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聯以前叫啥
1917年前,叫沙皇俄國。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十一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消失。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1)俄羅斯帝國時期叫什麼擴展閱讀:
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
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產黨提出了聯合問題。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斯大林在會上作關於成立蘇聯的報告。列寧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條約。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
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蘇聯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㈡ 古俄羅斯主要是指哪個時期
1、古代俄羅斯叫沙俄,中國人稱其為羅剎國。
2、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1721年~1917年)簡稱沙皇俄國,俄國,沙俄。國祚共記196年,1917年因二月革命滅亡。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俄誕生。1613年,開創羅曼諾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與瑞典王國進行北方戰爭勝利,俄羅斯參政院授予俄羅斯沙皇「俄羅斯皇帝」頭銜,俄羅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隨著領土不斷擴張成為全球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
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南部、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國土面積約2280萬平方公里。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記,俄羅斯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於中國清朝、大英帝國。
㈢ 蘇聯、蘇俄、獨聯體、俄國、俄羅斯分別是哪個時期的名稱
俄國歷史上的幾個時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大動亂時期(1598-1613);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蘇維埃時期(1917-1991);新俄羅斯(1991年以後)。
羅斯:九世紀至十五世紀。
俄羅斯:1480年,莫斯科公國軍隊在烏格拉河打敗蒙古軍隊,結束了延續近兩個半世紀的蒙古人統治。1505年,瓦西里三世繼位,完成了東北羅斯的統一,始稱「俄羅斯」。
俄國:一般認為是俄羅斯帝國的簡稱,時間是18世紀至1917.
蘇俄:1917年11月7日,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獲得勝利,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一起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蘇聯:於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解體。
獨聯體:蘇聯解體後,前蘇聯大多數共和國組成的進行多邊合作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成立時,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其它12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喬治亞(1993年12月起)、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1994年4月起)、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和土庫曼均為獨聯體正式成員國。2005年8月,土庫曼宣布退出獨聯體。2008年8月14日,喬治亞宣布退出獨聯體;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
俄聯邦:1991至今。
㈣ 俄羅斯之前叫什麼國家
俄羅斯以前叫:基輔羅斯、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帝國、蘇聯時期等等。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半總統制共和國。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13世紀以後,莫斯科逐漸成為原先基輔羅斯文化的中心。16世紀中葉伊凡四世時代,莫斯科大公國改稱沙皇俄國。到18世紀彼得一世稱帝,改稱俄羅斯帝國,橫跨從波蘭到太平洋的廣袤地域。1861年,俄羅斯廢除農奴制。隨後農民不斷增加,對土地的需求也不斷增長,急劇加大了革命的壓力。從廢除農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推出了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憲法和國家杜馬,極大地改變了其經濟和政治狀況,只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依然沒有意願放棄獨裁統治。
軍事戰敗和食物短缺引發了1917年俄國(10月)革命,此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無產階級)登上權力的舞台,建立了蘇聯。從1922年至1991年,蘇聯逐漸成長為一個超級大國。但隨著經濟和政治體制的缺點所引發的矛盾越來越尖銳,1991年蘇聯解體。
1991年後,俄羅斯聯邦成立並繼承了蘇聯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然而,俄羅斯已不再是超級大國。直至今日,俄羅斯的政治經濟結構依然帶有沙俄和蘇聯的特點。
㈤ 俄羅斯古代的時候叫什麼名字
俄羅斯歷史始於歐洲的東斯拉夫民族,聚集區域自公元3世紀至8世紀逐漸擴大。在9世紀,北歐瑞典維京人的一支流浪部落——瓦良格人受到當地古羅斯人的邀請,建立基輔羅斯並讓這個地區完成歐洲化封建制度。公元988年,國家選擇拜占庭帝國所信仰的東正教作為唯一國教,由此開始,拜占庭文化與古羅斯文化的融合成為今日的東斯拉夫文化。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逐一擊破,解體為眾多小公國,並均被金帳汗國收為朝貢國。14世紀開始,以莫斯科城為中心的區塊逐漸崛起,取代了烏克蘭境內的基輔,最終匯聚成為統一羅斯諸國的中心力量;15世紀,莫斯科大公國成功擊敗金帳汗國並從其獨立,還成長為基輔羅斯文化和政治的繼承者。自16世紀起,伊萬四世自稱沙皇,並自詡「第三羅馬」。到了18世紀,俄羅斯沙皇國通過征服、吞並和探索而擴張,征服了大部分西伯利亞領土,彼得一世通過西方化改革,稱帝並遵照西歐叫法改稱俄羅斯帝國,帝俄在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國,疆域最大曾自中歐的波蘭連綿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㈥ 俄羅斯以前叫什麼國家
以前的俄國是在前蘇聯之前的國家名稱,也叫沙皇俄國或沙俄。而俄羅斯也叫俄羅斯聯邦,則是前蘇聯時期最大的一個加盟國而已,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正式獨立。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
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俄羅斯國名的由來
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通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
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
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舊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即沙皇俄國。
㈦ 一戰時期俄國全名叫什麼
一戰時期俄國全名叫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簡稱為沙皇俄國、沙俄、帝俄或俄國,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俄羅斯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於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國。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俄羅斯帝國」真正誕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諾夫哥羅德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據另一個角度來看,長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後已經帝國的當代俄語單詞。也許羅曼諾夫王朝的彼得一世稱帝是為了讓歐洲承認俄羅斯作為一個歐洲的君主制國家。17世紀俄羅斯的擴張,最終導致在17世紀中葉,俄羅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亞之後,俄羅斯的領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戰爭(1654—1667年)之後的左岸烏克蘭。
㈧ 清朝時俄國的名稱是什麼
清朝時俄國的名稱是俄羅斯帝國。
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俄羅斯帝國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國家誕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
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傳統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才顯現出俄國農奴制度的弊端,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雖然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
1904年,在帝國主義爭奪勢力范圍的日俄戰爭中再次失敗。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一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同年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由蘇俄取代。
(8)俄羅斯帝國時期叫什麼擴展閱讀:
一、歷史上俄羅斯經歷過四個時期:
1、基輔羅斯;
2、莫斯科大公國;
3、俄羅斯帝國;
4、蘇聯時期。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二、俄羅斯帝國農奴制改革
1855年,亞歷山大二世繼位,他認識到俄軍在克里木戰爭中暴露出的問題,實質上是俄羅斯工業和政治體制落後於西方的問題。基於這個判斷,改革俄羅斯陳舊的政治經濟體制已經勢在必行。首當其沖需要廢除的就是農奴制。
當時俄國90%的人口是農奴,被完全束縛在土地上,生產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嚴重妨礙了以自由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數百年來農奴制與沙皇俄國的統治基礎緊密結合,以至於歷代多少高瞻遠矚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開這個潘多拉的盒子。但歷史已經將責任無可推卻地放到了亞歷山大二世面前。
實際上,亞歷山大從繼位那一天起就已經決心實行改革。1861年3月,終於下詔進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兩點:
一是宣布廢除農奴制,農奴全部獲得人身自由,包括遷徙、婚姻、改變職業、擁有財產、訂立契約等;
二是規定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贖金數額為土地實際價格的兩三倍,農民支付一部分,其餘由政府以有償債券的方式代付,農民必須在49年內還清本息。
亞歷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貴族和農奴都滿意,在巨變的同時維持國內局勢安定,讓農奴以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或許已是最佳的選擇。
許多農奴解放之後由於土地減少等原因在經濟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須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剝削,改革是不徹底的,但畢竟已邁過了最艱難的一步。
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農奴制改革觸動了俄羅斯廣大地主貴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對。面對重重阻力,亞歷山大二世仍將改革推行到底。通過改革,農奴成為自由耕種的農民。
盡管一無所有,沒有自己的土地,在經濟關繫上必須依附原來的地主老爺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義卻非同小可──農民們獲得了平等的政治權利,成為自由人,可以自由遷徙,也就意味著可以通過新開墾的土地致富,從而在經濟上也獲得完全的獨立。
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影響之大,被人稱為法國大革命後最偉大的社會運動。因此亞歷山大二世獲得了「解放者」的名號。
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准備簽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但在這一天他再次遇刺,醫治無效逝世。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打斷了此前的改革進程。
㈨ 14世紀的俄羅斯為什麼被叫成沙俄,「沙」是指什麼沙皇為什麼叫沙皇沙俄的國體與政體是什麼
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沙皇俄國是1547年~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的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
俄語中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中「凱撒」一詞的轉翻譯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中文則半音譯半義譯,翻譯成「沙皇的」。
沙皇(俄語: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採用的頭銜,此字源於古羅馬時代的拉丁語稱號「凱撒」,在中世紀時被視為與「皇帝」一詞擁有類同的地位,即與羅馬皇帝一樣,受他國皇帝或宗教領袖(如羅馬教皇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認許。
在彼得一世改以為「凱旋將軍與獨裁者」(俄語: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為主要稱號後,「沙皇」一詞在官方定義下改與「國王」同等,但民間和國外仍非正式地把俄羅斯君主稱為沙皇。
沙俄的國體是封建君主國,政體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體制。
(9)俄羅斯帝國時期叫什麼擴展閱讀: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國家誕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
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傳統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才顯現出俄國農奴制度的弊端,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雖然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
1904年,在帝國主義爭奪勢力范圍的日俄戰爭中再次失敗。
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一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由蘇俄取代。
㈩ 俄羅斯歷史上除了叫沙俄,俄羅斯,還叫什麼
俄羅斯最早是基輔羅斯,後來被蒙古軍隊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附庸,後來莫斯科公國成立後擴張,到伊凡大公時,武力增強,逐漸擴張,號稱伊凡雷帝,自稱凱撒,俄音沙,所以稱為沙皇俄國,簡稱沙俄,俄羅斯帝國,簡稱俄羅斯,十月革命後改稱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22年烏克蘭、白羅斯、外高加索等以加盟共和國名義加入,改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主體,稱俄羅斯或俄羅斯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