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研製出新一代主戰坦克T-95嗎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蘇聯就啟動了第四代主戰坦克T一95的研製工作,因原本定於1995年裝備部隊,故命名為T一 95。後來由於蘇聯解體、經費短缺且一直保持低調等原因,T一95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據美國《國際展望》2006年10月23日報道,沙特軍方正計劃拓展渠道,采購300輛以上新一代主戰坦克,以替換現役的老式法制AMX一30B坦克。俄羅斯媒體稱,俄正在研製的T一95新一代主戰坦克極有可能出口到沙烏地阿拉伯。至此,曾一度音訊全無的T一95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作戰性能:至少領先西方10年
據俄方宣稱,T一95新型坦克重約50噸,長、寬和T一72、T一80坦克基本相同,吸收了現役T一90和T一80U型坦克的各種優點,並賦予其更多特種性能,在許多方面上已超過了美國正在研製的新型主戰坦克,西方坦克若想超過T一95,至少還需要10年。
內部結構採取全新設計。T一95的車體為全焊接結構,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其上方有一扇向右開的滑動式艙蓋,艙蓋上裝有3具潛望鏡。在需要時,中間的一具可換成微光或紅外潛望鏡。T一95的底盤是從T一72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每側有6個掛膠負重輪和5個托帶輪,兩側履帶均有張力調節油缸。動力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主發動機旁裝有1台輔助發動機。發動機室頂採用封閉式蓋板,排氣口在車體尾部,進氣口設在炮塔後方正中的位置,可提高進氣的凈化程度。T一95採取了無人炮塔,前部呈碟形扁平狀,炮塔正面傾角達70度,安裝有復合裝甲,防彈性能一流,與T一72相比小了約四分之一,更為低矮。因此,正面輪廊很小,被敵人火力擊中的概率遠低於有人炮塔坦克。T一95還採用了一種新的隔艙式設計布局,其火炮安裝在尺寸較小的無人炮塔上,炮塔下面有一個全新設計的自動裝彈機,自動裝彈機布局沿襲了俄羅斯近30年坦克的設計模式。坦克乘員由駕駛員、炮長和車長3人組成,均位於一個特製的裝甲艙內,與自動裝彈機、炮塔之間用裝甲鋼板隔離。這種新的設計使本來以小巧著稱的俄式主戰坦克外形輪廓更小,重量更輕,便於改進裝甲防護及裝備先進的設備等,可大大提高坦克的戰斗隱蔽性、機動性和運輸能力及乘員的安全性。
圖文:俄羅斯未來T-95主戰坦克側視結構圖
俄羅斯未來T-95主戰坦克側視結構圖
車載武器毀傷力強。在武器配備上,T一95除裝有145毫米滑膛炮外,還裝有2挺機槍。一挺是安裝在主炮左側的7.62毫米並列機槍,彈葯基數 1250發。另一挺是安裝在炮塔頂部的新型12.7毫米高射機槍,彈葯基數500發,以攻擊逼近坦克的敵人步兵和輕型裝甲目標。有消息說,高射機槍彈葯配有貧鈾彈頭和鎢合金彈頭,可輕易穿透30毫米厚的鋼板。主炮高低向射界為一5度-+14度,最大俯仰速度5度/秒,炮塔轉動范圍360度,最高回轉速度 20度,秒,最大射速將超過10發/分。主炮配備有145毫米口徑的貧鈾和鎢合金彈芯穿甲彈,儲存待發彈估計為55發,均能輕易擊毀安裝了附加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
其中貧鈾彈頭穿甲彈能在3000米距離上穿透1100毫米的10層間隔裝甲,或在2500米的距離上擊穿傾角60度的650毫米厚的軋制土毛質鋼裝甲板。鎢合金彈芯穿甲彈也可在3000米的距離上穿透95C毫米的8層間隔裝甲,在2500米的距離上擊穿傾角60度的650毫米厚的軋制均質鋼裝甲板。新型帶有貧鈾葯型罩的三級串聯破甲彈,其初速為1180米/秒,對均質裝甲的破甲厚度約1050毫米左右,帶銅葯型罩破甲彈的破甲威力也接近900毫米。
在炮射導彈方面,T一95配備了口徑放大的「狙擊手」激光制導反坦克/直升機導彈、裝甲串聯破甲戰斗部。該導彈採用激光駕束半自動瞄準線指令制導,與以前T系列使用的反坦克導彈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干擾性能、更強的穿甲能力。導彈最遠射程和最佳攻擊距離提高到了6000米與5000米,最遠距離上的命中率與最佳距離上的命中率則繼續保持在至少80%以上。新型串聯戰斗部能夠輕易擊穿裝有附加反應裝甲的坦克,最大穿甲厚度超過1200毫米。
機動穩定性能獨特。T一95配備了GTD一125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功率介於1200千瓦至1500千瓦之間。西方坦克發動機的高功率和可靠性,以及蘇聯坦克發動機結構新穎、重量輕的特點,該發動機都擁有。加上T一95裝備了全自動的傳動裝置,其最大越野速度達N8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 700千米左右。T一95的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一種智能懸掛裝置,在每個車輪處都裝有多個位移感測器和一個加速度感測器,在車輛重心附近還裝有縱向加速度和橫向加速度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可隨時監測車輛運動狀況,並根據需要給制動器下達指令,以保持車身最佳姿態。俄車輛設計局曾經用一輛T一72B改裝了一套智能懸掛裝置,試驗結果表明,與原型車相比,其越野速度提高了1倍,平台的穩定性提高了近10倍。車輛穩定性的提高,可提高武器的射速和車輛行進間射擊的車速,顯著提高探測系統和火控系統的效率。據俄軍披露,智能懸掛裝置可將車輛震動、縱向搖動及橫向擺動減小至1/8,從而有效消除乘員的緊張和疲勞,提高戰鬥力。另外,這套系統能在不平的地形上實時調整車姿和車高,不僅擴大了武器平台發射陣地的可選范圍,而且還可以縮短武器平台的暴露時間。
火控系統反應靈敏精確。T一95安裝了新型火控系統,目標信息將通過光學、電視和紅外多渠道獲取,與其鉸連的是一部激光測距儀和「演技場」一1 全自動防護系統。該火控系統包括1台激光測距儀和In雷達,具備對晝夜移動目標完全自動跟蹤、識別、選定等全面功能,大大縮短了從發現目標到射擊的時間,提高了射擊精度,而且操作簡單,反應迅速。此外,車長與炮長配備的瞄準鏡都具有自動跟蹤功能,且兩者可以互相切換,實現信息共享。據稱,T一95在運動中射擊的命中率接近於靜止間射擊的命中率,具備了獵殲作戰能力。
綜合防護能力更強。T一95在防護措施上做到了主動/被動結合、常規/非常規結合。在硬防護方面,T一95採用了模塊化裝甲並廣泛應用強度高、韌性好的鈦合金做裝甲與結構材料,頂部採用了第三代主動反應式裝甲。其車體正面和火炮正面復合裝甲的抗打擊能力將達到或超過1500毫米厚的鋼板,而模塊化裝甲可使坦克根據威脅與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更換,更換時只需打開裝甲間的焊接點即可。在車體材料應用上,T一95注重採用隱身材料並改進外形設計,大大減弱了熱、聲、磁和目視等信號特徵。在主動防護方面,T一95安裝了「窗簾」一1光電干擾裝置和「演技場」一1全自動主動防護系統。「窗簾」一1光電干擾裝置不僅可提高坦克的隱身性能,還可對敵方制導炮彈和導彈導引頭實施干擾,解決了坦克機動性和防護性相互矛盾的問題。「演技場」一1全自動主動防護系統,由外掛式爆炸反應式裝甲塊、感測器網路、小型攔截器和電子計算機組成,可360度全方位攔截以70- 700米,秒速度飛行的反坦克導彈。如敵方來襲,該系統能立即判斷出來襲彈的類型和大小,並指令適當位置和適當數量的爆炸反應式裝甲塊起爆,使來襲彈不能穿透坦克主裝甲。此外,T一95還裝有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污染地區使用的自動探測、報警及保護系統,還將採用主/被動探雷裝置,可以使車輛避開、提前引爆地雷。該系統既能在車輛停止時使用,也能在運動時使用。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俄羅斯新一代T一95坦克憑借其低矮的外形、強大的殺傷力、機動力和防護力,足以在與任何一種坦克的對決中占據優勢。俄專家稱,T一95坦克的設計在當今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它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坦克防護和機動性之間的矛盾,戰技術性能大大優於西方的最新式坦克。待其正式列裝投入戰場後,將成為俄軍最具威脅力的陸戰鋼鐵「殺手」。
俄軍認為,其現有坦克的數量和質量足以應付局部戰爭,在今後20年內用不著采購新坦克,而應把重點放在對現有坦克進行現代化改進上。鑒於經費短缺的矛盾難以在近期內得到根本解決,俄軍有意將T一95坦克在小量列裝部隊的同時,積極向國外出口創匯,以籌集足夠資金改進升級其現役坦克。此前BMP一 3改進型步戰車出口阿聯酋、科威特就曾使俄羅斯大嘗甜頭。由於沙特軍方正在考慮對其坦克裝備進行更新的具體方案,所以爭取T一95外銷沙特成了俄方的一大奮斗目標。據悉,為了加快T一95坦克的列裝與出口速度,俄國防部已加大了撥款幅度。目前T一95坦克已完成了沙漠條件下的一系列測試,預計將從2007 年開始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以滿足俄軍方和國外客戶的需求
2. 為什麼中國99a、俄羅斯的T14坦克都摒棄了以前蘇聯坦克的結構緊湊、外形低矮、圓形炮塔轉而是西方坦
1蘇系的坦克炮塔小 緊湊 人機效能差
2.俯角小 打伏擊戰很吃虧 彈葯全部擁擠在炮塔內 容易引發彈葯殉爆
3.現代主戰坦克配備雙向穩定器 火炮彈道計算機 蘇系低矮的防彈外型在現代火控技術下已沒有太大優勢
所以 轉而學習西方的坦克技術
3. 為什麼蘇聯設計製造的重型坦克外形低矮,噸位較小
其實蘇聯的坦克也沒有很矮很輕,只是作為對比的二戰德國坦克和戰後的歐美MBT太高太重了
二戰前的蘇聯在同期的工業國里並不差但也談不上先進,在工業方面有比較嚴重的偏科,但勝在斯大林領導的幾個五年計劃造就了蘇聯雄厚的工業底子,也就給了蘇聯人嘗試各種鋼鐵怪獸的可能。要說噸位的話,在二戰初期的kv系列可一點都不輕,同期德國人還都是三號四號這種20噸出頭的薄皮包子,而kv那接近50噸的重量和全向超過70mm的裝甲以及一門76.2mm主炮放在那個時候簡直就是怪獸,事實也確實如此,kv的存在定義了什麼是重型坦克,確立了重型坦克的職能和基本構型,有如先驅者一般的存在;其在二戰初期帶給德軍的心理壓力不亞於盟軍在行軍途中突然遭遇虎式的伏擊,而不同的是,前者在於嘆息之牆般的堅不可摧後者在於突如其來的火力恐嚇。就如41年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在加特契納附近一場極小的局部戰斗中全數殲滅了四十餘輛坦克的德軍裝甲縱隊完全化解並阻滯了一次敵軍攻勢的蘇聯英雄——卡羅巴諾夫(Zinoviy Kolobanov),在他的864號kv的戰績面前,後來的什麼軸心國王牌都仿若笑話——真男人就應該正面硬剛,而且不放跑任何一個敵人!
話又說回來,kv雖然在當時有絕對的火力和防護優勢,但脆弱的傳動和過高的故障率也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蘇聯人即使在戰爭中傾盡全力也要抽出精力研發is系列重型坦克。因為kv系列已經到了改裝的極限,蘇聯人沒有像德國繼續強行改裝4號坦克延壽那般(四號坦克底盤的荷載上限也就是26噸左右,而後期型的四號由於增厚裝甲換裝主炮就已經達到了這個噸位,已經是四號的改裝極限了),而是直接總結歸納了問題和需求,投入資源和人力研製了新的坦克來填補kv的位置,而蘇聯人又通過優化結構和設計,讓is2m和kv噸位相當的同時獲得了更低故障率更好的機動力和更強的正面防護水平,也換裝了更強大的主炮,但問題在於122火炮雖然有絕對的破壞力,卻需要分裝彈葯導致裝填時間過長,致使is2的定位不像重型坦克更像一門摻在t-34堆里一起狂飆且裝甲厚實還有炮塔的長管突擊炮。
隨著戰爭進入尾聲,蘇聯人也沒有停下對新式坦克的奇思妙想,他們想讓新的坦克有t-34的機動力的同時又有不亞於is2的破壞力,還要刨除上述兩者的缺點!其成果便是在二戰即將結束才亮相的t-44及t-44-100坦克,這其實也是kv到is系列坦克的一個分支的延續,改進來自他們的橫扭懸掛+來自t-34的大直徑負重輪以及蘇聯人新研製的黑科技一般的小型柴油機,就這么一rua,成為了風格不同於歐美的蘇聯主戰坦克,這一構型到戰後的t55和自此以後都裝備了自動裝彈機的t64乃至t80t90都是發動機橫置,更不可思議的是放置這么緊實的傳動和引擎的發熱卻並不嚴重,且在西伯利亞這個維度更不會被溫度困擾,所以也不需要豹二那樣巨大的排熱風扇。但小巧的代價是引擎的工作壽命比同期歐美汽油機更短,且傳動結構過於簡單不如歐美那樣的靈活和快速。但坦克作為武器存在,本來就是消耗品,蘇聯人用數量彌補了這個問題,想想81軍演,同期的歐美的坦克加起來都不夠蘇聯人在役坦克的一個零頭。同時,蘇聯人的自動裝彈機通過下沉式彈盤的巧妙設計和歷經數代車型的長久優化讓其擁有絕對且足夠的可靠性,可以省下人工搬彈葯所需要的巨大空間。
雖然有裝填手可以讓車組多一個人員來應對更多的狀況,但裝填手搬彈葯時重復式的機械工作也需要足夠大的空間(需要站著而且要有搬著一米多長且沉重的炮彈扭動的空間)以及他本人的體力也將決定整車的作戰效率;而蘇系的MBT都使用了分裝式的彈葯,無疑使這一過程變得更加艱難(使用分裝彈葯是由於,t-62用的就是整裝彈,且彈葯過長,導致裝彈填彈困難,而擴大車內空間又需要重新設計,這樣的改動將使一直以來的設計前功盡棄,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蘇聯人巧妙地運用車體空間來容納裝彈機,在結構沒有大改,車高沒有增加,整體性能不變的同時,解決了一直以來的問題。
蘇聯人在二戰時期的坦克設計思路其實說不上先進,應該說是被錯誤信息誤導導致的嚴重傾斜(誤判了德國人坦克的裝甲厚度和火力水平,簡單說就是,蘇聯人以為40年的德國人就有42年的虎式了,從而間接導致德國人造了虎式),不過好在,他們通過實戰確定了這一路線的可行性以及不斷探索在坦克製造和設計上的可能性才造就了二戰後獨特的蘇系MBT。
而繼承了蘇聯的俄羅斯在這一思路下新研發的T14坦克(阿瑪塔)更是激進的取消了炮塔成員,整個炮塔完全不需要考慮人員的進駐,車高變得更小,而無需人員的炮塔沒了空間的限制也可以容納更大的主炮也可不必考慮空間與防護水平的平衡問題,可以說斯拉夫人又一次劈開了新的方向,驗證了其道路無限的可能性。
4. 各國主戰坦克的重量
現代主戰坦克重量介於55T~65T之間。
5. 俄羅斯新款主戰坦克
T-14主戰坦克的設計開發,源自基於640工程「黑鷹」坦克底盤的開發的新一代重型裝甲平台——阿瑪塔(Armata)通用作戰平台,該平台通過搭載不同的系統,可以衍生為坦克、自行火炮、工程車輛、防空平台、重型步兵裝甲戰車等等。「Armata」一詞來自拉丁文和古俄文的「武器」。[1]
T-14主戰坦克預計2015年量產,2020年大量裝備2300輛以上,該車於2013年之前生產兩輛試驗車,第一輛原型車於6月下線。
2015年5月9日在紅場閱兵公開亮相。
6. 俄羅斯T9O資料
冷戰時期,蘇聯陸軍曾有主戰坦克5萬輛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戰坦克。在它之前,蘇聯還有幾種主戰坦克也相當出名,而且它們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緣關系,外形也差不多,但是內部千差萬別,性能和穩定性也有根本性的區別。蘇聯從實戰和經濟角度出發,又以T-80和T-72為基礎,發展出了T-90主戰坦克,但採用T-80U的火控系統。
其實在研製初期T-90主戰坦克也是T-72的一種改進型,代號T-72BU,但由於使用了T-80的部分先進技術,性能有很大提升,只是為了洗脫在海灣戰爭里T-72坦克留下的糟糕名聲,不至於影響出口,重新命名為T-90。它主要採用了T-72BM坦克的裝甲防護系統和T-80坦克先進的火控系統,戰斗全重46.5噸,乘員3人,發動機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時速65千米,最大行程600千米。
概述[1]
俄羅斯T-90主戰坦克
類型:主戰坦克
代號:T-90、T-90E、T-90S、T-90SK、T-90A、T-90MS、T-90AM
服役時間:1995年9月
原產國:俄羅斯
設計:Kartsev-Venediktov設計局
生產:下塔吉爾國營工廠
產量:3000輛以上
單位造價:140萬美元
主要用戶: 俄羅斯 印度 阿爾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 塞普勒斯土庫曼
衍生自:T-80技術數據
乘員:3人
長度:9.53米
寬度:3.78米
高度:2.22米
重量:46.5噸
發動機:12汽缸柴油發動機
功率:1,000匹 (750千瓦)]馬力重量比(22匹/噸)
最大速度:6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375公里(外掛油箱後550公里)
裝甲及武器裝備:Kontakt-5反應裝甲
主要武器:125毫米滑膛炮
輔助武器:7.62毫米機槍×1、12.7毫米機槍×1型號
相比較T-72和T-80,T-90的火力和防護系統都有不少改進。火力系統的改進表現在火控系統上。T-90的火控系統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進型,改進項目包括:彈道計算機、炮長測距/瞄準鏡、火炮穩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T-72的型號相同,均為1門125毫米滑膛炮,但彈葯做了改進,採用新型穿甲彈和破甲彈,提高了對付爆炸反應裝甲的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由125毫米滑膛炮發射,可用車內的自動裝彈機裝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約700毫米,可使該坦克在敵坦克、車載反坦克制導武器和攻擊直升機攻擊T-90之前將其消滅。
防護系統的改進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炮塔的改進,二是加裝了「窗簾」光電干擾系統。T-90坦克的炮塔是採用的T-72BM坦克炮塔,是蘇聯坦克炮塔中防護性能最好的一種,其基體是類似於英國「喬巴姆」裝甲的復合裝甲。它的裝甲由一個交替地鑲有多層鋁板和塑料板的主裝甲殼體和一個可控制變形的部分組成。在主裝甲外面,還加裝了「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窗簾」光電干擾系統由四大部分組成:光電致盲器、激光報警探測器、抗激光煙幕彈發射器和系統控制裝置。在炮管的兩側裝有2個光電干擾發射器。該光電干擾系統通過產生一對酷似導彈後部的跟蹤應答信標的兩個假圖像,使制式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的跟蹤器「受騙上當」。激光報警探測器受到激光的照射時能向乘員發出報警,該光電干擾系統可以自動方式工作,發射煙幕彈,使激光測距儀或激光指示
T-90主戰坦克
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動方式工作,由車長決定是否發射煙幕彈。T-90坦克上採用的是3D17型煙幕彈,該彈形成煙幕的時間約3秒,煙幕持續時間為20秒。這套光電干擾系統能連續工作6小時,能有效地對付諸如美國「陶」式、「龍」式、「小牛」等導彈和激光制導炮彈,使西方國家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的命中概率降低70-80%。
從1994年開始小批量生產裝備俄陸軍起,T-90即在不斷改進和提高。至少已有兩種變型車,即T-90S和T-90A,估計未來幾年還會有新改進型出現。T-90及其改進型坦克很可能成為俄陸軍2000-2020年間的主要作戰裝備。其間,俄陸軍將是T-64、T-72、T-80和T-90坦克並存的時代,但為簡化後勤保障,T-90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2主要特徵
T-90主戰坦克
車體前上裝甲傾斜明顯,裝有附加裝甲。炮塔位於車體中部,動力艙後置。通常在車尾裝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發動機排氣口位於車體左側最後一個負重輪上方。
球型炮塔,頂部右側裝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兩側安裝有煙霧彈發射器。125毫米炮兩側各有一個「窗簾」光電防禦系統的箱式感測器。
車體兩側各有6個負重輪,主動輪後置,誘導輪前置。行動裝置上部遮有側裙板,裙板靠車前端部分裝有附加的大塊方型裝甲板。
3發展前景
T-90主戰坦克
T-90坦克得益於沒有參加車臣戰爭,因而幸運地保住了蘇俄坦克最後的名聲。T-90坦克使用的是經濟性更好的柴油機,這就比T-80y坦克及其昂貴的燃氣輪機要優越。因為T-90未在車臣使用,所以不會有在車臣表現不佳而名聲受損之事。T-72在車臣損失的數量也很大,而T-90從名字看來與T-72坦克拉開了距離。
1996年1月,據一位主管俄羅斯裝甲兵的國防部高級官員證實,已決定逐漸把T-90坦克變成俄羅斯武裝部隊使用的單一生產型坦克。這個決定中的關鍵詞語是「逐漸變成」,換句話說,盡管選定T-90坦克,但在鄂木斯克很可能繼
續低速生產T-80y坦克,T-80y坦克主要供出口用,以免鄂木斯克出現過分的經濟困難。
選定T-90坦克一事,軍方並未一致贊同。同年9月,那位主管俄羅斯裝甲兵的國防部高級官員在接受采訪時,稱此舉是個「錯誤」,他仍認為T-80y是出類拔萃的坦克。還認為T-90過重,功率不足,相比敏捷的T-80y坦克,這方面尤其相形見絀。
為此正在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盡管如此,一邊生產T-90,一邊又繼續生產T-80y,這很可能使得俄羅斯陸軍的標准化問題得不到解決。據俄羅斯軍方估計,為使其坦克裝備現代化,軍方每年需購置300輛新型坦克,但1995年的經費只夠購置80-90輛新坦克,在1996年只訂購58輛坦克,而且購置費還非得從1997年的預算中支出不可。據稱,計劃用1996-1997年的預算經費,購置可裝備1個軍區(很可能在遠東)的
T-90坦克,此事目前看來不容樂觀。俄羅斯政府已做出規劃,除滿足陸軍的需求外,將出口在1994-1997年新生產的2030輛T-72和T-80。
4結構特點
人們對T-90坦克的結構,在認識上一直頗為混亂。T-90坦克的外形幾乎同T-72BM坦克(它也裝有「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一模一樣,確實有些俄羅斯出版物誤把T-72BM坦克的照片標為T-90。T-90除了若干其它改進之外,它與T-72BM的主要外觀區別是,它採用了「窗簾」坦克防護系統。
雖然有許多報道說,T-90坦克裝的是T-80y坦克的炮塔,其實不是那麼回事。T-90坦克裝的是經改進的T-72BAt坦克的炮塔。之所以誤認為T-90坦克裝的是T-80y坦克的炮塔,是因為T-90坦克使用的火控和火炮系統與T-80y坦克的大體相同。保留T-72E坦克炮塔的原因是,該炮塔的防護能力是當代蘇聯坦克炮塔中首屈一指的。T-72BM坦克採用新莫斯科裝甲研究所(蘇俄主要的裝甲研究所)研製的喬巴姆裝甲,它由主裝中層(相當於380毫米的軋制均質裝中)以及435毫米的中間夾層(幾層鋁與塑料交替重疊組成)與一個可控變形部分組成。「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使防護能力增強34一57%,只是重量會增加約5噸。1999年俄羅斯用T-80U和T-90各六輛進行了防護測試,結果是T-90勝出。T-90坦克改進的核心部分是其武器系統。T-90坦克採用的是1A45T火控系統,即T-80y坦克所使用的1A45火控系統的改進型。1A45T火控系統包括lV528-l新型數字式彈道計算機,即T-80y坦克的1V528數字式彈道計算機的改進型。炮長的火控裝置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突出的問題是夜間熱成象瞄準鏡的問題,目前可供選用的有:老式TPN4-49-23瞄準鏡(最早的T-80y坦克上使用的)和新式「龍舌蘭」-2熱成像儀。「龍舌蘭」-2是俄羅斯研製的第一種坦克用熱成象儀,是供所有T-90使用的。「阿加瓦」-2瞄準鏡安裝在T-80y上原來安裝TPN4-49-23潛望式瞄準鏡的位置處。車長配有1個小型圖象顯示器,可看到炮長所看到的圖像。俄羅斯的坦克火控系統與西方大多數綜合式坦克火控系統不同,它把炮長的火控系統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緊挨著炮長艙前的潛望式炮長瞄準鏡,另一個是在炮塔前部內裝激光測距/導彈激光制導系統的綜合式瞄準鏡,說明俄羅斯的火控系統技術仍與西方有不小的差距。
T-90的改進型——T-90A的焊接型炮塔採用了新型蜂窩式碎片型裝甲。由多層並列排放的合金框架組成,在由高強度合金製成的撐架上分布有大量類似蜂窩狀金屬套,在金屬套內串列放置著一個個「凹」型的碗狀金屬體,並由耐火
橡膠封閉。當射流/彈芯侵入時,會在「蜂窩群」中產生巨大的沖擊波,而密封在金屬壁中的碗狀金屬被沖壓變形,由沖壓形成的金屬體在速度上與射流/彈芯有極
大地速差,是的碗狀金屬體沿侵徹物軸線方向猛烈擠壓並向射流/彈芯進行反侵徹,從而最終摧毀侵徹物。而在進一步的改進中,將使用普通裝甲鋼鋼製成的合金框
架和背板更換為高密度合金板(鎢合金或者貧鈾合金),進一步增強了防禦大長徑比脫殼穿甲彈的能力。
T-90A、T-90和T80UK的炮塔裝甲結構[2]
5武器系統
T-90坦克採用的是與T-80y坦克相同的2A46M-1型125毫米滑膛炮。據稱,與早先的2A46型火炮相比,這種新型2A46M-1火炮的射擊精度提高了20一25%。此外,還有一種新型2A46M-2型滑膛炮,該炮裝有1個可更換的鉻制炮膛內管,試圖提高俄羅斯坦克炮炮管的壽命。
這種新型火炮最重要的改進之處是,它能發射新一代125毫米彈。現役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3VBM17彈,該彈有3BM42碳化鎢彈頭,其穿甲深度為:在1000米射距上,著角60度時,穿甲深250毫米以上。所有生產的制式空心裝葯破甲彈為裝有3BK18M彈頭的3VBK16彈,該彈採用常規的銅制葯型罩,其破甲深度為260毫米。貧鈾葯型罩;另一種是有三重裝葯的3BK39彈頭,該彈頭採用少量首層裝葯,用以除掉任何反應裝甲。據稱,3BK29彈頭能在擊毀任何反應裝甲之後再擊穿厚度350毫米以上的主裝甲。現在部隊廣泛使用的最新型的殺傷榴彈為3VOF36彈,裝有3OF26彈頭。
T-90坦克的火控系統許可使用9K119「映射」導彈。該導彈要與9S515導彈控制系統(該系統是T一90坦克的1A45T火控系統的組成部分)結合起來使用。
T-90坦克的導彈使用的彈葯稱為3UBK14,它是由9MI19導彈和9Kh949減裝葯發射葯筒組成,外裝一隔離栓塞,以便導彈正確地裝入坦克炮內。
3UBK14彈葯如同別的任何125毫米彈葯一樣,也適用坦克上標準的自動裝彈機。該彈發射後,兩組尾翼旋即張開,一組用於保持穩定,另一組用於控制飛行方向。9M119導彈的彈體內裝有重4.2千克先進的成型裝葯戰斗部,其破甲厚度與彈徑之比約為7:1,據稱其破甲厚度為650一700毫米。「映射」導彈一直在不斷改進。
「映射」導彈發射後,其尾部上方的一個小蓋(用於保護後部瞄準光窗)脫落。T-90坦克的火控系統的激光發射器產生一個「漏斗」狀激光束,導彈在激光束中心飛行。
激光束的頻率在所投射的「漏斗」狀激光束周圍的不同扇面上可調制,以便當導彈偏離波束中心時,導彈上的制導系統可發現這個信號,修正飛行,使導彈返回到波束中心。
制導系統採用一定時器,以便周期性地改變「漏斗」狀激光束的直徑。因此,對導彈來說,激光束的直徑幾乎是保持不變的。據稱,「映射」導彈在5000米距離上的命中精度達80%。因為每枚導彈的價格為4萬美元,所以每輛坦克平均只配裝4枚。
採用「映射」導彈一事表明俄羅斯在火控設計方法上與眾不同,選擇的火控系統和穩定系統足以滿足常規彈葯在2000m距離上的使用要求,但價格較為便宜,技術的先進性較差,再輔以為數很少的精確制導彈葯,以對付4000m距離以外的目標。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新一代的大多數美國和歐洲的火控系統的設計,在4000m射程以內,可達到極高的命中精度。俄羅斯的做法其部分原因是,在大批生產能在4000m距離內作戰使用的熱成象瞄準鏡方面,還存在諸多難題。
最新型的「映射」系統是3UBK20彈,採用改進型9M119M導彈。該導彈裝有串聯式成型裝葯,用以對付爆炸反應裝甲。服役的至少有兩種125毫米炮射導彈:9M124」眼鏡蛇」(Agona)和9M119。
T-90坦克與T-72BM坦克外在的另一個差別是,T-90坦克上使用的是一種經改進的T-80坦克的指揮塔。T-90坦克的指揮塔與標準的T一72BM坦克的指揮塔有兩個明顯的差別。首先,前者使用的是NSVT
Utes12.7毫米遙控機槍和PZU-7瞄準鏡、lEtS29穩定火控系統,而後者使用的是一挺普通的人工瞄準機槍。其次,T-90坦克的新型指揮塔裝有經重大改進的觀察系統,該系統可能包括有TKN-4S(Agat-S)晝夜合一瞄準鏡。
7. 俄羅斯的坦克性能怎麼樣
俄羅斯坦克的代表應該是T-90主戰坦克
T-90主戰坦克,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蘇聯/俄羅斯研製的一型第三代主戰坦克。
8. 俄羅斯T-90和T-90S,T-90C有什麼不同
T-90 是俄羅斯研製的主戰坦克。它改良自T-72,但採用T-80U的火控系統。
T-90S和T-90C其實是一回事,是T-90A外銷版,因為俄文的西里爾字母es看起來像英文的c。
T-90數據:
乘員:3人
長度:9.53米
寬度:3.78米
重量:46.5噸
最大速度:6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375公里(外掛油箱後550公里)
主要武器:125毫米滑膛炮
輔助武器:7.62毫米機槍×1、KORD/NSV 12.7毫米機槍×1
T-90S 原是專為出口印度設計的,並2006年間開始在直接印度當地生產,全名為T-90S Bhishma。「Bhishma」是印度史詩中的一個人物。2001印度購買310輛T-90S且另付了120輛的貨款,已經有90輛半完成、100輛幾乎完成生產。S型都由烏拉爾機車車輛廠廠生產並升級車里亞賓斯克拖拉機廠開發的1000馬力引擎。印度偏好T90是因為它直接由印度目前用的T-72開發而成訓練和後勤都簡化不少。
T-90和T-90S主要區別:
1、火炮
T-90S裝有1門125毫米2A46M-1滑膛炮,是2A46型火炮的改進型。該炮是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蘇聯主戰坦克最好的坦克炮。
T-90A主戰坦克主要武器是1門更先進、威力更大的125毫米2A46M-4型滑膛坦克炮,2A46M-4坦克炮是2A46型滑膛坦克炮最新改進型。
2、彈葯
出口型裝備的是3BM42型鎢合金穿甲彈,這是蘇聯時期至90年代初、中期,蘇俄裝甲部隊最為先進的穿甲彈,穿深600毫米
T-90A裝有俄羅斯全新一代125毫米口徑的新型彈葯,全新的3BM48系列穿甲彈擁有擊穿850毫米厚的軋制均質鋼裝甲板的能力。
3、火控
T-90S的火控系統為1A45T型,由於車長、炮長的瞄準鏡雙向穩定,熱像儀在垂直方向獨立穩定,水平方向隨動火炮穩定
T-90A的1A45M型(大多稱1A46)火控系統是俄羅斯全新研製的。全系統由以下子系統組成:1A42U自動化火控系統、T01-P02T熱成像瞄準儀、PNK-4S車長觀測瞄準系統、後視攝像系統、2E42-4武器穩定系統等系統。
T-90A的火控系統採用「獵-殲」式,車長和炮長都可以控制火炮瞄準和開火,而且無論是哪種攻擊模式都具有很高的首發命中率。
4、防護
目前出口印度的T-90S其炮塔由「喬巴姆」復合裝甲鑄造而成,內含435毫米厚的鋁塑料夾層,基體裝甲厚度相當於380毫米厚的軋制均質鋼裝甲。經測試,T-90S的抗穿甲能力相當於530毫米軋制均質鋼裝甲,抗破甲能力相當於520毫米軋制均質鋼裝甲。
T-90A的炮塔採用多層復合裝甲(炮塔頂部除外)為主的基本裝甲防護,為全新的「碎片」復合裝甲,這種新型「碎片」裝甲與T-80U的「蜂窩」裝甲原理基本類似,主要區別是,在每個鈦合金作為構架的「蜂窩」內加入了碗型無底金屬體。改進了陶瓷的製造工藝,生產出了新的陶瓷球(LOS),同時也開發了新的裝甲構成模式,真正實現了約束型的裝甲構成。 安裝新一代「Relikt」附加反應裝甲後,T-90A的硬防護達到一個空前高的水平,對穿甲彈和破甲彈的防護能力大為提高,其車體可達950~1500毫米,炮塔是1150~1800毫米。
5、發動機
T-90S的動力系統為一台617.4千瓦(840馬力)的B-84M型四沖程渦輪增壓多燃料柴油機,由於自重為46.5噸,使得T-90的單位功率僅為18馬力/噸。
T-90A則換裝了一台馬力更大,更先進的V-92S2型柴油機,最大功率達到735千瓦,遠遠大於T-90S的B-84M型。
6、其他
T-90A還有許多T-90S沒有的標准裝備,比如涉水裝備、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挖壕具(刮鏟式推土機)、電動水泵以及內外通信設備。為在低溫條件下作戰,還裝備了發動機預熱設備和乘員艙的加熱設備,這些T-90S都是沒有的。
相比之下,出口型的坦克要低於俄羅斯自用型一個檔次,或者說有整整一代的差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猴版」。
9. 俄羅斯的T-90與中國的96式主戰坦克綜合實力對比
俄制T-90坦克,是前蘇聯陸軍所擁有的5萬輛主戰坦克的最強悍型主戰坦克,其配備帶有穩定裝置的晝夜瞄準系統和熱成像瞄準系統,其主炮為125毫米滑膛炮,由自動裝彈機裝彈,除發射普通炮彈外,也能發射AT-11「狙擊手」激光制導導彈,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約750毫米,可使該坦克在敵坦克、車載反坦克制導武器和攻擊直升機攻擊T-90之前將其消滅。T-90坦克曾為前蘇聯和俄羅斯起到了阻嚇北約的很大作用。 事實上,T-90主戰坦克也是T-72的一種改進型,但由於使用了T-80的先進技術,並且性能提高相當大,因而重新命名為T-90。它主要採用了T-72BM坦克的裝甲防護系統和T-80坦克先進的火控系統,戰斗全重50噸,乘員3人,發動機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50千米。
T-90的火控系統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進型,改進項目包括:彈道計算機、炮長測距/瞄準鏡、火炮穩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T-72的型號相同,均為1門125毫米滑膛炮,但彈葯做了改進,採用新型破甲彈和殺傷爆破彈,提高了對付反應裝甲的破甲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 嚴格的說,作為一代精英系列坦克的T-90,只能算是第三代初級產物,作為新時代的高新技術電子對抗來衡量,T-90已是跟不上時代了。 作為中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99式,已被公認為陸戰之王。她是中國國防工業的驕傲,最主要的是,電子化戰斗車輛特徵為整車「全電化」數控,以電子傳動系統為基礎,配有電子武器系統、電子防護系統和電子綜合系統的一種新概念車輛。而坦克的三大主系統,炮控系統是重鎮之重,火炮控制電傳裝置更是中國新型坦克的關鍵獨有的技術,以致讓軍事世界的坦克同行不得不驚嘆。 美國軍事智庫「戰略研究機構」負責人詹姆斯�6�1鄧尼根聲稱,中國的99式坦克「從理論」上說,應該強於美軍新型的M1A2主戰坦克,比如裝甲防護,99式的厚度為500至600毫米,外有雙層的主動反應保護層,從而使得其實際防護層厚度為1000至1200毫米。而美軍M1A2主戰坦克120毫米口徑主炮的穿透力為810毫米,因此美軍主戰坦克的主炮打不穿中國的99式。而美軍的M1A2的防護層厚度為600至700毫米,中國99式的主炮穿透能力為850毫米,戰場上如果兩種坦克迎頭相遇,美軍的M1A2坦克「要吃大虧」。 那麼從中我們可以得出,T-90最大穿透力的750毫米,對中國的99式來說傷不到皮毛。而T-90的防護層厚度還沒有美軍的M1A2的防護層厚,可想而知其結局會是如何的慘烈。更為不忍心說的是,據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可靠消息,繼中國99式坦克正式列裝解放軍後,中國的第四代新型主戰坦克——全復合材料研發代號為CN-M的新概念坦克已經浮出水面,據相關專家介紹,新一代的坦克大量採用炭素拉纖復合材料,整車總量在25噸左右,發動機採用新型的雙凸輪沖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800馬力,最大速度可達180KM/h,0~100KM的加速時間只需要8S,整個動力系統指標高居世界第一,令人望而生畏。 CN-M前裝甲厚度為580MM,相當於1350MM的勻質鋼厚度,外掛針式反應爆炸裝甲,使整車的防禦能力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炮塔頂部採用圓錐型設計,敷設高強度的C60高分子防爆瓦,可以有效抗擊反坦克導彈的擊頂攻擊。最引人注目的是,該型坦克裝有激光眩目對抗系統,配合車載激光雷達,能同時跟蹤48個移動目標,並自動選擇16個危險度最高的目標進行干擾和襲擊。坦克採用先進的激光穩像式火控系統,其炮塔左後方的組合式量子光電系統,包括有激光熱像儀和激光測距機。它的出現表明我國坦克的夜視夜瞄能力有了革命性的進展。 CN-M坦克採用了先進的戰場數據共享系統,可以最多同時和2048輛坦克同時交換戰場信息,通過車載高速嵌入式網路電腦進行分布計算,可以由電腦決定火力的分布以及控制坦克自身的運動狀態。CN-M坦克預計最早在2015年可以正式列裝部隊,屆時將對各國陸軍的作戰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就連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新一代坦克的研究計劃深表憂慮,並在積極尋求應對之道。而作為敢於直接與中國對抗的印度,今天還在拿冷戰時期的產品在大肆炫耀,真有點為其感到可憐,看來印度若還不清醒頭腦,理性面對現實,否則不是輸得太慘,而是輸得連本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