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國採取什麼方式把地主奪去的農民的土地還給農民293439902
列寧領導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分土地」在1861年後是一種民間共識
長期以來,在被奉為「社會主義的聖經」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灌輸下,蘇聯革命史的書籍都在講述這樣一個觀點:11月8日夜晚即攻打冬宮勝利後的第二屆蘇維埃代表大會上通過了兩項最重要的法令——《和平法令》與《土地法令》,尤其是後者宣布:「立即毫無賠償的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廢除資產階級、皇室、教堂與教會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宣告永遠廢除,一切土地屬於人民的財產,並把土地交給勞動者使用」。這一舉措一舉解決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對土地的渴望,得到農民的熱烈擁護,進而導致十月革命的凱歌行進。在遇到敵人反撲時,農民為了捍衛自己的革命成果自願參加紅軍,成了革命的堅不可摧的堡壘。
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 這種的敘述中有很多含混和有意遮蔽的地方,難道只有布爾什維克一個黨派主張把土地分給農民嗎 是《土地法令》宣布以後農民才獲得土地的嗎
俄國地主的前身服役貴族的土地是國家劃撥公有土地以及連帶上面的勞動力的方式形成的。農民們認為貴族的土地本來就是屬於農民的,1861年的農奴解放,又被地主割去大量的好地。民間對剝奪地主土地的呼聲一直就很高,從19世紀70年代民粹派組織的「土地重分派」、「黑分社」這些名稱就可以得知當時「分田地」的呼聲有多高。1905年自由主義的立憲民主黨成立時就對農民宣布說,「我們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你們土地外加自由。」他們在國家杜馬中呼籲糾正「現存的土地分配不公正性」,要求通過立法無條件、強制性的廢除大地產。俄國杜馬中只要稍微帶有左派光譜的黨派,從到自由主義的立憲民主黨、民粹派後續組織的社會革命黨、人民社會黨人以及農民黨團的「勞動派」,更不要說社會民主政黨無一不把「公平解決土地問題」視為第一大要務。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十幾個黨派提出:盡快盡早完成農民多年來的夙願——「收回割地」,所謂「割地」指1861年改革中被貴族割占原公社土地,把這些土地從地主那裡奪回來還給農民。當時就連那些被認為是最保守的右翼黨派也不敢坦言「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只是強調「地主經濟商品化程度較高」不要盲目摧毀,或者用社會震盪較小的「贖買」方式來化解這一社會矛盾,這個主張當然是遭到革命政黨反對的。也就是說,從1861年以後「分地主土地」就是一種全民共識的「政治正確」,並不只是布爾什維克一家的主張。 列寧承認說,「社會民主黨人在土地使用形式的問題上……總的說來接受了民粹派關於分配土地給農民的假設」。1907年的斯托雷平改革接著使1/5的農民佔有1700萬土地成為「獨立農場主」,導致農民破產狀況嚴重,俄國的土地分配不公問題愈發突出了。
列寧政黨在革命前夜並沒有討論分地問題
俄國社民黨在1916年2月召開了二月革命前的最後一次關於土地問題的特別代表會議,針對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後的形勢變化,列寧在會上強調了修改土地綱領的必要性。主要是由於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從1906年起俄國的土地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黨的現行綱領過時了,已與俄國現行制度不合。據列寧說,俄國的土地問題在最近十年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於政府廢除村社,出現了大量的獨立農庄。村社制度的破產使得相當一部分人因缺乏耕作土地所必需的資金而破產,淪為無產者並具有了革命情緒。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比較富裕的小業主越來越多地變成中等農戶和大農戶,農業逐步資本化,形成了一個反動的、忠於舊制度的農民階層,農村中資本和地產正飛速集中。
列寧認為,俄國政府「土地問題盡管解決的合理,但是暫時只解決了一半問題」。政府的土地改革所觸動的只是村社佔有的土地,至於地主私人的地產、官家土地、皇室土地、寺院土地、和教會土地依然原封未動,而這是政府改革最薄弱的方面。社會民主黨人應當注意到這一點。政府如果進一步推行改革,即轉讓大塊的私有土地等等,那就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造就出一個人數眾多的中等農民階層,這一階層是現行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可靠支柱。政府採取這一措施雖然不會阻止革命的發展,但總能在很大程度上延緩革命運動的發展。
列寧表示,俄國土地問題的變化,迫使黨在黨綱中規定要沒收大塊是由土地,官家土地、皇室土地、寺院土地和教堂土地並將這些土地收歸國有。列寧根據上述理由論證了需要修改土地綱領的必要性。很顯然,在這次會議上仍然像以往黨代會的「土地綱領」一樣,僅僅局限在理論上分析,既沒有提出領導農民土改的問題,也沒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可能出現的特殊形勢提出指導性的意見,更也沒有預見到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至於主張沒收大地產的土地則是包括自由主義在內眾多政黨都沒有異議的一貫觀點,。
會議雖然注意到了農村分化問題,但是仍然對斯托雷平土改發展方向給予肯定,認為這樣發展的趨勢將會對革命形勢不利,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斯托雷平改革已經把農民分裂成兩大對抗的群體」。而且對上次代表會議中反對由公社出面組織「侵犯和分割貴族庄園」的主張並沒有加以修改,以前俄國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村社」是一種過時的封建宗法組織,由它們主導未來的農村斗爭,會使「歷史車輪向後倒轉」。可見布爾什維克對即將到來的「農民分地」始料未及,自然也就談不上去領導它了。更何況1917年以前,布爾什維克在農村只有4個支部,494名黨員,就是在走出地下以後的1917年也只有203個支部,4122個黨員,與在農村具有百萬之眾的社會革命黨無法匹敵,所以即便它想去領導農民,也無法與之爭奪領導權。
「馬後炮」的臨時政府土地政策
其實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三年,也就是1916年,由於俄國在戰場上接連失利,民怨沸騰,沙皇權威削弱,沙皇政府不起作用、不能領導國家已經是人所共知的現象。在絕大多數農民眼中,籠罩在沙皇身上浪漫的光環消散了,各地法制鬆弛,政府已無暇顧及農民搶佔地主土地的事件了,它對農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已經自發地興起「奪地」運動。如前所述,地主土地多來自1861年農奴制改革中化公為私的「割地」,而私有農民土地則來自斯托雷平「警察式改革」對村社的瓦解,這兩次專制制度下的化公為私的改革很不得民心,「開倒車」的「反改革」呼聲一直就很高。政府權威削弱後自發地就出現了利用傳統村社剝奪地主和「富農」(斯托雷平改革中脫離村社的私有農民)的浪潮,而這時地主早已成為「死老虎」,要麼把土地交給管家自己逃往城裡成為「不在地主」,要麼賤賣拋售土地把資金轉移到其他領域。
二月革命後作為臨時政府清楚地知道首先需要做的是分給農民土地。這是立憲民主黨多年來承諾過的主張!現在輪到自由主義第一次可以大展鴻圖,圓農民的夢,怎麼能輕率行事呢 土地是一定要分的,但是不能在戰爭狀態下毫無規劃的「亂分」,前方正在打仗時怎麼分 如果在全國丈量、統一規劃沒有出來之前任由各地村社自作主張分土地,擅自改變土地制度,勢必會造成農村和前線的雙重緊張和動盪,將直接關乎到戰爭輸贏的結局。
於是新政府要求農民稍作忍耐,等到戰爭塵埃落定,等到臨時政府能站穩腳跟,就召開了立憲會議,進行了全國摸查,一定能夠完成俄國農民等待了幾百年的夙願。臨時政府3月19日發表關於土地問題的決定中說:「土地問題不能用任何搶占的辦法解決……應當通過人民代表機關制定法律來解決土地問題」。要求農民在法律的框架下「分土地」。
代表農民利益的社會革命黨人已停止焚燒地主庄園和分地活動,呼籲,「不要把土地社會化的偉大事業變成隨意私自佔有土地」。切爾諾夫說,用非組織手段奪取土地是不行的,他呼籲農民代表蘇維埃有組織地奪取土地。切爾諾夫反對「自行奪地」,農民對地主、土地所有者的進攻就得到了無政府主義的稱號。他號召農民耐心等待召開立憲會議。1917年初在第一次全俄農民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社會革命黨同意臨時政府的主張,認為「解決土地問題是將來立憲會議的事」,自行奪地將會被視為非法行為。只有想乘亂奪權的布爾什維克煽動農民一刻也不要等待,許諾支持立即展開分地運動。
在不同地區已經展開的分地運動中,後來者唯恐叫別人佔了先機,拿到土地者也害怕得不到承認,於是發生了農民情緒的激進化的過程。二月革命後的頭兩個月農民寄希望於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以影響戰爭為借口而拖延解決土地問題的態度,又使農民把希望轉移到社會革命黨身上。但是當他們得知社會革命黨要求農民以克制的態度等待立憲會議的召開,就在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紛紛指責「自行奪地」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違法行為時,農民就開始拋棄他們尋找更激進的代言人了。布爾什維克鼓噪農民趁亂分地的宣傳起到了作用,在那些靠近前線和城市的地方,許多人從社會革命黨的支持者變為列寧政黨的支持者。主張合法分地的黨派延誤了時機,叫激進的布爾什維克鑽了空子。在他們看來,土地運動為革命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
② 俄羅斯:叫地主 。美國:搶地主 。中國:不搶。俄羅斯:我搶 。俄羅斯:34567
美國,中國,俄羅斯逗地主,中國不叫,俄羅斯搶到了,然後俄羅斯出「34567」後續不明?在暗示國際形式?
③ 俄國農奴,地主與國家是什麼關系
農奴制是封建社會中封建領主在其領地上建立起來的剝削奴役農奴的經濟制度。由於被剝削的主要對象是農奴,故名又稱封建領主制。在這種制度下,少數封建領主或農奴主佔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絕大部分生產資源,並部分佔有農奴;農奴從農奴主手中分得一塊份地,作為代價他們必須無償耕種領主土地,服各種勞役,並上繳大部分勞動產品。農奴制的基本特徵是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於農奴主。而農奴主則利用這種人身依附關系,對農奴實行超經濟的強制剝削。農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勞役地租,輔以少量的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
④ 關於俄國農奴制
是這樣的:俄國當年的有錢人大致可分為三個團體:貴族地主、資本家(老闆嘛)、打劫的(黑社會什麼時候都有)。打劫的什麼時候都能活,前提是地主和老闆得有錢。地主嘛自然也是不愁吃不愁用的,家裡不止一畝三分地,況且又有那麼多一輩子只給自己打工又不用給工錢的農奴,自己數票子還忙不過來呢。農奴就慘了,雖說能吃個半飽有幾件破衣裳,可自己一輩子都要受地主盤剝,被拿到跳蚤市場去賣也不是沒有可能,一句話,跟工具沒兩樣,還不允許做其他事,所以個別有想法的就琢磨脫離地主老爺唄。
另一撥人--資本家,原先也是小市民出身,沒地沒農奴,白手起家,好不容易有個廠房機器什麼的,於是錢越賺越多,機器也越來越好,可就是沒多餘人去操作啊,把老闆家阿貓阿狗都算上也沒幾個,從哪兒招小工呢?跟地主們搶唄,反正他們也沒用得怎麼樣。地主們不幹啊,憑什麼我們的東西要給你們啊!什麼?買?笑話,你買走了我用什麼?於是地主們就不待見越來越強大的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原先也沒辦法,那幫人上面有人,沙皇和宮廷是他們大老闆嘛。於是就只能招自由民當工人(有些地主貴族自己也辦廠,不過那是極少數,因為經營太麻煩了)。等到這些個自由民都招得差不多了,市場越來越大了,資本家們與地主的矛盾就越來越大,於是乎,革命就來了~
⑤ 地主是什麼意思
地主是一種中國古代階級稱謂,指家庭擁有土地,其成員不參加勞動的人。
1、指在社會處於封建特徵的時期,具備土地作為產業資本的一個階級的人的簡稱。
在東方和西方社會,有著不同的概念。西方學指的是農場主Farmer(註:Farmer在中文翻譯為農民,在英文中其實是指具備土地作為產業資本的人,因為西方實行的是農場化管理,故農場主即為地主)。東方學說中古代未有這個稱呼,近代引進這個稱呼後,泛指具備相對多的土地作為資本的人。相對的概念十分寬泛,但多數地方以聚集地為概念。
2、指住在本地的人(跟外地來的客人相對)。例:略盡地主之誼。
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購買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房地產企業實際上也是地主(盡管沒有土地所有權)。
4、城中村的村民並不從事農業,僅靠土地及其附屬建築物出租就能生活,變成了新時代的地主。
5、在某一地區居住時間比較長,對該地區比較熟悉。那麼朋友過來之後,你就可以盡「地主」之宜去招待。
6、擁有大批土地,名下擁有大批佃農也稱為地主。
(5)俄羅斯地主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主階級是地主制經濟下的主要剝削階級,也是封建社會主要的統治階級。它具有按封建等級制度劃分的階層。在中國,地主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有具有較高社會地位、享有政治特權的世族地主、縉紳地主,他們憑借世襲的或非世襲的地位和特權。
2、有社會地位較低、沒有政治特權的庶民地主。他們主要是中小地主。他們既受豪強地主欺凌,自己又得勤於勞作,忙時也要僱人。由於土地可以買賣,地主階級的成份常有變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取得地主身份所需土地的最低必要量降低,庶民地主在人數上的優勢增大。在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後,工商業者購買土地,出現工商業地主。
3、封建社會擁有大量財富的糧商、鹽商、絲綢商、黑幫幫主亦是大地主,為數不少。
⑥ 俄國地主的標準是多少畝土地
擁有500俄畝以上土地的為大地主。
大地主的土地佔有情況是3萬個地主擁有7000萬俄畝土地。每個大地主的地產平均為2200俄畝。
擁有500俄畝土地以上的大地主共擁有7000萬俄畝土地,而他們的人數卻不到3萬人。大多數農民,即1300萬農戶總數中的1050萬戶,總共才擁有7500萬俄畝土地。
⑦ 俄國的農奴制為什麼會在近代垮台
俄羅斯史學家一直在爭論,是否可以將沙皇俄國時期的農奴制等同於奴隸制。俄國曾經盛行封建農奴制,農奴是人身權利受到限制的人。有些人認為這幾乎等同於奴隸制,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俄國農奴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地位。我們必須承認,在不同的統治者之下,農奴制有很大的不同。有時情況有所緩和,農民可以捍衛自己的權益。但也有一段時間,農民的地位和北美種植園里的黑人奴隸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俄羅斯精英們越來越意識到農奴制是一個偉大國家的恥辱。因此,到19世紀,農奴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1797年,皇帝保羅一世將勞役(俄國農奴制時代迫使農民無償地為地主勞動)限制在每周三天。19世紀40年代,尼古拉一世禁止將農民從土地上出售。直到1861年3月5日,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度的法令。
⑧ 俄國沙皇統治時期的農民為什麼破產,當時的農民是怎麼生存的,有錢人呢
俄國沙皇統治時期,貴族地主掌握著國家政權,控制著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佔有制是農奴制殘余的經濟基礎。封建農奴制殘余,使農民在改革後仍然處於十分悲慘的境地。他們政治上仍然受壓迫,經濟上照舊依附於地主。他們承擔著贖金、貸款利息和贖買手續費的盤剝以及土地稅、自治稅和村社捐稅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的重壓。因此,廣大農民仍然飽受飢餓的折磨。 盡管如此,1861年農奴制度改革畢竟加速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使資本主義在國民經濟許多部門中得以確立。俄國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經濟狀態。
在農業方面,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明顯地表現在農民階級的分化上。在農村,農民階級一方面分化出少數富農,他們擁有優良的牲畜、農具和大量土地資金,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他們不僅購買農民所出賣的份地,而且還買進地主所出售的庄園。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產的農民,他們不僅失去了土地,而且喪失了其他生產資料,淪為農村中的無產階級。這些農村無產階級和農奴制改革所造成的無地農民就形成了一支僱傭大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農民的分化促進地主經濟循著資本主義道路演進。農民破產後,由於失掉了馬匹和農具,不能再為地主服工役了,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採取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農民的分化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農村和市場的聯系也日益頻繁,這些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工業方面,資本主義也同樣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事實上,俄國的專制制度並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變化
⑨ 沙俄統治時對居民的制度
19世紀的俄國是歐洲領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但當西歐主要國家已完成或正在進行工業革命時,俄國仍是個落後的封建農奴制國家。俄國自彼得一世改革後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異常強大,沙皇是全國最高的統治者、是俄國地主的總頭目,他既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又是全俄的主宰,具有無限的權威,全國任命必須絕對服從,並且沙皇用軍隊和警察等國家暴力機關來維護統治。一旦農奴發生暴動分駐各地的軍隊立即前往鎮壓,沙皇政府還實行書刊檢查制度,限制人民的出版、言論自由。由此可見沙皇制度的國家機器是十分強大的。這些國家機器的使命是維護農奴制度和沙皇專制制度,這為沙皇政府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提供了條件。
在俄國對待農奴制問題上俄國一直存在兩種道路,一條是農民和革命主義者為主的主張進行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廢除農奴制,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另一條是以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地主也對沙皇專制制度不滿,鼓吹走改良的道路。這樣俄國資產階級便產生了分裂,無法集中力量來反抗沙皇專制政府。在五、六十年代革命民主主義者進行了大量的革命鼓動活動,「1858年有86次暴動,1859年有90次,1860年有108次,這些暴動表現在以反抗整個農奴制度為目標,而不和以前一樣單為反抗個別的地主,各地農民都拒絕履行『強迫勞動』及支付『免役稅』並對派往鎮壓的官吏和軍隊進行抵抗」[4]這使得俄國出現了革命的形勢,但由於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且由於沙皇還擁有著強大的軍隊和警察等國家暴力機關能有效的鎮壓農民起義,於是革命形勢沒有演變為農民戰爭。這讓沙皇政府能夠自上而下進行有利於地主的改革,從而能緩解矛盾進而瓦解了可能進一步發展的革命形勢。早在1856年亞歷山大二世就第一次提出了要廢除農奴制,他說「農民和他們的地主之間存在著敵對情緒,不幸的是由於這種敵對情緒,發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相信,我們遲早會解決這個問題,我想諸位會同意我的意見的,因而自上而下解決要比自下而上解決好得多」
19世紀中葉的俄國是一個封建專制的國家,沙皇嚴厲控制人們的思想,限制人們的言論、出版自由,廣大農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因此農民多數愚昧無知,只知逆來順受。還因為俄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於是就形成了俄國人民淳樸、忠厚、老實的民族性格,他們在沙皇的統治下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雖然對農奴制不滿但不敢也不想到要推翻沙皇的統治。所以俄國在1861年改革前的封建沙皇專制統治是比較穩固的,雖然有一些農民暴動但未達到顛覆沙皇統治和割據一方的地步。
俄國人的精神支柱是東正教,而東正教又被沙皇嚴密控制,這樣一來沙皇不僅僅是世俗的統治者而且還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是人間的主宰。這樣沙皇在精神上對全體國民進行控制,這樣文化程度低的廣大人民對沙皇的權威便有了與生俱來的恐懼感,對以沙皇為代表的地主階級十分畏懼。這樣對農奴制的廢除便不能依靠落後的農民階級進行自下而上的革命了。
另外俄羅斯地跨歐亞大陸能吸收兩洲的先進思想文化,但由於其中心在歐洲所以受歐洲文化影響較深。且在彼得一世後俄國主要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文化,於是資本主義的文明也滲透進俄國,當時較落後的俄國就不可避免的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在幾個世紀里俄羅斯都在接受西歐的先進文化,因此當沙皇設立秘密委員會研究農民問題時因受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認為解放農奴是合理的。
而且在俄國傳統歷史上,「無論是16世紀50年代的伊凡四世時期,還是18世紀的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無一例外的都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的途徑達到振興和挽救封建王朝的目的,這以成為俄國封建統治者治國安邦的既定方針和傳統。」[17]所以當俄國統治階級發現農奴制已無利可圖,並且農民暴動愈演愈烈開始威脅其統治時整個同志階級都不約而同想到對農奴制進行有利於地主改革,從而消除革命的危機,來鞏固統治和維護利益。
⑩ 前蘇聯的地主是被國家怎樣處理的
沒收所有財產,全部歸國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