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俄羅斯有什麼代表性的東西嗎就像我們中國的熊貓京劇之類的
下段的文章摘自網路,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其實白俄羅斯是個小國,它本身是從前蘇聯獨立出來的,真正有代表性的東西並不多,如果說純粹代表性的東西,俄羅斯和烏克蘭要遠比白俄羅斯要深刻一些。下邊是網摘:
我們在白俄羅斯只停留了6天,短短的一周不到的時間里,雜技團演出了三場,訪問了兩個城市。提及白俄羅斯,對於國人來說,並不是太熟悉。作為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白羅斯民族在語言、風俗、宗教信等方面同俄羅斯民族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在白俄羅斯雖然時間短暫,但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算是對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有個大概的了解。
剛剛10月中旬,但是白俄羅斯已經是初冬的季節,天總是陰沉沉沒有一縷陽光,還不時下著牛毛細雨。8點之後天才亮,而下午5點暮色就降臨。雖然沒有凜冽的寒風和皚皚的白雪,但是陰霾的天空,卻讓人能感受到冬日的蕭瑟和寂寥。
如果用「風景如畫」來形容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毫不誇張。無論是街頭公園還是巷道小徑,處處都是蒼松翠柏,綠樹環抱。由於是暖冬的緣故,不少樹木依舊綠意盎然,紅黃的落葉灑滿了草坪,看上去猶如一幅幅濃筆重彩的油畫。明斯克既沒有大都市的嘈雜喧囂,也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車輛。也許是民族的習性,這里的人們生活節奏要比起北京要緩慢得多。無論是演出前的裝台,還是吃飯時,侍者上菜的速度,都是慢吞吞的。有的時候這里緩慢的節奏讓國內的同行大為著急,不管你說也好,叫也 好,速度還是依舊。然而緩慢的節奏卻絲毫不妨礙人們在這里的生活,喝著伏特加,聽著民歌,再輕舞一曲,這就是白俄羅斯人生活的一部分——悠閑自由,無拘無束。
演出自然是成功的。三場演下來,白俄羅斯的觀眾對中國雜技充滿了好奇,更讓我們難忘的是白俄羅斯觀眾的友好和熱情。在瑪捷期列那市演出結束之後,觀眾們涌到後台要求簽名留念,一些年長的女士擁抱著團里年紀小的演員長時間得熱吻,場景讓人興奮不已。除了演出,剩下的活動就是參觀游覽。團里有的人提出要去購物,接待方同意了我們的要求,帶我們逛了逛明斯克的市場和商廈。然而大家看後頗為失望:白俄羅斯的商業不是很發達,特別是輕工業產品比較匱乏,很多東西都依賴進口,特別是服裝很多都來自中國。商廈還都停留在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幾乎是沒有什麼東西可值得買。有意思的是同行的一位,在商場裡面看上了一款白俄羅斯 風格的花瓶,正打算買下作為紀念。旁人突然發現花瓶的外殼包裝上赫然印刷著「高檔優質瓷器」幾個字。大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調侃為「出口轉內銷」。
如果有人問,什麼東西最能夠代表白俄羅斯?我個人的回答是白樺樹和土豆。雖然在白俄羅斯只有短短的6天,而這兩樣東西卻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先談談白樺樹吧,似乎無論我在白俄羅斯的何處,白樺樹時時都會出現在我的眼前。它們或是三五棵一群,或是成百上千棵成林。雖然正值初冬季節,明黃的樹葉鋪滿了大地,斑駁的白樺樹干,纖細的樹枝,在寒風中婆娑舞動。白樺樹是美的,無法形容的美,眼前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斑斕色彩;閉上雙眼,耳邊是白樺樹在風中輕舞飛揚的瑟瑟之音,而觸動你心底的卻是那種悲涼蕭瑟的美。看著白樺樹,我突然明白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為何充滿了哀怨別離惆悵之緒,也似乎只有理解了寒風中寂寞的白樺樹,才能更好的領會白俄羅斯民族的精神。
土豆對我而言本來沒有什麼,但是在白俄羅斯主要是以土豆為主食,讓人難以忘懷。土豆的各種做法讓我們都嘗遍了:煮土豆、土豆泥、炸土豆片、煎土豆、烤土豆、土豆湯、土豆色拉,甚至連早飯時的煎雞蛋都不忘記給上面放上兩塊土豆。同行的中國美術館的同事在談到白俄羅斯姑娘的時候,戲稱道:「白俄羅斯的姑娘年輕的時候貌美如花,至於年紀大了以後變成胖子,那是因為土豆的後勁比較大給催胖了。」白俄羅斯的土豆宴席,讓我回國後一段時間看到土豆直倒胃口。現在覺得還是中國的菜博大精深,味美可口呀!
❷ 白俄羅斯有什麼習俗
白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大多慣以握手為禮,握手時要脫下手套,禁忌隔著門檻握手。
也習慣以擁抱禮會見客人。特別好的朋友久別重逢,會用擁抱和親吻。一般是擁抱後互相親吻臉頰三次,先右再左再右。
白俄羅斯人對親朋好友問的相見,一般慣施親吻禮:長輩對晚輩,一般以吻額為最親切;朋友之間,一般都吻面頰;男子對尊敬的婦女,多施吻手禮;夫婦或情侶之間施吻唇禮。
與陌生女士相見,不要主動握手,更不能過分親熱。除非對方主動跟你握手,可以說兩句贊美女士年輕漂亮的話,一定會得到對方的好感。
他們對鹽十分崇拜,認為鹽能驅邪除災,故又對把鹽碰撒比較忌諱,認為其為不祥的預兆。按古老習俗,就是喜歡用麵包和鹽招待客人。因為在古俄羅斯鹽很珍貴,只有款待貴賓時才能在宴席上見到,而麵包在當時則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徵。通常,主人手捧麵包,客人躬身接過麵包,先對麵包示以親吻,然後掰一小塊,撒上一點鹽,品嘗一下,表示感謝。流傳至今,俄羅斯人用麵包和鹽招待客人以示善意和友好,已成為俄羅斯人與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應邀做客,進屋後應脫衣帽,先向女主人問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問好。迎接客人的儀式有一定之規,重要的客人由主人在過道屋迎接,一般的客人由主人在房間里等待。此外,在家門口迎客的是家裡地位最低的人,在門廊迎賓的則是一家之主。
會客時賓主坐次也有講究,最尊貴的座位是家裡聖像的下面,主人坐在貴賓的右手。告別時,客人要先向聖像祈禱,然後與主人行吻禮,視客人的尊貴程度,主人決定將客人送至房間門口或送至屋門檻。
❸ 白俄羅斯人的長相、性格和習俗
白俄羅斯人從起源上說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白種人,長相/頭發的顏色和眼睛各有不同,和俄羅斯人相近
性格比較溫和,絕大多數溫文爾雅
習俗也和俄羅斯相近
❹ 去白俄羅斯要帶些什麼帶什麼禮物送人好
【經濟】 白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電子及激光技術比較發達和先進;農業和畜牧業較發達,馬鈴薯、甜菜和亞麻等產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居於前列。自1996年以來,經濟穩步增長。2002年3月,盧卡申科總統提出「白俄羅斯發展模式」,強調以民為本、漸進改革、穩中求進,摒棄全盤私有化和休克療法,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和可調控的面向社會的市場經濟體系。2003年GDP同比增長6.8%,工業增長6.8%,農業增長6.8%。以擴大出口、增加住房建設和糧食生產為重點的經濟方針初見成效。但在改造計劃經濟體系,建立市場經濟方面仍面臨不少困難,如資金短缺、產品競爭力不強、企業效益不高、虧損嚴重 洗衣粉,肥皂,香皂可以不用帶,到了之後再買。 進海關時這些東西必須帶在身上
❺ 白俄羅斯旅遊注意事項有哪些去白俄羅斯旅遊要注意些什麼東西
1.白俄羅斯近年經濟情況不佳,故社會情況亦不甚穩定,雖目前政府採行前蘇聯式之控制手段,僅能維持表象之安定。我國人若前來白俄羅斯,無論觀光、經商、考察,務須謹言慎行,同時注意財不露白原則,以免為宵小覬覦。2.白俄羅斯治安狀況並非完善,入夜後避免在外逗留。除非必要,不要與軍警治安人員打交道,免生無謂困擾。注意恐怖分子活動的信息。3.所有相關手續、證明文件務須求其完備,避免為不肖官員趁機訛詐。4.若自莫斯科轉機前來或經莫斯科轉機回國,都必須有俄國簽證或過境簽證,因飛航明斯克與莫斯科間班機與俄國一般國際航班並非同一機場,若無前述簽證將進退維谷。類似案例,已有數起,請國人務加註意。5.因風向緣故,白俄羅斯系前蘇聯車諾比核災變最大受害地區,影響至今仍極嚴重,尤以東南部為最。國人前來白俄羅斯於飲食、生活等各方面,均需特別留意防範。6.若系搭乘火車自莫斯科前來,因入境時不檢查(有時自莫斯科抵達之班機海關亦不查驗),則出境時「可能」構成困擾(如所攜之外幣超過3000美元),這方面尚不見該國有明確規定。7.白俄羅斯海關規定攜帶藝術品出境需事先取得文化部之同意,但手續繁復一般旅客大都無暇辦理,故建議不要購買大件之藝術品如油畫等,以免出境時產生困擾。8.白俄羅斯至今仍保有鎖國心態,一般商店、餐廳等尚無所謂「服務業」之概念,態度不甚良好亦欠缺敬業精神,購物時需有心理准備。9.白俄羅斯為外匯嚴格管制國家,購物、消費均須以白俄盧布支付,惟部分個體戶常要求直接以美金付款,需特別留意,若為警方查獲,手續十分麻煩。
❻ 誰能告訴我泰國,韓國,白俄羅斯的文化禁忌
(1)泰國人十分重視頭部,認為頭是人智慧的所在,是身體的最重要的部分,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隨便用手觸摸他人的頭會被視為對他的極大侮辱。拿到東西的時候也不可高過別人的頭。
(2)鶴和龜的圖案在泰國是不受歡迎的
(3)泰國人討厭在公共場所勃然大怒的人
(4)禁止撫摸寺廟中的佛像。對僧侶的態度要恭敬
(5)泰國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因此不要用左手拿東西或交接物品
(6)泰國人不喜歡茉莉花,因為此花在泰語中與「傷心」諧音
韓國人大都真愛白色 對熊和虎非常崇拜 忌諱數字4 說話比較直率,但是在公共場合和社交活動中,不宜談論的話題有:政治腐敗,經濟危機,意識形態,南北分裂,韓美關系,韓日關系等
至於白俄羅斯就不太清楚了。希望這些回答能給你一定的幫助
❼ 白俄羅斯的習俗有哪些
禮節禮儀
白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大多慣以握手為禮;也習慣以擁抱禮會見客人。
白俄羅斯人對親朋好友問的相見,一般慣施親吻禮:長輩對晚輩,一般以吻額為最親切;朋友之間,一般都吻面頰;男子對尊敬的婦女,多施吻手禮;夫婦或情侶之間施吻唇禮。
信仰忌諱
白俄羅斯人多信俄羅斯正教,西北地區的人則多信天主教。他們對鹽十分崇拜,認為鹽能驅邪除災,故又對把鹽碰撒比較忌諱,認為其為不祥的預兆。他們忌諱以薔薇花為贈禮。認為這是斷絕友誼的象徵,是一種令人沮喪的花。他們對「13」數字很討厭。認為「13」是個凶數,會給人以大禍臨頭的印象或給人帶來災難。他們對以左手搞社交活動的人很反感。認為使用左手為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黑色。尤其見到黑貓,更會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一般不愛吃蘑菇和茄子;
飲食習慣
白俄羅斯人愛吃黑麥糊和用麵粉、土豆做成的薄餅;喜歡酸奶、奶渣、乾酪;特別愛喝湯類;象涼雜拌甜湯、白菜湯每天都離不開。他們平時以俄式西餐為主,愛吃黑麵包,慣於用刀叉作餐具。他們對中國的飯菜倍加喜歡,認為中國的菜餚獨具特色、味美適口。
尊重女子是俄羅斯人的社會風尚。
問候時,男子應先向女子問候;年輕者應先向長者問候;進屋的人應先向主人和其他的人問好。當婦女走進客廳時,男子應站起來表宗眾挽,而男子走進客時,婦女可以不站起來,但必須面向來人,以示禮貌。
在介紹人們相識時,總是把婦女先介紹給男子,婦女在回答時應主動伸出手去握手並說出自己的姓名。非因公結識時,青年男女要說出自己的名字,成年男女則要說出自己的名字和父名。要向婦女介紹某個人時,應先徵求她同意後再介紹。上公共汽車、進房間、上樓梯時,男子一般都讓女子先行,並為其開門,即使對不認識的女子也需這樣做。出門時男子幫助同行女子穿大衣、拉大門;在影劇院里,男子應先找座位讓女子坐下後,自己再坐。請女子跳舞後,應送她回原來位置,致謝後再離去。照像時,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如果女子站著,男子不應坐著照。跟女子在一起時,吸煙前一定要徵得對方的同意。
謝肉節 (Масленица)
在每年的二月末三月初,是俄羅斯一個古老的節日。在十四世紀之前,俄羅斯人的祖先們是在三月份慶祝新年,在二月末慶祝謝肉節-送冬去,辭舊歲。過謝肉節的風俗一直保留至今。
謝肉節一般持續一周,每一天都有一個名字。星期一稱作「迎接」,因為在這一天開始迎接節日,婦女們一早即開始烤制象徵春天的面餅。成年人走上街頭,唱著歌,跳起舞,用銅鈴和綵帶將樹木裝飾起來,然後歡送象徵冬天的草人,給草人穿上女人的裙子,用十匹或更多的馬拉著塗彩的雪橇,載著草人遠去。每匹馬上都騎著一位騎士,騎士手舉一把掃帚,以示驅除寒冷。星期二稱作「游戲」,因為這一天開始謝肉節的游戲。星期三稱作「美食者」,星期四稱作「狂歡」,在這些天,孩子們築起雪城堡,玩「打仗」的游戲。人們還在坡道上滑雪橇,與冬日告別。星期五和星期六是出門做客,探親訪友的日子,在每家的餐桌上都會有面餅。星期日稱作「告別」,在這一天,人們與謝肉節告別,與冬天告別,然後將草人點燃,期望舊的一切都將隨冬日而去。
白俄羅斯人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性格豪邁,心地實在,通情達理,善於同外界禮尚往來,並且非常重視禮貌待客,文明用語時常「掛在嘴邊」。他們表示高興時,往往愛開懷大笑,而表示輕蔑時,又總習慣微微地一笑。因此,中國人的禮貌微笑,對他們來說,往往會使他們感到莫名其妙。他們有「女士優先」的良好傳統,習慣在各種場合照顧優待婦女。他們對「7」數倍加喜歡。認為「7」是個吉祥的數字。因此,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樂於同「7」數打交道。白俄羅斯民族崇尚偏愛白色,認為白色純真、潔凈;也喜歡紅色,認為紅色象徵著勇敢,並會給人以鼓舞。
❽ 白俄羅斯接待外賓最高禮遇:面色點鹽什麼意思
俄語中麵包和鹽既是指食品,又是指好客。
鋪著綉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盤上放上大圓麵包和麵包上面放一小紙包鹽。捧出「麵包和鹽」來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從很早開始,俄羅斯人就把麵包和鹽作為迎接客人的最高禮儀,以表示自己的善良慷概。 作為迎客的象徵,他們將麵包和鹽放在餐桌最顯著的位置上,以此表示對來客的歡迎。這一風俗習慣,在俄羅斯人的迎賓禮中體現得最為明顯。隨便拜訪哪一位俄羅斯人家,只要一進門,主人便邀請你去廚房吃點兒什麼,而幾乎每家的餐桌上總要放些麵包。
最有趣的是,這種傳統待客的風俗已經作為俄羅斯國家的迎賓禮。每當外國首腦來訪,俄羅斯姑娘便端著新出爐的麵包和鹽款款走上前,請客人品嘗。
另外,鹽在古時的歐洲國家也是一種奢侈品,很珍貴的調料,同時象徵著純潔、永恆和新生(常見於國外婚禮上的撒鹽儀式),當然當時的人們堅信鹽可以驅邪,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