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國家的軍隊走正步
正步,是指一種隊伍行進的步法,意在展現軍威,但訓練費時費力,主要應用於閱兵分列式和其他禮節性場合中行進的軍人。正步最初是普魯士軍隊在19世紀初期在閱兵中使用的。如今,各個地區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但行進時的主要特徵均為,每個人上身直立,兩腿綳直和兩腳著地用力,隊伍遵循一定節奏整齊前進。
歐洲
歐洲諸多走正步的國家,主要是受到德俄兩國的影響,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歐洲國家已逐步摒棄了正步這一行進形式。受到德國影響的國家有:法西斯時期義大利;受到俄羅斯影響
的國家有: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東歐(現多舍棄)的眾多社會主義國家。
德國
德國作為正步的發祥地,在普魯士之後統一的德意志政權中得以一脈相承,實際上在二戰結束前德軍一直保留著接受檢閱走正步的傳統。希特勒認為正步走能夠強有力地整頓紀律,於是1920年代,希特勒在納粹黨沖鋒隊內部率先推行普魯士軍隊的正步走。在1933年,納粹黨執政後,正步正式成為了納粹黨衛隊和德國國防軍的步法。1937年,墨索里尼在訪問柏林期間,對德軍的正步走十分崇拜,隨之也把正步帶到了義大利。二戰結束後,西部的聯邦德國把正步當做納粹主義的象徵之一而徹底廢除,而東部的民主德國仍保留著正步的傳統。1990年,統一前的民主德國也廢除了正步這一規定。
俄羅斯
在沙皇時期,普魯士正步傳入俄國,並作為閱兵的唯一正式步法。十月革命後,新生
的社會主義政權稍作修改後繼承了沙俄的正步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隨著超級大國勢力的擴大,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均將正步列入了軍事操練技能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原來蘇聯時代的正步,大型的慶典(如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仍保持正步的傳統。
亞洲
蒙古、越南、寮國、阿富汗、亞塞拜然等社會主義國家或原社會主義國家受到的是蘇聯式的影響,伊朗受到德國的影響。
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來重視正步的訓練,認為這是建立軍隊紀律性和體現軍威的重要形式,所以對正步的行進步法有著苛刻的要求。有人說解放軍的正步源於蘇聯,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它是源於古老的普魯士操典,與納粹德國正步最像,只不過擺臂動作大,抬臂高而平,其它的基本一致。其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解放軍起先走的是英式正步,這從開國大典閱兵式中可以看出來。建國60周年獻禮片《鐵流1949》里有一段台詞描寫:「軍委首長連夜開會研究後一致認為,蘇式正步不適合中國軍人,最後決定放棄蘇式正步,採用劉伯承司令員親手制定的步兵操典。「這套步兵操典正是以德軍正步為模板,並借鑒蘇聯的經驗,加以改動,主要是增加了手臂的擺動,將步幅調整適合中國人的體型。1964年,解放軍《隊列條令》中首次出現閱兵條款。
朝鮮
朝鮮接受了蘇聯的正步隊列條例,並加以改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朝鮮人民軍在正步行進時不擺臂而高踢腿成直角,前進時重心在兩腳間逐漸交換,很有氣勢但難度較大。
美洲
除古巴受到蘇聯的影響外,美洲的正步主要是受到了德國出色軍事教官的影響,如阿根廷等國。
美國
雖然美國也有大型閱兵,但是美國認為正步是舊時代大陸獨裁政權的象徵,並從訓練難度以及人體工學考量,在美軍隊列規定里沒有正步。
非洲
衣索比亞和安哥拉受到的是蘇聯的影響。
㈡ 各國軍隊的步法(齊步、正步)
看別國的都有點搞笑。俄國正步就是手貼褲縫不動,就腳踢正步。德國是「鵝步」,手臂擺動沒有我們高。印度的正步腳踢得高。這是幾種比較有名的步伐,還有很多,樓主可以去優酷上看。
㈢ 世界各國軍隊正步走 圖片
正步,也稱鵝式正步(Goose Step),源於普魯士,19世紀初期在閱兵中使用,在普法戰爭後隨著各國學習普魯士軍事制度而傳遍世界,至今仍在東歐、亞洲和拉美許多國家作為檢閱時的步法使用。
閱兵形式也大體上可分為蘇式閱兵、英式閱兵、法式閱兵和美式閱兵四種,但各國的正步經過修改,有各自特色。
1.朝鮮——齊腰部
印度士兵舉行降旗儀式,印度士兵擺臂高過頭頂,一名士兵將腿貼向面部。
㈣ 朝鮮和和俄羅斯前蘇聯的閱兵式為什麼踢正步的時候不擺雙臂呢
完全不一樣,朝鮮人的正步雙臂不會擺動,而且抬腿非常高,進行時躍動感很強。前蘇聯的正步手臂擺動幅度是很大的,抬頭挺胸,形象十分高傲,你可以看現在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前蘇聯國家的正步走法(9.3大閱兵中就有),它們的依然繼承著蘇聯的正步走姿。
㈤ 怎樣學習走正步
正步走的動作要領:當聽到「正步走」的口令後,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腿要蹦直,腳尖下壓,腳掌 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是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著夏季作馴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馴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厘米),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0-116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gMCwk6pR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