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鑽地彈作戰中主要的攻擊目標是什麼
所謂鑽地彈,是一種攜帶有鑽地彈頭(又稱侵徹戰斗部)專門用於攻擊機場跑道、地面加固目標尤其是地下設施的特種彈葯。應該說,鑽地彈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與防護工程長期斗爭相互推進的過程。
20世紀60年代初,美軍為了研製出一種能夠鑽入地下摧毀蘇聯洲際導彈發射井的彈葯,開始了鑽地彈的研究。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截止目前已經研製和正在研製的鑽地彈已達十餘種類型數十個型號,其中比較典型的有:
GBU-28鑽地彈:這是一種於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研製、專門用於襲擊伊拉克位於深層地下指揮中心的常規鑽地彈,可鑽透6米厚的鋼筋水泥工事和30米厚的普通地面。
JDAM鑽地彈:是一種由美國空、海軍聯合研製、具有高准確度、全天候、自主式制導能力的鑽地彈。1997年開始批量生產,可由轟炸機或戰斗機從高、中、低空投放,用以攻擊各類地(海)面目標。
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攻擊范圍大,專門用於攻擊加固目標和深層地下目標的鑽地彈。該彈具有極高的動能,對於沙地的最大侵徹深度可達40米,對於水泥的最大侵徹深度可達11米,特別適合打擊地下指揮中心等地下堅固目標。
B61-11鑽地核彈:這種彈當量可調,是一種戰術與戰略型核武器,其最大當量破壞范圍可達到地下數十米至百米。
與普通彈葯相比,鑽地彈之所以具有鑽地的特殊功能,是因為它們有著許多技術上的獨特之處:
引信日趨智能化。鑽地彈的引信通常採用延時引信或智能引信。延時引信可保證彈頭侵徹到目標內部300毫秒後才引爆炸葯;智能引信則是美軍正在研製開發的多級引信,其原理是,炸彈觸地後鑽入地下一定深度,第一級引信引爆炸開一個洞,炸彈循洞繼續鑽入一定深度,第二級引信引爆再炸開一個洞……以此類推,直至炸彈進入更深的地下找到攻擊目標後主戰斗部爆炸。
彈體設計高強度。鑽地彈的作用環境惡劣,彈體材料要求必須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以保證彈頭內電子器件等裝置能夠在高速侵徹時形成的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下正常工作。
攻擊速度恰到好處。如果撞擊速度太低,會使侵徹深度過小,甚至無法侵徹到達目標;但撞擊速度過高,則又可能出現因撞擊溫度接近或超過彈頭材料的熔點而導致彈頭變形,出現蘑菇彈頭效應而使侵徹深度降低,所以撞擊速度必須恰到好處。
爆炸威力非比尋常。鑽地彈鑽入地下,爆炸時通過向地下耦合能量,使其破壞效能比同當量地面爆炸要大10~30倍。因此,鑽地彈即使鑽入地下不深,其爆炸威力也會遠遠大於普通常規彈葯的威力,所以其作戰效果十分顯著。
「鑽」(攻)的方面,針對目前鑽地彈鑽地深度不夠、發現識別地下目標能力有限以及毀傷精度尚不夠高等問題,目前外軍正在著力探索新的技術手段:一是通過提高彈頭速度和採用新的戰斗部來提高鑽地深度;二是對引信進行優化設計,研製既耐沖擊、又能在最佳時刻引爆的新型引信;三是增大投擲距離,使鑽地彈能夠從對方防空火力圈外發射攻擊對方目標;四是提高自主攻擊能力和命中精度。
此外,鑽地彈還有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向小型鑽地核彈方向發展。據外刊報道,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為了轟炸原南聯盟普里什納機場的地下機庫,曾投擲了多枚號稱「掩體粉碎機」的GBU-28型常規鑽地彈,然而,戰爭結束後美軍卻發現,地下機庫里的米格-21型戰機等卻毫發未損。
於是,美軍決定轉而研究威力更大的小型鑽地核彈。據悉,新型鑽地核彈的研製主要是在兩種現有鑽地核彈基礎上改進,重點是使彈頭能穿透更深的土層、岩石和鋼筋混凝土工事,以打擊最深層地下目標。
「藏」(盾)的方面,主要有兩大趨勢:一個是地下防禦設施的數目在大量增加,據國外有關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70多個國家擁有深層地下掩體,總數目高達一萬多個。另一個是運用高科技大力提高地下防禦設施的挖掘深度和抗毀強度。
主要技術有:異型表面技術,是在坑道入口等處構築凹凸不平的表面,使鑽地彈偏轉,攻擊角增大、甚至跳彈而不能鑽地;彈道偏斜技術,即構築尺寸與直徑相當的石塊堆積層,並利用彈道擾動裝置對彈體控制系統實施干擾,使鑽地彈攻入石塊堆積層而消耗其動能;遮彈偏航技術,就是構築特製的偏航板或帶鋼筋混凝土填板的混凝土防護層等,使彈道彎曲、彈體偏轉、變形甚至斷裂;綜合防護技術,是綜合運用隱蔽、偽裝、分隔、分散、干擾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鑽地彈的攻擊效能。
❷ B61核炸彈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美軍武庫中的戰術核炸彈為B-61。該炸彈裝備美國空軍。1961年10月開始研製,1966年10月,生產出第一枚具有戰備性質的B61-0,1967年1月開始批量生產B61-0,1969年1月,B61-0的批量生產結束。此外,美軍一直在不斷改進該炸彈,先後發展了從B61-0到B61-11多個型號。1997年1月,最新型的B61-11開始批量生產。美國大約總計生產了各型B61核炸彈3150枚。在12個型號中,現役的有5個型號:B61-3,B61-4,B61-7,B61-10和B61-11型。B61是一種兩級內爆式輻射武器,其特點是重量輕,中等當量。B61核炸彈的重量為315.2~324.8千克;彈體長度為263.5厘米;彈體直徑為34厘米。圓偏差概率小於182.9米。
主要特點
B61-3型:它是具有300噸TNT、1500噸TNT、6萬噸TNT和17萬噸TNT四種爆炸當量的戰術炸彈。它是最早使用PBX-9502鈍感高能炸葯的核武器,也是最早(1980年)採用微機控制解保與點火系統的核武器型號。B61-4型:它是具有300噸TNT、1500噸TNT、1萬噸TNT和4.5萬噸TNT四種爆炸當量的戰術核炸彈。B61-7型:它是具有多種可選爆炸當量的戰術/戰略核炸彈,其低當量型號可用於戰術用途。最低爆炸當量為1萬噸TNT,最高達30萬噸TNT。它由B61-1型改進而成,使用PBX-9502鈍感高能炸葯。B61-10型:它是具有300噸TNT、5000噸TNT、1萬噸TNT和8萬噸TNT四種爆炸當量的戰術核炸彈。B61-11型:它是具有多種可選擇爆炸當量的戰術/戰略核武器,爆炸當量范圍從1萬噸TNT到34萬噸TNT。B61-11型能在爆炸前鑽入地下3~6米,與地面爆炸相比,它可以對地下目標進行更大、更強的打擊,因此又被稱為「鑽地彈」。B61-11型已成為美國自從1989年暫停核武器生產以來,核武器庫中最新的核彈頭。目前可以通過對B61-7型核炸彈進行改裝來獲得B61-11型核炸彈。目前,作為戰略核武器部署的B61-7和B61-11核炸彈共有350枚,分布在美國的七個空軍基地。作為戰術核武器部署的B61-3、B61-4和B61-10約為1350枚,其中1200枚戰術核炸彈存貯在美國內華達和新墨西哥州的空軍基地內,其他150枚部署在7個北約國家的10個空軍基地內。包括:比利時(10枚)、德國(45枚)、希臘(10枚)、義大利(30枚)、荷蘭(10枚)、土耳其(15枚)、英國(30枚)。
B-61核航空炸彈是美軍研製生產的一種多用途航彈。共有7種型號,66年裝備部隊,共部署約3000枚。
主要改型
B-61核航彈共有7種型號,其中60年代末裝備的B-61-1型為戰略核航彈,重322.7公斤,當量90萬噸,投彈高度500米。另6種均為不同威力級別的戰區核航彈,彈長361厘米,直徑34厘米,重300餘公斤,在10~50萬噸TNT當量范圍內設有4種當量。
B61炸彈是美國戰略防禦的組成部分,是核武庫中最老的武器,其中很多最初生產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早期。
這種炸彈是一個大家族,包括戰略與戰術炸彈兩個分支,戰略炸彈的型號為B61-7/11,戰術炸彈的型號為B61-3/4/10,前者當量為1到35萬噸,後者為300噸到35萬噸。戰術型的由空軍的F15/F16/F18/NATOTornado攜帶。
B61-7核炸彈。約有600多枚,其中部分已改裝成B61-11穿地核炸彈。
B61-11核炸彈。主要是由B61-7核炸彈改進而成,具有對地下目標的打擊能力,在爆炸前可鑽入地下3~6米深,主要用來替代B53核炸彈。
B61系列的核彈,有多個子型號,最早於1966年10月開始第一次生產,目前這一系列核彈前後共生產了3000多枚,是美軍現使用的核彈家族中最龐大的一種。
目前,美軍已經裝備部隊的核鑽地彈主要有B61-11核彈頭。這種彈頭是由一種氫彈改裝而成的。這種氫彈最初是從飛機上用降落傘投射並在空中爆炸的。後來,美國對這種氫彈作了一些改進,將彈頭裝進一個貧化鈾製成的針形彈殼內,從而形成了不再需要降落傘的核鑽地彈。這種貧化鈾比鉛還要重30%。
B61-11核航彈重約545公斤,長3.7米,彈體直徑約0.34米,彈尾直徑約0.57米,爆炸威力從300噸到30萬噸TNT當量,其間有五種不同的方案選擇。它採用空氣動力翼系統以提高命中精度,頭部裝有約1厘米粗的鋼頭錐,有一個113.5公斤重的平衡器。由於彈殼是針形的,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彈頭可以鑽進深達15米的地下爆炸。但目標偏差超過40多米,而這次美國想要的是目標偏差10米范圍以內的鑽地核武器,還要能鑽地更深。
對於B61-11的用途,外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認為,B61-11是一種旨在用來對付利比亞、朝鮮和伊朗等「無賴國家」的新武器。因為美國懷疑這些國家可能正在企圖研製核武器、化學武器或生物武器,而研製這些武器的設施都在地下。但由於這種核炸彈將取代B-53核彈頭,所以,美國政府的官員們卻暗示,該鑽地彈是為了摧毀像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的地下指揮與控制總部。
❸ 戰術武器中的『鑽地彈』是怎麼回事它是怎麼鑽地的
鑽地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07-08-10
據估計,目前世界上約有10000餘處隱藏在地下的軍事設施,其中1000餘處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指揮與控制中心、生化武器生產與存儲設施等。能夠有效對付這些地下目標的武器自然非鑽地彈莫屬。
鑽地彈通常外形細長,彈體採用高強度特種鋼或重金屬合金材料,內裝鈍感炸葯和時間延遲引信,因此能夠利用動能侵徹到地下一定深度後引爆。早期的鑽地彈主要用於破壞機場跑道,對命中精度的要求不高,但後來其應用逐漸轉向對付地堡、地道、洞穴等點目標,所以加裝制導組件就勢在必行。
美國
美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制式鑽地彈是900千克級的BLU-109系列、450千克級的BLU-110系列和225千克級的BLU-111系列。使用最頻繁的是洛馬公門生產的BLU-109/B,其重量為874千克,內裝240千克炸葯,彈體由高強度鋼製成,可以穿透2.4米厚的混凝土。
美國最廣為人知的鑽地彈是有「掩體粉碎機」之稱的 CBU-28 ,其重量達到2130千克,長5.84米,直徑370毫米,內裝306千克的特里托納爾炸葯,可以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或30米厚的土層。這種重型鑽地彈是在海灣戰爭期間緊急研製的。當時研究人員利用多餘的203毫米炮管製成 BLU-113A / B鑽地彈,然後安裝「寶石路」III制導組件形成GBU-28。 1991年2月27日,一架F-111戰斗機首次投放了2枚GBU-28 ,用於攻擊巴格達以北數千米的一處地下掩體設施。從事後公開的電視錄像看,炸彈擊中目標後大約6秒,從彈著點冒出大量濃煙。在此後的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GBU-28 都曾粉墨登場,在攻擊南聯盟的地下掩體和塔利班武裝的洞穴綜合設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種重型鑽地彈的主要缺點是體積過大,自F-111戰斗機退役後.美空軍目前只有F-15E 戰斗機能掛載 GBU-28。
海灣戰爭後,美國空軍又研製了代號BLU-116/B 的所謂「先進單一鑽地彈」(AUP),其重量僅為874千克,但侵徹能力與GBU-28相比毫不遜色,同樣可以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或30米厚的土層,這也許要歸功於其彈體直徑較小,而且採用高強度的鎳鈷合金鋼,內裝先進的PBXN-109 高能炸葯。BLU-116/B與BLU-109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和氣動力性能,而且制導組件的連接點也相同,因此也可以配用「寶石路」、「傑達姆」等制導組件。
進入21世紀後,美國空軍對鑽地彈的興趣有增無減,陸續開展了多項研究工作,其中值得關注的是GBU-39/B 「小直徑炸彈」(SDB)、「巨型鑽地彈」(MOP)和「高速鑽地彈」(HSP)。
顧名思義,「小直徑炸彈」是一種輕小型的鑽地彈,長約1. 8米,直徑0.19米,重僅130千克,內裝23千克高能炸葯,可供F-16、F-22、F-35 等戰斗機甚至無人戰斗機內部裝載,從而解決了重型鑽地彈只能由轟炸機和重型戰斗機掛載,而且掛載數量十分有限的缺陷。有人懷疑,這樣一種小型鑽地彈是否具有實用的侵徹能力。美國空軍研究認為,通過採用先進的彈體材料、細長的外形設計和精確的制導系統,加上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撞擊目標表面,「小直徑炸彈」可以穿透1. 83米的混凝土。此外,「小直徑炸彈」將採用抗干擾的CPS / INS制導裝置、柵格狀尾翼、幾何形狀可變的彈翼組件,最大射程可達110千米,命中精度5-8米。到2004年底,波音公司已經對「小直徑炸彈」成功進行了13次空中投放試驗。美國空軍已經確定采購24000枚,預定 2006年開始投入裝備。
與「小直徑炸彈」相反,「巨型鑽地彈」是向盡可能重的方向發展。美國空軍2004年提出「巨型鑽地彈」概念,並透露是受到號稱「炸彈之母」的「巨型空爆炸彈」的啟發。按設想,「巨型鑽地彈」將採用GPS制導,並利用較大的控制翼實現穩定飛行。它的重量驚人,為13500千克,比「炸彈之母」還要重近4000 千克。其彈體更厚,以便承受侵徹目標時的巨大沖擊力,而外形尺寸較小,以便能由B-2A轟炸機裝載。它的投放高度將達到12 000 米,而「炸彈之母」約為6000 米。攻擊角度接近垂直,以便增大侵徹深度。目前,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正在為「巨型鑽地彈」研究彈體材料,並強調要控制其成本,以便空軍未來能大量采購。
「高速鑽地彈」主要通過高的彈著速度來提高侵徹能力,其彈著速度按設想將達到1200米/秒,是現有普通鑽地彈的4倍。試驗表明,重35千克、彈著速度為450米/秒的鑽地彈,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以此大致推算,設計重量在227~454千克之間的「高速鑽地彈」無疑具有前所未有的侵徹能力。按照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2003 年9月授予的合同,通用動力公司目前正對「高速鑽地彈」進行為期4年的前期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目前最重或最快的常規鑽地彈,其侵徹能力也非常有限,特別是對於極其堅硬的花崗岩層,據估計最大侵徹深度在15米左右。如果想徹底摧毀深埋在花崗岩層下數百米的軍事設施,只有一個辦法——動用核鑽地彈。但使用核鑽地彈不但會造成核污染,而且容易引來國際輿論的批評。2003年,美國防部出於未來打擊朝鮮地下核設施的考慮,曾提出在B61-11的基礎上研究能「鑽」得更深的所謂「強力核鑽地彈」( RNEP ),但後來終因國內和國外的廣泛質疑而遭美國國會否決。
B61-11是美國1997年裝備的第-批低當量核鑽地彈。它長3.6 米,重量約 550千克,可以穿透6.1米的岩石和土壤混合地表。相比之下,「強力核鑽地彈」重量達到2300千克,並將進一步增加彈體硬度,能穿透更深的土層、鋼筋混凝生和花崗岩層,摧毀地下幾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軍事設施。
歐洲
MBDA公司的「精確制導彈葯」(PGM)系列鑽地彈包括225千克級和900千克級兩種基本型號,目前已經出口阿聯酋,裝備其空軍的「幻影」 2000-9戰斗機,未來還有可能裝備阿聯酋新近購買的80架F-16 Block60戰斗機。它們均可採用半主動激光、電視或紅外製導,其中電視或紅外製導提供的命中精度均為10米以內。900千克級型號雖然較重,但採用兩級火箭發動機,因此在飛行性能上與225千克級型號基本相同,二者高空投放時,射程均為50千米、 MBDA公司正打算為這兩種鑽地彈配備動力更為強勁的火箭發動機並引入GPS制導方式,以進一步增大射程,同時將命中精度提高到1米左右。
德國和瑞典正在研製的KEPD350「金牛座」加裝有GPS /慣性導航系統、地形識別導航系統、紅外尋的器,其「墨菲斯托」(Mephisto,歌德《浮士德》中的惡魔)彈頭可以穿透堅固的目標。最大射程為350千米,最大巡航速度為0.83 馬赫。它可以裝備「狂風」、F / A-18、「鷹獅」、F-16、F-111戰斗機,還有P-3C反潛機等,可以對高價值、硬式、固定、半固定目標進行打擊。由於具有防區外打擊能力,因此,空軍作戰人員可以在敵人的防空區外對敵人重點守衛目標實施打擊。
俄羅斯
從公開資料看,俄羅斯目前主要有兩種制導鑽地彈,即配備鑽地戰斗部的KAB-500Kr和KAB-1500Kr 。它們均採用電視制導,命中精度4-7米。KAB-50OKr 可配備重 380千克的鑽地戰斗部,在發射前鎖定目標,飛行途中自動飛向目標,所以飛機投彈後即可離開發射區域。KAB-1500 可供蘇-30在高速飛行中從高空投放.配用1100千克的鑽地戰斗部,能夠穿透 20 米的土層或2米厚的混凝土。
❹ 鑽地彈到底有多可怕,只有核武器能比
鑽地彈的原理———動能擠壓和延時引信
鑽地彈之所以能鑽進地下深處,是依靠其強大的動能實現的。
從動力學中我們知道,物體的動能受速度的影響特別大。具有一定質量的兩個物體,只要具有較大的相對速度,碰撞時就會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如果相撞的兩個物體沒有足夠強度的外殼支撐,它們就會因承受不住這一外力而變形、毀壞。如果其中一個物體具有堅固的外殼,能夠保護物體內部結構在碰撞過程中免遭破壞,那麼,這個物體就不會被損壞,就可能對另一物體產生強大的擠壓力而鑽進被撞物體內部。
鑽地彈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鑽進地下深處的。鑽地彈的鑽地深度與其重量、頭部的形狀、撞擊目標的角度和速度等因素密切相關。鑽地彈的殼體一般用高強度的材料製成,在殼體的內外表面還要敷上防熱層。這樣,當高速運動的鑽地彈到達地面時,其殼體就不會被撞裂,鑽地彈就會依靠自身巨大的動能,順著尖銳的彈頭方向繼續向下鑽去。
打個通俗的比喻,鑽地彈的鑽地原理就像我們向木板上釘釘子一樣。當我們用力砸釘子,釘子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向下運動而?進木板。但是,如果釘子頭部不尖,就很難釘進去;如果這個釘子不是鐵釘或鋼釘,而是用木頭做成的,也難於釘進木板里。
那麼,為什麼鑽地彈觸地不爆炸,只有鑽到地下深處才爆炸呢?
原來,還有延時引信在起作用。
所謂引信,簡單地說,就是引爆彈頭的裝置。鑽地彈的引信可以保證鑽地彈平時處於保險狀態,不發生爆炸,當鑽進地下一定深度後,能按特定的指令工作,以便適時引爆彈頭,產生爆炸。
鑽地彈的引信可以分為很多種。常用的一種叫作延時引信。普通炸彈撞擊目標後,彈頭內的引信觸點接通,在小於一毫秒的時間內使雷管發火,從而引爆炸葯發生爆炸。當鑽地彈撞擊目標後,由於延時引信起作用,所以,雷管這時並不發火,而是經過300毫秒以上的延期作用,才發火並進而引爆炸葯。
鑽地彈對地下目標的摧毀效果,與彈頭威力、鑽地深度、目標周圍地質條件等因素有關。鑽地彈的技術涉及到鑽地動力學,鑽地器殼體結構、材料、引控系統,目標地層結構等方面的科學。 鑽地單的用途———炸毀地下目標
鑽地彈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一些國家在軍事上的需求,完成普通炸彈無法完成的任務。
美國是最先研製鑽地彈的國家。20世紀70年代,美軍在戰場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想摧毀敵人的地下工廠或實驗室,但卻不想對地面目標造成過大的破壞。由於用普通炸彈難以實現這樣的需求,所以,專家們便把目光瞄向了能夠鑽地的彈頭。
試驗證明,鑽地彈與同等威力的普通炸彈相比,不僅體積小,而且重量輕,造成的附帶損傷很小,不僅可以破壞敵方加固的地下軍事目標,如導彈發射井、地下指揮所等,也可用於攻擊藏在極深冰層下的敵方潛艇等目標。所以,美國研製鑽地彈,可以用來對付利比亞、伊拉克和伊朗等國研製核武器、化學武器或生物武器的地下設施。 結構組成鑽地彈一般由載體和侵徹戰斗部組成。載體一般為巡航導彈彈體、航空炸彈彈體及火箭等,其運載功能是使侵徹戰斗部在末段達到足夠的速度。侵徹戰斗部由內侵徹彈頭、高爆裝葯和引信組成,侵徹頭一般為高強度鋼或重金屬合金材料,採用破片殺傷方式,引信通常為延時近炸引信或智能引信。侵徹戰斗部一般採用大長徑比,因武器攜載能力限制,其直徑一般不超過50厘米。此外,為進行精確打擊,彈上還裝有控制、導引機構。
鑽地彈聽起來神秘,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1999年5月8月,炸毀我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傑達姆」(JDAM)炸彈就是一種鑽地彈。當時,B-2轟炸機共向我駐南大使館發射了5枚「傑達姆炸彈,其中,兩枚從我大使館辦公樓的頂部進入,從上到下貫穿了5層樓房,一直鑽進樓底和地下室,然後才爆炸。
❺ 有地對天導、天對天、天對地、天對艦導彈嗎哪國有 地上打擊海底目標的導彈叫什麼
有地對空,空對地,空對空,空對艦導彈。美國歐洲,俄羅斯,中國,日本,韓國,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30多個國家都有!目前還沒有地對潛導彈,只有從艦艇上發射的對潛導彈。空中打擊地下的導彈叫做鑽地彈,能打擊至少20米深的鋼筋混凝土地下結構!
❻ 俄敘戰機狂轟濫炸,連投鑽地彈也不行,叛軍到底憑什麼敢硬扛呢
敘利亞那個地方本來就是多山區,而且叛軍經過多年的武裝斗爭,作戰經驗也非常豐富了,在許多山區都挖有地洞,俄敘戰機狂轟濫炸的時候,人家躲到地洞里不出來,戰機也就無可奈何了,甚至連鑽地彈也沒有了用武之地,叛軍正是憑借著出色的地下工事硬扛到現在。
由於構築在地下,本來摧毀就不容易,理論上使用鑽地彈是可以摧毀地下工事的,但是俄敘聯軍無法弄清其構造,很難把鑽地彈投到正確的地方,而且叛軍地下工事做了特殊的保護層,所以鑽地彈無法有效的擊穿其防護層,也無法傷其根本。
敘利亞叛軍依仗著這些地下工事一次又一次地抵禦了俄敘聯軍的連續空襲,確實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但是他們一旦離開工事,就會遭受到致命的打擊,所以有人說,叛軍就是一群專業工兵人員指導建立的武裝力量。
❼ 地地導彈經歷了什麼發展歷程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戰場上的武器裝備也在隨之而變化。為適應新的戰場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發展遠射程、大威力、高精度武器,特別是地地戰術導彈系統。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裝備了地地戰術導彈,其中第三世界國家中就有二十個國家部署了地地戰術導彈,有十幾個國家擁有研製、生產地地戰術導彈或導彈部件的能力。尤其是在最近一、二年裡,各國對戰術導彈的發展研究進入了一個高潮。
首先是許多國家都加快了發展速度。例如,巴基斯坦的「哈特夫Ⅰ」、俄羅斯的SS-21「金龜子B」、印度的「普里特維」SS-150、阿根廷的「阿里克林」和埃及的「普魯傑克特T」等地地戰術導彈都是在這一、二年內開始裝備部隊的,另外還有十幾個新型號也都是在這兩年中首次列入研究計劃的,如韓國的KSR100、俄羅斯的SS-21「金龜子C」、印度的「普里特維」SS-350和伊朗的改型CSS-7等。國外及地區的地地戰術導彈發展現狀按美蘇中導條約的要求,美國僅剩下的「長矛」戰術地地導彈也已於是1991年開始逐漸被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所取代。在海灣戰爭中,「陸軍戰術導彈」首次投入戰場使用,是美國現代化計劃中第一部裝備並投入戰場使用的縱深火力武器系統。它的最大特點是通過改進後的M270式多管火箭炮進行發射,節省了「長矛」導彈原來的部隊費用。另外由於這種武器系統具有從偏高炮目軸線性30°角發射導彈的能力,因此可以防止炮位偵察雷達對彈道進行外推,有利於發射陣地的隱蔽,從而提高了導彈系統的生存能力。
美國新一代戰術彈道導彈ATACMS正在繼續進行的研製和改進項目主要是ATACMS-2和-2A導彈,另外還有用於ATACMS發射的新型高機動發射系統、改進型火控系統和改進的發射器機械繫統等。IFCS計劃於1996年完成硬、軟體研製,並在5月~8月進行3枚ATACMS導彈的發射試驗;ATACMS-2型導彈的智能反裝甲彈頭已於是1996年進入飛行試驗階段。
目前,ATACMS包括-1、-1A、-2和-2A4種改型,4種改型的推進和控制系統均相同,主要區別在於制導系統和戰斗部的不同。ATACMS-1和-1A裝有殺傷人員、破壞裝備子彈,其中-1採用激光陀螺慣性制導系統,-1A則增加了GPS輔助制導裝置;-2和-2A裝置包括GPS在內的改進型制導系統,配有BAT子彈。ATACMS-1和-2為射程約150千米的基本型,ATACMS-1A和-2A則為採用輕質量彈頭的增程型,其射程超過300千米。ATACMS-2型攜帶13個BAT子彈,BAT子彈彈長914.4毫米,彈身直徑139.7毫米,翼展914.4毫米,彈重19.96千克;採用紅外和音響尋的器。對運動中的裝甲集群,每一BAT子彈直接命中一輛坦克或裝甲車。ATACMS-2A型裝載6個改進型BAT子彈,該子彈將採用毫米波或毫米波/紅外雙模尋的器,使其不僅可以攻擊靜止的裝甲集群目標,而且具有攻擊地地戰術導彈發射車的能力。
美國已經廣泛收集潛在的戰術彈道導彈TEL多頻譜紅外數據,並研究相應的TEL紅外圖象分類、鑒別演算法。1996年BAT彈頭進行了4次飛機投放試驗,從1997年7月開始,進行了一系列BAT彈頭的工程研製飛行試驗,按計劃,1997年8月進行首次了ATACMS-2導彈的滿載荷拋撒試驗。美國海軍根據作戰能力擴大到淺海及沿岸戰區的需要,提出將ATACMS改型為一種海軍戰術導彈系統,用於從海上對地面的火力支援。1995年論證了潛艇發射ATACMS導彈的作戰方案,並進行了登陸艦在海面發射ATACMS-1A導彈試驗。1996年底,美國又成功地進行了艦載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ATACMS的試驗,驗證了海軍艦上作戰系統發射該導彈的能力。NTACMS最終將以MK-41艦上垂直發射系統代替目前ATACMS所用的M270傾斜式發射系統。
俄羅斯同美國一樣,中導條約後俄羅斯只剩下「飛毛腿B」和SS-21「金龜子」兩種戰術導彈,但由於它們的射擊精度遠不能滿足現代戰場的需要,也逐漸被新研製的SS-21導彈和新型「飛毛腿」導彈所取代。目前,俄羅斯尚公布新型「飛毛腿」的正式名稱,美國賦予它的代號是SS-X-26。由於北約的東擴俄羅斯將加速SS-X-26導彈的研製,並可能在兩年內布署。
1995年底到1996年初,俄羅斯SS-X-26導彈進行了一系列飛行試驗,其首次飛行試驗是在1995年10月25日。西方軍事評論家推測,SS-X-26是在SS-23導彈基礎上設計的新一代固體導彈,具有適應21世紀作戰需要的高命中精度、強突防能力和能採用多種常規彈頭等特點。SS-X-26導彈長7.3米,彈體直徑0.92米,發射重量4600千克,彈頭重量415~700千克,最大射程300~500千米,裝置在新型運輸—豎起—發射車上。
SS-X-26導彈的彈頭較小,因此必須有非常高的命中精度,有報導稱SS-X-26的精度甚至超過SS-21近程導彈的精度(CEP<35米)。為了達到高命中精度,俄羅斯可能採用的精度制導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主動末制導、利用GLONASS全球定位系統衛星提供的末制導、改進的慣性平台和復合制導技術。導彈在發射前將目標信息輸入彈頭內的計算機,機內儲有地形圖,高度表啟動以後,計算機開始搜尋其儲存的目標數據,同時數字感測器針對每一個存儲的高度進行顯示對比,由裝在鼻錐部位的光學感測器搜索目標,並與計算機數據進行比較,一旦確定目標位置後,導引頭隨即將其鎖定,並通過控制尾翼將彈頭引向目標,達到准確的命中精度。
為了對抗21世紀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SS-X-26具有較小的雷達反射截面,可能採用特殊形式的彈道或末段機動飛行,以及誘餌等突防措施。
SS-X-26非常可能裝備常規彈頭,如集束式子母彈頭、燃料空氣彈頭、打擊加固工事的鑽地彈頭和反雷達的電磁波脈沖彈頭等。俄軍用以取代原型SS-21「金龜子」導彈的改進型SS-21導彈共有兩種,一種為本國裝備,另一種供出口專用。本國SS-21導彈可配用6種戰斗部,除兩種核戰斗部外,還可配用高爆炸葯戰斗部、空爆人員殺傷戰斗、高爆電脈沖戰斗部長對付戰場雷達或海軍雷達的反雷達尋的戰斗部。供出口用的SS-21導彈可配用兩種戰斗部,一種是具有50顆殺傷子彈的子母彈戰斗部,另一種是高爆炸葯破片殺傷戰斗部。
法國地地戰術導彈裝備到軍一級,1974年開始裝備的五個「普魯東」准戰略核導彈團從1992年開始逐漸由法國新研製的「哈德斯」導彈取代,但這種取代並不是一對一的,原來的五個「普魯東」導彈團由2個「哈德斯」導彈團代替。一個是第15炮兵團,另一個是第3炮兵團。
到1994年,「普魯東」導彈已基本上全部退出現役。「哈德斯」導彈的射程為460千米,可配用核裂變和強輻射戰斗部。法國原計劃裝備80~120枚「哈德斯」導彈,但由於東西方局勢緩和,加上美國和俄羅斯取消部署在歐洲的戰術核武器,所以法國於1992年5月底徹底決定中止生產「哈德斯」短程核導彈。法國目前對「哈德斯」的使用原則是:只貯存,不再部署。
印度自80年代以來,印度就十分重視國產導彈的研製和發展。他們認為導彈是印度國土防空系統和對付外來威脅的有力武器。
海灣戰爭後,印度更加認識到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顯加快了國產導彈的研製與發展進程,並取得了重大成就。印度自行研製的SS-150「普里特維」戰術導彈已於1993年末裝備印度陸軍,隨後SS-250「普里特維」導彈也於1994年開始裝備部隊。SS-150「普里特維」導彈是一種裝有兩級液體燃料發動機的彈道導彈,射程為150千米,戰斗部重500千克,經過改進後的SS-250「普里特維」導彈戰斗部重量被減為250千克,射程提高到250千米。印度聲稱,這種導彈的特點是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它的殺傷威力比原蘇聯的「飛毛腿B」、美國的「長矛」或以色列的「傑里克Ⅱ」導彈的殺傷力都大。
台灣隨著台灣軍隊導彈技術的不斷發展,導彈將取代傳統式武器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宰,而且導彈和反導彈作戰將會成為未來海峽地區局部戰爭的獨立作戰方式,台灣通過引進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先進軍事技術,現已具備了研製多種戰術導彈的能力,除在80年代裝備部隊的「青峰」地地戰術導彈外,還先後製造了「雄風」系列艦載、岸基反艦導彈和「天弓」系列地空導彈。「青峰」地地戰術導彈採用的是預貯式液體燃料發動機,射程為120千米。據說它與美國的MGM-52「長矛」導彈相似,只是彈徑略大一些,達600毫米,彈長7米,總重量1400千克,用主動雷達制導。
朝鮮勞動-1導彈是在飛毛腿-B導彈的技術基礎上由朝鮮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該型號為單級液體推進,其推進劑質量比飛毛腿-B增加了近2倍,而有效載荷質量僅為飛毛腿-B的一半,所以射程可以達到800~1000千米。勞動-1導彈的制導控制系統與飛毛腿-B相似,採用3個陀螺儀和4個空氣舵。1993年,勞動-1在進行生產型飛行試驗的准備。因為勞動-1所進行的技術改進比較簡單,近幾年內有可能部署。
❽ 俄羅斯的先進戰術導彈
解答:1.SS-21地地戰術彈道 導 彈 :SS-21地地 戰 術 彈 道 導 彈 ( 前蘇軍稱它為"圓點"或"托契卡" 導 彈 )是前 蘇 聯 陸軍於20世紀70年代裝備的近程地地戰術 導 彈 。射程120千米,彈 徑0.46米,彈 長9.44米,命中精度(圓公算偏差)50米,採用固體火簡明屐機,發射方式為陸地機動發射。主要特點是尺寸較小,機動能力強,配有機動性能好的電子制導車。該導彈可以攜帶常規 彈 頭 、 化 學 彈 頭 或 核 彈 頭 ,於1976年開始服役。主要用於攻擊敵人的 導 彈 發射陣地、指揮所、 彈 葯 庫、 燃 料 庫等重要 軍 事 目標。
據西方 情 報 部門估計, 前 蘇 聯 自1976年起裝備SS-21地地 戰 術 彈 道 導 彈 ,目前 俄 羅 斯 每年還在生產200枚,總庫存量可達到2500枚。1993年,在一次國際防務裝備展覽會期間,俄曾用SS-21 導 彈 進行射擊表演,發射的4枚 導 彈 全部命中目標,據稱,偏差不到10米。可以看出,SS-21仍是 俄 羅 斯 地地戰術 導 彈 武 器 中的中堅力量。
2.SS-23地地戰術 彈 道 導 彈 :
SS-23 導 彈 (又稱"蜘蛛 "導 彈 )是 前 蘇 聯 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第三代地地戰術 導 彈 。它採用先進的固體燃料 火 箭 發動機, 導 彈 的長度只有7.5米,比"飛毛腿" 導 彈 減短了3-6米,可最大射程卻從300千米增大到500千米,提高了60%。為了提高對遠距離目標的射擊精度,還採用了先進的慣性制導技術,使它的偏差距離減小到350米以內。
SS-23 導 彈 裝備在方面軍和集團軍的戰役戰術 火 箭 兵旅,取代了原裝備的"飛毛腿" 導 彈 。每個旅有3個營,共12輛 導 彈 發射車。它不僅用於打擊戰場上的戰術目標,而且要用來打擊戰役范圍的縱深目標,因此,在設計這種 武 器 時,特別強調是高遠射能力。
"蜘蛛"原計劃部署250枚,但是 美 、蘇 簽訂的中程 核 武 器 條約規定不得部署和生產射程500千米以上的 核 武 器 ,因此,實際上部署167枚以後就停止了裝備,已生產的200枚也必須銷毀。
3.SS-24 戰 略 彈 道 導 彈 :
SS-24是 俄 羅 斯 第五代 洲 際 彈 道 導 彈 ,用以取代SS-11,SS-17 導 彈 。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製,1985年初具備作戰能力。射程13000千米,命中精度200米,彈 長22米,彈 徑2米,彈 頭 威 力 為35萬噸 T N T 當量。
SS-24開始部署在開下,後為了進一步提高其自下而上能力,改在鐵路發射車上實施機動發射。SS-24是分導式多 彈 頭 導 彈 ,可攜帶10枚35萬噸級的 子 彈 頭 。
SS-24 導 彈 具有命中精度高、彈 頭 威力大、可機動發射,還可以逃避對方探測與監視等特點,是一種有效的打擊硬目標的戰略 核 武 器 ,也是 俄 羅 斯 21世紀初繼續使用的 戰 略 核 武 器 。
4.SS-25 戰 略 彈 道 導 彈 :
SS-25"白楊" 導 彈 是 俄 羅 斯 第五代 洲 際 彈 道 導 彈 。SS-25 導 彈 開始發展時為單 彈 頭 ,後改進可攜帶多 彈 頭 。採用三級固體 火 箭 發動機,射程9976千米,命中精度260米,彈 長19米,彈 徑1.8米。採用多種發射方式,其自下而上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命中精度和打擊軟硬目標的能力與SS-24相似。SS-25是 俄 羅 斯 21世紀初將要繼續保留的 戰 略 核 武 器 ,共部署了260枚。
5.SS-27"白楊"-M 洲 際 彈 道 導 彈 :
"白楊"-M 洲 際 彈 道 導 彈 是 俄 羅 斯 研製的最新一代 洲 際 彈 道 導 彈 ,也是 俄 戰 略 核 盾牌的支柱,又名PC-12M型 導 彈 。射程超過1萬千米,公路機動型 彈 長22.7米(不含 彈 頭 17.9米), 彈 徑 1.85米,發射全重47噸,戰斗部1噸,三級固體 火 箭 , 單 彈 頭 ( T N T 當量約55萬噸級,據稱可改裝3枚 彈 頭 ),採用以慣導為主的多種制導技術,命中精度高。由於採用了一系列高新技術,該 導 彈 技術先進可靠,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可令敵方反導系統防不勝防。
1998年12月30日,俄第一個"白楊"-M 導 彈 團(10枚,地下井式發射)已部署完畢,並開始擔負戰略值班。1999年12月上旬,俄 隨即部署了第二個"白楊"-M 導 彈 團。
有關專家通過現有資料分析認為,"白楊"-M 導 彈 在技術性能上至少具有五大特點:一是火箭發動機功率強大, 導 彈 飛行初始段加速很快,使初始段乃至整個飛行過程所需時間大大縮短,對方難以實施有效的截。二是採用了先進的制導系統, 導 彈 命中精度極高。三是 導 彈 彈 頭 和制導系統運用了加固技術,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和良好的飛行穩定性。四是採用了靈活的部署方式。井下部署可以利用原有發射井,並可與現有的作戰指揮和通信系統兼容;機動部署則大大提高了 導 彈 的自下而上能力。五是具有較大的改進潛力。該 導 彈 可以輕而易舉地改裝為多 彈 頭 分導式 導 彈 。據 俄 羅 斯 國防部長說:"這種 導 彈 的飛行性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目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防空 武 器 無法擊中它。"
6.SS-N-20潛基 彈 道 導 彈 :
SS-N-20潛基 彈 道 導 彈 是 俄 羅 斯 海軍新型潛地 戰 略 彈 道 導 彈 ,是分導式多 彈 頭 三級固體潛地 導 彈 ,也是當代最大的潛射 導 彈 ,分導式多 彈 頭 各有6~9個 子 彈 ,各 子 彈 核 當 量20萬噸。1982年服役,裝備於"台風"級 核 潛 艇 ,每艇有20個發射筒。共生產裝備120枚。
導 彈 全長15米,直徑2.2米,最大射程8300千米,起飛重量6噸,命中精度500~560米。採用 核 潛 艇 水下機動發射,慣性制導方式,三級固體 火 箭 發動機,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等特點,屬第四代潛射彈道 導 彈 核 武 器 。
與SS-N-18相比,SS-N-20 導 彈 的射程和命中精度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實現了多 彈 頭 分導,但 導 彈 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還比較低,僅適合用於打擊抗壓強度不高的軟目標和面目標。
7."伊斯坎傑爾"-E戰術彈道 導 彈 :
"伊斯坎傑爾"-E是 俄 羅 斯 新一代戰術彈道 導 彈 武 器 系統。其主要特點是命中率高、機動性強和操作使用簡便。最大射程為280千米,最小射程為50千米。該 導 彈 系統主要用於摧毀敵火力打擊系統、防空系統、反導系統、機場和指揮所等點狀目標和面狀目標。
該 導 彈 系統由 導 彈 、發射車、裝填運輸車、指揮車、情報信息處理車、技術勤務保障車以及成套訓練設備組成。 導 彈 抗干擾和突防能力強,並具有對付反導系統的能力。目前部署有3種常規 彈 頭 ,即 子 母 集 束 彈(由54枚子彈組成)、鑽地彈和破片殺傷彈。
"伊斯坎傑爾"-E採用慣性+圖像匹配相結合的制導系統。圖像匹配製導系統通常用於修正慣性制導在中段和末段的制導誤差。這種制導系統的優點是可以及時糾正慣性制導積累的偏差,提高命中精度,而且其可見光紅外電視導引頭可以有效地對付電磁干擾,並可以在沒有月光的夜晚攻擊目標。但導引頭易受霧天和敵方施放的煙霧影響,而且還會受到較低雲層的影響。因此,這種制導方式在攻擊目標前需輸入目標信息,所以只能攻擊固定目標。
❾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旅的導彈發展歷史
從「奧卡河」到「伊斯坎德爾」
1980年,蘇聯軍隊裝備了9K714「奧卡河」(SS-23「蜘蛛」)機動式短程彈道導彈,它是一種單級固體推進劑導彈,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射程可達450公里,打擊精度為30米(圓誤差概率)。該導彈系統由科洛姆納機器製造設計局研發,用於取代射程可達300公里的9K72「厄爾布魯士山」(SS-3B「飛毛腿」)短程戰區彈道導彈,後者裝備了蘇聯和華沙條約組織的軍隊。美國從一開始就對「奧卡河」導彈的較高的打擊精度十分擔憂。1987年,美蘇簽定了《中導條約》,盡管該條約只適用於射程超過500公里的彈道導彈,但美國利用戈爾巴喬夫的妥協傾向,仍得以將「奧卡河」導彈列入銷毀清單。根據該條約,蘇聯在1991年以前必須銷毀該系統的106輛運輸發射車和339枚導彈。後來,美國堅持要求蘇聯以前的盟國也銷毀他們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無償接收的「奧卡河」導彈系統,包括保加利亞的8輛運輸發射車和25枚導彈,捷克共和國的2輛運輸發射車和12枚導彈,斯洛伐克的2輛運輸發射車和24枚導彈。
按照《中導條約》的規定銷毀「奧卡河」導彈在前蘇聯政界和軍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社會輿論認為這是戈爾巴喬夫對國家公然的「背叛」。蘇聯和俄羅斯就這樣喪失了其最有效的短程戰區彈道導彈。另外,以德國V-2液體燃料導彈為原型設計的R-17「厄爾布魯士山」(SS-3B「飛毛腿」)短程戰區彈道導彈(俄羅斯稱其為戰役-戰術導彈)由於精度不高和技術過時而停止作戰使用。因此,科洛姆納機械製造設計局著手研發一種射程小於500公里、精度更高、更先進的機動式單級固體燃料短程戰區彈道導彈,以滿足《中導條約》的要求,並填補「奧卡河」 和「厄爾布魯士山」導彈系統被銷毀後留下的空白。新的導彈系統被命名為「伊斯坎德爾」,這是古波斯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波斯語名字。後來,決定用「伊斯坎德爾」取代2000年以後使用壽命到期、最大射程為別為70和130公里的「圓點」和「圓點-U」(SS-21「甲蟲」)機動式短程彈道導彈系統射程。
「伊斯坎德爾」導彈長7.3米,彈體直徑0.92米,發射重量3800-4020公斤(取決於有效載荷)。動力裝置為「聯盟」科學生產聯合體生產的單級固體推進劑發動機。導彈飛行速度快,因而能夠突破反導防禦系統。「伊斯坎德爾」 飛行時彈道高度可以降至50公里以下,在末段可以進行過載高達30g的規避機動,以防止地空導彈的攔截。導彈可以攜帶重480-700公斤的不同類型的常規彈頭,包括:殺傷/反器材/爆破集束彈頭,區域封鎖集束彈頭,高爆彈頭,燃料空氣炸葯,高爆鑽地彈頭,反雷達/殺傷彈頭。也可以攜帶核彈頭(非官方說法)。有效載荷也可以包括戰術誘餌。
導彈的制導系統由俄羅斯中央自動化與液力學研究所(TsNIIAG)設計,採用慣性制導和末段光電自導(有目標區域數據)。根據公開的說法,該導彈的打擊精度是10-30米(圓概率誤差),甚至更高。某些型號採用了「格洛納斯」全球定位制導系統,能在中段更新數據並利用數據鏈在飛行中重新定位。其他末制導類型可能還包括主動雷達末制導和熱成像末制導。
「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系統有兩個基本型別:9K723「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有時被稱為「伊斯坎德爾-M」或「煤水車」)供俄羅斯軍隊使用,它使用的9M723導彈最大射程可達450甚至500公里;9K720「伊斯坎德爾-E」出口型,它使用的9M720-E導彈有效載荷略小(最大480公斤),最大射程減至280公里,這是為了適應國際導彈技術控制制度(MTCR)的要求。
「伊斯坎德爾」9P7運輸發射車可裝載2枚導彈。9P78四軸運輸發射車是由伏爾加格勒「泰坦」中央設計局在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的MZKT-7930底盤的基礎上研發的。它長13.1米,寬2.6米,高3.55米,裝載2枚處於行軍狀態的導彈。滿載重量42.85噸。運輸發射車動力裝置為1台650HP柴油發動機,最大公路行駛速度70公里/小時,在不加油的情況下最大行程為1100公里。每輛車配備由一個3人組成的戰勤組,具有完備的核、生、化防能力和兩棲行動能力。該運輸發射車包括一個配備自動化火控系統的指揮所,因此必要時每輛車可以獨立行動。指揮所內裝備包括目標數據與指示、導航、氣象控制部位和內置系統測試設備。該車在坡地上停放時,用四個千斤頂在30-80秒內就可使其進入水平狀態。導彈發射前被起豎至85度角需時約20秒。反應時間為5-16分鍾。兩枚導彈發射時間間隔為60秒。「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還包括1輛以MZKT-7930底盤為基礎研製的運輸裝卸車,它裝載2枚待裝填導彈和1台起重機。該車配備一個雙人戰勤組,滿載重量40噸。還有4輛以卡馬斯-43101卡車底盤為基礎研製的六軸車輛:1輛9S552指揮與控制車,它有4個操作台和1個通信室;1輛9S920任務計劃車,它有2個操作台;1輛維護車;1輛戰勤人員居住車)。
1個典型的「伊斯坎德爾」導彈連有2輛運輸發射車,2輛裝彈車,2輛指揮與控制車,2輛任務計劃車,1輛維護車,1輛戰勤人員居住車。1個「伊斯坎德爾」導彈營下轄2個連,1個導彈旅下轄3個導彈營,共12輛運輸發射車、12輛運輸-裝卸車和48枚彈道導彈。
「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從1995年開始在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亞爾靶場持續進行測試,2004年8月完成了國家試驗,2007年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決定列裝。2005年開始小批量生產。「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由位於烏德穆爾齊亞的沃特金斯克機器製造廠生產,其固體燃料發動機由「聯盟」科學生產聯合體(現為戰術導彈公司分部)。運輸發射車和運輸裝卸車則由伏爾加格勒「街壘」工廠製造。
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作戰能力的未來發展包括與高精確度的R-500(3M14)亞音速巡航導彈實現一體化,後者由葉卡捷琳堡「革新者」設計局研製。R-500導彈實際上是蘇聯3M10(的RK-55)遠程巡航導彈的常規型,後者模仿了美國「戰斧」巡航導彈。3M10導彈即俄羅斯海軍攻擊型核潛艇所裝備的射程達2600公里的「石榴石」導彈系統(SS-N-21),它以前是陸基機動式遠程巡航導彈系統,後來按1987年《中導條約》的要求被裁撤。
R-500導彈配備了常規彈頭,對外宣稱的射程不超過500公里,以滿足《中導條約》的限制。然而一些觀察家認為,R–500導彈的射程可以很容易地增加到1000公里甚至更遠(最大可達2500公里,取決於彈頭的大小)。
2007年11月,俄羅斯陸軍導彈部隊與炮兵司令弗拉季米爾o扎里茨基上將說,「『伊斯坎德爾- M』導彈系統目前完全符合《中導條約》的規定,但如果國家做出退出該條約的政治決定,我們將會提高該系統的作戰能力,包括增加其射程。」R-500巡航導彈的制導系統包括一個慣性導航裝置,一個GPS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以及一個有目標區域數據的末段光電導引頭或主動雷達導引頭。2007年,R-500巡航導彈在卡普斯京亞爾試驗場完成了測試,俄軍方宣布,2009年該導彈將成為「伊斯坎德爾」系統的組成部分。增加了R-500巡航導彈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代號為「伊斯坎德爾-K」。6枚R-500巡航導彈和垂直發射裝置可以安裝在原裝有2枚彈道導彈的標準的9P78運輸發射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