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族的樂器是什麼圖片

俄羅斯族的樂器是什麼圖片

發布時間:2022-11-17 01:46:43

1. 俄羅斯民族樂器班吉拉圖片

班吉拉俄羅斯族樂器名稱,近似吉他 ,但琴身和琴把比吉他要簡便。原為烏克蘭樂器。後來成為俄羅斯族所喜愛的樂器之一。老 人們比較喜愛,茶餘飯後,以它彈奏小曲,娛樂和解悶,有時也為親友家庭小聚時伴歌配舞。公演獨奏和合奏,則很少使用這一樂器,因其音量較小,樂聲傳聞有限。

巴拉萊卡琴(балалайка),俗稱三角琴,俄羅斯獨有的民間弦樂。這種樂器的形狀為三角形、琴頸細長、有3根琴弦,4-6個弦柱。雖然巴拉萊卡琴的「形體」基本相同,但是其「個頭兒」卻大小不一。大的1.7-8米,小的則只有600-700毫米。琴體的大小決定著它的音域和音高。


2. 民族樂器有哪些

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嗩吶、鼓等。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吹奏樂器:木葉、紙片、笙(漢族)、蘆笙(苗、瑤、侗族)等。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竹製口弦(彝族)等。打擊樂器:梆子(漢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等。

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嗩吶、鼓等。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

1、吹奏樂器:木葉、紙片、笙(漢族)、蘆笙(苗|瑤|侗族)、確索(哈尼族)、巴烏(哈尼族)、口哨(鄂倫春族)、葫蘆絲。

2、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竹製口弦(彝族)、樂弓(高山族)。

3、打擊樂器:梆子(漢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梨花片(漢族)、臘敢(傣族)、編磬(漢族)、木鼓(佤族)。

4、拉弦樂器:樂鋸(俄羅斯族)、拉線口弦(藏族)、二胡(漢族)、高胡(漢族)。

3. 俄羅斯族的民族文化

俄羅斯文學在世界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羅斯人的祖先為後輩留下來的口頭文學遺產,如歌頌勇士的長篇史詩、童謠、諺語等。特別在19世紀初,俄羅斯的文學遺產對我國的俄羅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響。
俄羅斯族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文學藝術,其中書面文學主要有詩歌、小說等,如加入中國籍的俄羅斯移民伊萬寫了一部名叫《逃亡記》的小說,主要描述了他們從俄羅斯逃到中國的經歷,俄羅斯族女教師曾寫過《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成員》一詩,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融洽和團結。另外俄羅斯族還有大量的民間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格言、諺語、謎語、說唱等多種形式,其內容大多是歌頌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善良,富於創造,勇於克服困難的高貴品質。 擁有深厚音樂文化傳統的俄羅斯人視音樂、舞蹈為生命,無論是宗教儀式還是日常喜慶娛樂場合都有歌舞和樂器相伴。
我國流傳的俄羅斯族音樂可分為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兩類,以風格、體裁多樣的民間音樂為主體;其音樂屬典型的歐洲樂系,調式音階採用歐洲大小調式,織體以多聲為主,帶有縱向的、和聲的音樂思維特點,在56個民族中獨樹一幟。
俄羅斯族民歌內容非常廣泛,從題材上可分為風俗儀式歌、抒情歌、敘事歌和舞蹈性短歌等類別。巴拉來克是俄羅斯族獨特的弦樂器,又稱「三角琴」。俄羅斯族相聚的時候,經常彈起三角琴或拉起手風琴,唱歌跳舞,傾訴歡樂。俄羅斯族的傳統音樂包括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兩部分,民間音樂包括儀式歌曲、抒情歌曲、敘事歌曲、歌舞音樂和器樂曲。
儀式歌是俄羅斯民歌的重要形式,多與這個民族的傳統生活習俗相關,主要用於婚喪類儀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婚禮歌。傳統的俄羅斯族婚禮中,姑娘出嫁的前一天親友們都會趕來祝賀,並在女伴們為新娘梳洗打扮時唱歌送行,歌聲充滿著離愁別緒,令人傷感不已。《飛去的燕子》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婚禮歌。
抒情歌多表現愛情的內容,旋律非常優美。這類歌曲多為二部、三部合唱的形式,採用自然小調音階,有時也以一領眾和的方式進行,各聲部自由組合並隨時調整以保持聲部間的平衡,音樂風格獨特且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民間流傳較廣的《漁夫之歌》就是一首領唱與二部合唱的抒情歌,歌詞敘述了漁夫3個兒子的愛情故事。這首歌曲的高聲部採用了富有特色的自然小調,低聲部則有旋律小調的特點,旋律深沉而內在,極受人們喜愛。
俄羅斯族民間流傳有大量的敘事歌,多是以一曲多詞的形式反復演唱,內容題材十分廣泛。這類歌曲屬於多聲部的合唱,有以戰爭為主題的《兒子戰死在疆場》《一個果園綠蔥蔥》等,和聲雄渾,音樂庄嚴肅穆;也有反映婦女悲慘命運和愛情遭遇的《被踱的少女》《崎嶇的阿爾泰山路》等,帶有悲愴、凄涼的色彩。
在民間許多節日喜慶或娛樂晚會中,熱烈奔放、活潑開朗的俄羅斯民間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娛樂節目。為這些舞蹈伴奏的音樂,多是以獨唱或對唱形式演唱的舞蹈性短歌,或者以民間樂器演奏的樂曲。俄羅斯民間流傳的舞蹈歌曲數量很多,它們多內容詼諧、風趣,曲調活潑明快,結構方整,並可即興填詞,既適於伴奏舞蹈也可單獨演唱;舞蹈音樂的曲調一般來源於民歌,但也有少量專門的舞曲如《卡林努什卡》《米爾卡》《阿金諾奇卡》等。
俄羅斯族的器樂文化也比較發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能演奏樂器,民間常見的樂器有「巴揚」(手風琴)、吉他、曼陀林和「巴拉萊卡」等。「巴拉萊卡」是一種頗具特色的俄羅斯民間樂器,因琴身為三角形故又有「三角琴」之稱。它屬於彈奏弦鳴類樂器,上有長長的扁平把柄,正面用白色骨片嵌有音階的品位,把柄上部略有雕飾,斜立四個弦柱。音箱正中偏下,立有支弦的琴碼,一般為四度定弦,形制有高、中、低音五、六種,其中以高音巴拉萊卡的音色最明亮清脆,音色清脆明亮,經常與曼陀林、吉他、手風琴等合奏,深受青年人喜歡,在民間流傳最廣。器樂曲多是在俄羅斯民歌基礎上採用旋律加花或和弦分解變奏手法發展而成,一般在晚會上與歌舞及合唱穿插表演,樂手往往具有較高的演奏技巧和變奏才能。著名的樂曲有《我親愛的》《卡拉布希卡》等。 俄羅斯族是一個心靈手巧的民族,其民間工藝十分豐富和發達,富有藝術性和民族風格,對新疆和黑龍江等地的民間工藝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俄羅斯族男性主要從事靴鞋加工、裁剪縫紉和木工雕刻等行業,他們設計製作的男女皮鞋、皮帶等品種多樣,色彩鮮艷,加工精美,深受人們的歡迎。俄羅斯族女性主要從事編織與刺綉,她們能用各色毛線、絲線編制掛毯、坐墊、地毯、頭巾等,上面還綉有人物、花鳥、野獸等圖案,美觀大方,精緻高雅,都是精美的手工藝品。
套娃是俄羅斯著名的傳統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打開娃娃的肚子,會發現可以一層一層的剝下去。套娃不僅只數多,而且每套娃娃都大致不同,或許表情,或許顏色,還有每套娃娃的肚子上都描繪了迥異的故事、景物和文化。
俄羅斯族是一個純真善良的民族,世界上成千上萬的孩子的歡樂童年就是在美麗的俄羅斯童話的陪伴下度過的,像小紅帽和狼外婆、野天鵝、三隻小熊的故事等,都讓人百聽不厭。而世界聞名的俄羅斯套娃之所以如此在大千世界深受歡迎,是得益於這些娓娓動聽的童話故事。
俄羅斯套娃最早的創意就是為了取悅孩子而做成的木頭娃娃,孩子們都喜歡童話故事,於是故事裡著名的人物、動物都被做成了娃娃。隨著時間的推移,套娃形成了其特有的風格,大小不一的娃娃一個套著一個,讓人更覺趣味。14世紀至今,最早起源於莫斯科以南70公里的俄國古鎮Zagorsk的套娃,由於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藝以及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積淀,受到了各國大小朋友的喜愛。漸漸地,套娃素材也越來越豐富,除了童話人物外,歷史人物、權貴政要,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都成為創作的對象。按照肚子里含有小娃娃個數的不同,套娃以分成5件套、7件套、12件套、15件套等等。
至於可愛的俄羅斯木娃娃為什麼被稱作套娃娃(matryoshka/俄語:матрёшка),這裡面還有一番淵源呢,在舊時俄羅斯農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兩個十分普通的婦女名字。學者們指出,這兩個名字中含有拉丁詞根「mater」,意思就是母親。聽到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大戶農民家庭里的母親,通常是一個健壯能幹、略顯肥胖,生育了許多孩子的俄羅斯婦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著這么多小娃娃,於是套娃(matryoshka)就自然而然成了精雕細刻、色彩鮮亮的木娃娃們的名字了。
套娃的由來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一是相傳俄羅斯民族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後來表兄遠走它鄉,由於思念家鄉的表妹,每年續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後,見到表妹就將一排木娃娃送給表妹以表達思念之情,後人模仿傳稱套娃,又叫吉祥娃娃。又一傳說講的是千年前,一個小男孩在放羊的時候走失了可愛的小妹,他非常想念妹妹,就刻了一個,每天帶在身上。過了幾年,他想妹妹應該長大了一些,於是又刻了一個木頭娃娃,就這樣一直過了十幾年,小男孩成了英俊小夥子,身邊一直帶著自己刻的木頭娃娃,他把這些一個比一個大的娃娃一個套著一個,思念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打開來看。由於它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直至今日,在俄羅斯某些地方仍保留著男孩贈送女孩套娃的傳統。
俄羅斯族套娃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需經過楦空、燙花、鑲金等工序手工製成,由大到小,層層相套或一字排開,情趣盎然。單單木材的准備就頗費時日,萊姆樹、樺樹、椴樹是製作套娃的理想木材,一般在初春時節,樹木中富含汁液,砍倒後剝去樹皮,只剩少數幾環樹皮以防止木材開裂,然後暴露於空氣中通風。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就要晾乾兩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麼每個娃娃的內壁要做得很薄,對木材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般要晾乾5至6年。每個娃娃要經過15道工序,大小都不用工具測量,而是憑借藝術家們的感覺和經驗,他們獨特的手工設計使套娃們變得與眾不同,獨一無二。
娃娃們相互套在一起,意味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正是代表著多福多貴、多子多孫嗎?套娃的深層含意表達了人民對家庭和民族的熱愛與尊重,對人與人之間美好感情的嚮往和追求。
至今,俄羅斯套娃仍頗受青睞,你無論是親臨俄羅斯還是在游歷於中國其他地方都會買一套帶回家的,因為套娃不僅是孩子們的好夥伴,且是獨具俄羅斯風情的手工藝品。 俄羅斯族的住房被稱做「木刻楞」,房屋又高又大,單一木材構築的房屋,分為卧室、客廳、廚房和儲藏室。木刻楞也有土木結構的,他們的住房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上,牆壁很厚,多在 50厘米以上。房屋呈四方形,房頂傾斜,有的上面還覆有漆著綠色油漆的鐵皮,正門前有門庭和圍廊,門內有過道,過道兩旁是卧室和客廳。室內的牆角有土坯壘砌的火牆。有的人家是大型壁爐,外包一層鐵皮,鐵皮上抹一層黑油,俗稱「毛爐」,是很好的取暖設備。室內陳設比較講究,卧室擺放著木床或鐵床,鐵床欄桿雕有花草圖象,給人以古雅之感。客廳里的桌椅多為圓形,也有方形的。雖是鋪地磚,但上面又鋪有地毯。

4. 中國民族樂器的樂器的分類

中國民族樂器主要分為4大類,分別是:

1、吹奏樂器

吹奏樂器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2、彈撥樂器

中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

第一,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

第二,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3、打擊樂器

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

第一,響銅。如:大鑼、小鑼、雲鑼、大、小鈸,碰鈴等。

第二,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

第三,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

4、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典型樂器有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4)俄羅斯族的樂器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僅從己出土的文物可證實:遠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樂器。如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編鍾、編磬、懸鼓、建鼓、枹鼓、排簫、笙、箎、瑟等等。這些古樂器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

從周代開始,中國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中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

1、金類:主要是鍾,鍾盛行於青銅時代。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敲擊鍾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這兩個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還有磬、錞於、勾鑃,基本上都是鍾的變形。

2、石類:各種磬,質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異。磬架用銅鑄成,呈單面雙層結構,橫梁為圓管狀。立柱和底座作怪獸狀,龍頭、鶴頸、鳥身、鱉足。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兩層懸掛,每層又分為兩組,一組為六件,以四、五度關系排列;一組為十件,相鄰兩磬為二、三、四度關系。它們是按不同的律(調)組合的。

3、絲類:各種弦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4、竹類:竹製吹奏樂器,笛、簫、箎、排簫、管子等。

5、匏類:匏時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6、土類:就是陶制樂器,塤、陶笛、陶鼓等。

7、革類:主要是各種鼓,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8、木類: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發音,作樂曲的終結。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

5. 俄羅斯族的樂器有哪些

1. 三角琴為俄羅斯族所獨有,因琴身主體呈三角形而得名。俄羅斯人稱之為「巴拉萊卡(俄語:балалайка,英語:Balalaika)」。
2. 瓦爾干口琴。
3. 牧笛,俄羅斯牧笛的基本造型是直筒錐形的。笛筒的上有五個孔,下端還有一個孔。牧笛的吹嘴是小碗狀的,而下面的笛筒的底端是喇叭形的。牧笛的長度不同,從32厘米到83厘米。俄羅斯的牧笛通常是用樺木、楓樹木或刺柏木製成。
4. 木勺,在俄羅斯的敲打樂器中最有特色的是那形態各異,五花八門的木勺。這些原本用來吃飯的餐具,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藝人手中樂器,敲擊出獨特的俄羅斯韻律。據俄羅斯文化史料記載:木勺,作為一種演奏樂器,在17世紀以前的俄羅斯就已經出現在民間演出中,而在18世紀末,這種獨特的民間樂器在農戶人家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5. 扎列卡管,在俄羅斯歷史中扎列卡管是古老的俄羅斯民間吹奏樂器。這種樂器分單管和雙管兩種。
6.輪式里拉琴,是一種外形酷似小提琴的弦樂器。起初(約10-13世紀),它是教堂中演奏聖樂的樂器,因其形制較大,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能進行演奏。17世紀,輪式里拉琴在俄羅斯范圍內廣為流傳,成為了乞討者和朝聖者使用的樂器
7.嘩啷棒,在俄羅斯人的生活中,哐啷棒是婚禮慶典時不可缺少的樂器。通常在婚禮上十幾個人一起載歌載舞,用哐啷棒和其它樂器表演各種喜慶的節目。
8.蘆笛,俄羅斯的蘆笛外觀與18世紀歐洲宮廷樂器中的豎笛相似。這種蘆笛經歷了漫長俄羅斯歲月的洗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增添了俄羅斯民族的獨特色彩。俄羅斯的蘆笛通常是雙管的。

6. 五十六個民族的各族代表性樂器是什麼樂器

五十六個民族代表性樂器各具特色,具體如下:

01 漢族 ---古琴、古箏、嗩吶、揚琴、簫、二胡、腰鼓

02 壯族 ---馬骨胡、篳列(波列)、蘆笙、芒鑼、土胡竹筒胡、土胡、葫蘆胡、天琴 、瓦琴、邊鼓、蜂鼓、奘醪、棒棒

03 回族 ---泥哇嗚(塤)、口琴子 、口弦、咪咪子、簫簫子、角笛

04 彝族 ---巴烏、口弦、蘆笙、小悶笛、土洞簫、響把、簫筒、葫蘆笙、牛角 、葫蘆絲、馬補、阿烏、四胡、三胡、弦子( 彝族月琴)

05 苗族 ---角胡、直通簫、蘆笙、蟒笛、蟒筒、夜簫、姐妹簫、苗族大嗩吶、牛角、巴烏、口弦、木葉

06 滿族 ---鐵簧、八角鼓、龍笛、梵貝、海螺、蠡

07 藏族 ---鐵琴(鐵胡)、筒欽、剛洞、牛角琴(拉弦)、口弦、扎尼、藏京胡、必旺

08 侗族 ---蘆笙、玉屏簫笛、芒筒、牛腿琴、侗笛、侗族琵琶

09 瑤族 ---長鼓、竹枕琴、蘆笙、簫筒、牛角、口弦、獨弦胡琴、黃泥鼓 、一弦琴(彈撥)

10 京族 ---獨弦琴、三弦琴、竹杠、竹梆

11 白族 ---大三弦、蘆管(篳篥)、八角鼓、杖鼓、笳管、木葉、蘆笛

12 傣族 ---象腳鼓 、葫蘆絲、叮琴、芒鑼、篳、篳簫、玎列、橫鼓、排笙、葫蘆笙玎 黑、玎嘎那、玎膽

13 黎族 ---朗多依、鼻簫、利拉羅(拜)、口簫、笛列、篳、篳達、口弦、木葉、洞簫、椰胡、叮咚、樂杵

14 畲族 ---龍角、嗩吶、月琴

15 佤族 ---竹鼓 、瓦格洛、短笛、芒鑼、四孔簫、小獨笛、二孔簫、仙簫葫蘆笙、牛角琴(吹奏)、葦笛

16 水族 ---銅鼓、蘆笙、芒筒

17 土族 ---咪咪、羊皮鼓、笛、嗩吶

18 羌族 ---其篥、口弦、羌族手鼓、羌笛、竹質口簧

19 怒族 ---布利亞(竹號)、達比亞、葫蘆笙、口弦、比昂、究由

20 蒙古族 ---馬頭琴、火不思 、銅欽、剛洞、牛皮鼓 、朝爾、胡琴、低、中音四胡、亞突嘎、四弦琴、丹不勒兒、環鼓

21 土家族 ---溜子鑼、頭鈸、咚咚喹、二鈸、竹號、牛角號、嗩吶

22 布依族 ---勒尤、勒浪(勒犬)、筆管、姐妹簫、牛角、木葉、馬骨胡、布依四胡

23 朝鮮族 ---伽耶琴、細篳篥、鈴鼓、長鼓、玄琴(格門高)、牙箏、奚琴、鈴鼓、草高

24 哈尼族 ---次喔、美都、巴烏、口弦、木葉、煙盒

25 傈僳族 ---額資(呃吱)、口弦、木葉、傈僳琵琶

26 拉祜族 ---小三弦、吐任、蘆笙、葫蘆笙、口弦

27 東鄉族 ---咪咪、鑼、鈸

28 保安族 ---咪咪、銅鈸

29 納西族 ---蘇古篤(渾不似)、波伯、口弦、蘆管、葫蘆笙、二簧、納西胡琴

30 仫佬族 ---銅鼓、八音鼓、木葉

31 仡佬族 ---泡木筒(瑪嗚哇)、木葉、蘆笙、角胡、八仙鼓

32 錫伯族 ---額墨、菲察克、葦笛、口弦、東不爾

33 景頗族 ---洞巴、吐良、芒鑼、牛角、三比、口弦、樂杵

34 珞巴族 ---彈篾、達崩、口弦、口琴、竹質口簧

35 撒拉族 ---咪咪、口細、口弦

36 布朗族 ---得波、篳當擔、賽玎

37 毛南族 ---海螺、嗩吶

38 普米族 ---葫蘆笙39 阿昌族 ---篳朗叨(葫蘆絲)、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弦、象腳鼓、芒鑼

40 基諾族 ---竹簧、貝處魯、竹筒

41 德昂族 ---布賴(葫蘆絲)、馬腿琴、結臘、格擺翁、銳左

42 門巴族 ---那額、四孔笛、里令(雙音笛)、布簡

43 裕固族 ---天鵝琴、海螺號、咪咪

44 獨龍族 ---響篾、拉篾、口琴、芒鍋

45 高山族 ---樂杵、口簧、鼻笛、口弦、弓琴

46 赫哲族 ---薩滿鼓、口弦、抓鼓、口胡、四胡、口銜琴

47 維吾爾族 ---都它爾、彈布爾、艾捷克、手鼓、鈴鼓、木嗩吶、皮皮、卡龍、胡西它爾、薩它爾、熱瓦普、哈密胡琴

48 哈薩克族 ---庫布孜、冬不拉、斯不斯額、熱布卜

49 達斡爾族 ---薩滿鼓、四胡、木庫蓮(口胡)、鹿笛、狍哨、口弦、抓鼓

50 塔吉克族 ---乃依、鷹笛、那藝、嗩勒耐依、八朗孜闊木、賽依吐爾、庫木日依、鈴鼓

51 鄂溫克族 ---銅鏡、腰鈴、鹿笛、狍哨

52 鄂倫春族 ---手鼓、口弦、銅鏡、腰鈴、鹿笛、狍哨、抓鼓

53 塔塔爾族 ---曼多林、七弦吉它、手風琴

54 俄羅斯族 ---三角琴、古斯里琴、多姆拉琴、手風琴

55 柯爾克孜族 ---克亞克、考姆茲、那藝、口弦

56 摩梭族---笛子

(6)俄羅斯族的樂器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周代,中國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中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

金類:主要是鍾,鍾盛行於青銅時代。

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敲擊鍾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這兩個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還有磬、錞於、勾鑃,基本上都是鍾的變形。

石類:各種磬,質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

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異。磬架用銅鑄成,呈單面雙層結構,橫梁為圓管狀。立柱和底座作怪獸狀,龍頭、鶴頸、鳥身、鱉足。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而牢固。

磬分上下兩層懸掛,每層又分為兩組,一組為六件,以四、五度關系排列;一組為十件,相鄰兩磬為二、三、四度關系。它們是按不同的律(調)組合的。

絲類:各種弦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類:竹製吹奏樂器,笛、簫、箎、排簫、管子等。

匏類:匏時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土類:就是陶制樂器,塤、陶笛、陶鼓等。

革類:主要是各種鼓,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木類: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發音,作樂曲的終結。

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參考來源:網路-中國民族樂器

7. 俄羅斯族音樂的樂器歌曲

俄羅斯族的器樂文化也比較發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能演奏樂器,民間常見的樂器有「巴揚」(手風琴)、吉他、曼陀林和「巴拉萊卡」等。「巴拉萊卡」是一種頗具特色的俄羅斯民間樂器,因琴身為三角形故又有「三角琴」之稱。它屬於彈奏弦鳴類樂器,形制有高、中、低音五、六種,其中以高音巴拉萊卡的音色最明亮清脆,在民間流傳最廣。器樂曲多是在俄羅斯民歌基礎上採用旋律加花或和弦分解變奏手法發展而成,一般在晚會上與歌舞及合唱穿插表演,樂手往往具有較高的演奏技巧和變奏才能。著名的樂曲有《我親愛的》《卡拉布希卡》等。俄羅斯族人民喜愛的樂器為巴揚和曼多林。器樂曲多以民歌或歌舞曲為素材,用旋律華彩的演奏手法予以變奏而成。
中國俄羅斯族由於長期與漢、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等各民族相互交往,民歌中還常配上不同民族的語言進行演唱。

8. 俄羅斯族簡介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數為15393人。

(8)俄羅斯族的樂器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習俗

1、節日

俄羅斯族的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和復活節。聖誕節在公歷1月7日,屆時,家家都裝飾聖誕樹,享用豐美的食品,由扮演的聖誕老人分發禮物,唱歌跳舞,歡度聖誕夜。復活節在每年4月間,節前49天為齋戒期,過節第一天即復活節。

此外,還有「報喜節」(節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節」(節期在每年6-7月間)等,也過元旦、春節、國慶等全國性的節日。

2、家庭

俄羅斯家庭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父親掌管家中經濟子女長大結婚後,即另立門戶,獨立生活。與漢族通婚所生子女,一般都有漢族和俄羅斯族姓名。

俄羅斯族的家庭關系,夫妻地位比較平等,尊重婦女,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在家庭中老人具有無上的權威,子女與父母的關系融洽。婚姻比較穩固,離婚者少。

3、喪葬

俄羅斯族實行土葬,葬禮在墓地舉行,由死者的男性親友將棺材抬至墓地,將棺蓋揭開,親友們向死者作最後告別。神父誦讀有關的聖經,為死者進行祈禱。

9. 常見的民族樂器有哪些

常見的民族樂器有哪些

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僅從己出土的文物可證實:遠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樂器。本文就來分享一篇常見的民族樂器種類,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民族樂器有哪些

八角鼓,滿、白、漢等族打擊樂器。因鼓框為八角形而得名。流行於東北、華北地區及雲南大理、劍川等地。

據傳,它由滿族八旗的首領各獻一塊上乘木料鑲嵌而成,象徵滿族八旗的團結。明代中葉流行於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都城八絕之一有劉雄為八角鼓絕。其後以八角鼓伴奏的演唱形式發展為說唱曲種,沿運河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一帶,演變為「山東八角鼓」。

鼓身較小而扁,框高5厘米,對邊長19厘米。框用紅木製作,蒙以蟒皮,羊皮或馬皮,四周邊緣鑲嵌骨片裝飾,邊框的七個面上,鏤成扁圓形窗孔,各裝一對銅制小鈸,還有一面邊框裝有小銅環,系兩根絲質長穗為飾。

演奏時,左手持鼓,鼓身豎置,右手敲擊鼓面發聲,有坐、彈、墊、輪等技巧。搖震鼓身,小鈸互相碰擊發音。左手亦可彈擊鼓皮反面。彈鼓面與搖鼓身相結合發出聲響,清脆悅耳。主要用於伴奏說唱「單弦」(又名「單弦牌子曲」或「八角鼓」),由演唱者自打自唱。白族八角鼓,又名金錢鼓,用以伴奏歌舞,左手持鼓,右手掌擊。

民族樂器

八音

周代,中國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中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

金類:主要是鍾,鍾盛行於青銅時代。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敲擊鍾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這兩個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還有磬、錞於、勾鑃,基本上都是鍾的變形。

石類:各種磬,質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異。磬架用銅鑄成,呈單面雙層結構,橫梁為圓管狀。立柱和底座作怪獸狀,龍頭、鶴頸、鳥身、鱉足。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兩層懸掛,每層又分為兩組,一組為六件,以四、五度關系排列;一組為十件,相鄰兩磬為二、三、四度關系。它們是按不同的律(調)組合的。

絲類:各種弦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類:竹製吹奏樂器,笛、簫、箎、排簫、管子等。

匏類:匏時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土類:就是陶制樂器,塤、陶笛、陶鼓等。

革類:主要是各種鼓,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木類: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發音,作樂曲的終結。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吹奏樂器

中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由於發音原理不同,所以樂器的種類和音色極為豐富多彩,個性極強。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典型樂器: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

全部樂器:木葉、紙片、竹膜管(侗族)、田螺笛(壯族)、招軍(漢族)、吐良(景頗族)、斯布斯、額(哈薩克族)、口笛(漢族)、樹皮拉管(苗族)、竹號(怒族)、簫(漢族)、尺八、鼻簫(高山族)、笛(漢族)、排笛(漢族)、侗笛(侗族)、竹筒哨(漢族)、排簫(漢族)、多(克木人)、篪(漢族)、塤(漢族)、貝(藏族)、展尖(苗族)、姊妹簫(苗族)、冬冬奎(土家族)、蓽達(黎族)、(口利)咧(黎族)、嗩吶(漢族)、管(漢族)、雙管(漢族)、喉管(漢族)、芒筒(苗族)、笙(漢族)、蘆笙(苗、瑤、侗族)、確索(哈尼族)、巴烏(哈尼族)、口哨(鄂倫春族)。

彈撥樂器

中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彈奏樂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與撥子兩種彈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較充分發揮,如彈、挑、滾、輪、勾、抹、扣、劃、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豐富,又促進了左手的按、吟、擻、煞、絞、推、挽、伏、縱、起等技巧的發展。

彈奏樂器除獨弦琴外,大都節奏性強,但餘音短促,須以滾奏或輪奏長音。彈撥樂器一般力度變化不大。在樂隊中除古琴音量較弱,其它樂器聲音穿透力均較強。

彈撥樂器除獨弦琴外,多以碼(或稱柱)劃分音高,豎式用相、品劃分音高,分為無相、無品兩種。除按五聲音階排列的普通箏等外,一般都便於轉調。

各類彈奏樂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獨弦琴外,皆可演奏雙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躍。

中國彈奏樂器的演奏流派風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稱和符號也不盡一致。

典型樂器:琵琶、箏、揚琴、七弦琴(古琴)、熱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彈布爾。

全部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竹製口弦(彝族)、樂弓(高山族)、琵琶(漢族)、阮(漢族)、月琴(漢族)、秦琴(漢族)、柳琴(漢族)、三弦(漢族)、熱瓦甫(維吾爾族)、冬不拉(哈薩克族)、扎木聶(藏族)、箏(漢族)、古琴(漢族)、伽耶琴(朝鮮族)、豎箜篌、雁柱箜篌。

打擊樂器有哪些

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

1、響銅,如:大鑼、小鑼、雲鑼、大、小鈸,碰鈴等;

2、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

中國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擊樂器在中國西洋管弦樂隊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擊樂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的兩種。無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板、梆、鈴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典型樂器:堂鼓(大鼓)、碰鈴、缸鼓、定音缸鼓、銅鼓、朝鮮族長鼓、大鑼小鑼、小鼓、排鼓、達卜(手鼓)、大鈸。

全部樂器:梆子(漢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梨花片(漢族)、臘敢(傣族)、編磬(漢族)、木鼓(佤族)、切克(基諾族)、鈸(漢族)、鑼(漢族)、雲鑼(漢族)、十面鑼(漢族)、星(漢族)——碰鍾、鍾(漢族)、編鍾(漢族)、連廂棍(漢族)、喚頭(漢族)、驚閨(漢族)、板(漢族)、木魚(漢族)、吾攵(漢族)、法鈴(藏族)、腰鈴(滿族)、花盆鼓(漢族)、銅鼓(壯、仡佬、布依、侗、水、苗、瑤族)、象腳鼓(傣族)、納格拉鼓(維吾爾族)、漁鼓(漢族)、塞吐(基諾族)、京堂鼓(漢族)、腰鼓(漢族)、長鼓(朝鮮族)、達卜(維吾爾族)、太平鼓(滿族)、額(藏族)、撥浪鼓(漢族)、揚琴(漢族)、竹筒琴(瑤族)、蹈到(克木人)、薩巴依(維吾爾族)。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

拉弦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於歌唱性。

典型樂器: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樂器:樂鋸(俄羅斯族)、拉線口弦(藏族)、二胡(漢族)、高胡(漢族)、京胡(漢族)、三胡(漢族)、四胡(漢族)、板胡(漢族)、墜琴(漢族)、墜胡(漢族)、奚琴(漢族)、椰胡(漢族)、擂琴(漢族)、二弦(漢族)、大筒(漢族)、馬頭琴(蒙古族)、馬骨胡(壯族)、艾捷克(維吾爾族)、薩它爾(維吾爾族)、牛腿琴(侗族)、獨弦琴(佤族)、雅箏(朝鮮族)、軋箏(漢族)。

;

10. 中國民族樂器名稱大全

中國民族樂器分為四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還有弦鳴樂器。體鳴樂器(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鑼、銅鼓、三角鐵、木魚、廣東版、木琴、鋁板琴,等等。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杠、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大鐃、釵、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膜鳴樂器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排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環鼓、抬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等等。 (2)拍擊膜鳴樂器: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卜、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等等。 (3)混合擊膜鳴樂器:手鼓(俗稱蛇皮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氣鳴樂器 (1)唇振氣鳴樂器:牛角、銅角、剛洞、海螺、鹿笛、長號、筒欽、鋩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氣鳴樂器:斯布斯額、合歡簫,等等。 (3)邊棱氣鳴樂器:胡笳、壯笛、乃依、橫笛、豎笛、排蕭、短簫、筒簫、鼻簫、鷹笛、骨笛、吐任、直通簫、布利亞、巴葛丟冬、列都、笛朽篥、庫洛、雙管鼻笛、扎令、阿烏、笛老挪、泥哇嗚、狍哨、口笛、塤,等等。 (4)吹口氣鳴樂器:夜簫、侗笛、塞簫、獎、瓦格洛、雄林、蘇奈依、嘟嚕、低音嘟嚕、太平簫、嘎嗦、五月簫、篳簫、篳筍、勒絨、姊妹簫、雙管侗笛、波曉呼、決篥傑,等等。 (5)單簧氣鳴樂器:巴烏、篳、篳相、苗笛、芒筒、竹葉笛、馬布、篳魯、寸笛、咚咚虧、筆管、大嘀瓏、篳多喝、波蘆、篳建、利列、利羅、笛列、篳爾、篳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雙管巴烏、雙管篳朗叨、篳總、決列、雙管竹葉笛、雙管馬布、菲察克、篳達、木葉,等等。 (6)雙簧氣鳴樂器:巴拉曼、波伯、細篳篥、小悶笛、蘇爾奈、長嗩吶、嘉令、波列、苗族嗩吶、白族嗩吶、彝族嗩吶、拜、勒尤·勒浪、洞巴、闊詩乃依、雙篳篥、長積、雙管悶笛、咪咪、雙勒浪,等等。 (7)自由簧氣鳴樂器:蘆笙、葫蘆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等。 弦鳴樂器 (1)打擊弦鳴樂器:揚琴、竹筒琴、竹琴、鏘,等等。 (2)彈撥弦鳴樂器:古箏、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箏、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獨弦琴、五弦琵琶、納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茲、蘇古篤、扎木年、彈布爾、賽依吐爾、碧約牛腿琴、獨它爾、喀什熱瓦普、多朗熱瓦普、熱瓦普、巴朗孜庫木、庫木日依、阿肯冬不拉、樂隊冬不拉、月琴、貴州咸寧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龍頭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傈僳三弦、賽玎、壯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豎箜篌、鳳首箜篌、雙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轉調箜篌、卡龍、弓琴、達比亞、傣玎、托甫秀爾、東布爾、菲特克吶、三線琴,等等。 (3)弓拉弦鳴樂器:二胡、曲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馬頭琴、琤尼、牙箏、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薩它爾、胡西它爾、椰胡、葫蘆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獨弦胡琴、適爭、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鐵琴、藏京胡、馬骨胡、竹筒胡、納西胡琴、二黃、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馬頭琴、克亞克、呃吱、牛腿琴、庫布孜、朝爾,等等。 補充: 無疑,最精美的銅器當數青銅禮樂器。青銅樂器主要是鍾一一大型的編鍾、單獨使用的鑄鍾,以及鐸、鐃等與鍾同一族屬的器物。在古代,禮和樂是很難分開的。無論祭祀、還是宴飲,自然是在華貴的青銅禮器中盛滿美酒佳餚,但還要有相應盛大的音樂伴奏。所以,從根本上說,樂是從屬於禮的。除了用於祭祀、宴饗、婚嫁、葬喪之外,有些銅樂器還用於征伐與作戰指揮,如「鳴金擊鼓」,指的就是用軍樂指揮軍隊的撤退與前進。 —— 青銅樂器主要有鐃、鉦、鍾、鐸、鈴、鉤、鐓於、鼓等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族的樂器是什麼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