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為什麼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
在18世紀早期彼得大帝的統治下,俄羅斯成為重要的歐洲強國,並更傾向於認同西方。彼得在歐洲廣泛遊歷,他迫切地渴把望歐洲文化大量的移植到俄羅斯。他對西方的興趣或許可以從1712年他把俄羅斯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在波羅的海沿岸)這一事件中看出來。
1917年革命中布爾什維克黨人的成功,使俄國與西方的關系陷入混亂。新政權的意識形態把一個德國人--卡爾·馬克思的思想與俄羅斯的獨特條件相結合。列寧本人就是一個熟悉西方思想的知識分子,並在革命前流放和居住在歐洲好幾年。盡管馬克思列寧主義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經濟和外交政策持有敵意,但是,該意識形態並不是天然的就反西對方。馬列主義被認為是建立在西方的遺產及其基礎上,它並將後者以一種烏托邦式的命運推向極致,而不是徹底拒絕西方的成就。
蘇聯領導人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變種,即人們後來所知道的馬列主義或者有時簡單說就是列寧主義,規定了這個國家的發展。盡管有這樣一個意識形態的名稱,我們還是不能認為列寧本人為蘇聯的政治經濟發展設計了詳細的藍圖。然而,列寧本人是懂得機隨應變並知道走回頭路的人。在形成明確合理的發展計劃之前,列寧就去世了,這樣,斯大就林收拾內戰後的爛攤子,並迅速使蘇聯實現了工業化,達到了能夠在二戰中抵禦國德的水平。雖沒有詳細的計劃,列寧主義還是為新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並最終走向共產主義。
隨著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長為一個可以與美國相媲美的、有著高度工業化的濟經和科學部門的軍事強國,西方分析家對蘇聯經濟、政治發展的結果開始非常關注。
除了防止蘇聯向西歐擴張,冷戰期間西方對蘇聯發展的影響並不是那麼明顯。蘇聯權政通過對旅遊的嚴格審查和管制來限制西方思想與文化的滲透。但是,西方的影響還是蔓過延來了,特別是在蘇聯的青年中,他們追求西方的音樂、時尚、文學和雜志。斯大林死後審查的放鬆使這些東西日益容易獲得,通過解凍,文化交流成為可能。
蘇聯實驗的失信與終結是共產黨本身的最高官員所發起的,即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同志。他力圖「糾正」在他看來由其前任領導人所犯下的尚可改正的錯誤。在放鬆政權對反對派的迫害和解除共產黨對政治權力的壟斷方面,戈爾巴喬夫釋放了自革命時代以來就存在的、可能還增長了的潛在力量。這些力量很快就發起了一場革命,也可能是反革命——否定了列寧主義的根本內容。
在某種意義上,三場獨立的革命把戈爾巴喬夫統治下的、處於風雨飄搖中的蘇聯入送了墳墓。
第一場革命反對的是蘇聯政府的不民主特徵。
第二場革命是民族自決的要求。
第三場革命起源於消費者的不滿意。1989到1991年,當反共產主義革命最終在蘇聯爆發時,大眾對生活條件的不滿點燃了反革命的火焰。公開化揭開了骯臟的經濟和社會數據,對消費品質量和數量、對交通的條件與可靠性、對住房分和配其他生活水平方面的不滿迅速膨脹,大家日益要求引進市場改革。通過改革的紅頭件文計劃,戈爾巴喬夫漸漸對這些要求有所回應,但是,他的改革遭到了官僚機構的反對,果結似乎是惡化了而不是改善了蘇聯的生活條件。
1991年12月蘇聯正式解體後,俄羅斯聯邦成為一個主權國家,其政府與憲法致力於民主、市場經濟和民族自決。以葉利欽為首的新俄羅斯領導人宣誓尊重導致蘇聯滅亡的三革大命的原則。西方的很多人對俄羅斯好不容易等來的向自由現代性的轉變表示歡迎。
1996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俄羅斯人希望生活與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而超過百分之四十人的支持國家計劃基礎上的經濟。
1992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俄羅斯公民認為個人收入應該受到管制,以確保「沒有人比其他的人掙的更多」。到1995年,這個數字已超過一半。
戈爾巴喬夫和俄羅斯第一個民主選舉總的統葉利欽追求的是西方體制、價值和政策。俄羅的斯政治經濟制度主要是在美國模式的基礎上重建的:憲法建立了總統制民主並保證個人權利,迅速私有化和非集中化的經濟制度以及與西方建立夥伴關系的外交立場。
盡管
1996年的調查顯示,俄羅斯人中寧可要1990年之前的蘇聯制度者和西方式民主制的支持者分別為41%和27%。
——摘引自《西化VS斯拉夫化:俄羅斯掙扎三百年》作者:斯蒂芬·D·布瓦拉
B. 俄羅斯是民主國家嗎
一種觀點認為,俄羅斯已經是「自由民主」國家;另一種觀點認為,俄羅斯政治是一種「威權主義」;還有一種則認為,俄羅斯選擇了一種「俄式民主」。
更多的中國學者認為,俄羅斯已經越過了民主政治的最低門檻,進入了民主國家的行列,但俄羅斯的民主不是西方模式的民主,而是一種具有俄羅斯自身特色的「俄式民主」。
俄羅斯轉型後的政治體制,既不是西方意義上的民主政治,也不是普遍意義上的民主政治,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威權政治」或「專權政治」。
C. 俄羅斯為什麼由社會主義轉變為資本主義
前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具體層面看,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即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長期積累的種種矛盾與問題孕育著嚴重的社會危機;二是直接的現實原因,即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共領導集團推行了一條背叛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路線,一步步把蘇聯引向深淵,並由他們親手毀掉了蘇共和蘇聯;三是外部原因,即戰後世界形勢的變化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行的「和平演變」戰略得手。關於三方面主要原因之間的關系:從國際大環境看,二戰後,世界形勢發生重大的變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繁榮,到70年代,出現了世界主題由戰爭與革命到和平發展的轉換,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由進行軍備競爭、爭奪軍事優勢的斗爭轉為爭奪綜合國力的優勢,特別是爭奪經濟和科技的優勢。從主觀上講,社會主義國家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在認識上長期落後於世界形勢的發展和變化,未能將馬克思主義原理同本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走建設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蘇聯對戰後掀起的科技革命不予重視,對計劃經濟體制越來越嚴重的弊病不及時調整和改革,同資本主義斗爭的重心,不是發展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效率,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維護世界和平,而是同美國搞軍備競賽,爭奪世界霸權,這就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不滿。當要求改變現狀的改革潮流和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逆流混淆在一起時,給西方加緊推行和平演變以可乘之機。蘇聯體制上的弊端所引發的矛盾與危機,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直接的現實原因,因為它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和一定的土壤或溫床。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蘇聯社會「得了病」,而在於「治病」的醫生是高明還是庸醫,是對症下葯還是錯用了葯方和亂動手術,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高唱要用全人類利益高於階級利益的「新思維」將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轉到民主社會主義軌道上,這種改革不是完善社會主義,而是摧毀社會主義,充當了西方「和平演變」的內應力量和代理人,是蘇聯解體的關鍵性和決定性因素。
D. 俄羅斯現在是民主國家嗎
半民主半專制國家;俄國與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民主差遠了,有多遠,我們窮人與富人的貧富差距有多大,他們的民主差距就有多大;俄國的秦始皇普京現在挾持國內修憲了,可以連選連任當到2050年,跟那個委內瑞拉的死胖子查韋斯一個樣,選舉百分之九十全部舞弊,打壓所有反對派;俄國人專門支持專制獨裁國家,比如南斯拉夫的米洛舍維奇、阿富汗的塔利班、伊拉克的薩達姆、利比亞的卡扎菲、敘利亞的阿薩德、伊朗的政教合一、朝鮮金家,沒有一個民主國家,反而去打比自己民主許多的喬治亞,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民主陣營、還是專制陣營了,還以為回到了前蘇聯時代,俄國人變態。
E. 為什麼俄羅斯實行民選總統制度
俄聯邦的總統制是在1991年3月17日經過全民公決後確立的。1993年12月12日,俄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獨立後的第一部新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
新憲法規定,總統由擁有選舉權的公民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任何一個年齡不小於35歲,在俄聯邦常住不少於10年的俄聯邦公民都可以競選總統。同一個人不得連續超過兩次擔任總統。總統選舉事宜由聯邦委員會決定。選民和競選聯盟均可推舉總統候選人。每個候選人必須向俄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提交有關個人收入和財產的資料,徵集足夠的符合憲法規定的簽名,最後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做出是否同意其參加競選的決定。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半數以上選票的注冊候選人被認為當選。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時,中央選舉委員會認為總統選舉無效:參加選舉的選民沒有超過登記選民的半數;得票最多的候選人所得的贊成票數量低於完全反對票數量;如果候選人只有兩名,其中任何一名候選人都沒有得到參加投票的選民半數以上的選票。
選舉法還規定,如果候選人有兩名以上,而其中任何一名候選人都沒有當選,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對得票領先的前兩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投票;如果在第二輪投票中得票領先的一名候選人所得的贊成票數量超過完全反對票數量,則當選。如果出現下列三種情況,俄聯邦委員會將宣布重新進行選舉,1、總統選舉被認為無效;2、參加第二輪投票的候選人在投票當日撤選或由於其他原因退選;3、參加第二輪投票的候選人無一當選。在重新舉行總統選舉時,那些因其行為(或無為)而造成選舉無效或第二輪投票選舉無效的候選人不能再度成為候選人。俄羅斯曾分別於1991年,1996年和2000年和2004年舉行總統選舉。前兩屆葉利欽獲勝,2000年和2004年,普京連續兩次當選為俄羅斯總統。
俄羅斯聯邦目前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來調整其國家的政治生活的。《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和總統制。
第一,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是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照憲法和法律履行職責。經國家杜馬同意任命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政府總理由總統任命並徵得國家杜馬的同意。國家杜馬可以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在國家杜馬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後,俄羅斯聯邦總統有權宣布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或不同意國家杜馬的決定。如國家杜馬在三個月內重提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不信任,俄羅斯聯邦總統或宣布政府辭職,或解散國家杜馬重新選舉。
第二,議會。俄羅斯聯邦議會,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是俄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的獨立組成部分,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俄羅斯聯邦議會的主要權力是通過聯邦憲法和法律。根據俄聯邦憲法的規定,所有的法律草案都要提交國家杜馬。聯邦法律由國家杜馬通過。聯邦委員會審議批准國家杜馬通過的法律。對總統、政府和司法機關具有監督權。議會的上院即聯邦委員會可以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職務,議會的下院即國家杜馬可以提出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指控,決定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信任問題。
第三,憲法法院。俄羅斯憲法法院是法院系統用以制約總統和議會,平衡行政、立法、司法權力關系的一個機構。它有權對政府首腦頒布的行政命令和議會制定的法律作違憲性審查,即看它是否符合憲法,並有權宣布違反憲法的行政命令和法律無效。
F. 俄羅斯民主政治制度
綜觀俄羅斯政治轉型迭宕起伏的十年,俄羅斯人在國家政治制度建設上完成了兩大歷史任務:強力總統制的確立和新型聯邦制的重構。
一、強力總統制的確立蘇聯解體之前,包括葉利欽在內的許多民主派人士希望以最高蘇維埃為基礎建立議會民主制度,防止個人專制獨裁。他們以此為旗幟號召蘇聯社會和人民否定和推翻現行的共產黨一黨執政地位。當屹立了74年之久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崩潰之際,其「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治架構並未隨之消失。民主改革派掌握國家政權後,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了新的國家政治體制,並於1991年通過全民公決設置了總統一職。在相互關繫上,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高居於總統之上,總統被置於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之下。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職務,撤銷俄羅斯總統的命令,反之,俄羅斯總統沒有權力解散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或停止它們的活動。應當指出,設立總統職位,在國家權力結構上改變了傳統的立法與執行權力相統一的蘇維埃體制,在俄羅斯從一黨制走向多黨制的情況下有利於加強執行權力,但是,很顯然,仍然是蘇維埃制度或議會制居主導地位,它沒有改變「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實質。
因此,在俄羅斯政治體制走向何處上昔日民主派發生了嚴重分歧。以葉利欽為首的總統派認為當前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帶領國家渡過社會經濟危機,所以應建立總統制的模式。而以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派認為應該建立議會至上的民主政治,通過議會監督制約總統。隨著分歧加深,俄羅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和憲法危機。一時間,總統和議會雙方紛紛拋出新的憲法草案,試圖以基本法的形式承認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1993年9 月就在雙方已經不可調和之時,葉利欽果斷採取措施用武力之舉鎮壓和解散議會。接著再次利用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新的總統制憲法。1995年5 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新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規定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組織、程序和方法。至此,俄羅斯現行的政治制度架構基本完成。
俄羅斯的強力總統制既不同於美國式的總統制又與法國的半總統制有所區別。作為聯邦元首的總統擁有眾多權力,其權力范圍大於前兩國總統,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今俄羅斯政治生活中「強總統,弱議會」的現象。立法,總統,政府,司法相互制衡的嚴重不對稱也使有人稱這一體制為「超級總統制」. 「葉利欽時代」向「普京時代」的平穩過渡使這一體制有了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和時間。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即今天俄羅斯的制度框架及其運行機制總的來說是民主的。普京上台後,旨在加強中央權威提升國家崇拜意識的種種舉動並不能對十年來俄羅斯民主成果造成根本損傷,相反,以民主機制為基礎的強力總統制,對於政治整合、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新型聯邦制的重構前蘇聯的解體使深埋多年的民族矛盾和中央地方矛盾激化,直接阻礙了俄羅斯的國家現代化。因此,如何有效整合中央與地方特別是各民族主體利益便成為重構國家政治制度首要價值目標。
前蘇聯時期,盡管按照列寧的民族自治和自決權理論,由各民族在自由自願基礎上建立聯邦制國家,使它們享有充分的自治權利。實際上俄羅斯實行的是聯邦制、單一制和民族區域自治的混合型的國家結構形式,而且在高度集權的行政命令體制下,各民族自治形式所享有的自治權利又是極其有限的。
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同樣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嚴重的經濟危機,總統與議會之間曠日持久的權力斗爭更增加了各民族共和國和地區的離心傾向。因此,有必要通過簽署聯邦條約,阻止各種獨立和分化運動。經過各方妥協,最後達成一致意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為一方,組成聯邦的共和國、邊疆區和州、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市、自治州和自治專區為另一方,就劃分管轄對象和職權問題簽署條約。 1992 年3 月31日,各方簽署了聯邦條約。聯邦條約的簽署首先改變了過去在聯邦制的形式下高度集權的體制,實行分權制度,其實質是聯邦中央與聯邦各主體之間劃分許可權的條約。其次,條約規定了由共和國,邊疆區、州、莫斯科市和聖彼得堡市,自治州和自治專區三種主體形式構成的新型聯邦關系。聯邦條約對於維護俄羅斯聯邦的統一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踐上它不僅遇到了挑戰,也暴露了本身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首先,車臣共和國和韃靼斯坦共和國拒絕在聯邦條約上簽字,試圖獨立。其次, 一些邊疆和州不滿於實際上的不平等地位,紛紛提出建立共和國的要求。1993年10月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蘇維埃會議決定將該州改名為烏拉爾共和國。其它一些州也准備宣布成為共和國。這種共和國化潮流不是要謀求獨立或半獨立,而是反映了邊疆區和州爭取平等的聯邦主體權利的要求。
總之,俄羅斯新的聯邦制度已初見端倪。但地方和中央等各利益主體博弈結果使聯邦條約終未在1993年12月憲法中明確規定。憲法僅僅突出了各主體平等的原則。這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上院)由每個主體來自立法和執行機關的2 名代表組成。但是,這也隨著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而發生變化。2000年5 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7 大聯邦區(中部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每個聯邦區任命一位總統全權代表。全權代表要使國家元首能在相應的聯邦區范圍內履行憲法職能。接著,普京提出修改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等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普京的舉措和影響意味著俄羅斯在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中央權威流失後開始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發展方向,即強調中央集權和總統權威的民主制。
盡管,俄羅斯的國家政治制度已經成型,但我們必須看到俄羅斯目前的制度也是經過十年轉型艱難探索曲折演進而成,其國家政治制度有著許多漏洞甚至還有理論上被顛覆的可能,因此若要真正實現普京所稱的「國家現代化」,必須實現市場經濟的自由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培養,唯其如此,才能相得益彰,揚制度所長避制度之短。對此,我們將拭目以待。
G. 俄羅斯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國家
俄羅斯是民主國家
簡介: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稱俄羅斯或俄國(Russia),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1] 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大帝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侵略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8世紀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北方庫頁島、海參崴等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二戰時期促使外蒙古從中國獨立,導致中國再度失去173萬平方公里領土,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巨大傷害。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五個金磚國家之一。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JXvM8Wg97x0P4fw8DfCx-5jjBzy2ygiL6SL35qIVP_xZGrhJBT5T1Z8khvE_iFlSVt6U3xslg_
H. 俄羅斯是什麼主義
俄羅斯是資本主義,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實行法國式的半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
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資產階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
(8)俄羅斯為什麼走向民主擴展閱讀:
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要組成部分,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經濟大滑坡,但由於擁有雄厚的資源基礎和技術力量,其經濟發展的潛力巨大。
工、農業發展較為平衡。重工業實力雄厚,能源、機械、鋼鐵、化工、森林工業和軍工等有相當規模,但民用工業落後。盛產小麥、大麥、玉米、馬鈴薯、向日葵、甜菜等。畜牧業、肉乳並重,海洋漁業位於世界前列。交通以鐵路、公路為主。主要港口有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航空運輸規模巨大。
I. 俄羅斯的政治
俄羅斯的政治制度是半總統共和制。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資產階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俄羅斯聯邦目前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來調整其國家的政治生活的。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和總統制。
制度的作用
國家體制,是確立一國階級統治關系的基本制度。主要指國體,即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反映國家的本質,國家的階級屬性。國體決定政體,並通過政體來表現,所以國家制度既包括國體,也包括政體,是規定國家權力歸屬什麼階級和這個階級採取什麼組織形式以實現其權力的制度。國家制度一般都規定在各該國的憲法、法律和其他特別法中。
J. 俄國社會發生了怎樣轉型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一直受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但在今天,顯然有必要從一個更為寬廣和更為深入的視角,重提俄羅斯體制轉型的話題。
這里所說的「俄羅斯體制轉型」,專指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與一黨壟斷的傳統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與民主法制社會的歷史性轉換。從一般的意義上說,起自於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的俄羅斯體制轉型迄今已有10年,這10年體制轉型的實踐無論為社會轉型問題的橫向比較,還是從歷史延伸中作縱向剖析都提供了一定的積累。十年的歷史沉澱也多少使人們有了一個較為冷靜的心態,對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作一番較為客觀的評判。
近年來,無論是俄羅斯本身,還是國內國際學術界都有不少以這一內容為主題的重要著作與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問世,為研究轉型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其次,就俄羅斯體制轉型這一問題本身而言,在當前又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就俄羅斯自身來說,隨著普京總統的執政,一個重新思考過去、重新定位未來的過程正在俄羅斯政界學界自然而然地展開;就國際社會而言,以蘇聯解體為最終標志的冷戰體制瓦解迄今也有十年,後冷戰時期的大國關系變遷到了一個相當關鍵的時刻。幾乎在各大國,當然尤其突出地表現於美國,正在展開一場全面的外交政策大爭論,其中在判斷未來美俄關系及其它大國關系走向時,又不可避免地把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提了出來,需要對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最後,中國改革開放20餘年的成功,並不等於我們不需要對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作全面觀照,尤其是當中國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向國際社會開放和深入考量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的關鍵時刻,重新思考俄羅斯社會轉型的發生、路徑及其未來走向問題,顯得更為重要。
一、俄羅斯體制轉型的發生。
俄羅斯體制轉型的發生問題包括轉型的動因、轉型的前提,以及轉型的起始方式等內容。轉型的動因是指:從1992年起俄羅斯全面地推行從傳統體制向市場經濟與西方式民主制度的轉 變是有一系列深刻起因的。這個問題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也就是蘇聯到底為什麼會解體的問 題。轉型的前提所指的問題是,1992年開始的體制轉型是在什麼樣的先前體制基礎上發生的。以另一種表達,也即是蘇聯解體所結束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社會的問題。轉型的起始方式所指的問題是,90年代初期俄羅斯社會轉型以制度的重大變化為起始點,那末這樣的一種變化為何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發生。顯然,上述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葉利欽時期體制轉型的路徑選擇。
首先來看1992年葉利欽體制肇始的起因,這一問題密切關聯著蘇聯解體的原因問題。盡管關於這一問題的探討已有浩如煙海的著述,但如果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作一個鳥瞰式的概括 ,大概可以有以下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把蘇聯解體視作為是20世紀最後的幾十年間國際社會一系列重要變化的結果,其中包括市場化與民主化浪潮的擴展,包括軍備競賽高度抗爭中蘇聯的失勢,包括東歐劇變、兩德統一這樣的重大國際事態,也包括蘇聯式傳統意識形態的逐漸式微。第二,把蘇聯解體看作為是70 年蘇聯歷史延續的結果,或者看作為是一個更長過程中一個帝國興起與衰落的自然過程。在這一視角之下的分析既包含有「擴張過度必然導致敗亡」的帝國興衰邏輯,也包括著東西方文明結合部背景之下,俄國歷史獨特性尚未找到使之能立於先進民族之林的制度化的現代表現方式。第三,把蘇聯解體看作是現代化過程中一系列社會轉型的自然表現。這種比較肯定的表述主要來自於西方學者,這里包括:認為戈爾巴喬夫改革是斯大林之後由赫魯曉夫開始的改革進程的自然庚續;是傾向於西方文明的一個歷史長時段中的一個環節等等分析。最後,側重於從偶然性事件、或者從宏大結構中的某個側面或某些要素方面來描述蘇聯的解體。比如,從1991年8.19事件乃至從戈爾巴喬夫的個性心理;比如,從前蘇聯的既得利益集團希望通過制度轉換,實現個人所有制,來確保個人 與集團利益等等來分析蘇聯解體。有人認為,如果這些偶然性事件得以避免,那麼也許蘇聯的解體問題可能完全會以另一種方式,或在另一個時間出現。
也許十年的時間不足以對蘇聯的解體問題作出全面分析,但看來上述四個方面中任何單獨的某一方面都不可能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終極原因。更為現實的判斷是從這四個方面的相互交融與綜合中去得出結論。任何宏大社會的歷史變遷,看來只能從比較復雜的分析框架中才能找 到真諦。
與90年代俄體制轉型密切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轉型的前提,即如何斷定蘇聯解體前的社會形態問題。綜合起來看,至少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加以觀察。第一種方式是傳統意識形態的劃分方式,也即把解體前的蘇聯社會形態認同為社會主義性質。這樣的一種認定既是前蘇聯憲法法律制度的規定,同時,也是西方學術界相當普遍的一種認同。問題在於,前蘇聯最後幾十年這樣的一種在利益劃分上傾向於特權階層,在資源分配上絕對地以軍重工業為優先,在意識形態上凝固僵化而又落後於時代發展,同時,在對外關繫上又以擴張稱霸為政策原則的國家,能不能簡單地以「社會主義」相稱許。也許人們未曾忘卻我國當年還把前蘇聯稱作為「社會帝國主義」,鄧小平同志之所以提出,還要研究「什麼是社會主義」,這里包含著對蘇聯這樣一種「社會主義」的質疑。總之,解體前蘇聯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一個人們所嚮往的公正、進步、繁榮、和平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蘇聯解體更不是,也不應該認為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終結。第二種方式是從政治學范疇出發對前蘇聯時期社會型態的斷定。俄國學者在這方面有相當深入的探討,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認為從前蘇聯體制向「後共產主義體制」的轉型早就開始了,最早可追溯自赫魯曉夫,最晚也是自戈爾巴喬夫時期開始。就戈爾巴喬夫時期而言,有人將其稱之為是後共產主義的權威主義時期,也有人稱其為是「橫向層面上日常政治領導與管理的非全權主義和垂直層面上確保功能與價值統一的新全權主義這兩者之間的聯合。」無論是哪一種方式的表述,戈爾巴喬夫時期社會形態的特點是,第一 ,民主轉型沒有任何可靠的社會結構基礎作為支撐;第二,全權主義的傳統結構不可能在短時期中被全盤取消,新中有老,新老交替是一個必然現象。也正因為客觀存在著這樣復雜的結構關系,所以戈爾巴喬夫時期,以及爾後的體制轉型有著多種發展的可能性與選擇性,並不如某些西方人士所構想,蘇聯解體後的這一地區必然地趨向西方式的尤其是美國式的民主與市場經濟。
現在再來看體制轉型的起始方式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的前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研究中相當強調這種普遍性轉型過程中的國別差異性與特殊性,甚至認為,這種差異性與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轉型的方式與取向。從比較的觀點來看,前蘇聯地區之所以制度轉型是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下進行,而沒有出現如同前南斯拉夫地區那樣的大規模戰爭局面,這得之於前蘇聯——俄羅斯的特殊條件。首先,前蘇聯是一個擁有超級核武庫的大國,單從這點而言,西方國家就不願意看到這個國家的重大事變導致動亂乃至引發核災難。同時,在蘇聯傳統意識形態日益面臨危機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運動,甚至更為久遠的反斯大林運動,對於摧毀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起到了極大作用,特別使得傳統意識形態逐漸地不能再發揮維護傳統體制的作用。廣泛而深刻的信仰危機是確實存在的,很少人願意為信仰而進行暴力斗爭,甚至1991年8.19事件中,「8人委員會」都不敢輕易使用武力,這在客觀上使得在發生蘇聯解體這樣大規模社會激變之時,意識形態的交鋒不那麼容易轉化成為社會對抗。再次,由於蘇聯解體的重大社會變化過程中,前蘇聯精英階層通過各種渠道與手段重新取得了社會地位(如通過各級政府的留用),重新掌握社會財富分配渠道(如通過私有化),往往國有企業的經理們又重新成為私有化的企業主。社會管理階層以這種方式保持相 對穩定,也大大減少了全面動亂的可能性。最後,俄羅斯內部民族孤立主義的增長,不是希望成為前蘇聯帝國內部的領袖民族,而是僅希望維持現有邊界;不輕易推動單一語種移民傾向出現,而是竭力維持各民族的共處,這使得俄羅斯當時並未發生類似於前南斯拉夫地區塞爾維亞族與其他民族的火拚。
像前蘇聯這樣一個曾經與西方高度對抗的超級大國,但卻在西方壓力之下,以基本上是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轉變,這在國際關系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先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有待更為詳盡深入的發掘,但無論如何,和平地進入轉型這一現象,對爾後俄轉型進程的展開提供了決定性的條件。
二、俄羅斯體制轉型的路徑選擇
如果把俄羅斯體制轉型視為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的話,那麼這一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就是一個重要問題。路徑選擇的問題不僅體現出轉型中一個民族對體制轉換中模式選擇的判斷力,而且也體現出轉型中民族對模式選擇與本土環境這種相互關系的理解深度。也即路徑選擇問題不光提出了選擇哪一種先進的制度模式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被選擇的制度模式與特定國情是否合適的問題。
當葉利欽在1992年1月2日起大刀闊斧地推進「休克療法」政策,在緊縮銀根的前提下,在相當短的時間里大幅度開放物價,推動貿易自由化,實行盧布的可自由兌現,以及迅速地推動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之時,一般地認為,俄羅斯的體制轉型作出了「新自由主義」的路徑選擇。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自由主義政策相匹配,葉利欽大力推動多黨體制,推動新?媒體的自由化政策,並且至少在形式上以全民選舉的方式實行國家領導人的更替,應該認為葉利欽是力圖以政治民主化來為經濟自由化創設環境。甚至在外交上,葉利欽曾設想通過向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邊倒的政策,大力與西方國家發展關系,力求通過內部的轉型和親西方的對外關系,「回歸北半球民主社會」,「成為民主國家的一個成員」。從經濟體制、政治體制乃至外交戰略設定等幾個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看,俄羅斯無疑是以自由主義原則為路徑選擇的基本取向。這一點在國際國內學術界沒有太大的爭議。
問題在於,以自由主義路徑選擇為起點的俄羅斯十年轉型究竟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或者說是階段性的結局嗎?這是一個相當值得觀察的問題。
先來看經濟體制的問題。「休克療法」將近十年之後,令人非常吃驚的現象是,甚至連俄國的激進自由主義者都對目前的體制狀況進行了尖銳的批評。雖然他們也仍然以「資本主義」 這一范疇來描述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形態,但在「資本主義」這一范疇之前,加上了種種限制,稱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形態為「等級制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寡頭資本主義」 或者「犯罪資本主義」,諸如此類。在這樣的體制之下,是誰在資產佔有和經濟決策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呢?一種觀點認為,政府官僚依然在整個經濟體制中占據主導地位,無論是市場運作規則還是市場份額的切割都依然是政府官員起著支配作用,企業家和商人基本上被忽略在一邊,這種觀點尤其在普京總統加強中央管理的背景下得到加強。另一種觀點認為,迄今為止的俄經濟運轉主要是依靠大的壟斷集團來進行,一方面是俄羅斯特有的國情(如地域廣大,自然資源豐富)決定了壟斷集團形成的便利性;另一方面,90年代初的私有化政策,也大大促進了寡頭財團的形成,他們既靠廉價收購國有企業,又靠占據商業銀行代替國家發放貸款的特殊地位,形成產業金融集團。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葉利欽時期的經濟政治運作基本依靠寡頭集團,而普京時期的寡頭集團作用盡管受到阻厄,但其影響仍然巨大。第三種觀點認為目前過渡階段的背景之下,究竟誰起主導作用的問題很難斷定。他們認為,目前的資源分配與經濟決策完全是在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相互關系的博奕過程中得以完成。認為普京取代葉利欽之後,這一情況有所好轉,「國家化」的進程對「私有化」進程佔有上風,但從體制安排角度看,各利益集團間相互關系仍不十分清晰,利益集團與政府間的關系也仍在發展變換之中。
即使僅從目前關於俄經濟體制狀況的爭論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第一,盡管俄羅斯憲法制度已經明確規定了尊重私人所有制,但是俄實際經濟運作過程中的產權界限依然非常不明確。國民經濟中軍工部門佔有絕大部分比例這一基本事實阻礙了產權的分化與重組;而俄官僚利益集團非常善於在向市場轉換過程中使「私有化」政策適應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需要,這一點也使產權明晰化相當困難。第二,當前的體制運作情況很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經濟模式:當時俄國官僚與企業家、商人混為一體,「公私不分」;整個社會彌漫著對商人階層與商業精神的極度疑慮;現代化的進程向國庫提出了漫無節制的財政要求,使得國家對企業有著非常緊迫的稅收需求,客觀上限制了企業的自由發展。還有人認為,目前的俄國形勢有點類似於西方國家由大蕭條向「羅斯福新政」的過渡階段,需要國家擴大需求、刺激經濟,但是俄目前由於對世界經濟的過度依賴、新的壟斷格局的形成、政權與資本的合流、政府對金融業的寄生性、大量中小企業的產生乃至農地私有化還都非常困難,這一切都使得真正的「新政」降臨仍需時日。
如果與多數南歐、拉美、中東歐國家的社會轉型過程相比較,俄羅斯體制轉型的路徑切入顯得尤為突出。在上述國家,一般而言是遵從了這樣的路徑選擇:
首先是在「國家守夜人」發揮作用的前提下,是在對古典的市場理念進行改造,並且在民主力量相對而言得以合作的基礎上推進市場化;具體地說,盡管各國進程有所不同,大體上說,是首先進行激進的民主改造,建立民主體制,然後不同程度實行社會領域的改革,以保障經濟再分配的有效性和竭力使其成為民主體制的社會基礎,有不少國家僅僅是在最後,再推動經濟領域的結構性改革。而俄羅斯是與其相反,葉利欽當年是在首先鼓吹「民富國窮」的原則基礎上,大大弱化國家對整個體制轉型的監控;其次,是在不具備上述一系列鋪墊的情況下,在產權制度與經濟結構領域一攬子全面啟動改革;尤其是由於這一系列重大變化出現在俄羅斯這樣一個極難控制的大國。這樣,就難免出現以「自由主義」方式切入體制轉型,而以「犯罪的、寡頭的、官僚等級制的資本主義」而告終的局面。
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也即從表面上看,或者以90年代前期西方一般的評價來看,俄羅斯已經實行了「民主改革」,何以也不能使經濟體制轉軌更見順利呢?這涉及到對90年代以來俄羅斯政治體制改革的評價。
與對俄羅斯經濟體制的評價相近似,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術界同行,包括自由主義理論家們,更傾向於在「民主體制」、「權威體制」、「寡頭體制」、「混合體制」這些評價中,選擇後者,也即「混合體制」來界定俄政府體制轉型的現狀。俄羅斯自90年代之後固然推行了全民選舉,推行了言論解禁,實行了多黨制度,但是不少學者仍不同意簡單地使用「民主體制」來描摹當今俄國政體。一則是因為選舉制度仍大有政治技巧、「禪讓」等其他非選舉因素的介入;二則是因為當今俄國的「言論自由」也多為「有管理的言論自由」;三則俄目前政治運作仍大量通過非政黨形式,而現有政黨也缺乏相應的穩定的社會利益集團作為基礎,因而俄政黨制度也仍在成熟的過程中。所以,不是簡單地以「民主體制」來界定俄政治體制現狀,有一定的道理。同時,俄政治體制也並非簡單的權威體制。從成文法律上看,俄總統具有遠遠超過美國、法國等總統制國家的權利,但是,在真正權力運行過程中,俄總統本身會受到許多制約。至於不用「寡頭體制」的定義,不光由於寡頭集團在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並不穩固,而且寡頭與政府、寡頭與民眾的相互關系仍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因此,也不能簡單以「寡頭體制」來界定俄羅斯政治體制。
之所以採用「混合體制」這樣的范疇來界定俄目前的政體,也並非因為俄政體格局一片混亂,無法名狀,事實上還是有著一些很突出的特點值得關注。首先,就俄政治體制而言,確實同時具有民主制、權威制、寡頭制各自的一些特點,而不能簡單地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種體制形式。應該看到俄羅斯寡頭集團以政府為背景,以壟斷性的國有大企業為基礎,整體上具有難以撼動的地位,即使其中某一部分受到阻遏,但是從全局看,無論就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就其資金的集中程度,甚至就其政治影響來看,如若將其全部剪除,一則不能,二則也不利。就「權威體制」這樣的概括而言,確實應該重視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在俄政治管理中的至關重要性,而且往往總統是集立法與行政大權於一身。甚至也不應該簡單地否定以「民主體制」這樣的范疇來界定俄目前體制現狀的某些合理性,至少形式民主也對遏制專權和社會兩極分化起到一定作用。其次,用「混合體制」界定目前俄政治體制,還有其特殊的含義:第一,目前各種政治利益集團(包括官僚集團、寡頭集團)和各種政治派別(包括以「右派聯盟」形式出現的自由派、以共產黨形式出現的反對派和以「團結黨」面目出現的中間派)還沒有一個能夠占絕對統治地位。俄政治格局從原則上說呈「極化」狀態;第二,目前俄政治格局內的各種政治設施、各種利益集團、各種政治派別,簡言之,各極之間還缺乏一種相互間的吻合性,雖然無論在葉利欽,還是在普京時期都曾通過各種政治安排來加強俄政治系統內部「各極」、「各派」、「各方面」之間的內部吻合性,但看來,這種努力的效果還尚在體現的過程中。
從轉型十年的長過程來看,從「新自由主義」的路徑切入而得到的是一個「混合型體制」的(階段性的)轉型結局,多少是一個富於戲劇性的結果,至少也是一個令當年作出路徑選擇的決策者大出意外的結果。
三、俄羅斯社會轉型的走向
俄羅斯經濟學家、現任政府經濟顧問的符拉基米爾·毛早年曾將俄羅斯轉型與拉美國家的體制轉型做過一個比較。他的結論是認為:俄羅斯的自由主義式的體制轉型很可能落到一個反自由主義的狀態,而以平民主義而告終的結局。他的理由是,俄羅斯與當年拉美國家一樣,具有發生從自由主義轉向平民主義的共同背景:第一,自由主義導向下產生的經濟結構二元化趨勢往往會轉化為激烈的社會矛盾;第二,平民主義相當容易在缺乏民主傳統、政治設施不穩定、政黨力量相對薄弱的條件下產生;第三,平民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以改革為口號的全面推行緊縮政策,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反對;第四,外部反對性政治壓力之下的民族主義崛起,民族主義往往是平民主義的同盟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普京總統治下的俄羅斯體制轉型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與早年自由主義體制路 徑切入相異的方向。雖然,普京依然堅定地推行以自由主義為方向的市場化改革,但顯然越來越強調「政府守夜人」的監護作用;雖然普京從未放棄政治民主的口號,但可以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有管理的民主」;雖然普京的外交依然注重西方,但他所強調的「回歸歐洲」 和加強與東方國家發展關系顯然包含著反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歐亞主義取向。
也許,從俄羅斯十年社會轉型中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簡單地論斷非歐美文明背景的國家(尤其是大國)經過制度變遷能夠成長為歐美型市場經濟與民主國家的這一判斷是缺乏根據的。體制轉型過程要遠比任何非社會系統的輸入或輸出復雜得多,更多地關注模式選擇與本土環境的互動與相互適應也許才是體制轉型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