礦的銅含量27Mt,金含量2798t,可見儲量之大(圖6-1)。
科翁臘德斑岩銅(鉬)礦床:位於巴爾喀什湖北岸,是世界級超大型銅礦,銅金屬儲量超過790×104t,平均含Cu0.9%。
該礦床屬巴爾喀什成礦帶西段,位於巴爾喀什緯向線性構造與西北—南東向的科翁臘德—薄爾林納斷層的交匯處。礦體產於長軸近南北向的破火山口中,破火山口周圍為,法門階(
專家認為,該礦床形成於大陸邊緣的島弧環境(另一種觀點認為它屬泥盆紀—石炭紀殘余洋盆封閉期產物)。含礦的斑岩基本上是沿古火山通道侵位的,小的含礦岩株之下可能有更大的岩基,它是該礦床成礦的主要熱源、流體源和礦質來源,沿火山機構下滲循環的大氣降水也參與了成礦作用。含礦岩體年齡多為396~282Ma,成礦作用的主峰期為296~260Ma(A,M.庫爾恰霍夫)
吉爾吉斯斯坦北天山早古生代斑岩型銅金礦分布於吉爾吉斯山西段南坡如塔爾迪布拉克礦床銅70×104t,金60t及安達什等礦床,多為細脈狀,時代均為中奧陶世,吉爾吉斯山東段的奧克托爾科依礦床Cu50×104t,Au24t,成礦期為泥盆紀。
除主要工業價值的銅鉬外還有砷、鉛、鋅、錸、鉈、鎵、硒、碲、銦、鉍、鈷、鎳、金、銀、銻、錫等多種元素。
新疆的斑岩銅礦;主要分布於准噶爾盆地周緣,有五個主要成礦期,志留紀以蒙西銅礦為代表,形成於陸緣弧環境,與蒙古奧尤-陶勒蓋超大型銅金礦床成礦期相近,為晩志留世—早泥盆世,但後者成礦高峰期為石炭紀(320~307Ma);
泥盆紀的斑岩銅礦以哈拉蘇銅礦為代表,產於疊加在早古生代島弧基底上的泥盆紀疊加島弧帶內,成礦與中泥盆晚期的構造-岩漿作用有關。至少有兩期成礦事件,早期375Ma,晚期279Ma,印支期疊加成礦作用使礦床更加富集。
石炭紀—二疊紀的斑岩銅礦比較發育,與哈薩克的科翁納德、阿克斗卡以及烏茲別克的阿爾瑪雷克等超大型銅鉬、銅金礦床的成礦期相似;西准噶爾包古圖銅礦圍岩為石炭紀凝灰砂岩、凝灰岩,含礦岩體為侵入其中的花崗閃長岩和花崗閃長斑岩,年齡330~320Ma,准噶爾北緣的希勒庫都克銅鉬礦床,以鉬為主,成礦與中酸性(次火山)斑岩脈有關(329Ma),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327Ma,含礦斑岩屬過鋁質髙鉀鈣鹼性系列,形成於後碰撞環境;土屋-延東銅鉬礦,具大-超大型規模。對其成礦地質背景的認識,歷來分歧較大,關鍵是對覺洛塔格構造背景的認識,含礦圍岩是島弧火山岩或是裂谷型火山岩以及含礦圍岩的確切時代等問題。含礦圍岩企鵝山群為富鈉質粗面玄武岩-粗安岩,Sm-Nd等時線年齡(416±120)Ma,含礦斑岩(斜長花崗斑岩、蝕變後為鈉長花崗斑岩)單顆粒鋯石U-Pb年齡369~356Ma(芮宗瑤等,2002),劉德全等(2003)測得含礦斜長花崗斑岩的 SHRIMP年齡為(332±2)Ma,暗示成礦作用發生於早石炭世。但後來在含礦岩體侵入的企鵝山組及梧桐窩子組中採到晚石炭世中-上部達拉階上部牙形刺化石(董連慧、馮京、李鳳鳴,2005),說明含礦岩體應晚於或等於晚石炭世。不少研究者如韓寶福等(2006)通過 SHRIMP 鋯石U-Pb年齡的研究認為准噶爾古生代後碰撞深成岩漿活動,從早石炭世維憲期中-晚期開始至早二疊世末期結束,東准噶爾在330~265Ma,西准噶爾在340~275Ma之間。有的岩體具高鉀鈣鹼性系列,因此這期斑岩銅礦多形成於後碰撞期或 B 型俯沖-A 型俯沖的過渡期。這一期斑岩岩漿期後熱液對石英脈型鉬礦的形成有利,如新疆的蘇雲河鉬礦,哈薩克的扎涅特、東科翁臘德鉬礦(280Ma)等,都產於斑岩銅礦附近並約晚於斑岩銅礦成礦期。
二疊紀斑岩銅礦,以新疆西天山莫斯早特斑岩銅礦為代表,據趙振華等(2004)的研究,認為阿吾拉勒山西段二疊紀火山岩-淺侵型岩漿中,分布著多處Cu礦床(點),它們主要產於富鹼的石英鈉長斑岩的岩體中,其中以尼勒克縣城南莫斯早特 Cu 礦床為代表,該礦床以莫斯早特鈉長斑岩為中心,包括其周圍穹隆狀火山岩圍岩中的奴拉賽、克孜克藏、克孜克藏南3個礦化體間的礦化地段面積約 10km2。礦體產於莫斯早特破火山穹隆內,穹隆中心為石英鈉長斑岩(1.5km2),圍岩為二疊紀火山-沉積建造。含礦岩體為石英鈉長斑岩,其地球化學特徵與埃達克質岩石基本相同,具有富Na、Al高、Sr低等特點,全岩
三疊紀—侏羅紀斑岩型鉬(錸)礦及鉬礦;分布於覺洛塔格東段,如哈密東部的白山鉬(錸)礦和鉬礦,前者與花崗岩、花崗斑岩、鹼性正長岩等有關,圍岩為早石炭世細碎屑岩-細碧-石英角斑岩建造。礦體產於黑雲母長英質角岩帶內,主要由含礦石英-鉀長石細脈、硫化物細脈和礦化角岩組成。成礦時代為三疊紀235.7Ma(李華芹,2006)。 產於黑雲母斜長花崗岩中的鉬礦成礦年齡181Ma、含礦石英脈187Ma(李華芹等,2006)屬板內後造山期產物。
蒙古國等的主要斑岩銅礦;蒙古國最重要的斑岩型銅、鉬、金礦化,集中於三個近東西向分布的火山岩帶;即北蒙古色楞格火山岩帶、中蒙古火山岩帶和南蒙古火山岩帶,南蒙古火山岩帶近年有重大突破,中蒙古含礦性較差。
按成礦期分三種類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斑岩型礦床、古生代-中生代層控型銅礦床、與輝長岩有關的岩漿分異銅鎳礦床(時代不明)。
蒙古-外貝加爾成礦區(北蒙古)的額爾登特鄂博斑岩銅礦,成礦年代已獲較多資料,近來在含礦石英閃長岩中獲SHRIMP和LA-MA-ICP-MS鋯石U-Pb年齡(240±3.0)Ma~(246±1.0)Ma(江思宏等,2010)可認為該礦床形成於晚二疊世—早三疊世。
該礦床銅儲量1260×104t,鉬36×104t,被列為世界十大斑岩銅礦之一。晚古生代—中生代北蒙古的火山岩漿作用反映了同時代的俯沖作用,它起始於早二疊世,在晚二疊世—三疊紀達到頂峰,與蒙古-鄂霍茨克海的閉合相對應。該礦床的形成可能與此海槽的閉合有關。
);4—科克塔斯扎爾礦床(C);5—奧澤爾諾耶礦床(C);6—康斯坦丁諾夫(C);7—阿爾馬雷(C);8—克孜爾塔什(C);9—熱安都克(C);10—南克孜爾賴(C2-3);11—別斯紹克(C3);12—博爾雷(C2-3);13—卡斯卡爾卡茲甘(C2-3);14—科翁臘德(C2-3);15—薩雷沙甘(C1-2);16—索庫爾柯伊(C2-3);17—阿克斗卡(C);18—扎納扎爾(C1);19—卡拉布加(C1);20—克齊爾卡因(C1);21—卡爾卡梅斯(03);22—阿克塔斯特(03);23—翁古爾柳(03);24—恰特爾拜(03);25—熱伊桑(03);26—科克賽(C)
烏茲別克:27—阿爾馬累克(C)(卡利馬克爾、達利涅耶);28—薩雷切庫(C);29—楊戈克雷;30—坎德爾
吉爾吉斯斯坦:31—卡因齊(03);32—塔爾迪布拉克(03);33—青年(C2);82奧克托爾科伊(C)
中國新疆:34—索爾庫都克(C);35—喀拉蘇(C);36—卡拉先格爾(C);37—臭水泉南(C-P);38—烏倫布拉克(C-P);39—塔黑爾巴斯套(C);40—雲英山(C-P);41—喇嘛蘇(C);42—達巴特(C);43—加曼特(C);44—群吉等礦群(C-P);45—肯登高爾(C);46—達灣沙拉(C-P);47—博紅托斯(C-P);48—依格爾(C);49—小堡(C);50—白山(C);51—延東(C);52—士屋(C);53、靈龍(C);54—赤湖(C);55—大同(C);56—烏魯克沙依(C);57—雲霧嶺(E)
中國青海:58—青海雜多納日貢瑪(中.新生代)
中國西藏:59—德格昌達溝(中.新生代);60—昌都莽總銅礦(中.新生代);61—江達玉龍(中.新生代);62—貢覺多霞松多(中.新生代);63—察雅馬拉松多(中.新生代)
中國甘肅:64—公婆泉(C);65—紅山井(C);66—白山堂(C)
中國內蒙古;70—八大關(T-J);71—烏魯格吐山(T-J);72—白乃廟(0)
中國河北:73—賈家營(J);74—大灣(J)
中國山西:75—繁峙後峪(J);76—銅礦峪(Ar—Pt);77—小西溝(Ar—Pt)
中國陝西:78—金堆城(J);79—石家灣(J)
中國河南:80—欒川礦群;南泥湖(J)、三道庄(J)、上房(J);81—秋樹灣(J)
蒙古國:67—額爾登特(T—J);68—查干蘇布爾加(C-P);69—歐玉陶勒蓋(C、K)
近年在蒙古南戈壁發現的歐玉陶勒蓋超大型富金銅礦床,徹底改變了普遍認為蒙古只能找到銅鉬礦床的觀點。自西南歐玉礦區被發現後,富金斑岩銅礦體在Kharmagtai,Oyut Ulaan,和 Hunguit被找到,都位於南戈壁地區。地球物理調查對發現該礦區起了重要作用。艾芬豪礦業公司在Kharmagtai 5km2范圍內,鑽探圈定了4個富金斑岩體,礦化作用與西南歐玉區相似,但銅金礦化多賦存於網脈狀閃長斑岩和電氣石角礫岩管中,普遍存在鈉長石、磁鐵礦、黑雲母和綠簾石化熱液蝕變,總之歐玉陶勒蓋不同礦化系統間關系復雜,西南歐玉區的金(g/t)、銅(%)比率通常為2:1,南歐玉區為1:10,北部雨果區為1:4,目前許多方面還在研究中,對區域構造背景和容礦岩體的岩石成因等多方問題都還沒有較好的認知。
目前認為它是一個巨型的泥盆紀斑岩型銅金礦區,在雨果區發現的深成超高品位銅礦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斑岩型銅礦床中品位最高的。就斑岩型銅金礦的規模而言,歐玉陶勒蓋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僅次於Grasberg之後。預測今後還可能發現更多的銅金礦資源,在蒙古和中國的戈壁區很可能發現其他的早-中二疊世的斑岩型銅金礦床。
燕山期的斑岩Cu礦主要分布在中蒙邊境東段,疊加在前寒武紀及古生代褶皺基底上的斷陷盆地與斷隆的相鄰部位,中生代火山-沉積岩及燕山期花崗岩類發育。可能是由於東南側庫拉(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的俯沖所引起。因此也形成了不少大-超大型Cu(Mo)礦床。位於北蒙古維季姆薩拉依爾造山帶內的中生代斷陷盆地中,斷陷盆地內發育二疊紀及中生代的火山-沉積建造,其基底為前寒武系及早古生代早期褶皺帶。含礦斑岩為燕山期210~240Ma花崗閃長斑岩、斜長花崗斑岩、石英閃長斑岩、花崗斑岩、花崗正長斑岩和圍岩-火山角礫岩(如額爾登特超大型礦床)。
內蒙古烏努格吐山大型斑岩Cu(Mo)礦床,位於中蒙古-額爾古納薩拉依爾造山帶的上疊中生代構造活化帶內,中生代火山、侵入岩發育。其中二長花崗斑岩與Cu(Mo)礦化有密切的成因聯系,工業礦體產於線性斷裂與環形火山穹隆構造的交匯部位。
在桐柏-大別及北秦嶺褶皺帶中近華北地塊南緣,分布著一系列大-中型斑岩礦床(金堆城大型Mo礦床,欒川南泥湖大型Mo、W礦床,上房Mo、Fe大型礦床,秋樹灣中型Cu(Mo)礦床等等。它們與燕山期淺-超淺成花崗斑岩小岩體有成因聯系,並常分布於區域北西西向斷裂旁側。
侯增謙等(2004、2007)在研究西藏岡底斯中新世斑岩銅礦時空分布時,認為在大陸碰撞造山帶同樣可以形成大型斑岩銅礦,這些斑岩銅礦形成於造山後伸展環境,受垂直造山帶的正斷層系統控制。並討論了大陸環境的斑岩銅礦至少產出於4類環境;晚碰撞走滑環境、後碰撞伸展環境、後造山伸展環境、非造山崩塌環境。並指出大陸環境含礦斑岩以高鉀質為特徵,多具高鉀鈣鹼性和鉀玄質,常顯示埃達克岩地球化學親和性,其岩漿通常起源於加厚的新生鎂鐵質下地殼或拆沉的古老下地殼。陸間碰撞期的地殼大規模加厚以及其後的軟流圈上涌和岩石圈拆沉,是形成含礦岩漿的主導機制。並認為與大洋板塊俯沖無任何關系的大陸環境,也是斑岩型礦床產出的重要環境,如藏東玉龍、西藏岡底斯、中國東部德興、長江中-下游等。
西藏岡底斯斑岩銅礦;位於拉薩地體南緣,東西向展布,斑岩多呈岩株、岩瘤產出,侵位於規模宏大的岡底斯花崗岩基內部,東西延伸350km,寬80km,含大型和一系列小型礦床、礦點構成。銅資源量1500×104t以上。斑岩帶岩漿活動介於17~12Ma(中新世中期)、成礦峰期年齡(15±2)Ma左右。
藏東玉龍斑岩銅礦帶;長300km,寬15~30km,由4個大型銅礦和眾多含礦斑岩體構成。金屬Cu 儲量 1000×104t以上。以玉龍 Cu 礦為典型,Cu儲量 628×104t,伴生Au100t,Cu品位 0.99%,Au品位0.35g/t,具世界級規模。礦帶與印度-歐亞大陸主碰撞方向斜交,受 NNW向大規模走滑斷裂帶控制,斑岩帶岩漿活動有三個高峰期;52Ma,40Ma,33Ma,成礦年齡介於40~35Ma間,屬晚碰撞走滑階段產物,含礦斑岩以二長花崗斑岩為主,次為鉀長花崗斑岩。Cu、Mo組合,外圍Pb、Zn、Ag 組合;江西德興斑岩銅礦田:產於揚子地塊內部,由三個礦床組成;銅廠,Cu儲量524.4×104t;硃砂紅,Cu儲量60.5×104t(Cu品位 0.423%);富家塢,Cu儲量257×104t(Cu 品位 0.50%)、Mo儲量167 845t(品位0.033%),具世界級規模。含銅斑岩鋯石年齡介於166~177Ma(約中侏羅世早期)。岩漿峰期年齡(171±3)Ma,輝鉬礦Re-Os年齡173Ma,屬後造山伸展階段,侵入岩小體積、淺侵位、多期多相,高鉀鈣鹼性花崗閃長斑岩為主。細脈侵染型,Cu、Mo組合,外圍無明顯礦化。長江中-下游成礦帶的斑岩銅礦:位於揚子板塊東北部,由鄂東、九瑞、安慶、廬樅、銅陵、寧蕪和寧鎮等七個礦集區構成。成礦多與燕山晚期(150~122Ma)閃長斑岩、石英斑岩密切相關,輝鉬礦Re-Os年齡143~142Ma,九瑞城門山礦床最大,Cu金屬量307×104t(0.75%),Au43.6t(0.24g/t),成礦年齡136Ma,(早白堊世);封山洞銅礦,銅大於100t,Au;大於40t,Ag大於1500t,成礦年齡138~149Ma(晚侏羅晚期—早白堊世),廬樅沙溪銅礦屬大型規模,Cu品位大於百分之一,含礦斑岩Rb-Sr 143Ma,成礦年齡123.6Ma;寧鎮安基山銅礦,達中等規模,鉬儲量120 450t(品位0.018%)斑岩年齡123~106Ma,輝鉬礦Re-Os年齡106Ma。侵染狀、細脈狀,Cu Mo組合,外圍具弱的Cu、Mo、Pb、Zn礦化。
二、沉積砂頁岩型大型銅礦
見於中哈薩克薩雷蘇盆地的北緣,最重要的礦床是熱茲卡茲甘礦床。它產於前寒武紀及早古生代褶皺基底上的晚古生代上疊盆地中的石炭紀熱茲卡茲甘組中。並整合覆於法門期—納繆爾期灰岩、白雲岩、砂、泥岩之上,其上為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紅色粉砂岩、砂岩和灰岩所覆蓋。熱茲卡茲干組屬淺水三角洲—潟湖相沉積偶夾火山灰凝灰岩。據研究有26層含礦砂岩,其中19層含有工業礦體,可歸並為9個含礦層位,每個含礦層位有一個以上的含礦層、多的可達5層,其間為紅色砂岩。含礦層由一些相距很近、順層侵染礦化和細脈礦化的單個礦體構成。整個地區有300多個礦體。儲量在300×104t以上。
礦體與圍岩整合產出形成平緩的短軸褶皺,近礦蝕變在礦床上出現相當寬的硅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絹雲母化、鉀長石化、高嶺土化。
該礦床具有兩大成礦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地層中銅的沉積形成礦源層階段。第二階段形成細脈礦石。是銅的活化轉移並在有利的構造部位富集形成巨大再生礦體。用Re-Os法測定年齡為(210±30)Ma,對其中的12個樣品鉛同位素測定的年齡為250~260Ma。
該礦床除主要組分銅外,鉛、鋅、銀、錸、鎘也具工業意義,此外還含砷、銻、鉍、鉬、鈷、鋨等元素。屬哈薩克重要的超大型銅礦床。
吉爾吉斯塔拉斯州的達列砂岩型銅礦產於晚泥盆-早石炭世地層中。
新疆境內的砂岩型銅礦,主要有三個時代,石炭紀砂岩型銅礦,主要產於秦祁昆造山系的西昆侖造山帶昆蓋山等一帶的石炭紀裂谷帶的裂谷邊緣向內,如蓋孜-特克里曼蘇砂岩型銅礦。裂谷中心相的火山岩帶中產與火山-沉積建造有關的塊狀硫化物型銅礦。晚二疊世砂岩型銅礦產於伊犁盆地的陸相沉積盆地中;中-新生代的砂岩型銅礦產於塔里木陸內盆地的周邊。
三、岩漿型銅鎳礦床
它們常與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晚期的鎂鐵—超鎂鐵雜岩有關,分布在科克舍套地塊及扎爾馬—薩吾爾帶中。如南瑪克蘇特銅鎳礦床。由於在原蘇聯歐洲北部有超大型的諾里爾斯克礦床,因此,對中亞地區該類礦床研究較差,但不等於它不是重要類型。如新疆北准噶爾的喀拉通克銅鎳礦、東天山黃山等銅鎳礦均達大型規模,它們與碳紀—二疊紀後碰撞伸展環境中形成的基性-超基性雜岩有關。
四、與華力西中酸性岩侵入體有關的矽卡岩型銅礦
個別也可形成大型礦床,如巴爾喀什北緣的薩亞克銅礦床,吉爾吉斯賈拉拉巴德州的庫魯傑列克等礦床,成礦時代為早石炭世。
五、火山-沉積型銅礦
如阿富汗的艾納克銅礦,屬特提斯成礦域,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縫合帶的西北側,喀布爾市東南約30km,礦床產於喀布爾前寒武紀地塊晚前寒武紀的凹槽內,凹槽具三層結構;下構造層為早元古喀布爾群由角閃岩、片麻岩、結晶片岩組成的褶皺基底,中構造層為晚前寒武-寒武紀洛依赫瓦爾群,屬潟湖-三角洲相沉積,已變質為綠片岩和角閃岩,厚880m為重要含礦層位,上構造層為新近紀磨拉石建造。該礦床分中、西、南3個礦區,以中部礦區最大。礦體與圍岩整合產出,共分4個礦化層,含銅最富的是砂質和細粒白雲質大理岩。銅儲量500×104t以上。原生礦石為侵染狀、細脈侵染狀,主要礦石礦物為黃銅礦、斑銅礦次為黃鐵礦、閃鋅礦等。艾納克銅礦資源總量(中部+西部)為1133×104t,Cu平均品位1.64%,最低品位0.4%,相應的礦石量為6.909×108t(阿富汗礦產部書面報告,2007)。
鉬礦多與斑岩銅礦伴生,或與高溫熱液型鎢鉬共生如科克騰克爾Mo儲量430kt具世界級規模,扎涅特鉬礦也屬高溫熱液型大型礦床,為獨立鉬礦,成礦期多為晚石炭世—早二疊世,一般略晚於同帶斑岩銅礦成礦期,多屬後碰撞期產物。
Ⅳ 魔獸世界銅礦的位置在哪
魔獸世界外域各種礦的分布位置如下:
1、銅礦,1-75,在雷霆崖周圍的山洞,銅礦多且刷新快。
2、錫礦,75-125,轉戰濕地左下角的瑟根石狗頭人山洞。
3、鐵礦,125-175,阿拉希高地。
4、秘銀礦,175-225-250,荒蕪之地。
5、瑟銀礦,250-275,環形山。
6、副瑟銀礦,275-300,希利蘇斯的蟲洞。
故事背景(安其拉入侵)
世界差一點就毀滅於黑龍王子奈法里奧斯之手,聯盟的英雄拯救了溫德索爾元帥,揭露了實際上是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的卡特拉娜的真面目,暴風城上下重歸一心,聯盟凝聚得更加牢固。
部落的勇士深入黑石山,勇敢的擊敗了炎魔,最後聯合聯盟的英雄在黑石山上層的黑翼之巢擊敗了黑龍王子奈法里奧斯,似乎世界重歸與和平。
但是遠在卡利姆多大陸最南端的希利蘇斯沙漠,塞納里奧議會的前哨戰發現沙漠中開始出現異動,大量的異種蟲從地下湧出,一群信仰上古之神的暮光信徒開始出現,這情景不由得讓人想起當年幾乎將艾澤拉斯毀於一旦的流沙之戰,身為塞納里奧議會以及暗夜精靈大德魯伊的范達爾·鹿盔再也按耐不住;
於是有史以來,部落和聯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摒棄前嫌,共同籌措戰備物資,齊心合力尋找流沙節杖的碎片,在災難面前,種族的利益,集體的矛盾,個人的恩怨都是那麼微不足道,烈日之下,希利蘇斯沙漠,英雄手持流沙節杖敲響了那禁閉千年的銅鑼,戰爭,就此開始。
Ⅳ 俄羅斯的貴金屬
65.俄羅斯的金礦資源
俄羅斯的黃金資源非常豐富,黃金儲量3000噸,儲量基礎3500噸。俄羅斯多數金礦礦石的含金量為5~15克/噸,或更高。
俄羅斯金礦原料基地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即已探明的金礦儲量25%左右是砂礦床(全世界為4%~5%)。約占探明的一半儲量的金礦與銀共生,而其餘的(約佔25%)則是與有色金屬共生的復合型金礦,金作為副產品產出。約90%的含金金屬礦床集中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包括薩哈共和國和楚科奇自治區),其餘的則在烏拉爾。根據俄羅斯中央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山勘查設計院和地方部門的資料,地殼中含金的金屬礦床類型的遠景儲量超過已探明儲量的1倍。
目前,俄羅斯生產的金約70%是從砂礦中開采出來的。砂金儲量分布和開採的主要地區有馬加丹州(佔俄砂金儲量的15%,開采量的25%)、薩哈共和國(22.5%,20.3%)、阿穆爾州(10.5%)。在這些地區總共集中了約70%的砂金儲量和73%的砂金開采量。
伴生金礦主要分布在烏拉爾的銅鋅礦和朱里爾斯克銅鎳礦床。
在探明的180個金礦床中,正在開採的僅75個,其中很多礦還未達到設計生產規模。在這些礦中,7個礦床屬於超大型(每個含100噸以上的金屬量),它們約佔俄羅斯金屬礦總儲量的30%。這些礦床中僅有兩個已被全部開發,一個僅部分被開發,並僅提供俄羅斯約10%的金礦石。25個屬大型礦床(每個從10多噸到100噸),約佔俄羅斯12%的金儲量,其中正在開採的有11個,提供6%多的金礦石。其餘的金屬礦床,總數約150個,屬於小型礦床(從幾噸到10噸)大部分尚未開采。
俄羅斯主要金產區有馬加丹州、薩哈共和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濱海邊疆區等,主要集中在遠東地區。
66.馬加丹州的金礦
馬加丹州是俄羅斯最重要的黃金產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產地之一,僅科雷馬河產區的黃金產量就占蘇聯的1/3。馬加丹州的金礦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一是科雷馬河中、上游地區,採金中心為亞戈德諾耶、蘇蘇曼、烏斯季—奧姆丘格;二是楚科奇民族自治州北冰洋沿岸的阿紐伊楚科奇地區,即比利比諾彼韋克地區,採金中心為共青團鎮、比利比諾、維里比什和阿利斯克羅沃。科雷馬河流域的金礦發現和開采最早,近年又發現一些新的金礦產地。該礦區的金礦主要分布在阿紐伊河流域(1958年開始開采)、伊丘韋耶姆河流域(始采於1958年)、雷維耶姆河流域、比利欣庫烏利河流域、阿姆古埃馬河流域(始采於1958年)、阿納德爾河中游地區和奧莫薩河下游地區等地。此外,在科里亞克高原等地也發現了新的金砂礦床。楚科奇金砂礦的含金量平均比馬加丹州中部地區高1.6~2.2倍,開采和淘金的成本平均比中部地區低20%。馬加丹州的砂金礦可維持多年的開采。該州岩金礦也非常豐富,但由於開采成本高,地下金礦的開采量僅占金礦總產量的3%~5%。
該州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與主要企業:
(1)馬加丹市。1933年因開發東北部自然資源而建,1939年稱市。位於東經150°50',北緯59°35'。該市有「東北採金」生產聯合公司(地址:685000,馬加丹市無產者街12號);「東北金礦」蘇美合資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採金和企業設計改造(地址:365000,馬加丹市無產者街1號)。此外,該市還有蘇聯科學院遠東科學中心下屬的黃金與稀有金屬研究所。
(2)蘇蘇曼市。位於東經148°20',北緯62°55',距馬加丹650千米,在科雷馬河流域的別列遼赫河畔。它是金礦開采區的中心。市內有別列了赫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310,馬加丹州蘇蘇曼區什羅基鎮),職工人數3100人;蘇蘇曼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310,馬加丹州蘇蘇曼五一街5號),職工人數3000人。
(3)阿德加赫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6°30',北緯62°55'馬加丹—漢德加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4)別利昌鎮。屬蘇蘇曼區,1965年設鎮,距蘇蘇曼市15千米,開采黃金。
(5)布爾坎季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7°30',北緯63°15'。開采黃金。
(6)布爾哈拉鎮。1956年設鎮。位於東經149°,北緯62°40'。距馬加丹市西北方向578千米,在馬加丹—漢德加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7)布爾什維克鎮。1953年設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7°35',北緯62°40'馬加丹漢德加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8)上阿特烏里亞赫鎮。1953年設鎮,屬亞戈德諾耶區。位於東經150°45',北緯62°45'傑賓河與塔斯坎河(科雷馬河左支流)之間地區。開采黃金。
(9)加斯捷洛鎮。屬堅金斯基區,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48°,北緯61°35',科雷馬河上游地區。開采黃金。
(10)傑賓鎮。屬亞戈德諾耶區,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50°25',北緯62°20',馬加丹—烏季斯—涅拉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11)烏米季特鎮。屬哈森區,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52°10',北緯62°25'。開采黃金。
(12)卡拉姆肯鎮。1957年設鎮,屬哈森區。位於東經151°,北緯60°10'。開采貴重黃金。鎮內有卡拉姆肯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112,馬加丹州哈森區卡拉姆肯鎮)。
(13)奧姆蘇克昌鎮。1953年設鎮,奧姆蘇克昌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5°45',北緯62°30'。該鎮有杜卡特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410,馬加丹州奧姆蘇克昌鎮列寧街2號),職工人數3900人,經營貴重金屬。
(14)奧姆恰克鎮。1953年設鎮,屬堅金斯克區,前稱鐵木辛柯。位於東經148°15',北緯61°45'奧姆恰克河畔,在馬加丹市西北392千米處。開采黃金。
(15)帕拉特卡。1953年建鎮,哈森行政區中心。位於東經151°,北緯60°5'科雷姆公路沿線,馬加丹市北方87千米處。鎮內有金礦和銀礦。
(16)烏斯季奧姆丘格鎮。1953年設鎮,堅金斯基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49°40',北緯61°10',馬加丹市以北271千米處。該鎮是黃金采礦中心。主要企業有堅金斯基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050,馬加丹州堅金斯基區烏斯季奧姆丘格鎮勝利鎮17a),現有職工3000人。
(17)霍洛德內。1962年設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8°10',北緯62°55'馬加丹—烏斯季—涅拉公路沿線,蘇蘇曼市西南16千米處。市內有蘇蘇曼采礦選礦聯合加工廠,砂金基地。
(18)西羅基鎮。1957年設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8°25',北緯63°10'馬加丹市北702千米處。開采黃金。鎮內有別列遼赫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310,馬加丹州蘇蘇曼區西羅基鎮),現有職工3100人。
(19)亞戈德諾耶鎮。1953年設鎮,亞戈金斯基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70°25',北緯64°40'。馬加丹市西北542千米處,馬加丹—烏斯季—涅拉公路沿線。黃金采礦中心之一。鎮內有奧羅圖坎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230,馬加丹州亞戈金斯基區亞戈德諾耶鎮中心街9號),現有職工4500人。
(20)比利比諾鎮。1958年設鎮。比利比諾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66°20',北緯68°05'。楚科奇民族自治州採金中心之一。鎮內有比利賓斯基選礦公司(地址:686510,馬加丹州楚科奇區比利比諾鎮列寧大街6號)。
(21)共青團鎮。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72°50',北緯69°10'。楚科奇民族自治州採金中心之一。鎮內有共青團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610,馬加丹州恰文區共青團鎮),現有職工2700人。
(22)阿利斯克羅沃鎮。1962年設鎮。位於東經167°20',北緯67°45'。楚科奇民族自治州採金中心之一。1961年開始採金。
(23)伊烏里京鎮。1954年設鎮。位於東經178°30',北緯67°50'。伊烏里京區行政中心。鎮內有伊烏里京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810,馬加丹伊烏里京區伊烏里金鎮),現有職工30人。
(24)波利亞爾內鎮。又稱極地鎮。1973年設鎮。位於東經170°40',北緯69°10'。鎮內有波利亞爾內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839,馬加丹施密托夫斯基區波利亞爾內鎮),現有職工5000人。
67.薩哈共和國的金礦
薩哈共和國是俄羅斯重要黃金產地之一,金產量約佔俄羅斯主要黃金總產量的34%。儲量和產量僅次於馬加丹,居全俄第二位。金礦是雅庫特最早開採的礦藏之一。雅庫特的金礦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阿爾丹河流域、北部的亞納河流域以及南部因迪吉爾卡河上游的烏斯季—涅拉、阿拉赫—雲河等產金地區。薩哈共和國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如下:
(1)雅庫茨克市。薩哈共和國首都。1643年稱市,是俄西伯利亞東北部地區軍事、政治和商業中心。位於東經129°40',北緯62°,勒拿河岸,薩伊薩爾湖附近。主要企業有雅庫特黃金生產聯合公司(地址:677000,雅庫茨克市列寧大街48號),職工人數多達5.6萬人。雅庫茨克全俄金剛石黃金生產自動化管理局(地址:677000,雅庫茨克市基諾夫街40/5號),研製採金工業中獨特的測量方法,職工人數為240人,年產值400萬盧布(1990年)。
(2)涅柳恩格里市。1975年稱市。是貝阿干線上的第一個居民點。位於東經124°40',北緯56°40'。該市是在開發煤礦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也開采黃金。市內有黃金開采綜合體。
(3)阿爾丹市。1939年設市,阿爾丹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25°25',北緯58°35'。該市是南雅庫特經濟和黃金開採的工業中心。
(4)阿拉赫雲鎮。建於1937年。烏斯季馬亞區城鎮,位於東經138°,北緯61°10',阿拉赫雲河畔(阿爾丹河流域)。開采砂金。
(5)布林達基特鎮。1974年設鎮,屬烏斯季馬亞區。位於東經137°25',北緯60°5',雅庫特東南部邊緣地帶。開采黃金。
(6)傑普塔特斯基鎮。1958年設鎮。是亞納河口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39°50',北緯69°15',謝連尼亞赫山下,伊爾基奇揚河谷地(因迪吉爾卡河流域)。開采黃金。
(7)庫拉爾鎮。1965年設鎮。位於東經134°30',北緯70°40'距拉普傑捷夫海岸90千米。開采黃金。
(8)列別季內鎮。1969年設鎮。屬阿爾丹區。位於東經125°30',北緯58°30'阿爾丹高原地帶,開采黃金。
(9)列寧斯基鎮。1932年設鎮。位於東經125°30',北緯58°35'。阿爾丹區城鎮南。開采黃金。
(10)涅爾坎鎮。1964年設鎮。屬奧伊米雅康區。位於東經143°,北緯64°21'塔斯克斯塔貝特山腳下,烏拉漢-塔倫-尤里雅河畔(因迪吉爾卡河流域)。開采黃金。
(11)普列德波羅日內鎮。1961年設鎮,屬奧伊米雅康區。位於東經143°30',北緯62°25'因迪吉爾河右岸。開采黃金。
(12)索爾涅奇鎮。1972年設鎮。是烏斯季馬亞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37°35',北緯60°20'距雅庫茨克市660千米。開採金剛石和黃金。
(13)烏斯季涅拉鎮。1950年設鎮。是奧伊米雅康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1°36',北緯61°55'在涅拉河流域因迪吉爾卡河交匯處,距雅庫茨克市865千米。有選礦和黃金加工企業。
(14)恰格達鎮。1941年設鎮。屬阿爾丹區。位於東經130°40',北緯58°45'。碼頭在阿爾丹河右岸。靠近烏丘爾河匯入阿爾丹河口出處。開采黃金。
(15)厄內克昌斯基鎮。1940年設鎮。屬烏斯季馬亞區。在雅庫茨克東南471千米、烏斯季馬亞鎮以東176千米處。開采黃金。
68.堪察加州的金礦
20世紀60年代初,在中央堪察加地區、中阿瓦恰地區和左阿瓦恰河流之間發現了第一批砂金礦。葉利佐沃地區的砂金礦價值最高,已建卡梅尼斯特金礦。在斯列金內山脈(貝斯特拉亞和伊恰河流域)、西堪察加低地(奧布盧科維納和季吉利河流域)和科里亞克山脈有砂金礦和岩金礦,在米利科沃也有金礦。具體分布地區及企業如下:
(1)葉利佐沃市。1924年前稱扎沃伊克,1975年稱市,是葉利佐沃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8°20',北緯53°10',阿瓦恰河畔在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西北方向32千米處。開采黃金。
(2)米利科沃鎮。米利科沃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8°40',北緯54°40'。開采黃金。
69.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金礦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活躍5個黃金采礦場和下烏金阿穆爾斯克采礦、選礦場普利莫爾佐羅托生產公司。在孔傑爾採掘砂金礦床的白金及副產品黃金。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區、鄂霍茨克區、阿揚馬亞區擁有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金礦產地。此外在瓦尼諾區、圖古爾—丘米坎、波林那奧西片科區以及上布列亞區也有金礦。在阿穆爾河和阿穆貢河下游沿岸地帶有砂金。該邊疆區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及企業如下:
(1)哈巴羅夫斯克市。哈巴羅夫邊疆區及同名區的行政中心。1858年始建,又稱伯力。1880年設市,1893年改為現名。位於東經135°,北緯48°30',阿穆爾河(黑龍江)畔。距莫斯科8533千米。有黃金開采加工業。市內有濱海黃金生產聯合公司(地址:680007,哈巴羅夫斯克市舍夫丘克街28號A),現有職工2400多人。
(2)索非斯克鎮。1942年設鎮。屬上布列亞區。位於東經134°,北緯52°18',奧爾加河畔(阿穆爾河流域),距烏爾加爾鐵路車站170千米。開采黃金。
(3)阿坎賈斯克耶鎮。位於東經142°50',北緯60°02',哈巴羅斯克邊疆區北部。目前礦山建設已經完成,專門生產白金。
70.阿穆爾州的金礦
該州黃金產地主要分布在騰達區、謝列姆賈區、結雅區以及馬扎諾沃區。該州主要開采砂金。較大的黃金開采公司是阿穆爾佐羅托公司,它擁有5個采礦廠,採掘機械主要使用挖泥機。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黃金地質實驗室從事黃金地質科研工作。該州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及企業如下:
(1)結雅市。始建於19世紀70年代,1906年設市,結雅區行政中心,貝阿鐵路沿線的主要城市。位於東經127°15',北緯53°45',距布拉戈維申斯克市532千米。19世紀70年代結雅河流域就有採金業,市內有從事採金的企業。
(2)茲拉托烏斯托夫斯克鎮。1942年設鎮,屬謝列姆賈區。位於東經133°30',北緯53°。在阿穆爾州東北部,哈爾加河畔(謝列姆賈河支流)。距斯沃博德內市鐵路車站561千米,在該市東北方向。有企業開采黃金。
(3)邁斯基市。1939年設鎮,屬馬扎諾沃區。位於東經140°10',北緯52°20',距謝列賈姆河9千米,在斯沃博德內市東北方向191千米處。鎮內有黃金開采業。
(4)十月鎮。1939年設鎮,屬結雅區。位於東經128°40',北緯53°。距特格達鐵路車站250千米。鎮內有黃金開采業。
(5)索洛維約夫斯克鎮。1934年設鎮,屬騰達區。位於東經124°20',北緯54°15'。在大涅韋爾鐵路車站東北方向29千米處,坐落於阿穆爾—雅庫特公路干線上。鎮內有黃金開采業。
(6)斯托伊巴鎮。1942年設鎮,屬謝列姆賈區。位於東經124°20',北緯52°50'謝列姆賈河右岸(阿穆爾河流域),距斯沃博德內市鐵路車站378千米。附近有金礦。
71.濱海邊疆區的金礦
濱海邊疆區也是遠東黃金重要產區之一,每年採金量在2噸左右。其埋藏量相對其他地區較少。主要企業有濱海金礦聯合公司(地址:692131,濱海邊疆區紅軍區沃斯特列措沃鎮),開采砂金礦。
72.葉尼塞山嶺砂金礦
葉尼塞河中上游的東部地區,包括北葉尼塞斯克、諾沃耶魯金斯克、南葉尼塞斯克及阿爾捷莫斯科等砂金礦,礦床儲量為460噸,品位為0.8~2克/噸。該礦使用採金船開采,年產黃金25噸左右。
73.博代博砂金礦
勒拿河上游及維季姆河流域,礦床為沖積型礦金礦,砂金富集地段寬10~20米,長幾百米,平均厚度1米(最厚可達5米)。大多數金粒直徑3毫米左右,塊金常見,除開采砂金外,脈金也在開采。累計儲量達1200噸。用15條多斗大型採金船開采,據說世界上最大的一條採金船就在本礦使用。
74.阿爾丹砂金礦
阿爾丹河流域,雅庫特西南450千米處。沖積型砂金礦。資源儲量80噸,已開采。
75.阿爾拉赫雲砂金礦
雅庫特東南450千米處,沖積型砂金礦,資源儲量350噸。金礦主要分布在阿爾丹河支流、阿爾拉赫雲河、特雷河及尤多馬河上游。用採金船開采。
76.雅納科累馬砂金礦
馬加丹北西250~1000千米,礦帶北西向延伸,從科累馬河至雅納河750千米,為沖積型金砂礦床。資源儲量600噸,使用採金船開采。該礦除含自然金之外,還有錫石、黑鎢礦和白鎢礦等。
77.艾翁恰溫和伊丘韋耶姆砂金礦
北冰洋沿岸的彼韋克附近,沖積型礦金礦,資源儲量50噸。含礦層分布在海邊及近海島嶼上。除含自然金外,還有錫石。錫儲量可達500噸。該礦是老采區。
78.阿穆爾砂金礦
阿穆爾河中游流域,礦區包括結雅河、布里亞河、謝列姆賈河等阿穆爾河中游的一些支流。沖積型砂金礦,資源儲量5445噸。該礦是老采區。
79.梅諾澤爾斯克金礦
位於烏拉爾山,屬伴生金礦,品位為每噸礦含黃金1.56克,礦石含銅1%,還含鋅。地下開采,年產金1.2噸。
80.皮斯馬克利夫申斯克金礦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伴生金礦,品位為每噸礦石含金1.09克。礦石由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組成,含銅1%~2%。露天及地下開采,年產金2噸。
81.錫拜金礦
奧倫堡東北290千米處,伴生金礦,品位為每噸礦石含金0.93克。礦石為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組合,含銅0.8%,露天開采,年產金2噸。
82.蓋斯克金礦
奧爾斯克北40千米處,伴生金礦,品位為1.24。礦物為斑銅礦、方鉛礦、碲化物等組合。露天開采及地下開采,年產金5噸。
83.卡哈坎扎金礦床
位於鄂霍茨克楚克特卡火山岩帶內,是一個金、銀組合礦的典型代表。金和銀成富礦體形式分布。金的顆粒細達0.3毫米,塊金呈不規則塊狀,也有海綿狀、線狀和薄片脈狀的金。
84.庫拉納克金礦床
位於阿爾丹河流域。金粒可達0.5~10毫米,有塊狀或棒狀金,金的成色為900~923。
85.俄羅斯的非金屬礦
俄羅斯的非金屬礦有磷、食鹽、石棉、石墨、金剛石等。
磷灰石主要分布在科拉半島,這里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礦,此外,還有東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遠東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雅庫特自治共和國。雅庫特自治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阿爾泰邊疆區和鄂木斯克州擁有豐富的食鹽。
石棉主要分布在烏拉爾等地,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的莫洛焦日內石棉礦是世界聞名的長纖維石棉礦。
石墨主要分布在伊爾庫茨克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濱海邊疆區。
雅庫特自治共和國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
建築材料包括粘土、花崗岩、石灰岩、石英石等。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建築材料主要分布在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馬加丹州、雅庫特自治共和國、堪察加州和阿穆爾州等地。
86.俄羅斯礦產資源的價值
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其中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價值約為30萬億美元,居世界首位。美國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儲量價值為1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西歐為2.5萬億美元。
Ⅵ 成礦地質條件
一、地質特徵及成礦條件
按照俄羅斯地質礦產機構及地質學家主流派做法,將俄羅斯的構造單元劃分為地台和褶皺帶兩類。地台包括前寒武紀的東歐地台和西伯利亞地台,褶皺帶包括古生代的烏拉爾-蒙古-鄂霍次克褶皺帶、中生代上揚斯克-楚科奇褶皺帶和錫霍特山脈褶皺帶,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地中海褶皺帶外帶(一小部分)和環太平洋火山-構造帶的西北部分(圖3-1)。
1.東歐地台
東歐地台分為波羅的地盾(東部)和俄羅斯台坪兩個主要構造單元。在俄羅斯台坪內有沃羅涅日陸背斜和烏拉爾-伏爾加陸背斜、莫斯科陸向斜和麥金斯科陸向斜。地台的基底為新太古代變質岩,局部地區由古元古代岩層組成,其中被花崗岩類侵入體穿插。基底被裡菲期的拗拉谷切割,基底內部的結構特點是,有巨大的太古宙岩石斷塊,斷塊之間被古元古代的狹窄岩石條帶所分隔。在古元古代和里菲期之間,俄羅斯台坪西部地區遭奧長環斑花崗岩侵入。與新元古代變質岩密切相關的礦床有克里沃羅格鐵礦、庫爾斯克磁異常和科拉半島的銅鎳礦。地台的蓋層由里菲期、文德期和顯生宙的沉積岩組成,與基底岩層呈構造不整合產出。蓋層的里菲期和早文德期的岩層填充在拗拉谷中,晚文德期-新生代岩層則分布在陸向斜和陸背斜中。在里菲期、文德期和泥盆紀,暗色岩漿岩侵入俄羅斯台坪;在中古生代,鹼性岩漿侵入活動出現在科拉半島,巨大的磷灰石礦床就與這類鹼性岩漿侵入活動有關。在地台蓋層內蘊藏有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和鋁礦等重要礦產。
圖3-1 俄羅斯大地構造示意圖
2.西伯利亞地台
西伯利亞地台屬於太古宙後期地台,介於葉尼塞河、勒拿河、泰梅爾半島和濱貝加爾湖之間。地台內有阿爾丹地盾、勒拿-葉尼塞台坪。勒拿-葉尼塞台坪內主要構造單元有阿爾丹陸背斜和阿納巴爾陸背斜、通古斯卡陸向斜和維柳伊陸向斜、安加拉-勒拿邊緣克拉通坳陷、安加拉-維柳伊坳陷、安加拉-阿納巴爾坳陷、葉尼塞-哈坦加坳陷、奧列涅克隆起、圖爾汗-諾里爾斯克隆起,以及別列佐夫、坎斯克、列別丁等盆地。西伯利亞地台的基底主要由太古宙變質岩組成,其上不整合地覆蓋著古元古代烏多坎系陸源沉積層。在里菲期、早寒武世、中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地台內出現超基性、基性、酸性類和暗色岩類岩漿活動。通古斯卡暗色岩陸向斜在地台構造單元中居重要位置。西伯利亞地台蓋層內產有大量煤礦(幾乎占前蘇聯煤炭儲量的70%)、鉀鹽、岩鹽、石油和天然氣,與暗色岩侵入體有關的重要礦產有諾里爾斯克的銅鎳礦、金剛石等。
3.烏拉爾-蒙古-鄂霍次克褶皺帶
該褶皺帶位於東歐地台和西伯利亞地台之間。帶內分為里菲期、貝加爾期、薩拉伊爾期、加里東期和海西期褶皺作用區,及古生代後期的西西伯利亞台坪和貝加爾後期的提曼-伯朝拉台坪。里菲期和貝加爾期褶皺帶的葉尼塞-薩彥-貝加爾區從西和西南方向圍繞著西伯利亞地台。里菲期地槽基底為里菲初期遭受破碎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和被保存下來的隆起。里菲期沉積在坳陷中的陸源和陸源-碳酸鹽岩在10億~8.5億年間遭受終結期的褶皺作用。西後貝加爾在顯生宙不斷遭受構造-岩漿活化作用,並在漸新世—第四紀形成了貝加爾裂谷系統。
貝加爾後期的提曼-伯朝拉台坪從北和東部圍繞著東歐地台。台坪基底為貝加爾期岩石,沉陷深度達10公里,台坪之上不整合地覆蓋著早古生代陸源雜岩、志留紀—早泥盆世陸源碳酸鹽雜岩、中泥盆世—早二疊世碳酸鹽雜岩、晚二疊世一三疊紀陸源碳酸鹽雜岩、侏羅紀一早第三紀和上新世—第四紀陸源雜岩。一些大型油氣田均與古生代沉積層有關。
東薩彥-庫茲涅茨-薩拉伊爾褶皺系由克茲爾-基茲爾帶、庫茲涅茨-阿拉套帶和戈爾內-紹里亞帶組成,帶間隔有前寒武紀哈卡西地塊。地塊之上在泥盆紀形成了米努辛盆地。在褶皺的東南分布著里菲期固結的圖溫地塊,地塊之上疊置著哈拉爾坳陷。薩拉伊爾地槽由晚里菲期—早寒武世的厚層狀後地槽岩層組成,並在中寒武世遭受了褶皺作用。米努辛盆地被早、中泥盆世火山沉積岩和陸源岩充填,上部被晚泥盆世—二疊紀含煤沉積物充填。
西薩彥-戈爾內阿爾泰加里東褶皺系由晚里菲期和寒武紀火山沉積後地槽岩層組成,伴有典型的蛇綠岩,在晚寒武世—奧陶紀和志留紀變為綠色陸源復理石建造,全套岩層被斜長花崗岩、輝長岩類和淡色花崗岩穿切,從志留紀末期開始形成圖溫盆地。薩拉伊爾和加里東褶皺帶產有戈爾內紹里亞鐵礦、滑石礦、石棉、層狀磷礦、銅礦和鎢礦等。
柴桑-戈比海西褶皺區位於烏拉爾-蒙古-鄂霍次克褶皺帶的軸部,由托姆-科累萬、薩拉伊爾、阿努伊楚伊、魯德內阿爾泰和西卡爾賓褶皺系組成。地槽型雜岩主要為泥盆紀和早石炭世的岩層。褶皺作用發生在中期。中-晚石炭世和二疊紀的磨拉石構成造山雜岩。在造山雜岩形成時期,產生與花崗岩類岩體有關的魯德內阿爾泰多金屬礦化。庫茲涅茨盆地疊置在薩拉伊爾褶皺基底之上,被泥盆紀—二疊紀陸相含煤沉積所充填,其上覆蓋著夾有暗色岩的三疊紀地層。
烏拉爾-海西褶皺系呈南北向延伸2500公里,該褶皺系分為冒地槽西帶和後地槽型東帶。前烏拉爾邊緣坳陷沿東歐地台邊緣分布,其北部充填著含煤的二疊紀岩系,中部充填著含鉀鹽的岩系。帕-霍伊斯克-新地島褶皺系由晚里菲-文德期貝加爾陸源火山雜岩組成,其上不整合地產有奧陶紀—中泥盆世的陸源-碳酸鹽沉積層。二疊紀一早三疊世磨拉石層以及更老的岩層在中三疊世受到強烈的褶皺作用。在泰梅爾-北地群島褶皺區分布著貝加爾期的變質岩基底和太古宙岩石斷塊。葉尼塞-哈坦加坳陷充填著厚達10公里的晚三疊世—漸新世的海相沉積層和陸源沉積層及第四紀冰川沉積。
西西伯利亞台坪具有不均勻的基底,主要由海西期、加里東期、貝加爾期等不同期的雜岩組成。台坪最北部的沉陷部分基底最古老,其中分布著古生代和三疊紀陸源岩構成的古老蓋層。該台坪的特點是有許多地塹,這些地塹由早三疊世火山沉積岩(暗色岩)組成,其上覆蓋著中三疊世和早侏羅世含煤沉積層,產有大型煤田,台坪蓋層幾乎全是海相砂岩-泥質岩層,產在蓋層正構造中的油田與侏羅紀和早白堊世的砂岩有關。
西伯利亞地台的東南分布著蒙古-鄂霍次克褶皺區,與北部地區更古老的褶皺帶隔有蒙古-鄂霍次克深大斷裂。該區在古生代曾是烏拉爾-蒙古褶皺帶的東端,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受到強烈的構造-岩漿改造作用。蒙古-鄂霍次克褶皺帶過去被認為是晚古生代褶皺帶,但是現在查明它實際上是在侏羅紀時期結束其地槽發展歷史的褶皺帶。全區分為東後貝加爾區、上阿穆爾區和濱鄂霍次克區。已知的礦產有多金屬礦、錫、鎢、銅、砷和銻礦等。
再往南為布列因地塊,它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片麻岩組成,其上覆蓋著里菲期、文德期和早寒武世的陸源-碳酸鹽岩層,再往上為晚寒武世—奧陶紀的磨拉石層。該地塊又分成結雅-布列因盆地和布列因坳陷,其中充填著侏羅紀、白堊紀和老第三紀的陸相沉積物,在里菲期的岩層中產有鐵礦(碧玉鐵質岩)。
4.地中海褶皺帶
俄羅斯境內只有地中海褶皺帶的最外帶部分(古生代後期的斯基夫台坪和大高加索的北坡和西部)。斯基夫台坪的基底由前寒武紀和古生代火山成因的和陸源的碳酸鹽岩石組成,並被擠壓成東西向褶皺,其上不整合地覆蓋著海西期的二疊紀—早三疊世磨拉石層,充填在地塹型坳陷內。局部地區的三疊紀—中侏羅世的復理石層夾有基性和酸性火山岩。台坪的沉積蓋層從中侏羅世開始為碳酸鹽-陸源沉積層。產在中—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沉積層中的麥科普岩系的油氣田與沉積蓋層中的隆起有關。大高加索的大復背斜北部位於俄羅斯境內,其最外部的拉賓-馬爾金帶屬斯基夫台坪的一部分,在上新世被擠成鞍狀隆起。俄羅斯境內的高加索西部和東部為阿爾卑斯雜岩組成的褶皺-逆掩構造。雜岩為早侏羅世—早中新世陸源-碳酸鹽岩,局部地區為復理石,有的地區火山作用發育。大高加索在晚第三紀褶皺後進入造山發育階段,伴隨產生強烈的流紋岩火山作用。
5.環太平洋火山-構造帶
該帶的西北部分位於俄羅斯境內,帶內有前里菲期的古老地塊、中生代和新生代褶皺區及現代構造活化帶。東北部為維爾霍揚-楚科奇褶皺區,再往北為鄂霍次克-楚科奇邊緣火山帶。帶內有與侏羅紀和早白堊世花崗岩侵入體有關的金、錫、鎢和汞礦,前維爾霍揚坳陷和結良斯克盆地內的磨拉石層產有大型煤礦。
錫霍特山脈褶皺系介於布列因地塊和汗凱斯克地塊之間。西帶產在前寒武紀大陸基底之上,東帶產在晚二疊世以前的洋殼上。寒武紀淺水灰岩分布在西帶。西帶的東部邊緣為火山岩帶,東帶由三疊紀和侏羅紀厚層狀陸緣凝灰質地槽沉積物組成。在早白堊世和晚白堊世之間發生了強烈的褶皺作用,同時形成鱗片狀逆掩構造。在晚第三紀和第四紀整個地區上升。該褶皺系中出現志留紀到早石炭世的花崗岩類侵入活動、晚石炭世—二疊紀超基性成分的雜岩體和晚期的閃長岩類與花崗岩類,以及早第三紀的輝長岩、閃長岩和鹼性花崗岩的侵入活動,形成了錫、金、鉛、鋅、汞等礦產。
科良克褶皺帶分中、西、東三個褶皺系。大部分沉積層為異地來源。西帶為地槽型硅質火山岩和碳酸鹽岩,其上覆蓋著磨拉石。東帶地槽一直發育到老第三紀中期,褶皺作用發生在晚第三紀。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坳陷全都產在蛇綠岩洋殼之上。
西堪察加拉拉米期褶皺系與晚白堊世地槽沉積物產在花崗片麻岩和片岩-基性岩岩基之上,褶皺發生後被第三紀陸源岩覆蓋。中堪察加和東堪察加奧柳托爾斯克褶皺系晚白堊世地槽後的岩層被第三紀火山岩覆蓋。東部帶以現代火山作用為特點。
庫頁島(千島群島)島弧由白堊紀、第四紀火山沉積建造和火山建造組成,被一系列年輕的橫向地塹切割,在其前沿和東堪察加前方分布著深海槽。
薩哈林新生代褶皺區分為東、西兩個帶,中間被中薩哈林地塹所隔。東帶為大洋型蛇綠岩基底,其上為陸源 -火山岩-硅質岩(三疊紀—白堊紀),在晚白堊世被擠壓成褶皺,西帶為單斜構造,由白堊紀—新第三紀厚層狀陸源岩層組成,局部地區有基性火山岩層夾層。中薩哈林地塹中產有白堊紀—中新世陸源岩層,覆蓋在三疊紀—白堊紀的硅質-陸源岩層上。北薩哈林盆地由老第三紀—新第三紀凝灰雜岩組成,其中產有油氣田。
二、遠東地區的地質成礦特徵
俄羅斯遠東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僅就目前的情況看,遠東地區的固體礦產在俄羅斯固體礦產探明儲量和預測資源量中佔18%。據最新資料,遠東地區金剛石的儲量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81%,開采量幾乎佔100%;錫儲量佔俄羅斯總儲量的92%,產量佔100%;金儲量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40%,產量比例超過55%;鉛儲量雖然只佔俄羅斯總儲量的9%,產量卻佔63%;煤儲量佔俄羅斯總儲量的10.2%,鐵礦儲量佔7.8%,銅儲量佔6%。此外,還開采鋅(9%)、銀(16%)、鉑(8%)。遠東地區還擁有大型稀有金屬礦床,探明的錳礦、磷灰石礦、鉀鹽等礦產目前還未開采。該區的鈦、鎢、硼等礦產的資源潛力也相當大。由於遠東地區在俄羅斯開拓亞太地區礦產品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再加上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有類似的地質成礦特徵,有必要再詳細探討一下遠東地區的地質成礦特點。
遠東地區經歷了多旋迴的構造活動、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產生了極其復雜的地質構造、岩漿雜岩體和礦石組合。根據地殼演化和基本構造特徵,遠東地區可劃分成以下幾個構造-成礦省:阿爾丹-斯塔諾夫、東後貝加爾、阿穆爾、上揚斯克-楚科奇、鄂霍次克-楚科奇、薩哈林(庫頁島)、千島群島-堪察加-科里亞克(圖3-2)。
1.阿爾丹-斯塔諾夫成礦省
該成礦省面積59.44萬平方公里,包括阿爾丹-斯塔諾夫地盾及其附近的古地台蓋層區,東西寬600~1000公里。在西部,它與後貝加爾接壤,西南部邊界是傑爾圖拉克深部斷裂,南部邊界是北圖庫林格拉斷裂,東部邊界是烏德希諾-涅爾坎深部斷裂,南部邊界大體上對應於古地台蓋層之下的早寒武世結晶基底露頭區邊緣。
阿爾丹-斯塔諾夫成礦省深部構造的特點是:地殼厚度較大地區位於軸部(41~47公里),地殼厚度較小的線性地區位於邊緣部分(35~37公里)。北東向、近南北向兩種極少交切的縱向深斷裂,以及地殼減密(花崗岩化)帶和擠壓(基性岩化)帶的存在是造成深部構造復雜的原因。
該成礦省的地質構造演化和成礦經歷了下列幾個階段。
古太古代(38億~30億年前):為原始大陸殼形成階段,早期的岩漿-交代分異作用在地球原始物質分異過程中形成了磷灰石-鈦鐵礦-鈦磁鐵礦成礦建造(45—卡拉爾-奧爾斯克明、61—謝克塔赫、63—赫拉姆等礦區,編號見圖3-2,下同),稀土偉晶岩建造(81—格內姆、91—特爾坎、92—伊久姆-德索夫等礦區),白雲母-偉晶岩建造(62—庫普林礦區)和鐵質石英岩建造(50—洛普坎、57—霍洛德尼卡諾一蘇塔姆、60—博姆納克等礦區)。
新太古代(30億~26億年前):為早期裂谷-地槽階段,形成了沉積-火山成因的鐵質建造(含金)(65—涅留克-伊馬爾克、71—克列斯佳赫等礦區),金雲母矽卡岩建造(78—京普通、87—烏丘爾等礦區),矽卡岩型鐵質建造(76—南阿爾丹、79—埃梅利賈克等礦區)和矽卡岩型鉬礦建造(77一錫斯季礦區),後兩者與形成花崗片麻岩穹窿的晚期階段有關。
古元古代(26億~16.5億年前):為構造-岩漿活化期。最早形成的被磨拉石充填的陸源坳陷中的含銅砂頁岩建造(66—哈尼斯克、74—尼姆內爾-謝利格達爾礦區),然後是與基性和超基性岩侵入有關的含鉑族金屬的銅鎳硫化物礦化(52—盧金丁礦區)、線性斷塊的深成岩和火山-深成岩構造中的稀有-稀土金屬礦化(94-烏爾卡礦區)。
圖3-2 俄羅斯遠東地區成礦分區圖
(據В.И.Сухов,2000)
1~3—界線:1—成礦省,2—區域含礦系和岩漿成礦系,3—礦帶和礦區;4~24—特有的含礦性:4—自然硫,5—汞和銻汞,6—金銀,7—金,8—鉛鋅,9—銅鉛鋅,10—銅 -硫化物,11—銅鉬,12—鉬,13—錫,14—鎢錫,15—稀土和稀有金屬,16一鉻鐵礦和銅鎳(含鉑族金屬),17—稀土-磷灰石,18—白雲母偉晶岩,19—金雲母,20—水晶,21—磷灰石-鈦鐵礦-鈦磁鐵礦,22—磷塊岩-鐵-錳,23—鐵-錳,24—鐵
成礦省:AC—阿爾丹-斯塔諾夫,B3—東後貝加爾;AM—阿穆爾省;ВЧ—上揚斯克-楚科奇,ОЧ—鄂霍次克-楚科奇;СХ—薩哈林(庫頁島),KKK—千島群島-堪察加-科里亞克
成礦系和岩漿成礦系:Ⅰ—謝傑-達班;Ⅱ—亞納-科雷馬;Ⅲ—楚科奇;Ⅳ—科雷馬-奧莫隆系;Ⅴ—品仁納-泰戈諾斯;Ⅵ—上普里阿穆爾;Ⅶ—斯塔諾夫;Ⅷ—阿爾丹;Ⅸ一鄂霍次克;Ⅹ—楚科奇;Ⅺ—阿穆爾-鄂霍次克;Ⅻ—北布列因;ⅩⅢ—布列因;ⅩⅣ—興安-鄂霍次克系;ⅩⅤ—興凱;ⅩⅥ—錫霍特山脈;ⅩⅦ—下阿穆爾;ⅩⅧ—科里亞克;ⅩⅨ—西堪察加;ⅩⅩ—千島群島-堪察加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16.5億~4.58億年前):為地台蓋層形成期,內生礦化與前文德期的構造-岩漿活化作用有關,其鹼性-超鎂鐵質侵入體含有鉻礦化(含鉑)和稀土-稀有金屬建造。
中生代(1.6億~0.8億年前):為構造-岩漿活化最強烈時期,出現了大量與岩漿雜岩有關的金礦床和礦化(46—列佳、56—上蘇塔姆、64—穆龍、72一上阿姆京、75—中阿爾丹、83—洛馬姆、84—傑爾圖林、85—奧諾孔、93—上庫普林、95—克特-開普等礦區)及金銀建造(49—阿普薩坎-納戈爾寧、58—上托克、59—博姆納克、89—阿爾加明、96—埃爾格凱特等礦區)。中生代的金銀礦化在阿爾丹-斯塔諾夫成礦省具有重要的意義。
2.東後貝加爾成礦省
該成礦省東北部邊界是傑爾圖拉克斷裂,南部邊界是蒙古-鄂霍次克深大斷裂,基底由前寒武紀岩層構成。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成礦最為強烈,主要是金和鉬礦化,已知的大多數金、鉬礦床都集中在謝爾加欽礦帶(圖3-2中44)。該礦帶的軸部,地殼厚度增大(達42公里),並見有減密作用(花崗岩化)。
3.阿穆爾成礦省
阿穆爾成礦省面積為82.31萬平方公里,包括阿穆爾-鄂霍次克褶皺系、錫霍特山脈褶皺系、布列因中間地塊、興凱中間地塊。該成礦省的西部和南部向後貝加爾和中國延伸,東部到大陸邊界,北部以蒙古-鄂霍次克和北圖庫林格拉深大斷裂為界。
從圖3-2可看出,該成礦省有下列幾個岩漿成礦系:北布列因(Ⅻ)、興安-鄂霍次克(ⅩⅣ)、錫霍特(ⅩⅥ)和下阿穆爾(ⅩⅦ)。在白堊紀到第三紀時形成了大量的金、銀、稀有和多金屬礦化。這些礦化都與該地區中生代的構造-岩漿活化作用有關。最主要的成礦建造如下。
金銀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早白堊世的塔爾丹(圖3-2中157,下文編號均為圖3-2中),晚白堊世的杜爾明(194)和下烏利班(208),晚白堊世—第三紀的斯韋特洛-薩馬爾加(199)、穆騰(203)和尼古拉耶夫(207)。
金-石英和金-硫化物-石英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早白堊世的索洛維約夫(156)、波克羅夫(159)、結雅-代普(160)和「十月」(161),晚白堊世的上圖姆寧(203)、皮爾達-利穆爾(205)、霍蘭(206)、朱斯克(209)和索尼爾(213),晚白堊世—第三紀的科倫貝-馬利諾夫(188)、比基諾-烏蘇里(192)、阿紐伊-穆恆(196)和姆諾戈維爾申(210)。
斑岩型鉬和銅鉬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早白堊世的博爾古連坎(158),晚白堊世的謝利特坎(170/1)、特爾馬-尼曼(174)和中霍爾(195),晚白堊世—第三紀的胡圖-科皮(201)、圖姆寧(204)、賈賓(211)和烏利班(212)。
錫礦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白堊紀的艾佐普(169)、亞姆-阿林(170),奧通(171)、巴賈爾(175)、「共青團」(176)和興安嶺-亞烏林(177),晚白堊世—第三紀的富爾馬諾夫-謝爾巴科夫(184)和卡瓦普羅夫(185)。
鎢錫建造:其礦區和礦帶有白堊紀的阿爾穆-大烏蘇里(186)、比金(193)、上比金(197)和胡圖-賈烏爾,晚白堊世—第三紀的杜塞-阿林(172)和上霍爾(200)。
鉬-石英建造:有白堊紀的馬利諾夫礦區(187)。
銅多金屬建造:有白堊紀—第三紀的上烏蘇里(183)、奧爾金(189)、凱姆(191)和薩馬爾加(198)等礦區。
о多金屬和矽卡岩型多金屬建造:有達利涅戈爾礦區(190)。
4.上揚斯克-楚科奇成礦省
該成礦省面積126.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上揚斯克-楚科奇褶皺系,包括鄂霍次克、堪察加、奧莫隆、楚科奇等中間地塊,其北界隱於北極海域之下;西部和西南部與西伯利亞地台接界,為一地殼變薄的地帶(36~38公里);東南部邊界是一重力梯度帶和地殼厚度變薄的地帶。
該成礦省可劃分成下列區域成礦系:謝傑-達班(Ⅰ)、亞納-科雷馬(Ⅱ)、楚科奇(Ⅲ)、科雷馬-奧莫隆(Ⅳ)、品仁納 -泰戈諾斯(Ⅴ)等。該成礦省共有3100多個礦點,其中內生礦床約有300多個,主要是Au、Sn、W、Sb、Pb-Zn,其他如Cu、нg、Mo等礦產也很重要。
成礦以中生代最為重要,而且主要出現在亞納-科雷馬、楚科奇、品仁納-泰戈諾斯等成礦系中。其中主要的成礦建造如下。
斑岩型銅鉬建造:其成礦區或成礦帶有泰戈諾斯(38)、上奧坎(40)、穆爾加爾(41)、塔紐列爾(42)和科尼-皮亞金。
錫礦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托姆波恩(6)、洪哈金(7)、提列赫提亞赫(9)、巴雷拉斯(10)、奧爾若-阿貝拉貝特、亞納-巴肯(19)、恰赫楚爾達赫(23)和瓦爾庫麥(27)。
鎢錫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傑爾別克-涅爾格辛(8)、亞納-勃魯拉赫(10)、塔斯克斯塔貝特(12)、奇別拉加赫-傑賓(13)和波洛烏斯年(22)。
金-硫化物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阿德恰-塔雷恩(11)、謝列尼亞赫-奎甘河口(21)和庫傑普-卡別爾維耶姆(26)。
金銀建造:有烏揚金-雅薩奇寧礦區(16)。
金-石英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英揚里-傑賓(14)、上巴雷格昌(15)、烏拉汗-塔斯(25)、庫維茨、雷維耶姆(28)、肯格維耶姆(37)和阿維科夫(39)。
銅-多金屬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塔斯-哈雅赫塔赫(19)、別列列赫(24)和白令(29)。
5.鄂霍次克-楚科奇成礦省
該成礦省面積88.35萬平方公里,由烏德河上游至白令海峽沿岸呈北東方向延伸,長360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總體上看,該成礦省與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岩帶的邊界是一致的。
鄂霍次克-楚科奇成礦省的形成與中生代—老第三紀早期的構造-岩漿活化作用有關。該活化作用的早期階段(J3—K1)出現差異性斷塊活動,形成被磨拉石質火山-陸源沉積物充填的大陸地塹和坳陷。活化作用的主要階段(K1—K2)出現強烈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紋岩火山作用和花崗岩類深成作用。在其後期階段(K2一E1)出現大陸裂谷作用和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火山作用。因此,該成礦省的成礦作用與中生代—老第三紀早期成礦期有關,其中,早白堊世的銅-鉬和金礦化,以及早賽諾曼期的錫礦化和晚賽諾曼期的金-銀礦化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該成礦省已發現3600個礦點,其中內生礦床有200多個,以Au、Ag、Sn礦為主,W、Мo、Pb-Zn,Cu礦也有重大意義。其主要成礦建造如下。
金銀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前朱格朱爾(101)、烏利亞(105)、奎杜孫(108)、亞納(113)、普里卡拉姆肯(119)、埃文(126)、品仁納-阿納德爾(127)、別列佐夫(130)、上阿納德爾-上塔紐列爾(137)、因古維耶姆 -帕利亞瓦姆(138)、上阿姆古埃馬(140)和埃爾古韋耶姆(143)。
錫礦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尤多馬-松塔爾(104)、上布爾加利(106)、傑利丘-鄂霍次克(107)、庫盧-揚斯克(112)、阿爾曼(116)、米亞基特(117)、布尤諾夫(118)、上亞爾霍東(122)、奧姆蘇克昌(124)、捷列凱(139)、庫利馬 -埃爾古維耶姆(144)、烏柳維耶姆(145)和庫魯爾基諾-切吉通(147)。
鎢錫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邁斯科-安昌(103)、謝姆昌(123)和庫埃克文(139)。
金礦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烏斯季-鄂霍次克(109)、庫赫圖伊(110)、伊利古韋姆(132)、蘇哈爾寧(133)、特特爾維耶姆(136)和米留特凱維耶姆(142)。
斑岩型銅鉬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莫克新(99)、恰爾布赫-賈納(100)、切拉西諾-馬爾坦(102)、烏利別-紐特(111)、卡萬(114)、卡文(115)、普里馬加丹(120)、托庫爾-尤利亞赫(121)、科爾科東-納亞漢(125)、納門德坎-葉羅波爾(128)、別列佐夫-2(129)、托波列夫-赫塔昌(131)和拜姆(135)。
銅-多金屬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切拉西諾-馬爾坦(102)、克列斯托夫(141)、切克通(146)和恰普林(148)。
6.(北海道-)薩哈林成礦省
該成礦省呈南北向條帶狀,面積為7.13萬平方公里。已發現90多個礦點,但研究程度較差,其中有6個礦點(3個汞礦、2個金礦、1個滑石礦),從預測量上看已相當於礦床。最為普遍的是汞、鉻、金、銅、鉛、鋅、錳礦化。從地質上看,硅-錳、鉻(含鉑族元素)、金、方沸石、銅-黃鐵礦等礦石建造同優地槽有關,島弧系產有汞-滑石菱鎂片岩、黃鐵礦型銅-多金屬礦化及金-汞礦化。
7.千島群島-堪察加-科里亞克成礦省
該成礦省面積為57.83萬平方公里,是在古生代—中生代裂谷-地槽作用和新生代島弧-造山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目前已發現有大約700個內生礦點,其中有65個礦床,主要為硫-汞-金-銀礦化,同時,鉑族金屬和銅鎳礦化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有錫、鉬、鉻、銅、鉛、鋅等礦化。
古生代和中生代成礦期表現為地槽,有奧菲奧岩系,以硅質錳礦化、鉻礦化和銅鎳(含鉑族元素)礦化為特徵。新生代成礦期出現了造山-島弧岩系,廣泛發育有錫石-硅酸鹽和錫石-硫化物建造、汞(滑石菱鎂片岩、石英-迪凱石、蛋白石-明礬石)建造、斑岩銅礦建造、黃鐵礦-多金屬建造、自然硫礦石建造。
含鉑族金屬的鉻、銅-鎳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古生代的切特金瓦雅姆(225)和上哈特爾卡(226),早白堊世的塔姆瓦特特涅-克拉斯諾戈爾(223)、奇利奈(224)和庫尤利(231),晚白堊世的瓦特涅斯科-維文卡(234)、加利莫茲南(235)、卡拉金(244)、奧澤爾諾-烏科爾金(245)、梅斯卡姆恰特(246)和科茲洛夫-克羅諾基(249)。
斑岩型銅鉬和黃鐵礦-多金屬建造:其礦區或礦帶有白堊紀—第三紀的阿福尼金(219)、邁尼茨(227)、阿普卡-伊利必維耶姆(236)、斯列德尼(241)、科茲洛夫 -克羅諾基(249)、希普季諾-普里穆特諾夫(251)、阿薩恰-洛帕特基(253)和千島(254)。
錫石-硫化物建造:有帕爾霍奈(221)和烏內瓦亞姆斯(233)礦區。
金-石英建造:有邁因(220)和塔羅夫-邁因(230)礦區。
金銀建造:有伊奇巾-烏內瓦亞姆斯(232)、奧澤爾諾-卡拉金(238)、貝斯特林(240)、阿德里阿諾夫(247)和阿瓦恰-帕拉通(250)等礦區。
汞銻建造:有奇利奈(222)、奈瓦爾-瓦涅塔特(228)、埃內恰瓦亞姆(229)和帕哈奇(243)等礦區。
自然硫建造:有阿帕普卡 -卡瓦內瓦亞姆(237)、季吉爾(239)、克羅諾基(248)和千島(254)等礦區。
Ⅶ 周邊國家主要金屬礦產資源概況
我國周邊國家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貯量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據統計,16個周邊國家的銅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2.6%,鎳佔23.1%,鎢佔26.6%,錫佔35.4%,金佔17.5%,鉀鹽佔27.6%。周邊國家主要礦產資源儲量見表7.1。
開發利用周邊國家的礦產資源,優勢是距離近、交通運輸經濟,總開發成本低。這些國家在地質史上經歷過不同的地質演化,呈現不同的地質構造面貌,有較穩定的西伯利亞地台、印度地盾和印支-南海地台,也有較活動的烏拉爾-蒙古弧形造山帶、西太平洋島弧造山帶和特提斯-喜馬拉雅造山帶,從而造成多種成礦環境,形成較豐富的礦藏。其中有眾多的世界級金屬礦床,例如庫爾斯克銅鎳礦、烏多坎銅礦、上卡姆鉀盆地、涅帕鉀鹽盆地;蒙古額爾登特銅鉬礦,庫蘇泊盆地磷礦;哈薩克科翁臘德和阿克斗卡銅鉬礦、肯皮爾賽鉻鐵礦,孜良諾夫和捷克利鉛鋅礦;吉爾吉斯斯坦庫姆托爾金礦,薩雷賈茲錫礦,海達爾坎銻礦;烏茲別克穆龍套金礦,阿爾瑪累克銅鉬礦,瓊科伊汞礦;阿富汗艾納克銅礦;馬蘭傑坎德銅礦,蘇金達-瑙薩希鉻鐵礦,科拉爾金礦;緬甸抹谷寶玉石礦,海因達錫礦;泰國呵叻高原鉀鹽礦,拉廊-普吉砂錫礦;越南西原高原鋁土礦;印度尼西亞格拉斯貝格銅金礦和邦加島錫礦等。
表7.1 2005年我國周邊國家主要金屬礦產儲量統計
周邊國家中主要的金屬礦產資源概況如下。
1)鉻鐵礦。
周邊國家鉻鐵礦資源不算很多,哈薩克(礦石儲量3.2億t)、印度(0.27億t)、巴基斯坦(0.06億t)和俄羅斯(0.04億t)總計3.57億t,佔世界總貯量的9.6%。主要集中在哈薩克阿克利賓斯克州肯皮爾賽超基性岩體中,產在烏拉爾造山帶的板塊碰撞帶的烏拉爾蛇綠岩帶中,該岩帶延伸達3000km,含礦岩體長65km,平均寬10km,屬豆莢狀鉻鐵礦礦床,礦石含Cr2O320%~59%,貯量3.2億t。印度地盾東南部元古代的超基性岩帶中賦存有重要的鉻鐵礦礦床,其中奧里薩邦的蘇金達-瑙薩希礦床在250m 以上各級儲量1.3億t,屬層狀鉻鐵礦礦床,礦石含Cr2O348%~61%,礦體往深處尚未尖滅,可能延伸至500m,估計儲量可達2.5億t。因此,深部仍有一定找礦潛力。巴基斯坦境內有3條蛇綠岩帶,這些岩帶向東與我國西藏蛇綠岩帶相連,同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蛇綠岩帶。3條蛇綠岩帶為北部山區蛇綠岩帶、俾路支蛇綠岩帶和查蓋蛇綠岩帶。其中俾路支蛇綠岩帶規模最大,含礦性最好,長1000多km,寬50餘km,岩帶中部的穆斯林巴格鉻鐵礦礦床礦石儲量有400萬t,含Cr2O345%~59%,屬豆莢狀鉻鐵礦礦床。俄羅斯鉻鐵礦礦床分布在烏拉爾山脈的薩拉諾夫、克柳切夫及極地烏拉爾和東里雅賓斯克地區,規模不大。因此,俄羅斯現在正迫切需要尋找富鉻鐵礦。
事實上,俄羅斯和哈薩克鉻鐵礦礦床同屬於烏拉爾鉻鐵礦帶,處於歐洲板塊與哈薩克板塊和西伯利亞板塊碰撞縫合線位置,具有一定的成礦潛力。
2)鋁土礦。
周邊國家鋁土礦只集中在少數國家,資源量有80億t左右,分布在印度(礦石儲量10億t)、越南(67.5億t),另外,印度尼西亞(0.35億t)和俄羅斯(2億t)也有部分儲量。
印度鋁土礦多集中在東海岸的奧里薩邦和安德拉邦,屬風化殘積形成的。礦帶總面積達2.5萬km2,主要為三水型鋁土礦礦石,Al2O3含量多在45%~55%之間,已知各級儲量16億t左右。越南優質鋁土礦分布在南方西部山區的西原高原帶,賦存於新近紀—早第四紀拉斑玄武岩紅土風化殼中,面積超過2萬km2,風化帶深達60km,原礦平均品位Al2O336%~39%,已探明儲量40.5億t,主要礦床有多東省的達農,林同省的保祿和新獺礦床等;區域成礦條件良好,找礦潛力較大。印度尼西亞也有紅土型鋁土礦成礦的良好條件,已知在廖內群島、賓坦島、蘇拉威西島和加里曼丹島均有優質鋁土礦的分布,礦石含Al2O345%~55%,探明儲量3500萬t,資源量達10億t。俄羅斯鋁土礦分布在俄羅斯地台和烏拉爾山脈,多為沉積型,礦床規模較小,礦石質量欠佳。
3)銅礦。
周邊國家銅礦資源較豐富,分布也較廣泛,總計有7410萬t,佔世界總貯量的22.6%;儲量較多的有俄羅斯(含銅2000萬t)、哈薩克(1400萬t)、印度尼西亞(1100萬t)、蒙古(382萬t)、烏茲別克(800萬t)、印度(580萬t)、巴基斯坦(138萬t)和阿富汗(500萬t)等。
俄羅斯銅儲量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台西北緣的諾里爾斯克銅鎳礦區、後貝加爾地區烏多坎砂岩銅礦,以及烏拉爾山脈的一些黃鐵礦型銅礦。諾里爾斯克銅鎳礦床與三疊紀侵入岩雜岩有關,全區原有銅儲量超過500萬t,品位3%;尚未開發的後貝加爾地區烏多坎砂岩銅礦有銅儲量1050萬t,品位1.5%。哈薩克的銅儲量集中在一些大型的斑岩銅礦、砂岩銅礦、矽卡岩型銅礦及黃鐵礦型銅礦中。有巴爾喀什地區的科翁臘德(原銅儲量790萬t,品位0.9%)、阿克計卡(500萬t,品位0.5%)、薩亞克大型斑岩銅礦和矽卡岩-斑岩銅礦,有北部的博謝庫利(216萬t)和南部的科克賽大型斑岩銅礦,有中部的傑茲卡茲甘(350萬t)砂岩銅礦以及東北部阿爾泰成礦帶上的許許多多黃鐵礦型銅鉛鋅礦等。烏茲別克銅儲量主要集中在東部的阿爾馬累克目大斑岩銅礦中(800萬t)。蒙古境內有一條近東西向的斑岩銅鋁礦帶,稱為北、中、南蒙古帶,其中北帶有蒙古最大的額爾登特斑岩銅礦(原有儲量1000萬t),南帶有尚未開發的察干蘇布爾斑岩銅礦(118萬t)等。阿富汗有亞洲最大的銅礦床(位於盧格爾省的艾納克銅礦,銅儲量超過1120萬t,平均銅品位2.36%),賦存在沉積岩層中。巴基斯坦銅礦出現在特提斯斑岩銅礦帶的查蓋岩株帶內,已知有俾路支省西部的賽恩德克斑岩銅礦(165萬t)。查蓋岩株帶為一鈣鹼性岩株帶,長約480km,最大寬度136km,延伸到伊朗境內;在伊朗已發現有巨大的薩爾切什梅斑岩銅礦(原有儲量904萬t)。在巴基斯坦境內除賽恩德克外,還發現有七八處新的礦化地,有一定的資源潛力。印度尼西亞銅儲量極為豐富,已知礦床主要分布在兩伊利安中部和蘇拉威西,以及蘇門答臘、爪哇和加里曼丹,以斑岩型為主。主要礦床有伊利安查亞的坎茲貝格、格拉斯貝格(資源量2142萬t),松巴吐島的巴圖希賈烏(資源量500萬t)等斑岩銅、金礦,而且許多礦床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新發現和擴大的,該區銅、金資源潛力極大,是西南太平洋島弧銅金集中區。印度也有較重要的銅礦,分布在印度地盾上。目前最大的是位於中央邦的馬蘭傑坎德銅礦(原有儲量655萬t),被認為是元古代的斑岩銅礦床。另外在辛格布姆剪切帶內有多個熱液型礦床,現保有銅儲量225萬t。
4)鎳礦。
周邊國家有鎳礦儲量1084萬t,只分布在少數國家。包括俄羅斯(660萬t)、印度尼西亞(320萬t)、緬甸(92萬t)和越南(12萬t),但佔世界總儲量比例較大,約為23%。
俄羅斯的鎳資源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台西北緣諾里爾斯克硫化銅鎳礦區。印度尼西亞鎳資源主要為基性、超基性岩體風化殼中的紅土鎳礦,分布在群島的東部,礦帶可以從中蘇拉威西追蹤到哈爾馬赫拉、奧比、瓦伊格奧群島,以及伊利安查亞的鳥頭半島和塔納梅拉地區。其中,中蘇拉威西島東南部的波馬拉鎳礦,含鎳2.3%~3.3%,有鎳資源量126萬t;索羅科鎳礦有鎳資源量224萬t。由於印度尼西亞超基性岩帶風化殼廣泛分布,因此其紅土型鎳鈷礦有良好的找礦前景。緬甸鎳礦也是紅土型硅酸鎳礦,受印緬山脈超基性岩帶控制,分布在中部盆地西緣,已知有太公當鎳礦(80萬t)和姆韋當鎳礦(12萬t)。越南鎳礦為銅鎳硫化物型,分布在西北部,已知有山蘿省的班福礦床,賦存在黑水河裂谷塔布蛇綠岩帶內,有探明儲量12萬t。
5)鎢和錫礦。
周邊國家鎢、錫資源極為豐富,分布也很廣泛。約有鎢儲量56萬t,錫儲量248萬t,分別佔世界鎢、錫總儲量的27%和35%。儲量較多的有泰國(錫94萬t)、印度尼西亞(錫75萬t)、越南、寮國、緬甸,以及俄羅斯(鎢25萬t,錫30萬t)和吉爾吉斯斯坦(鎢10萬t,錫20萬t)。錫資源集中在2500km 長的東南亞錫礦帶,以砂錫為主。其中泰國南部的拉廊—普吉和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等地儲量最集中。俄羅斯錫礦主要分布在遠東楚科奇半島,多為錫石-硫化物型的原生錫礦。20世紀90年代在布里亞特發現火山岩型大型錫礦,資源量在40萬t以上,也多為矽卡岩型原生礦。吉爾吉斯斯坦巨大錫礦位於其東部,有特大型的薩雷賈茲錫鎢礦區,成礦與海西期花崗岩有關,已探明錫儲量20萬t、鎢10萬t。
6)金礦。
周邊國家金礦分布廣泛,儲量豐富。金資源量8049t。約佔世界總量的17.5%。主要分布在俄羅斯(3100t)、烏茲別克(3000t)、哈薩克(資源量3000t)、吉爾吉斯斯坦(540t)、塔吉克(573t)、越南(596t)、印度(85t)、蒙古(140t)和印度尼西亞(資源量2329t)等國。
俄羅斯金礦主要產在烏拉爾山脈、葉尼塞山脈、東薩彥嶺,以及東北部和堪察加年輕的火山岩中,如別瘳佐夫金礦、沃龍佐夫金礦、奧林匹亞德寧礦床、尊—霍爾賓金礦等。近年來新查明的伊爾庫茨克州產在黑色葉岩中的蘇霍依洛克金鉑礦床具有巨大的金和鉑儲量,金和鉑各有1430t,品位也各有2.6g/t,特別引人注意。烏茲別克南天山巨大的穆龍套金礦資源量極大,據認為有5000t之多,而且周圍有十幾個大金礦。哈薩克大的金礦有其東北部產在含炭質陸緣沉積岩中的巴克爾契克礦田,有資源量1200t;北哈薩克產在花崗閃長岩中的瓦西里科夫斯科依礦床,有金資源量500~600t,南哈薩克產在火山—侵入岩中的阿可巴卡依礦田有金資源量600~700t。另外在阿爾泰黃鐵礦型銅多金屬礦床中有大量的伴生金。吉爾吉斯斯坦在南天山距我國新疆邊境僅60km 處有產在黑色岩系中的庫姆托克金礦,有儲量360t。塔吉克在扎拉夫尚河谷帶有矽卡岩型塔羅爾大型金礦,探明儲量在150t以上;該區還有不少金礦,總資源量在933~1400t。越南西部有蓬苗、茶楠等重要金礦,金資源量分別為200t和100t。蓬苗金礦產在前寒武紀片麻岩和片麻狀花崗岩中,呈脈礦產出。茶楠金礦為中新生代陸相火山-侵入岩中的含金石英—硫化物脈礦。印度南部太古代綠岩帶中產有著名的科拉爾脈狀金礦,已產金790t,目前保有儲量僅33t,近年來經努力勘查還未有重大發現。蒙古已發現金產地多處,可劃分成16條金成礦帶,其中北肯特帶佔全國金儲量的94.6%。礦帶內有扎馬爾、依羅、博洛、柴達木、策倫等礦區,探明儲量133t,預測儲量352t。印度尼西亞金資源量極大,多為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型金礦和矽卡岩—斑岩銅金礦床,中伊利安格拉斯貝格斑岩銅金礦中有金2227t,松巴哇島的巴圖希賈烏斑岩銅金礦中也含金455t,加里曼丹的凱里安金礦為淺成熱液型,含金114t。印度尼西亞幾乎所有島嶼都有金的分布,勘查潛力極大。
事實上,周邊國家礦產也大多集中在少數國家和地區。俄羅斯13種有色金屬礦產較豐富,哈薩克有10種,印度8種,印度尼西亞6種,烏茲別克5種,泰國和越南各4種,其他國家均只有1~2種礦產較豐富(表7.2)。
表7.2 我國周邊國家礦產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
續表
據表7.2,可將我國周邊國家礦產資源富集程度劃分成3類:第一類是礦產資源豐富、潛力大的國家,它們是俄羅斯、哈薩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第二類是礦產資源較豐富、潛力中等的國家,它們是蒙古、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泰國和緬甸;第三類是礦產資源不豐富,潛力小的國家,它們是柬埔寨、寮國、土庫曼和塔吉克。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為現有資源量多少除地質條件外,還與地質工作程度和勘查程度有關。我國周邊國家總體的勘查程度較低,地質工作程度也較低,因而發現新礦床的機會也較多。但至少從目前看,所列的第一類、第二類將是我國企業走出國門、選擇礦業投資對象的首選國家。
Ⅷ 俄羅斯的成礦地質條件
俄羅斯國土面積大,地質演化歷史漫長,礦床的種類多、成因類型復雜、成礦作用具多期性。
(一)地層
俄羅斯從前寒武到新生代的各個地質時代地層均較發育。
前寒武紀地層主要出露在波羅的地盾及西伯利亞地塊的阿爾丹及阿納巴爾,在太梅爾、葉尼塞、東薩彥嶺及貝加爾等地塊的邊緣褶皺帶及布列亞中間地塊也有分布,在烏拉爾褶皺帶的軸部呈帶狀分布。
寒武系—奧陶系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塊、太梅爾半島、貝加爾山區及葉尼塞山樑還有阿爾泰-薩彥褶皺帶,另在波羅的地盾南緣呈近東西向帶狀分布。
志留系僅在西伯利亞地塊奧列尼奧克河源頭,葉尼塞河中上游,布拉茨克等地有所出露。
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地台上。在阿爾泰-薩彥有泥盆系和石炭系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塊的安加拉河上游有石炭系出露。在太梅爾地區、勒拿河東側、布列亞地塊東部、錫霍特-阿林地區有較大面積的二疊系。
未分的古生界主要分布在烏拉爾褶皺帶、阿爾泰-薩彥褶皺帶、鄂霍茨克褶皺帶、西伯利亞地塊的葉尼塞、太梅爾等區,還有韋爾霍楊-科雷姆褶皺區。
三疊系、侏羅系呈較大面積分布在俄羅斯地台、西西伯利亞地塊、韋爾霍揚褶皺帶、鄂霍茨克褶皺帶。
白堊系廣泛分布在俄羅斯地台、西西伯利亞地塊、西伯利亞地塊的太梅爾地區勒舒河流域及東部濱海邊疆區。
老第三系、新第三系主要大面積分布在西西伯利亞地塊,俄羅斯地台西南部及其他的小型新生代凹陷中。
(二)侵入岩
太古代在波羅的地盾有微斜花崗岩,阿爾丹地盾有輝長-蘇長岩。
元古代在波羅的地盾有超基性、基性和酸性侵入岩,阿爾丹地盾有廣泛分布的花崗岩類。太梅爾地區有輝長-蘇長岩、輝長岩、輝長-輝綠岩、花崗閃長岩、花崗岩。阿爾泰-薩彥有小的超基性岩、基性岩體、斜長花崗岩、花崗岩等。
加里東期:阿爾泰-薩彥區有橄欖岩、斜長岩、斜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淺色花崗岩等。太梅爾地區有輝長岩-閃長岩、花崗閃長岩、花崗岩、花崗正長岩、細晶花崗岩、正長岩。烏拉爾有輝長岩、鉀質花崗岩。
華力西期:在太梅爾地區有二雲母花崗岩。烏拉爾地區有橄欖岩、輝長岩、斜長花崗岩、正長岩、花崗閃長岩、白崗岩。蒙古-鄂霍茨克褶皺帶及錫霍特-阿林中央帶以西地區有花崗閃長岩、花崗岩。大高加索北坡有花崗斑岩小侵入體,托姆-科雷凡帶有黑雲母花崗岩及其邊緣部分的花崗閃長岩、石英閃長岩。
三疊紀花崗岩以小的侵入體分布於布列亞地塊,侏羅紀花崗岩小岩體主要分布在蒙古-鄂霍茨克褶皺帶;白堊紀花崗閃長岩、花崗岩體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的濱海地區。古近紀的花崗岩小侵入體主要分布在錫霍特-阿林褶皺帶的東部。
(三)俄羅斯非能源礦產的成礦時代及特徵
1)太古代以含鐵石英岩的變質成因礦床為特徵,可形成黃鐵礦、剛玉、石墨、紅柱石、硅線石等變質礦床。
2)元古代有鐵質石英岩,各種有色金屬和金的變質礦床,還有大量的偉晶岩礦床、碳酸岩礦床和黃鐵礦型礦床。元古代最典型的礦床是:①含稀有金屬的鈉長岩;②含雲母及稀有金屬的偉晶岩;③黃鐵礦型礦床;④岩漿型鈦鐵礦-磁鐵礦礦床和銅鎳硫化物礦床。元古代主要有鐵、鈦、鎳、銅、鋅、釩和金礦床。
3)里菲期礦床主要產出於地台邊部,多數位於西伯利亞地台南部的相關構造帶與阿爾泰-薩彥褶皺帶中,少量在烏拉爾、高加索。早期階段為細碧-角斑岩、橄欖岩和輝長岩建造,中期階段廣泛發育花崗岩建造和晚期的陸相安山岩-英安岩建造。特徵性礦床有岩漿型鉻鐵礦和鈦鐵礦,相當廣泛的夕卡岩型鐵礦、偉晶岩型、熱液型和黃鐵礦型礦床,以及變質鐵礦、碳酸岩和鈉長岩-雲英岩礦床。里菲期最典型的為鐵、鉛-鋅、金礦床。
4)加里東期成礦期:加里東成礦區橄欖岩的侵入及細碧-角斑岩火山活動很弱,而輝長岩-輝岩-純橄欖岩和斜長花崗岩類廣泛發育。中酸性和酸性花崗岩也有一定分布。
加里東最典型的礦床是:①岩漿型鈦鐵礦-磁鐵礦礦床;②夕卡岩型鐵礦床;③各種熱液型金礦床。
加里東成礦期個別地區發現的鉭-鈮和石英-輝鉬礦床。
加里東期代表性礦床有鐵、鈦、金及鉬礦床。
5)華力西成礦期:該成礦期以復雜多樣的火成岩組合和發育內生金屬礦床為特徵。該期礦床分布在烏拉爾、太梅爾地區南部、托姆-科雷凡帶,以及中新生代褶皺帶內的古生代侵入體中。
華力西期發現一定數量的早期橄欖岩、輝長岩-輝岩-純橄欖岩和斜長花崗岩-正長岩侵入體,以及細碧-角斑岩火山雜岩。各處都有中期的花崗閃長岩組合及其後的酸性花崗岩組合,該旋迴晚期發育小侵入體及安山岩-英安岩火山岩組合。
華力西期礦床有:①橄欖岩中的鉻鐵礦礦床;②輝長岩組合中的鈦磁鐵礦和鉑族元素礦床;③細碧-角斑岩建造中的黃鐵礦型礦床;④與斜長花崗岩-正長岩有關的夕卡岩型鐵、銅礦床;⑤與偏基性花崗岩有關的夕卡岩型鎢和多金屬礦床;⑥產於花崗岩和白崗岩中的偉晶岩型、鈉長岩型、雲英岩型和石英型錫、鎢、鉬和其他稀有金屬礦床;⑦在小侵入體和陸相火山岩階段的熱液型礦床,主要是多金屬和銅礦床。
華力西期形成幾乎所有金屬的礦床:鐵、鈦、釩、鉻、鉛-鋅、鎢、鉬、錫、鉍、鈷、金、鉑、鉭、鈮等。
6)中生代成礦期:這個成礦期的礦床分布在遠東,高加索和外貝加爾濱海區。主要礦床有:①與早期小侵入體和最晚期花崗岩類有關的熱液型金礦床;②與酸性和半鹼性花崗岩有關的偉晶岩型、鈉長岩型、雲英岩型和石英型錫、鎢和其他稀有金屬礦床;③稀有金屬的碳酸岩型礦床;④熱液型、夕卡岩型的多金屬、銅、砷(毒砂)鉬、鎢、重晶石礦床,它們與中酸性花崗岩相伴生。
這個時期的礦床基本上是與中酸性岩體相關的金、多金屬、砷、鉬、鎢和錫礦床。
7)新生代成礦期:該成礦期各種熱液礦床最為發育,還有夕卡岩型鐵及多金屬礦床、碳酸岩的鉭-鈮礦床和黃鐵礦型礦床。銅、多金屬、鎢、鉬、銻和汞礦床分布較廣泛;有些地方見鐵、錫、砷、鈷礦床和金的顯示。
8)地台成礦期:該期內生成礦作用出現在前元古代地台的華力西期及中生代的構造岩漿活化帶。該階段形成了橄欖岩、輝長岩和鹼性岩3個火成岩組合,它們通常受大斷裂的控制,與橄欖岩的變種,即金伯利岩有關的是岩漿型金剛石礦床。與輝長岩類共生的是岩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以及岩漿期後的鐵及鉛-鋅礦床。與鹼性岩組合有關的是特有的碳酸岩和鈉長岩,富集有鉭、鈮礦物,以及熱液型金、鎢、鉬、螢石礦床。
(四)俄羅斯各成煤時代煤田分布概況
俄羅斯最早的成煤期為志留紀,但這一時代的煤無工業意義。
泥盆紀的煤是俄羅斯具工業意義的時代最早的煤,該期的煤田主要分布在伏爾加、烏拉爾西坡等地。
石炭紀的煤田主要分布在莫斯科近郊,西烏拉爾盆地、烏拉爾東坡、庫茲涅茨、米努辛斯克、通古斯盆地等地區。
二疊紀的煤田主要分布在庫茲涅茨、米努辛斯克、通古斯盆地等地,另在韃靼和濱海邊疆區也有一些小煤礦。
三疊紀煤田主要分布在烏拉爾東坡。
侏羅紀煤田在俄羅斯分布較廣,中侏羅世的煤田有東部西伯利亞(坎斯克-阿欽斯克,伊爾庫茨克,烏魯海姆,阿爾丹),外貝加爾等地。晚侏羅世的煤田分布在西伯利亞的連斯克和布列亞盆地,以及極地烏拉爾東坡。
白堊紀發育有雅庫特和遠東地區的大部分煤田,早白堊世的煤只產於連斯克和布列亞盆地。以早白堊世成煤為主,部分為晚白堊世成煤的煤田有茲良斯克、綏芬、蘇昌盆地以及阿卡加林煤礦。形成於晚白堊世的煤礦僅分布在薩哈林和堪察加等地。
第三紀煤礦分布於遠東、薩哈林和堪察加地區。
古生代煤盆地大部分在地槽的內部拗陷和邊緣拗陷。它們主要為濱海相煤系地層,具明顯的旋迴結構,有時為海陸交互相煤系地層。
中生代僅外貝加爾煤盆地產於疊加的基米里地槽邊緣和內部拗陷,成煤條件接近古生代成煤條件,其餘的中生代煤田形成於山間構造盆地,為陸相含煤岩系。
新生代除了遠東阿爾卑斯褶皺帶外,聚煤作用主要發生在地台條件。
(五)俄羅斯油氣盆地主要特徵
俄羅斯油氣盆地可以分為:地台平原凹陷盆地及邊緣拗陷(山前凹陷)盆地。
地台平原凹陷盆地按其基底結構特徵可分為:①前寒武紀基底的地台平原凹陷盆地;②古生代基底的地台平原凹陷。
俄羅斯發育前寒武紀基底的平原凹陷盆地為麥晉-卡馬盆地,盆地沉積的地層基本上是古生界。
發育古生代基底的地台盆地中沉積的地層是古生界-中生界,以廣闊的西西伯利亞盆地為代表。
與古生代褶皺山系有關的邊緣拗陷盆地,其中沉積的地層也常是古生界,這類盆地有伯朝拉-季曼盆地。
與新生代褶皺山系有關的邊緣拗陷盆地,其中沉積的地層也基本是新生界。這樣的盆地為西裏海盆地。
俄羅斯的成油時代從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俄羅斯主要由俄羅斯地台、西西伯利亞地塊、西伯利亞地塊等規模大而相對穩定的大地構造單元組成,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間內形成了許多古生代―中生代的大型聚油盆地,有的邊緣地區也形成了中—新生代的聚油拗陷盆地,其中有眾多規模可觀的油氣田,因而也蘊含了豐富的油氣資源。
Ⅸ 西伯利亞聯邦區
(一)地理與地質概況
西伯利亞聯邦區地處俄羅斯聯邦亞洲部分的中部,面積約為514.5×104km2,佔全俄羅斯面積的30%,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聯邦區,人口約1928萬。該區擁有貫通俄羅斯南北的北亞大河葉尼塞河及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北臨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喀拉海,東鄰遠東聯邦區,西鄰烏拉爾聯邦區,南與哈薩克、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與中國接壤范圍狹小。西伯利亞聯邦區由12個聯邦主體構成,包括新西伯利亞州、阿爾泰共和國、阿爾泰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外貝加爾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克麥羅沃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圖瓦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中心城市為新西伯利亞,地理位置見圖5-30,各主體的情況介紹見表5-17。
圖5-30 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區區域簡圖
表5-17 西伯利亞聯邦區主要構成
續表
(二)資源現狀與分布
1.燃料和能源原料
(1)石油和天然氣
西伯利亞聯邦區油氣遠景區集中在3個大的含油氣省,即西西伯利亞含油氣省的東部和東南部、勒拿-通古斯含油氣省和哈坦加-維柳伊含油氣省,有20個含油氣區。從行政區來看,包括了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伊爾庫茨克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西伯利亞聯邦區烴類資源現狀見表5-18。石油探明初始資源總量佔24%,天然氣佔16%。
表5-18 西伯利亞聯邦區烴類資源基地現狀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石油、天然氣和凝析油的探明儲量集中在165個油氣田中。石油儲量多產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尤魯布琴-托霍莫和萬科爾斯克油田群,而天然氣儲量則主要集中在伊爾庫茨克州的科維克金氣田群(圖5-31)。
這些油氣田群是向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的俄羅斯新的輸油系統供油和向設計中的西伯利亞天然氣運輸與天然氣加工企業供氣的主要油氣原料基地。截至2011年,其已發證的後備資源佔A+B+C1+C2級石油儲量的93%,天然氣佔86%。2009年以前西伯利亞聯邦區主要的油氣開采區是托木斯克州,每年開采大約(1000~1100)×104t石油,石油進入了西西伯利亞輸油管系統。2009年由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萬科爾斯克凝析油氣田的開發,同時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石油開采量開始加大,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石油開采水平比2008年高出一倍,達到2857.2×104t,其中有1500×104t進入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從2011年開始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線定期向中國供應石油。最近6年的油氣開采動態示於圖5-32。在此期間,西伯利亞聯邦區天然氣開采介於(56~76)×108m3之間。
圖5-31 西伯利亞聯邦區各主體油氣儲量分配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圖5-32 2005~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烴類原料開采趨勢圖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天然氣資源主要供國內消費,2011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石油開采量達到3400×104t。
2005~2011年期間,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增長了大約8×108t石油和2600×108m3天然氣。在此期間,石油開采總量約1.35×108t,天然氣約440×108m3,就是說新增的油氣儲量比開采量多了近6倍。主要的油氣儲量增長中心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萬科爾斯克含油氣帶和伊爾庫茨克州的科維克金含油氣帶。
靠近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系統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托木斯克州的地下資源遠景地段,無論是現在還是2020年之前都是優先開展油氣地勘工作的地區(圖5-33)。
(2)煤炭
在西伯利亞聯邦區內,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新西伯利亞州、克麥羅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哈卡斯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的煤炭儲量已計入國家儲量平衡表。在這些區域以及在阿爾泰邊疆區、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爾泰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境內擁有下列煤田:庫茲涅茨克、坎斯克-阿欽斯克、戈爾洛夫卡、通古斯、伊爾庫茨克、米努辛斯克、烏魯格-赫姆、連斯基、泰梅爾。2011年西伯利亞聯邦區的А+В+С1級煤炭儲量估計有152×108t,С2級儲量636×108t。儲量主要集中在克麥羅沃州(55.5%)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30.7%)。在這些煤田當中,最有價值的是庫茲涅茨克煤田(其А+В+С1級表內儲量佔到西伯利亞聯邦區褐煤儲量的33.2%)和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其褐煤儲量佔西伯利亞聯邦區褐煤儲量的51.9%)。克麥羅沃州的煤產量占整個聯邦區產量的68.6%,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煤產量占整個聯邦區的16.3%。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煤有3種類型:褐煤佔54.6%,煙煤佔44.7%,無煙煤佔0.7%。12.4%的А+В+С1級表內儲量得到開發。西伯利亞聯邦區的煤平均年產量約為2.5×108t。
圖5-33 西伯利亞聯邦區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探工作部署圖
(據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3)鈾
俄羅斯超過90%的鈾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聯邦區的3個主體中,即外貝加爾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到2011年1月1日為止,國家儲量平衡表統計了20個鈾礦床,其В+С1級表內儲量為11.27×104t(佔西伯利亞聯邦區儲量的94.5%),С2級儲量5.19×104t(佔92.9%)。普利阿爾貢礦山化工生產聯合體自由控股公司擁有12個鈾礦床的開采許可證,2010年采出2869t鈾。布里亞特共和國統計了13個礦床的鈾儲量:其中В+С1級儲量有6526t,С2級有3973t,表外資源量為66124t。除了希阿格達礦床儲量外,其餘鈾礦床只統計了表外資源量。2010年布里亞特共和國用堆浸法產出135t鈾。鑒於俄羅斯鈾的礦物原料基地的現況,只有在發現新的鈾礦省和產有可盈利開采鈾礦床的礦區情況下,才能成功解決現有問題。俄羅斯擁有相當多鈾的預測資源量,大部分集中在研究較少的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約55%的預測資源量屬於P3級。
2.黑色金屬
(1)鐵
截至2011年1月1日,西伯利亞聯邦區А+В+С1級的鐵礦石儲量近74.9×108t(佔俄羅斯儲量的13%),C2級為33.8×108t。
西伯利亞聯邦區的戈爾納亞紹里亞、庫茲涅茨克山、戈爾內阿爾泰等地探明了一些矽卡岩-磁鐵礦礦床。鐵礦石主要集中在7個礦區:哈卡斯-薩彥(哈卡斯共和國),東薩彥,安加拉-皮特,中安加拉(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有22個礦床),安加拉-伊利姆和安加拉-卡塔(伊爾庫茨克州有11個礦床),涅爾琴斯克(尼布楚)-扎沃茨科伊,恰爾斯克(外貝加爾邊疆區有6個礦床)。最大的礦床是開采中的阿巴坎(哈卡斯共和國),其次依次是科爾舒諾沃、魯德諾戈爾斯克、塔委揚那(伊爾庫茨克州)、塔什塔戈爾、舍列格什、卡茲(克麥羅沃州),准備開採的鐵礦床是奇涅伊(外貝加爾邊疆區)和克拉斯諾亞羅沃(伊爾庫茨克州)。按照工業開發程度可以劃分如下:該聯邦區16.5%的儲量正在開發,12.5%准備開發,71%是未發證的後備資源。2011年該聯邦區采出了大約1700×104t鐵礦石。
(2)錳
該聯邦區錳礦主要位於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截至2011年1月1日,西伯利亞聯邦區А+В+С1+С2級錳礦石儲量為1.7×108t。所有表內礦床都發放了許可證,但實際上並沒有進行工業開采。最大的礦床是克麥羅沃州的烏辛斯克礦床,佔全俄羅斯儲量的55%。第二大的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波羅日斯克礦床,佔全俄羅斯儲量的12.7%。另外,克麥羅沃州的杜爾諾沃(Дурновское)礦床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馬祖利斯基(Мазульское)礦床也進行了小規模開采。2010年該聯邦區總共采出了1.55×104t錳礦石。
(3)鉻
西伯利亞聯邦區缺少鉻鐵礦礦石的表內儲量。到2003年1月1日為止,核定的預測資源量產於阿爾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外貝加爾3個邊疆區:Р2級為2350×104t,Р3級為2000×104t,占整個俄羅斯預測資源量的9%。
(4)鈦
西伯利亞聯邦區鈦儲量佔俄羅斯儲量的48.8%。到2011年1月1日為止,國家儲量平衡表統計的鈦(TiO2)儲量為:А+В+С1級6492×104t,С2級6193×104t,表外儲量1179×104t。主要集中在外貝加爾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釩鈦磁鐵礦礦床中,約有一半是未發證後備資源。奇涅依鐵-鈦-釩礦床位於外貝加爾邊疆區北部,是西伯利亞最有遠景的原生鈦礦床之一。
在西伯利亞探明了下列鈦鐵礦-鋯石砂礦床:塔拉礦床(鄂木斯克州)、奧爾登斯科耶礦床(新西伯利亞州)、杜岡和格奧爾吉礦床(托木斯克州)、尼古拉耶夫礦床(克麥羅沃州)。克麥羅沃州的尼古拉耶夫礦床只有表外儲量。2010年,杜岡鈦鐵礦采選聯合企業自由控股公司對杜岡礦床南亞歷山大地段的鋯石-金紅石-鈦鐵礦礦砂進行了試驗性工業開采和加工,總共采出了3.16×104m3礦砂,損失了1500m3礦砂。試驗性采場的設計開采年限為6.6年。到2003年1月1日為止,西伯利亞聯邦區經核定的預測資源(TiO2)為:P1級8620×104t,P2級1.976×108t。
3.有色金屬
(1)銅
西伯利亞聯邦區是俄羅斯主要的銅產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哈拉耶拉赫(Норильско-Хараелахская)成礦帶的「十月」礦床(佔俄羅斯聯邦А+В+С1級銅總儲量的25.5%)和塔爾納赫礦床(佔12.8%)都是大型硫化物銅鎳礦床,兩個礦床的開采量佔到俄羅斯開采量的61%,外貝加爾邊疆區的烏多坎含銅砂岩-頁岩礦床的銅儲量佔俄羅斯聯邦總儲量的22.7%。А+В+С1級銅表內總儲量為4394.1×104t,占已發證後備資源量的95%。2010年開采了49.8×104t銅,諾里爾斯克鎳采礦冶金聯合企業自由控股公司開采了其中的 97.1%,其中「十月」礦床占 84%,塔爾納赫礦床佔10.1%,諾里爾斯克1號礦床佔2.8%。
(2)鎳
俄羅斯探明的鎳儲量大部分(71%)集中在諾里爾斯克礦區的「十月」、塔爾納赫、諾里爾斯克1號等在采礦床。鎳國家儲量平衡表統計了(作為未發證後備礦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格羅祖博夫礦床、上金角礦床,以及圖瓦共和國霍武阿克瑟綜合礦床的鎳儲量。諾里爾斯克礦區的綜合礦質量上乘,在極地條件下可保證盈利開采。西伯利亞聯邦區鎳的預測資源有兩種工業成因類型:硫化物型(佔86%)主要分布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布里亞特共和國;硅酸鹽型(佔14%)主要分布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和阿爾泰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地區的礦床提供了俄羅斯大部分的鎳產量(73.6%)。
(3)鉛
統計了西伯利亞聯邦區44個礦床鉛的表內儲量:В+С1級為1148×104t,С2級為435×104t。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托克敏斯科-奧克烈夫(Токминскоокревской)地區,僅該區的戈列夫黃鐵礦-多金屬礦床P1級鉛儲量就佔全俄羅斯總儲量的40%。位於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澤爾和霍洛德寧礦床,已准備進行開采。上述礦床的鉛儲量佔俄羅斯聯邦А+В+С1級全部鉛儲量的73.3%。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開采出11.9×104t鉛,其中78.9%來自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開采戈列夫鉛鋅礦床的戈列夫公司。
(4)鋅
統計了46個礦床鋅的表內儲量:А+В+С1級為2944×104t,С2級為3005×104t。正在開發的工業級鋅的儲量只佔1.9%,89%的儲量准備開發,7.5%的鋅儲量是未發證的後備資源。統計了謝苗諾夫、阿爾加恰和哈普切蘭加礦床的表外鋅儲量。奧澤爾、霍洛德寧、戈列夫3個礦床的鋅儲量即佔到俄羅斯聯邦А+В+С1級全部鋅儲量的48.8%。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開采出5.2×104t鋅。
(5)鋁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阿爾泰邊疆區及克麥羅沃州、新西伯利亞州有一些小型未開發的鋁土礦床。西伯利亞聯邦區統計了15個鋁土礦礦床的儲量。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鋁土礦儲量很少,僅佔俄羅斯聯邦鋁土礦儲量的6.4%,其鋁土礦礦床位於邊遠地區且鋁土礦質量差。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大部分探明鋁礬土儲量(60.6%)集中在岑特拉利諾耶中型礦床,其餘的是一些小型礦床。
(6)霞石
西伯利亞聯邦區統計了5個霞石礦床的儲量(其中兩個礦床只有表外儲量):1個在克麥羅沃州(佔俄羅斯儲量的2.1%),2個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佔全俄羅斯儲量的10%),哈卡斯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各1個(佔俄羅斯儲量的6.8%)。該聯邦區А+В+С1級霞石儲量為8.36147×108t,其中10.2%為已發證後備資源。只有一個無需選礦且較富的霞石礦床,即克麥羅沃州的基亞-沙爾特礦床正在開發;剩下的礦床屬於未發證的後備資源。2010年基亞-沙爾特礦床開采了460×104t礦石,其儲量可以保證開采22年。
(7)銻
西伯利亞聯邦區統計了6個礦床的銻儲量,А+В+С1級銻的總儲量為90952t。其中,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烏傑列依金銻礦床銻儲量佔俄羅斯的15%。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霍洛德寧多金屬礦床和外貝加爾邊疆區的日普霍沙銻礦床的規模也較大。所有儲量均屬未發證後備資源。
(8)汞
統計了7個礦床汞的表內儲量:阿爾泰邊疆區2個,圖瓦共和國和阿爾泰共和國各2個,克麥羅沃州1個;阿爾泰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還有2個表外礦床。上述礦床的А+В+С1級儲量為3095t(佔俄羅斯聯邦儲量的20%),C2級儲量為2368t,表外資源量1882t。尚未開采汞。
(9)錫
西伯利亞聯邦區錫的В+С1級儲量為78142t(佔俄羅斯總儲量的10.4%),С2級為100508t,表外儲量為112655t。統計了36個礦床(15個原生礦床,21個砂礦)的表內錫儲量:外貝加爾邊疆區28個(9個原生礦床,19個砂礦),伊爾庫茨克州4個(原生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1個(原生礦床),新西伯利亞州2個(砂礦),圖瓦共和國1個(原生礦床)。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未進行錫的開采。
(10)鉬
鉬自由控股公司以哈卡斯共和國索爾礦床為基地開采出俄羅斯大部分的鉬。外貝加爾邊疆區的日列肯礦床和布格達亞礦床含有俄羅斯27%的中低質量的鉬礦石儲量。許多礦床的劣質礦石被列為非經濟級礦石,這種礦石儲量增長落後於其儲量消耗。西伯利亞聯邦區有22個鉬礦床,其中7個是網脈型礦床。其А+В+С1級儲量佔俄羅斯聯邦儲量的83%以上,С2級儲量佔70%以上。
(11)鎢
西伯利亞聯邦區有28個鎢礦床,其中11個是砂礦床。А+В+С1級WO3儲量為373357t(佔俄羅斯儲量的30%),С2級為67243t,表外儲量為173532t。2010年開采出963t鎢。
(12)鈮
俄羅斯大部分鈮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聯邦區境內的3個礦床:伊爾庫茨克州的別洛濟馬礦床,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卡圖金礦床,圖瓦共和國的烏盧格-坦澤克礦床,它們也是西伯利亞聯邦區鉭儲量最大的礦床。
(13)鋯
西伯利亞聯邦區的鋯儲量佔俄羅斯聯邦鋯儲量的43%,大部分鋯儲量集中在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卡圖加綜合性稀有金屬礦床(其А+В+С1級儲量佔俄羅斯聯邦總儲量的36.1%)和圖瓦共和國的烏盧格-坦澤克綜合性稀有金屬礦床(佔34.3%)中。А+В+С1級表內儲量為351.2×104t,С2級為406.1×104t,表外儲量為141.4×104t,分布在6個礦床中(其中,2個原生礦床,4個砂礦床)。
(14)釩
西伯利亞聯邦區的大部分儲量(98.7%)產於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奇涅伊鈦-磁鐵礦礦床中:C1級為239×104t,С2級為235×104t。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五氧化二釩儲量為6.24×104t。西伯利亞聯邦區尚未開采釩。
4.貴金屬
(1)金
探明的西伯利亞和遠東礦床儲量構成了俄羅斯聯邦金礦物原料基地的基礎。西伯利亞聯邦區 А+В+С1級探明表內金儲量居俄羅斯聯邦首位(佔俄羅斯聯邦探明金儲量的41.7%),其開采量(39.5%)位居第二。西伯利亞聯邦區 А+В+С1級表內金儲量為3438.8t,產於1719個礦床中。眾所周知,92%的儲量產於原生金礦床,8%產於砂礦床。
西伯利亞聯邦區大部分工業級金儲量(91.2%)產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外貝加爾邊疆區的一些大型和特大型礦床(蘇霍伊洛格、奧林匹亞德、達拉孫、諾里爾斯克綜合礦床群、祖-霍爾巴等)中。936個礦床是已發證的後備資源,共擁有51.6%的工業級儲量。在西伯利亞已發證的後備資源中,各主體金的工業儲量不等,從13%(伊爾庫茨克州)到98%(哈卡斯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的原生金儲量獨占鰲頭,只有5.63%的儲量是已發證後備資源。這是因為,占該州儲量89.44%或者西伯利亞聯邦區三分之一儲量的蘇霍伊洛格礦床被列入了儲量表。在已發證後備資源中有64%是砂礦儲量。未發證的後備資源都是些極難開採的小型、偏遠、埋藏型低品位砂礦。2011年西伯利亞聯邦區采出了100多噸金。區內的大部分金產量來自於原生金礦床(76%)。西伯利亞聯邦區金的年產量大於1t的只有6個主體:外貝加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布里亞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圖瓦共和國。
(2)銀
西伯利亞聯邦區已經探明和統計了105個銀礦床,分布於6個聯邦主體(布里亞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以及阿爾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外貝加爾3個邊疆區),所有礦床都是綜合性的,其中最大的是特大型的諾里爾斯克銅鎳礦床群和烏多坎砂岩銅礦床。西伯利亞聯邦區銀的表內儲量為:А+В+С1級32254t,С2級18684t,表外儲量5857t。2010年開采銀312t。96%的工業級儲量為已發證後備資源。
(3)鉑族金屬
俄羅斯幾乎全部(99%)的表內鉑族金屬儲量集中在諾里爾斯克礦區的3個綜合性銅鎳礦床(「十月」、塔爾納赫和諾里爾斯克1號)中。鉑族金屬是銅鎳礦石中的伴生組分。這些礦石中,大約1/3是高品位礦石,其中伴生的鉑族元素金屬含量比南非布希維爾德雜岩單一鉑族金屬礦床礦石中的鉑族元素含量(4.5~6g/t)還要高出一倍。在已發證後備資源中85%是А+В+С1級儲量。2010年西伯利亞聯邦區從地下采出了149.6t鉑族金屬。
(三)礦物原料基地發展方向
1.烴類原料
1)發展東西伯利亞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油氣原料開采基地,保證達到俄羅斯能源戰略規定的油氣儲量和烴類開采量增長指標,以及規劃中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建立輸油管線的負荷水平。
2)准備建立天然氣開采原料基地。2007年9月3日經俄羅斯聯邦政府批准通過,由天然氣工業自由控股公司協助制定了《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建立向中國和其他國家出口天然氣的開采基地及運輸和供氣系統的規劃》。
3)西伯利亞聯邦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是開發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干線影響帶的自然資源,包括在安加拉河上修建博古昌水電站,開發特大型蘇霍伊洛格金礦床、卡圖加稀有金屬礦床、烏多坎銅礦床、奇涅伊鐵-鈦-釩礦床、阿普薩特煤礦床,以及「青年」石棉礦床。總投資能力將達70億~100億美金(不含該段的石油和天然氣管線建設)。
2.金屬礦產
1)進一步擴大鈾礦物原料基地,為今後若干年的開采工作準備儲量。要完成這項任務就要在布里亞特共和國的維季姆坎地區和外貝加爾邊疆區的遠景區大力開展地勘工作,針對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邁梅恰-阿納巴爾地區的不整合型礦床以及西西伯利亞南部葉尼塞和庫倫達地區的層狀氧化帶型礦床開展普查工作。
2)開采西西伯利亞的大型鐵礦床,在托木斯克州建立新的礦物原料基地,在開發外貝加爾邊疆區別列佐夫和鐵嶺礦床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冶金工廠。
3)在克麥羅沃州基礎設施較好的一些地區,進一步開發小型氧化錳礦床和大型烏辛斯克礦床,並在梅日杜利列琴斯克地區打造新的運輸系統。
4)開發比現在在采礦床(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布格達亞礦床和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列基特坎礦床)質量還好的後備鉬礦床。開發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因庫爾和霍爾托松鎢礦床。
5)重新在奧爾洛夫和葉爾馬科夫礦床開采鉭、鈮和鋯,在塔塔爾、艾特卡、卡圖加礦床加強鈮的開采。開采伊爾庫茨克州一些新的最有遠景的(如別洛季馬和大塔格納)礦床。
6)開采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和鄂木斯克州的綜合性鈦-鋯砂礦床,在外貝加爾邊疆區奇涅伊和克魯奇納原生礦床的基礎上,組織鈦的開采和冶煉生產工作。
7)開發特大型烏多坎銅礦床。評估諾里爾斯克地區目前尚未查明的傳統礦產資源基地的前景,進一步研究東薩彥地區金角礦結和其他綠岩構造以及分異的超鎂鐵質和斜長岩帶的前景研究。
8)開發業已探明的並准備新的礦物原料基地:魯德內阿爾泰的多金屬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澤爾和霍洛德寧礦床,外貝加爾邊疆區的諾沃希羅卡和諾伊翁-托洛戈伊礦床,圖瓦共和國的克孜勒-塔什特格礦床。
9)評估在薩拉伊爾、下-安加拉、米努辛斯克和濱貝加爾地區建立原生鋁土礦礦物原料基地的可能性。重新開展鋁土礦普查工作,評估非鋁土礦原料,首先是鋁硅酸鹽(霞石、原鉀霞石、白榴石、培長石)及伴生組分的發現前景並進行預測。
10)開發伊爾庫茨克州的蘇霍伊洛格金礦床,開展普查評價工作,以便在外貝加爾邊疆區發現金斑岩銅礦型礦床,及在西伯利亞地台褶皺邊緣發現蘇霍伊洛格型和奧林匹亞德型礦床。
Ⅹ 俄羅斯礦產資源特點
一.黑色金屬礦產
俄羅斯黑色金屬礦產主要集中在中部黑土經濟區、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經濟區(表6)。鐵礦石探明儲量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但品位不高,平均含鐵量只有35 .9%。 錳礦石至今仍未發現大型富錳礦床,探明儲量中錳的平均儲量只有20%。鉻鐵礦的質量也不太令人滿意,岩漿型鉻鐵礦的平均品位只有28%(Cr2O3)。
1)鐵 按照2002年1月1日俄羅斯國家平衡表,俄羅斯擁有172個鐵礦床,A+B+C1級探明儲量566億噸,鐵平均品位35 .87%(表7)。 這些儲量的87%集中在35個大型礦床中,其中16個正在開發,19個是國家儲備礦床。在開發的大型礦床中,10個是用露采法開采,6個地下開采。
錳礦石主要的表內儲量為碳酸錳,集中在科麥洛沃州的烏辛礦床(9851.6萬噸)、波魯諾奇礦床組(4150萬噸)。
碳酸錳礦主要是錳方解石和鈣菱錳礦。菱錳礦的質量較好(26~30%Mn),與喬治亞恰杜爾的1級商品礦石及烏克蘭錳冶金綜合體的產品質量類似。碳酸錳礦用傳統方法很難分選。因而,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烏魯傑良礦床含8~10% Mn的錳灰岩可用於高爐、鋼合金和鐵合金的生產。
約640萬噸的氧化錳礦石探明儲量(包括C2級含量)集中在猶太自治共和國南辛甘礦床中。科米共和國、烏拉爾和西伯利亞氧化錳礦石的儲量可增加到1200萬噸。這些礦石中有820萬噸應算作混合型錳礦石,其中610萬噸為工業儲量,Mn品位20.8%。
儲量還未批準的大型礦床--波洛任礦床的初級資源約為26760萬噸,氧化錳礦石約佔40%。該礦床礦石總的特點是磷含量高,達0.8%,但礦床中可劃分出低磷錳礦石(P≤0.3%)地段,儲量約3000萬噸。
俄羅斯的氧化礦石一般是褐錳礦和黑錳礦,及少量硬錳礦、軟錳礦,含量不同的菱錳礦、錳方解石、薔薇輝石。礦石一般易選,合指標的精礦符合冶煉品級(42~48%Mn)。
難選的氧化礦石中有5~6%的高質量的過氧化礦石(46~55%Mn)。
經過研究和地質經濟重新評價後,認為必須解決南辛甘和比德扎氧化錳-碳酸錳礦石的開發問題。伊爾庫茨克州烏特胡姆大型碳酸鹽-硅酸鹽礦石的開發應進行技術研究。
目前在赤塔州的格洛莫夫礦床開采錳礦石。此外,隨著2002年進行的勘探,在科麥洛沃州的杜爾諾夫小礦床順便採到9000噸礦石。
俄羅斯錳礦石的預測資源為8.41億噸(錳平均品位17%),比探明的表內儲量多4.4倍。其中4.55億噸(54.1%)位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5000萬噸位於中部地區,1.5億噸位於烏拉爾。對於冶金最寶貴的氧化礦石為3.8億噸,占預測資源的45%,但其中錳的品位很低(10~20%)。
3)鉻(Cr2O3) 前蘇聯鉻礦石的生產曾佔世界第2位。俄羅斯和哈薩克都冶煉鉻鐵合金,而且俄羅斯的鐵合金廠完全依靠哈薩克的鉻礦石原料。俄羅斯薩拉諾夫礦山低質量的礦石基本是運到烏克蘭,用於生產含鉻的耐火材料。前蘇聯解體後,來自哈薩克的熔煉品級的鉻礦石大大減少。俄羅斯的鐵合金廠只能使用薩拉諾夫礦山耐火材料級的鉻礦石,這樣就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質量,因而,鉻鐵合金產量減少一半。
俄羅斯鉻礦物原料基地儲量數量,特別是礦石質量很不令人滿意。6個鉻礦床投入工業開發(表9)。 目前正在開發耐火級低質量礦石組成的彼爾姆州薩拉諾夫主礦床;正在勘探穆爾曼斯克州的索普切夫湖礦床;從2002年開始開發阿加諾澤爾湖礦床,該礦床的B+C1+C2級探明儲量共有2658.8萬噸。
俄羅斯鉻礦石的預測資源有48613萬噸,比2003年初計算的平衡表內儲量多10.6倍。預測資源集中在科拉半島、卡累利阿、極地烏拉爾,並且是冶煉品級(48.8%)和化學品級(49.6%)。
4)鈦 俄羅斯鈦的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在13個礦床中統計了鈦的探明儲量,其中開發的只有2個--穆爾曼斯克的羅沃澤爾礦床和阿穆爾州的庫拉納赫礦床(試驗性開采)。主要的鈦儲量產出在科米共和國的雅列格礦床和車里亞賓斯克州的梅德維傑夫礦床。從快速開發的觀點看來,最有前景的是奧姆斯克州的塔爾砂礦床、下格羅德州的魯科揚諾夫礦床和托姆斯克州的圖干礦床。
同國外礦床比較,俄羅斯鈦礦物原料基地質量中等。
在鐵、鈦、釩的儲量中,鈦磁鐵礦礦石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外證實儲量中,6.5%的鐵礦石、約60%的TiO2和90%的V2O5屬於這種工業類型,而俄羅斯,這3個數據分別為18%、54%和80%。
俄羅斯擁有全世界約50%的釩鈦磁鐵礦礦石儲量。在俄羅斯全境發現並在不同程度上評價了40多個鈦磁鐵礦礦床。這些礦床的主要礦物是鈦磁鐵礦、鈦鐵礦、有時有鈣鈦礦和磁鐵礦。主要成礦礦物的比例變化,從帶有鈦鐵礦、鈦磁鐵礦的鈦磁鐵礦變為帶有磁鐵礦、鈦磁鐵礦的鈦鐵礦。在一些礦床中,霞石也有工業意義。
2001年1月1日的俄羅斯國家礦產儲量平衡表計算了6個鈦磁鐵礦礦床的鐵礦石儲量,和2個綜合性霞石-磷灰石礦床中的鈦磁鐵礦儲量。在6個鈦磁鐵礦礦床中計算了鈦的儲量,其中4個是鈦鐵礦-鈦磁鐵礦礦石,1個是磷灰石-鈦鐵礦-鈦磁鐵礦礦床,還有1個是鈦磁鐵礦礦床。
除了同國際類似的鈦磁鐵礦礦床外,俄羅斯還擁有其他類型的礦床,地質成因獨特的含鈦磁鐵礦礦床。希比內霞石礦床的含榍石和鈦磁鐵礦的礦床就是這樣的礦床,分選時可順便得到鈦磁鐵礦和榍石精礦。
鈦磁鐵礦礦床除原生的岩漿礦床外,已知還有砂礦床--濱岸海相和沖積相砂礦。車里亞賓斯克州愛河流域已知有沖積相鈦磁鐵礦砂礦。探明幾千萬億m3的含鈦磁鐵礦和鈦鐵礦的砂礦,二氧化鈦平均含量約13公斤/ m3,或約1%的TiO2。砂礦很貧,作為表外儲量。
二.有色金屬礦產和稀有金屬礦產
1)銅 俄羅斯列入儲量表的銅礦床有123個,銅的原料基地主要在東西伯利亞(諾里爾斯克和烏多坎礦區)和烏拉爾。
大多數銅生產國最具工業意義的是斑岩銅礦,而俄羅斯與其他國家不同,約半數的A+B+C1級探明儲量和2/3以上的開采量是硫化物型銅鎳礦床(見表10)。這些礦床的特點為多種組份,除銅鎳之外,還含有大量的鈷、鉑族元素、金及其他貴金屬。礦石中主要組份的品位高,即使在極北地區相當惡劣的條件下開采也還能夠贏利。與此相反,砂岩銅礦與國外情況類似,占探明儲量的20%多,主要集中在赤塔州的烏多坎礦床中,由於礦床位於開發程度很低的山區,地理經濟狀況不好,而且礦石質量較差而未開發。
銅探明儲量和銅生產的主要地區是東西伯利亞和烏拉爾。
俄羅斯銅礦的勘探和開發程度都比較高,A+B+C1級探明儲量占表內總儲量的77.5%,其中46.1%(34個礦床)已投入開發,15%准備開發(15個礦床),38.8%(53個礦床)列為儲備礦床。總的探明儲量中,積極儲量佔61.2%。銅的預測資源量與探明儲量大致相等。
2)鉛 俄羅斯鉛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3位(位於澳大利亞和哈薩克之後),但就鉛礦石質量和礦山技術開發條件俄羅斯遠比國外礦床差。
據2003年1月1日狀況,俄羅斯鉛的礦物原料基地為98個礦床。礦床的探明程度相當高:A+B+C1級儲量佔71%,C2級儲量佔29%。91%的A+B+C1+C2級儲量分布在鉛鋅礦床中。鉛儲量在俄羅斯分布不均,約84%的儲量位於西伯利亞地區,其中65%分布在正在開發的戈列夫斯克礦床、和作為國家儲備的霍洛德寧和奧澤爾礦床中。2002年,正在開發的有17個礦床。
鉛的預測資源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46%。其可靠程度不太高,約60%是P2級儲量。
預測資源中大多數是黃鐵礦多金屬礦床(53%)和鉛鋅矽卡岩礦床(16.3%)。 在現有采礦企業地區,預測資源質量同當地現有的表內儲量相當。
目前鉛礦物原料基地的狀況不太令人滿意。工業級的鉛儲量比1990年減少30%。
3)鋅 俄羅斯的鋅儲量佔世界第一位,但是,就礦石的質量和礦床開發的礦山技術條件來說,俄羅斯鋅礦物原料基地比國外的遜色很多,Zn平均品位只有2.2%,而澳大利亞為12.8%,加拿大7.3%,中國8%,印度5%。
據2003年1月1日情況,俄羅斯鋅礦物原料基地包括140個礦床,探明程度很高:A+B+C1級儲量佔75%。約70%的鋅儲量是在鉛鋅礦床中。儲量占第2位,開采量占第一位的是銅黃鐵礦礦床,這種礦床主要礦產是銅。68%的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區,而且其中53%是在3個鉛鋅礦床中:科爾巴里辛礦床、奧澤爾礦床和霍洛德寧礦床。鋅儲量第2、開采量第1的是濱伏爾加地區,佔18%的儲量和60%的開采量,這里的鋅是在銅黃鐵礦礦床中。2002年這里在開發28個礦床的儲量。
俄羅斯鋅的預測資源約占平衡表總儲量的55%。可靠程度不高,約38%的預測資源為P3級,46%為P2級。36%的預測資源集中在濱伏爾加地區,在銅黃鐵礦礦床中。西伯利亞地區的預測資源佔27%,其中主要部分是魯德內阿爾泰多金屬成礦帶和薩拉伊爾礦區的黃鐵礦多金屬礦化。預測資源中礦化的主要地質工業類型是銅黃鐵礦(46%)和黃鐵礦多金屬礦化(29% )。現在采礦企業地區鋅預測資源的質量同當地現有的表內儲量類似。
4)鎳 俄羅斯鎳儲量佔世界第5位,而證實儲量佔世界第2位。礦物原料基地為硫化物銅鎳礦和硅酸鹽鎳礦床。按照2003年1月1日狀況,國家平衡表上的鎳礦床共計39個。
大多數探明的鎳儲量集中在12個硫化物銅鎳礦床中,9個在穆爾曼斯克州,3個在泰梅爾(多爾加諾-涅涅茨)自治共和國。這些礦床包括了俄羅斯近90%的鎳儲量。計算的所有16個硅酸鹽鎳礦床的礦石都位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車里亞賓斯克州和奧倫堡州。總儲量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10%。
礦石中鎳的平均品位相當低(0.99%)。這種類型的礦床有些大型礦床,奧倫堡州的布魯克塔爾礦床(占總儲量的6.9%)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謝洛夫礦床(占總儲量2.2%)。
俄羅斯開採的硫化銅鎳礦石(鎳品位1.6~1.7%)同國外採到的同類礦石質量相當。
硅酸鎳礦石的質量比國外的同類礦床差很多--俄羅斯鎳礦石的平均品位為1%以下,其他國家從1.2~2.1%。
鎳的預測資源為所計算的國家平衡表的105%,其中硫化礦石為102%,硅酸礦石為126.8%。鎳總資源的11.4%為P1級資源,P2和P3級資源分別為62.4%和26.2%。70%的預測資源及所有的富礦石資源分布在現有企業地區。在一些新的含鎳地區,如卡累利阿共和國、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爾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堪察加州等集中了約30%的預測資源。
5)稀土、鉭、鈮 這三種礦產主要集中在北部經濟區(穆爾曼斯克州)、東西伯利亞經濟區(特瓦共和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赤塔州)以及遠東經濟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釔族稀土元素的探明儲量約為150萬噸。
鉭 俄羅斯的鉭儲量居世界領先地位,但礦石質量遠不如主要生產國。
在20個礦床中計算了平衡表內儲量。1998年只開發了穆爾曼斯克州的羅沃澤爾礦床,礦石中Ta2O5的平均品位只有0 .015% 。
重新評價表明,只有54%的平衡表內儲量贏利,即正在開發的羅沃澤爾礦床、伊爾庫茨克州的別洛吉明礦床和維什尼亞科夫礦床、赤塔州的礦石易分選的卡圖京礦床。
由於地理經濟條件復雜,位於特瓦共和國的最大型烏魯格-坦澤爾礦床屬於不積極儲量。
鉭礦物原料基地進一步發展的任務不在於增加數量,而在於提高質量。
鈮 俄羅斯鈮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一位,但是,探明礦床的礦石很貧,Nb2O5的平均品位只有0.175%。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托姆托爾鈮-稀土礦床富礦石中Nb2O5的品位為7~8%。
幾乎90%的鈮儲量集中在4個大型礦床中:別洛吉明礦床32%,烏魯格-坦澤爾礦床22%,羅沃澤爾礦床18%,卡圖京礦床16%。
在重新評價時,烏魯格-坦澤爾礦床被歸入不積極儲量。
6)鋁(Al2O3) 俄羅斯鋁釩土原料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7位。
生產氧化鋁的主要原料是鋁土礦。2003年1月1日的國家平衡表計算了60個鋁土礦礦床,其中13個正在開發。所有礦床的探明程度都很高,84%的鋁土礦儲量已由國家儲委批准為A+B+C1級。
大多數國內鋁土礦礦床的特點是原料品級低,鋁硅比為5。在北烏拉爾採到質量最好的鋁土礦(占國內鋁土礦總開采量77%)。但是,北烏拉爾礦床的特點是水文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深部很難開采,開采量很難增加。因而,俄羅斯的鋁工業近15年高質量的鋁土礦短缺。依靠自有資源,對鋁土礦的需求只能滿足40%。 氧化鋁和鋁工廠生產原料基地分散。約75%的氧化鋁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烏拉爾生產,85%的初級鋁的生產能力位於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
鋁土礦的預測資源為2.9億噸,其中P1級為7100萬噸,P2級1900萬噸,P3級1000萬噸。大量的資源分布在中部黑土經濟區和烏拉爾地區。
俄羅斯擁有大量的霞石資源,一部分是在穆爾曼斯克州磷灰石-霞石尾礦中,另外是在
磷灰石礦床的探明儲量中。但是,建立以霞石礦石為基礎的氧化鋁生產可能性有限,其中主要原因是能耗高(比從鋁土礦中生產氧化鋁能耗高1~2.5倍)。
此外,明礬岩礦石可作為獲取氧化鋁的原料。在俄羅斯,發現明釩岩礦石工業礦床遠景是濱海邊疆區:僅阿斯庫姆礦床的儲量估計就有4 .46億噸,明釩岩平均品位26 .1%。已知的還有謝列霍夫礦床,其儲量估計有明礬岩礦石4 .5~5億噸。
7)錫 俄羅斯共有274個錫礦床,其中原生礦122個,砂礦152個。大部分儲量位於遠東經濟區。4個聯邦主體--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共和國,幾乎佔有95%的探明儲量。歐洲部分(卡累利阿共和國)錫的探明儲量只佔總儲量的0.4%。
俄羅斯原生錫礦床的錫儲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87.4%). 儲量大於10萬噸的大型礦床位於東雅庫特、楚科奇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其中只有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傑普塔特礦床在開采。錫礦的積極儲量只佔探明儲量的27%,一些大型的網脈狀礦床等由於錫品位低,它們的儲量都屬於不積極儲量。
8)鎢(WO3) 俄羅斯鎢的探明儲量在中國和哈薩克之後佔世界第3位。但其礦物原料基地同其他國家的結構不同,儲量中主要是矽卡岩地質工業類型的礦石。質量比國外差得多。鎢礦石平均品位中國為0.4%,哈薩克為0.3%,俄羅斯的原生礦床中鎢的平均品位只有0.09%。平衡表總儲量中約有76%是A+B+C1級。
2003年1月1日狀況,國家平衡表計算了95個礦床的儲量。其中43個是砂礦床,儲量不到總儲量的1%。約一半的平衡表內儲量集中在北高加索,約1/3分布在東西伯利亞,約20%在遠東。約70%的平衡表內儲量集中在5個大型礦床中--北高加索的特爾內阿烏茲礦床、克提-傑別爾金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英庫爾礦床、馬洛-奧伊諾戈爾礦床、赤塔州的布格達英礦床。
俄羅斯鎢的預測資源約為總儲量的50%。59%分布在遠東,25%在西伯利亞地區。可靠水平不高,約65%為P3級,34.5%為P2級。鎢礦化的主要工業類型(50%以上的儲量)是矽卡岩礦床。礦石的主要成份是白鎢礦,黑鎢礦型約占總儲量的17%。預測資源的質量同表內儲量類似,鎢的品位一般不超過0.8~1%。
總的來說,俄羅斯鎢礦物原料基地的狀況不令人滿意。工業級別的儲量比1990年減少12%,而開采量減少4/5。
9)銻 俄羅斯銻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4位。銻的探明儲量約為23 .7萬噸。所有銻礦床都是綜合性礦床,含金、銀、鉛和鋅。俄羅斯最大的銻儲量產在金-硫化物礦石中。
俄羅斯銻礦物原料基地的質量相當高:銻品位從9.9% (烏傑列伊礦床)到20~24%(薩雷拉赫礦床,謝恩塔昌礦床),同中國採到的礦石可比,而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銻生產國。
國家平衡表計算了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的9個礦床的儲量。銻礦物原料基地的基礎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質量獨特的薩雷拉赫和謝恩塔昌金硫化物礦床,這兩個礦床的儲量分別為俄羅斯銻總儲量的28.8% 和35.1%。目前在薩雷拉赫礦床和馬爾坦礦床開采銻礦石,所采礦石的數量比1991年減少80%。銻的預測資源為19萬噸,其中87%為P2級和P3級。東西伯利亞的脈狀石英-金-輝銻礦礦床中的預測資源估計佔42%,鈣質交代硅質岩型礦床中佔58%。
10)鉬 國家平衡表計算了13個礦床的鉬儲量,占計算的A+B+C1+C2級所有儲量的89.5%。在綜合礦床中,只計算了10.5%的鉬儲量。
俄羅斯鉬的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82%)、卡巴爾金諾-巴爾卡共和國(14%)和卡累利阿共和國(4%)。
只有50%的探明儲量屬於積極儲量。積極儲量的6個儲備礦床只剩3個。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馬洛-奧伊諾戈爾礦床、阿加斯克爾礦床和卡累利阿共和國的羅巴什礦床屬於非贏利的。
只有開發布里亞特的奧列基特坎礦床,開發鉬品位0 .14%的富礦石才能根本解決鉬及鉬對工業保障問題。
鉬的預測資源同平衡表內儲量基本相等,但可靠性很低,63.3%為P3級,34.8%為P2級。57%的預測資源集中在赤塔州。
三.貴金屬和金剛石
1)金 截至1999年1月1日,俄羅斯共查明5624個金礦床,其中221個是原生礦床(2005年為243個),5275個砂金礦床,128個為綜合性礦床。原生金礦床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砂金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楚科奇自治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馬加丹州、伊爾庫茨克州和阿穆爾州;含有伴生金的綜合性礦床主要集中在奧倫堡州、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及泰梅爾自治區。儲量和資源量的分配是:原生金礦床佔有54 .3%的儲量和78%的預測資源量;砂金佔有18 .1%的儲量和10 .5%的資源量;綜合性礦床伴生金佔有27 .6%的儲量和11 .5%的資源量。
據2006年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的資料,俄羅斯原生礦床金的儲量達4300噸,佔俄羅斯金儲量的53%;砂金礦床金儲量為1400噸,佔17.7%;綜合性礦床伴生金儲量2400噸,佔29.3%.
2)銀 在俄羅斯,有245個礦床計算了銀儲量。儲量主要集中在含銀的綜合性有色金屬礦床和銀含量不高的礦床中。19個獨立銀礦床占銀儲量的24.7%,平均銀含量超過400g/t 。獨立銀礦床主要集中在馬加丹州的杜卡特、魯納、戈爾佐夫等礦床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上梅恩克切礦床中。含銀的綜合性礦床中,銀儲量的23.3%集中在含銅黃鐵礦礦床中,其銀的平均含量為4~5 g/t到10~30g/t;15.8%集中在鉛鋅礦床中,銀的平均含量為43 g/t;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和含銅砂岩礦床各集中了9~9 .5%的銀儲量,它們的銀含量在4~20 g/t 。
3)鉑族金屬 鉑族元素的儲量都集中在泰梅爾自治共和國諾里爾斯克礦區的綜合性銅鎳礦床中。穆爾曼斯克州的礦床生產的鉑族金屬不到1%。在烏拉爾、科里亞基、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雅庫特的砂礦中含有不到1%的鉑族金屬儲量,主要是鉑。其他綜合性礦床在平衡表總儲量中所佔比重很少。
1991~1995年,諾里爾斯克礦區產量減少38%,因而鉑族金屬的開采總量縮減。但從1996年開始,年開采量緩慢回升。近幾年,由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科里亞克自治共和國的富砂礦床投產,俄羅斯的砂鉑開采量比1991年提高5倍。
諾里爾斯克地區鉑族金屬礦物原料基地的發展前景對於俄羅斯十分重要。主要問題是選擇性開采最富的礦石,因而礦石品位下降,產量減少。開發的儲量中,品位10~14克/噸的富礦石佔32%,而富礦石的開采量佔87%。另一個問題是利用傳統的銅鎳礦石選礦工藝,作為伴生組份得到鉑族金屬。這種方法導致鉑族金屬的大量損失,因而迫切問題是在諾里爾斯克的開采中採用類似國外礦床採用的新的選礦工藝方法。回收率的提高有助於提高生產的贏利水平,將礦床上部浸染礦石和硫化物少的礦層納入開采范圍。
泰梅爾自治共和國具有很大的鉑族金屬預測潛力。目前還未計算礦床上部含鉑鈀層的遠景,根據國際鉑鈀行情的變化決定是否對作為鉑鈀原料的浸染礦石進行地質經濟重新評價。
4)金剛石 截至1999年1月1日,有51個金剛石礦床計算了儲量,其中19個是原生礦床,32個為砂礦,但是大約95%的探明儲量集中在原生礦床中。在開採的礦床中,金剛石的平均含量比國外高1~3倍,然而寶石級金剛石的含量只相當於國外的40%左右。
俄羅斯金剛石探明儲量和預測資源佔世界第一位。而且,78%的工業儲量集中在雅庫特,約22%的儲量集中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烏拉爾地區佔0.3%。
97%的工業儲量集中在原生礦床中,其中54.3%適合用露采方式開采,42.7%適合地下開采。砂礦中只有3%的儲量。
雅庫特含金剛石區位於雅庫特西部,面積約90萬平方公里。目前有7個含金剛石區,其中4個正在進行工業開發。這4個正在開發的地區是:
1. 小勃圖鄂畢含金剛石區(和平市地區),具有探明的岩筒「和平」 、「國際」 及大量的砂礦。
2. 達爾德諾-阿拉基特地區(烏達奇內市和艾哈爾鎮地區),具有探明岩筒「烏達奇內」 、「艾哈爾」 、「色特坎」 、「尤畢列伊」 、「扎爾尼查」 和「共青團」 。
3. 阿納巴爾地區,最北部的後極地礦山采選聯合企業就在這里,該企業正在開發埃別里亞赫河流域的砂礦床。
4. 中馬爾辛地區,不久前發現的岩筒「勃圖鄂畢」 和「紐爾賓」 已投入開發。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金剛石工業儲量原料基地是羅蒙諾索夫礦床,該礦床包括6個相距不遠的金伯利岩筒:「波莫爾」 、「阿爾漢格爾斯克」 、「卡爾平-1」 、「卡爾平-2」 、「先鋒」 、「羅蒙諾索夫」 。其中第1個為表外儲量,其他為工業儲量。
提曼-烏拉爾地區原料基地主要分布在彼爾姆州維謝爾河流域,為砂礦床,適合單獨開采和採掘式開發。
雅庫特地區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具有最可靠的金剛石工業儲量增長前景。能夠保證金剛石開采工業進一步發展。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最有前景的是中馬爾辛、達爾德諾-阿拉基特、小勃圖鄂畢、穆諾-秋恩格、濱勒拿河和阿納巴爾含金剛石地區,其中有些已在開採金剛石,有些還未進行開采工作。
此外,具有發現金剛石礦床遠景的還有西伯利亞地台南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
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最有發現金剛石新礦床遠景的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西北地區。
四.非金屬礦
俄羅斯的非金屬礦產很多,本文僅就幾種主要的非金屬礦產(磷、鉀鹽、螢石和菱鎂礦、建築石材和水泥原料)做一簡單介紹。
1)磷礦 目前在俄羅斯有50個磷礦床,其中20個是磷灰石礦床,30個磷塊岩礦床,前者主要分布在西北經濟區的穆爾曼斯克州,希比內礦床是舉世聞名的磷灰石礦床。後者主要分布在伏爾加-維亞特經濟區和中部經濟區(表11)。全國磷礦床探明儲量為9.82億噸(P2O5),其中磷灰石礦床儲量為7.711億噸,磷塊岩礦床儲量為2.109億噸(表12). 俄羅斯磷塊岩礦床還是很有遠景的,在中部經濟區就查明有250多個礦床和礦點,礦石儲量和資源量合計達到50億噸(表12)。表13列出了磷礦岩礦床在各個州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