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巴西俄羅斯古巴哪個離日本近

巴西俄羅斯古巴哪個離日本近

發布時間:2022-12-11 06:55:19

⑴ 有人知道嗎

歷屆奧運會獎牌榜

--------------------------------------------------------------------------------

第一屆雅典奧運會(1896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11 7 1
希臘 10 19 17
德國 6.5 5 2
法國 5 4 2
英國 2.5 3 1
匈牙利 2 1 2
奧地利 2 - 3
澳大利亞 2 - -
丹麥 1 2 4
瑞士 1 2 -

第二屆巴黎奧運會(1900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法國 26 36 33
美國 20 14.5 15.5
英國 17 7.5 12
比利時 5 6 3
瑞士 5 3 1
德國 4 2 2
義大利 2 2 -
澳大利亞 2 - 4
丹麥 1.5 3 2
匈牙利 1 2 2
荷蘭 1 1 3
古巴 1 1 -
加拿大 1 - 1
瑞典 0.5 – 1

第三屆聖路易斯奧運會(1904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70 74 67
古巴 5 2 3
德國 4 4 5
加拿大 4 1 -
匈牙利 2 1 1
奧地利 2 1 1
英國 1 1 -
瑞士 1 - 1
希臘 1 – 1

第四屆倫敦奧運會(1908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英國 56 50 39
美國 23 12 12
瑞典 8 6 11
法國 5 5 9
德國 3 5 4
匈牙利 3 4 2
加拿大 3 3 7
挪威 2 3 3
義大利 2 2 -
比利時 1 5 2
澳大利亞 1 2 2
俄國 1 2 -
芬蘭 1 1 3
南非 1 1 –

第五屆斯德哥爾摩奧運會(1912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瑞典 24 24 17
美國 23 19 19
英國 10 15 16
芬蘭 9 8 9
法國 7 4 3
德國 5 13 7
南非 4 2 -
挪威 4 1 5
匈牙利 3 2 3
加拿大 3 2 3
義大利 3 1 2
澳大利亞 2 2 2
比利時 2 1 3
丹麥 1 6 5
希臘 1 – 1

第六屆奧運會因世界大戰未能舉行

第七屆安特衛普奧運會(1920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41 27 27
瑞典 17 19 26
英國 15 15 13
芬蘭 15 10 9
比利時 14 11 11
挪威 13 7 8
義大利 13 5 5
法國 9 19 13
荷蘭 4 2 5
丹麥 3 9 1
南非 3 4 3
加拿大 2 3 3
瑞士 2 2 7
愛沙尼亞 1 2 -
巴西 1 1 1

第八屆巴黎奧運會(1924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45 27 27
芬蘭 14 13 10
法國 13 15 11
英國 9 13 12
義大利 8 3 5
瑞士 7 8 10
挪威 5 2 3
瑞典 4 13 12
荷蘭 4 1 5
比利時 3 7 3
澳大利亞 3 1 2
丹麥 2 5 2
匈牙利 2 3 4
南斯拉夫 2 - -
捷克斯洛伐克 1 4 5
阿根廷 1 3 2
愛沙尼亞 1 1 4
南非 1 1 1
盧森堡 1 1 -
希臘 1 - -

第九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1928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22 18 16 日本 2 2 1
德國 10 7 14 愛沙尼亞 2 1 2
芬蘭 8 8 9 埃及 2 1 1
瑞典 7 6 12 奧地利 2 - 1
義大利 7 5 7 挪威 1 2 1
瑞士 7 4 4 澳大利亞 1 2 1
法國 6 10 5 波蘭 1 1 3
荷蘭 6 9 4 南斯拉夫 1 1 3
匈牙利 4 5 - 南非 1 - 1
加拿大 4 4 7 愛爾蘭 1 - -
英國 3 10 7 西班牙 1 - -
阿根廷 3 3 1 印度 1 - -
丹麥 3 1 2 紐西蘭 1 - -
捷克斯洛伐克 2 5 2 烏拉圭 1 - -

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1932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41 32 30 阿根廷 3 1 -
義大利 12 12 12 加拿大 2 5 8
法國 10 5 4 荷蘭 2 5 -
瑞典 9 5 9 波蘭 2 4 1
日本 7 7 4 南非 2 - 3
匈牙利 6 4 5 愛爾蘭 2 - -
芬蘭 5 8 10 捷克斯洛伐克 1 2 1
德國 4 12 5 奧地利 1 1 3
英國 4 7 5 印度 1 - -
澳大利亞 3 1 1

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1936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德國 33 26 30 奧地利 4 6 3
美國 24 20 12 捷克斯洛伐克 3 5 -
匈牙利 10 1 5 阿根廷 2 2 3
義大利 8 9 5 愛沙尼亞 2 1 2
芬蘭 7 6 6 埃及 2 1 2
法國 7 6 6 瑞士 1 9 5
瑞典 6 5 9 加拿大 1 3 5
日本 6 4 8 挪威 1 3 2
荷蘭 6 4 7 土耳其 1 - 1
英國 4 7 3 印度 1 - -
紐西蘭 1 - -

第十二屆東京奧運會(1940年)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能舉行

第十三屆倫敦奧運會(1944年)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能舉行

第十四屆倫敦奧運會(1948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38 27 19 阿根廷 3 3 1
瑞典 16 11 17 澳大利亞 2 6 5
法國 10 6 13 比利時 2 2 3
匈牙利 10 5 12 墨西哥 2 2 2
義大利 8 12 9 埃及 2 2 1
芬蘭 8 7 5 南非 2 1 1
土耳其 6 4 2 挪威 1 3 3
捷克斯洛伐克 6 2 3 牙買加 1 2 -
瑞士 5 10 5 奧地利 1 - 3
丹麥 5 7 8 印度 1 - -
荷蘭 5 2 9 秘魯 1 - -
英國 3 14 6

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1952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40 19 17 丹麥 2 1 3
蘇聯 22 30 19 土耳其 2 - 1
匈牙利 10 10 16 日本 1 6 2
瑞典 12 12 10 英國 1 2 8
義大利 8 9 4 阿根廷 1 2 2
捷克斯洛伐克 7 3 3 波蘭 1 2 1
法國 6 6 6 南斯拉夫 1 2 -
芬蘭 6 3 13 加拿大 1 2 -
澳大利亞 6 2 3 羅馬尼亞 1 1 2
挪威 3 2 - 紐西蘭 1 - 2
瑞士 2 6 6 巴西 1 - 1
南非 2 4 4 印度 1 - 1
牙買加 2 3 - 盧森堡 1 - -
比利時 2 2 –

第十六屆墨爾本奧運會(1956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蘇聯 37 29 32 伊朗 2 2 1
美國 32 25 17 加拿大 2 1 3
澳大利亞 13 8 14 紐西蘭 2 - -
匈牙利 9 10 7 波蘭 1 4 4
義大利 8 8 9 捷克斯洛伐克 1 4 1
瑞典 8 5 6 保加利亞 1 3 1
德國 6 13 7 丹麥 1 2 1
英國 6 7 11 愛爾蘭 1 1 3
羅馬尼亞 5 3 5 挪威 1 - 2
日本 4 10 5 墨西哥 1 - 1
法國 4 4 6 印度 1 - -
土耳其 3 2 2 巴西 1 - -
芬蘭 3 1 11

第十七屆羅馬奧運會(1960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蘇聯 43 29 31 丹麥 2 3 1
美國 34 21 16 紐西蘭 2 - 1
義大利 13 10 13 保加利亞 1 3 3
德國 12 19 11 瑞典 1 2 3
澳大利亞 8 8 6 芬蘭 1 1 3
土耳其 7 2 - 南斯拉夫 1 1 -
匈牙利 6 8 7 奧地利 1 1 -
日本 4 7 7 巴基斯坦 1 - 1
波蘭 4 6 11 挪威 1 - -
捷克斯洛伐克 3 2 3 希臘 1 - -
羅馬尼亞 3 1 6 衣索比亞 1 - -
英國 2 6 12

第十八屆東京奧運會(1964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36 26 28 羅馬尼亞 2 4 6
蘇聯 30 31 35 荷蘭 2 4 4
日本 16 5 8 土耳其 2 3 1
德國 10 22 18 瑞典 2 2 4
義大利 10 10 7 丹麥 2 1 3
匈牙利 10 7 5 南斯拉夫 2 1 2
波蘭 7 6 10 比利時 2 - 1
澳大利亞 6 2 10 法國 1 8 6
捷克斯洛伐克 5 6 3 加拿大 1 2 1
英國 4 12 2 瑞士 1 2 1
保加利亞 3 5 2 印度 1 - -
芬蘭 3 - 2 衣索比亞 1 - -
紐西蘭 3 - 2 巴哈馬 1 - -

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會(1968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45 28 34 南斯拉夫 3 3 2
蘇聯 29 32 30 荷蘭 3 3 1
日本 11 7 7 保加利亞 2 4 3
匈牙利 10 10 12 伊朗 2 1 2
民主德國 9 9 7 瑞典 2 1 1
法國 7 3 5 土耳其 2 - -
捷克斯洛伐克 7 2 4 丹麥 1 4 3
聯邦德國 5 11 10 加拿大 1 3 1
澳大利亞 5 7 5 芬蘭 1 2 1
英國 5 5 3 挪威 1 1 -
波蘭 5 2 11 衣索比亞 1 1 -
羅馬尼亞 4 6 5 紐西蘭 1 - 2
義大利 3 4 9 突尼西亞 1 - 1
肯亞 3 4 2 委內瑞拉 1 - -
墨西哥 3 3 3 巴基斯坦 1 - -

第二十屆慕尼黑奧運會(1972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蘇聯 50 27 22 芬蘭 3 1 4
美國 33 31 30 古巴 3 1 4
民主德國 20 23 23 荷蘭 3 1 1
聯邦德國 13 11 16 法國 2 4 7
日本 13 8 8 捷克斯洛伐克 2 4 2
澳大利亞 8 7 2 肯亞 2 3 4
波蘭 7 5 9 南斯拉夫 2 1 2
匈牙利 6 13 16 挪威 2 1 1
保加利亞 6 10 5 朝鮮 1 1 3
義大利 5 3 10 紐西蘭 1 1 1
瑞典 4 6 6 烏干達 1 1 -
英國 4 5 9 丹麥 1 - -
羅馬尼亞 3 6 7

第二十一屆蒙特利爾奧運會(1976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蘇聯 49 41 35 義大利 2 7 4
民主德國 40 25 25 法國 2 3 4
美國 34 35 25 南斯拉夫 2 3 4
聯邦德國 10 12 17 捷克斯洛伐克 2 2 4
日本 9 6 10 紐西蘭 2 1 1
波蘭 7 6 13 韓國 1 1 4
保加利亞 6 9 7 瑞士 1 1 2
古巴 6 4 3 挪威 1 1 -
羅馬尼亞 4 9 14 朝鮮 1 1 -
匈牙利 4 5 13 牙買加 1 1 -
芬蘭 4 2 - 丹麥 1 - 2
瑞典 4 1 - 墨西哥 1 - 1
英國 3 5 5 特立尼過和多巴哥 1 - -

第二十二屆莫斯科奧運會(1980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蘇聯 80 69 46 南斯拉夫 2 3 4
民主德國 47 37 42 澳大利亞 2 2 5
保加利亞 8 16 17 丹麥 2 1 2
古巴 8 7 5 巴西 2 - 2
義大利 8 3 4 衣索比亞 2 - 2
匈牙利 7 10 15 瑞士 2 - -
羅馬尼亞 6 6 13 西班牙 1 3 2
法國 6 5 3 奧地利 1 2 1
英國 5 7 9 希臘 1 - 2
波蘭 3 14 15 印度 1 - -
瑞典 3 3 6 比利時 1 - -
芬蘭 3 1 4 辛巴威 1 - -
捷克斯洛伐克 2 3 9

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83 61 30 澳大利亞 4 8 12
羅馬尼亞 20 16 17 芬蘭 4 2 6
聯邦德國 17 19 23 瑞典 2 11 6
中國 15 8 9 墨西哥 2 3 1
義大利 14 6 12 摩洛哥 2 - -
加拿大 10 18 16 巴西 1 5 2
日本 10 8 14 西班牙 1 2 2
紐西蘭 8 1 2 比利時 1 1 2
南斯拉夫 7 4 7 奧地利 1 1 1
韓國 6 6 7 葡萄牙 1 - 2
英國 5 11 21 肯亞 1 - 1
法國 5 7 16 巴基斯坦 1 - -
荷蘭 5 2 6

第二十四屆漢城奧運會(1988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蘇聯 55 31 46 捷克斯洛伐克 3 3 2
民主德國 37 35 30 紐西蘭 3 2 8
美國 36 31 27 加拿大 3 2 5
韓國 12 10 11 波蘭 2 5 9
西德 11 14 15 挪威 2 3 -
匈牙利 11 6 5 荷蘭 2 2 5
保加利亞 10 12 13 丹麥 2 2 5
羅馬尼亞 7 11 6 巴西 1 2 3
法國 6 4 6 芬蘭 1 1 2
義大利 6 4 4 西班牙 1 1 2
中國 5 11 12 土耳其 1 1 -
英國 5 9 10 摩洛哥 1 2 -
肯亞 5 2 2 蘇利南 1 - -
日本 4 3 7 葡萄牙 1 - -
澳大利亞 3 6 5 奧地利 1 - -
南斯拉夫 3 4 5

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1992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獨聯體 45 38 29 波蘭 3 6 10
美國 37 34 37 荷蘭 2 6 7
德國 33 21 28 肯亞 2 4 2
中國 16 22 16 挪威 2 4 1
古巴 14 6 11 土耳其 2 2 2
西班牙 13 7 2 印度尼西亞 2 2 1
韓國 12 5 12 巴西 2 1 -
匈牙利 11 12 7 希臘 2 - -
法國 8 5 16 瑞典 1 7 4
澳大利亞 7 9 11 芬蘭 1 2 2
義大利 6 5 7 丹麥 1 1 4
加拿大 6 5 7 摩洛哥 1 1 1
英國 5 3 12 愛爾蘭 1 1 -
羅馬尼亞 4 2 1 埃賽俄比亞 1 - 2
捷克斯洛伐克 4 2 1 阿爾及利亞 1 - 1
朝鮮 4 - 5 愛沙尼亞 1 - 1
日本 3 8 11 立陶宛 1 - 1
保加利亞 3 7 6 瑞士 1 - -

第二十六屆亞特蘭大奧運會(1996年)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美國 44 32 25 愛爾蘭 3 0 1
俄羅斯 26 21 16 瑞典 2 4 2
德國 20 18 27 挪威 2 2 3
中國 16 22 12 比利時 2 2 2
法國 15 7 15 奈及利亞 2 1 3
義大利 13 10 12 朝鮮 2 1 2
澳大利亞 9 9 23 衣索比亞 2 - 1
古巴 9 8 8 阿爾及利亞 2 - 1
烏克蘭 9 2 12 英國 1 8 6
韓國 7 15 5 白俄羅斯 1 6 8
波蘭 7 5 5 肯亞 1 4 3
匈牙利 7 4 10 牙買加 1 3 2
西班牙 5 6 6 芬蘭 1 2 1
羅馬尼亞 4 7 9 印尼 1 1 2
荷蘭 4 5 10 南斯拉夫 1 1 2
希臘 4 4 - 伊朗 1 1 1
捷克 4 3 4 斯洛伐克 1 1 1
瑞士 4 3 - 亞美尼亞 1 1 -
丹麥 4 1 1 克羅埃西亞 1 1 -
土耳其 4 1 1 葡萄牙 1 - 1
加拿大 3 11 8 泰國 1 - 1
保加利亞 3 7 5 蒲隆地 1 - -
日本 3 6 5 香港 1 - -
哈薩克 3 4 4 哥斯達尼加 1 - -
巴西 3 3 9 敘利亞 1 - -
紐西蘭 3 2 1 厄瓜多 1 - -
南非 3 1 1
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各國家或地區獎牌榜

國家或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計
美國 39 25 33 97
俄羅斯 32 28 28 88
中國 28 16 15 59
澳大利亞 16 25 17 58
德國 14 17 26 57
法國 13 14 11 38
義大利 13 8 13 34
荷蘭 12 9 4 25
古巴 11 11 7 29
英國 11 10 7 28
羅馬尼亞 11 6 9 26
韓國 8 9 11 28
匈牙利 8 6 3 17
波蘭 6 5 3 14
日本 5 8 5 18
保加利亞 5 6 2 13
希臘 4 6 3 13
瑞典 4 5 3 12
挪威 4 3 3 10
衣索比亞 4 1 3 8
烏克蘭 3 10 10 23
哈薩克 3 4 _ 7
白俄羅斯 3 3 11 17
加拿大 3 3 8 14
西班牙 3 3 5 11
伊朗 3 _ 1 4
土耳其 3 _ 1 4
捷克 2 3 3 8
肯亞 2 3 2 7
丹麥 2 3 1 6
芬蘭 2 1 1 4
奧地利 2 1 _ 3
立陶宛 2 _ 3 5
亞塞拜然 2 _ 1 3
斯洛維尼亞 2 _ _ 2
瑞士 1 6 2 9
印度尼西亞 1 3 2 6
斯洛伐克 1 3 1 5
墨西哥 1 2 3 6
阿爾及利亞 1 1 3 5
烏茲別克 1 1 2 4
拉脫維亞 1 1 1 3
南斯拉夫 1 1 1 3
巴哈馬 1 1 _ 2
紐西蘭 1 _ 3 4
愛沙尼亞 1 _ 2 3
泰國 1 _ 2 3
克羅埃西亞 1 _ 1 2
喀麥隆 1 _ _ 1
哥倫比亞 1 _ _ 1
莫三比克 1 _ _ 1
巴西 _ 6 6 12
牙買加 _ 4 3 7
奈及利亞 _ 3 _ 3
比利時 _ 2 3 5
南非 _ 2 3 5
阿根廷 _ 2 2 4
中國台北 _ 1 4 5
摩洛哥 _ 1 4 5
朝鮮 _ 1 3 4
摩爾多瓦 _ 1 1 2
沙烏地阿拉伯 _ 1 1 2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_ 1 1 2
愛爾蘭 _ 1 _ 1
烏拉圭 _ 1 _ 1
越南 _ 1 _ 1
喬治亞 _ _ 6 6
哥斯大黎加 _ _ 2 2
葡萄牙 _ _ 2 2
亞美尼亞 _ _ 1 1
巴貝多 _ _ 1 1
智利 _ _ 1 1
冰島 _ _ 1 1
印度 _ _ 1 1
以色列 _ _ 1 1
科威特 _ _ 1 1
吉爾吉斯斯坦 _ _ 1 1
馬其頓 _ _ 1 1
卡達 _ _ 1 1
斯里蘭卡 _ _ 1 1
2004年奧運會金牌數量榜

排名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001 美國 35 39 29 103
002 中國 32 17 14 63
003 俄羅斯 27 27 38 92
004 澳大利亞 17 16 16 49
005 日本 16 9 12 37
006 德國 14 16 18 48
007 法國 11 9 13 33
008 義大利 10 11 11 32
009 韓國 9 12 9 30
010 英國 9 9 12 30
011 古巴 9 7 11 27
012 烏克蘭 9 5 9 23
013 匈牙利 8 6 3 17
014 羅馬尼亞 8 5 6 19
015 希臘 6 6 4 16
016 挪威 5 0 1 6
017 荷蘭 4 9 9 22
018 巴西 4 3 3 10
019 瑞典 4 1 2 7
020 西班牙 3 11 5 19
021 加拿大 3 6 3 12
022 土耳其 3 3 4 10
023 波蘭 3 2 5 10
024 紐西蘭 3 2 0 5
025 泰國 3 1 4 8
026 白俄羅斯 2 6 7 15
027 奧地利 2 4 1 7
028 衣索比亞 2 3 2 7
029 斯洛伐克 2 2 2 6
伊朗 2 2 2 6
031 中國台北 2 2 1 5
032 喬治亞 2 2 0 4
033 保加利亞 2 1 9 12
034 牙買加 2 1 2 5
烏茲別克 2 1 2 5
036 摩洛哥 2 1 0 3
037 丹麥 2 0 6 8
038 阿根廷 2 0 4 6
039 智利 2 0 1 3
040 哈薩克 1 4 3 8
041 肯亞 1 4 2 7
042 捷克 1 3 4 8
043 南非 1 3 2 6
044 克羅埃西亞 1 2 2 5
045 立陶宛 1 2 0 3
046 埃及 1 1 3 5
瑞士 1 1 3 5
048 印度尼西亞 1 1 2 4
049 辛巴威 1 1 1 3
050 亞塞拜然 1 0 4 5
051 比利時 1 0 2 3
052 以色列 1 0 1 2
巴哈馬 1 0 1 2
054 喀麥隆 1 0 0 1
阿聯酋 1 0 0 1
多明尼加 1 0 0 1
愛爾蘭 1 0 0 1
058 朝鮮 0 4 1 5
059 拉脫維亞 0 4 0 4
060 墨西哥 0 3 1 4
061 葡萄牙 0 2 1 3
062 塞黑 0 2 0 2
芬蘭 0 2 0 2
064 斯洛維尼亞 0 1 3 4
065 愛沙尼亞 0 1 2 3
066 中國香港 0 1 0 1
巴拉圭 0 1 0 1
印度 0 1 0 1
069 奈及利亞 0 0 2 2
委內瑞拉 0 0 2 2
07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0 0 1 1
哥倫比亞 0 0 1 1
敘利亞 0 0 1 1
蒙古 0 0 1 1
厄利垂亞 0 0 1 1
總計 301 301 327 929

⑵ 與日本距離相隔最近的國家是俄羅斯嗎

日本和俄羅斯隔海相望的。
沒隧道和大橋連接。
只有坐船和坐飛機

⑶ 日本,印度,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巴西,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地形特點(以哪種

1.地理位置:
① 亞洲的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亞洲的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於10S——80N 之間,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廠的大洲。③ 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亞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大小: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3.地理分區:習慣上把亞洲分為6 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各個地區和國家如下表所示:
地區 國家
東亞 中國、蒙占、朝鮮、韓國、日本等
東南亞 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東帝汶等
南亞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
西亞 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亞 俄羅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點: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亞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鹹水湖:裏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5.河流:亞洲大河受地勢影響,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徵 注入海洋
長江 自西向東 長度、流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黃河 自西向東 長度5500千米,中國第二長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東南 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於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冰期較長 北冰洋
恆河 自西向東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印度、孟加拉國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
①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②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推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於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在亞洲,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尤為突出。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區,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也較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雨熱同期,使農作物得以旺盛生長,但常受不穩定的夏季風影響而發生旱澇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
精講:(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佔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區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排序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0 個,其中有6 個位於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③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2.多樣的地域文化: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築、沙烏地阿拉伯的帳篷和長袍。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業平原(兩河流域),因其適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3.經濟發展旅異:亞洲除日本是發達國家外,其餘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國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工業基礎一般較薄弱。從20 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經濟發展較快。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問題一、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徵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地形特點: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少,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為最好,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為「聖岳」。
6、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
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4、工業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5、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問題三: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中南半島的南部又稱馬來半島。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寮國、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3、河流與城市的關系: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問題四: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問題五:俄羅斯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也跨東西半球。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國土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佔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人歐洲國家。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大河和山脈成為地形區的重要分界線。
4、河流與湖泊:俄羅斯有四大河流,「母親河」伏爾加河位於東歐平原,自北向南注入裏海,是歐洲最長的河,也是著名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緩,航運價值很高。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裏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由於緯度高,冬季漫長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問題六:俄羅斯的資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1、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2、工業: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緩慢,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②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交通運輸: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網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參崴)、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河河港)。
第八章 東半球的其它國家和地區
一、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熱點問題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周圍被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
①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
②中東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③石油輸出路線:a: 運向日本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爭的導火線,是本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中東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乾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狹小的地中海氣候。匱泛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4、文化差異: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但多數民族在這里匯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中東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猶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猶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蘭教。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
二、歐洲西部的國家、工業和旅遊業
1、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歐洲西部占歐洲的一半左右,這里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系,本區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即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形成了。它有25個成員國,都有是經濟發達國家。歐盟在世界經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工業發達,以加工製造業為主。歐洲西部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工業中心多,面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來密集地帶。
3、繁榮的旅遊業: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南歐陽光燦爛的地中海海邊風景區和沙灘浴場,北歐曲折、幽深的峽灣,引人入勝;中部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運動的好場所;獨特的風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嚴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博物館,使歐洲西部成為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地區。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成為歐洲著名的三大旅遊國。
三、歐洲西部的地形、氣候與農業
1、地形: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於大西洋暖濕流深入內陸。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3、三者之間的關系:
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
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區位於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低緯度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勢東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
2、本區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因此是很多熱帶經濟作物的故鄉,如咖啡、可可;此外,本區很多礦產資源在世界中佔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剛石、銅。
3、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①概念: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產品生產的經濟;②弊端:初級產品價格低廉,工業製成品價格昂貴,制約了本國經辦濟的發展;③形成原因: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和控制;④出路:發展多樣化農業,振興民族工業。
4、本區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人口增長過快,超過糧食及經濟增長速度,己構成了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統治和控制,本區科學技術落後,農牧業生產水平很低,糧食始終不能自給。而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於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放牧,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保護自然環境。
五、澳大利亞
1、地形: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形不同。東部有自北向南縱貫的大分水嶺。全國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從大分水嶺西則發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東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廣闊的低矮高原,佔全國面積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勢最低處有艾爾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在平原中部地勢低的地區鑿井,地下水可以自動流出地面,成為自流井,因此人們也把那裡叫做「大自流盆地」。
2、地形與農牧業: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廣闊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大型肉食動物,適合露天圍欄放牧。
3、氣候與農牧業:澳大利亞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草原氣候區,較為乾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地區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乾燥,這樣的氣候特點既適宜畜牧業也同樣適宜耕作業,因此這些地區發展了混合農業。
4、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5、澳大利亞養羊地區差異大的自然原因: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沿海的混合經營地帶,其它廣大地區放養的羊只相對較少。因為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地形較為平坦,西南部地區氣候適宜,降水相通對於其它地區較為豐富,東南部地區雖然處於大分水嶺的雨影區,但引水灌溉可以滿足其小麥種植和畜牧業的利用,因此這個地區發展混合農業比較有利。
6、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亞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面積76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唯一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幾千萬年以前,澳大利亞大陸同其它大陸分離,孤居一方,獨立發展。長期以來,自然條件比較單一,動物演化緩慢,又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的侵擾,許多珍奇的原始動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特有的動物有:袋鼠、鴯鶓、樹袋熊、鴨嘴獸等。
7、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礦產資料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鐵礦;東部沿海的煤礦和東北部的鋁土礦。澳大利亞礦產品的開采和出口也是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這個應該是吧!自己慢慢找吧!!

⑷ 美國 日本 德國 巴西 埃及 俄羅斯 澳大利亞 印度的地理位置

日本 位於亞洲東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國。其領土同我國大陸最近處僅相隔400餘海里,同台灣島更僅相隔100多海里,因而被稱作我國的「一衣帶水」的鄰國。 國土總面積約為37萬7847平方公里(其中,可居住面積11萬2884平方公里),居世界第60 位(1993年)。日本的地理特點決定了其國土資源的狀況。作為一個島國,日本的海岸線非常長。按照日本政府1996年統計,其海岸線共達33899公里,領海面積達31萬平方公里,漁業水域361萬平方公里,200海里水域面積429萬平方公里。這一島國特徵不僅使日本可以享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還為其開發海底資源、發展海洋運輸事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日本土地資源不夠豐富,農業用地即耕地資源更顯得比較貧乏。1997年,日本共有耕地49896.7平方公里,加上多年生作物用地5861.4平方公里,也只有55758.1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僅約442平方米。 森林在國土中所佔的面積則比較大。至1995年,日本共有森林2514.6萬公頃,約占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在這些森林當中,人工林為1039.8萬公頃,天然林 為1338.2萬公頃。由於對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等原因,日本每年仍然要大量進口木材。例如,1999年,日本的木材需求量為9781萬立方米,其中國產木材僅1900萬立方米,進口木材7900萬立方米。 2. 水 從年降水量來看,日本應當是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年降水量平均在1630毫米左右。不過,由於日本山高坡陡,河流又多不很長,降水中有很大一部分迅即流人大海,因而積存下來的水並不算多。 3.礦物 日本的礦物資源種類繁多,曾有有「礦物博物館」之美譽。歷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銅的出口國,鉛和鋅的蘊藏量也較豐富,還曾有過一些較大的、著名的煤礦。但是,與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規模的國家相比,無論從其礦物的蘊藏總量還是從人均佔有蘊藏量來說都是比較貧乏的。目前,在各種礦物資源當中,只有石灰石資源尚可稱之豐富,而其他資源特別是石油、煤炭、鈾等能源資源則尤顯缺乏。這一點在其需要耗費大量礦物資源的工業高速發展以後顯得更加突出。 4. 植物 日本是世界上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日本政府1999年統計,日本的野生植物種類多達31800餘種,其中纖管束植物為7087種,藻類植物約5500種,蘚苔類植物約1800種,地衣類植物約1000種,菌類植物16,500種。在這些植物當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植物約有1500多種。從世界上來看,日本的植物種類雖然少於那些擁有熱帶雨林的國家,但比其他發達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多得多。這是因為,日本的國土面積雖不很大,卻跨越了從亞熱帶到亞寒帶的廣闊地域,而且綿延起伏,海拔高度差別較大,加之島嶼眾多,形成了富有多樣性的自然環境,從而孕育了生物的多樣性。 日本的植物栽培歷史較長,許多植物是從中國等大陸國家移植過來的。櫻是日本普遍栽種的重要的觀賞樹種,櫻花是日本的「國花」。 5. 動物 據日本政府1999年統計,日本共有動物約36,900餘種,其中脊椎動物約1400種,無脊椎動物35,207種。陸棲脊椎動物的種類偏少。目前,體形大的野生動物只有熊、狼、野豬和鹿等。漁業資源比較豐富,金槍魚、沙丁魚、大麻哈魚等的產量都很高。淡水魚的種類也有不少,其中,香魚的產量最大,是日本淡水魚之王,成魚身長約30厘米左右,銀白色,有香味。 日本的鳥類動物大約有400種。其中原生鳥類約140餘種,寒帶鳥類約150 種,熱帶鳥類約50餘種,日本特有的鳥類約有近50種。水鳥較多。雉(野雞)因其美麗而被尊為日本的國鳥。丹頂鶴、信天翁、朱繯等鳥類已瀕臨滅絕,朱䴉曾僅剩一隻。1999年,我國政府為了表達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誼,向日本贈送了一對朱䴉。 昆蟲類動物亦種類繁多。其中,僅據初步統計,蟋蟀就有43種,蛙類有29種。蝴蝶類有500餘種。 印度 地理極為多種多樣,地貌從頂上蓋雪的山脈到沙漠,平原,丘陵和高原。氣候從最南方的赤道氣候,到喜馬拉雅山脈的苔原氣候。印度組成了印度次大陸的大部分,具有超過7000千米的漫長海岸線,大部分海岸線位於伸入印度洋的半島 。印度西面是阿拉伯海,東面是孟加拉灣。 肥沃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占據了印度北部,中部和東部的大部分,而德干高原占據了印度南部的大部分。印度的西部是塔爾沙漠。印度的東部和東北邊界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印度的最高點因為與巴基斯坦的領土爭端而有爭議性;印度聲稱最高點(位於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是喬戈里峰,8598米。印度在南亞次大陸佔有支配性地位,緊靠重要的印度洋商貿路線。發不了那麼多,給你網址: (包括所有因素,下同) 印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5%9C%B0%E7%90%86 埃及: http://it.sohu.com/20041010/n222415612.shtml 德國: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Germany/geography.asp 俄羅斯: http://www.dqpi.e.cn/wyx01/homepage/ru_window/guoqing/gaikuang.htm 美國: http://www.cbwchina.com/global/america/society/uageo.htm 巴西: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lmx/687103.htm 澳大利亞: http://www.lrn.cn/science/nationalgeography/200706/t20070622_124848.htm

⑸ 越南巴西西班牙沙烏地阿拉伯哪個離日本近

越南在東南亞,巴西在美洲,西班牙在歐洲,沙烏地阿拉伯在西亞,而日本在東亞。由於每個洲跨度很大,各洲之間也有界限。所以越南離日本最近。

⑹ 除了蒙古國,中國,韓國,朝鮮,俄羅斯離日本近還有那個國家離日本近

看下地圖就知道了,東南亞和太平洋的島國。

⑺ 離日本最近的幾個國家(省市)是哪 海對面的也算

1、離日本最近的國家是中國,韓國,朝鮮,俄羅斯和菲律賓。橫跨太平洋相望的國家有,美國和墨西哥等。

2、我國離日本最近的省市是上海,台灣,江蘇和浙江。

3、日本最接近韓國的釜山,光州。

(7)巴西俄羅斯古巴哪個離日本近擴展閱讀:


1、江蘇省距離日本約600多公里。南京是其省會,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北與山東接壤,東與黃海接壤,東南與浙江,上海相鄰,西與安徽接壤。

2、上海距離日本約690公里。位於中國東部,長江口,東臨東海和日本九州島,南至杭州灣,北至西至江浙一帶。

3、台灣省距離日本約110公里。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福建省。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日本東部和南部為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⑻ 日本離哪個國家最近

最准確的應該是俄羅斯。

因為俄國的北方四島距離日本的北海道只有3700米,而韓國的獨島距離日本的隱岐島卻有157.5公里。

⑼ 俄羅斯和哪個國家比較近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和哪個國家近,主要看哪個國家距離一個擰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的的距離,從這個方面說,應該是白俄羅斯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1707.52萬平方公里(占蘇聯領土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7653公里。

閱讀全文

與巴西俄羅斯古巴哪個離日本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