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庫頁島如何從中國最大的島嶼成為俄國領土的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中國舊稱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俄譯名“薩哈林島”,日本稱“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如今,庫頁島是俄羅斯聯邦最大的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面積達7.64萬平方千米,比兩個台灣島加起來還要大一點。
那麼,這座曾經中國最大的島嶼,如何一步步淪為俄國最大島嶼的呢?
清朝和奕山眼中的蠻荒之地庫頁島,俄國與日本卻爭的頭破血流,延續下來的矛盾至今還在。了解了這一段歷史之後,如今當我們看到日俄北方四島之爭新聞時,還能笑得出來嗎?
值得一提的是,為何沙俄能夠輕易侵佔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北方大片領土呢?原因很簡單,東北是滿清龍興之地、後路之地,所以不準漢人染指和進入,屬於漢人的禁地;另一方面,滿人又不願待在苦寒之地,征服了中原地區,自然要去享福,導致北方千里無人煙,所以沙俄經常幾百人就能侵佔大片領土。
雅克薩之戰,已經揭開了這一問題,但康熙卻毫無知覺,依然抱殘守缺不願移民實邊,可見康熙眼光真不咋地!
❷ 彼得格勒位於什麼出海口
彼得格勒即聖彼得堡,位於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1703年5月27日,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上修建了彼得保羅要塞,駐重兵把守,以防禦瑞典軍隊的進攻,後擴建為城;至此,波羅的海出海口從此納入俄羅斯版圖。
現在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面積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
❸ 介紹一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是二戰中俄國黑海艦隊基地,位於黑海北岸克里木半島南端。以刻赤半島為犄角,庇護著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克里米亞半島是從蘇聯南方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境內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島,由於具有溫暖舒適的地中海氣候而曾被當作歷代沙皇的度假地。但這個度假村卻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巨大的要塞之上。同時黑海是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諸多國家的共有內海,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價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權,就能向沿海周邊國家施加政治壓力。而塞瓦斯托波爾是當地最合適的港口,也因此成為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從1854年英法與俄國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開始,塞瓦斯托波爾已隨著戰斗不息的時代而演化成一個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壘、壕溝和故意製造的迷宮隧道圍繞市區。
二戰中,整個要塞的防禦力量:以塞瓦斯托波爾市區為參照,整個市區北靠細長的塞維納亞灣南岸,塞維納亞灣北岸和別別克峽谷之間是防禦重點。在這片綿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帶,配置了12個永久要塞群,佔全部克里米亞要塞數量的75%,每個要塞都有一個典型的蘇聯式名稱,但多數史學家認為這是德軍給起的別名。中心地帶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別烏」這3個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寧」和「北堡壘」這2個要塞,正東有5個聯合要塞,即「斯大林」、「西伯利亞」、「伏爾加」、「頓涅茨」和「烏拉爾」。在4重防禦線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當時最強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聯裝炮塔要塞,它擁有1934年製造的雙聯裝305毫米巨炮,射程達到44公里,外部防禦層形狀酷似當時的戰列艦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裝甲板全體包裹,炮塔下面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天蓋都厚達3000~4000毫米。此外,在「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東側還設置了「巴斯季昂I號」要塞作為前瞻。所有要塞周圍都被永久混凝土裝甲板覆蓋,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鐵路連接,在山地部分更設置難以數計的暗堡、火力點,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裝且具有絕對優勢射界,理論上不可能對該防禦地帶進行地面攻擊。而且設計者將要塞的基本彈葯存放在塞維納亞灣南岸地下深達30米的「庫拉貝」主彈葯庫中,可謂萬無一失。
相對的,塞瓦斯托波爾南部及西部防禦力量就沒有這么集中:沿正東到東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II號」、「庫貝」和「巴勒庫勒瓦」這3個要塞,在它們中間穿插著5個主要的一線步兵防禦陣地:「白糖帽子陣地」、「北方鼻子陣地」、「廢墟山」、「荊棘山」、「紅色高地1、2、3」;一線陣地西側只有3個二線步兵陣地:「上坡高地」、「禿鷲高地」和「風車高地」。為防止南部海上威脅,在克里米亞半島南端突出部設置了「馬克西姆-高爾基II號」聯裝炮塔要塞。在二線陣地和塞瓦斯托波爾市區之間是「蘇聯山脈陣地」,這是最後一道屏障。守衛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士兵比較特殊,除了普通的紅軍(陸軍)外,還有海軍陸戰隊和蘇聯內務部隊(秘密警察),這些特殊部隊戰鬥力和武器裝備、軍官素質都很強。當時守城兵力約為10萬人,但坦克僅40輛。
塞瓦斯托波爾位於現烏克蘭境內,並被俄羅斯黑海艦隊租借為海軍基地,2010年俄烏雙方將租借年限延長至2042年。
❹ 彼得堡羅要塞的簡介
該要塞1703年5月27日(舊俄歷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它與聖彼得堡同齡。彼得堡羅要塞(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Крепостъ)的建設使役了大量的瑞典俘虜及農奴,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耗時約半年才完成了木造要塞的工程。至1906年,為使要塞得到進一步加固,開始修築石牆。
聖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彼得堡羅要塞(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Крепостъ)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的。彼得大帝親自為它選擇了一處易於防禦的地點,親自監督建造工作。後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古堡的牆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但是作為要塞它並未取得實際效果,反而成為收監政治犯的監獄,可以說它是背負著俄羅斯沉重歷史陰影的一個要塞。
❺ 列寧格勒是什麼
1、列寧格勒還叫聖彼得堡。
2、城市歷史
城市發端於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島上建立彼得保羅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1712年俄國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里,持續200餘年。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命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6月12日全民公投後,54%公民贊成恢復聖彼得堡名稱。1991年9月6日俄聯邦最高蘇維埃頒布法令宣布列寧格勒恢復聖彼得堡舊名。
3、城市簡介:
聖彼得堡,舊稱: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俗稱:彼得堡(Питер),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又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它擁有4000多個工業企業。聖彼得堡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也是一座科學技術和工業高度發展的國際化城市。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科學研究機構,被稱為俄羅斯的科學、文化藝術和首都。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和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和教育中心。俄羅斯在近三個世紀中取得的大多數科學發明成果是出自聖彼得堡。聖彼得堡的科學學派在世界上亦享有崇高的聲望。
❻ 聖彼得堡在什麼位置
聖彼得堡位於北緯59°~60°、東經29°~30°之間,處於俄羅斯西北部,是芬蘭灣的最內處,面積1439平方公里。
在18世紀初,聖彼得堡位還是一片沼澤。隨著聖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運河在市內縱橫交錯,這些運河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開鑿,以舒緩因芬蘭灣水淺而倒灌進入聖彼得堡的海水。聖彼得堡共有42個小島,由423座橋梁連接。
(6)俄羅斯的要塞叫什麼島擴展閱讀:
2018年,聖彼得堡共分為20個行政區。其中市中心區12個,郊區8個。
市中心區:中央區、海軍部區、瓦西里島區、維堡區、加里寧區、基洛夫區、科爾賓區、紅色近衛軍區、莫斯科區、涅瓦區、彼得格勒區、伏龍芝區
郊區:紅村區、克朗什塔得區、庫羅爾特區、羅蒙諾索夫區、彼得宮區、濱海區、普希金區、帕甫洛夫斯克區
❼ 北方四島別再想了,戰斗民族已完成堡壘化,奪島已沒希望-
不管對於俄羅斯人還是日本人來說,北方四島都有著非常特別的意義,所謂的北方四島,也就是俄羅斯所說的南千島群島,這里緊鄰著日本的北海道,而另一端則是俄羅斯的堪察加半島,可以說,誰能控制這里,誰就可以擁有俯視整個東北亞的能力,因此,當二戰之後,蘇聯從日本手裡奪走了這幾座島嶼之後,整個地區的戰略環境都變得十分復雜。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以幫助盟軍出兵打擊日本為條件,成功的從日本手裡獲得了包括庫頁島以及北方四島的所有權,北方四島並入蘇聯,讓蘇聯獲得了控制日本北方的重要基地。因此,這北方四島對於俄羅斯來說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就算是蘇聯已經不復存在,北方四島也依然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屏障,這里可以作為潛水艇部隊向東太平洋地區進發的前進基地,也可以作為保護自身基地不被襲擊的前哨戰。
北方四島位於鄂霍次克海當中,這里是俄羅斯核潛艇部隊活動和打擊的堡壘海域,在此處,俄羅斯部署了各種各樣的探測設備,搜集有關於日軍和美軍海空軍兵力的情報,可以說成為了深深嵌入日本的一顆釘子,對於美國人也有著相當大的威懾能力,實際上,一直以來,日本都希望能夠將北方四島拿回來,1956年,日本和蘇聯兩國正式簽署了日蘇共同宣言,兩國關系恢復了正常話,但是日本人卻堅持要求蘇聯將北方四島歸還日本。
雙方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數輪談判,但最後的磋商確已破裂告終,蘇聯解體之後,日本方面曾經叫囂著要在三天之內收復北方四島,但是俄羅斯卻寸步不讓,表示如果日本改使用武力對抗俄羅斯,那麼俄羅斯方面也會回敬以武力將會在三分鍾之內讓日本從地圖上消失,事實證明,日本方面依然沒有勇氣進行軍事冒險,但是此事也讓額。思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管到了何時,日本始終對北方四島念念不忘,准備隨時收回。
雙方繼續開啟溝通途徑,針對北方四島的領土歸屬權問題展開了多輪的磋商談判,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暫時擱置爭議,直到今天,北方四島依然牢牢的把握在俄羅斯人的手中,有些時候,北方四島可以看作俄羅斯和日本之間關系的晴雨表,如果有首相在上台之初叫囂著要收回北方四島,那麼肯定是美國方面又一次對俄羅斯的制裁收緊,但不論如何,俄羅斯方面對於北方四島則一直保持著極其強硬的立場。俄羅斯方面表示,無論何時,北方四島的歸屬權永遠屬於俄羅斯,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俄羅斯勝利的證明,絕對不可能和日本有任何的妥協。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經在2019年對日本的訪問時表示,雙方簽訂和平條約是雙方共同的目標,但是關鍵問題就在於日本須承認二戰的結果,也必須承認俄羅斯擁有北方四島的主權,否則雙方的和平條約磋商將永遠不可能達成,俄羅斯之所以敢如此強硬地對日本表明態度,也是因為實際上北方四島早就已經被俄羅斯堡壘化和要塞化,在距離日本最近的國後島上駐扎著3500名俄羅斯士兵,這些俄羅斯士兵和其他島嶼上的同屬於俄羅斯第18機械化炮兵師,雖然看起來人數很少,但是這里的部隊絕對稱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
在島嶼上,俄羅斯方面部署了舞會E和堡壘P遠程反艦導彈,舞會系列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可以一次性發射八枚天王星重型反艦導彈,這是俄羅斯方面所研製的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系統及全射程達到了130公里,可以在僅僅高於海平面五米的高度掠海突防,突破雷達搜索的盲區,而且在末端依然擁有相當強悍的高機動能力,這讓各種登陸艇防不勝防。而堡壘P則使用了三百千米的遠距離紅寶石反艦導彈,可以實現全程兩馬赫以上的超音速突防,可以說是目前所有軍艦都無法防禦的。
俄羅斯知道日本現在軍事當中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其宙斯盾驅逐艦的普及程度,摩耶級、金剛級和愛宕級三級宙斯盾驅逐艦可以說也算得上是東亞最為頂尖的力量,俄羅斯方面之所以在這里部署如此之多的反艦導彈系統,就是為了警告日本,就算你擁有再先進的艦艇,在對抗反艦導彈的時候依然是相當吃力的,同時在2021年,俄羅斯又在島嶼上部署了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系統,這種最大射程達到了800公里,而且可以2.6馬赫最高飛行速度,以十米超低空突破艦隊防禦的導彈系統,還可以換裝核彈頭,對於任何想要逼近海岸線的部隊都是極其強悍的威脅,最主要的是這種導彈除了有反艦能力,還可以直接對敵人的陸上目標實施打擊。
俄羅斯稱這種導彈的開發就是為了對抗航母戰斗群,由於導彈擁有多種制導模式,還可以使用分導彈頭,所以對許多艦艇組成的船隊造成嚴重殺傷,導彈系統在五分鍾之內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作戰部署,而且可以保持五天的作戰狀態,對於導彈系統的生存率還是打擊能力,全世界都給予了這類導彈最高級的評價。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當中,俄羅斯就將此類導彈系統部署到了前線,直接導致美軍艦艇全部撤出黑海,如果連美國都不敢接招的話,那麼日本自然也不敢輕易的體驗這種武器的恐怖之處,如果僅僅能夠防禦海上的攻擊,那麼就把這座島嶼上的武器想得太過簡單了,實際上為了防空,俄羅斯方面也部署了相當多的先進武器,S400防空導彈系統已經部署在了島嶼上,這種防空導彈的實力已經在烏克蘭沖突當中得到了印證,一台部署在白俄羅斯的S300系列導彈成功的命中了基輔上空的烏克蘭蘇27戰斗機,這舉世矚目的戰績還是此類產品的早期型號做到的,更不要說部署在島嶼上的更加先進的型號。
同時在島嶼當中還部署了道爾M2短程防空系統,這是一種機動性很強的短距離防空系統,對於突破了防線的漏網之魚也可以進行打擊,同時防空系統最重要的當然是作戰飛機,自從2018年開始,俄羅斯方面加強了對於島上作戰編隊的升級工作,大量的蘇35戰斗機被調劑到了北方四島附近監視日本方面的一舉一動,而日本部署在附近的F15戰斗機也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老舊,而且日本方面並沒有對自己手裡的15系列戰斗機有過任何的升級,雖然日本可以擇捉島為中心出動100多架現代化戰斗機,但是他們在遠程空導彈系統的威脅之下,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行動。
而且就在西伯利亞地區,俄羅斯方面還部署了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這些大型空中攻擊平台在換裝了最新型的高超音速導彈系統之後,將可以對日本本土直接構成威脅,也就是說,一旦日本決定對北方四島發動攻擊,那麼俄羅斯也隨時可以對日本本土發動反擊,俄羅斯在堪察加半島上部署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射程達到480公里,五馬赫的速度幾分鍾後就能完成打擊。
目前為止,日本最為先進的反導系統也僅僅是愛國者系統,這種誕生於上個世紀的反導系統在如今高超音速武器滿天亂飛的時代早已後繼乏力,隨著日本對於北方四島問題的一再炒作,俄羅斯方面最終選擇將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直接部署到了庫頁島南部,這里將直接可以對日本北海道的軍事基地構成威脅,這讓日本自然不敢輕,而且就算日本真的下定了決心,他們的作戰能力也不足以直接攻克整個島嶼。
日本的空降部隊空降兵規模只能達到400人左右,雖然日軍的總人數可能會相比俄軍更多,但是他們的批次投放能力相對有限,這就導致了他們根本無法展開一次快速的軍事行動,直接擊潰島嶼上的全部俄羅斯軍隊。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添油戰術當中,被島上的守軍逐一擊破。雖然日本方面一再表示,北方四島問題不會留給下一代,但是誰也都明白,日本不會冒著挑起世界大戰的風險貿然的挑釁俄羅斯,這就導致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北方四島都會只是俄羅斯和日本之間博弈的一個籌碼。
❽ 二戰蘇聯最牢固的要塞塞瓦斯托波爾,為何曾一度陷落
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波托爾在二戰期間,蘇軍和德軍都圍繞著這個要塞進行過攻防。而作為二戰期間蘇聯在刻赤半島上最為堅固的要塞,塞瓦斯波托爾的陷落似乎很不應該。但是如果仔細想一下當時塞瓦斯波托爾的處境,以及蘇軍當時的情況,德軍用於對付這個要塞處心積慮弄來的超級武器,可能我們會發現這個要塞在德軍當時的進攻之下陷落,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德軍為了對付這個背後的隱患,動用了超級大炮和優勢兵力
要塞內當時還是有不少蘇軍憑借要塞的堅固性和德軍進行近身作戰,在短時間內成功阻止了德軍徹底佔領要塞的企圖。但是時間一長,武器彈葯無法得到補給,戰斗民族的人民再強壯也不能拿鐵鍬跟全副武裝的德軍肉搏吧?在1942年的6月底,要塞內的倖存的蘇軍在蘇軍統帥部的命令下,開始逐步撤離要塞。到七月初,一部分經過蘇聯海軍營救,撤離到了後方。一部分扯進山區,當起了游擊隊繼續和德軍作戰。
至此,蘇軍的塞瓦斯波托爾包圍戰徹底結束。、
這個要塞以兼顧著稱,但是在面對二戰軍事思想的變革之下,德軍使用新式武器遠程打擊。使得要塞的攻擊性降到了最低,蘇軍盡管多次支援,圍魏救趙也無濟於事,最終要塞陷落。所以在現在的作戰當中,適當使用創新思維去解決難題。如果蘇軍吸取當時戰爭初期被德軍閃電戰教做人的教訓,那麼戰爭當中的損失也許就不會這么大了。
❾ 介紹一下聖彼得堡的歷史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市名源自耶穌的弟子聖徒彼得。 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
1924年為紀念列寧而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原名為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和歷史中心古跡群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聖彼得堡市在俄羅斯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一座大型綜合性工業城市。 聖彼得堡經常被稱為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許多外國領事館、跨國公司、銀行和其他業務據點均位於聖彼得堡,也是一座科學技術和工業高度發展的國際化城市。
聖彼得堡位於北緯59°~60°、東經29°~30°之間,處於俄羅斯西北部,是芬蘭灣的最內處,面積1439平方公里,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25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匯聚的三角洲地帶。
在18世紀初,這里還是一片沼澤。隨著聖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運河在市內縱橫交錯,這些運河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開鑿,以舒緩因芬蘭灣水淺而倒灌進入聖彼得堡的海水。聖彼得堡共有42個小島,由423座橋梁連接。
(9)俄羅斯的要塞叫什麼島擴展閱讀
聖彼得堡的名字意思即為彼得之城,開創者是彼得大帝。就到了一戰時期了,當時的俄羅斯輸給了德國,德國尼古拉二世掌權,佔領了聖彼得堡,更名為「彼得格勒」,帶著濃濃的斯拉夫色彩。
過了十年,蘇維埃偉大領袖列寧逝世,為了紀念他,蘇聯政府將之更名為「列寧格勒」。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之後,列寧格勒的第一任市長,也就是普京的老師,通過了全民公決,再次恢復了聖彼得堡這個名字。
聖彼得堡是一座堅守了九百天而不被攻破的城市。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因為在二戰期間,殘酷的蘇德戰場上,聖彼得堡的人民被圍困了整整九百天,斷水,斷糧,飢餓,寒冷,炮火……
這使得聖彼得堡失去了大約九十萬的子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聖彼得堡的人民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城市,頑強拼搏,用自己的身體,築起了城牆,保衛了自己的家園,這座歷史名城,終是恢復了往日的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