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國曾經和什麼國家在什麼時候在中國打仗
日俄戰爭(日文:日露戦爭;俄文: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日)是俄國和日本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當時的滿洲地區(即中國東北)的戰爭。
⑵ 俄羅斯侵略過哪些國家
1533年,立國不到50年的俄羅斯先後吞並了普斯科夫和梁贊,從立陶宛奪取了斯摩棱斯克。
1547年,俄羅斯的統治者伊凡四世被東正教主教宣布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從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沙皇。在伊凡四世在位期間,他先後發動了多次遠征喀山的戰爭,最終將喀山汗國並入了俄羅斯的版圖,之後,為了打通地中海的入海口,伊凡四世發動了持續25年的立沃尼亞戰爭。
1583年,伊凡四世病逝。1598年,繼任沙皇費多爾也病逝,由於無後,留里克王朝自此終結。在經過了15年的內部斗爭之後,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加冕為沙皇,從此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在俄羅斯長達300多年的統治。
1689年,彼得一世親政,他大刀闊斧的對俄羅斯帝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拉開了俄羅斯快速崛起的序幕。彼得一世的改革就其直接目的而言是為了改變俄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增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而就其根本目的來看則是維奇向外擴張、奪取世界霸權奠定基礎。
圍繞稱霸這一國整體目標,彼得一世所確立的國戰略發生了從地域性蠶食向世界性侵略的轉變。這個轉變的基本標志,一是從蠶食周邊土地轉變為爭奪海洋;二是從爭奪東歐霸權轉變為爭奪以歐洲為重點的世界霸權。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先後發動了的主要展示包括連次遠征雅俗、北方戰爭、進軍普魯特河、遠征波斯、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奪取遠東水域、侵佔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通過這些戰爭,俄羅斯不僅大大拓展了疆域,而且奪佔了面向波羅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入海口,使俄羅斯由內陸國成為瀕海強國。由於彼得一世對俄羅斯擴張和崛起的巨大功績,1721年,彼得一世獲得了「大帝」和「祖國之父」的尊號,俄羅斯也正式改名為「俄羅斯帝國」。
1725年,彼得大帝病逝,俄羅斯政局一度陷入混亂。即使是在國內政局混亂的情況下俄羅斯的沙皇們仍然念念不忘對外擴張侵略。在東方,俄羅斯除了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黑龍江流域的入侵外,在1741年越過白令海峽侵入了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在西方,通過與瑞典的戰爭將帝國的西北邊境推進到庫門聶河一線。此外,還不同程度地參加了「七年戰爭」、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對土耳其戰爭等。
176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成為俄羅斯沙皇。作為彼得一世對內對外政策的繼承者,葉卡捷琳娜二世繼承了沙俄歷來以軍事為手段的領土擴張政策。南入黑海,西吞波蘭,北控芬蘭。鞏固和擴大了俄國在彼得一世時期所佔領的波羅的海亞南地區的地位。將克里木半島、諾曼半島和庫班河南岸地區納入其管轄之下,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黑海艦隊,以克里木半島為基地積極向東南歐、中近東以及地中海地區擴張。同時,通過瓜分波蘭,把俄羅斯的西部邊界從比聶伯河推進至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線,深入中歐,為干涉歐洲事務打開了方便之門。
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病逝,繼任的保羅一世沙皇1801年死於宮廷政變,皇太子亞歷山大一世即位。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期間堅持以同拿破崙爭霸為其對外政策的中心,並繼續向高加索、黑海和芬蘭方向擴張。1809年,吞並芬蘭。1812年佔領了土耳其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和南高加索地區。1813年將喬治亞、亞塞拜然和達吉斯坦並入俄國。
1825年,有「棍棒」沙皇之稱的尼古拉一世登基。他將繼續保持拿破崙戰爭之後俄羅斯取得的歐洲霸權和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擴大俄國在巴爾乾和南高加索的勢力作為俄羅斯帝國對外政策的兩個主要目標。1826年到1828年,通過對波斯的侵略戰爭吞並了亞美尼亞地區。1828年底到1829年再次入侵土耳其,割佔了多瑙河口及其附屬島嶼以及黑海東岸的廣大地區,將土耳其的勢力徹底逐出了南高加速,強迫土耳其承諾向俄羅斯無條件開放土耳其海峽。在東方,則加緊對我國領土的蠶食,於1853年佔領庫頁島,到1857年已經實際控制了我國黑龍江以北的廣大地區。1853年,尼古拉一世發動了旨在佔領伊斯坦布爾,徹底吞並土耳其的克里米亞戰爭,但由於其侵略擴張的胃口超出了自己的實力,這場戰爭在英法的干涉下以失敗告終。
1855年即位的亞歷山大二世因其開明的對內政策被稱為「解放者」沙皇,然而在對外擴張上卻一如其先祖野蠻而貪婪。僅對我國,通過1858年5月的《璦琿條約》、11月的《北京條約》和1864年的《勘份西北界約記》,攫取了近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其繼任者亞歷山大三世更是變本加厲,將中亞地區39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變成了沙俄的殖民地,並進一步蠶食了我國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894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此時的俄羅斯帝國已經是江河日下,國內矛盾日益尖銳突出。即使在這樣一種即將面臨崩潰的局勢下,俄羅斯帝國仍然在繼續著對外擴張的步伐。1911年,俄羅斯策動外蒙獨立,入侵中國唐努烏梁海地區。
⑶ 歷史上中俄之間的戰爭有哪些
1、康熙年間的尼布楚-雅克薩之戰,中國戰勝,確立了外興安嶺為兩國國界,包括庫頁島都是中國的。
2、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俄國借機脅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包括之前璦琿條約,雖然沒有爆發戰事,但是康熙爺當時確定的邊界被一舉佔去,失地多達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幾萬個釣魚島。失地俄國至今不歸還中國。
3、19世紀末中俄沖突不斷,但都不大,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北洋政府在1919年還夥同英美日等國出兵西伯利亞,但規模較小。
4、1929年7月至12月爆發的中東路事變可謂是中蘇之間最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雙方動用的一線兵力保守估計也超過二十萬,戰事持續達近五個月之久,最終以東北軍的失敗而告終。此戰東北軍實力大受損傷,如果沒有此次事件,兩年後的九一八也許可能會有一點點變數。
5、1969年珍寶島沖突、鐵列提克事件。
中東路事件(2)11月,蘇軍先後攻佔扎賚諾爾、滿洲里、海拉爾。中國軍人死傷及被俘人員9000餘名(傷亡2000名,被俘7000餘名)。據蘇方統計,蘇軍被擊斃143人,失蹤4人,受傷665人。蘇軍勝,12月20日,張學良派代表與蘇簽訂《伯力議定書》。
12月26日,「中東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蘇方提出的恢復中東鐵路中蘇共管的原狀、雙方釋放被俘人員而宣告結束。值得一提的是,中東路事件期間,蘇占據我國領土黑瞎子島,這是日後中俄在領土爭端中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
中俄珍寶島沖突背景: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它同附近的卡脖子島和七里沁島都在中蘇邊境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中國一側,歷來主權屬於中國。自60年代以後,隨著中蘇關系的不斷惡化,兩國邊防軍在珍寶島地區不斷發生摩擦,並不斷升級。
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70餘人,裝甲車兩輛,卡車和指揮車各一輛,侵入珍寶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多人;我國守島巡邏隊被迫自衛反擊,激戰一小時,打擊了入侵者。3月4日後,蘇聯邊防軍和飛機再次入侵珍寶島。
3月15日,蘇聯出動步兵200餘人,坦克20餘輛,裝甲車30餘輛,在飛機掩護下,連續向我國守島軍民發起三次攻擊;我國守島指戰員、民兵和群眾緊密配合,艱苦奮戰9小時,打退了蘇軍的進攻。
3月17日,蘇聯出動步兵百餘人,坦克3輛,又一次登島瘋狂向我國進攻;我國邊防戰士奮起自衛,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擊。中國外交部三次向蘇聯政府提出強烈抗議。這一邊境武裝沖突事件,一度使中蘇兩國走到戰爭的邊緣。隨後,在新疆鐵列克欽地區,中蘇兩國發生了更大規模的武裝沖突。
⑷ 08年俄羅斯 打了哪個國家
喬治亞,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為了向歐盟和西方國家表忠心,08年8月8日大規模入侵處於自治狀態的親俄羅斯的南奧塞梯共和國。攻擊駐扎在當地的俄羅斯軍人。第二天俄羅斯邊境軍隊進入喬治亞境內並且一直推進到首都第比利斯。16號撤出。最終造成原屬於喬治亞的南奧塞梯共和國和阿布哈茲共和國徹底脫離喬治亞控制宣布獨立。不過暫時未被國際社會承認。
⑸ 娥羅斯目前與哪個國家准備戰爭
: 喬治亞
最佳答案:俄羅斯與喬治亞的軍事沖突進入第四天,盡管喬治亞遞交外交照會,提議十日起在南奧塞梯地區停火,但俄羅斯的攻勢仍在持續,且海陸空並進。
⑹ 俄羅斯和日本之間發生過戰爭嗎
在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為爭奪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權益進行的以中國東北為主要戰場的戰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把擴張矛頭指向中國東北和朝鮮。 1894年,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中國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由於條約規定割讓的領土中有中國遼東半島,致使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受阻。1895年4月,俄國聯合法國、德國進行三國干涉,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見三國干涉還遼)。不久遼東半島落入俄國之手。1900年,俄國乘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之機,出兵佔領中國東北全境,並乘機加緊向朝鮮滲透,引起英國、美國的不安。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締結《日英同盟條約》以對抗俄國。美國亦積極支持日本抵制俄國,使俄日矛盾進一步激化。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戰,派遣海軍偷襲旅順口的俄國太平洋第一分艦隊,陸軍先遣隊在朝鮮仁川登陸。9日俄國對日宣戰。10日日本對俄正式宣戰。4月下旬,日軍渡過鴨綠江。5月,在遼東半島登陸的日軍佔領金州,圍困旅順口。8月下旬,日俄陸軍在遼陽會戰,俄軍大敗。1905年1月2日,日軍攻陷旅順口。3月,日俄陸軍在奉天(今沈陽)附近決戰,俄軍傷亡、被俘9萬人,日軍獲勝。5 月27日,俄國從歐洲增派的第二、第三太平洋艦隊38艘艦艇駛抵對馬海峽,遭到日本99艘戰艦截擊,28日俄國艦隊大敗,被擊沉19艘,被俘5艘,死亡 5000人,被俘6000人(包括艦隊司令羅熱斯特文斯基在內)。6月初,美國向日俄雙方提出議和建議。8月10日,日本的小村壽太郎和俄國的S.Y.維特全權代表本國在美國朴次茅斯舉行和談。9月5日雙方代表在《朴次茅斯和約》上簽字。根據和約,日本獲得庫頁島南部並取得旅順和大連的租借權、長春至旅順間的鐵路及其支線的管轄權,並攫取了對朝鮮的實際控制權。
主要戰場在中國東北。及其沿海。勝利的是日本及其盟國。最大受益過就是日本及其盟國
拍攝於1980年的《二百三高地》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反映日俄戰爭(日本稱「日露戰爭」)的電影。影片以攻佔旅順的主帥乃木希典為主要人物,依據史實講述了他領軍奪佔二零三高地以及旅順的全過程。
遠之認為這部電影除了由於藝術需要而虛構的若干情節外,幾乎完全是按照歷史史實給予呈現,可被視為具有紀錄片的風格。在七月份央視十套一部講述日俄戰爭的紀錄片中,《二百三高地》的畫面被多次使用,以使關於此役殘酷和血腥的描述更為具體和形象。
⑺ 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何會開戰戰爭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呢
所有國家都注意一定的平衡。只有在這種平衡下,兩國才能長期和平相處。俄羅斯經過5次東擴,北約這個軍事組織已經被推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前線,如果他們繼續任由北約東擴,導彈將到達俄羅斯邊境。俄羅斯要努力讓烏克蘭不落入西方國家,不加入北約是最後的底線。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身居高位,他原本是個演員,靠著被普通人推選,才能當上總統。
⑻ 俄羅斯有幾大歷史戰爭
1、俄土戰爭,是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
2、大北方戰爭(1700~1721),又稱為第二次北方戰爭,是俄國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及與瑞典爭霸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俄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而瑞典則從此衰退,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
3、拿破崙戰爭 1814年3月31日,打敗了拿破崙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親率反法同盟軍隊進入巴黎。但是,這次勝利也給俄羅斯帝國帶來了隱患,許多參加戰爭的貴族軍官受到美國和法國大革命的啟發。
4、日俄戰爭國內危機發展。1905年工人和平請願被鎮壓,全國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種子。這次革命被列寧稱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預演」。
5、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分別於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協議上簽字,俄軍於8月18日開始撤離喬治亞,戰爭結束。
6、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
(8)俄羅斯和哪個國家有戰爭擴展閱讀:
早期歷史
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長於東歐平原的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善於流動的民族,索洛維約夫稱之為具有「液態因素」。
作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東到第聶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廣袤的東歐平原上。這塊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與沼澤交錯、河流縱橫、土質以砂質黏土為主,同時遠離海洋、與大草原連接。
在公元初,東斯拉夫人還保留著氏族制,每個部落由幾個氏族組成。他們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從事耕作,集體飼養牲畜,狩獵和打魚,一切問題由氏族大會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歷史
⑼ 歷史上 英國與俄國之間發生過戰爭么
英國和俄國在(1853年10月20——1856年)發生過一次戰爭,史稱克里米亞戰爭。
公元1853年,為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土耳其、英國、法國、等先後向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這就是克里米亞戰爭。
(9)俄羅斯和哪個國家有戰爭擴展閱讀:
當時奧斯曼帝國國力衰落,俄國認為這是擴大自己在歐洲勢力的絕好機會,尤其是它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佔領巴爾干半島的好機會。
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半島上的統治此時顯然搖搖欲墜,而俄國則爭取獲得對恰納卡萊海峽和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控制。英國和法國反對俄國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國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英法他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利益。
俄軍開入多瑙國家。1853年10月16日,奧斯曼帝國向俄羅斯宣戰。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戰爭升級。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戰爭。1855年9月3日,英法聯軍在圍攻349日後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
1856年3月30日,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和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放棄佔領地區,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得到各國保證,黑海內不得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