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在常規武器方面領先俄羅斯了嗎兩者相差大嗎
目前除了大型運輸機、重型直升機等個別領域,我國的常規武器相對於俄羅斯,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有很大優勢,為避免單純的羅列數據,僅就以下四個主要方面展開討論:
空軍方面,我國三代和三代半戰機直逼1400架,而俄羅斯還是450架左右,這可是三倍以上的差距。作為主力的空警500數量已超過30架,而且它的數字陣列雷達相對於俄羅斯現役A50U預警機的脈沖多普勒雷達更是有兩代的技術領先。
總之,俄羅斯長期的經濟不振累及國防開支,龐大的核武庫又吞噬了大部分本來就不多的國防預算,這樣一來,常規武器的狀況堪憂,連維持既有規模都很困難,更不要說保持良好狀態了。因此,我國的常規武器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反超,但與美國的差距仍然巨大,暫居第二。可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常規武器尤其如此,我國要走的路還很長。
2. 中國和俄羅斯誰更發達
中國更發達。俄羅斯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它們價格的暴跌使俄羅斯陷入了困境,而中國是世界消費品製造商,他們出口增值產品,因此價格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不同的技術領域,各有千秋,例如,中國擁有更先進的電子製造能力,而俄羅斯擁有更先進的航空航天能力。
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
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一直非常密切。後者是外國外交關系中最重要的國家。同時,中國對俄羅斯也非常重要,兩國在軍事、科技、經濟等領域,一直在加強交流合作的程度。現階段中國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可能還更甚於俄羅斯對中國。
目前俄羅斯口罩的日產能不到400萬,要近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生產1.5億只。如果沒有中國的援助,俄羅斯的疫情可能會徹底失控,因為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期就是爆發前一個月。在國內疫情的早期,中國的醫療物資也曾嚴重不足,俄羅斯是最早幫助中國的國家。
他們把國內的醫療武器幾乎全部運輸到了中國。由於這些國家的幫助,中國才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期,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擴散。
3. 為什麼我國能領先俄羅斯研發出五代機
俄羅斯人才流失太嚴重,歸根結底是錢鬧的
4. 中國目前的工業水平、精密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都比俄羅斯先進,為什麼軍工卻趕不上俄羅斯-
無知者無畏
首先就錯了,中國的技術水平和工業基礎都比俄羅斯更差。
至於計算機技術,由於中國是世界代工工廠,看似計算機技術先進,但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像中國的超級計算機使用的核心處理器是美國的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很多基礎的IC晶元中國大陸都設計不出來,別看中國是世界計算機製造大國,但只是廉價勞動力工廠而已,在關鍵的晶元製造方面,不僅趕不上歐美,甚至與中國台灣相比都有差距;像中國引進的瓦良格航母,其特種鋼材蘇聯80年代就研製出來了,中國在2000年以後才能自行製造,還有中國的殲10用的還是俄制AL-31FN渦扇發動機,心臟都是別人的,還談什麼領先。目前中國軍工技術與俄國大概有5---10年的差距,與美國大概有20年的差距。
5. 為什麼中國會被俄羅斯迅速超過
要知道雖然俄羅斯的經濟風雨飄搖,但其軍事力量仍然繼承了前蘇聯的強大性。外界之所以認為他的軍事力量變弱是根據起經濟水平判段的,但人們可能忽視了一點,就是「基礎」。我們中國的軍事基礎和俄羅斯相比差遠了,早在二戰蘇俄的坦克裝甲洪流就阻擋了希特勒東進的步伐。坦克界受屈一指的T—34馳騁東線戰場,即使後來的「虎」式坦克也未能獨領風騷。近代的T—72 T—80MU 已經服役的T—90 第四代的T—95(太多了)。總之其強大的重工業基礎,悠久的軍事文化思想。不是超過而是一直領先。
6. -中國和俄羅斯,誰的科技更發達
就技術而言,俄羅斯在某些高端領域比中國領先(航天技術,重型武器).但受經濟的限制,他無法完全運用其高端技術.所以就目前來說和中國總體實力不相上下.
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聯在一起,統稱為「科技」。實際二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要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系起來;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准確的規劃。
7. 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對比如何
中國跟俄羅斯打起來,如果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
1個月之內,俄羅斯在烏拉爾山以東全部淪陷。
在常規武器方面,俄羅斯對中國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唯一有優勢的是在大型軍用飛機方面,比如說伊爾76,白天鵝等。不過等中國的ARJ21跟H20服役,這種差距幾乎就停留在白天鵝上面了,畢竟有了大型軍用飛機載體,研發大型軍用轟炸機的速度將會加快。但是可以從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包括現在的I S I S戰爭中,可以看出,關靠空軍的轟炸,根本就決定不了整個戰爭的結局,況且,中國的有自己的路基反導系統,戰略轟炸機必須是在奪取絕對制空權才能使用,而中國空軍並不弱,俄羅斯在對中戰爭中,是無法取得絕對制空權。
8. 中國在哪些方面超過了俄羅斯
1、國防後備力量的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中國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優良作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尤其是從1985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明確提出「精乾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是建設現代化國防的必由之路」這一基本指導方針之後,作為一支偉大戰略力量的我國國防後備力量,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並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各級地方黨政領導關心後備力量建設,各級軍事機關狠抓後備力量建設,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支持後備力量建設的可喜局面。中國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改革,各項工作均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2、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國防科技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關懷和領導下。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後到先進,建立起了包括電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科研實驗生產體系。
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為現代化建設和切實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3、第三,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軍事法規體系
新中國成立伊始,如何建設國家,如何建設國家軍事,都沒有經驗,都是向蘇聯學習。在學習過程中,1952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聯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兵組織暫行條例》,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同年,人民解放軍實行薪金制、軍銜制和義務兵役制三大制度。人民解放軍的一些規章,除《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草案)》是總結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經驗制定的外,其他基本是照搬或參照蘇聯紅軍的一些軍事規章。
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軍事建設貫徹「以我為主」的方針,從中國國情、軍情出發,編寫制定自己的條令、規章。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軍事法規建設明顯加快。
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等。
至2005年底,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為龍頭,15部專門規范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法律以及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181件軍事法規、88件軍事行政法規、3000多件軍事規章的法體系。
4、第四,全面展開了軍事人才隊伍建設
新中國成立時,人民解放軍隊伍中除有極少量知識分子和懂技術的幹部外,總體文化素質很低。據1951年底調查統計,全軍部隊戰士的文化程度,初小以下者約佔80%,其中識500字以下者佔30%左右;幹部中不及高小程度者約佔68%,其中初小以下者佔30%左右。
這與建設現代化、正規化強大國防軍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1952年6月至1953年5月,全軍進行一年速成文化教育,部隊文化水平發生明顯變化,一大批文盲、半文盲語文達到高小畢業程度,初小以下文化程度者已從1951年的67.4%下降到30.2%,初小畢業以上者由16.4%上升到42.1%。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起,全軍即逐漸建立了正規的各級各類軍事指揮院校和專業軍事技術學校,培養軍事指揮和專業軍事技術幹部。改革開放後,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努力實現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此後軍隊各級領導班子的歷次調整,嚴格按「四化」要求選配幹部。進入20世紀90年代,建立了依託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培養軍隊幹部制度。
21世紀以來,中央軍委和總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規,採取措施大力加強軍事人才隊伍建設,以建設指揮官隊伍、參謀隊伍、科學家隊伍、技術專家隊伍和士官隊伍「五支隊伍」為重點,造就大批適應信息化建設、勝任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任務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今天,人民解放軍各級領導班子文化程度均在大專程度以上,碩士、博士學位的領導幹部所佔比例越來越大,五支隊伍建設已初具規模。同時,採取措施鼓勵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入伍當戰士。
5、建立了完整的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體系
新中國成立時,國防工業的基礎也極為薄弱,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創建並發展起來的根據地兵工廠,這些工廠條件簡陋,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一般只能生產槍彈、手榴彈、地雷、中小口徑迫擊炮彈等,也生產少量槍械和小口徑火炮;
另一部分是接管的原國民黨政府的軍事工廠,這些企業的設備條件和人員的文化技術水平都比共產黨自己創辦的兵工廠要好,但中國的整個工業水平和技術水平低,這些企業也只能從事舊雜式武器裝備的修配和小批量生產,不能生產坦克、大炮、飛機、艦艇等武器裝備。新中國的國防工業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
1964年10月至1970年4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首次導彈核武器發射、第一顆氫彈爆炸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先後試驗成功。改革開放後制定了「863」工程計劃,軍隊信息化建設在指揮自動化建設基礎上,
已由分領域建設為主轉為跨領域綜合集成為主的全面建設,軍事綜合信息網已開通,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控制系統建設取得進展。地地洲際導彈試驗、潛地導彈發射成功,導彈核潛艇建成下水,通信衛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先後發射成功。從1999年12月1日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到2008年9月25日,
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先後發射成功。2007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國防科技事業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這一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除空軍一部分飛機和海軍一部分艦艇是購買的外,陸軍和第二炮兵武器裝備基本都是自行研製的,並正在製造航空母艦。
9. 我國與俄羅斯相比具有哪些優越性
1經濟優越:我國早就加入了市貿組織,目前經濟地位已經排在世界第二,而俄羅斯與我國相差甚遠;到目前俄羅斯仍然沒能順利加入市貿組織。
2勞動力成本低優越:眾所周知,我國人口眾多,排在世界第一,故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對比西方國家成本非常之低,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能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俄羅斯則相反。
3電子輕工業製造業等基礎工業優越: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大量的外企及先進的國外技術落戶中國使的我們在短短的十幾年間成就了相對先進的電子輕工業等基礎工業,而且我國的加工製造業也一度處於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也說明我國在各項製造業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俄羅斯依然在吃前蘇聯留下的基礎工業能力。
4軍事裝備思路變革優越:雖然我國對比俄羅斯軍事技術還不強,但我國比俄羅斯擁有超多的軍費可開支,再加上我國培育且吸收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我們一邊購買借鑒俄羅斯的技術裝備,另一面全力研發自己的技術裝備;從近一兩年不斷露面的新武器不難看出我國前期所做的軍事裝備變革已經開始有所收獲;而俄羅斯還是繼承前蘇聯軍事技術思路並沒有太大的軍事技術變革。
5中國老百興比俄羅斯老百興有更多且更低價格的商品可消費;我大學同學去俄羅斯待了半年,說那裡同一類商品可選擇的不多,小商品什麼的花樣少,但有一些中國人在那賣東西。
10. 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對比如何
一、陸軍:
人數:中國戰斗人數約70萬,俄羅斯經過擴軍,現在有多少不好計算,但算上邊防軍、內衛部隊估計也不會超過40萬,中國國土遼闊,人口是俄羅斯的10倍,不考慮治安,中國優勢較大,但考慮到治安,中國只能說略占優勢。
裝備:中國坦克近萬輛,以一代坦克59式為主,戰力堪憂,三代坦克96系列2000多輛99系列近千輛,俄羅斯坦克以二、三代坦克T72/T80等為主,有5000多輛,剩下封存的T54、T64、T72據說有1萬多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紙面上看,坦克類裝備俄羅斯數量領先,新式裝備中國領先,尖端技術俄羅斯領先,常規戰力估計俄羅斯力量較強,發展潛力似乎也是俄羅斯較好。
步兵戰車,中國落後很多,俄羅斯60年代已經實現機械化與摩步化,裝甲戰車4萬輛,中國目前很多乙種師還只能坐卡車上戰場,據說裝甲車只有5000輛。技術上中國沒有重型步兵戰車,而俄羅斯產品線齊全、技術,可見這塊兒俄羅斯領先中國很多,技術上領先多少不好說,但配備率要遠高於中國。
火炮:中國的火炮技術似乎是要領先於俄羅斯,無論是牽引式、自走式還是火箭炮,但很難量化比較,從數量配備來看俄羅斯牽引式1.25萬門,自走式6000門,火箭炮4500門,大口徑加榴炮700門,中國火炮6000門,自走式和火箭炮都是差不多2000門,不過我沒有第一手數據,數據來自網路,中國在技術精度上略微領先,戰斗實力俄羅斯領先優勢較大。
直升機:俄羅斯陸軍各類直升機5000多架,中國估計1000架左右,而且大多數要從俄羅斯采購。俄羅斯完勝。
陸軍用導彈:戰術反坦克導彈、地空導彈、岸艦導彈,地地戰術導彈等,不用多說,俄羅斯均是業界翹楚,配備率也遠高於中國。
單兵武器:各種戰術武器包括各種槍械、單兵防護裝備、輔助設備以及單兵導彈等中國要略微落後但足夠用了,不多說。俄羅斯的RPG、AK、防彈衣等都是國際市場暢銷產品。裝備率二者估計相差不大,有差距的話推測也是俄羅斯更高一些。不過這個影響不會太大,二者實力相差不多。
地雷、軍用車不做比較。
二、空軍:
殲擊機:單個技術來看,中國的航電系統、隱形技術紙面上強於俄羅斯,俄羅斯的氣動性能、發動機技術強於中國。紙面上二者打平。
常規力量二者實力基本相當,三代殲擊機數量都是近千,紙面上5代機殲20已有1、2個飛行中隊的規模,俄羅斯T50試飛比我們早但成軍還遙遙無期,尖端戰機中國暫時領先俄羅斯,不過從實戰角度來說,俄羅斯對T50(主要是隱形功能)並不感冒,可能也是成軍時間較慢的原因。俄羅斯的尖端戰機SU-35已有2、3個飛行大隊,強於龜速成軍的殲20(我個人認為殲20什麼水平不好說,四代機4s標准Su35已經具備3個S,且是超S,隱身特性本身就有爭議,例如所謂隱身無非就是現有雷達看不到,雷達發展之後就沒什麼隱身一說,雷達與隱身是一對矛盾,而且高速飛行或者發射導彈自然會發生雷達信號,具體戰斗時候隱身能起到什麼作用我不知道,不評價)。
轟炸機:戰斗轟炸機老式中國飛豹250架,殲16 50架,共300架,實力堪憂,俄羅斯老式蘇24、蘇25近千架,實力強於中國,新式蘇34有50架,實力估計跟殲16接近(蘇30系列不做轟炸機考慮),新式戰術/戰略中國只有轟6系列,總數量150架,先進的可以作為戰略轟炸機的轟6k只有幾十架,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總數200架,性能領先於轟6k的圖22M是俄羅斯要淘汰的,也有116架,超遠程的圖95和圖160分別有63架和16架,質量和數量都遠強於中國。
預警機:俄羅斯數量20架,數量較多,中國數量5-10架,估計5架左右的可能性較大,技術領先較多,相控陣雷達,航電系統等。強不到半代,綜合實力估計相當。
直升機:俄羅斯空軍有近兩千架直升機,技術先進、全面,世界領先水平。中國500架左右且多數購於俄羅斯,中國直8、直9技術和配備均很落後,直10也未大規模列裝,估計要等直20。
無人機:中國無人機可出口,水平未知,配備情況也仍屬試驗階段,但技術實力要強於俄羅斯,原因仍然是航電。
加油機、教練機、運輸機:中國剛入門,尚不可同日而語。
三、海軍:
航母:俄羅斯一艘戰鬥力堪憂,中國一艘訓練艦,一艘即將下水,均為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
艦船上中國領先,實戰經驗俄羅斯先進,艦載機也較為全面,俄羅斯殲擊機、反潛直升機、預警直升機等可上滿,中國只有20多艘殲擊機。總體實力相當。
驅逐艦:中國的先進驅逐艦052、055系列共有近15艘,還有近10艘在造,俄羅斯的光榮級、無畏級、現代級等有20艘左右,數量表面上領先,噸位也高很多,但面臨退役,新建的也許有,但沒有哪怕已經在鋪龍骨的新聞,中國的領先優勢仍然是雷達和航電,俄羅斯船用燃氣輪機儲備也未必很強,整體來講俄羅斯即使造新艦艇,也很難對052D、055形成難以追趕的優勢,也就是你追我趕,其他的航電、雷達技術都要落後3、5年。因此驅逐艦中國領先。
護衛艦:中國的054、056系列已經有幾十艘,俄羅斯20380之類的才幾艘,其他都是老艦艇,俄羅斯目前在技術上確實更先進一些,例如隱形、垂發之類的,但總體仍然也是相當。
補給艦、登陸艦、掃雷艇等俄羅斯有領先,但這種優勢不算什麼太大的優勢,很容易追趕,不做比較。
艦用導彈:中國的海紅旗、鷹擊、長劍等導彈全面落後俄羅斯,這會構成很嚴重的問題,兩艦相遇,開得快,發現得早但打不到,很郁悶。
潛艇:中國的核潛艇基本不能用,噪音大、續航短、下潛淺等技術全面落後於俄羅斯,數量也少,27vs42,俄羅斯的亞森級、北風之神級仍然是這個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導彈的話布拉瓦穩定性差但巨浪技術差很多反而穩定性更差。常規潛艇也完全沒法比。
總體來看,最關鍵的差距還是綜合戰場應用能力,這點中國正在慢慢追趕,關鍵裝備進步很快,但部分配套都還差得很遠,這種隱形實力的追趕更慢、更麻煩。不過中國目前的gdp是俄羅斯的5-10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大約是4.3倍左右,後續發展潛力肯定是中國強的多,但估計真正軍事實力超過俄羅斯,可能仍然需要10、2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