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幾年(02--08)哪些國家發生過戰爭
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及其盟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今年,奧運期間,俄羅斯與格魯及亞沖突,原因格進攻其兩個宣布獨立的地區。
2. 俄羅斯維持國內政治統一的相關戰爭有哪些
車臣戰爭一共打了兩次,第一次是葉利欽打得,第二次是普京打得。這兩次戰爭的結果是天差地別,第一次車臣戰爭直接將俄羅斯的臉面丟盡了,直到第二次車臣戰爭才基本上平定了車臣的獨立勢力。但目前車臣仍舊具很大的自主權,處於一種半獨立狀態。
1990年年底蘇聯解體,而就在蘇聯解體的前兩個月,車臣獨立分子杜達耶夫在自己老家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正式宣布獨立。
對於車臣的動亂,當時的葉利欽無心處理,畢竟獨立之初的俄羅斯一片混亂,葉利欽與杜馬議會之間矛盾不斷,自己的總統之位尚不能坐穩,哪還有心思去管車臣。而且當時嚷嚷著獨立的自治共和國也不止車臣一家,葉利欽需要一個個的解決。
1992年5月,葉利欽與杜達耶夫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隨後俄羅斯聯邦政府在車臣的全部駐軍和所有行政機構都悉數撤出,車臣已經取得實質上的獨立。
不過杜達耶夫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在解決了車臣境內的反對派後,不斷騷擾旁邊的達吉斯坦共和國,並驅逐和屠殺車臣境內的非車臣人,大約有2.1萬俄羅斯族人死於杜達耶夫的槍口。
1994年葉利欽總算解決了國內的憲政危機,鞏固了自己的權力,面對著車臣的咄咄逼人,葉利欽決定武力解決問題。
但是在出兵評判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政府內部卻出現了巨大的分歧,眾多高層將領竟然反對攻打車臣,時任俄軍副總司令員愛德華·沃羅比約夫大表示不願意「向自己的人民開戰」,擅自宣布暫停俄軍對車臣的攻勢,並隨後辭職。而曾經揚名於阿富汗的國防部副部長鮑里斯·格羅莫夫也為此辭職,並在電視上宣稱入侵車臣會是又一個阿富汗。
面對內部的壓力,葉利欽沒有動搖,仍舊堅持開戰。在戰前俄軍是信心滿滿,人為車臣武裝不過是烏合之眾,根本不堪一擊。但是在戰爭打響之後,俄軍在前線卻是屢造挫折。
當時俄軍內部相當腐敗,軍隊中剋扣軍餉,倒賣軍用物資和武器彈葯的行為比比皆是。在俄軍前線部隊中竟然出現彈葯短缺的情況,賬目上運往前線的彈葯和實際接收的彈葯數目有著巨大差距。
並且當時俄軍的武器裝備性能也是十分堪憂,由於缺乏資金維護,許多武器甚至不能使用,而即便可以使用,戰鬥力也是泯然眾人。例如俄軍的T-72坦克在車臣戰場上被大量擊毀,暴露出T-72坦克防禦力不足的缺缺,最後是加裝了大量的反應裝甲才定住了車臣武裝手中的火箭彈。
當然,俄軍坦克裝甲部隊損失慘重也不能全怪武器,俄軍士兵軍紀渙散,訓練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當時前往車臣戰場上的都是一些剛剛入伍兩年之內的新兵,沒有任何作戰經驗,再加之俄軍指揮體系極為混亂,各個部隊和各個兵種之間的配合相當無序,各自為戰,以至於軍隊在進攻當中處處被動挨打。
除此以外,由於車臣的俄羅斯族都跑光了,當地主要是車臣人,因此俄軍沒有任何的群眾基礎。而車臣武裝則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不停地與俄軍打游擊戰,打阻擊戰。
對此俄軍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反擊手段,盛怒之下俄軍採取火海攻勢,用猛烈地炮火地毯式轟炸車臣人的征地和據點,這才得以包圍車臣首府格羅茲尼,但這種無差別的火力覆蓋也造成了巨大的平民傷亡。
格羅茲尼作為車臣的首府,車臣在這裡布有重兵,在首次嘗試攻打格羅茲尼失敗後,俄軍很快又展開了第二次全面進攻。但是在巷戰中俄軍遭到車臣武裝來自四面八方的無死角打擊,進攻部隊都是成建制的團滅。
(格羅茲尼戰役中被擊毀的俄軍裝甲車)
無奈之下俄軍仍舊採取火牆戰術,用猛烈地炮火逐步前進,最後在摧毀了整個城市後才拿下了格羅茲尼。
喪失格羅茲尼的車臣武裝並沒有繳械投降,他們繼續與俄軍打游擊戰,到1996年8月,車臣武裝發動第三次格羅茲尼戰役,對駐守城市的俄軍內務部隊發動突然襲擊,重新奪回格羅茲尼。
此時正值俄羅斯大選之際,葉利欽無心再戰,便於車臣簽訂了停火協議,第一次車臣戰爭以俄軍失敗告終,車臣取得了實際上的獨立。
1999年8月7日,車臣獨立頭目巴薩耶夫率領5000多名武裝分子襲擊了駐扎在達吉斯坦的俄軍,時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的普京極力主戰。
兩天之後,普京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之後又馬上出任代總理,總理。同時葉利欽公開宣布選擇普京作為自己的繼任人,普京此時已經成為俄羅斯的掌權人。
(車臣戰爭成為普京上台後首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選總理之後普京就下令打響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此時俄軍已經充分吸取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失敗的教訓,軍隊的後勤管理,統籌指揮,士兵素質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戰爭一打響,俄空軍便效仿美軍,先發制人,通過空襲精確打擊車臣武裝的通訊站和指揮部,直接癱瘓車臣的中樞神經,接著俄軍裝甲部隊便火速推進,在戰爭中俄軍的步坦協同作戰更加高效,空軍對陸軍的支援也更加及時。相比於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屢屢被車臣武裝包圍的慘痛回憶,這次俄軍展開了對車臣武裝的反包圍,到1999年年底俄軍就包圍了格羅茲尼。
面對俄軍強有力的軍事打擊,躲在格羅茲尼內的車臣武裝士氣低落,到2000年2月6日,俄軍便控制了格羅茲尼。此後俄軍展開了對車臣殘余勢力的清繳,到5月份第二次車臣戰爭基本結束。
不過車臣武裝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仍以恐怖行動和游擊戰與俄羅斯政府周旋,2004年9月1日發生的別斯蘭人質危機就是車臣武裝分子製造的。
(人們正在紀念別斯蘭人質危機遇難的學生和老師)
雖然俄羅斯政府承受著巨大的安全威脅,但普京堅持不向車臣武裝妥協,一直到2009年俄羅斯政府基本平定了車臣武裝。
總結一下,俄軍之所以能夠贏下第二次車臣戰爭,首先是自身實力的提升,這是硬性條件。其次是車臣內部出現了分裂,自從杜達耶夫被俄軍炸死後,車臣內部就派系林立,各派系相互敵對,嚴重削弱了車臣的實力。
在第二次車臣戰爭剛開始時,願車臣武裝頭目之一的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就投靠了俄羅斯政府軍,在俄軍勝利後他便接任車臣總統一職。2004年他被其他派系的車臣萬武裝炸死,其子拉姆贊·卡德羅夫(小卡德羅夫)繼承總統至今。
(車臣土皇帝小卡德羅夫,在普京的准許下,他甚至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
今天的車臣幾乎就是卡德羅夫家族的天下,雖然俄政府早就要求各自治共和國不得使用總統稱號,但小卡特羅夫卻不為所動,繼續使用車臣總統的稱號,對此普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現在車臣境內已經沒有多少俄羅斯族了,俄政府需要當地豪強控制局面,總不能再像斯大林那樣將車臣人發配到西伯利亞吧!
3. 蘇聯解體後,俄軍隊參加過哪些局部戰爭
車臣戰爭 科索沃維和
4. 近年來世界上的局部戰爭資料
2001年以色列總理沙龍不顧穆斯林世界的反對,強行闖入聖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爆發了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規模起義。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大規模的流血沖突。
2001年美國9.11過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推翻了塔利班武裝。(反恐戰爭)
2003年3月中旬到5月1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發動了第二次海灣戰爭(又稱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的統治。(反恐戰爭)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北部打死兩名以色列士兵,並俘獲兩人,就此拉開了長達34天的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8月14日在聯合國的干預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34天的戰爭使以色列海法和黎巴嫩全境遍體鱗傷,這場戰爭也成了在以色列野黨攻擊執政黨的把柄。
2008年8月,俄羅斯和喬治亞因南奧塞梯問題,積蓄已久的積怨終於爆發,為此兩國大打出手。結果可想而知,最倒霉的無疑是南奧塞梯人們和喬治亞人民了。為此沖突,險些造成更大的戰爭,俄羅斯和北約的軍艦齊聚黑海,大有擴大的態勢,不過最後還是虛驚一場。
5. 俄羅斯有幾大歷史戰爭
1、俄土戰爭,是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
2、大北方戰爭(1700~1721),又稱為第二次北方戰爭,是俄國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及與瑞典爭霸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俄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而瑞典則從此衰退,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
3、拿破崙戰爭 1814年3月31日,打敗了拿破崙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親率反法同盟軍隊進入巴黎。但是,這次勝利也給俄羅斯帝國帶來了隱患,許多參加戰爭的貴族軍官受到美國和法國大革命的啟發。
4、日俄戰爭國內危機發展。1905年工人和平請願被鎮壓,全國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種子。這次革命被列寧稱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預演」。
5、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分別於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協議上簽字,俄軍於8月18日開始撤離喬治亞,戰爭結束。
6、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
(5)俄羅斯近幾年局部戰爭有哪些擴展閱讀:
早期歷史
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長於東歐平原的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善於流動的民族,索洛維約夫稱之為具有「液態因素」。
作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東到第聶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廣袤的東歐平原上。這塊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與沼澤交錯、河流縱橫、土質以砂質黏土為主,同時遠離海洋、與大草原連接。
在公元初,東斯拉夫人還保留著氏族制,每個部落由幾個氏族組成。他們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從事耕作,集體飼養牲畜,狩獵和打魚,一切問題由氏族大會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歷史
6. 俄羅斯末期發生過什麼戰爭
中蘇珍寶島戰爭:
1969年蘇聯為教訓中國挑起了珍寶島戰爭,雖說這場戰爭雙方只是死傷幾百人,但由這個彈丸小島險些引發了世界核大戰,蘇聯在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前愚蠢地將計劃通報給美國,美國出於中美蘇三角平衡考慮,一旦中國被蘇聯擊敗,則美國以當時的軍力無法抗衡蘇聯,出此目的,美國立即進入一級戰備,將陸海空所有核武器對准蘇聯,嚴重警告蘇聯如果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則美國也要對蘇聯進行核攻擊,一場世界即將遭到毀滅的核大戰被制止了。
中國在珍寶島戰爭中得利多多:
1、毛澤東以藐視一切強敵的偉人氣概,在綜合國力很弱的情況下,敢於對蘇聯霸主出手還擊,即使面對核戰爭也無所畏懼,表現了中國人的大無畏氣概,最後以珍寶島仍在中國手中而取得勝利。反觀現在的中國人常常以綜合國力作為戰爭勝負的標尺,含羞忍恥,受盡世人凌辱,令國人感慨萬千。
2、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不僅是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由此拉開了中美改善關系的帷幕,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國順利加入聯合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中蘇珍寶島戰爭中的秘密
有人認為珍寶島戰爭美國更本不會幫助中國,看看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彼得羅夫,蘇軍伊曼邊防總隊政治處士兵。1969年3月2日,在珍寶島沖突中陣亡。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蘇先後在珍寶島發生了叄次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這是中蘇兩國矛盾長期摩擦並由蘇方挑起的一個沖撞點。由於中方預先有準備,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17輛,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蘇軍死58人,傷94人。顯然,蘇方「吃了虧」。
珍寶島沖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准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8月20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報了蘇聯准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並徵求美方的意見。蘇聯的意圖非常明顯:在中美關系當時也很尖銳的情況下,如果蘇聯動手,讓美國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宮時,發現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說吧,亨利,碰上了什麼麻煩事?」基辛格拿出十幾張寫滿字的紙放到桌上說:「看看吧,蘇聯想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寧先生同我深談了一夜。克里姆林宮的幾個傢伙決定用核導彈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威脅,現在他們來徵求我們的意見。」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級官員緊急磋商後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核污染會直接威脅駐亞洲25萬美軍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讓他們打開潘多拉盒子,整個世界就會跪倒在北極熊的面前。到那時,美國也會舉起白旗的。「我們能夠毀滅世界,可是他們卻敢於毀滅世界。」經過磋商,美國認為:一是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二是應設法將蘇聯意圖盡早通知中國,但做到這一點很難,美中30年來積怨甚深,直接告訴中國,他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以為我們在玩弄什麼花招。最後決定「讓一家不太顯眼的報紙把這個消息捅出去,美國無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無法怪罪我們。」
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則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中國當然更不會像基辛格所說的「但願中共領導看到了這則消息,千萬不要隨後扔掉」。毛澤東聽取了周恩來的匯報後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准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叄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當中蘇兩國已進入戰爭邊緣的時刻,蘇聯領導人出於全球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難免在襲擊中國後遭報復等多方面考慮,突然採取了緩和措施,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弔唁胡志明之機,向同時去弔唁的中國黨政代表團提出要在回國途中途經北京同中國總理會談。經反復考慮,毛主席同意了這一要求。9月11日,雙方在機場進行了叄個半小時的會談。這次會談表明中蘇關系略有緩和,但危機依舊。柯西金回國後,蘇聯又改變了態度,趨於強硬,反映蘇領導層內對華政策不一致,勃列日涅夫等人反對柯西金緩和對華政策的意見,繼續對中國保持高壓政策。
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實為克格勃新聞代言人的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可能會對中國新疆羅布泊基地進行空中襲擊」。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陰雲又一次籠罩中華大地。美國明白,維克多的文章是對美國的一個試探!更是對中國的示警。
出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和發生大規模核戰爭的嚴重後果,在尼克松召集緊急國防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副總統阿格紐、國防部長萊爾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惠勒、國務卿羅傑斯和基辛格)後認為:「對於眼前這場中蘇一觸即發的戰爭,我們當然應當阻止。如果他們執意要打,那是他們的事情。」為此,美國實施了叄步曲:一是由於中美政府之間沒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級官員會晤,要費很多周折,時間也來不及,我們可以把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揀起來,華沙會談延續了15年,現在已經中斷了兩年,此時恢復意義自然非比尋常。可以安排駐波蘭大使沃爾特·斯托塞爾馬上去辦。這就出現了斯托塞爾尾追中國駐波大使的戲劇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齊奧塞斯庫和葉海亞與中國的親密關系,頻頻傳遞我們期望和解的誠意。叄是為了遠水解近渴立竿見影,美國亮出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的一張牌——「用蘇聯已被破譯的密碼,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准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時許,心慌意亂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報告:「剛才國家安全委員會報來兩個消息,一個是中國的導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所有的地面導引站都已開通,這一點我們衛星收到的信號和拍攝的照片都已經證實。另一個是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益與他們有關,而且已經擬定了同我們進行核戰的具體計劃。因為情況十萬火急,他們只是通報了消息,正式報告還要稍晚些送來。」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國會站到中國一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請馬上撥通駐美使館電話。」幾分鍾後,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寧大使向勃列日涅夫報告:「情況屬實,兩小時前我同基辛格會晤過,他明確表達了尼克松總統認為中國利益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如果中國遭到核打擊,他們將認為是第叄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他們將首先參戰。基辛格還透露,總統已簽署了一份准備對我國130多個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核報復的密令。一旦我們有一枚中程導彈離開發射架,他們的報復計劃便告開始。」聽完後,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
至於中國,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為平靜後說的:「 也許美國的所謂核報復計劃是恐嚇,但中國的反擊決心是堅決的。雖然他們的核彈頭不多,但我們不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剝奪他們反擊的能力。更何況他們在四年前就進行過導彈負載核彈頭的爆炸試驗,其命中目標的精度是相當驚人的。而且他們有了防備,現在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們應該和中國談判 。」柯西金談話中的爆炸試驗是指1966年10月27日,中國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為2萬~2.5萬噸的原子彈,從數百千米外的雙城子發射到羅布泊的一次實彈實戰性原子彈爆炸。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前夕,中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2萬~2.5萬噸當量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300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美國地震監測站、蘇聯地震監測中心,以及兩國的衛星幾乎同時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號,尤其是蘇聯,十分清楚中國核爆炸的含意。美聯社播發的一篇評論頗具代表性,「中國最近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了獲取某項成果,而是臨戰前的一種檢測手段」。10月20日,中蘇 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對峙局勢開始緩和。20世紀中國的最後一次核危機隨之灰飛煙滅。
這篇文章讓我們很明白的看到國際社會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
7. 近十年內局部戰爭有哪些
1999~2001年,第二次車臣戰爭
2000年,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邊境沖突
2001年至今,阿富汗戰爭
2003年至今,伊拉克戰爭
2008年,俄軍進攻喬治亞
2009年,斯里蘭卡內戰,政府軍全面進攻泰米爾伊拉姆猛虎組織,並取得勝利
非洲部族種族內戰:剛果(金)內戰,索馬里內戰,蘇丹內戰(三場內戰至今未結束)安哥拉內戰(2002年結束)
2007年至今,以色列對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軍事行動。
此外,印度,尼泊爾,菲律賓,緬甸,寮國,南美的哥倫比亞,秘魯,都有政府軍和反政府游擊隊的沖突,葉門南方和北方對立,不時零星沖突,其他,非洲的小規模部族沖突,但是達不到戰爭的定義的激烈程度。
8. 俄羅斯前一段時間參加了什麼戰爭
俄羅斯前一段時間參加了敘利亞的國內消滅反政府武裝的戰爭。
9. 近幾年有哪些戰爭
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是2008年8月8日至8月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
10. 俄羅斯這些年的戰爭
明面上只有車臣戰爭(但最近烏克蘭東部的事俄羅斯肯定插手了,但人家沒承認,證據也不夠,所以近年只有車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