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是俄國音樂之父
答: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音樂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
他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開創了廣闊的前景,對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之後,俄羅斯相繼出現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樂大師
2. 俄國音樂之父是誰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 (Mikhail Ivanovitch Glinka,1804-1857),著名的俄羅斯作曲家,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喜愛、熟悉當地民歌,1830年到義大利求學,回國後於1837年任宮廷唱詩班樂長,1839年辭職,後游歷歐洲。1857年病逝於柏林。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音樂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他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開創了廣闊的前景,對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之後,俄羅斯相繼出現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樂大師。
他的兩部歌劇《伊凡·蘇薩寧》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不僅是俄羅斯歌劇寶庫中的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歌劇史上的傑作。他的代表作還有管弦樂序曲《馬德里之夜》等。此外,他還作有管弦樂曲、室內樂曲、鋼琴曲和歌曲等。「讓我每時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歡樂。」——格林卡這句名言不僅說明了他與俄羅斯民眾的親密關系,而且也可以用來概括他的音樂創作。
格林卡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
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是格林卡於1837年著手創作的,完成於1842年,並於同年十一月首演。該歌劇是根據俄國大文豪普希金的諷刺長詩寫成的,主要描寫了古代俄羅斯的基輔公主柳德米拉在與武士魯斯蘭舉行婚禮時,美麗的柳德米拉被魔法師切爾諾莫爾劫走。為了營救柳德米拉,魯斯蘭歷盡千辛萬苦、重重危險,最後藉助一把神劍,戰勝了凶惡的魔法師,將公主柳德米拉救了回來。故事的結局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獲得了美滿的生活。整部歌劇貫穿著勇敢、自信而樂觀的精神,其主題是善良必定戰勝邪惡。
這部歌劇的序曲寫得尤其出色,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而且還被改編為各種形式的輕音樂。序曲成功地展示出歌劇的主題思想,表達了正義戰勝邪惡之後,人們歡慶勝利的場面。這部序曲的旋律輕快、華麗,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羅斯管弦樂發展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序曲為D大調,2/2拍,奏鳴曲式。序曲的引子是對魯斯蘭堅不可摧的力量的描寫,它歡快而且充滿了活力。接著立即進入呈示部,樂曲迅速推向由弦樂部分演奏的輕快而明朗的急速旋律(片段1),它以豪放、奔騰的氣勢,成功地勾畫出武士魯斯蘭躍馬揮戈、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副部主題轉為F大調,音樂來源於歌劇中魯斯蘭的詠嘆調,富有很強的俄羅斯性格(片段2)。序曲的發展部經過全樂隊的強奏、弦樂撥奏和激動的弦樂拉奏,進入再現部。再現部又回到D大調,把呈示部的兩個主題再現出來,但比原來的氣勢更為宏大,甚至還出現了下行全音階。最後樂曲由強有力的和弦引出熱烈而壯大的場面,全曲在歡慶勝利的氣氛中結束。
3. 被譽為俄羅斯之魂的音樂家是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也是俄國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古拉·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與瘋狂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他被認為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梅克夫人通信。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破產而終止時,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郁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只限於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對於瓦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瓦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科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4. 請問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哪國人並且他的作品有哪些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俄羅斯作曲家,作品有《葉甫蓋尼·奧涅⾦》和《⿊桃皇後》 《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後》,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羅科主題變奏曲》《紀念偉大的藝術家》等等。
1、其生平的簡介。
①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柴可夫斯基住在一個工廠主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工廠老闆,因此柴可夫斯基的家族非常富有。柴可夫斯基從小生活環境優越,因此接觸到了音樂。柴可夫斯基的父母經常帶著柴可夫斯基去聽音樂會。柴可夫斯基在音樂會期間愛上了音樂。
5. 俄羅斯有個男歌手~唱的歌超高音的~那歌叫什麼
歌名:Opera 2 ,歌手:Vitas
所屬專輯:Philosophy of Miracle
作曲 : vitas,作詞 : vitas
Дом мой достроен,
房子落成了
Но я в нем один.
裝滿我的孤寂
Хлопнул дверь за спиной
門在身後砰然關閉
Ветер осенний стучится в окно
秋風吹打著窗戶
Плачет опять надо мной.
在我頭頂低聲啜泣
Ночью гроза, А на утро туман.
夜間滂沱大雨,清晨朝霧迷離
Солнце остыло совсем.
太陽完全冷卻
Давние боли Идут чередой.
久遠的傷痛接踵而至
Пусть собираются все.
今夜來此相聚
Дом мой достроен,
房子落成了
Но я в нем один.
裡面裝滿我的孤寂
Хлопнул дверь за спиной.
門在身後砰然關閉
Ветер осенний стучится в окно
秋風吹打窗戶
Плачет опять надо мной.
在我頭頂低聲哭泣
Это судьба, а судьбу не могу
這就是命運,多舛的命運
Я ни о чем просить.
我身心無力
Только я знаю, как после меня
我知道在我離去後
Станут ветра голосить
秋風還會再開始哭泣
(5)俄羅斯音樂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歌曲背景
《歌劇2》俄文名為「Опера №2」, 這是維塔斯的主打歌曲,是維塔斯的成名曲。他18歲時創作的這首歌風靡全球。直到現在,演唱者的聲樂天賦仍為人們震驚。
這首歌出版了200餘萬份拷貝。此前沒有一位世界明星達到過這一成績。僅從演員的官方網站上統計,這首歌已在國外演唱了3500萬余次,在俄羅斯發行了2000餘種盜版光碟。俄羅斯還出現盜版的「歌劇2」電腦游戲。
在俄羅斯,曾製作過這樣一款「歌劇2」電腦設計,汽車信號裝置以及出產窗玻璃的工廠打上自己的名字,做廣告宣傳其產品能夠承受「歌劇2」的高音考驗。2000年至2007年,這首樂曲在俄羅斯獲得了114個獎項。不受語言知識的限制,全世界都知道這首歌,也希望和作者同唱這首歌。
6. 兩位俄羅斯藝術歌曲的代表人物
柴科夫斯基,代表作《天鵝湖》。
斯特拉文斯基,代表作《火鳥》。
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於俄羅斯維亞特卡省,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1901年入聖彼得堡大學攻讀法律,1903年師從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學習作曲,1909年起寫了許多著名的芭蕾舞音樂,享有世界聲譽。
第一次大戰期間在瑞士居住,1920年起為法國公民,1939年開始定居美國,從事指揮和創作活動。
他是現代主義音樂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創作大致可分三個時期:俄羅斯風格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序列主義時期。
斯特拉文斯基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他長期脫離祖國,生活在國外。這使得他生活經歷復雜,創作作品眾多,風格多變。從主要代表作為早期三部舞劇音樂《火鳥》《彼得魯什卡》《春之祭》。
7. 求 俄羅斯搖滾音樂教父——維克崔的簡介
Виктор Цой(維克多-崔/Viktor Tsoi),Кино樂隊(電影樂隊)的靈魂人物,前蘇聯的搖滾英雄,在俄羅斯,象貓王、列農一樣成為文化符號,音樂風格明顯受到英美的早期搖滾影響,聽起來有點象Lou Reed那種早期朋克的感覺,又有象Joy Division式的自省,兼有俄羅斯音樂的沉重憂郁,而其內容則針砭時政,呼喚自由,尖銳而具有感染力。僅這些描述是難以表達出他們的音樂,俄羅斯在1999推出一套八位已故歌唱藝術家的郵票,維克多.崔位列其中,可見其影響。
巧合的是中國的搖滾教父崔健居然和他是同族,同姓,同齡,在同一個時代,同樣是從壓抑向開放的過渡期中開始了搖滾之路,在兩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居然出現兩位驚人相似的精神偶像,感嘆!遺憾的是一位英年早逝,一位早已磨平稜角。
維克多-崔1962年6月21日出生在哈薩克共和國克基烏爾達,父親是朝鮮裔崔東烈、母親是烏克蘭出生的瓦蓮齊娜-巴錫爾耶夫娜。
在他5歲時,全家搬到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日後在他去世後,從舊蘇聯獨立的哈薩克和俄羅斯之間,就他的國籍問題進行過爭論。最後這場爭論以國籍為俄羅斯,但標明出生地為哈薩克終結。不過至今哈薩克人很驕傲的認為維克多-崔就是哈薩克人,而且把他列為代表哈薩克的13名偉人之一。
對畫畫有著天賦的維克多-崔考上了謝洛夫美術學校,1974年在學校里和馬克西姆巴徐科夫組織了名叫「第六病室」的搖滾樂隊。但搖滾在當時的蘇聯體制下是被視為反國家歌曲,維克多-崔也因為演奏搖滾樂的理由被學校勒令退學。
除了畫畫,他在文學和音樂方面更顯示出過人的天賦,15歲就開始自己作詞作曲。
被美術學校勒令退學後,維克多-崔考上列寧格勒市立第61技術專門學校,學習木刻。在學校里遇到阿列塞-魯賓、奧列格-巴利斯基等人,1981年組織了名叫「加林和雙曲線」(Гарин и Гиперболоиды)的樂隊。在這個時期,遇到初戀情人阿魯卡基娜,嘗到了愛情帶來的酸甜苦辣滋味,《8年級女學生》就是為阿魯卡基娜所做。
在偶然的機會,維克多-崔遇到俄羅斯當代最出色的搖滾樂隊「阿科瓦里姆(Akvarium)」的主唱鮑里斯-格列本許科夫。在鮑里斯的影響下加盟搖滾樂隊協會,通過與其他著名搖滾樂隊的交流,更加豐富了自己的音樂元素。而對維克多-崔慧眼相識的鮑里斯不惜屈尊出任了維克多-崔第一張專輯的製作人。
當時因為奧列格-巴利斯基退出,維克多-崔組成了嶄新的樂隊,即成為舊蘇聯歷史上最偉大搖滾樂隊的KINO(意為電影)。在第一張專輯推出一個月之前,維克多-崔開始和馬蓮娜同居,馬蓮娜也出任了初期KINO的經紀人。和馬蓮娜的同居也有很多波折,最大的理由是馬蓮娜的父母一點也不喜歡這個沒有正當收入,又是黑頭發黃皮膚的朝鮮裔小夥子。
在艱苦的情況下終於完成錄音,1982年KINO的第一張專輯《KINO45》出世。後面的45據說是因為演奏時間共45分鍾,維克多-崔即興打上去的。不過第一張專輯沒有引起多大反響,維克多-崔的生活依舊拮據。因為搞搖滾,維克多-崔未能正式畢業第61技術專門學校,以結業的形式走出校門。
不過如今市立第61技術專門學校走廊正面,掛著最值得驕傲的畢業生維克多-崔的照片,整個學校里的裝飾幾乎都是維克多-崔的作品。
維克多-崔是個朝鮮裔俄羅斯人,上個世紀90年代,是他第一個把搖滾樂介紹到俄國,此時正值前蘇聯解體。那時的俄羅斯社會動盪不安,迷惘神態寫在青年人的臉上,狂野不馴的搖滾樂迅速成為了青年人的時尚和寄託。維克多·崔被稱為「俄羅斯貓王」,這位新的精神偶像死於一次車禍。莫斯科的青年人選擇阿爾巴特大街作為紀念歌手的場所,在擁擠的阿爾巴特大街,他們找到這面牆,把這里當成永久的祭奠之地。
1990年,蘇聯天王級搖滾歌手維克多·崔(蘇聯朝鮮族)發起成立全蘇無政府工團聯合會(崔很快意外去世),部分無政府主義者進入蘇聯全國總工會,成為工會官員。
8. 俄羅斯音樂之父是誰
格林卡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Mikhail Glinka)是俄國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他的《伊萬•蘇薩寧》是第一部真正的俄國民族歌劇,在劇中格林卡將俄羅斯民歌的特色加入到了傳統的義大利歌劇的框架中。這部作品同他的另一部名作《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一同奠定了俄國民族歌劇的基礎。所以稱格林卡被尊稱為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的創始人。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音樂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他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開創了廣闊的前景,對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之後,俄羅斯相繼出現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樂大師。
9. 俄羅斯音樂之父
俄羅斯音樂之父是格林卡。
格林卡是第一個將俄羅斯民族音樂文化與西方音樂文化交融而使之達到先進水平的作曲家,被視為「俄羅斯音樂之父」。他的音樂以愛國主義的內容和質朴的民族形式相結合而著稱,在歌劇、管弦樂、歌曲等重要領域為俄羅斯的音樂創作開辟了新路。
(9)俄羅斯音樂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格林卡不僅是俄羅斯的樂壇巨擘,而且也是世界樂壇上不朽的音樂大師,之所以能有如此殊榮是因為他熱愛人民,深刻理解人民性,尊奉人民性為自己的創作原則,格林卡認為人民性就是普希金所說的,反映人民的性格、世界觀、思想方式以及他們的情感。
他自己曾說:「讓我每時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歡樂。」又說:「人民創造音樂,而我們藝術家只是改編而已。」格林卡的這種思想集中體現在兩部歌劇的主人公蘇薩寧和魯斯蘭的英雄形象上。
他最著名的三部幻想曲《阿拉貢霍塔》、《馬德里之夜》與《卡瑪林斯卡亞》則是他後面那句話的體現,可以說是作曲家在民間歌曲的啟迪下,譜寫成的描繪民間習俗、反映其思想感情的代表作。
10. 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作曲家有哪些
1、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於俄羅斯維亞特卡省,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2、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Модест Петрович Мусоргский,1839年3月21日-1881年3月28日),俄羅斯作曲家。他以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歌曲和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著名。
他與亞歷山大·鮑羅丁、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居伊以及巴拉基列夫組成「強力集團」或稱「五人團」,被認為是19世紀典型的俄羅斯本土作曲家。穆索爾斯基早逝,其身後留下很多未完成或未配器的作品,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格拉祖諾夫或拉威爾等人補充完成。
3、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即是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原名是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1882年6月17日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奧拉寧堡(今羅蒙諾索夫),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西方現代派音樂的重要人物。
1901年入聖彼得堡大學攻讀法律,1903年師從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學習作曲,1909年起寫了許多著名的芭蕾舞音樂,享有世界聲譽。
4、肖斯塔科維奇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蘇聯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生於聖彼得堡,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曲。
1923、1925年先後畢業,以第1交響曲而成名;1927年在肖邦鋼琴比賽中獲獎;衛國戰爭中所創作的第7交響曲享譽世界;1957、1962年先後因第10、13交響曲引起爭論;196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其主要作品還有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以及大量室內樂等。
5、格林卡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俄語: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1804年6月1日-1857年2月15日),又譯葛令卡,第一個獲得廣泛聲譽的俄國作曲家,對後來的俄羅斯音樂創作特別是對俄國浪漫樂派強力集團有重要影響,被譽為俄國交響樂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