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2月18號到哈爾濱 黑龍江哪裡是最靠近俄羅斯的.求功略.
黑河,撫遠大黑瞎子島,同江,虎頭,虎林的吉祥口岸,當壁鎮的興凱湖,綏芬河,東寧都很近。
Ⅱ 虎頭要塞的虎頭要塞:侵華見證
虎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周邊完達山余脈丘陵中,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它與俄羅斯軍事重鎮達里涅欽列斯克市及遠東大鐵路隔烏蘇里江相望,處於伯力——海參崴的中心點,扼制著遠東鐵路的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虎頭要塞中心區域正面寬12公里,縱深6公里。在此方圓數十公里的范圍內,共有大小十餘處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五個陣地組成。
從虎林市出發,車行1個多小時,記者到達虎頭鎮郊。沿山坡拾級而上步入山頭平地,只見一面大理石牆上刻著「侵華日軍虎頭軍事要塞遺址」幾個大字。
大理石牆後,便是侵華日軍虎頭軍事要塞遺址博物館。館門左側擺著一大塊混凝土的地基,上面有標牌——日本軍用神社遺址。兩枚銹跡斑斑的巨型炮彈倚牆而立,右側便是虎頭要塞地下軍事設施入口處。
據虎林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孫永林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哈爾濱等4省1區淪陷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為進一步侵略中國,繼而染指蘇聯,1934年至1939年,日軍動用數萬名中國勞工,耗資數億元,修築了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要塞。
走下水跡斑斑的石階,進入玄幽的地下工事,頓覺寒氣逼人、霉味撲鼻。巷道全部由水泥、鋼筋混凝土澆築、鋪就而成,一米多寬、兩米來高,頂部呈拱形。這里常年氣溫僅11攝氏度。勞工們當年就是在如此陰冷、潮濕的環境中,日復一日遭受著日軍殘酷的折磨。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記者先後參觀了巷道兩邊的「指揮所」、「發電所」、「糧菜庫」、「休息間」、「將校間」等舊址。有一「蓄水池」深達20米,一次可貯水720噸。
在要塞里,記者目睹了一些侵華日軍罪證:「廚房」的灶台上,一口生滿鐵銹的大鍋還完整地擺放著;「浴室」里的白色瓷磚還沒全部炸飛;「醫務室」里仍有4個鋼筋柱裸露在地面,標志著當年手術台的位置……
一走出地下工事,記者就看見了當年蘇聯紅軍為紀念陣亡將士修建的解放紀念碑。據史料記載,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在歷時17天的「虎頭戰役」中,蘇聯紅軍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戰斗。為解放虎頭,493名蘇聯將士長眠於此。
隨後,記者來到了亞洲最大火炮炮台遺址。此炮台是侵華日軍為其所製造的惟一一門40厘米巨型榴彈炮而構築的,為半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該炮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火炮。1919年開始設計,1926年8月由大阪炮兵工廠製造。1941年10月,日本決定將此炮裝備虎頭要塞。由神戶極秘密地運到大連,12月運至哈爾濱,分體後,1942年3月運至虎頭要塞陣地。6月開始建築炮台。1943年初裝備完畢。該炮口徑410毫米,炮身重量80噸,總重348噸,彈重1噸,初速580米/秒,最大射程20公里。
該炮炮口直對東南方蘇聯的伊曼鐵橋和拉佐給水塔。這門巨炮的任務是在對蘇作戰中對烏蘇里鐵路運輸中樞進行毀滅性打擊,破壞伊曼鐵橋和拉佐給水塔,摧毀蘇軍鐵路運輸設施和給水設施。
Ⅲ 黑龍江七台河市離蘇朕多少公里
七台河市離俄羅斯(已不叫 蘇聯了)最近的是南面,與位於邊界的 拉斯卡佐沃的直線距只有60公里,不過,沒有道路貫通。
有道路貫通的是東面,東面是以烏蘇里江為邊界,江邊是虎頭鎮;七台河與虎頭鎮的車行距離約 285公里。
Ⅳ 雞西虎頭風景區怎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虎頭要塞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東部原中蘇邊境上的一個軍事基地,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留下的極其重要的罪證之一。虎頭風景區地處黑龍江東南部,與俄羅斯的達里涅列欽斯克市隔江相望。
雞西虎頭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景區內以世界之最的天下第一虎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虎頭要塞遺址為主,要塞遺址內包含博物館和地下要塞、二戰紀念碑、抗日英雄紀念碑,通過最真實地實物和遺跡有力地展示了日軍的侵華罪證。此外,「東方第一廟」—關帝廟和美麗的烏蘇里江,也非常迷人。
虎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完達山余脈丘陵中,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
在此方圓數十公里的范圍內,共有大小十餘處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五個陣地組成。其中,猛虎山是主要陣地,虎東山、虎北山為其兩翼前沿陣地,成鉗形以南北兩線呈護衛陣勢,虎西山、虎嘯山兩個陣地位於猛虎山主陣地西面,為猛虎山後方第二線陣地。
「天下第一虎」是虎頭旅遊風景區的一大人文景觀,該虎始建於1999年,虎長25米,高16米,重30.4噸,基座4.6米,總高度為20.60米。此虎全部用銅板鍛制焊接而成,虎雕之巨大,氣勢之雄偉,在世界銅鍛虎雕之中首屈一指,被載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一書,堪稱「天下第一虎」。
虎頭要塞是當年日本人為防止蘇聯紅軍打過來,在中蘇邊境上修建很多要塞之一。
虎頭要塞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東部原中蘇邊境上的一個軍事基地,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留下的極其重要的罪證之一。虎頭要塞它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今虎林市虎頭)周邊完達山余脈丘陵中,要塞建於1935年,到1939年主體工程完工。
虎頭要塞地下工事主幹道長達10餘公里,縱深達6公里。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在此方圓數十公里的范圍內,共有大小十餘處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五個陣地組成。
烏蘇里江第一塔2009年5月竣工,塔高55米。塔體外部玻璃幕牆半球造型,高空遠看宛如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烏蘇里江畔,散發著奪目的光輝。登塔鳥瞰,蜿蜒秀麗的烏蘇里江恬靜流淌、天然的保護區濕地風光瑰麗怡人,近在咫尺的俄羅斯異國情調盡收眼底。段段景色與款款風情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共鳴著異域、文明與自然的綺麗旋律,令人心曠神怡!
雞西虎頭風景區,巍巍山嶺、浩瀚林海、旖旎多姿,以重要的歷史遺址景觀為主,是集界江風光、戰爭遺址、濕地探險、歷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在虎頭參觀,令人對為戰爭獻身的平民、烈士們發自內心地產生敬意,對難以忘懷的歷史更加銘記,而天然的自然風光也足以讓人如痴如醉。現在,虎頭風景區已被專家定性為黑龍江省唯一一處「非城市中心型旅遊資源集合區」。
更多關於雞西虎頭風景區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7ed0d161573187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Ⅳ 俄羅斯伊曼市具體概況和數字
達里涅列欽斯克市(伊曼市,1972年改為現名),位於大烏蘇里卡河畔,與中國虎頭鎮隔烏蘇里江相望,是濱海邊疆區木材加工中心之一,西伯利亞大鐵路和國家公路穿過該市,有火車站、地方航線的飛機場。
總面積7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2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萬人,市中心人口約3.8萬人。俄聯邦大學在此開設了經濟專業學院。
達里涅列欽斯克市曾兩次榮獲濱海邊區中等城市設施完善稱號,並被納入濱海邊區旅遊線路中。城市經濟以木材加工為主。
市內有10所中學和藝校、10所幼兒園,遠東國立大學生在此開設了經濟專業學院,列索扎沃茨克醫學院在此設有分院。達里涅列欽斯克市曾兩次在中等城市的濱海邊區最完善城市評比中獲得第一名,並被納入濱海邊區旅遊線路中。
達里涅列欽斯克市政府與區政府雖同處一個城市,但均直屬濱海邊疆區政府,分別負責市區和農村的各項工作。
該市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鈦鐵礦、金、紅榴石、煤、焦煤、石灰岩等。
(5)虎頭鎮挨著俄羅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伊曼市蘇聯紅軍參加解放虎頭戰役。
1945年8月9日1時30分,集結於伊曼地區的蘇聯第一方面軍第35集團軍,向虎頭日軍第十五國境守備隊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和炮擊。使虎頭築壘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通訊設施、鐵路和車站均遭到嚴重破壞。並給日軍以很大的殺傷。
日軍立即進入預備陣地和地下工事。
守備隊本部及其屬下的步兵隊本部、炮兵隊本部、步兵速射炮中隊、陸軍病院進入中猛虎山工事;步兵一中隊進入西猛虎山工事;步兵二中隊進入虎嘯山工事;步兵三中隊進入東猛虎山工事;步兵四中隊進入虎北山;二個炮兵中隊各進入炮陣地,憑借要塞進行頑抗。
當天拂曉時分,雙方停止射擊。虎頭的居民乘機撤離,奔向西部黃泥河子、腰營屯舊址,並有少部分人去虎林縣城。
6時左右對岸蘇軍再次進行炮擊和飛機轟炸。日軍即集中各種火力攔阻射擊,企圖阻止蘇軍渡江。但蘇軍在當天,從伊曼、上尼柯里斯闊耶、克尼熱夫斯闊耶等三個方向強渡烏蘇里江,至阿布沁、臨江台與下水澇之間的偏臉子山、黃泥河子四處登岸,消滅了日軍守敵。
然後,由蘇軍265師和109築壘守備部隊,聯合向後山地下要塞的頑敵發起了猛攻,日軍多次組織反沖擊,進行白刃格鬥,戰斗相當激烈,一時不能攻克。10日,264師領導決定:除留該師1056、1058兩個團與109築壘守備部隊繼續聯合殲敵外,本師的其餘部分向虎林進軍。
經過連日的戰斗,在蘇軍優勢兵力的攻勢下日軍主陣地被分割,外圍陣地大部分丟失,主陣地地面工事體系均遭破壞,制高點也已喪失,兵器特別是火炮損失嚴重,人員傷亡過半。
8月15日,消滅了敵炮兵一中隊;8月17日,消滅了敵虎北山步兵第四種中隊;8月19日消滅了敵守備隊本部、步兵隊本部、炮兵隊本部、步兵炮中隊;8月21日、22日,消滅了敵人步兵一中隊、炮兵二中隊;8月26日守敵全部消滅。18天時間,共殲滅敵人1348人。
Ⅵ 虎林的介紹
虎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虎林,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緒二十年設政,1946年5月建立縣人民政府,1996年10月撤縣設市。佔地9334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的千分之一。總人口31.7萬,城區20萬,鄉鎮11萬。虎林市地廣人稀,是一個以農業、綠色食品產業、邊境貿易、旅遊業、醫葯等產業為主的新興口岸城市。虎林市轄7個鎮、4個鄉:虎林鎮、東方紅鎮、迎春鎮、虎頭鎮、楊崗鎮、東誠鎮、寶東鎮、新樂鄉、偉光鄉、珍寶島鄉、阿北鄉。市境內有:東方紅林業局、迎春林業局、八五零農場、八五四農場、八五六農場等。
Ⅶ 烏蘇里江起點和終點是什麼
烏蘇里江起點和終點是虎頭鎮、太平洋。
烏蘇里江的起點是虎林市的虎頭鎮,在烏蘇里江廣場上,遊客可以看到一尊起點標志石碑,是觀光客必留影的拍攝點。
烏蘇里江原是中國的一條內河,自1860年沙俄強迫滿清政府簽定《北京條約》後,才成為界江。穆棱河水流入松阿察河與發源於俄羅斯境內的伊曼河在虎林市虎頭鎮匯合,始為烏蘇里江。
氣候特徵
烏蘇里江流域春季(3~5月)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C左右。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僅佔全年的15%左右。
夏季(6~8月)炎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0°C,最高氣溫達38°C。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佔全年的60%-70%。由於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
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場戰役是在哪裡
虎頭要塞
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伊曼 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區域正面寬12千米,縱深6千米。主陣地 猛虎山由中猛虎山、東猛虎山、西猛虎山三個丘陵組成,周圍是沼澤地帶,形成難以通行 的天然屏障。其牢固程度、完備程度、現代化程度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最,號稱「東方 馬其諾防線」,被公認為是侵華日軍在亞洲的最大軍事要塞之一。
「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二年,關東軍即擬定了侵略矛頭直指蘇聯的《對蘇攻勢作戰計 劃》,日軍東北邊境要塞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按照對蘇作戰計劃,在此駐扎重兵,秘 密修建地下要塞,以作為攻蘇的戰略基地。為了將它建成「北滿第一永久要塞」.日軍耗 資數億,強征中國勞工10多萬,共用時10年(地下工程於1939年基本建成,整個要塞 工事到1943年才告完成)。在這10年中,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被秘密押到這里充當勞工, 建成了龐大的進攻防禦體系,當年修築秘密要塞的勞工被秘密殺害的傳說在民間流傳了半 個多世紀,但一直沒有見證人和史料記載。
當時,日本關東軍認為:虎頭要塞之堅固、守備兵力與火力配備之雄厚,遠勝過法國 的馬其諾要塞,將其誇耀為「東方的馬其諾防線」,「可堅持6個月不怕圍困的堅固要塞」。 甚至狂妄宣稱:「當日蘇爆發戰爭,只要在虎頭堅持三天,即可打贏日蘇戰爭。」多年來, 史學家們習慣於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定在日本天皇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即1945 年8月15日,而後人研究發現,1945年8月30日才是戰爭真正結束的時間,並且在此之 前的數天內,發生了一場規模宏大、場面壯烈的要塞爭奪戰,這場爭奪戰的「導火索」卻 是一個當地農民無意中「點燃」的。
1945年8月9日,從凌晨1時開始,強大的蘇聯紅軍在大炮和飛機掩護下,蘇聯紅軍 第35集團軍向虎頭要塞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使日軍防禦體系支離破碎,各自為戰。由於 蘇軍戰前偵察情報工作不細,投入戰斗倉促,加之對我國境內的地形不熟,南路蘇軍本來 是向鄖山和勝山要塞攻擊的,由於駐守要塞的與後方切斷了通訊聯系的日軍第132旅團第 783大隊沒有與蘇軍交火,因此蘇軍沒有發現這一部分日軍,直接向中國境內追擊日軍而去, 這使得黑龍江東寧境內日軍第132旅團第783大隊近2000人得以隱蔽下來。
1945年8月11日,被當地人稱為「張大膽」的人去撿戰場上的破爛,他拿著一把 破舊的日軍戰刀到處挑來戳去,企圖尋找值錢的東西,在一片廢棄的建築中,他一不小 心挑開了一處日軍偽裝的槍眼兼通氣孔,發現了一群手端刺刀的日本兵,嚇得撒腿就跑, 並向駐扎在石門子的蘇軍報告了這一情況,一位懂中國話的蘇軍軍官向張福忠詳細地了 解了情況。
8月12日,蘇軍第一方面軍後續集團軍部隊以及從老黑山追擊日軍的蘇軍某部,奉命 圍殲張福忠發現並報告的漏網日軍要塞。日本關東軍第783國境守備大隊憑借著虎頭要塞 進行殊死的抵抗,戰斗異常激烈和殘酷,日軍守備隊雖不足2000名,但火力較強,在戰 斗的緊要關頭,日軍不惜一切代價組織敢死隊與蘇軍血拚,給蘇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蘇 軍沒有預料到,工事嚴重毀壞、彈葯不足的日軍仍有如此頑強的抵抗力。
8月15日中午時分,日軍官兵收聽到了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玉音廣播」,但 是守備司令官大木正大尉拒不相信:「關掉收音機!哪裡是陛下的廣播,分明是削弱友軍 戰鬥力的謀略性廣播」,他的話給司令部定了調,將虎頭要塞的日軍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蘇軍飛機向日軍陣地撒布日本天皇的投降詔書,但要塞的日軍認為這是蘇軍在欺騙, 繼續抗擊蘇軍,蘇軍用汽車、裝甲車從江邊運來了大量毒氣筒和鼓風機,利用地下工事露 在地表的換氣孔、煙囪等通孔向洞中鼓吹毒氣。龜縮在洞中的日軍,不少人因中毒室息而死, 少數頭戴防毒面具的日軍士兵苟延殘喘地死守在洞口,這一天是日軍損失最慘重的一天。
8月17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通告關東軍全部向蘇軍投降,東北全境解放,但在虎頭 要塞,激烈的戰爭並沒停止。蘇軍出動了多輛中型戰車、自行火炮、火箭炮繼續掃盪日軍, 逼近要塞洞口,直接用火炮轟擊地下要塞中的殘敵。戰斗一直持續到8月26日,負隅抵 抗的日軍才全軍覆滅,2000多名日軍官兵及開拓平民全部葬身於虎頭要塞中,1945年8 月30日,勝洪山頂最高處掛起了白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場戰斗結束了,虎頭守 備隊僅剩的53名日軍官兵被蘇軍俘虜。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的日軍要塞,並沒有挽 救侵略者失敗的命運,相反卻成了埋葬他們的墳墓!但蘇聯紅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陣 亡了 1000多名戰士,虎頭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場 帷幕終於在虎頭這里落下了。
這場戰斗發生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後,本是可以避免的,如蘇軍可以圍而不攻戰術來消 磨敵軍鬥志,損耗其給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蘇軍偏偏選擇了強攻的作戰樣 式,使本不知日本已投降真相的日軍只好拚命抵抗,參加虎頭要塞攻堅戰的蘇軍(先後投 人兩萬餘人)為此付出了 1000餘名官兵的生命。1945年8月,那場空前慘烈的要塞攻堅戰, 由於日軍負隅抵抗,最終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時間比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整整遲緩了 11天,因此虎頭要塞被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激戰地」。
Ⅸ 中國第292號界碑位於何處
292號界碑位於黑龍江虎頭鎮烏蘇里江廣場邊上,江對面就是俄羅斯
Ⅹ 東方馬其諾防線在哪
1931年9月18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歷時十餘年。這期間,日軍在中國東北和前蘇聯的國境線上秘密修築了大量的築壘地域和地下要塞,其規模之大,堪稱當時亞洲之最,關東軍稱之為「東方馬其諾防線」。
這些築壘地域和地下要塞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它是怎樣建成的?又是出於什麼樣軍事目的?多少年來一直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將首次揭開這個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之謎。
當年防線其狀若何 屯勢邊境千里虎踞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日本關東軍龜縮到黑龍江的虎頭要塞和東寧要塞中負隅頑抗,戰斗一直持續到8月底,日軍才完全繳械。因此,虎頭、東寧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如今,在這里,稍一留意就不難發現,硝煙散盡的土地上,戰爭的痕跡仍歷歷在目。一座座坍塌的碉堡、淤塞的反坦克壕、交通壕以及錯落的掩體依稀可辨。那些深埋於廢墟之下的地下要塞更是變得幽深莫測。
號稱堅不可摧的虎頭要塞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1945年8月19日到8月20日,蘇軍占據了山體的表面,就往地道裡面、要塞裡面灌上了汽油,由於裡面燃燒爆炸,整個都塌下來了,1600名日軍僅逃脫了53名。其中仍健在的岡崎哲夫回到日本後,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收集到的有關資料編著了《虎頭永久要塞秘錄》一書。除此之外研究人員沒有找到更多的相關資料。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研究員趙寧說:我們搞了這么多年,一份完整的地下工事的圖紙都沒發現過,就在調查工作艱難進行的時候,1997年初,黑龍江省東寧縣在日軍遺留的軍用倉庫中意外發現了一批日軍軍用地圖。這批地圖的發現,使日軍築壘地域的考察研究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的專家經過幾年的考察和研究,基本掌握了日軍築壘地域和地下軍事要塞情況。籠罩在日軍要塞上的神秘面紗被慢慢揭開,侵華日軍在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崢嶸初露。
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的專家考察發現,在中國東北與俄羅斯近3000公里的國境線上散布著長達1000公里的日軍築壘地域和地下要塞,它們分別修築在吉林的琿春,黑龍江的東寧、虎頭、黑河,內蒙古的海拉爾等14個地區。那麼,日軍號稱的「東方馬其諾防線」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們首先來到了東寧縣。
東寧縣位於黑龍江省的東南部,東部與俄羅斯接壤。1933年1月10日,日軍關東軍侵入這個僅有3萬5千人的縣城後,在這里駐扎了包括步兵、炮兵、騎兵、坦克兵、工程兵等各種兵種數目達10萬之眾,他們還修築了密集的軍事工勢。在東寧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共發現六個地下要塞,每個要塞都配備了大口徑的火炮,並且要塞都是依著面向前蘇聯的山坡修築的。據當地老百姓講,這里還有一處叫核心陣地這么一個地方,據說從1945年到現在,這個要塞從來沒有人進去過。
聽此介紹,記者一行遂和東寧縣武裝部、文物管理所組成探險隊對這個位於東寧縣東部的侵華日軍勝洪山核心陣地進行了探尋。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探尋,記者發現了大量的日本侵略軍遺物,但從坍塌的地洞中,無法看出當年日軍地下要塞的全貌。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距離東寧縣1000多公里的海拉爾。當年日軍構築在這里的軍事要塞是14個築壘地域中較大的一個。位於內蒙古東部的海拉爾,是偽滿時期興安北省的省會,距中蘇中蒙邊境均為150公里,是當時日軍布防的戰略要地。
由於當時激烈的戰斗,日軍修築的14個築壘地域基本都被摧毀了。在海拉爾的北山上,我們發現了山地下便有一段保存相對完整的日軍核心地下工事。
這個地下要塞,呈東西走向,總面積9053平方米,幹道長5481米,總共有11個入口,每個入口分別與地面部隊集結地、火炮陣地、觀察所等相通,散布在地面的工事已全部被摧毀。
當時地下要塞里有發電室、倉庫、彈葯庫、衛生所、兵營,還有宿舍、將校室、指揮室,可以說什麼都有。地下坑道呈拱形,高2米,寬1.7米,坑道兩邊排列著大小不等的房間59間,最大的寬2.6米,長42米。每個交叉路口或轉彎處設有射擊孔,便於在坑道戰時實行狙擊。坑道底部兩側有用於排水的溝槽,坑道頂部每隔50米即有一個通風孔,直通山頂。
這么深,這么復雜的工事,是怎麼開掘出來的呢?是掏洞嗎?研究人員說:不是,全部是靠開挖,做完了以後再把它被覆上。當年被俘虜的日軍在走出山洞後透露,洞內物資供應齊全,在沒有任何外來供給的情況下,一萬多人的部隊,可以在這個洞中生存半年。
窮兵黷武意欲何為 佔領東北進攻蘇聯
據1939年偽滿洲國提出的「北邊振興計劃」記載,日本侵略軍沿中蘇中蒙邊界共修築4000多公里長的地下軍事要塞,飛機場420個,軍用倉庫500個,當時日本關東軍把這一系列的軍事設施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
那麼,龐大的日軍築壘地域和要塞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出於什麼樣的軍事目的修築的呢?
國防大學徐焰教授分析道:「嚴格講,這是一個進攻的出發陣地。」
在吉林省館檔案中,記者找到了日本關東軍司令菱刈大將1934年5月12日頒布的《關東軍關於在國境地帶東寧、綏芬河、平陽鎮、海拉爾附近修築陣地的命令》。據介紹,命令發出之後,日本關東軍隨即在上述地區展開修築軍事要塞的第一期工程,並組建了第1-8國境守備隊。其時,日本侵略軍已經佔領了中國東北,修築這些軍事要塞又是針對誰的呢?
徐焰教授說,日本明治維新後意欲實行大陸政策。所謂大陸政策,就是要控制亞洲大陸。要達到這一目的,面臨兩大敵人,一個是俄國,一個是中國。1931年,它佔領了東北三省。從那時起,它開始大興地下要塞,主要目的當然是想永久控制中國東北的富饒資源和領土;另一個方面,它也藉此獲得對蘇聯作戰的一個基地。所以這些工事的特點,跟一般的國境工事不太一樣,表現在它是一種進攻性工事。防禦性工事都是縱深配置,有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而且不能緊貼著邊境線,需有一定的縱深;而日本蘇滿這些工事卻與此大不相同,它們基本上都是一線配置,而且恰恰是配置在最靠國境線的地方。
為了達到進攻蘇聯的目的,在烏蘇里江邊的虎頭鎮,日軍當年設置了一門名為「丸一號」的巨炮,這門巨炮是當時日軍使用過的亞洲最大的陸火炮。據介紹,這個炮可打到20公里遠,正好打到(俄羅斯)伊曼的環形鐵路上。它配置在這兒,就是為了摧毀遠東鐵路,切斷海參崴和哈巴之間的聯系。
兩次試探均遭重創 工事規模隨後縮小
隨著侵華戰爭的步步升級,日軍加緊了在東北修築軍事工事的進程,展開了修築要塞的第二期工程,同時組建第9-13國境守備隊,為進攻蘇聯繼續進行周密的戰爭准備。這期間,日本對蘇聯發動過兩次試探性的進攻。
一次是1938年8月份的「張鼓峰事件」,「張鼓峰」是一個山頭名。當時有一隊日本士兵去那裡修工事,引起蘇軍的干涉,後來引發兩國交戰,越打規模越大,最後發展到上萬人規模的沖突,日軍最終被打退了。
第二次比較大規模的就是1939年5月份到9月份的「諾門坎事件」——1939年6月,日本侵略軍已陷入侵華戰爭的泥潭,盤踞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向中蒙邊境諾門坎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軍事挑釁,雙方出動兵力近30萬,戰爭持續了三個月,結果日軍遭到蘇軍優勢兵力的沉重打擊。諾門坎事件的教訓,使日本對蘇聯採取了謹慎的態度,它的北進政策由此發生了動搖,暫時全力鞏固在中國侵略的地盤。
徐教授說,1941年6月22日德軍對蘇聯發起閃擊戰。6月26日,日本內閣決定予以配合,但是採取什麼形式配合?是進攻呢,還是威脅呢,一時舉棋不定,最後就先搞一個關東軍特別大演習,是為日本軍事史上很有名的「關特演」。其時,關東軍猛增85萬人,有35萬人進入到中蘇邊境一線的作戰陣地,處於臨戰狀態。最後為什麼日本兵沒有北上,反而南下了呢?
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副研究員趙寧說: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期望德國把蘇聯打得狼狽不堪。這樣,它再在東邊出擊,這樣就非常有利了。可是,蘇聯雖說在戰爭當中損失也很慘重,卻還沒有像日本人所期望的那樣不堪一擊。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此時它的戰略目標已有所調整,在中國東北修築的用於進攻蘇聯的軍事要塞暫時轉為防禦,修築要塞的第三期工程,規模也隨之縮小。至此,日軍在中國東北構築的14處築壘地域基本完成,呈扇形分布於中蘇邊境線上。
當年為日軍挖過戰壕的李洪山老人說,修八卦洞的勞工,都被日軍整死了。
修築秘密工事勞工至少百萬完工後許多人被集體槍殺。
這些花費十餘年修築的軍事工事,到底要動用多少勞工?
黑龍江革命博物館研究員趙寧說:在30年代機械化程度很低下的情況下,在崇山峻嶺構築工事真是殊為難事。它的勞工來源一個是戰俘,他們叫特殊工人;另外就是大量的勞工。人員最緊張的時候,日軍還抓「浮浪」,就是那些在街上閑散的青壯年勞動力。
黑龍江革命博物館副研究員程鵬漢說:比如虎頭築壘地域,動用了十多萬勞工,這是他們日本人自己寫的書說的,根據工事的規模大小推算,直接參加修築秘密工程的勞工最少也得百萬勞工。修核心工事的這些勞工基本上是在工程完了之後,被集體槍殺,從日本老兵的回憶,還有從日軍地下工事附近發現的「萬人坑」,都能夠說明這個問題。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殘留在虎頭、東寧日軍地下要塞的日本關東軍沒有接到投降的通知,他們又垂死掙扎了十多天。他們哪裡想到,這些以中國勞工血肉和屍骨掘出的地下要塞,最後竟成為他們自己的墳墓。
附:馬其諾防線
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是1927年至1936年法國為防止德國入侵修築在法德邊境的防禦工事。長約700公里,二戰中,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入侵法國,耗資巨大的馬其諾防線在戰爭中並沒有起到預想的作用。
日軍自我吹噓的「東方馬其諾防線」,跟法國的馬其諾防線作比較,國防大學徐焰教授說,二者確實有相似的地方,都採取了大量的地下工事,而且投入量都很大。日本關東軍的築壘地域甚至有的地方還超過馬其諾防線,比方說修了地下暖氣、取暖設施,比馬其諾防線還好,區別在於築壘地域,是選擇一些重點的交通要道、重點的一些制高點修築的。嚴格講,「東方馬其諾防線」是一個進攻的出發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