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車臣戰爭爆發原因是什麼
車臣戰爭,是指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和其下屬的車臣共和國分離分子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車臣戰爭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民族因素。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不過戰後車臣的恐怖活動依然頻繁。
車臣,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為鄰,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萬,首府為格羅茲尼。車臣人以驍勇善戰聞名,其中絕大多數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族。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但是高加索人民追求自由,追求民族獨立的聲音並沒有停止。民族部落時時起義,打擊了俄國的囂張氣焰。因為斯大林是喬治亞人 ,平定起義屢使鐵腕,殺人過多,因此民族間結怨頗深。
❷ 俄羅斯車臣事件的始末
1991年10月,杜達耶夫當選車臣總統並宣布車獨立。1994年12月11日,聯邦中央出兵車臣平叛。1996年8月30日,俄安全會議秘書列別德與車臣武裝力量參謀長馬斯哈多夫簽署聯合聲明,宣布將和平解決危機,並在2001年前最終解決車臣地位問題,第一次車臣戰爭就此結束。1997年1月,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聯邦中央與車臣當局談判,未取得任何實質成果。車臣當局加快分裂步伐,形成國中之國。
1999年8月初,車臣極端伊斯蘭分裂勢力滲入鄰近的達吉斯坦共和國,發動武裝叛亂,宣布建立獨立的達吉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聯邦政府果斷派軍,將其趕出達吉斯坦。1999年10月,俄軍開始對車臣境內的分裂分子發動大規模攻勢,第二次車臣戰爭開始。
2000年2月初,俄軍攻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取得了平叛行動的決定性勝利。6月8日,普京簽署命令,對車臣實行總統直接治理,由總統駐北高加索代表卡贊采夫具體落實。6月16日,車臣穆夫提、原馬斯哈多夫政府反對派卡德羅夫被任命為車臨時政府首腦。
2001年初,普京下令將清剿車臣殘匪的任務由國防部移交聯邦安全局。在車臣成立政府和常設行政機關,任命原斯塔夫羅波爾政府首腦伊里亞索夫為車新政府總理。這標志著車開始從戰爭狀態轉入正常狀態。2001年2月起當局從車臣撤軍。
❸ 俄羅斯發動車臣戰爭的用意
1991年,即「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車臣境內的「伊斯蘭民族分離主義勢力」趁著蘇維埃政局動盪、中央政府顧不到邊遠地區之際,開始逐漸謀求獨立。 車臣戰爭這年10月,在阿富汗戰爭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退役將軍「杜達耶夫」,當上車臣共和國的首位總統。一上台就公開宣布車臣獨立,並建立了車臣的第一支正規部隊國民衛隊,人數達到近六萬人。 眼看車臣變成公然與中央政府唱對台戲的獨立國家,成了俄羅斯聯邦的心腹大患,1994年12月,俄軍兵分三路開進車臣境內,討伐車臣分裂勢力。 此後,「車臣戰爭」便由此開始。
❹ 俄人為何要打車臣人
俄羅斯與車臣的民族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紀沙皇入侵車臣。19世紀沙俄征服車臣並將其納入帝國版圖。俄羅斯征服這一地區花了半個世紀。20世紀40年代,斯大林推行高壓民族政策,將整個車臣族趕出世代居住的高加索,遷往哈薩克地區。由於在二戰中,部分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1944年,在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境內,並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方才得以恢復。直至20世紀80年代車臣人才得以返回故鄉,而此次遷徙更加深了車臣人對於俄羅斯的仇恨,為日後的車臣問題埋下了深深的禍根1989年後,蘇聯局勢急劇動盪,民族分離勢力在車臣、印古什和北奧塞梯等高加索地區嚴重膨脹,車臣和北奧塞梯等自治共和國的均有流血沖突發生。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聯邦的不少成員,特別是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國,都希望像鄰近的亞美尼亞或喬治亞一樣享有獨立的地位。加上過去在前蘇聯年代裡,一直受到壓迫,造成車臣人要求獨立和反俄羅斯的旺盛心態。1991年,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羅斯的承認。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分開。
1994年,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總統葉利欽指派俄軍大舉攻打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之後,雙方的沖突不但一直沒有平息,還讓車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得勢。結果莫斯科的恐怖襲擊不斷發生。1996年底,在車臣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薩耶夫指揮5000人的武裝部隊偷襲了俄內務部隊哨所。導致了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第二任總統普京以非常強硬的態度駁斥了分離主義思潮,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車臣剩餘的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近兩年來,車臣武裝分子活動猖獗,不斷製造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000年2月初,俄軍攻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取得了平叛行動的決定性勝利。6月8日,普京簽署命令,對車臣實行總統直接治理,由總統駐北高加索代表卡贊采夫具體落實。6月16日,車臣穆夫提、原馬斯哈多夫政府反對派卡德羅夫被任命為車臨時政府首腦。2001年初,普京下令將清剿車臣殘匪的任務由國防部移交聯邦安全局。在車臣成立政府和常設行政機關,任命原斯塔夫羅波爾政府首腦伊里亞索夫為車新政府總理。這標志著車臣開始從戰爭狀態轉入正常狀態。2001年2月起當局從車臣軍。「9·11」事件後,美出於建立全球反恐聯盟的需要,在車臣問題上表態明顯軟化。車臣分裂分子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軍事上無力實施反撲,將製造恐怖襲擊視為阻撓車臣和平進程的唯一有效手段。2002年下半年,車臣恐怖分子活動日益猖獗,多次用導彈擊落聯邦軍用飛機,並製造多起惡性恐怖事件。10月23日,車臣恐怖分子佔領莫斯科一劇院,劫持近800名人質,提出停止車臣戰爭、聯邦軍隊撤出車臣的要求。俄特種部隊10月26日採取行動,輔以施放麻醉化學氣體等手段,在129名人質死亡後,解救出其餘全部人質。12月27日,車臣恐怖分子駕駛兩輛載有炸葯的汽車沖入車臣政府大樓,致使大樓全部被毀,造成至少83人死亡,百餘人受傷。車臣獨立分子認為俄羅斯聲稱的反恐行動實際是大屠殺,第一次車臣戰爭及第二次車臣戰爭本質上是殖民戰爭,十數年間,有30%車臣人遭到殺害,許多車臣婦女的丈夫或兒子無故失蹤,他們搜集並紀錄數百卷恐怖罪行的錄影帶,並將之偷渡入歐洲,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影響所及,亦有部分失去親人的車臣婦女選擇加入炸彈自殺的恐怖事件。2004年5月9日,車臣發生炸彈爆炸,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被當場炸死。2006年3月4日,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拉姆贊·卡德羅夫被任命為車臣共和國總理。2007年4月5日,拉姆贊·卡德羅夫宣誓就任車臣總統。2009年4月16日,俄國當局宣布車臣戰爭正式結束。2010年3月29日,早晨7點55分和8點40分,莫斯科市盧比揚卡和文化公園地鐵站分別發生爆炸事件。根據俄羅斯衛生與社會發展部消息,總共有39人死亡,102人受傷,車臣分裂分子有關聯的網站宣稱對莫斯科29日發生的地鐵爆炸案負責。2010年10月19日在格羅茲尼列寧區的車臣議會大樓遭到武裝分子攻擊,有6人死亡17人受傷。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傑多沃機場發生自殺式炸彈爆炸,造成30餘人死亡,近200人受傷。車臣反政府武裝聲明對此事件負責,稱所在組織將致力於在北高加索建立一個「自由的伊斯蘭國家」,而此次實施的「特別行動」正是對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犯罪行為」的回應。
❺ 俄人為何要打車臣
車臣要獨立。
沙俄到蘇聯時期的政策導致的。尤其是高加索方向民族矛盾尖銳,民族意識強烈。
俄羅斯的少數民族和俄羅斯中央政府離心離德。蘇聯解體的時候車臣作為非加盟共和國也想從俄羅斯聯邦中分離。之後就爆發了車臣戰爭。車臣戰爭打的很爛,俄羅斯的軍隊跟國家一起被美國人騙的拉了胯。
其實蘇聯是很想解決民族矛盾的。但是這玩意,優待給多了,人家不買賬,優待給少了,主體民族不願意。
❻ 俄羅斯為什麼大車臣
車臣 (Chechen) 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位於俄西南部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00多萬(2004年)。車臣人信奉伊斯蘭教,大多屬遜尼教派。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
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並,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車臣問題一直是困擾著俄羅斯的一大難題。俄羅斯與車臣民族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上半葉沙皇對車臣的入侵,但矛盾的真正激化是蘇聯解體前後開始的。由於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外部勢力的插手,車臣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惡性膨脹。1991年9月,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平息車臣日益猖獗的分裂主義勢力,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1994年12月,俄羅斯當局出動6萬軍隊,對車臣非法武裝進行打擊。由於種種原因,1996年8月31日,俄聯邦政府和車臣非法武裝在俄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的哈薩維尤爾特達成協議,規定將車臣地位問題擱置5年。歷時20個月的車臣戰爭以一紙「哈薩維尤爾特協定」而告終,聯邦部隊於1997年1月全部撤出車臣。
1997年1月,車臣舉行總統選舉,馬斯哈多夫當選。同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馬斯哈多夫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 不僅拒不執行和平協定,而且加緊分裂活動。尤其令俄羅斯當局不安的是,在馬斯哈多夫領導下的車臣,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不僅在車臣境內加緊分裂活動,而且武裝襲擊與其毗鄰的達吉斯坦,企圖與該自治共和國一起建立「神權政治國家」。因此,1999年8月俄當局出兵10萬,打響了第二次車臣戰爭。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馬斯哈多夫為車臣不合法的總統後,他躲藏到車臣南部山區,成為車臣非法武裝的3大頭目之一,組織和領導車臣非法武裝與俄軍對抗。俄政府軍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但是,車臣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不斷在俄羅斯各地製造恐怖事件。特別是近幾年來,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劫持人質、炸毀客機等,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2002年10月23日,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羅夫卡劇院將800多名正在觀看演出的觀眾和演職人員劫為人質。3天後,俄特種部隊向劇院內施放催眠氣體後,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數人質,但仍有130名人質不幸喪生。俄軍隨即在車臣展開了大規模清剿行動。2004年9月1日,馬斯哈多夫與車臣非法武裝的另一個頭目巴薩耶夫策劃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劫持人質事件,俄當局隨後懸賞約1000萬美元緝拿他們。
根據形勢的發展,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必須加快車臣立憲進程。2002年12月11日,車臣人民代表大會舉行,討論車臣新憲法和選舉法草案。次日,普京發布關於車臣全民公決的總統令。2003年3月23日,車臣就是否贊成新的共和國憲法草案、總統選舉法草案、議會選舉法草案舉行車臣歷史上第一次全民公決。全民公決通過的車臣新憲法規定,車臣是俄聯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從法律上確定車臣作為俄聯邦一個主體的地位,進而保證俄聯邦主權和領土完整。2003年10月5日舉行全民選舉,車臣共和國行政長官卡德羅夫當選俄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統,任期4年,這是根據新選舉法選舉的第一位車臣總統。
2004年5月9日,車臣非法武裝在格羅茲尼勝利日慶祝活動中再次製造恐怖爆炸事件,車臣共和國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和俄高加索聯合集群司令巴拉羅夫在這次事件中被炸身亡。
9月1日,馬斯哈多夫與車臣非法武裝的另一個頭目巴薩耶夫策劃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劫持人質事件,俄當局隨後懸賞
❼ 俄羅斯第一次出動8萬大軍發動車臣戰爭,為何會折戟而歸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
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征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車臣為什麼在蘇聯期間乖乖不鬧事,等蘇聯解體之後,卻刻意與俄羅斯過意不去呢?俄羅斯的第一次車臣戰爭為什麼會失敗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
好在後來普京上位之後參照斯大林的方式通過絕對的武力再次征服了車臣,但如此強硬的政策我想始終不會是長久之計,在不久的將來問題還是會再出現的。
❽ 對於俄羅斯來說 上世紀90年代發生的車臣戰爭屬於什麼戰爭
對於俄羅斯來說,屬於反分裂戰爭。因為在俄羅斯的立場下,車臣車臣人鬧民族獨立、煽動民族分離、破壞俄聯邦國家統一,這場戰爭屬於反分裂戰爭。
車臣戰爭,是指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和其下屬的車臣共和國分離分子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民族因素。
車臣共和國是現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之一,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萬,其中絕大多數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穆斯林不是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統稱穆斯林)。
車臣雖然只是處於裏海與黑海之間的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從中亞向歐洲輸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須經過這里,一旦阻塞,俄羅斯的經濟損失將相當嚴重。因此,長期以來,俄國一直把牢牢地控制住車臣作為它的重要國策。
車臣戰爭俄羅斯領導人以車臣人鬧民族獨立、煽動民族分離、破壞俄聯邦國家統一為理由出兵懲罰,但在許多小民族來看;
這是大俄羅斯民族欺壓謀求民族獨立自主的少數民族,從而使他們回想起歷史上沙皇軍隊征服弱小民族的情景,因此不僅同情弱小民族車臣人,而且公開反對和遣責俄軍進犯車臣。
戰爭起因
車臣北高加索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這一地區是蘇聯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儲存最多的地方。
這導致了俄羅斯政府與車臣政府及俄羅斯的寡頭資本家都想要控制此地,以使自己得到豐厚的利益,從而就導致了俄羅斯與車臣各方為爭奪這塊肥田而爆發了激烈的沖突和博弈。這是車臣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從19世紀車臣被征服並入沙俄以來就一直是俄羅斯帝國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羅斯想要再度崛起也絕對離不開車臣,而車臣在蘇聯解體時獨立後上至俄羅斯政府下到俄羅斯的普通民眾民族主義情緒強烈,都想要收復車臣。最重要的一點是高加索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是控制車臣的誘人戰利品,為此車臣民族政權與俄羅斯中央政府一直以來都進行著激烈的斗爭。
同時俄羅斯軍方是車臣戰爭積極的推動者,因為在車臣獨立的過程當中,俄軍內部通過地下軍火貿易向車臣民族武裝輸送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而大發橫財,導致了軍備的蒸發,害怕事情暴露也急需要一場戰爭來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