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誰知道芭蕾舞女人穿的那種白紗裙子叫什麼名(有圖)
白沙裙,是浪漫主義芭蕾誕生後出現的產物,最早在《仙女》舞劇中出現,圖片上袖子是按其舞蹈需要而設計的,圖片上似乎要表現天使般輕盈升華的身段,在《仙女》中為了塑造仙女 還在沙裙後面裝飾上一對小翅膀,所以那袖子是白沙裙的裝飾,各種各樣的沙裙裝飾也比比介是
2. tutu裙原版是什麼牌子
tutu裙原版是俄國牌子。
TuTu裙誕生於給芭蕾舞裙帶來歷史性改變的階段----古典主義芭蕾階段.它的首次登場並不是在芭蕾的起源地義大利,而是在俄國,後來在俄國迅速發展並流行至全世界。
3. 簡單的介紹一下俄羅斯的芭蕾舞
俄羅斯芭蕾
19世紀下半葉歐洲浪漫主義芭蕾走向衰落,復興芭蕾的使命歷史地落在俄國肩上。從40年代起,外國舞蹈家們頻繁訪俄。塔利奧尼父女、佩羅、聖·萊昂等人的表演和編導活動,特別是布農維爾的學生約翰遜(在聖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學活動,向俄國舞蹈界傳授了法蘭西、義大利兩大舞派的精華,並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俄羅斯舞派。在劇目建設上,瑪蒂帕和伊凡諾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柴可夫斯基通過《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實現了舞劇音樂的革新,使音樂成為舞劇中塑造形象、敘述事件的基礎,啟發和豐富了舞劇編導的舞蹈交響化的思想。《天鵝湖》第二幕達到了舞蹈詩的高峰,被奉為交響化舞蹈的範例。以後又有格拉祖諾夫寫出的《雷蒙達》(1898)、《四季》(1900),這些作品在繼承浪漫主義芭蕾傳統的同時體現了俄國現實主義傳統。
20世紀初,俄國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壇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自己的保留劇目,表演風格和教學體系,也涌現了一批編導和表演人才。此後,一批俄國芭蕾舞界的年輕人要求革新、探索新的表演手段和發展道路。戈爾斯基和福金就是他們的帶頭人。福金的革新思想不可能在帝國劇院內實現,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國外為佳吉列夫芭蕾團排練上演的。佳吉列夫從1909年起連續3年組織俄羅斯演出季,並於1913年成立以蒙特卡羅為基地的永久性劇團——「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團」,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影響巨大,把由俄國保存的古典傳統劇目送回歐洲,促成歐洲芭蕾的復興。該團解散後,它的成員流散歐美各國,利法爾在法國,德瓦盧娃在英國,巴蘭欽和福金在美國,對各國芭蕾復興或創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4. 白裙芭蕾是什麼的別稱
白裙芭蕾是芭蕾舞服裝的別稱,芭蕾舞演出用服裝。包括男演員的緊身衫、褲,女演員的芭蕾舞裙、連襪褲及芭蕾舞鞋。
無論在練功教室還是在舞台,舞蹈者穿的都是專門設計的服裝。雖然某些服裝可能會隨時尚而變換樣式,但對舞蹈者來說,練功服絕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它們中每一件都有其切實的作用。
古典芭蕾:
緊身衣和緊身褲襪是舞蹈者最基本的練習服。在古典芭蕾領域,女孩子通常穿黑色緊身衣配上粉色的緊身褲襪。有的學校則喜歡讓他們的姑娘穿短襪和各種帶色的緊身衣。有時在緊身衣外面還套一條用很薄的材料製作的圍腰短裙。男孩子一般穿白色的短袖圓領汗衫配黑色的緊身褲襪。
5. 怎麼看懂一場芭蕾舞劇
怎麼看懂一場芭蕾舞劇
說起芭蕾舞劇,想必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幾部經典之作:《天鵝湖》、《胡桃夾子》、《堂吉訶德》等等,段數高的觀眾應該還能說出《仲夏夜之夢》、《吉賽爾》或者《卡門》。那麼怎麼看懂一場芭蕾舞劇呢?下面請隨我一同來了解下吧。
在芭蕾舞劇的觀賞中,大家普遍最關注的是舞者的身材、服裝和舞鞋,因為這三大要素構成了芭蕾舞區別於其他舞蹈藝術最大的特徵和美!那麼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這三大重要元素。
TUTU裙
對,你沒看錯,這個發音特別可愛的名字正是芭蕾舞裙的學名,TuTu裙,官方的翻譯是這樣的:
那麼tutu裙是如何做到蓬蓬起來,而不會垂下呢?是因為有一種面料叫做芭蕾紗。這種紗質地輕,材質略硬。芭蕾裙往往需要10層以上。外裙最長。一層層遞短。所以芭蕾tutu裙就能撐住了。因為這種紗輕。所以很多層都不會重。為舞蹈演員們減輕了很大的負重。因此tutu裙的奧秘不是裙撐。是多層紗的疊加!
每一個芭蕾舞演員在選擇tutu裙時都會感到很興奮,因為在很多時候,芭蕾tutu的選購意味著你的舞蹈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你的舞蹈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選擇tutu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第一次舞蹈演出,第一次舞蹈比賽的參加,第一次舞蹈訓練的需要,但無論什麼原因,擁有一件tutu對於芭蕾舞演員來說都是無比興奮的。
主要有兩種古典風格tutu,較寬、較平的俄羅斯版(platter或者pancake)和有許多變化的、較軟較小的英式風格tutu,因此我們所看到的芭蕾舞劇並不完全都需要身著蓬蓬不會下垂的裙子。浪漫主義芭蕾的著裝主要就是飄逸的長裙(如:《仙女》《吉賽爾》等),而現代芭蕾就更為精煉——直接就是緊身服,以後大家在觀看其它芭蕾舞劇時可以在心裡有個對基本派別的了解。
芭蕾舞鞋
有多少女孩兒小的時候都曾站在鏡子前模仿芭蕾舞演員,試圖將自己的腳尖立起來,但往往都是失敗。所以立起腳尖來舞蹈是芭蕾舞區別與其他舞種最顯著的特徵。芭蕾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女演員踮起足尖的那一刻,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兩點:演員們的刻苦訓練和足尖鞋。而我們在很多的影視劇作品中都能夠看到作為首席的舞蹈演員,總是會穿著一雙區別於他人,最為精美的芭蕾舞鞋。
足尖鞋內部的主要原料是布和膠水,把兩者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才有了堅硬的腳感。一雙新的足尖鞋很硬,而演員們一般都要用很長時間把它們掰軟,方法一般是半腳尖,輕輕沾水和壓足弓,有興趣的朋友在看演出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女演員腳上的鞋子,都是很軟很合腳的(主要是腳掌和腳弓部分)。而鞋底內有一塊橡膠鞋板(Shank),鞋底外有一塊皮質底(Leather Sole)。芭蕾舞女演員就是靠鞋板的幫助立起來,並利用鞋頭的小平面固定重心的。
舞者身材
對於一部芭蕾舞劇的欣賞,舞者的美有時候甚至比劇情本身更奪人眼球,而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有多年刻苦的訓練,便可以練就芭蕾舞演員所具備的技巧,這個的確是一種誤解,芭蕾舞演員幾乎都是天生的,記住這四句口訣,你便很容易理解:
三長一小一個高,20公分頂重要
開、綳、直、立爹媽給,輕、高、快、穩師傅教
「三長一小一個高」,是對古典芭蕾舞者從頭到腳,整個身體條件的苛刻要求——「三長」指的是長胳膊、長腿兒、長脖子,「一小」指的是「小腦袋」,大腦袋跳芭蕾那可有的看啦,觀眾都盯著那大腦袋看了。這首先是為整個身體取得平衡提出的要求,然後,才有美可言,否則,在這種修長,甚至纖細,重心很高的肢體之上,是一個大大的腦袋,其穩定性必然較差,視覺效果則只能是不安全,甚至有滑稽感了,而芭蕾的貴族風范則會不翼而飛;「一個高」指的是「高腳背兒」,即俗稱的「腳弓」需要高高地向前鼓出;這項「條件」的明確提出,也是因為在高位半腳尖和全腳尖的頻繁起落上,身體需要迅速地找到平衡,然後才有芭蕾的雍容華貴可言。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為了確保芭蕾女明星在腳尖鞋前的那塊方寸之地上隨心所舞,游刃有餘,芭蕾藝術對她腳尖鞋裡的腳趾這種純屬隱私部位的長度,也不得不提出了苛求——最理想的,但純屬稀有的腳趾條件,應該是大拇趾、二拇趾和中趾一邊兒長,這樣,才能平均地分擔整個身體的巨大重量,使得她在腳尖上作舞的難忍之痛能夠減低到最大的限度;最糟糕的腳趾條件是二拇趾一枝獨秀,因為單靠它孤軍作戰,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支撐起洋洋大觀的整個身體重量的;比較常見的腳趾條件是大拇趾、二拇趾一邊兒長,這種腳趾條件的女孩子通過長期艱苦的訓練,或許有可能進入自如的狀態。
「20公分頂重要」,說的是芭蕾舞者的下肢,即腿部,必須比上身,即軀干,長出20公分來;腿部的長度應從裸足的後跟開始,一直量到臀線為止;而軀乾的長度則應從尾椎開始,一直量到頸椎自上而下的第三節處;要求腿部長出20公分,是因為芭蕾的重心移動全要靠腿部來完成,因此,觀眾的視點自然會集中在腿部;再者,芭蕾的貴族氣派需要通過腿部的挺拔來顯現;此外,就「距離即美」的古典美學而言,樓下的觀眾採用的是仰視角度,如果腿部不夠修長,容易產生大腿如林的感覺,破壞古典芭蕾清心寡慾的理想;樓上的觀眾採用的是俯視角度,如果腿部不夠修長,則容易產生侏儒成群的醜陋,毀掉古典芭蕾輕盈飄逸的美感。
「開、綳、直、立爹媽給」,說的是芭蕾舞者必須先天具備的四項條件,大多是父母遺傳給他們的「開」是指舞者的踝、膝、胯、胸、肩,必須五位一體地向兩側打開,否則,便缺乏足夠的貴族氣派,而運動起來,也無法達到高度的靈活;四項條件中,「開」字得當先,它是其它三項條件的身體基礎和氣質前提;「綳」是指舞者的每個腳部動作,無論大小,凡是該綳起腳背兒來時,都得把它綳起來,綳出來,這是檢驗全體舞者,從群舞到主演,腳下干凈利索的試金石;「直」是指舞者的腿腳在完成充分的伸展時,必須把膝蓋骨絕對地收藏進整個腿腳的線條中去,以確保整個腿腳的線條一氣呵成、暢若流水;「立」是指舞者的身體無論坐,還是立,軀干都必須同地面呈垂直狀態,類似於中國古人所崇尚的那種「坐如鍾、站如松」的君子風度。
以上這三句口訣為我們描畫的芭蕾舞者,可謂具備了理想的「先天的條件」,而接下來的這第四句口訣「輕、高、快、穩師傅教」,則是要告訴我們,芭蕾舞者在老師的精心調教下,經過長期、科學和艱苦的訓練之後,完成各種高難技術動作時,都需要形成哪些「後天的能力」
功底
「輕、高、快、穩」這個四字的要領中,「輕」字須當先,因為在19世紀的芭蕾舞劇中,標題人物大多都是仙女、精靈、孤魂、野鬼,這些人為的造物往往都是來無蹤、去無影,沒有重量的,輕盈飄逸成了她們的共同特點,因此,舞者的動作只能以「輕」為美,而不能只為了跳得高,而犧牲了「輕」,結果把「落地無聲」變成了「落地有坑」,破壞了典型人物的彼岸之美;正因為如此,芭蕾舞者,尤其是女舞者們,最忌諱的莫過於體重的增加,他們在飲食上,是最為謹小慎微的一族;「高」與「輕」是因果關系,沒有「輕」,便沒有「高」,而沒有「高」,便沒有芭蕾舞者和芭蕾舞兩者超凡脫俗的境界之美;「快」是指舞者的動作頻率要快,速度越快,難度則越大,快速的動作主要包括旋轉和腿腳的擊打——俄羅斯20世紀的芭蕾史上,有兩位巨星的旋轉速度達到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境界,他們分別是娜塔麗婭·杜金斯卡婭和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吉尼斯世界記錄》上的芭蕾項目,也大多與這個「快」字直接相關:俄羅斯人達馬肖夫一次躍入空中,然後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兩腳可以完成八次相互擊打的動作!其速度之快可想而知,但支撐他去完成如此多擊打動作的爆發力之高,也可謂登峰造極;「穩」在四字要領中,始終扮演著壓大軸的角色,無論前面跳得多「高」、落地多「輕」、轉得多「快」,如果最後一個瞬間如果沒收住,把「穩」給字丟了,一切則會前功盡棄,使得整個舞蹈的美毀於一旦!
以上就是對於芭蕾舞者個人素質的鑒賞,那麼關於芭蕾舞劇,觀賞中又有哪些經常會出現的疑點呢?
分不清演員怎麼辦
很多舞劇的服裝主角和配角沒什麼太大差別,再加上座位和舞台之間的距離就經常出現「主角出現了,主角消失了」的感覺,而這時大家就可以找一些標志性的物品來區分各位演員,比如服裝的不同、頭發的顏色、飾品的區別、搭檔的人選等。
幕是怎麼回事
幕在最開始的規定就是幕布拉起幕布放下算一幕,但是現在也出現了直接道具緩慢移動而不放下幕布的情況。其實簡單來說幕就是區分主要情節發展的名詞。
怎麼鼓掌
演出進行中,當演員動作停止或鞠躬的時候可以鼓掌,因為此時可以判斷演員短時間內不會再進行高難度動作;演出結束後,可以邊鼓掌邊喊 bravo;再次謝幕時,掌聲可以持續得久一些,這是對演員表演的肯定和贊許。
講了這么多,希望對於有意了解芭蕾舞劇的觀眾有一些幫助。剛剛學會的理論,一定要放諸實踐中去檢驗,鄂爾多斯大劇院也安排了非常精彩的芭蕾舞劇供大家欣賞。
;6. 跳芭蕾舞時穿的裙子叫什麼裙
我學過芭蕾,對於跳芭蕾使用的裙子有很多種,要是好看的,那應該是白紗裙;要是舒適的,那應該是軟蓬裙;要是純粹為了吸引眼球的,那應該是
古典芭蕾裙,(ps:古典芭蕾裙,好看是好看,但盡量少穿,最好是演出時穿,因為她纏得很緊,不然,輕則:在腰上顯出紅紅的一圈,摸一摸,還火辣辣地疼,重則:會在腰上纏出血印,很恐怖的........<本人有經歷>)
O(∩_∩)O哈哈
盡請樓主採納
7. 俄羅斯的古典芭蕾都有哪些特點為什麼
俄羅斯的古典芭蕾都有哪些特點,為什麼:
特點:
俄羅斯的古典芭蕾柔美富有情感流暢,又具有俄羅斯民族的氣勢恢弘、動作凝重、精力過人、富有戲劇性的特點。
原因:
「古典芭蕾」的興盛和風格的形成是和19世紀後半葉俄國人崇尚芭蕾分不開的,在聖比得堡和莫斯科,人們把芭蕾作為先進的文明之象徵,對於來自法蘭西的白色藝術極為崇拜。在社會尊重和金錢的感召下,使許多法國和義大利的芭蕾大師們來到這里,集義大利和法蘭西兩大風格流派,又吸收了俄羅斯民族的特色,開創了「古典芭蕾」的鼎盛時期。
古典芭蕾腳的5種基本位置:
第一位:兩腳跟緊靠在一直線上,腳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兩腳跟相距一足的長度,腳部向外扭開,兩足在一直線上。
第三位:兩腳跟前後重疊放置,足尖向外張開。
第四位:兩腳前後保持一足的距離,兩足趾踵相對成兩直線,腿向外轉。
第五位:兩腳前後重疊,兩足趾踵互觸,腿向外轉。
8. 芭蕾舞的舞衣分類
芭蕾舞的舞衣分類
芭蕾舞是用音樂、舞蹈手法來表演戲劇情節。芭蕾藝術孕育在義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紀後期路易十四的法國宮廷,十八世紀在法國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紀末期,在俄羅斯進入最繁榮的時代。
一、浪漫派芭蕾舞衣
它的裙子幾乎到腳踝附近,成吊鍾型,有無袖的,燈籠袖的顏色有白色的,淡色的,淡紫色等。
1、燈籠袖的浪漫派芭蕾舞衣,例如《四人舞》《玫瑰花精》;
2、扮妖精時,在手臂上或肩上加薄紗的衣飾例如《吉賽爾》第二幕,《仙女》舞劇
3、村姑式舞衣,背心加燈籠袖,腹部上面配上可愛的圖案,例如《吉賽爾》第一幕,《柯貝莉亞》第一幕,《風流女兒》舞劇。封面為浪漫派芭蕾舞衣
二、古典式芭蕾舞衣
1、由路易十四時期的芭蕾裙衍化的塗突(tutu,義大利語)裙,裙子的.長度不超過膝蓋,是短式的,有多層絲布,晃動時大腿露出不到四分之三,不過袖子有無袖的,長袖的,燈籠袖等;
2、純白色古典芭蕾舞衣,例如《天鵝湖》中的白天鵝;
3、全黑或鮮紅,前者例如《天鵝湖》中的黑天鵝;
4、燈籠袖配背心,例如《柯貝莉亞》第二幕中史瓦妮達所扮演的娃娃—柯貝莉亞;
5、長袖配背心,以亮珠刺綉裝飾之;
6、上下色彩不同的芭蕾舞衣。
;9. 芭蕾舞服裝知識
芭蕾舞服裝知識
芭蕾最初是歐洲的一種群眾自娛或廣場表演的舞蹈。學習芭蕾舞肯定少不了芭蕾服裝,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芭蕾舞服知識,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芭蕾舞服裝 - 服裝標准
tutu裙:芭蕾舞女演員穿的標准舞裙。由4或5層絲稠或尼龍皺褶構成,裙子連在雅緻的相應尺寸的背心上。法文tutu一詞原義為穿在舞蹈演員服裝裡面的貼身短裙。塔利奧尼(Marie Taglioni)採用的浪漫的芭蕾舞裙很長,離地大約只有30公分(12吋)。以後逐漸縮短,直到1880年代露出整條腿。浪漫的芭蕾舞裙和短裙在當今的芭蕾舞服裝中均可見到。
芭蕾舞服裝 - 歷史發展
15~16世紀,初期的芭蕾舞服裝崇尚豪華。17世紀,男演員穿的有金屬絲箍的“拖涅利”短裙、女演員穿的“魯尼耶”鯨骨裙,都顯得笨重。為充分展現芭蕾舞的舞姿和技巧,歷史上曾對芭蕾舞服裝進行了幾次革新,逐步使之完善。其中舞鞋和舞裙的改革比較重要。
①芭蕾舞鞋:18世紀初,M.卡馬爾戈發明用柔軟材料製成的無跟鞋。1790年在無跟鞋的鞋頭部位加入特殊的襯墊,以便於演員使用腳尖舞蹈。
②芭蕾舞裙:1832年,M.塔廖尼開始使用E.拉米為她設計的一種露肩式連衣裙,稱“浪漫主義芭蕾舞裙”。這種舞裙有緊貼的上衣身,下接過膝的鍾形褶裙,裙部以數層白色薄紗裁製,配淺紅連襪褲,便於演員展現大跳、打腳等舞姿。1880年芭蕾舞裙縮短,裸露大腿,稱芭蕾短裙(tutu),成為芭蕾舞標准裙。其裙部由4~5層絲綢縐褶構成,上連在相應尺寸的背心上。
20世紀以來,現代芭蕾舞劇多採用藝術化的'生活服裝。
芭蕾舞服裝 - 服裝功能
無論在練功教室還是在舞台,舞蹈者穿的都是專門設計的服裝。雖然某些服裝可能會隨時尚而變換樣式,但對舞蹈者來說,練功服絕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它們中每一件都有其切實的作用。緊身衣和緊身褲襪是舞蹈者最基本的練習服。在古典芭蕾領域,女孩子通常穿黑色緊身衣配上粉色的緊身褲襪。有的學校則喜歡讓他們的姑娘穿短襪和各種帶色的緊身衣。
有時在緊身衣外面還套一條用很薄的材料製作的圍腰短裙。男孩子一般穿白色的短袖圓領汗衫配黑色的緊身褲襪。
在練功的開始階段,"護腿"可以幫助舞蹈者迅速地達到熱身之目的,一但肌肉暖和過來,就要把它們脫掉。用毛線編織的護身,常用在排練中舞蹈者等待上場或替換時穿用。
發式也是舞蹈者服飾的一部分。古典芭蕾的姑娘們愛把她們半長的頭發在腦後挽成一個髻,這樣脖子和頭部的線條就顯得十分清晰。
芭蕾軟鞋是女孩子練足尖前,男女學生都穿的練功鞋,用柔軟的薄皮革或帆布製成。女孩子穿粉色,男孩子穿黑色或白色。鞋子須以較緊地包住腳為宜。帶硬頭的足尖鞋,它們須非常合腳才行。緞帶應由每個舞蹈者按自己的方式縫在鞋上。穿上鞋後,緞帶呈十字交叉繞腳3圈,緞帶的頭必須整齊地塞好。很多舞蹈者還在鞋上撲點扮,這樣足尖鞋的緞面就不會在舞台燈光下閃閃發亮。
;10. 舞蹈服裝的芭蕾舞蹈
服飾
一、芭蕾舞劇服裝概述
芭蕾產生於義大利,發展於法國,是指一種將歌、舞、劇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大型表演。最初的芭蕾舞劇只有男演員,服裝也都統稱為男子芭蕾服裝。而後經歷各個時期,足尖舞顛覆了芭蕾的傳統,女演員逐步代替演員成為芭蕾舞的主要表演者,女子芭蕾服飾也因此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
(一)宮廷芭蕾時期。
宮廷芭蕾時期的芭蕾舞劇由於都是由宮廷組織,優秀的舞者均是法國皇室成員,此時期的芭蕾服裝帶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誇張、奢華的服裝,繁瑣的配飾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徵。前期舞者都會戴著滑稽、誇張的皮質面具,18世紀,芭蕾舞劇向女性打開大門,皮質面具開始走向消亡。
(二)浪漫芭蕾時期。
浪漫主義芭蕾開始於法國大革命之後。在這個時期,芭蕾舞服裝奠定了沿用至今的經典款式。如《仙女》中,首演瑪麗·塔里奧尼身穿的舞裙,它的上半身為露頸的緊身胸衣,短而誇張的泡泡袖,胸前佩戴一朵小花,下半身的裙子像一朵倒置的、半盛開的花朵,長度到腳踝以上,膝蓋以下,背上裝點著白紗製成的小翅膀,整件舞衣用多層純白的綢布與薄紗重疊製成,質地柔軟,飄逸,成為芭蕾浪漫時期的典型舞裙。
《天鵝湖》中的舞裙是採用仿生原理,裙子的長度提升到了極致,同時向周圍散開,由四或五層絲綢和尼龍褶皺構成,像是天鵝那雪白揮動的翅膀,裙子連在與演員身體相應尺寸的吊帶背心上,盤起來的頭發上帶著潔白的羽毛頭飾。這套舞裙被規定為芭蕾舞的標准舞裙。
(三)現代芭蕾時期。
1912年《牧神午後》出現在芭蕾舞台上,那穿著畫有彩色斑點的緊身上衣,頭上戴著兩只彎角的牧神以及穿著寬松薄紗上衣,畫著粉紅眼線的女神讓觀眾眼前一亮,引起了軒然大波,而後不久上演的《春之祭》更是引來了激烈的爭論。此舞劇的服裝由羅伊里奇設計,即帶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又有強烈的原始表現主義色彩,演員們都穿著傳統的俄羅斯服裝,而在祭祀舞蹈時男演員都穿著寬松的黑色長褲,裸露上身,女演員則穿著透明的絲質吊帶長裙。這些充滿爭議的芭蕾作品使得芭蕾服裝得到新的突破。
二、芭蕾服飾的分類
(一)芭蕾練習服裝。
緊身衣和緊身褲襪是基本的練習服,古典芭蕾時期女子通常穿黑色緊身衣和粉紅色緊身褲襪,現今女子緊身衣款式有很多款式,吊帶、無袖、短袖、3/4袖、長袖、後背有分深U和淺U,領形一般為V形,有的則在胸部做一點褶皺裝飾,還有一種高領長袖的緊身衣,可用於需要稍微保暖時候穿。顏色各式各樣,紅、藍、紫色最為常見。面料一般以棉質為主,雖然吸汗但不耐用,尼龍非常有彈性,但吸汗能力比較差,還有的是上半身為天鵝絨,下半身為棉質,但價格相比較為昂貴。
女性舞者一般下身不穿緊身褲,只配舞襪和半截紗裙。舞襪一般尼龍質料的的最為常見,有一種是在腳腳底有孔的舞襪,這種可以緩解腳步的痛楚。Footless是一些專業的舞蹈穿著,長度是由腰部到腳踝部分。還有一種是連著鞋一起穿的Top to toe tights 。漁網襪非常的性感,是跳tap dance時的穿著。紗裙一般分四種,一種是超短的紗裙,一種是到膝蓋的紗裙,一種是前短後長的紗裙,還有一種是到小腿部分的印花紗裙。
男性的緊身衣有連身無袖無足彈力緊身衣,衣服與褲襪連在一起,一種上身是背帶狀,一種上身是背心,一般以黑色、白色為主,還有一種是緊身連衣褲,以灰色為主,棉質或彈力纖維男士單車褲也是男性演員常穿的練習服。
(二)芭蕾表演服裝。
Tutu裙是芭蕾舞劇的標准舞裙。裙子由四或五層絲綢或尼龍褶皺構成,也有是由四至五層的硬紗構成,上面再由一層絲綢裝飾。裙子連在相應尺寸的背心上。塔里奧尼時期芭蕾舞裙很長,離地大約只有30公分,以後逐漸變短,到1880年露出整條腿。裙上的圖案裝飾根據舞劇的背景而不盡相同。
(三)芭蕾舞鞋及其他配件。
足尖鞋是標准芭蕾舞鞋。足尖鞋的前部由膠水把布一層一層的粘起來並打實,形成一個硬硬的、小小的平面;鞋底內有一塊橡膠鞋板,鞋底外有一塊皮質底。芭蕾舞女演員就是靠鞋板的幫助立起來,並利用鞋頭的小平面固定重心的。 每雙足尖鞋都是由手工製作,製鞋的材料包括緞布、粗麻布、漿糊等,同時為了適應不同高度的腳面,有「瓦加諾瓦」、「埃利塔」、「富埃捷」三種型號,每種型號又分17種尺寸。此外,每種尺寸又有5種肥瘦情況。
芭蕾舞鞋的配件包括護腿、頂墊、腳趾墊、凝膠襯墊、足尖襯墊、絲帶以及皮筋等,都是主要用於保護舞者的足部,更優雅的跳足尖舞。
三、芭蕾服飾對當今服飾潮流的影響
早在浪漫芭蕾時期,芭蕾舞服裝就開始引領著時裝潮流,像塔里奧尼在《仙女》中的「仙女」發型和頭飾造型,巴黎的女性都爭先恐後的模仿,時裝設計師則根據她的造型推出了流行一時的「仙女帽」。而今,芭蕾舞劇中服裝都在忠於歷史背景的前提下作為一場一場精美、時尚的時裝秀來設計,在其中也用超前的眼光來預測時尚潮流,並反映在自身來開始引領時尚潮流。在《馬克·波羅》中,皮爾·卡丹設計的誇張的肩部、收斂的下擺、建築造型、幾何圖案的芭蕾服裝,其中的設計元素就成為流行服裝時尚元素之一。
芭蕾舞服裝不僅自身在不斷的與時俱進,同時設計師們也由它得到新的靈感,創造了許多新的「芭蕾風」的服裝。1999年Donna Karan推出了層層透明的雪紡氣泡狀兩層裙、球狀裙、褶皺飾邊、褶皺和成褶披掛、帶有撕碎下擺的解構主義芭蕾舞裙,對於芭蕾舞裙的演繹方興未艾。Alexander McQueen在08年秋冬發布會中設計的芭蕾女伶的俏麗裙子和層次繁復的網紗舞裙,時尚另類。Ralph Lauren對於舞裙上身的改造、Zac Posen對於黑色天鵝絨和和粉色映襯裙擺的運用再次證明了芭蕾的魅力。
芭蕾舞鞋一直是設計師們靈感來源之一,尤其是最近幾年,以芭蕾舞鞋作為設計靈感的鞋子無疑是最為經典的,像圓頭鞋、平底鞋等,穿起來優雅舒適,可以搭配任何的服裝。同時芭蕾舞鞋的綁帶也是設計師們常運用的手段之一,鞋子上各種材質縱橫交錯的綁帶,會帶來不同的感覺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