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茶飲什麼時候出現

俄羅斯茶飲什麼時候出現

發布時間:2022-11-30 07:52:25

⑴ 世界各國飲茶茶文化

世界各國飲茶茶文化

導語: 茶文化發源於中國,璀璨於東方,成為東方文明的主要象徵。鐵觀音被發現於古老茶鄉安溪,本身就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幾百年來,安溪鐵觀音秉承天、地、人、種四者有機融合,體現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融。安溪鐵觀音,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獨具的觀音鐵韻,清香雅韻,獨領風騷於茶葉界。茶葉歲是我國的國飲,但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走出了國門,並為西方人所愛。

美國茶文化

美國不產茶葉,美國人喝的茶全靠進口。美國人一般只重視茶葉的湯色而不太重視茶葉的外形,所以美國茶往往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要麼就是罐裝、瓶裝的茶水,許多美國人甚至對茶葉的外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都不大清楚。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後,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

在美國,大多數人愛飲冰茶不愛飲熱茶,美國人飲用冰茶為世界之最,由於冰茶不含二氧化碳、不含熱量、刺激性小、味道爽口,老少皆宜,所以冰茶在美國已十分受消費者的歡迎,流行得很快。美國的冰茶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既有紅茶,也有綠茶,還有中國烏龍茶;既有加糖的,也有無糖的;既有加果味香料的,也有純粹是茶味的。總之,它可以滿足各種人的口味,任君挑選,做成帶有一絲酒香味的混合冰茶,特受一些成年人的歡迎。

俄羅斯茶文化在西方,最早從中國傳入茶葉的是俄羅斯,從中國經過蒙古草原到俄羅斯,曾有一條“茶葉之路”。俄羅斯人發明了煮茶的“茶炊”,類似一個小鍋爐,一般用銅制,中間生炭火,上面有一個煮茶的茶壺,下面有一個龍頭,煮好的濃茶用龍頭中的水沖稀,加糖和檸檬汁飲用,即檸檬茶。隨時可以提供熱茶水,是寒冷的俄羅斯氣候下,家庭必備的設施。現在一般用電加熱,也有用不銹鋼製造的'。由於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設計製造成各種裝飾花樣,是俄羅斯家庭比較顯眼的傢具。

俄羅斯簡介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透俄羅斯全境圖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

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簡稱“俄國”,並沿用至今。在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中,日本受蒙古族或滿族影響較小,故將其直譯為“露西亞”(日語中r讀音相當於l,所以俄羅斯的英文名用日語發音就叫做露西亞,與明朝的羅剎無關),簡稱“露國”。

朝鮮雖然在1860年代以後與俄國有直接接觸,但由於是中國的屬國,便採用了間接音譯——俄羅斯(糅)。後來由於朝鮮脫離中國獨立以及被日本殖民,加上民族主義的抬頭,便廢棄了俄羅斯的中式叫法,直接音譯為“”(羅馬字:leosia)。越南並未與俄羅斯有直接交往,因此從中國稱其為“俄羅斯”(NgaLaT),簡稱俄國(Nga)。所以現在世界上“俄羅斯”的叫法只存在於中國人、蒙古人和越南人中。

16世紀,中國飲茶法開始傳入東歐各國及俄羅斯,到17世紀後期,飲茶之風普及到了各個階層。19世紀,東歐各國及俄羅斯也漸漸形成本國特色的茶俗、茶禮和茶會的文學作品。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一些茶文化。

著名作家普希金就曾記敘了俄國“鄉間茶會”的情形,還有很多俄國作家記載了貴族的茶儀。從記載上看,俄羅斯的上流飲茶是很考究的,他們擁有很精緻的茶具,茶炊是一種叫著“沙瑪瓦特”的精緻銀製品,茶碟也很別致,俄羅斯的人的習慣是把茶倒入別致的茶碟再飲用,還有很多漂亮的玻璃杯,並且很多人家尤其喜歡我們中國的陶瓷茶具。茶具的式樣和我們的茶壺相仿,花色亦為中國傳統畫中的花草樹木、人物,但是它的壺身頗有歐洲特色,高身、瘦頸,這就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俄羅斯人民向來就是禮儀之邦,但是俄羅斯上流社會的茶禮並沒有普希金筆下“鄉間茶會”那樣來得悠閑自得,而是非常拘謹,其中包含了很多浮華做作的禮儀。不過這對於俄羅斯茶文化的發展並非壞事,因為他們學習了歐洲貴族們的派頭和中國的傳統的茶禮茶俗,使得茶文化在俄羅斯迅速發展起來。

此外,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的人們酷愛飲茶,喬治亞南部還是俄羅斯著名的茶區之一,喬治亞的飲茶方式為清飲,類似於中國雲南的烤茶,烤茶的泡法就是用金屬壺開火烤至100攝氏度以上,然後按每杯水一匙半左右的用量將茶葉先投放炙熱的壺底,隨後倒溫開水沖泡幾分鍾,一壺香茶便沖好了。這種泡法要求色、香、味俱全,不但要看著紅艷可愛,而且在烹調時聞得幽香,還要在到水沖茶時發出噼啪的爆響。所以,要求在炙壺的火候,操作的方法上都十分精巧熟練方能取得最佳效果。這在俄羅斯亞洲地區一些民族中很流行。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東歐國家的茶文化,東歐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指的是包括前蘇聯的一些國家外,還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保加利亞等國。東歐國家的人們飲茶方式則分為西方式、民族式和清飲。西方式,把茶用沸水沖泡或加入糖、牛奶或檸檬烹煮。民族式飲的是磚茶,它類似中國少數民族飲用磚茶風俗。烹煮時,先將磚茶打碎,投入壺中加熱煮沸,再兌入牛奶、香料、鹽、糖等作料,旋即續煮,重新煮沸,待茶香中溢,即濾去茶渣,入杯飲用。另有一種清飲法,介於西方式和民族式之間,多用茶壺沖泡,少數也有酌情加糖後再飲的。

;

⑵ 俄羅斯的茶飲文化是什麼樣的呢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 俄國人飲茶的歷史雖不算太長,但茶在俄羅斯民族文化中卻佔有重要位置。俄國人不但喜歡飲茶,而且逐步創造並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茶文化。
歷史上,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直接傳入俄羅斯,這一過程沒有西歐國家的介人。據一些史書和網路全書的記載,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茶是在1638年。當時,作為友好使者 的俄國貴族瓦西里·斯塔爾可夫遵沙皇之命贈予給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贈的禮品便是4普特(約64公斤)的茶。品嘗之後,沙皇即喜歡上了這種飲品,從此茶便堂爾皇之地登上皇宮寶殿,隨後進入貴族家庭。從17世紀70年代開始,莫斯科的商人們就做起了從中國進口茶葉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兩國簽訂了關於俄國從中國長期進口茶葉的協定。但是,從中國進口茶葉,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數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紀的俄羅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飲品」,其飲用者的范圍局限在上層社會的貴族、有錢人,喝茶則一度成了身份和財富的象徵。直到18世紀末,茶葉市場才由莫斯科擴大到少數外省地區,如當時的馬卡里葉夫,如今的下諾夫哥羅德地區。到19世紀初飲茶之風在俄國各階層始盛行。然而,事實上,有關史料證實,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茶的時間還要早些,是在1567年。當年到過中國的兩位哥薩克首領彼得羅夫和亞雷舍夫曾經描述過一種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國飲品,這種飲品在當時的西伯利亞東南部及中亞地區已經比較普及。但可能因為哥薩克首領的描述沒有引起沙皇貴族的注重,因此,這段歷史也就鮮為人知了。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從飲茶形式上來看,中國人飲茶一向是香茗一杯 ,細品慢飲;俄國人喝茶,則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麵包、餅干、糖塊 、果醬、蜂蜜等等「茶點」。從功能上看,中國人飲茶多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 ;俄國人喝茶則經常為三餐外的墊補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當然,喝茶之際談天說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羅斯人把飲茶當成一種交際方式,飲茶之際達到一種最好的溝通效果,而獨自飲茶則可以給自己一個沉思默想的機會,進行一種「我」與「我」的交流。
從飲茶的品種來看,中國人喜喝綠茶,俄羅斯人則酷愛紅茶。有趣的是紅茶在俄語是「 椐拽猝擐恣? 椐學邸 ,直譯為"黑茶"。之所以稱之為「黑茶」,似乎有合乎邏輯的道理:一來紅茶在沒泡入水中時呈黑色,二來俄羅斯人喜喝釅茶,濃濃的釅紅茶也呈黑色。從飲茶的味道看,俄國人更喜歡喝甜茶,喝紅茶時習慣於加糖、檸檬片,有時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羅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們用糖茶來表示對主人熱情款待的謝意。從飲茶的具體方式看,俄羅斯人喝甜茶有三種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裡,用勺攪拌後喝;二是將一小塊糖含在嘴裡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擱到茶水裡,也不含在嘴裡,而是看著或想著糖喝茶。第一種方式最為普遍,第二種方式多為老年人和農民接受,第三種方式其實經常是指在沒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當中想著糖,一邊品著茶,結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覺。

⑶ 俄羅斯茶飲有何特色

俄羅斯人泡紅茶時喜歡用俄式茶炊「沙瑪瓦特」煮水。沙瑪瓦特是一種獨特的黃銅茶炊器具。最初,沙瑪瓦特誕生在歐亞交界處的烏拉爾。

沙瑪瓦特內的下部裝有小炭爐,爐上為一中空的筒狀容器,加水後可加蓋密閉,炭火在加熱水的同時,熱氣順著容器中央自然形成的煙道上升,可同時烤熱安置在筒頂端中央的小茶壺。小茶壺中已事先放入茶葉,這樣一來小茶壺中的紅茶汁就會精髓盡出。茶炊的外下方安有小水龍頭,沸水取用極為方便。將小壺中紅茶適量倒入杯中,再打開小水龍頭添注熱水入杯中,調節茶湯的濃淡。

沙瑪瓦特可將水緩緩加熱,水溫控製得恰到好處。但目前,市售的俄式茶炊大多電氣化了,除了外觀相似外,內部構造和真正的沙瑪瓦特已有很大不同。

俄羅斯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飲茶的習慣自然也有所不同,從西南伏爾加河、頓河流域,到東部與蒙古接壤的地區則喜歡飲蒙古奶茶等。

⑷ 西方茶文化的起源歷史

中國茶傳到西方之後,形成獨特的西方茶 文化 。那麼你們知道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西方茶文化的起源歷史,一起來看看。

西方茶文化的起源歷史
茶起源於中國,最早的書面記載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紀,後傳入西方。17世紀起, 飲茶 成為英國貴族圈的風尚。之後,英國人又將西方獨特的下午茶文化帶入中國。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飲茶有著不同習俗。

歐洲飲茶也有很長的歷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國後,習慣也帶了過來。可以說美國的獨立是由茶葉引起的。1773年,英國公布一項法令,規定只有英國東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壟斷經營進口茶葉。波士頓從事走私茶葉的商人們於當年12月16日,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貨船上的茶葉傾倒在海水中,用來抗擊壟斷。這個事件引起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高壓制裁,最終導致美國獨立革命發生。美國人飲茶講求效率、方便,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而浪費時間和動作,他們似乎也不願在茶杯里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跡,因此,喜歡喝速溶茶,這與喝咖啡的原理幾乎一樣。在美國,茶消耗量占第二位,僅次於咖啡。

除源自於歐洲的西方茶文化外,美國市場上的東方茶(烏龍茶、綠茶等)有上百種,但多是罐裝的冷飲茶(檸檬紅茶)。美國人與中國人飲茶不同,大多數人喜歡飲冰茶,而不是熱茶。飲用時,先在冷飲茶中放冰塊,或事先將冷飲茶放入冰箱冰好,聞之冷香沁鼻,啜飲涼齒爽口,頓覺胸中清涼,如沐春風。另外除了預裝茶外,美國很多餐廳也以茶作為主要飲料,而美國人有在任何茶(包括東方茶)加上糖之習慣。

1657年茶葉出現在德國的葯店,但是除了東弗里西亞(今下薩克森)一帶地區之外,沒有贏得德國人太多的興趣。現在德國人也喜歡飲茶。比如,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茶葉,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德國人也買中國茶葉,但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細密的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沖下的茶水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內,之後再將茶葉倒掉。與東方茶相較,德國茶味道較為清淡。

中國的茶具多為陶瓷製品,亦有用於普洱茶的紫砂壺。紫砂壺有透氣性,沖泡普洱茶,水溫須很高,要求茶葉也具有一定的透氣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選擇。而西方人對銀器情有獨鍾,所以西方的茶具多為銀製品。

在中國,泡製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陳年普洱,需要用鐵壺作為燒水工具,再將開水注入茶壺直至沒過茶葉,倒出第一遍水後,再向茶壺中注入開水靜置直至泡開茶葉,方才取小杯品嘗。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茶道頗有一番講究,事實上,西方人在飲茶時也有一套禮數。比如,西式茶使用濾茶器,將濾茶器架於茶杯上,將茶倒入杯中至3/4滿,這樣就不會把茶濺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團糟了。

在中國,飲茶是品其最純正的茶香,沒有在茶中加任何調味品的習慣。

西式茶可選擇在其中加奶、糖、檸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須先倒茶,再加其他調味品,順序不能顛倒。加入調味品後,用茶匙攪拌,攪茶時避免弄出太大聲響,攪拌完需要將茶匙置於茶碗的背面。

在西方,最早從中國傳入茶葉的是俄羅斯,從中國經過蒙古草原到俄羅斯,曾有一條“茶葉之路”。俄羅斯人發明了煮茶的“茶炊”,類似一個小鍋爐,一般用銅制,中間生炭火,上面有一個煮茶的茶壺,下面有一個龍頭,煮好的濃茶用龍頭中的水沖稀,加糖和檸檬汁飲用,即檸檬茶。隨時可以提供熱茶水,是寒冷的俄羅斯氣候下,家庭必備的設施。現在一般用電加熱,也有用不銹鋼製造的。由於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設計製造成各種裝飾花樣,是俄羅斯家庭比較顯眼的傢具。

縱觀中西方飲茶歷史的演變,雖相隔千年,但兩者都是先認識到茶的葯用價值,開始飲用,繼而發展成為一種普通的飲品;茶同樣都滲入到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
西方國家的茶文化的介紹
荷蘭

提起西方人飲茶,人們自然會聯想起世界的茶葉消費王國—英國。其實,最初將茶葉傳到歐洲的,是荷蘭商船。

遠在17世紀初期,荷蘭商人就憑借航海的優勢,從澳門裝運到中國的綠茶到爪哇,再轉運到歐洲。剛開始,由於供需失失衡,茶價非常昂貴,一般人喝不起,茶僅是宮廷貴族和豪門、世家作為養生和社交禮儀的奢侈品。人們以喝茶來炫耀風雅,爭奇鬥富,於是,茶很快的風行了了整個上層社會,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婦,都以家中備有別致的茶室、珍貴的茶葉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來,主人會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禮節接待。客人落座後,女主人馬上會打開漂亮精緻的茶葉盒,取出各種茶葉,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憑他們挑選自己 愛好 的茶葉,放進瓷製的小茶壺中沖泡,每人一壺。早期的荷蘭人飲茶時不用杯子,而用碟子,當茶沏好以後,客人自己將茶湯倒入到碟子里,喝茶時必須發出“嘖嘖”的聲響表示了對女主人和茶葉的贊美。

隨著人們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慾望的增長,飲茶之風幾乎到了狂熱的程度,有一些貴婦人,迷戀喝茶,終日陶醉在飲茶的社交活動中,甚至棄家不顧,引起人們的側目,在18世紀初上演的喜劇《茶迷貴婦人》,就是對當時飲茶風尚的生動寫照。這出戲更加助長了歐洲各國人民的飲茶風氣。

到17世紀下半期,茶葉輸入量驟增,茶價逐漸平抑,加上文人、雅士們對茶的歌頌、贊美,於是飲茶之風普及整個社會,人們還敦促商人,上書巴達維亞總督,將茶葉的輸入納入正常的貿易 渠道 。到1734年,荷蘭茶葉輸入量已達885567磅西方國家的茶文化西方國家的茶文化。飲茶大眾化後,不但以茶為生的商業性茶室、茶座應運而生。同時家庭中也興起飲早茶、午茶、晚茶的風氣,而且十分講究以茶待客的禮儀,從迎客、敬茶、寒暄至辭別,都有一套嚴謹的禮節,既寓有東方人的謙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風情,融合了東西方的精神文明。目前,荷蘭人的飲茶熱雖已不如住昔,但飲茶之風依然存在,本地人愛飲佐以糖、牛奶或檸檬的紅茶;而旅居荷蘭的阿拉伯人則愛飲甘冽、味濃的薄荷綠茶,而在幾千家的中國餐館中,則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歡迎。

愛爾蘭

愛爾蘭喝茶的習慣是在1830年後才慢慢形成的。剛開始,愛爾蘭與其他西方喝茶國家一樣,茶是奢侈品,只有上層的有錢人才喝得起。愛爾蘭的貴族步英國貴族的後塵,也以開茶會(TeaParty)來聯絡感情,從上到下,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喝茶人就多起來了。以後,在各地的雜貨店裡,人們用雞蛋和黃油去換茶和方糖。到了1860年左右,愛爾蘭的所有家庭都會有茶壺和幾只茶碗,每天喝茶變成了愛爾蘭的傳統西方國。愛爾蘭人的口音很特別,在英文杯(cup)的後面加個“a”,強調“ppa”音節,念成cuppaoftea。根據威廉姆·烏克《茶葉全書》講,1924年之前,所有的愛爾蘭茶都是從英國進口的,愛爾蘭沒有獨立的茶消費統計數據。在1925年的第一次統計中發現,愛爾蘭平均每人每年要喝近八磅茶。

愛爾蘭茶原來多是用斯里蘭卡紅茶和阿薩姆茶的拼配,近年來,多用的是肯亞紅茶與阿薩姆茶拼配。肯亞1、2月的茶顏色鮮艷,特別是放進奶之後,味道很好。阿薩姆的茶6月的(我們可以叫二茶)是最濃烈的,口感濃強也滑順。肯亞的茶不用農葯,它的茶園地勢高,沒有蟲害。肯茶發展得晚,而且有英國在印度開辟茶園的 經驗 ,是有規劃的、現代的。在英國茶、斯里蘭卡茶、肯亞茶和阿薩姆二茶中,阿薩姆的茶產量少些,斯里蘭卡茶的價格比印度要高些,特別是烏伐(Uva)和巴都拉(Balla),斯茶產於1月、9月、10月的口感比較好。

愛爾蘭的好茶,常被稱為“一壺金茶”(PotofGoldTea)。在愛爾蘭,人們習慣喝3次茶,早茶是早點時,下午茶是在3點和5點之間,晚餐時有一道叫“高茶”(hightea)。“高茶”是“勞動人民”的茶,體力勞動者的晚餐。因為人是坐在高桌子前吃飯的,為了與閑適人的午茶有別,才起了“高茶”這個名字西方國家的茶文化茶藝師。但也有人說是表現一個時間的不同,午茶是中午以後,而高茶是很晚的“中午”,是到黃昏和夜晚了。這個午茶和高茶的概念在英國和蘇格蘭也是一樣的

如果有人請你去喝午茶,一般是茶配鹹的、甜的小糕點,而高茶就是晚餐茶,有熱菜、麵包、乳酪配熱茶,你盡管吃飽。

茶在愛爾蘭人生活中很重要,那裡有一個守靈(Irishwake)的傳統。親人過世,家人和朋友要在家裡守靈到第二天的黎明。一夜之間,爐上總是要煮水,泡熱茶不斷。在最困難的時候,愛爾蘭人以茶為伴。
中西茶文化的差異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有著飲茶習俗。起初,茶這種飲料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茶葉飲品在唐朝中期才開始走進平民百姓的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當然這一事實可以在相關歷史文獻中得到佐證。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曾提到唐朝以前與飲茶風俗有關的典籍和文獻。相比之下,英國的茶文化歷史較為短暫。十八世紀前,只有英國皇室成員才有資格享用珍貴的茶葉飲品;十八世紀後,中國的茶葉傳入英國,從而帶動了當地的飲茶之風。

隨著茶葉在英國國內的普及,平民百姓才有權享用茶葉。目前,五分之四以上的英國人都有飲茶的習慣。在當地所有飲料的消費中,茶葉飲料佔了一半的比重。雖然英國不是產茶地,但就事實結果統計顯示,每名英國人的年均茶葉消費量為3kg,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相比之下,雖然中國是茶葉起源地,但是每名中國人的年均茶葉消費量為0.4kg。就飲茶種類來講,中國人更喜愛綠茶,而英國人更喜愛紅茶。和綠茶相比,英國人的紅茶進口量遠遠大於綠茶。

⑸ 來自中國的茶葉 俄羅斯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總所周知,中國是茶葉最早的產地,中國茶文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俄羅斯和我國接壤,距離很近,中國的茶文化也早早的傳入了俄羅斯,成為俄羅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羅斯茶文化有300多年歷史,俄羅斯史書上最早關於茶文化的記載是在1567年。1567年,兩位俄羅斯哥薩克族頭領不遠千里來到了中國。在中國,他們第一次見到茶品,並被其深深的吸引。回國後,兩位俄羅斯哥薩克族頭領向沙皇提起了這種在中國見到的 「不起眼但是特別珍貴的飲品」。 他們說,這種飲品在當時的西伯利亞東南部以及中亞地區早已出現,但是卻沒有引起沙皇的興趣, 因此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直到十七世紀, 茶文化才在俄羅斯再次出現。 1638 年,俄國沙皇的使者瓦西里 · 斯塔爾可夫來到中國將一件罕見的紫貂皮送給蒙古可汗,蒙古可汗為表達自己的謝意回贈給沙皇4普特(約 64 公斤)的茶葉。使者瓦西里 · 斯塔爾可夫回到俄羅斯後將茶葉獻給沙皇看,沙皇和官員們一同品嘗後立即喜歡上了這種香氣濃郁的飲品。 此後, 茶在真正的在俄羅斯文化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位。
1679年,康熙在位的時候,中國與俄羅斯簽訂了茶葉進口協定,此後俄羅斯長期從中國進口茶葉。然而,由於當時的交通不發達,從中國運茶葉到俄羅斯不僅需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而且每次運輸的茶葉量也不多,因而在十七、 八世紀的俄羅斯社會,飲茶是貴族才會有的一種奢侈的行為,是俄羅斯貴族間時尚生活的象徵。
十九世紀,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鐵路出現,海洋運輸業發展,中國茶葉開始批量運入俄國,在俄羅斯貴族間流行的茶葉開始在平民階層流行,茶會、品茶禮儀、飲茶習慣等也在俄羅斯文學中出現。1901年,俄羅斯人在索契附近的一個小鎮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茶園,開始了自己種茶的歷程。
如今,俄羅斯早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茶葉消費大國之一,茶也成為了俄羅斯人最喜歡的一種飲料。在俄羅斯,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你都能看到茶室的身影。
這就是俄羅斯茶文化的發展過程,雖然俄羅斯的飲茶歷史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但是俄羅斯人對茶的喜愛絕對超乎你的想像,因為俄羅斯人每天都離不開茶。

⑹ 俄羅斯的飲食文化習俗

俄羅斯的飲食文化習俗

俄羅斯民族吃的東西幾大特點:
酸:麵包、牛奶是酸的,菜湯也是酸的。
冷:午餐時多數是冷盤。紅黑魚子、各種香腸、火腿、紅魚、咸魚、酸 蘑菇、酸黃瓜、涼拌菜、乳酪等,都涼吃。
冷飲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
湯:午餐必喝湯。有各種肉湯、魚湯、酸菜湯、白菜湯等,夏天還有冰湯。「紅菜湯「是一道有名的風味。
酒: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荼:喝紅荼,加檸檬片和糖。倒荼時,先從荼壺里倒出一些釅荼,然後用水沖淡。
主食:以黑麥、小麥麵粉製成的麵包,黑麵包是俄羅斯人愛吃之物,並常以此為待客的食品。粥是各種麥子煮的,或者用蕎麥煮。蕎麥粥里往往放有雞蛋、洋蔥、蘑菇、原汗湯、雞肉或別的肉類。
副食主要愛吃魚、蝦、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湯、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腸等。
蔬菜是黃瓜、西紅柿、土豆、蘿卜、生菜和洋蔥。但俄羅斯人不吃某些海物(烏賊、海蜇、海參)和木耳。
吃的規矩
在服務性場所,如飯館里,一般給小費,也叫荼錢。可以付的時候酌量多付一點兒,然後說「不用找」,就行了。
應邀做客時,進屋先脫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問好。在主人家裡,先向女主人鞠躬問好,坐在主人讓給的位置上。
吃西餐,請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麵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久時才把刀放下。舉杯飲酒請用右手。嚼東西時把嘴閉上,不能嚼出聲來。吃水果一般削皮。在宴會上須「紳士」一些,照顧身旁的旁的婦女。
俄羅斯的茶飲文化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 俄國人飲茶的歷史雖不算太長,但茶在俄羅斯民族文化中卻佔有重要位置。俄國人不但 喜歡飲茶,而且逐步創造並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茶文化。
歷史上,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直接傳入俄羅斯,這一過程沒有西歐國家的介人。據 一些史書和網路全書的記載,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茶是在1638年。當時,作為友好使者 的俄國貴族瓦西里·斯塔爾可夫遵沙皇之命贈送給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贈 的禮品便是4普特(約64公斤)的茶。品嘗之後,沙皇即喜歡上了這種飲品,從此茶便堂爾 皇之地登上皇宮寶殿,隨後進入貴族家庭。從17世紀70年代開始,莫斯科的商人們就做 起了從中國進口茶葉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兩國簽訂了關於俄國從中國長期進口茶葉的協定 。但是,從中國進口茶葉,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數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紀 的俄羅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飲品」,其飲用者的范圍局限在上層社會的貴族、有錢人,喝茶則一度成了身份和財富的象徵。直到18世紀末,茶葉市場才由莫斯科擴大到少數外省地區,如當時的馬卡里葉夫,如今的下諾夫哥羅德地區。到19世紀初飲茶之風在 俄國各階層始盛行。 然而,事實上,有關史料證明,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茶的時間還要早些,是在1567年。 當年到過中國的兩位哥薩克首領彼得羅夫和亞雷舍夫曾經描述過一種不知名的稀奇的中 國飲品,這種飲品在當時的西伯利亞東南部及中亞地區已經比較普及。但可能因為哥薩 克首領的描述沒有引起沙皇貴族的注意,因此,這段歷史也就鮮為人知了。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從飲茶形式上來看,中國人飲茶一向是香茗一杯 ,細品慢飲;俄國人喝茶,則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麵包、餅干、糖塊 、果醬、蜂蜜等等「茶點」。從功能上看,中國人飲茶多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 ;俄國人喝茶則常常為三餐外的墊補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當然,喝茶之際談天說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羅斯人把飲茶當成一種交際方式,飲茶之際達到一種最好的溝通效果,而獨自飲茶則可以給自己一個沉思默想的機會,進行一種「我」與「我」的交流。
從飲茶的品種來看,中國人喜喝綠茶,俄羅斯人則酷愛紅茶。有趣的是紅茶在俄語 是「 椐拽猝擐恣? 椐學邸 ,直譯為"黑茶"。之所以稱之為「黑茶」,似乎有合乎邏輯的道理:一來紅茶在沒泡入水中時呈黑色,二來俄羅斯人喜喝釅茶,濃濃的釅紅茶也呈黑色。從飲茶的味道看,俄國人更喜歡喝甜茶,喝紅茶時習慣於加糖、檸檬片,有時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羅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們用 廠岌學悃訌咬?зачай- 悃學縐學?直譯謝謝糖茶)來表示對主人熱情款待的謝意。從飲茶的具體方式看,俄羅斯人喝甜茶有三種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裡,用 攪拌後喝;

⑺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介紹

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世界上許多飲茶國家都與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介紹,一起來看看。

世界各國的茶文化介紹

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都喜愛品茗。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享受來推廣。各國的飲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核等級和價格。

英國:英國各階層人士都喜愛飲料。茶,幾乎可稱為英國的民族飲料。他們喜愛現煮的濃茶,並放一二塊糖,加少許冷牛奶。

泰國:泰國人喜愛在茶水裡加冰,一下子就冷卻了,甚至冰凍了,這就是冰茶。在泰國,當地茶客不飲熱茶,要飲熱茶的通常是外來的客人。

蒙古:蒙古人喜愛吃磚茶。他們把磚茶放在木臼中搗成粉末,加水放在鍋中煮開,然後加上一些鹽巴,還加牛奶和羊奶。

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於其上,浸七、八分鍾,再將茶葉傾入另一熱壺供飲。通常加入乳酪與糖。

俄羅斯:俄羅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檸檬一片,也有用果漿代檸檬的。在冬季則有時加入甜酒,預防感冒。

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許多白糖,只喝二三杯這種甜茶,嘴裡就會感到粘糊糊的,連飯也不想吃了。

北非:北非的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花里幾片新鮮薄荷葉和一些冰糖,飲時清涼可口。有客來訪,客人得將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禮貌。

南美:南美的馬黛茶。南美許多國家,人們用當地的馬黛樹的葉子製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們是用吸管從茶杯中慢慢著品味著。

全世界的茶文化介紹

(一)日本茶道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後,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尚。

日本茶道即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一種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日本茶道有20多個流派,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現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積不大、清雅別致的茶室里進行。室內有珍貴古玩、名家書畫。茶室中間放著供燒水的陶炭(風)爐、茶鍋(釜)。爐前排列著專供茶道用的各種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規矩比較講究,友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恭候。待賓客坐定,先奉上點心,供客人品嘗。然後在炭爐上燒水,將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後,由主持人按規程沏水泡茶,依次遞給賓客品飲。品茶時要吸氣,並發出吱吱聲音,表示對主人茶品的贊賞。當喝盡茶湯後,可用大拇指和潔凈的紙擦乾茶碗,仔細欣賞茶具,且邊看邊贊“好茶!”以表敬意。儀式結束,客人鞠躬告辭,讓人跪坐門側相送。整個過程,都洋溢著“敬、和、清、寂”的精神。

(二)亞洲其他國家的茶文化 東南亞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習慣沖泡清飲烏龍、普洱、花茶。南朝鮮因受中國和日本雙重文化影響,興起“茶禮”習俗。港澳地區則沿襲閩粵飲茶習俗,以飲普洱、水仙、花茶為主。泰國、緬甸和雲南地區相似,習慣吃“腌茶”,將生茶腌製成酸味製品,吃時拌入食鹽、生薑、花生之類,干嚼佐餐。

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家飲甜味紅茶,或甜味紅奶茶。印度飲茶總量為世界第一位,喜歡濃味的加糖紅茶。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3的比例沖泡調飲,喜味濃的紅茶。

西亞地區的土耳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紅茶,城鄉茶館普遍,出門飲茶也方便。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離濃味紅茶,用沸水沖泡,再在茶湯中添加糖、奶或檸檬共飲。

(三)歐洲各國的飲茶文化 英國飲茶之風始於17世紀中期,先由皇室倡導,後普及到城鄉,成為英國的社交風俗。英國人喜歡飲滋味濃郁的紅茶,並在茶中添加牛奶和糖。上流社會設置家庭茶室,收集陳設名貴茶具,講求傳統身分和閑情逸致的飲茶風度,以顯示英國紳士的氣派。

愛爾蘭人飲茶之風更甚,為歐洲首位,喜歡味濃的紅碎茶。

荷蘭是西歐最早飲茶的國家。菜湯放糖,多飲襲泡紅茶和香味茶。

西歐的其他國家也都習飲高檔紅茶和甜式調味紅茶,青年人則多喜歡香味茶。

(四)美州國家的茶文化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後,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加拿大人多為英式熱飲高檔紅茶,也有冰茶。

(五)非洲國家的茶文化 非洲的多數國家氣候乾燥、炎熱,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不飲酒而飲茶,飲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無論是親朋相聚,還是婚喪嫁娶,乃至宗教活動,均以茶待客。這些國家多愛飲綠茶,並習慣在茶里放上新鮮的薄荷葉和白糖,煞煮後飲用。

⑻ 誰知道俄羅斯人喜歡喝什麼茶

俄羅斯人喝茶的特點是喜歡在茶里加糖。大多數俄羅斯人愛喝紅茶。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則愛喝綠茶。
談到俄羅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羅斯茶炊(самовар)。俄國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的說法。在民間,人們還把「самовар」(音譯「薩馬瓦爾」)親切地稱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Самовар」(伊萬·伊萬諾維奇·薩馬瓦爾,或是「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萬·伊萬諾維奇),以表示對茶炊的鍾愛和尊崇。在古代俄羅斯,從皇室貴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時常常也是人們外出旅行郊遊攜帶之物。俄羅斯人喜愛擺上茶炊喝茶,這樣的場合很多:當親人朋友歡聚一堂時,當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訪時;清晨早餐時,傍晚蒸浴後;炎炎夏日農忙季節的田頭,大雪紛飛人馬攢動的驛站;在幸福快樂欲與人分享時,在失落悲傷需要慰藉時;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慶的佳節……在不少俄國人家中有兩個茶炊,一個在平常日子裡用,另一個只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啟用。後者一般放在客廳一角處專門用來擱置茶炊的小桌上,還有些人家專門辟出一間「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屬。茶炊通常為銅制的,為了保持銅製品的光澤,在用完後主人會給茶炊罩上專門用絲絨布縫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羅斯茶炊出現於18世紀,是隨著茶落戶俄羅斯並逐漸盛行而出現的。茶炊的製作
與金屬的打造工藝不斷完善密切相關。何時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無從查考,但據記載,早在1730年在烏拉爾地區出產的銅制器皿中就有外形類似於茶炊的葡萄酒煮壺。直到18世紀中下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茶炊。在當時,有兩種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壺型茶炊和爐灶型茶炊。茶壺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於煮茶,也經常被賣熱蜜水的小商販用來裝熱蜜水,以便於走街串巷叫賣且能保溫。原理在於茶炊中部豎一空心直筒,盛熱木炭,茶水或蜜水則環繞在直筒周圍,從而達到保溫的功效。爐灶型茶炊的內部除了豎直筒外還被隔成幾個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廣泛:燒水煮茶可同時進行。這種「微型廚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圍不僅僅局限於家庭,而且深受旅遊、旅行者青睞。無論在森林還是草場,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們都可以就地擺上爐灶型茶炊,做一頓野外午餐並享受午後茶飲的愜意。到19世紀中期,茶炊基本定型為三種:茶壺型(或也稱咖啡壺型)茶炊、爐灶型茶炊,燒水型茶炊(只用來燒開水的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樣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狀、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規
則形狀的茶炊。談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產地。19世紀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年產量約3000個。到19世紀20年代,離莫斯科不遠的圖拉市則一躍成為生產茶炊的基地,僅在圖拉及圖拉州就有幾百家加工銅製品的工廠,主要生產茶炊和茶壺。到1912、1913年,俄羅斯的茶炊生產達到了頂峰階段,當時圖拉的茶炊年產量已達66萬只,可見茶炊市場的需求量之大。

俄羅斯作家和藝術家的作品裡也多有對俄羅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有這樣的詩句:
天色轉黑,晚茶的茶炊
閃閃發亮,在桌上噝噝響,
它燙著瓷壺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霧在四周盪漾。
這時已經從奧爾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
濃釅的茶葉在不停地流淌

詩人筆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時空的意境,又體現著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圍。
俄羅斯著名的畫家巴·庫斯托季耶夫以飲茶為題材作有油畫《商婦品茗》,畫面左側靠邊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銅制茶炊。通過人的視覺,傳遞俄羅斯茶文化的信息。(見插圖)。在現代俄羅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離不開茶炊,只是人們更習慣於使用電茶炊。電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沒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沒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變得單一燒開水。人們用瓷茶壺泡茶葉,茶葉量根據喝茶人數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鍾之後,給每人杯中倒入適量泡好的濃茶葉,再從茶炊里接煮開的水入杯。在現代俄羅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趨勢是,用茶壺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時候只起裝飾品、工藝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節日,現代俄羅斯人一定會把茶炊擺上餐桌,家人、親朋好友則圍坐在茶炊旁飲茶,只有這樣,節日的氣氛、人間的親情才得以盡情喧染。而傳統意義上的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圍著茶炊飲茶)在俄羅斯鄉村的木屋裡一直流傳至今。

⑼ 源自中國的「茶」,為何深刻印在俄羅斯人的性格中

元朝時,隨著蒙古人的遠征,中國茶文化傳播得很遠。但是對俄羅斯人來說,他們第一次接觸茶是在明朝。據史料記載,在明朝穆宗年統治時期(1567年),兩位哥薩克領導人彼得羅夫和雅利舍夫第一次來到中國喝茶。回國後,他們向當時的沙皇和貴族描述了這種來自遠東的神奇飲料。然而,我可能沒有任何個人經歷。這種描述沒有引起沙皇的興趣。

俄羅斯人更喜歡甜茶。喝紅茶時,他們通常會加入砂糖、蜂蜜、檸檬片,有時還會加入香草、果醬或牛奶。此外,蛋糕、餅干、麵包、牛奶殘渣蛋糕和其他「點心」通常配有大盤子。在農村,「黑麵包和甜茶」經常被用作招待客人的標准,這種吃法有時被用來判斷用餐者是否是地道的俄羅斯人。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茶飲什麼時候出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