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制戰機在世界上的實力
俄美軍用戰斗機性能大比拼
一、影響俄羅斯軍用戰斗機研製與生產的主要因素(一)、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研製力量依然雄厚。蘇聯解體後,除著名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由於其所在地是基輔,已屬烏克蘭管轄外,其它著名的飛機設計局,如米高楊、蘇霍伊、圖波列夫和卡莫夫設計局,都歸屬了俄羅斯。這些設計局研製能力強,設計經驗豐富,基礎性研究也比較扎實,因此,俄羅斯仍具有雄厚的研製力量,這是俄羅斯軍用戰斗機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二)、俄羅斯擁有前蘇聯多年積累下的技術設備。從70年代開始,前蘇聯軍用戰斗機的設計思想已由簡單實用的原則,轉向了立足在技術上全面趕超美國。在這一原則思想的指導下,前蘇聯增加了對航空新技術預研的經費,僅1973財政年度對用於航空技術開發的投資就高達34億美元,以後逐年增多。這對於90年代俄羅斯研製和生產戰斗機勢必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根據航空技術的發展規律,對航空技術開發的投資,一般要在15-20年以後才能產生效果。因此,俄羅斯下一代戰斗機的研製與生產是有著比較充裕技術與裝備儲備的。(三)、政府與軍方全力支持。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空工業雖然一度趨於混亂,但在政府和軍方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就穩住了陣角。政府和軍方還立即制定了一個航空工業21世紀的發展規劃。該規劃要求研製新一代作戰飛機,如蘇-34、I-42等,該規劃的實施,必將使俄羅斯在21世紀初擁有先進的軍用飛機,並使其繼續保持空中力量強國的地位。(四)、經費短缺是制約俄羅斯軍用戰斗機發展的主要因素。90年代是俄羅斯軍隊80年代以來最困難的10年,軍隊建設在國民經濟和國家政策上不再享有絕對優先的地位,軍費開支逐年下降,1995年俄制費開支僅為120億美元,是1987年的二十五分之一。由於經費短缺,不旦使空軍的新型飛機不能按時服役,而且空軍的飛行時間也大為減少,目前每名飛行員的年飛行時間僅為30-50小時(北約國家為180小時以上)。一直為經費困擾而進展緩慢的I-42戰斗機,也已面臨下馬的危險。因此,經費問題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直接影響到俄羅斯空軍在21世紀初的實力。二、俄美軍用戰斗機性能及技術對比(一)、動力裝置。蘇-27在做「普加切夫眼鏡蛇」機動動作時,迎角可達90-120度以上,發動機仍能正常工作,既不失速,也不偏離,而且在恢復平飛後增速很快。其原因是在設計發動機時就考慮了提高喘振余度,如米格-29的RD-33發動機,每組壓氣機的平均增壓比為1.33,而同級的美國F-404發動機的增壓比是1.54,法國的M-88發動機則高達1.61。(二)、載油系數及航程。蘇-27B機內載油量為9400公斤,載油系數0.45,不掛副油箱航程為3900公里,正常起飛推重比略高於美國的F-15C,作戰翼載荷也不大,這就保證了飛機的高性能。美國F-15C帶有保形油箱使載油量達15900公斤,載油系數達0.50以上,航程5700公里,但飛機的超音速性能受到影響。(三)、續航能力。蘇-30飛行14000公里要4次空中加油,而F-15C飛行同樣距離需6次以上空中加油。(四)、起降性能。俄制米格-29起飛與著陸距離分別為240米和600米,而美軍的F-16則需400米和670米,而且所有俄制戰斗機都在進氣道上採取了一種特殊措施,使其能在野戰條件下於簡易機場上使用,而這一性能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極大的優越性。(五)、氣動布局。俄制的米格-29、蘇-27的氣動布局吸收了美軍F-14、F-15的雙垂尾,F-16、F-18的邊條等。蘇-27採用了前緣延伸邊條,與美機相比的優點是:產生強渦流,在60度和更大的迎角時能吹走部分紊流附面層,具有較好的俯仰操縱性,具有大過載飛行能力。(六)、材料。米格-29M大量採用了復合材料及鋁鋰合金。雖然增加了許多機載設備,但其結構重量仍與米格-29A相同。這表明俄國在復合材料的運用上並不比美國落後。(七)、彈射座椅。俄制米格-29、蘇-27的K-36P彈射座椅能在1400公里/小時下有效工作,而美國同類型產品有效工作時速最大還不足1000公里/小時,同時俄制彈射椅還有抗強風壓侵襲、直立姿態下降等優異性能。美空軍和海軍都已購買俄制的K-36P。(八)、操縱系統。進入90年代後,俄制戰斗機的操縱系統已有很大改觀。目前,蘇制蘇-30、蘇-33等都已採用了數字電傳操縱系統。據了解,俄國正在研製的I-42可能採用了光傳輸操縱系統,並於1992年在米格-29飛機上進行了試飛。這說明俄國在操縱系統方面與美國已不相上下。(九)、隱身技術。各國情報界一般都認為俄國的隱身技術落後於美國,其原因是美國已擁有F-117和B-2等隱身飛機,而俄國的隱身飛機仍尚處在研製階段。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上的因素。隱身飛機除技術精密、結構復雜外,其價格也極其昂貴,非一般國家所能承受,就是美國裝備量也很小。二是俄國對策上的因素。美國的隱身飛機出現後,前蘇聯沒有立即效仿進行研製。俄國認為隱身飛機對空中作戰飛機的威脅並不大,而對戰略目標威脅卻很大;隱身飛機只對短波雷達有隱身作用,對長波雷達是無效的。因此,前蘇聯採取的對策是進一步完善防空體系,如研製了SA-12防空導彈,改進了A-50預警機和米格-31截擊機的雷達系統,使之具備反隱身能力,迫使美軍在實施突防決策時不敢輕意運用隱身飛機。(十)、飛行性能。米格-29、蘇-27能以110度以上的迎角平飛和以180度側滑角作低速後退曲線飛行,而且能操縱自如,這一飛行能力不但顯示出它們擁有突出的縱向、軸向及橫向敏捷性,而且具有很高的戰術價值:空戰時,飛機的迎角越大,其調轉機頭的指向能力就越強,爭取第二次開火的機會就越多。蘇-27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飛行動作,可使飛機迅速減速,使追趕的敵機前沖至不利的位置,使蘇-27更有效地尋找到開火機會。上述這些性能,是任何現役西方戰斗機所不具備的。另外,拉起大迎角急轉180度特技也是美國和德國在X-31驗證機上竭力想解決的問題之一。其作用是為使飛機擺脫敵機載脈沖多普勒雷達的跟蹤並爭取第二次開火的機會。由此看來,俄國已較好地解決了超大迎角飛行的問題,而美國至今還未很好地解決,X-31驗證機只飛到了74度迎角,F-22隻有70度迎角,而俄羅斯下一代I-42的大迎角性能將比現在的更為優越。(十一)、機載武器。1、導彈。(1)俄制R-73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同時具有近程和遠程機動作戰能力的空對空導彈。其導引頭跟蹤目標總活動角達140-180度,說明該導彈偏軸發射角很大,至少為(70度。而美國同類的AIM-9L「響尾蛇」導彈只能在半錐角范圍內跟蹤,偏軸發射能力僅為(30度,R-73採用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射程為40公里,AIM-9L只有20公里。據分析,如果俄美戰斗機進行近距空戰,獲勝可能性大的一方將是俄制飛機,因為除了空對空導彈的性能差距以外,俄方飛行員還配有頭盔瞄準具,它與R-73配合能達到快速跟蹤、快速瞄準、快速開火的要求。(2)俄制R-77中程空對空導彈是俄羅斯戰術、戰略飛機於90年代中期裝備的制式空對空導彈,其獨特的柵格狀控制尾翼技術,給該彈以極強的穩定性,在大迎角時不失速,重量輕,尺寸小,機動能力好。它是發射後不用管的導彈,可攻擊以12G作機動飛行的目標,最近、最遠射程為300米和100公里,西方國家同類導彈中只有美國的AIM-120導彈才能與之媲美。雖R-77比AIM-120稍重一些,但射程卻遠,而且攻擊機動性能更好,能攔截中、遠程空對空導彈。目前,俄方正在對其進行改進,重點是增大射程,以攻擊敵方的預警機。2、航炮。米格-29、蘇-27配備的的30毫米單管航炮為內埋式安裝,備彈250發,射速3000發/分,其火力大於美軍飛機上20毫米航炮的火力。(十二)、火控系統。俄羅斯戰斗機的火控系統一般由火控雷達、紅外探測器、激光測距機等組成。它們不旦可以單獨使用,而且可以綜合使用,更可以與頭盔瞄準具互連使用,抗干擾能力較強。例如,米格-29M的火控系統由雷達、紅外控測器、激光測距機、電視攝像機等組成,其火控雷達探測的距離為100公里以上,能同時跟蹤空中的10個目標,並能同時攻擊其中的4個目標,該雷達也能對地面目標進行跟蹤、鎖定,這一能力不亞於美國F-16C戰斗機的AGP-68雷達。由此可見,在火控系統方面,美、俄大致相當,俄羅斯在某些方面還略占優勢。(十三)、防空(地空)導彈系統。由於防空導彈在整個空戰中的地位與作用日漸上升,因此有必要對俄、美兩國的防空導彈也在這里做一簡單比較。由於美國「愛國者」導彈在海灣戰爭中攔截俄制「飛毛腿」導彈的成功率高達80%以上,因此它的名聲大振。其實,它並非能穩坐世界地對空導彈的「第一把交椅」,前蘇聯於80年代初裝備部隊了一種С-300ПМУ導彈,西方稱其為「薩姆-10」,並送綽號為「牢騷」。請看「牢騷」與「愛國者」在一些基本性能上的比較:「牢騷」能夠發現185公里距離上的目標,同時處理120個目標,並同時制導12枚導彈攻擊其中6個不同的目標;「愛國者」能夠發現150-160公里距離上的目標,同時處理100餘個目標,同時制導8枚導彈攻擊3個不同的目標;「牢騷」的戰斗准備時間為5分鍾,「愛國者」要30分鍾;「牢騷」垂直發射,可攔截360度范圍內的目標,「愛國者」38度仰角發射,攔截范圍是正前方扇形范圍內;「牢騷」射高范圍是25-27000米,「愛國者」是300-24000米;「牢騷」所有裝備都裝在8×8的越野卡車上,有較好的機動性與越野性,「愛國者」的所有裝備都在拖車上;「牢騷」粗、大、笨、重:長7.25米,直徑0.508米,發射重1664公斤,「愛國者」精巧強悍:長5.31米,直徑0.41米,發射重1000公斤。「牢騷」的制導方式是無線電制導和未端主動雷達主動尋的制導;「愛國者」採用復合制導,初始階段按預編程序飛行,中段靠無線電指令制導,未端採用一種特殊的半主動雷達(即TVM制導方式)制導。另外,「牢騷」的發射比較獨特:第一階段是冷彈射,即由發射筒內的壓縮空氣將其垂直彈射至30米高度後,導彈發動機才點火飛向目標。綜上所述,總體上二者旗鼓相當,細細分析「牢騷」略勝一二。(十三)、實戰比武。據報導,在1994年秋美軍蘭利空軍基地第一戰斗機聯隊應邀訪問俄羅斯空軍利佩茨克前線航空兵戰斗訓練和進修中心期間,雙方以蘇-27UB雙座殲擊教練機、F-15D雙座戰斗教練機對陣,進行了一次實戰條件下的比武。第一回合是蘇-27UB進入尾隨攻擊F-15D位置,F-15D做規避動作。結果無論F-15D怎麼翻滾騰挪,也擺脫不了蘇-27UB的追擊,當F-15D用最大加力企圖甩掉蘇-27UB時,蘇-27UB僅使用最小加力狀態就追上了F-15D,最終F-15D被蘇-27UB的雷達鎖定。第二回合雙方交換攻防位置,一開始蘇-27UB就做了一個最大加力狀態的急速上升加左轉彎,盡管F-15D也用最大加力追趕,但由於飛機最大推力比的差異,俄方飛出了攻擊范圍。蘇-27UB擺脫追擊後,立即做了一個180度急轉彎,轉守為攻,目視發現F-15D,當轉到270度時即佔領了F-15D尾後的有利攻擊位置,鎖定目標。由於蘇-27UB是在瞬間甩掉攻擊者並轉到其後方的,所以美方一時竟失去了目標,最後求助於地面雷達導引才得知蘇-27UB已在其後的有利位置,但無論怎樣機動,都象第一回合一樣,無法擺脫被攻擊的狀態
2. 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圖-22遠程轟炸機、蘇-27和米格-29戰斗機各有什麼特點
圖-95MS戰略轟炸機是高度經濟的亞音速飛機,能夠進行洲際飛行,能夠攜載遠程核巡航導彈,配備有智能導航和信息保障系統。圖-160戰略轟炸機是圖-95MS軍事技術理念的未來發展模式。圖-160具有獨一無二的亞聲速、超聲速和低空飛行能力,在核戰爭中遂行各種打擊任務時,表現更靈活,適應性和作戰穩定性更強。圖-22M3遠程轟炸機,是在遏制出現戰爭威脅和大規模地區沖突的理念框架內研製的。圖-22M3遠程轟炸機高水平的飛行和技術性能使其能夠在各種飛行狀態下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攻擊。蘇27是重型戰斗機,空戰能力強,可選任務多。米格29是輕型戰斗機,主要用來防空和截擊,可執行巡邏、攔截任務,為護航編隊提供進一步支援
圖-160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速度快,隱身能力差(蘇/俄通病),「仿」自美B-1轟炸機,圖-95,航程遠可以洲際飛行,速度慢,自衛能力差,現在已經不適合突防轟炸。圖-22針對於美B-58研製,俄羅斯裝備最多的戰略轟炸機,較先進,但是故障率高,蘇-27,現今俄羅斯最先進的戰斗機,出口多個國家,中國是僅次於俄羅斯,裝備蘇-27最多的國家,米格-29,可以說是蘇-27的簡化版,什麼都比蘇-27差點。
3. 事故頻發的米格-29K,它的真實性能到底如何
其實這個米格-29K應該沒有特別的好,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對於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來說,應該算是相對比較好的艦載型戰斗機。
這個原因是因為俄羅斯缺乏技術和資金,他們已經生產不出蘇-33,也開發不出新的艦載戰斗機,所以只好改裝米格-29K,相信未來有一天俄羅斯應該也有更強的實力,研發出更好的艦載戰斗機吧。
4. 俄制的米格29與蘇27和蘇30有什麼區別
米格29是米高揚飛機設計的一種中輕型多用途戰斗機,而蘇27是蘇霍伊設計的重型空優戰斗機,蘇30是是其改進型,具備對陸對海攻擊能力。兩種都是比較先進的三代標准戰斗機,不過蘇27及其改進型的發動機相當強勁,其機動能力堪稱世界之最,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包括我們的殲11及其改進型都是以蘇27為基礎的。米格29比較悲劇,主要是他們選錯了發動機,航程也比較短,在新聞看到它的基本都是負面的事故報道,鮮有好事,而米高揚也正是因為米格29的不佳表現而出現了極大危機,尤其是蘇連分家後,俄子無力投入錢財支持眾多的軍工,於是他們只能靠自己去向世界其他國家推銷,米格29基本上都是輸給了自家兄弟蘇霍伊的蘇27系列,在四代機項目米格1.44又輸給了T50更是雪上加霜難以為繼。
5. 米格29與蘇27那個厲害
蘇-27厲害
SU-27戰斗機擁有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
在討論蘇聯戰斗機的時候,「最好」和「側衛」這兩個詞是出現的最多的,大眾很容易接受「SU-27是最好的戰斗機」這一觀點。不過,畢竟也有一些持相反觀點的人,他們認為最有用的、用來擊落F-15和F-16戰斗機的既不是SU-27也不是MIG-31,而是MIG-29。這兒將列舉一些事實,使得讀者可以比較SU-27和MIG-29之間的優劣和差異,並對這兩種飛機了解得更多。
SU-27的長處
-航程遠
-載彈量大,包括6枚R-27中距導彈(R-27R/R1,R-27ER,R-27T/ET)
-信息優勢,功能更強大的航程
-無與倫比的機動性能
改進後的MIG-29已經解決了航程、武器等問題
MIG-29的短處
-航程有限
-最多隻能攜帶2枚R-27(R-27R/R1),無信息優勢,依賴於地面控制指揮系統(GCI)
-處理能力差,抗干擾性能差
從上面這些通常使用較為廣泛的比較來看,SU-27無疑是一種眾望所歸的戰斗機,而MIG-29則顯得很一般。但是如果換一種角度去看問題,那麼SU-27的優勢都將弱化,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強大。
航程
首先應當承認航程確實是SU-27的一項重要性能,但這個性能也帶來了一些弊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重量上的缺陷。當SU-27的燃油不少於2/3的時候,飛機的機動性能很差。這一事實經常被忽略,因此大航程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MIG-29C之前的MIG-29確實存在很嚴重的航程問題,MIG-29C在背鰭部位加裝了一個「駝背」形的油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燃油問題。從作戰需要角度看,MIG-29本身作為奪取「戰區制空權」的戰斗機,其航程並不需要很遠,這只是種防禦型截擊機。MIG-29雖然帶的油少,但是其體積也小,因此當SU-27很早就被發現的時候MIG-29卻依然不知所蹤。在執行適合的任務時,MIG-29A攜帶一個內含400KG燃油的機身中線副油箱,這些燃油用來啟動、起飛、巡航,機身油箱中500KG燃油准備用來格鬥(包括開加力1分鍾),另外還需要准備1000KG左右的燃油返回基地。除此之外還剩餘2500KG燃油,足夠用來以0.8M速度、40000英尺高度進行5分鍾的巡航飛行。從原東德的基地起飛,這足以應付MIG-29飛往英國南部作戰。
SU-27的機動性往往表現在空載的條件下
機動性
兩種戰斗機都是聲名卓著的高機動戰斗機,二者的設計師在氣動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MIG-29一度獲得「世界上機動性最好的戰斗機」的稱號,很多人們把SU-27估計的過高了。MIG-29是被設計用於低速機動作戰的戰斗機,在低速狀態MIG-29擁有出色的機頭指向能力,在頭盔瞄準系統和R-73導彈的組合下,MIG-29對於任何戰斗機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威脅。事實上根據一些F-16戰斗機的飛行員說,在低速時MIG-29的確比F-16更加容易操作。
SU-27雖然也是一種傑出的高機動戰斗機,但是這種機動性能只表現在油量不足出現「返航」提示的時候。因此SU-27隻適合於執行一些能精確計算油量的任務--這在平時訓練中很容易做到,但在實戰環境中幾乎沒有可行性。在實際狀態中,SU-27可能將被迫拋棄中距導彈等外掛物,以提高自身的機動能力。BVR(超視距攻擊)能力
首先,兩種飛機的主要中距攻擊武器都是R-27型導彈,這種導彈是為SU-27戰斗機量身定做的。SU-27飛機最多可以攜帶10枚各型R-27導彈(包括R-27R/R1/ER/T/ET型),而MIG-29隻能攜帶兩枚(包括R-27R/R1/T型)。
很明顯,SU-27攜帶的武器更多,但是更重的武器在現代空戰中是否真的必要呢?一方面,現代戰斗機速度快,空戰過程很短促;另一方面,現代戰斗機在同時對付多目標方面並不優秀,一架戰斗機在對一架敵機攻擊的過程中未必來得及使用那麼多導彈。空戰中往往第一次交錯就能決定結果,第一次迎頭接觸後敵我雙方通常都會盡量脫離,以避免由於位置感知能力的缺陷而遭到其他隱藏的敵人的攻擊。SU-27的N-001雷達和MIG-29的M-019雷達都是機械掃描脈沖多普勒雷達,在實際作戰中都只能一次攻擊一個目標,因此SU-27攜帶大量中距導彈的意義另人懷疑。通常SU-27會攜帶相同數量的R-27紅外型和雷達型導彈,但是大多數導彈都沒有使用的機會。
6. 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圖-22遠程轟炸機、蘇-27和米格-29戰斗機各有什麼特點
160和95航程遠,俄羅斯經常用它們繞日本飛一圈....
圖22和圖22M(兩個長得很不一樣,現在裝備的一般都是M)是超音速的,速度快。
蘇27是非常經典的一款戰斗機,蘇30、蘇33、蘇34、蘇35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研製的(包括中國的殲11、殲11b、殲15等),載彈大,航程遠。
米格29成本和技術含量都比蘇27低,當時是作為前線截擊機研製的,所以航程極短,所以中國當時怎麼也不要米格29要蘇27。
7. 實戰中,前蘇聯米格29與美國F15/F16比較那個更厲害些
如果光論火力、機動性能、飛機的加速性、操縱性,米格29是不錯的戰斗機,它的性能應該和美國的F16相當,和F15就差一點了。因為米格29是一款前線戰斗機,是與蘇27一起高低搭檔使用的,屬於輕型戰機,而F15是重型戰機,和米格29不在同一級別。就好像拳擊手那樣,如果F15是80公斤級的,那麼米格29隻能算是50公斤級的。米格29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中常被擊落,這與他的性能無太大的關系。你想,伊拉克空軍、南斯拉夫空軍一無預警衛星,二無預警機,只靠地面雷達指引,而在實戰中,這些雷達設施要麼被摧毀,要麼被強電磁干擾,根本無法正常工作,也就無法為米格戰機導航,提供預警情況了。而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太空有幾十顆預警衛星,天上還有十多架的預警指揮機,電子干擾機,無人偵察機,只要米格29一起飛,人家在幾百上千公里外就知道了,可以輕松的調集自己的F15F16等戰機向他進攻。此時的米格29還像個聾子瞎子的亂飛,人家的導彈都瞄準它了,它還不知道。只等一進入射程就開火了。換句話說,F15F16能擊落米格29並不只是它們自己的功勞,也有預警衛星、預警機、電子干擾機的功勞。
8. 米格29好 還 是蘇 27好
蘇-27和米格-29是高低搭配的,類似與美軍的F-15和F-16,蘇-27是高端機,作戰半徑大,載彈量高,作為主力和核心力量,而米格-29是低端機,相當於前線戰斗機,作戰半徑較小,但價格便宜,便於大量生產和部署。所以蘇-27比較好。一般蘇聯出口的都是米格機而蘇霍伊系列是自用的。後來解體前夕因為經濟上的困難才允許向中國出口,後來俄羅斯也因為經濟原因,開始大量向外出口蘇霍伊戰斗機換錢。
我國沒有米格-29,當年我們想進口三代機的時候,蘇聯給我們推薦米格-29,我們比較精明,沒有上當,要求購買更好的蘇-27,由於他們比我們需要三代機更迫切地需要錢,所以答應提供基本型蘇-27,並允許我們自己組裝。
目前空軍的蘇霍伊戰斗機有蘇-27,國內代號殲-11,主要是單座的戰斗型(Su-27SK),還有30多架雙座教練型(Su-27UBK首批28架);在其基礎上改進和換用了國產設備的國產型,代號殲-11B,性能有所提高。海軍因為缺乏三代機(三代機優先給空軍,海軍還在用殲-8),進口了一批蘇-30MK2.
9. 俄羅斯的蘇式戰斗機到底比中國的殲十強在哪僅僅是因為發動機與雷達嗎如果是,中國突破還需要多長時間
蘇式戰機如蘇27及其改進型號相比殲十是有很多優點,如作戰半徑和載彈量,但是也有不如殲十的地方,如經過中國軍隊在殲十和蘇27的模擬空中格鬥時,殲十總是能先敵發現並鎖定蘇27,不要說我胡說,網路上有有關的論文。殲十比蘇27小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是因為一個是重型戰機,一個是輕型戰機,這是先天造成的,沒有可比性。我國仿製蘇27的改進型號殲十一B就在各項指標上超越了蘇27,包括作戰半徑、載彈量、機體壽命、機載雷達電子設備和火控系統。
我國現在相比俄羅斯在航空方面最大的弱項就是發動機,但是隨著國家對發動機領域的重視和巨額投資,我國軍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已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徹底解決我國軍用飛機的心臟病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當然,要在發動機領域超過俄羅斯還是任重道遠。除了發動機,中國在其它如戰機火控系統、電子裝備、機載雷達等方面已經不次於俄羅斯,甚至有些項目還有所領先。有人會說俄羅斯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就比中國先進。出於中國一貫的保密制度,我們對我國的有些裝備水平到底怎麼樣只能靠猜,不過蘇35採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殲十一B後期生產型號上安裝是軍迷的公認,再看看殲十一B和蘇30的座艙,誰先進一目瞭然。俄羅斯最新的T50在各方面不如中國已知最新的殲二十也是網路上所有軍迷的公認,T50其實就是蘇27的隱身大改型號,從這里也能看出俄羅斯在此領域的衰落。只要中國保持這種良好的發展態勢,在航空航天領域全面超越俄羅斯不是不可能,也許就在殲二十服役,宇宙飛船載人登月的那一天。
10. 前蘇聯米格-29「支點」戰斗機主要性能參數有哪些
米格-29原型機於1977年首次試飛,1984年裝備部隊。機載乘員1人。動力裝置為2台RD-33補燃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49.98千牛,加力推力81.34千牛。
該機翼展11.36米,機長17.32米,機高4.73米,最大起飛重量為1800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高空時為2400千米川、時,低空時為15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為17000米,作戰半徑為800千米,轉場航程為2100千米。起飛滑跑距離為600米,著陸滑跑距離為600米。
主要武器裝備為1台GSh-30-130毫米機炮,配備150發炮彈,飛機有7個外掛點,可掛載4枚AA-8或AA-11、2枚AA-10空空導彈或空地導彈以及炸彈、火箭、副油箱和電子戰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