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概況
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豐富,主要蘊藏在遠東薩哈林州附近海域的大陸架上。有關報道說,目前在俄羅斯已探明的陸地油氣田中,75%已經處於開發階段,資源的開發程度接近50%。為增強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後勁,俄羅斯政府開始把目光投向本國的沿海大陸架。俄羅斯政府最新制定的大陸架油氣資源開發戰略顯示,到2010年俄沿海大陸架原油和天然氣開采量將分別達到每年1000萬噸和300億立方米;到2020年,將分別增加到每年9500萬噸和3200億立方米。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指出,到2020年,俄羅斯准備吸引700億~1100億美元資金(主要是外資)用於開發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俄聯邦財政的相關撥款也將達到350億盧布(1美元約合28盧布)。預計到2020年,開發大陸架油氣資源給俄聯邦財政帶來的總收入將達到1000億~1300億美元。
薩哈林海域中大陸架的油氣資源大部分蘊藏在水深100米以內的大陸架里。薩哈林大陸架的海水較淺,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約為12萬平方千米。西北部的薩哈林灣同阿穆爾河三角洲之間水深不到150米,東北部水域100米等深度距岸35千米,東海岸中部的內斯基灣100米等深度距岸60千米,南部阿尼瓦灣水深不到100米,西部韃靼灣水深由南向北,從200米遞減到50米以下。大陸架油氣預測儲量在水深200米范圍內,0~50米內的佔26%,50~100米內的佔33%,100~200米的佔41%。
遠東鄰海大陸架石油勘探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首先對鄂霍次克海北部和韃靼海峽進行了勘探,掌握了第一批海底地質資料。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蘇聯黨和政府曾試圖開發和利用遠東地區的油氣資源,加大了油氣資源勘探規模。首次勘探作業是在薩哈林州鄰海大陸架約2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進行的,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為10億噸和1.2萬億立方米。從1974年起,蘇聯採用地震波探測方法,對40萬延長千米的海域進行了油氣資源勘探,重點是薩哈林海洋大陸架21萬延長千米的范圍。這次探查的重要成果是在阿納得爾灣探明了17個有開發前景的礦區。1977~1992年的海上勘探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在薩哈林州鄰海大陸架共發現了8個大油氣區:恰沃、尤斯科耶、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阿爾庫通-達吉等,其中6個為大型油氣田,此後均列入薩哈林1~6號油氣開發項目中。
到2000年,海上勘探工作已經涉及了該地區所有海洋大陸架。共鑽深井74個,其中除兩個在馬加丹州鄰海,其餘均在薩哈林海域。薩哈林州現已發現62個陸上油氣產地和9個大陸架油氣產地。大陸架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的東北部。見表3-4。
表3-4 1999年薩哈林大陸架主要油氣資源開采儲量
資料來源:Б.Г.薩涅耶夫.俄羅斯亞洲地區和東北亞國家間的能源合作前提條件與可能的方向.21世紀中俄區域合作展望(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258
目前俄羅斯政府正在開發的薩哈林大陸架油氣項目共有6個,即薩哈林1~6號。
(1)薩哈林1號項目(2000~2005年完成)。該開發區包括奧多普杜海域的油氣田、恰沃海域的油氣田和阿爾庫通達吉海域的油氣田。按目前的勘探結果,可采儲量為原油2.9億噸,凝析油3300萬噸,天然氣4250億立方米。預計高峰期年產原油2410萬噸,天然氣197億立方米。
該方案於1996年6月開始實施,第一階段的全面勘探工作已完成。參加該方案的有兩家俄羅斯石油公司、一家日本公司(Sodeco)和美國埃克森公司(Exxon)。這4家公司組成了一個國際投資集團,俄方佔40%的股份(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俄羅斯)佔23%,俄羅斯石油公司佔17%),美、日各佔30%,共投資150億美元。由於財團內俄羅斯的兩家公司無力承擔投資責任,工程曾因此而一度停頓。為推動工程的進展,兩家俄羅斯公司只好忍痛出讓本公司的股份換取貸款,以解決投資困難。印度ONGC公司於2001年2月與俄羅斯公司簽訂協議,購買了原屬於俄羅斯公司的薩哈林1號工程20%的股份,為此它需支付20億美元,替俄羅斯公司支付工程投資款。俄羅斯公司則按LIBOR加3%的利率償還印方的墊款。目前薩哈林1號工程財團各方及其股份為:Exxon(美國)佔30%,Sodeco(日本)佔30%,ONGC(印度)佔20%,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俄羅斯)佔11.5%,俄羅斯石油公司佔8.5%。
該項目基建投資127億美元。油氣田的開采期預計為33年,投資集團的利潤率預計為16%。投資集團除按租賃協議繳納租金外,還須按產品分割協議法把15%的產品交給俄聯邦和薩哈林州財政。該方案計劃收入1650億美元,純利潤可達420億美元。2002年薩哈林1號工程的投資額為7億美元。
2005年10月薩哈林1號項目開始產油。
(2)薩哈林2號項目(2010~2015年完成)。開發區包括整個尤斯科耶油氣田和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氣田。可供開採的石油為9600萬噸,天然氣凝析油為3700萬噸,天然氣為4600億立方米。
該方案由5家外國公司組成的投資集團參與實施,其中日方兩家(三菱、三井)佔30%的股份,美方兩家(麥克德蒙特和馬拉松)佔50%,英國與荷蘭聯合組建的羅亞爾達奇公司佔20%。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方案已於1996年6月開始實施。薩哈林2號項目中70%的承包工程由俄公司完成。俄大型企業還要參與石油的深加工。該方案可帶來250億美元的純利潤。投資方案規定除繳納租金以外,還要把10%的產品繳給俄聯邦和薩哈林州,其餘90%的產品按比例在投資方之間分配。
薩哈林2號項目1999年如期產油,2000年生產油井達12個,日產9萬桶,約12300噸。1999年生產的原油除向俄聯邦和薩哈林州繳納10%的產品以外,大部分由日本轉賣給韓國。2001年薩哈林2號項目產油200萬噸,2003年產油500萬噸。
薩哈林2號項目也已形成生產規模。包括一個油田(1.4億噸)、一個氣田(4080億立方米)和一座年處理96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凈化廠,由殼牌石油公司擔當作業者。近幾年來該項目已產生效益,並向日本出口了一定數量的油氣。
(3)薩哈林3號項目。薩哈林3號項目開發區域在東奧多普杜海大陸架,包括東奧多普杜、阿亞升和基靈斯克三個油氣田,總面積2.04萬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氣評估儲量分別為1.37億噸和1450億立方米。地質勘探資料表明,這一海域僅南基靈斯克海域石油儲量可高達4.5億噸,天然氣7200億立方米。
薩哈林3號項目共投資約240億美元。俄方佔33.3%的股份,美方佔66.7%的股份。目前,已有三家美國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就三處油氣田的開發與俄羅斯簽訂了租讓合同,但尚未開始實際開發。其中美孚和德士古公司擁有一個區塊的開發許可證,項目投資70億~110億美元;埃克森擁有兩個區塊開發許可證,預計投資130億美元。在油氣田開始商業運營前,工程的所有投資由美方公司承擔。
2005年7月1日,我國的中石化與中石油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一號議定書》和《長期合作協議》。在《一號議定書》中,中石化與俄石油公司商定共同出資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負責在薩哈林3號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在新合資公司中,中俄雙方的股權比例暫定為30∶70,未來將引入新的投資者,但中方擁有30%的股權比例將不會因此發生改變。根據計劃,新公司將在2006年開鑿第一口探井,待形成生產規模後,中方將以「份額油」的形式獲取收益。中俄雙方進行先期勘探作業的維寧油氣區塊位於薩哈林島東部,該區塊預期儲量為石油1.14億噸,天然氣3150億立方米。
(4)薩哈林4號項目。薩哈林4號項目包括烏茲洛耶、阿斯特拉哈諾夫卡油氣區、涅克拉索夫卡和科連杜灣油氣田。這一海域石油評估和潛在儲量分別為1.05億噸和1.15億噸,天然氣則分別為4400億立方米和4500億立方米。俄羅斯石油公司、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和美國阿科公司組成財團承建該工程,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25.5%、25.5%和49%。美國阿科公司參與了薩哈林4號項目一個區塊的勘探開發,項目價值26億美元,該項目目前還處於勘探階段,前期的勘探費用全部由阿科公司承擔。
(5)薩哈林5號項目。薩哈林5號項目包括奧哈、埃哈比和東埃哈比油氣田。該項目的預測原油可采儲量為6億噸,天然氣6000億立方米,2010年正式進行工業開采。俄羅斯石油公司、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和英國BP公司組成財團承建該工程,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25.5%、25.5%和49%。BP公司承擔全部的勘探費用。該項目石油最高年產量達3550萬噸,天然氣為342億立方米。
(6)薩哈林6號項目。薩哈林6號項目包括奧克魯日諾耶油氣區,石油和天然氣前景儲量分別為1.5億噸和2000億立方米。
2. 俄羅斯東部油氣資源蘊藏概況
俄羅斯東部地區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碳氫化合物資源預計有850億~900億噸,包括石油200億~220億噸,凝析油30億~50億噸。2002年6月俄聯邦政府制定了西伯利亞經濟發展戰略,戰略中著重提出要在東西伯利亞建設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中心。
一、西伯利亞油氣資源概況
1.西西伯利亞
俄羅斯的石油主要蘊藏在西西伯利亞地區,其石油儲量佔全俄的2/3,石油預測儲量集中在鄂畢河中游地帶,這里分布著下瓦爾托夫斯克、蘇爾古特和薩伊姆三大油區。
下瓦爾托夫斯克油區包括薩莫特洛爾、麥吉昂、瓦金、洛科索沃、阿甘、薩莫伊洛夫卡、別洛澤爾斯克和索斯寧斯克油田。其中薩莫特洛爾油田是西伯利亞、也是原蘇聯最大的油田。該油田發現於1965年,面積為1800平方千米,地質儲量高達60億噸,可采儲量約26億噸;油田共分5個油層,厚度達78.5米;原油含硫量為0.75%~0.85%,含蠟量為1.45%~4.42%;油井深度為1685~2230米,1969年投產。瓦金油田發現於1963年,可采儲量為5000萬噸;油田共分8個油層,厚度達18~34米,油井深度為1690~2450米,於1965年投產。阿甘油田發現於1965年,油田共分3個油層,油井深度為2184~2280米,1973年投產。斯拉夫石油生產公司在麥吉昂,有麥吉昂石油天然氣公司和麥吉昂石油天然氣地質公司。
在蘇爾古特油區,分布著烏斯季-巴雷克、西蘇爾古特、良托爾斯克、貝斯特拉亞油田,其中烏斯季-巴雷克油田發現於1961年,探明儲量為6.8億噸;油田面積142平方千米,共分14個油層,厚度為28.7米;原油含硫量為1.33%~1.51%,含蠟量為3.3%~3.6%;油田深度為2000~2020米,1964年投產。西蘇爾古特油田發現於1962年,可采儲量為3.18億噸;油井深度為2000~2330米,共分6個油層;原油含硫量為1.53%~1.82%,含蠟量為3%~3.2%,1968年投產。
薩伊姆油區是西西伯利亞開發最早的油田,有特廖赫澳澤爾諾耶油田、烏賓斯克油田和莫爾季米亞—捷捷列夫油田。
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儲量大。西西伯利亞天然氣潛在儲量佔全俄的60%,A+B+C1天然氣儲量佔全俄的70%。天然氣主要蘊藏在西西伯利亞北部約62萬平方千米區域內。這里分布著烏連戈伊、揚堡、梅德韋日耶、塔佐夫斯基、克魯津什捷爾諾夫斯克等氣田。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質量好。天然氣中甲烷含量超過97%,而且含硫量小。天然氣的開采成本也是國內最低的。這里每開采1000立方米天然氣,費用比高加索地區低44%,比烏拉爾-伏爾加地區低34%。秋明州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是西西伯利亞地區天然氣的主要產區。俄羅斯最著名的烏連戈伊、揚堡和梅德韋日耶等氣田都位於該自治區境內。
2.東西伯利亞
東西伯利亞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伯利亞地台南部。西伯利亞地台的石油儲量為13.3億噸,天然氣儲量(A+B+C1+C2)為3.64萬億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氣探明程度只有11%和8.3%,潛在儲量分別為118.3億噸和43.79萬億立方米。
西伯利亞地台的石油天然氣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尤魯布切諾-托霍姆斯克、索賓斯克和伊爾庫茨克州的維爾赫涅瓊斯克、科維克金以及薩哈共和國的塔拉甘斯克、恰揚金斯克、中博圖奧賓斯克、中維柳伊斯克、中瓊格斯克等油氣田(表3-1)。
表3-1 2000年西伯利亞地台主要油氣田的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
資料來源:Б.Г.薩涅耶夫.俄羅斯亞洲地區和東北亞國家間的能源合作前提條件與可能的方向.21世紀中俄區域合作展望(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258
3.西伯利亞各州、邊疆區油氣資源分布
秋明州和托木斯克州是西伯利亞主要產油區。此外,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也有少量油氣生產。
秋明州的漢特-曼西自治區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石油產量約佔全俄的58%。下瓦爾托夫斯克和蘇爾古特油區的大油田都位於漢特-曼西自治區。目前漢特-曼西自治區的石油開采存在一定的困難。多年來,這里石油探明儲量的增長速度一直趕不上開采速度,導致石油儲量的保障水平下降。
漢特-曼西自治區現有幾家俄羅斯大型石油公司,如盧克石油公司、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斯拉夫石油股份公司、秋明石油股份公司等。尤甘斯克油氣公司在漢特-曼西自治區有28處採油區,東西伯利亞油氣公司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埃文基自治區有兩處前景看好的油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及哈卡斯共和國早就與尤科斯合作。該公司所屬的安加爾斯克石化公司和阿欽斯克石油加工廠負責這些地區的燃料供應。此外,尤科斯在俄羅斯南部及阿爾泰邊疆區也有相當穩固的地位。
托木斯克州是西西伯利亞油田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開采和加工是本州的支柱性產業。托木斯克州的石油天然氣工業也是隨著20世紀60年代蘇聯對西西伯利亞油田的大規模開發而得到發展的。托木斯克州石油產量位居全國第9(2000年數據),天然氣產量位居全國第5(2000年數據)。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儲量約佔全俄的10%,在全俄位居第2位,僅次於秋明州。這里的石油質量高於西西伯利亞的石油,但開采量較小。
伊爾庫茨克州石油天然氣開采僅為滿足本地區需求,開采規模小,產量低,有原油加工企業。位於伊爾庫茨克市東北450千米處的科維克金天然氣田是東西伯利亞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產地,探明儲量1.9萬億立方米,科維克金天然氣田62.4%的股份屬於秋明石油集團,開采權屬於魯西阿彼特羅列烏姆公司。目前該公司雖然獲得了開采權,卻只能用於再加工和內部市場供應,至今未獲得出口許可。
二、遠東油氣資源概況
遠東地區面積620萬平方千米,佔俄聯邦國土面積的36.4%。該地區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在俄羅斯的比重佔35%,僅次於佔40%的西伯利亞地區,大大高於位居第3的烏拉爾地區(佔25%)。其中就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遠東所有行政區都擁有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含油氣的面積約160萬平方千米,約占該地區總面積的25%。從宏觀上來說,主要分為三個大油氣區:①臨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薩哈林州東北鄰海);②北極臨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和楚克奇海)大陸架油氣區;③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大型油氣區。這三個主要油氣分布區的各種碳氫化合物的潛在儲量分別為197億噸(佔全區預測總儲量的41%),176億噸(佔全區預測總儲量的38%),100億噸(佔全區預測總儲量的21%)。整個遠東地區石油和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的潛在總儲量高達473億噸。
薩哈林州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石油產地,約有62個油氣田,大多是中小型油氣田。20世紀末,薩哈林州陸地和鄰海大陸架已探明石油儲量3.88億噸,天然氣8770億立方米,其中80%分布在該州東北海洋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遠景儲量分別為9.97億噸和4.157萬億立方米。薩哈林油氣田的地質特點是油氣層多,構造比較復雜。薩哈其他林原油的含硫量為0.2%~0.3%,芳香烴比重大,屬優質油。但其他成分各不相同,不僅各油田的差異很大,甚至同一個油田內,其深度不同,也各有差異。有些油田的膠質含量不高,如涅克拉索夫卡油田為1.61%,帕羅邁油田為2.7%。有些油田樹脂含量很高,如奧哈油田竟達17.2%。薩哈林氣區的天然氣大都屬於重烴少的甲烷系,普遍不含硫化氫,含氮量也少,氬和氦的含量較多。天然氣的質量在全俄是最好的。
遠東地區陸地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勒拿-通古斯流域、哈坦加-維柳伊流域、薩哈林州北部、阿穆爾河中下游、阿納得爾河流域、堪察加北部和烏蘇里斯山地等。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是遠東地區油氣資源最富集的陸地地區。據2001年俄方公布的資料,薩哈共和國西南部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已探明的可供工業開發的天然氣儲量為2萬億立方米,預測儲量高達16億立方米。石油預測儲量29.16億噸,凝析氣儲量3.88億立方米。薩哈共和國的天然氣不但儲量豐富,而且質量也是最好的,有工業濃縮液,有乙烷、丙烷和丁烷餾分,不含有害雜質,有利於發展高效能的天然氣加工業。
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境內的塔拉干油氣田(石油儲量1.24億噸,天然氣儲量470億立方米)的開采權掌握在俄羅斯第四大石油公司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手裡。塔拉干油氣田是東西伯利亞地區規模最大的油田之一,油氣儲量估計超過3.5億噸,佔俄羅斯石油開采量的13%。而塔拉干產出的原油正是俄羅斯計劃供應遠東原油管道第一階段工程的。公司計劃修建塔拉干—上瓊斯克耶—烏斯季庫特石油管道,管道建設起於塔拉干油田,連接上瓊斯克耶油汽田(石油儲量2億多噸),終點站為烏斯季庫特市勒拿輸油站,全長500千米,造價10億盧布(約合3486萬美元),年運輸能力260萬噸。初步計劃建設13個輸油站,在勒拿站使用鐵路油罐車,納入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的管道干線系統。公司總經理博格丹諾夫此前宣布,塔拉干—上瓊斯克耶—烏斯季庫特石油管道項目建設工作將於2005年內准備完畢,2006年開工,2008年完成,3年後納入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干線系統,與泰舍特—納霍德卡管道連接。
遠東陸地石油天然氣勘探工作開展得很不均衡,重點在薩哈共和國和薩哈林州。迄今共鑽出普查井和勘探井2500個,其中90%在薩哈林州;另外,馬加丹州境內100個,楚科奇半島70個。在薩哈共和國共發現了30多個油田和油氣田,還發現6個大型天然氣田。該地區石油天然氣的探明程度很低,根據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專家的分析,分別為5%和6.5%,而西方國家的評估數字更低,只有4%和6%。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探明程度高的當數薩哈林州,分別為46.3%和28.1%,其次是薩哈共和國,上述兩項指標分別為8.7%和12.8%。
此外,在堪察加半島、楚科奇自治區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還發現了一些規模不大的油氣田。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在楚科奇和白令海大陸架三個地方有油氣開采許可證。該公司從2001年開始在楚科奇勘查鑽探,在該地區總投入20億盧布。由於勘探工作的重點是薩哈林周圍的海洋大陸架和薩哈共和國的陸地油氣資源,並在上述區域發現了大批大型油氣田,因此,薩哈林州和薩哈共和國不僅油氣資源開發規模大,而且也是外國投資合作的熱點地區。
3. 對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戰略思考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中國長期大比重依賴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國際市場已是不可避免的戰略選擇。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關系著我國的能源安全,而能源安全不僅是經濟安全問題,同時也關繫到國家的政治、軍事安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高度重視,堅定信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轉變思路,創新機制,加強協作,改進方法,再接再勵,開拓進取,不斷提高合作水平。
無論從提升中俄經貿合作水平的角度看,還是從石油安全戰略的角度看,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已經時不我待。盡快落實大型石油、天然氣合作項目,努力擴大中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的領域和規模,不僅有利於推動雙邊經貿發展,避免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出現「空殼化」,還有利於保障雙邊的能源安全,促進兩國經濟的發展。新時期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須著重遵循以下原則。
一、互利共贏,協調發展
現代的國際合作普遍強調的一點是「雙贏」,即合作的雙方必須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之上。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同樣也須堅持互利原則。中國需要向俄羅斯明確傳遞這樣的信息: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應當是一種「雙贏」的結果,而不是俄方對中方的一種「恩賜」。固然,俄方擁有油氣資源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與中國合作的主動權,其可以選擇與中國合作,也可以選擇與日本或其他國家合作,這一點在中俄原油管道合作上體現得十分清楚。但是倘若俄羅斯背信棄義,最終放棄與中國的合作,不僅會失去中國這個穩定的大市場,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使其在亞太地區的能源戰略不能實現,還將嚴重損害俄羅斯的政治聲譽,損害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適時地推進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應以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為基本出發點,充分考慮到俄方的地緣政治、經濟利益和能源戰略。
二、開放合作,維護安全
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是在新的世界能源大格局逐漸形成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面向全球和未來石油市場的能源戰略,不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應當遵循開放性原則。日本、韓國、美國甚至歐洲的國家都可以平等地參與。盡管封閉性和排他性的中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對中國而言更為有利,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安大線」之所以被擱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方認為該線路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以此為鑒,中國應加強同日本、韓國的能源合作,將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放在東北亞能源合作的大框架下進行。對於中、日、韓三國來說,競爭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有著某些相同的意圖,即確保石油供應安全以維護各自的國家利益。但是這些目標不能通過惡性競爭甚至沖突來實現,而應該靠良性競爭或競爭下的合作來達到。因為「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是每個國家能源戰略的根本出發點,也是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軍事安全的重要內容,能源的國際合作只有建立在確保合作各方的國家能源安全的基礎上,才具有長久性和穩定性。因此,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應在各自的能源戰略的指導下進行,注重維護兩國的能源安全。中俄雙方應充分理解對方對能源安全的關注和擔憂,在堅持平等、互利合作理念的基礎上,增加相互溝通和協調,尋求切實可行的、符合雙方國家利益和能源安全的最佳合作模式和途徑。任何一方如果忽視對方對能源安全的關注,都將使合作步入死胡同。
三、政府推動,市場引導
中俄兩國政府主動協調溝通,消除各種妨礙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不利因素,強化完善市場機制和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採取官民結合、技貿結合、合資合作、多元投資等方式,不斷拓寬雙方合作的領域和范圍。摒棄傳統思想的束縛,遵循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全方位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使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主要動力從各級政府部門向市場和企業轉化。利用市場化手段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安全。
四、以我為主,循序漸進
戰略上突出我方的利益訴求,戰術上注重策略方法,穩扎穩打,逐步推進,防止一哄而上,不急於求成。從條件相對較為成熟、前期准備工作較為充分、俄中央與地方形成共識的項目入手,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和投資的聯動作用,爭取形成規模遞增效應。引導相關部門和企業關注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市場,通過項目合作增強與俄羅斯相關部門和企業的關聯度,在更高的層次上加強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實現兩國共同發展。
五、創新機制,規范管理
充分利用現有合作機制,積極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討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機制。將對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納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妥善處理好各類涉及俄羅斯的敏感問題,避免干擾或損害中俄合作的順利發展。
4. 俄羅斯國家能源及資源戰略制定的背景
在世界資源形勢的大背景下,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開始調整其能源及資源政策,以確保自身能源安全,提升其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地位。在俄羅斯領導人看來,能源生產可以讓俄羅斯加強與西方的對話,還可以作為俄對美外交的一張王牌。俄羅斯領導人也希望通過調整與西方關系振興能源工業,以支撐其社會經濟轉型。能源已成為俄羅斯參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條件,國際能源合作使俄羅斯擺脫危機並走上振興之路。能源工業是俄羅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當前,國際能源及資源戰略格局正醞釀深刻變化,俄羅斯能源政策也經歷著重要調整。中俄能源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對新形勢,中國要正確看待中俄能源合作的現實困難與長遠前景,適時調整思路,制定對俄能源合作的總體戰略,特別是要綜合考慮國際能源價格走勢與國內能源價格政策改革之間的平衡。在對俄能源合作的價格談判中確定根本原則,協調中俄在中亞能源開發與外運中的利益,努力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實現互利共贏。
從冷戰後的地緣政治格局看,俄羅斯的國際安全環境不容樂觀。在歐亞大陸,西面,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極力向東擴展,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東面,美日聯盟不斷強化———從純粹防禦性質發展到帶有一定程度的向西進攻態勢;南面,美、日、歐以中東為基地,逐步向中亞推進,直指俄「心臟」。面對如此強大壓力,俄羅斯只有調整能源戰略,施展能源外交,才能加強其在國際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在俄領導人眼裡,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地緣政治影響力,石油天然氣不僅是出口換匯的商品,同時還是推行對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首先,從政治角度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社會混亂,經濟衰退,無論從政治影響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淪為一個二流國家,因此,重振俄羅斯雄威成為政府的當務之急。俄政府制定了優先發展與獨聯體國家關系的對外政策,穩住歐洲,在此基礎上開展以西方為主,兼顧東方的雙頭鷹外交政策。石油和天然氣是普京施展其富國強兵戰略的重要資金來源,石油外交更是普京打造新時代俄羅斯外交空間的王牌。在俄羅斯石油外交的版圖上,歐洲是俄羅斯能源的傳統出口市場,歐盟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中分別有16%和41%來源於俄羅斯。利用石油合作換取歐盟對其國內基礎設施、工業生產的投資,密切俄歐關系,是俄羅斯近期的主要目標。這體現在《俄羅斯2020年前的能源戰略》中,俄羅斯將歐盟放在優先的油氣合作夥伴的位置。普京在2004年也曾明確表示:建立俄歐統一經濟空間是「俄在歐洲方向的主要任務」,當前的工作重點也是加速與歐盟的全面合作,盡快實現與歐盟的「大歐洲」計劃。所以俄歐之間的油氣合作比中俄油氣合作更具有優先地位。此外,俄羅斯對中國始終有一種不信任感,擔心中國強大後會對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這種擔憂在俄羅斯決策層中很有市場。美國外交委員會副主席IlanBerman認為,普京已經意識日漸強大起來的中國終將成為俄羅斯的戰略競爭對手,在修建通往中國的原油管道問題上需要慎重考慮。而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地方政府,在石油管道問題上向俄羅斯聯邦政府施壓,也是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受阻的一個不可忽視因素。例如,在2003年5月13日,俄總統駐遠東全權代表普利科夫斯基曾召開聯邦區州長聯席會議,向普京上書「遠東州長聯名信」,要求鋪設「安納線」。此外,俄羅斯的媒體經常報導中國對俄羅斯的人口壓力以及未來有可能出現的中國對俄羅斯的擴張,使得俄羅斯社會民意對中國存在戒心。
近年來,俄羅斯國力逐漸恢復,推行「能源外交」,實現國家復興的戰略日漸明確。在政治關系明顯改善的背景下,俄積極擴大同美國在石油市場上的合作,為「新戰略夥伴關系」充實經濟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俄還努力擴大同歐洲的傳統能源合作。不可否認,石油生產及出口的增加將擴大俄羅斯的政治迴旋餘地。能源對於俄羅斯參與國際合作的保障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俄羅斯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外,還擁有相對發達的基礎科學、尖端技術資源,而且仍然保持著雄厚的人才資源和教育潛力。如因政治動盪引發石油危機,俄羅斯很可能通過增加出口來平息危機。這不僅有助於擴大石油出口,同時還將給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帶來深遠影響。
其次,從經濟角度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現階段經濟復甦和增長的支柱。近幾年,得益於世界石油價格居高不下,俄羅斯經濟快速復甦,並連續5年穩定增長。然而,俄國內東部與西部之間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俄東部地區盡管資源豐富,但是經濟發展明顯落後於西部地區。利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促進西伯利亞和遠東加入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通過和亞太地區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拉動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的發展,是21世紀俄羅斯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因此,基於經濟的考慮,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必須既能夠有效帶動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還要符合俄長期能源戰略。俄羅斯當局認為,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對能源迫切的巨額需求的確可以保證俄羅斯開拓亞太市場的能源戰略,但是中國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低下,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可以極大地滿足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對於俄遠東和西伯利亞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卻相當有限。對此,俄媒體也有報道。俄《獨立報》在2004年1月20日刊登了一篇名為《為了避免中國擴張,俄羅斯需要變成中國的原料附庸嗎?》的文章,該文稱:中國正在大量吸納資源以保持經濟增長,俄羅斯豐富的資源可能成為中國對外擴張的首選目標。不論擴張是通過政治、金融、經濟還是移民手段,都將使俄羅斯成為中國的能源附庸。
俄羅斯以石油天然氣的出口為主的對外貿易出口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深重。自1997年8月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市場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俄羅斯亦未能倖免。東南亞金融危機造成亞洲一些國家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減少,使國際石油天然氣價格大幅度下跌,這對於以能源部門作為支柱產業,其出口佔俄出口2/3並為俄主要外匯來源的俄羅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隨著整個經濟的復甦,同時又得益於世界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等有利因素,近幾年俄石油業發展迅速。「9·11」事件後俄美能源關系的迅速發展,伊拉克戰爭背後的能源因素和石油管道路線之爭都表明了能源因素對新世紀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重要影響。在這種國際背景下,俄羅斯只有積極調整能源戰略,使之適應國際環境,才能獲取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政治形勢發上了重大變化。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趨勢,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工、農業生產均下降50%以上,生產投資逐年減少,外債、內債交織在一起,使俄羅斯經濟陷入長期衰退之中。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對經濟部門的投資減少了80%,其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減少了70%,俄羅斯經濟的物質基礎正在受到破壞。對此俄總統普京也有清醒的認識,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一文中指出,「俄目前面臨著十分復雜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整個90年代俄國內生產總值幾乎下降了50%,其總量僅相當於美國的1/10,中國的1/5。」
長期以來,俄羅斯歐洲部分一直都是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能源的主要輸出地。蘇聯解體後,東部地區經濟陷入危機,由於各種原材料的開采量下降以及運費上漲等原因,造成東部資源輸出量減少,嚴重製約了歐洲部分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恢復,歐洲部分資源日益枯竭,其經濟發展更加依賴於東部地區資源的開發。因此,現階段俄羅斯對東部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更為迫切。當前,俄羅斯正處於一個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出於經濟和國家安全上的考慮,大力開發東部地區的能源資源是一項明智之舉,也是擺脫經濟困境的捷徑。
能源是俄羅斯的優勢資源。俄羅斯擁有世界石油資源的13%,天然氣資源的45%。不過同其他經濟部門一樣,俄羅斯石油工業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爬升的痛苦過程。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間,石油產量從4.6億噸下降到3.23億噸,開采能力下降了2.82億噸,鑽探規模減少了2/3。近幾年俄羅斯石油業才重現生機。石油天然氣工業是俄羅斯經濟主導部門和出口創匯的重要基礎。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約占工業產值的12%,佔俄羅斯聯邦收入的40%,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約60%。
俄羅斯國家財政和經濟狀況極易受到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世界石油價格每變動1美元,俄羅斯的國家預算就會出現大約10億美元的變化。對俄羅斯來說,石油就是經濟和財政收入的晴雨表。世界能源價格的上揚,刺激了俄羅斯能源的生產出口,成為俄羅斯經濟復甦和國力增強的重要前的因素。經濟轉軌以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與經濟危機條件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需求密不可分,俄羅斯的產業結構調整不僅要考慮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而且應服從於經濟轉軌中的反危機任務。俄羅斯外債負擔沉重,正處於還債高峰期,經濟現狀不堪重負,還談不上對國民經濟結構進行重大調整。就俄羅斯近些年的經濟狀況來看,增進能源生產,擴大能源出口,增加外匯儲備,提高還貸能力,已成為其經濟復甦的主要出路之一。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比較發達,是最有競爭力的部門,也是其支持產業部門在俄國內需求不足、必須靠出口帶動經濟走向穩定以至擺脫危機的情況下,俄政府利用以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燃料能源工業為結構改造的龍頭,通過提高該部門的設備創造水平,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帶動作為工業骨乾的整個及其製造業獲得根本革新和發展的需要。
自蘇聯解體後不久,俄羅斯就開始制定中長期的能源發展規劃與戰略,分別經歷了1995年、2000年和2003年3次大的修改。自2003年年底以來,特別是2004年後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俄羅斯政府對其能源石油天然氣法規、政策,以及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思路做了較大的調整。2000年俄羅斯編制了《2020年俄羅斯能源戰略的基本原則》,2001年又在原部長卡柳日內的主持下編制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綜合體發展構想的基本原則》。為了確保政府對石油天然氣資源的控制權,俄羅斯還通過各種途徑將能源企業國有化,並限制國外資本對能源企業的投資。例如,2006年7月初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的《俄羅斯聯邦天然氣出口法》就規定,俄天然氣出口業務將全部由國有公司承擔,這部法律實際上確立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對本國天然氣出口的壟斷地位。
根據俄羅斯推出的新世紀國際能源發展戰略,俄仍將以能源為杠桿加強其在世界的地位,利用能源因素發展與世界各國能源、經濟組織的合作關系,對能源、經濟等問題施加影響,提升其在中東、歐洲、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分量,今後俄羅斯燃料和能源部門的主要出口戰略將傾向於進入亞太地區市場,即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新石油天然氣,拓寬出口渠道,保證石油天然氣產品出口安全。
俄羅斯能源戰略規定,2020年以前的中期發展戰略目標是:保障擴大再生產,滿足國內需求,合理開采已探明資源,加強運輸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出口,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存在。為此,俄羅斯的國家政策重點將轉向以下幾個方向:改善投資環境;在新採油區修建石油管道;支持中小石油公司發展;積極介入世界石油市場;更多地參與其他國家的石油項目。
5. 俄羅斯石油資源與世界關系
當今世界,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儲量、生產、出口和過境的能源大國,自普京擔任總統後,俄羅斯就把能源出口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俄石油即開始大量進入國際能源市場,對國際能源格局產生了一定影響。所謂國際能源格局,就是指在國際舞台上能夠起主導作用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在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結構、態勢。俄經濟迅速發展,得益於國際石油供求緊張,油價不斷飆升。當前,「梅普組合」正積極利用對俄相對有利的國際經濟形勢,想盡辦法使俄羅斯在石油供求關系、運輸體系、定價機制和天然氣貿易
等方面對國際能源格局施加影響,藉此提高俄在國際經濟政治大格局中的地位。
國際能源格局的基本狀況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其中石油占能源消費的40%。世界石油版圖經歷了從「墨西哥灣時代」到「波斯灣時代」的變換。從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打出第一口油井到20世紀中期,世界石油版圖被稱為「墨西哥灣時代」。這個時期美國和委內瑞拉是石油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美國在「墨西哥灣時代」對石油的控制,促進和鞏固了美國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的霸主地位。1948年以後,美國開始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標志著世界能源中心從美國轉移到了中東,世界能源版圖的波斯灣時代開始了。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前,世界石油市場基本處於消費國主導時期,石油的產量和價格由西方國家的石油大公司操縱;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成立,標志著國際石油公司和石油產出國政府之間的關系開始發生變化,西方大公司對石油的控制權力被弱化。20世紀70年代,接連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石油出口國和進口國之間進行了激烈的較量,最終,產油國和消費國的力量趨於平衡。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中東產油地區的地緣政治形勢越
來越嚴峻,而世界經濟對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為了保障石油安全,無論是石油生產國還是消費國都紛紛制定了能源多元化戰略,因而使國際能源格局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美國和歐佩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家。由於美國對石油的強大需求再加上美國自己繁榮的生產,使得美國對石油市場和世界石油政治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其他力量所能達到的地步。美國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需求量和生產能力方面,另一方面反映在石油——美元定價機制上,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的計價貨幣,確定了美元作為交
易媒介的壟斷地位,這不僅鞏固了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而目影響了世界經濟和各國財富的流向。歐佩克國家擁有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60%和供應量的40%。由於世界經濟對石油嚴重依賴,因此,作為石油終端供應商,歐佩克在世界石油供應方面佔有主導地位,但是由於政治、軍事、經濟等原因,它們不得不與霸權國家達成妥協,實現所謂的「相互依賴」。
第二,俄羅斯、裏海、非洲等非歐佩克國家和地區在石油市場中的地位上升。俄羅斯是歐佩克之外石油含量是豐富和生產、出口能力最強
的國家。裏海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據有關方面統計,裏海的石油儲量約在1100億桶到2400億桶之間,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8%。蘇聯解體後,裏海的石油成為獨立於俄羅斯之外的能源資源,並成為西方石油消費國追逐的對象非洲石油蘊藏豐富,不僅油質好、成本低、易運輸,而且遠離動亂中心,相對安全因此,西方各大石油公司視非洲為「尚待開發的處女地」,競相投人巨資進行勘探開發。非歐佩克國家和地區石油相繼進人國際石油市場,強烈吸引了石油消費國的目光,對歐佩克絕對供應國地位造成了一定沖擊。
第三,能源消費增長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近年來,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經濟發展漸進快車道,對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長,推動世界能源消費增長中心發生了轉移。亞洲近20年來石油消費量增長了一倍,石油需求量由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10%上升到25%,成為與北美、歐洲石油消費量基本相當的重要地區,是影響國際能源格局變化的新生力量。
俄羅斯能源優勢得天獨厚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能源最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與其他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俄羅斯能源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第一,俄羅斯能源儲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具有稀缺不可再生且分布不均的特點。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從北非的馬格裡布到波斯灣,從波斯灣到裏海,再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巨大「石油心臟地帶」。俄羅斯在「石油心臟地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分布非常廣泛,從烏拉爾山以東到太平洋沿岸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有諸多儲量可觀的油氣田。按照石油探明儲量排名,俄羅斯石油儲量為70—10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8%—13%、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十分豐富,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中.俄羅斯佔32.6%,按探明儲量計,其供給時間約為90年,按預測儲量計則供給時間可為100年。
第二,俄羅斯擁有極強的油氣生產和出口能力。承接了蘇聯時期的生產體系,俄羅斯的石油生產能力極強。根據俄能源工業總調度局的數據統計,2006年俄石油產墩4.8億噸,2007年出產石油4.9億噸。俄羅斯石油一半用做出口,2006年出口2.5億噸,2007年出口2.53億噸,佔世界石油貿易的12%,是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考慮到歐佩克內部成員之間矛盾不斷、中東地緣政治環境惡化以及石油消費國紛紛謀求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等因素,俄羅斯能源對國向消旨源供求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三,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優越。能源安全的主要挑戰並不僅僅是獲得足夠的石油,而且還包括如何把石油從地下弄出來然後運送到需要人的手裡。由於富產石油的中東地區與石油消費國大多遠隔重洋,因此,從中東地區向外運輸石油基本都走海路,並且有相當數量的油輪需要經過由伊朗控制的霍爾術茲海峽和險象環生的馬六甲海峽,這無疑增添了石油安全的危險程度。俄羅斯雄踞歐亞大陸,具有貫通四方而很少受到地理條件約束的優越地緣環境,與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亞洲和石油消費量最多的歐洲都有陸路接壤,因此,俄羅斯能源出口可以採用最經濟、最安全的陸路管道運輸,以此降低能源運輸的風險和成本。
第四,俄羅斯有發達的能源輸出管道系統。目前,俄羅斯已有三條通向歐洲的石油管道和一條橫跨波羅的海海底直達德國的「北方溪流」天然氣輸送管道;2008年初俄又與保加利亞和寒爾維亞簽訂了准備修建「南線」天然氣管道的協議;通往亞太市場的「泰納線」一期也在按計劃建設中。同時,俄羅斯還控制著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遍布各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和石油配送渠道,這些管道為俄擴大能源出口,影響能源進口國和過境國的政治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五,俄政府控制著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大部分生產和出口。在俄獨立後掀起的私有化浪潮中,控制著俄90%的天然氣開采和運輸體系的俄氣公司非常「榮幸」地始終掌握在國家手中。普京執政後,俄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又將已經私有化了的石油公司重新掌控在政府手中。由政府控制的油氣公司雖然市場化程度較低,但卻有利於使這些公司的生產和出口計劃符合國家的政治需要,成為俄推行能源外交戰略,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俄羅斯能源對國際能源格局的影響
由於歷史的原因,前蘇聯並沒有參與國際能源市場基本體系的創建,因此,盡管俄羅斯是能源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它不是國際能源機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因而,
在發揮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方面受到極大限制。隨著石油和天然氣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能源在國際關系中的力量日益凸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能源威力,俄羅斯調整了國家能源戰略,積極擴大能源出口,使俄羅斯對國際能源格局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能源領域原有的力量平衡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冷戰時期,蘇聯的石油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需求和出口「經互會」成員國及部分西歐國家,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不大。蘇聯解體後,能源出口成為俄羅斯政府財政和外匯收人的主要來源,其石油開始大量進入國際能源市場,並逐漸成為國際能源市場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目前,除了歐洲仍然是俄羅斯能源最大的用戶外,中國、印度、美國、日本以及韓國都非常看好俄能源,以減少對中東地區能源的依賴,提高能源進口的安全系數。隨著俄羅斯石油出口渠道逐漸拓寬,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將不斷蠶食歐佩克國家的份額,在平衡世界石油市場格局、維護市場穩定上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從而使國際石油供求格局逐漸改變。
由於地理條件優越,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大多採用成本低、安全系數高的陸路管道運輸。俄羅斯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視能源出口管道建設,已初步形成「扇」形油氣管道戰略:俄羅斯已有的和正在修建的以及將要修建的油氣管道構成「扇」形油氣管道戰略中的扇骨;油氣管道覆蓋的地區形成扇面;由國家牢牢控制的能源企業是俄羅斯手中的扇柄。俄手中的能源工具,就像鐵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可以伸縮自如,只要輕輕擺動,就能產生威力無窮的效用,並因此使國際石油運輸格局發生微妙變化。
另一個影響國際石油格局的因素是石油價格。石油價格看起來平淡無奇,卻是實實在在決定著國際資金和政治影響的流向和速度。因此,西方石油消費大國和主要產油國都非常關注全球油價的波動,並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的石油定價。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的俄羅斯當然也不甘人後。目前,俄烏拉爾牌原油已佔國際原油市場份額的12%,成為了能夠影響國際能源供求關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俄羅斯還積極籌劃開設了以盧布作為計價和結算工具的俄羅斯石油交易所,以徹底扭轉俄羅斯石油沒有自己的定價權的被動局面。
俄羅斯大力推進由盧布主導的石油定價機制目的非常明確:第一,挑戰國際市場現行的石油定價體系,打破石油價格機制由歐佩克和西方國家壟斷的局面;第二,利用油品交易使用盧布結算的機會,提升盧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近年來,美元持續貶值,已給石油出口國和消費
國造成了巨大損失,引發了部分歐佩克成員國對用美元定價的石油交易體系的不滿,提出改用其他貨幣進行石油貿易結算。這使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挑戰美元主導地位的計劃有了實現的希望。
隨著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增幅逐漸降低,以及環境壓力日益增大,世界各國開始關注其他的能源資源天然氣因具有分布更廣、更清潔的優點,有可能逐漸替代石油成為未來最主要的能源。在天然氣領域,俄羅斯的地位與沙特在石油領域的地位一樣舉足輕重。目前國際上尚未形成像石油歐佩克的天然氣組織,天然氣的定價機制還未形成,因此,俄羅斯容易在遠未成熟的國際天然氣市場上擁有更
多的發言權,發揮重要作用。為了能夠充當國際天然氣市場的「領導者」,俄羅斯對創建國際天然氣聯盟態度積極。早在2002年,普京就提出,由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成立一個「歐亞天然氣同盟」,旨在協調天然氣生產國的政策和價格。此後,關於俄羅斯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成立同盟組織的傳聞從未停止顯而易見,成立一個由俄羅斯主導的天然氣國際組織,對俄影響國際能源市場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總之,俄羅斯能源擔負著推動俄羅斯經濟增長、參與世界貿易體系和維護地緣政治影響以及改善國際政治環境等多重責任,因此導致其能源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從而對世界能源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促使世界能源格局不斷發生變化。
6. 俄羅斯對於北極油氣開發的立場和解決措施,越多越好。
毛子巴不得說北極石油都是自己的,不過目前北極石油資源勘探都很困難,開發更沒有可能,所以毛子現在也就是嘴上叫囂。
7. 俄羅斯的現狀如何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按照美國慣例,每年年初,現任總統都要在國會做年度報告,闡述政府的施政方針,被稱為「國情咨文」。
美國在開國初期,就有了「國情咨文」這種形式。《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三款中寫道,「總統應隨時向國會報告聯邦情況,」這里的「聯邦情況」後來演變成了「國情咨文」。1790年1月8日,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做了第一份關於「聯邦情況」的報告,該報告當時被稱為「年度咨文」。1945年,該報告開始被正式稱為「國情咨文」,並且不再僅僅面對國會議員,而是通過廣播電視面向廣大民眾傳遞總統的政策主張。
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國情咨文」已經變成「總統駕馭與國會關系的一個基本手段和發揮國家領導作用的有力方式」,特別是電視直播的出現,使「國情咨文」從「空洞的政策演說演變成一項重大的游說宣傳」。歷屆美國總統都非常重視「國情咨文」的作用,歷史上著名的「門羅主義」就是門羅總統通過「國情咨文」的形式傳遞出來的。里根也在其國情咨文中闡述其「邪惡的蘇維埃帝國」的政策主張。布希總統今年發表的「國情咨文」也被媒體稱作是為其第二任期定下了「指標」。
現在,不僅是美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實行總統制的國家,也都把總統向國會發表的年度報告稱為「國情咨文」。
8. 俄羅斯國家能源及資源戰略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產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出口已成為俄羅斯經濟復興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源泉,也是俄羅斯作為重振大國地位、「復興國家」的重要武器和工具。從近年來俄羅斯能源地緣戰略走勢來看,主要有以下特徵:①從政治關系出發,調整對獨聯體國家的能源政策;②「重回歐洲」大國目標出發,以「能源杠桿」制衡歐盟;③從國家經濟利益出發,與歐佩克國家競爭多於合作;④從油氣出口多元化出發,調整能源出口結構,向亞太國家傾斜;⑤以能源合作調劑與美國的關系。能源領域的合作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俄雙方都很重要。為此中方應做到:①加強對俄羅斯能源政策和能源投資環境的綜合考察和研究;②認真研究俄羅斯國情,充分認識處於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的多民族大國的復雜性;③充分發揮中俄同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推動能源經濟合作;④嚴格按照國際法規和國際通行原則,規范中俄能源合作的行為。
《俄羅斯2020年前能源戰略》對外能源政策的目標如下:
鞏固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的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本國燃料動力綜合體的出口能力,提升其產品及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能源領域對外經濟活動方面推行非歧視制度,包括允許俄羅斯能源公司進入國外能源市場、金融市場,獲取先進的能源技術等;
在合理的規模和互利的條件下,吸引外國投資進入俄羅斯能源領域。
為實現這些目標,該領域的政策規定:
通過對外經濟活動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同時評估出口、進口和過境運輸政策的相關後果,以及俄羅斯公司參與世界能源和資本市場的情況;
鼓勵商品出口結構多樣化,增加更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重;
開拓能源銷售市場,並在確保經濟合理性的前提下,擴大俄羅斯公司參與國際市場的地理范圍;
支持積極引進外資的項目;
在能源領域開展新形式的國際合作,包括科技方面的合作;
在能源領域外貿調控方面,建立國家政策的協調機制。
鞏固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市場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有助於在今後20年內最大限度地挖掘燃料動力綜合體的出口能力,並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作出貢獻,同時可使俄羅斯繼續擔當歐洲國家和整個國際社會的穩定而可靠的夥伴。
2020年前,俄羅斯將作為重要的能源供應者參與保障國際能源安全,這將是國際能源領域一個新的因素。
在歐洲和亞洲的毗鄰地區建立統一的能源和能源運輸基礎設施,發展國際能源運輸體系,保障能源過境運輸免遭不平等待遇等,都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
為此,國家將鼓勵俄羅斯的股份公司制定並實施大規模的天然氣、石油和電力國際運輸項目,並且既在西方,也在東方實施此類項目。
鑒於俄羅斯獨特的地理和地緣政治位置,能源過境運輸問題對其而言意義特殊。俄羅斯完全有條件,使能源過境運輸既確保自身的能源供應,又保障能源的有效出口,同時靠發揮過境運輸職能獲得收入。
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是向獨聯體國家出口能源的主要國家。今後幾年內,能源出口既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俄羅斯在世界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的關鍵因素。根據上述對外能源政策,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國際活動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出口能源;
在其他國家勘探和開發能源;
加強在其他國家國內能源市場的存在,共同擁有這些國家的能源銷售網和能源基礎設施;
吸引外國對俄羅斯能源生產、運輸和企業改造的投資;
組織與鄰國電力聯網的同步工作;
能源的過境運輸。
俄羅斯仍將是世界市場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俄羅斯希望能夠將中亞獨聯體國家的油氣資源(特別是天然氣)長期作為自己的能源平衡中的一部分。這不僅可以節約俄羅斯北方的天然氣資源,不必加快投資進行開發,而且還可以減輕市場壓力,這一市場對於俄羅斯具有戰略意義。國家公司參與擴大獨聯體國家的能源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俄羅斯石油年出口量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方向、石油價格的變化和一系列國際項目的實施情況等等,可在1.4億和3.1億噸范圍內變動。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目前俄羅斯天然氣主要銷往西歐。然而,亞太地區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促使天然氣開采部門的興趣轉向東方。到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的年出口量將增加到2350億~2450億立方米,而2002年為1850億立方米。
在亞太地區和南亞的主要經濟合作夥伴將是中國、韓國、日本、印度,這是有前途的天然氣、石油、電力、核技術和核燃料系列產品市場。亞太地區國家在俄羅斯石油出口中所佔的比重將從目前的3%將上升至2020年的30%,天然氣將上升至15%。
將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的項目和綱要,包括:
修訂按產品分成協議條件開發礦物資源產地的綱要;
制定開發東西伯利亞和薩哈共和國(雅庫特)油氣資源和組織向亞太地區市場出口的綱要;
制定在俄羅斯聯邦發展輸油干線管道系統的綱要;
制定由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獨立天然氣生產企業參與的天然氣統一供應系統改造和發展綱要;
制定發展天然氣加工業和天然氣化工業以及扶持液化氣生產和分配的綱要;
制定發展國產動力機械和礦山機械產品的措施。
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以及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要求東西伯利亞和薩哈共和國(雅庫特)的石油開採到2020年最好能達到8000萬噸,適中方案為5000萬噸,而最低方案將不超過3000萬噸。到2010年薩哈林大陸架石油開采將達到2500萬至2600萬噸,這一水平將平穩地保持到2020年,最低石油開采水平也要達到1600萬噸。
對俄羅斯聯邦東西伯利亞和遠東輸油系統發展作出以下規定:
東西伯利亞方向:保障在東西伯利亞和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形成新的石油開采中心,包括建設「尤魯布琴—托霍莫油田—阿欽斯克—安加爾斯克」石油管道和「塔拉坎油田和上瓊油田—安加爾斯克」石油管道。俄羅斯要進入亞太能源市場,就必須建設「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後調整為泰納線)石油管道(年輸油能力為5000萬噸)及其通往中國大慶的分支管道(年輸油能力為3000萬噸)。
遠東方向:建立從薩哈林大陸架進入亞太市場和南亞的油氣管道,「薩哈林-1號」項目包括鋪設年輸油能力為1250萬噸石油的管道,它從海上經過韃靼海峽抵達德卡斯特里油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薩哈林-2號」項目的一期工程需要建設兩條長800千米的陸地管道,以便將石油和天然氣從薩哈林島北部輸送到南部。為實現遠東方向的管道建設計劃,還需要建設新油港和擴大現有油港。
俄羅斯聯邦政府將根據現有輸油負荷程度的需要決定石油和石油製品運輸的具體發展方向。
為了減少油氣過境國的收費政策對俄羅斯的制約,開拓新的和發展現有的出口方向,為了使獨聯體國家的石油更多地從俄羅斯過境,為了減少俄羅斯公司的運輸成本,國家應當支持那些以出口為目的繞過過境國的管道建設項目。
天然氣開采方面的任務:
東西伯利亞將成為2010~2020年這10年間最大的天然氣開采區。由於伊爾庫茨克州的科維克塔凝析氣田、薩哈共和國(雅庫特)的恰亞金凝析油氣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凝析油氣田,以及薩哈林大陸架油氣田的開發,東西伯利亞及其與遠東毗鄰地區的天然氣開采將得到發展。
這一地區天然氣工業發展的出發點是:
優先滿足俄羅斯消費者對天然氣的需求,為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最好的條件;
發展和優化國家東部的天然氣工業,以提高天然氣開采和天然氣運輸計劃的經濟效益;
通過在俄羅斯東部擴大天然氣統一供應系統,提高國家天然氣供應的可靠性。
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到2010年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天然氣年開采量可以增加到500億立方米,到2020年增加到1100億立方米。在中等和最糟的情況下,俄羅斯東部天然氣的開采將比較少:到2010年大概為250億~300億立方米,到2020年為550億~950億立方米。
為了保障運輸和向消費者提供天然氣,需要大大發展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輸氣管道系統,將其與俄羅斯統一天然氣供應系統聯網。
天然氣國內市場的形成將是一個平穩的和漸進的過程,根據俄羅斯立法,這個市場的建立要經歷幾個階段。在此特別規定以下幾點:
逐步提高國內市場天然氣的價格,向按市場價格銷售天然氣過渡,以便保障天然氣市場各主要主體自負盈虧;
支持天然氣獨立生產者的形成和發展;
創造條件使市場所有參與者都能平等使用天然氣干線管道系統;
維護統一天然氣供應系統這個統一的技術體系,通過鋪設和連接各種所有制的新管道使其得到發展。
根據預測,對能源的內外需求都將增長,為滿足這種需求,必須發展能源業,這決定著到2020年的大致投資需求水平:
對天然氣工業的投資將達到1700億~2000億美元(包括實施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天然氣資源計劃的350億美元)。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天然氣獨立生產者的投資是資金的主要來源。
對石油領域的投資約2300億~2400億美元,主要是石油公司的自有資金和投資者的資金。
責成俄羅斯能源部、俄羅斯經濟發展和貿易部、俄羅斯自然資源部、俄羅斯原子能部、俄羅斯工業和科學部、俄羅斯反壟斷部,根據目前討論結果,在一個月內修訂能源戰略,並按規定程序將有關批准這個戰略的相關決議草案提交俄羅斯聯邦政府。
根據《礦產資源法》的修訂,俄政府可將儲量7000萬噸以上的陸上油田、儲量500億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田、儲量50噸以上的金礦、50萬噸的銅礦,以及位於大陸架上的所有礦區依法認定為聯邦級礦產資源。如果在地質研究過程中發現礦區並確認符合聯邦礦產資源的標准,即使外商或有外資參股的俄羅斯法人企業擁有地質研究、勘探和開採的綜合許可證,俄羅斯聯邦政府仍可拒絕將該礦區提供給該外商用於勘探和開采。根據該修訂,只有在俄羅斯境內成立的法人企業才能參與某些聯邦礦產資源開采權的招標和拍賣,如果參與此類招標或拍賣企業存在外資參股,俄政府還有權制定其他限制條件。
2009年11月26日,俄羅斯能源戰略評估發布信息,2009~2030年俄羅斯將向石油領域投資6090億~6250億美元。
俄能源戰略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為2013~2015年,向石油綜合體投資估計在1620億~1650億美元,包括1110億美元用於開采和勘探,開采量可達4.86億~4.95億噸;第2階段為2020~2022年,將投入1340億~1390億美元,開采量達到5.05億~5.25億噸;第3階段到2030年前,將投入3130億~3210億美元,開采量到2030年將比現在增長10%,增至5.3億~5.33億噸。
石油綜合體戰略任務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石油伴生氣,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能力,俄能源戰略規定,到第1階段末期即2015年石油伴生氣的利用率將達到95%。
9. 俄羅斯該怎麼應對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的經濟問題
現在不就是在應對而且應對的不錯嘛?用一句話就是開源節流。減少進口商品,多增加出口。
第一條措施叫發展農業。同時限制農產品進口,歐盟土耳其農產品都在此列,2013年到現在俄羅斯經濟乏善可陳,唯獨農業年增長都在5.5%以上,俄羅斯的農業是他潛力最大但又發揮的最差的部門,之前中產階級酷愛進口農產品,現在就坡下驢大力扶持本國農業,持續10年增長5~6%的話產值就快翻番了,到時候俄國經濟的基礎會比現在穩固的多。農業上去了出口也會增加,俄羅斯2016年穀物出口達到3000萬噸,好像是世界第一還是第二忘了,賣食品賺的錢超過了賣武器的,這還是賣的初級產品,如果精加工上來食品出口還能增加,畜牧業增長率更是驚人,肉類奶類俄國都潛力巨大。當然俄國也不傻,水果蔬菜這些還是要進口因為氣候不行,和土耳其恢復農業貿易就是例子。
第二條叫進口替代。鼓勵企業轉型生產以前生產不了的東西替代進口貨。這一條進展比較慢,因為生產線技術經驗都需要積累,但不得不說依然是好策略,因為俄國的薄弱環節就是蘇聯時期畸形發展的重工業,很多人吐槽90年代俄國的去工業化,可是想過沒有不大力瘦身那些畸形發展的重化工和軍工,哪有空間和資金去發展其他的產業呢?這些畸形發展的工業不僅沒有競爭力,而且耗用大量土地資金,需要很多財政補貼維持,還佔有大量優秀勞動力。當然後來的轉型道路很SB但是方向是對的,葉利欽沒那個能力。
扯遠了,俄國工業還比較脆弱,比較初級和原始,但是產權改革已經完成了,進一步的私有化大門也在開啟,這個國家原始的經濟管理模式也在慢慢改變,但恐怕會很慢,人的思想慣性是巨大的,東北轉型的困境和俄羅斯如出一轍。這方面恐怕要20~30年才能有比較好的改觀。第三條,叫鼓勵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俄羅斯有人才,這在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的現代化高科技產業里是最核心2的資產,高新科技俄羅斯在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俄羅斯高新企業私營的比較弱小,國營的又過於官僚,所以趁著外國封鎖大力扶持也是很重要,扶持小的壯大,加強國營管理和推動私有化。這裡面的扶持還包括政府簡政放權,改變經濟管理思路等等,是不是很像咱們國家的供給側改革?第四條,叫政府瘦身節約成本。俄羅斯政府規模是比較大的,怎麼辦?裁員唄,沒別的好招,今年減10%明年再減10%,同時再降薪,成本就削下去30%了不是~對比中國,中國的政府能裁員嗎?呵呵。
第五條,叫盧布貶值。對俄國來說可是大大的有利。俄國和我們不同,我國的出口企業一大部分叫做「來料加工」,也就是原材料和市場兩端在國外,所以人民幣貶值雖然降低產品成本,但是會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比如鐵礦石和各類金屬礦煤炭天然氣石油棉花纖維等等,所以好壞抵消。像華為這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還是太少。我國同時還受到非市場經濟國,各類配額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限制等,一旦貨幣貶值外國各類保護措施會立即放大,出口企業很可能反而受損,同時本幣貶值會加速外資逃離。俄國就不存在這些情況了,俄國沒有多餘的勞動力做來料加工,出口賺錢雖然少但基本都是自己賺,不用給母公司匯利潤等等,同時俄國有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對貿易保護措施的應對比我們有利,俄國盧布貶值也是市場交易結果(盧布已經是完全可自
自由兌換的貨幣)。所以盧布貶值工業產成品競爭力一下子放大,最近俄國冰激凌在我國走俏就有這個原因哦~
石油價格上漲對俄國而言其實沒那麼重要了,因為俄國高層的基本判斷是油價將長期低迷,但是希望不要老是維持在30多美元,最好是能在45~50美元/桶,這樣俄國財政的騰挪餘地要大點,改革的陣痛會減輕一些。
綜上所述,俄國經濟有巨大的潛力,是實打實的潛力而不是巴西印度這些被西方吹出來的潛力,制裁和本幣貶值反倒是凝聚改革共識的好機會。所以俄國從上到下幾乎沒有對制裁有過多抱怨的情況,危和機之所以在一起叫做危機,估計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10.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所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前景
一、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油氣資源基地落後
雖然近年來國際油價的快速增長為普京實現俄羅斯能源帝國的設想提供了歷史機遇,但是,由於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資源基地的滯後發展,地質勘探工作量的下降,新油氣田的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油氣探明儲量增長速度緩慢所造成的儲采比例失衡,正在成為俄羅斯油氣產量增長的障礙。目前俄羅斯98%的油氣田都正處於開采時期,如果在今後的10年裡原油後備儲量繼續呈緩慢增長態勢,原油產量的增長將難以持續。據俄羅斯能源專家預測,2015年俄羅斯的原油經濟儲量將會枯竭,凝析油氣田的儲量到2025年也將耗盡。要想消除礦產開采和礦產資源基地再生產之間的不平衡度,俄羅斯每年在地質勘探方面的投資大約需要1200億盧布。
俄羅斯天然氣原料基地的狀況略好一些,其原因在於天然氣資源儲量高度集中在西西伯利亞的幾個大型氣田,為開采和管輸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了滿足俄羅斯國內和國外市場對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長,要根據一定的經濟效益,有步驟、有計劃地對前景看好的天然氣田進行投資開發,如額畢河和塔茲灣水域、亞馬爾半島和北極海陸架地區。不過,由於這些油氣田與現有的天然氣管道主幹線距離很遠,需要大量的投資來解決諸如油井的建築設施、天然氣產業工程項目,以及在多年封凍的土壤上和復雜多變的自然條件下鋪設天然氣管線,採用新工藝保護自然環境等問題,因此造成開發天然氣田的費用大幅度增加。
此外,由於俄羅斯各大石油公司和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缺少對新油氣區和海上大陸架進行的地質勘探工程,已經探明的油氣儲量結構也正在日趨衰弱,截至2010年,高產油氣儲量在國家平衡表總儲量中所佔的份額可能會降低到30%,從而直接威脅到國家的能源安全。因此,尋找、勘探、開發新的儲量巨大的油氣田已成為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當務之急。
2.採油設備和原油加工設備嚴重老化
目前,俄羅斯國內煉油廠的原料加工配套能力偏低,有2/3的加工設備出現災難性老化,設備的磨損程度達到了80%;俄羅斯大型油田中70%的鑽井設備和30%的修理機組也已經老化,採油業中有一半設備的磨損程度已超過50%。此外,石油企業依靠現代化採油、煉油,提高油品產量和質量的手段不夠先進,非常規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低。因此,俄羅斯煉油企業眼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更新採油設備,對現有煉油廠進行現代化改造,以適應生產新型燃料的需要。
3.運輸基礎設施薄弱
俄羅斯有開發前景的礦產資源多集中在偏遠的人煙稀少或未開發的極北地區,缺少基礎的交通運輸設施,這使資源使用價值極大下降,開發和運輸成本提高。如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前景看好的油田居多,可由於該地區的輸油管線不發達,不僅制約著新油田的開發,還成為影響俄羅斯石油產量增長的最大瓶頸。俄羅斯輸油管線運力不足導致原油實際出口能力下降,每年帶給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虧損就達40億~110億美元。運輸基礎設施的薄弱也直接影響到油氣資源的開采速度和外商對俄油氣產業的投資規模。
4.投資資金不足
2004年10月,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審議了《在平衡礦物原料再生產與需求的基礎上對俄羅斯地下資源和礦物原料再生產進行研究的國家長期規劃(2005~2010和2020年前)(草案)》,其重點就是提高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問題。然而,要達到俄羅斯能源部所擬訂的原油開采水平,僅靠加強地質勘探工作和石油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相當大的投資。事實上,從1991年起,俄羅斯政府用於地質勘探的撥款就開始逐漸減少,至今已經減少了幾十倍。例如,1992年政府曾撥款1340億盧布用於地質勘探,而2004年僅撥款60億盧布。然而向礦產資源使用者的撥款卻達到了460億~470億盧布。盡管2005年俄羅斯的各大石油公司開始重視對新油田勘探開發領域的投資,但由於資金不足,收效並不明顯。
據俄羅斯專家估算,2020年之前,僅俄羅斯石油工業所需要的最低投資就達2000億~2100億美元,其中採油部門所需投資1550億~1600億美元;煉油部門所需投資190億~210億美元;石油運輸部門所需投資270億美元。目前主要的投資渠道是各公司的自有資金,因為只有在開發新的採油區時,才可能在撥款條件下有計劃地吸收貸款資金,今後借款和股本只能占投資總額的25%~30%以下。
5.缺少激勵油氣公司進行新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措施
油價飆升給俄羅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高額利潤,然而,俄羅斯各大石油公司原油產量的增幅卻正是在這樣大好的形勢下降低了,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可能不僅僅是原油產量增幅降低,而是產油量逐漸下降的問題。
俄羅斯專家認為,產油量下降僅僅是病兆,其真正原因是目前俄羅斯政府缺少可以激勵油氣公司進行地質勘探和鑽探新油井的措施,因為這種現象是發生在各大石油公司的實際鑽探工程量縮減,勘探新油氣田速度下降的背景下。此外,俄羅斯政府在對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稅收調節政策上存在缺陷,直到現在還沒有採用對不同的油氣田進行分別征稅的辦法,這也是當前俄羅斯原油開采速度降低的因素之一。俄聯邦自然資源部部長尤里·特魯特涅夫最近指出,目前俄羅斯的原油資源儲量正在發生著變化。2007年俄羅斯的原油儲量增長了5.5億噸,超過原油產量(4.9億噸)6000萬噸,這種情況是俄羅斯近15年來從未有過的。不過,新發現的油田大多是儲量為500萬~1500萬噸的中小油田,儲量大的油田主要屬於大型石油公司的計劃內。雖然中小公司對開發這些油田非常感興趣,可是如今開發這些油田受到了許多限制。例如,2007年俄羅斯礦產資源監察部曾多次指控中小石油公司不具備許可證協議中的條件,而且工業能源部也並沒有就改善中小石油公司目前狀況的法律條款。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俄羅斯政府制定了2020年前礦產資源基地再生產規劃,並計劃為地質勘探撥款3.5萬億盧布,加強地質勘探工程;俄羅斯新版礦產資源法也鼓勵礦產資源的使用者為地質勘探進行投資,並使其投資以許可證的形式得到補償。此外,俄羅斯政府還將對礦產資源的使用費和礦產資源的開采稅率進行調整,降低尋找和勘探礦產資源工作的增值稅率,由自然資源部、財政部和經濟發展部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正准備對石油天然氣工業領域的稅法進行修改。
二、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前景
從總體上看,當前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生產狀況良好,發展前景樂觀,全國各大油氣公司的生產量將呈穩定增長態勢,還將保持在俄羅斯經濟發展中的生力軍地位。為了保持石油天然氣工業在俄羅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俄羅斯政府在《2020年俄羅斯能源戰略》中明確規定了石油天然氣工業近期與未來的系列發展方案,即保障石油原料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和擴大再生產;合理使用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增加石油出口,取消對石油出口的技術和其他限制;支持發展油氣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
1.加大對石油天然氣資源基地的勘探力度
為了確保在2012年前使油氣儲量與產量的增長速度趨於平衡,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制定了俄聯邦2020年前勘探與開發油氣資源的戰略規劃,明確了一些具有勘探前景的、國家將要重點投資的地區,並計劃增加對地質勘探工程費用的支出。
(1)東西伯利亞地區: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泰梅爾和埃文基自治區,伊爾庫茨克州聚集了大量的油氣資源。根據俄羅斯自然資源部近年來對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石油、天然氣、凝析油的原始資源量預測,該邊疆區所探明的可供開採的原油為82億噸,游離天然氣23.6萬億立方米,石油氣6380億立方米,占整個東西伯利亞碳氫化合物資源的50%,約佔全俄油氣儲量的10%,僅次於秋明州。由於缺少資金,東西伯利亞地區所蘊藏的豐富的油氣資源大部分還沒有被開發利用。為了滿足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對原油的需求量,使東西伯利亞和薩哈共和國的諸多油田的採油初始期恰好與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的使用期相吻合,俄羅斯政府正在制定規劃,加大對該地區的投資開發力度,使其成為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未來最可靠的資源基地。
(2)北極大陸架:該地區的油氣儲量非常可觀,蒂曼-伯朝拉省和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北部有許多油氣資源豐富的油氣田,目前那裡正在進行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3)遠東地區:該地區的油氣儲量主要集中於薩哈共和國和鄂霍茨克海大陸架。目前俄羅斯正在積極對薩哈林大陸架和堪察加地段的石油天然氣礦層進行大規模的地質勘探,「薩哈林2號」計劃是俄聯邦遠東地區最有發展活力的油氣計劃。
俄羅斯礦產部2008年伊始宣布,為了盡快實施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開發計劃,並使計劃達到預期的結果,俄羅斯國家財政2008年將把地質勘探工程的撥款從2006年的198億盧布提高到220億盧布,增幅為11%,其中對石油天然氣基地的勘探費用為101.33億盧布。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部長特魯特涅夫指出,俄羅斯政府計劃修改礦產法中自然資源使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條款,要解除對外國投資者開發中小自然資源產地的限制,對已經發放的產地許可證,不論儲量大小都不會收回。
2.提高石油天然氣產量
(1)石油: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按計劃逐步增加油氣開采量,以保持其產量的穩定性。目前,俄羅斯的主要原油生產基地仍然是西西伯利亞,不過,隨著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油氣田的不斷開發,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石油開采量將達到1億噸,西北地區採油區的產量也將達到4500萬噸,薩哈共和國將成為新的原油開采中心。2008年大部分石油公司都把其原油產量的增長幅度初步預訂為1%。例如,秋明-ВР石油公司把2008年的原油產量初步定為7000萬噸(2007年原油產量為6937萬噸);天然氣工業石油股份公司把2008年的原油產量定為3350萬噸(2007年的原油產量為3270萬噸);韃靼石油的原油產量維持2007年的水平,為2570萬噸;而蘇爾古特油氣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和巴士石油公司則拒絕說出自己的預測產量,因為據俄羅斯能源動力綜合體調度中心統計,2007年這些石油公司的原油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均呈下降態勢:蘇爾古特油氣公司的原油產量6460萬噸,同比下降了1.5%;巴士石油公司的原油產量為1150萬噸,同比下降了2%;而斯拉夫石油公司的原油產量則下降了10.3%,僅為2090萬噸。只有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對2008年的原油產量增長幅度充滿信心,前者2007年的原油產量為1.009億噸;預測2008年的原油產量將增長11%,為1.119億噸;而後者預測2008年的原油產量將比 2007 年增長 5. 5%,達到 1. 01 億 ~1. 02 億噸。
俄羅斯工業與能源部預測,截至 2015 年,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有可能提高到 5. 3 億噸,2020 年達到 5. 5 億 ~ 5. 9 億噸。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原油加工量也將提高,2010 年,俄羅斯的原油加工量將達到 2 億噸,2020 年再提高到 2. 15 億噸。
( 2) 天然氣: 亞馬爾 - 涅涅茨自治區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天然氣產區,到 2020 年以前,俄羅斯 90% ~92%的天然氣產量都將產自亞馬爾 - 涅涅茨自治區。2010 年前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天然氣年產量將增長到 5000 億立方米。此外,為了維系整個東亞地區的經濟安全,俄羅斯政府還計劃依靠像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雅庫特和薩哈林這樣的資源基地,發展東部地區的天然氣綜合體,建立大規模的天然氣出口生產加工體系。
2006 年 3 月,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向政府提交了俄聯邦 2020 年前勘探與開發大陸架油氣潛力的戰略規劃。按照該項規劃,到 2020 年俄羅斯大陸架的碳氫化合物資源的產量將佔到俄羅斯碳氫化合物資源總平衡表的 20%,可采碳氫化合物資源的總儲量將達到 230 億 ~260億噸,天然氣達到 90 億 ~100 萬億立方米。其中包括原油儲量 100 億 ~ 130 億噸,煤氣 10億 ~20 萬億立方米。如果實施該項戰略規劃,截至 2010 年,俄羅斯大陸架地下資源區塊的原油產量預計將達到 1000 萬噸,天然氣產量為 300 億立方米; 到 2020 年,原油產量再提高到 9500 萬噸,天然氣產量提高到 1500 億立方米。
3. 建設新的煉油廠
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謝爾蓋·伊萬諾夫認為,為了解決國內煉油廠不夠、原油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應該建設新的煉油廠。伊萬諾夫指出,要解決原料出口的問題,就必須多建造煉油廠,自己生產石油產品。目前,一些大的石油公司已經意識到國內煉油廠不足所面臨的問題,正在著手制定建造煉油廠的規劃。
4. 開拓石油天然氣出口市場,增加油氣出口量
歐洲是俄羅斯原油及其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其市場份額約佔俄羅斯原油出口量的90% ,在未來的 20 ~ 25 年裡,西歐和中歐國家仍舊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出口市場,這是因為俄羅斯業已形成的國家級運輸基礎設施都集中在歐洲地區,對滿足這一地區的石油需求提供了充分的物流保障。隨著薩哈林石油天然氣出口量的提高和東西伯利亞與雅庫特新油氣田的開發,截至 2020 年,俄羅斯對亞太國家的原油出口份額將從目前占出口總量的 3% 提高到 30%,天然氣出口量也將從目前的 5%提高到 25%。
不過,由於俄羅斯的油氣運輸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加之傳統上的國外用戶對原油的需求量將呈適度增長態勢,以及出口利潤的降低和出口能力的相對不足,今後俄羅斯的原油出口增幅將會逐步降低。
為了實施向中國和亞太地區國家出口石油天然氣的遠景規劃,俄羅斯計劃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建設天然氣開采、運輸和供應統一系統,組建石油天然氣綜合體,積極對薩哈林大陸架和堪察加地段的石油天然氣礦層進行大規模的地質勘探,挖掘向亞太地區國家供應油氣資源的潛力。此外,俄羅斯石油工業正在尋找新的石油銷售市場,制定新的石油出口戰略,建設新的運輸基礎設施。
5. 建設新的輸油氣管線
近幾年來,隨著國際市場上對原油需求量的不斷提高,俄羅斯對國外市場的原油供應量幾乎增長了20%。然而,由於俄羅斯的油氣運輸基礎設施薄弱,輸油氣管道運力不足,已經成為實施能源戰略長期發展目標的嚴重障礙。因此,俄羅斯政府計劃實施一系列輸油氣管道建設項目,為俄羅斯油氣在歐洲、遠東和亞太國家開辟新的銷售途徑。預計2010年俄羅斯出口輸油管道干線的輸油能力將增長1.2倍,2015年將增長1.4倍。
俄羅斯輸油氣管道運輸系統的發展方向是:
(1)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據俄羅斯專家預測,截至2010年,亞太地區國家對石油及其產品的需求量將提高到15.10億噸,2020年將提高到19.70億噸,而到了2030年將提高到22.05億噸。為了開辟亞太地區這個新的原油銷售市場,俄羅斯政府作出了修建從泰舍特—斯科沃羅季諾—納霍德卡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的戰略性決策。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的年輸油量為8000萬噸,其中向中國方面輸油3000萬噸。第一階段將建設從泰舍特到斯科沃羅季諾總長為2000千米的管線,然後再建設通往納霍德卡的管線;在通往納霍德卡的管線建成之前,將首先修建一條通往中國的輸油支線。東部輸油線的原料供應基地是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和雅庫特,其中西西伯利亞的油田將為該東部管線輸油2400萬噸,東西伯利亞和雅庫特的油田將為該條管線輸油5600萬噸。東部輸油管線由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承包修建,預計2008年底建成,這條輸油管線的投資回收期初步定為5~7年。
修建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對俄羅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管線建設計劃不僅會帶動整個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俄羅斯經濟振興提供動力,更重要的是該條輸油管線投入使用後所形成的出口潛力將促進東部地區油氣田的開發,加快建立東西伯利亞和雅庫特新的石油開采中心,並通過與東北亞地區各國的能源合作而搭上亞太地區的經濟快車。
(2)波羅的海北部線:進一步發展波羅的海管道運輸系統,使其年原油輸送量達到6500萬噸,是考慮到波羅的海海域運輸路線的輸油能力和國際公約對安全運輸石油和石油產品的要求。此外,為了擴大對美國和歐洲市場原油出口量,俄羅斯還計劃在巴倫支海修建年原油出口量為1.20億噸的新輸油管道系統,目前前期計劃論證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3)裏海-黑海-地中海方面:俄羅斯計劃通過提高從阿特拉烏—薩馬拉輸油管道的輸油量,使對該地區的年輸油量提高到2500萬~3000萬噸。另外,擴大裏海管道運輸財團股份公司的管道輸油能力計劃也正在審議之中,擴大後的輸油量將達到年6700萬噸。
(4)中歐方面:由於受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輸油能力的限制,俄羅斯正在進行友誼和亞得里亞管道系統一體化工程,以便使俄羅斯的原油經過黑海灣,通過輸油轉運終端運達克羅埃西亞的奧米沙里港口,進而分階段地(以每年500萬噸、1000萬噸、1500萬噸遞增)提高俄羅斯向獨聯體國家的原油出口量。
為了加大俄羅斯國內天然氣的輸送能力,保證國內的天然氣供應,促進天然氣出口輸送干線的發展,俄羅斯政府計劃在對現有天然氣管線進行改建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天然氣運輸系統,修建新的天然氣管線,以提高天然氣運輸、加工和儲存的能力。
1)北歐天然氣管線。北歐天然氣管線是一條通過波羅的海水域,繞過過境國家,直接向歐洲出口俄羅斯天然氣的新路線。建設這條天然氣管線將提高對歐洲市場輸送天然氣的可靠性,擴大對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北歐天然氣管線的年生產能力規定為190億~300億立方米,計劃2010年開始通過該管線供應天然氣。
2)秋明州北區—托爾若克天然氣管線。秋明州北區—托爾若克天然氣管線是指從位於秋明州北區的烏連戈伊天然氣田到托爾若克市的路線,該條天然氣管線將成為目前正在使用的烏連戈伊—納德姆—佩列格列布諾耶—烏赫塔—托爾若克多條天然氣運輸系統的重要部分。這條天然氣管線將會提高對俄羅斯西北部地區工業和居民日常消費天然氣的供應能力,同時也可以保障通過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線的天然氣出口。
3)擴大中亞—中央天然氣運輸系統。中亞—中央天然氣運輸系統是指從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出口天然氣的主要運輸干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擔負著對過境的中亞天然氣向俄羅斯和歐洲市場輸送的保障作用。
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已經決定在中國東部和西部地區鋪設兩條天然氣管線:東部管線是指從薩哈林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通往中國的支線輸氣管線,西部管線是指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新庫茲涅茨克通過戈爾諾—阿爾泰斯克到達中國的支線輸氣管線。預計從2011年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截至2020年這兩條輸氣管線將分別向中國輸送天然氣300億立方米和38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