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波羅的海三國也與俄接壤,為什麼俄沒有出手阻止他們加入北約呢
不和我玩,你也不能和別人玩,不然老子要修整你。
❷ 俄羅斯歷史上曾經3次要求加入北約,美國等國為何一直拒絕
蘇聯為了能和美國爭霸,在軍事,以及重工業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讓它擁有了足以匹敵美國的軍事實力,但它的輕工業、農業等卻很落後,這導致蘇聯很強大,但百姓的生活很貧窮。在與美國爭霸的過程中,蘇聯內部的矛盾越積越深,最終在1991年9月,蘇聯宣告解體。
三、俄羅斯加入會損害北約利益
葉利欽時期,俄羅斯不斷向美國靠攏,處處討好美國,但美國並沒有完全接納俄羅斯,而普京時期,俄羅斯已經認清現實了,北約不會接納俄羅斯,但俄羅斯面對北約的圍追堵截,卻壓力頗大,所以他們要求加入北約,也是向北約釋放友好信息,希望北約不要將俄羅斯當成敵人。同時,俄羅斯也想通過這種方法讓北約難堪,為自己贏得輿論支持,表達對北約擴張的不滿。
❸ 美國這次沒直接參與俄烏戰爭,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原因如下:
第一,美國沒有出兵保護烏克蘭的義務。
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原則上,烏克蘭即便沒有了,美國也沒有出兵救援的義務。但如果烏克蘭是北約成員國,情況就完全不同,美國很可能會出兵支援。
第二,烏克蘭被重創對美國並沒有太大影響。
歐洲除了白羅斯以外,俄羅斯在沒有一個盟國可言。更重要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以後,北約就同俄羅斯直接接壤。同時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也同俄羅斯接壤,威脅早已有了。那麼,烏克蘭即便被俄羅斯拿走了,對美國整體布局的影響不大。
第五,俄羅斯自己鬧不痛快,對美國未必沒有好處。
目前為止,聯合國投票並沒有一個國家支持俄羅斯,同俄羅斯關系不錯的中國和印度都投了棄權票。顯然,俄羅斯現在是眾矢之的,引起了公憤。另外,在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巨大恐懼下,原本中立的芬蘭和瑞典都要求加入北約。雖然後來兩個中立國又表示不會立即加入,但開始大量購買北約,這對北約是很大的促進。
另外俄羅斯這么一弄,周邊那些鄰國恐怕都得嚇的不敢休息。只要沒有領土糾紛又不依賴俄羅斯輸血的鄰國,都應該考慮加入北約集團以自保。另外,世界不是一戰二戰時代,通過非軍事手段一樣可以達成目的。美國可以不用出兵利用全方面的經濟制裁,迫使俄羅斯經濟受到重挫。而俄羅斯畢竟是民主選舉國家,在人民生活艱難時,未必民眾還會投票給俄羅斯。
❹ 波羅的海三國的加入北約
波海三國入約與歐洲格局變化本報駐波羅的海三國記者田曉軍
2002年12月23日08:35 法制日報
2002年的歐洲,政治風雲的變幻本來就令人眼花繚亂,波羅的海三國順利加入北約,又為歐洲這張變幻莫測的政治版圖添上了新的一筆。作為原蘇聯國家的波羅的海三國加入了北約,這一重大事件不僅牽動著美歐俄關系的敏感神經,並對歐洲格局產生直接影響。 波羅的海三國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與白俄羅斯、波蘭、俄羅斯接壤,是東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歷史上,這3個國家多次被德國、瑞典等西方國家佔領。蘇聯與德國1939年簽署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秘密協議,將波羅的海三國從德國佔領區轉為蘇聯勢力范圍。1940年6月,蘇聯出兵進駐波羅的海三國,隨後將這3個國家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正式並入蘇聯版圖。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呼聲不斷高漲,先後宣布當年加入蘇聯的「宣言」無法律效力。1991年8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正式宣布承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獨立,三國終於獲得了嚮往已久的獨立。
為了尋求安全保障,三國均將盡早加入北約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最優先選擇。北約也看中了波羅的海三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欲將其作為遏制俄羅斯的前沿陣地。但是三國入約路漫漫,波羅的海三國是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劃下的一道紅線。在北約第一輪東擴時,俄羅斯強烈反對三國入約。因為俄認為一旦失去這片緩沖之地,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內的俄西部地區的重要戰略城市將全部暴露在北約常規力量的覆蓋之下,國家安全將受到直接威脅。但波羅的海三國入約心切,他們加入北約的願望甚至超過中東歐國家,並且與北約的合作非常緊密。北約對接納波羅的海三國顯然很有興趣,一直採取漸進的方式向波羅的海地區推進。與此同時,波羅的海三國也在積極努力向北約靠攏。「9·11」事件後,波羅的海三國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反恐行動。三國為配合北約的部署,或派部隊前往中亞國家,或派兵參加阿富汗行動。立陶宛主動承諾開放空中走廊,為反恐聯盟的空中打擊行動提供便利條件。三國在重大事件中表現突出,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北約於11月21日至22日的布拉格峰會上正式接納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內的7國為新成員,波羅的海三國入約終於夢想成真。 波羅的海三國均是小國,據《波羅的海商報》的最新統計結果,三國領土總面積加在一起只有17 .51萬平方公里,約為波蘭的一半大小,人口總數還不到720萬,即還沒有東歐的保加利亞一國的人口多。軍隊更少,三國中面積最小和人口最少的愛沙尼亞,只有4450名士兵,年軍費開支1.03億美元,近鄰拉脫維亞也才有6500名士兵。因此,國小力薄的波海三國歷史上多次被歐洲列強吞並、佔領,正是因為有過這種痛心疾首的歷史,重新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格外珍惜國家的獨立和安全。
翻開歐洲地圖就會看到,波羅的海三國正好夾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這是當今世界兩個強大的政治和軍事集團,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三國都是與之無法比擬的,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註定波羅的海三國的命運,都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必爭之地,歷史的悲劇在波羅的海三國隨時會再次重演。三國認為,只有加入北約,徹底融入西方,才能獲得真正的國家獨立和踏實的安全保障。
誰要是打波羅的海三國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國的敵人。美國總統布希在北約布拉格峰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在立陶宛做出這一承諾。波羅的海三國各大報刊都以頭條新聞並配以最醒目的標題報道布希的這一表述,三國為此而歡呼,從此三國不僅安全上有了一個強大的依靠,背靠北約這棵大樹好乘涼,而且不用那麼擔心「傳統的威脅」,因為任何對手今後面對的不再是勢單力薄的三個小國,而是整個北約集團。 波羅的海三國入約對歐洲及世界格局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它至少表明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首先,表明俄羅斯在對外政策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國家實力日下的情況下,俄羅斯事實上已難以阻擋三國入約的步伐。於是,普京將反對北約東擴與加強同北約的合作結合起來。
北約東擴的主要目的是把俄羅斯擠出傳統勢力范圍,防範和遏制俄東山再起。中東歐歷史上曾是西方列強與俄羅斯爭奪的中間地帶,無論對北約還是俄羅斯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冷戰後的第一次東擴,使北約的防線向俄邊界推進了八百多公里。俄曾把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一帶列為北約不能逾越的「紅線」。如今,北約新一輪東擴已經突破「紅線」,使俄西北部邊界直接暴露在北約戰車面前。這對俄國家安全究竟意味著什麼,莫斯科不會不明白。但是,普京無疑是一位戰略和外交高手,當他深思熟慮後決定向美國及北約在東擴問題上妥協時,實際上是在給美國和歐洲國家做出了承諾,即除了核心的國家安全利益之外,俄羅斯已經無意於扮演戰略上制衡美國的最主要國家的角色,俄羅斯願意在戰略和政治上「融入」西方,以換取西方在政治上認可俄羅斯、在戰略上接納俄羅斯、在經濟上資助俄羅斯的態度。俄既然無力阻止三國加入北約,就索性在東擴問題上採取妥協的超然態度。普京很明確,俄羅斯要想實現經濟現代化,並重新成為一個崛起的大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西方陣營,迫使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更加開放、合作與支持的政策,這非常有利於降低西方國家內部依然具有很大市場的恐俄和防俄心態。
其次,北約的軍事作用將逐漸削弱。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隨著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和北約與俄羅斯關系的改善,北約的軍事作用將逐漸削弱,從而變為政治性為主的組織。普京也一再表示,希望北約向政治性組織轉變能得以實現,俄與北約將「從性質上改變相互關系」。
在北約順利完成了對波海三國的東擴後,歐洲一體化的其他進程將會加快,歐盟的力量將會增強,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同時,歐盟與美國的矛盾會越來越多,歐盟與美國的距離將會拉大,北約的性質和職能也會發生變化,至少要改變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形象和色彩,歐洲希望歐洲的命運將由歐洲人自己來主宰。這種趨勢已經慢慢成為現實,如歐洲經濟實力的增強、歐元的發行和啟動、歐盟主要國家對中東局勢的態度等等。
第三,在一個特定的時期,美國對國際事務的干預將會越來越明顯。冷戰以後,美國失去了昔日的對手,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俄此次就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的角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又將其軍事勢力范圍大大擴大,以致其全球「巨無霸」思維與日俱增。
對於美國來說,北約首先是政治聯盟,其次才是軍事聯盟。北約對於美國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美國要通過北約來顯示它在歐洲的存在,來控制歐洲盟國,來限制歐洲盟國的防務問題上的獨立傾向。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美歐的矛盾會在一定的情況下進一步突出。因此,可以肯定,波海三國順利加入北約,對歐洲地緣景觀的進一步影響和變化勢在必行。這樣的變化不僅限於歐洲,而且會超越歐洲。
❺ 俄羅斯在歷史上三次要求加入北約,為什麼一直被拒絕
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它是二戰之後,美國為了對抗和自己意識形態不同的蘇聯而成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而蘇聯為了能和美國抗衡,也成立了一個以自己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
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了著名演講“鐵幕演說”,隨後美國出台了杜魯門主義,這將美國和蘇聯推向了對抗之路,華沙集團和北約集團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
蘇聯為了能和美國爭霸,在軍事,以及重工業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讓它擁有了足以匹敵美國的軍事實力,但它的輕工業、農業等卻很落後,這導致蘇聯很強大,但百姓的生活很貧窮。在與美國爭霸的過程中,蘇聯內部的矛盾越積越深,最終在1991年9月,蘇聯宣告解體。
三、俄羅斯加入會損害北約利益
葉利欽時期,俄羅斯不斷向美國靠攏,處處討好美國,但美國並沒有完全接納俄羅斯,而普京時期,俄羅斯已經認清現實了,北約不會接納俄羅斯,但俄羅斯面對北約的圍追堵截,卻壓力頗大,所以他們要求加入北約,也是向北約釋放友好信息,希望北約不要將俄羅斯當成敵人。同時,俄羅斯也想通過這種方法讓北約難堪,為自己贏得輿論支持,表達對北約擴張的不滿。
但是俄羅斯體量太大了,北約將俄羅斯吸納進來,很難將其消化。俄羅斯還與北約的不少成員國有矛盾,俄羅斯加入北約會影響北約內部的團結,他們之間的共同防衛協作也就名存實亡。同時,北約在蘇聯解體後沒有解散,主要目的是防禦俄羅斯,若俄羅斯也加入北約,就起到防禦俄羅斯的作用,北約也就失去存在價值了,所以北約成員國不會同意俄羅斯加入北約。
❻ 波羅的海三國為何選擇疏遠俄羅斯,加入北約歐盟
因為波羅的海三國曾經被並入了俄羅斯,得不到獨立的海三國遭受到了俄羅斯的統治,長期的殖民統治對他們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後來獨立了的海三國再也不想被俄羅斯操控了,所以也就開始加入北約歐盟了,以此來維護自己國家的獨立,其實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波羅的海三國被並入俄羅斯和蘇聯時期,留給他們的是沉痛而苦澀的記憶,所以謀求獨立便成為了他們一直以來的願望和目標。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使得波羅的海三國重新恢復了民族國家,獨立以後的波羅的海三國,在政治上慢慢向西方靠攏,以此來維護自己的獨立,經濟上謀求西方援助以獲得發展,軍事上希望依靠西方集體防衛確保其安全,採取向西一邊倒的政策,相繼加入了北約和歐盟。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傻到去接近或者加入曾經傷害過自己的國家,不管有什麼樣的利益在吸引著他們,因為曾經遭受的傷害是永遠不會磨滅的,並且一個國家只有自己獨立了,才會有好的結局,一直依附於其他國家,終歸是不會強大起來的。被傷害一次就夠了,再給別人第二次機會就太傻了。
❼ 波羅的海三國為何對俄羅斯有很強的戒心
所謂的波羅地海三國,就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一系列大事件中,獲得了獨立。說這三個國家對俄羅斯有很強的戒心,這是一種婉轉的說法,如果我們實事求是地說,應該是這三個國家對俄羅斯有著刻骨仇恨。
正是因為曾經遭受過那麼多次俄羅斯和蘇聯的傷害,波羅的海三國對於俄羅斯是極度的仇恨,所以在蘇聯解體之後,這三個國家壓根就沒有加入由俄羅斯主導創立的獨聯體。甚至在2004年的時候,波羅的海三國加入了北約和歐盟,這意味著這三個國家正式被西方世界接納,同時他們也成為了西方世界唯獨昔日蘇聯國內老大,俄羅斯的橋頭堡。
正是因為有著這一份仇恨的存在,波羅的海三國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對俄羅斯強烈的戒心,對於這件事情,我覺得俄羅斯人不冤,正所謂天道好回還上天放過誰?昔日你們霸凌波羅地海三國以大欺小,如今人家只是問你收一些利息而已,這應該不算過分吧?
❽ 為什麼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如此仇視俄羅斯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與立陶宛三國位於波羅的海東南沿岸,經常被統稱為波羅的海三國。這三個國家雖然在版圖上與俄羅斯山水相連,但是卻在2002年加入北約,成為北約在東北歐遏制俄羅斯的前哨站。即使在三國國民中,對俄羅斯人的國家好感也是十分低下,為什麼波羅的海三國如此仇視俄羅斯呢?
沙俄的侵略
12世紀前的波羅的海三國處於氏族部落的發展階段,民族社會獨立成長。12世紀開始,來自德國的日耳曼主教與騎士團紛至沓來,在波羅的海沿岸東南部建立了幾個日耳曼封建國家――里加大主教教廷、利沃尼亞騎士團等。這種殖民佔領導致了各族人民的文化長期停滯不前。
圖/日耳曼騎士團
在日耳曼人的統治下,波羅的海東南各族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立陶宛首先在13世紀成為獨立王國(後來與波蘭成為君合國),積極開展反抗日耳曼入侵者的運動。14-17世紀,波蘭立陶宛公國的勢力不斷增強,這與當時尋求波羅的海出海口的莫斯科大公國(後來的沙皇俄國)產生了激烈的沖突,兩者之間的爭斗持續了接近4個世紀。18世紀70?90年代,波蘭立陶宛王國遭到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三次瓜分。1795?1814年,立陶宛(除克萊佩達外)被並入俄羅斯,拉脫維亞也隨之成為沙俄領地。在這之前,彼得大帝已經通過與瑞典的北方戰爭佔領了愛沙尼亞。
圖/三分波蘭
截止19世紀初,波羅的海三國被全部納入俄羅斯的轄境,成為沙皇俄國的領地。不過,直至一戰前,波羅的海爭取獨立的運動始在這一百年中終沒有停止過。
加盟國的悲哀
1918年德國戰敗後,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分別獨立。10月,列寧提出民族自決原則。1918?192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經歷了20年的獨立發展後,蘇聯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機,利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隱形勢力劃分,採取簽訂「互助條約」和軍事佔領等形式,先後佔領了立、拉和愛三國.並於1940年將三國納入其版圖,成為其加盟國。
圖/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二戰結束以後,波羅的海三國遭受到了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壓迫,同時遭到了蘇聯的「同化威脅」,加之三國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響,本國經濟發展模仿蘇聯模式,造成了國家輕重工業不協調,農業發展滯後等諸多經濟問題。經濟疲軟帶來的生活水平下降問題更是觸碰到了三國人民的忍耐底線。
80年代末年的東歐劇變浪潮中,波羅的海三國的共產黨政府紛紛宣布獨立,由蘇聯治下的聯邦成為獨立的共和國。獨立之後的三國又踐行了多元化的政治格局,國內共產黨失去了領導權,國家意識形態產生了更迭。
圖/立陶宛獨立運動
波羅的海三國在地緣政治的層面屬於俄羅斯民族爭霸的嘴邊肉與墊腳石,三國在歷史上兩次被來自俄羅斯的強權侵佔,喪失獨立主權,再加上意識形態斗爭產生的隔閡,最終導致了現在對俄羅斯的仇視。
圖/美軍在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部署主戰坦克
參考文獻:1.李興漢編著,波羅的海三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2.吳伯簫譯,波羅的海,新文藝出版社,1957年
❾ 普京一直想加入北約,為何北約就是不要呢
因為俄羅斯的實力非常的強大,所以北約不會要。俄羅斯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僅僅是軍事實力和可以實力,美國為了控制住俄羅斯和制約俄羅斯的發展會進行很多的行動,美國和其他的國家組成了違約組織,來對抗俄羅斯。
俄羅斯作為世界上軍事實力發達的國家不僅僅軍事武器的發達,俄羅斯在政治上一直都是非常的強硬,所以在面對美國等國家的制約,俄羅斯一直都不怕,一直自己發展自己的核心的技術,所以在俄羅斯加入北約的時候其他國家都是非常的反對的。
❿ 波羅的海三國為什麼十分警惕俄羅斯
在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和蘇聯解體後,雖然波羅的海三國拒不參加獨聯體,雖然俄與它們
之間過去那種地緣政治上的控制與被控制關系已發生轉折性的重大變化,但鑒於歷史上從沙
俄彼得大帝於1721年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以來長期沿襲下來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以及俄從維護
本國傳統的根本利益出發,俄仍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看作俄「有特殊利益」的地區。
1.認為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雖已獨立,但仍是對俄有「切身利益」和「至關重要」的地區。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4年1月5日立陶宛正式申請加入北約時明確指出:波羅的海地區 「關系俄羅斯民族的切身利益」。①俄外長科濟列夫1994年1月18日也強調說;波羅的海沿岸 地區「從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俄羅斯的利益范圍」,是「對俄羅斯至關重要」的地區,俄不 能容忍在這一地區出現「對俄羅斯利益構成重大威脅」的現象。②這就清楚地表明,俄在戰略上仍將波羅的海三國視為與其切身利益有關的傳統勢力范圍。
2.認為波羅的海三國雖然獨立,但經濟上「資源缺乏」,在能源、原料供應和外貿方面,
主要依賴於俄(如獨立時愛沙尼亞與俄貿易額占其外貿總額的95%,波羅的梅三國靠俄供應
的能源和原料生產的工業產值占其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並在相當一個時期內難以從棍
本上擺脫這種局面。這是對俄確立與波羅的海三國新關系時可加以利用的一個有利條件。
3.認為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後軍事上基本無軍力可言,政治上和防務上均十分弱小,它們
雖想通過加入歐共體和北約來尋求西方的幫助,但在短時期內難以實現,而且俄在此地區政
治和軍事等方面歷來存在的強大影響,也決非在短時期內所能輕易消除,更何況在這一地區
尚有177萬之多的俄羅斯族人(約占波羅的海三國總人口的22.1%)。因此,波羅的海三國當
局都不願冒然搞壞對俄關系。俄可對此加以利用,施加各種影響。
4.認為波羅的海三國雖把俄看作是對其獨立和安全的主要威脅,但它們主要是執行「依
靠西方時付俄羅斯」的政策,所以它們對俄態度的軟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形勢,特別
是俄美關系、俄與西方關系的變化。因此,總起來看,俄認為波羅的海三國在對俄關繫上有
極大的軟弱性和搖擺性。
正是基於以上這種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基本分析和看法,俄羅斯針對波羅的海三國的特
點,制定了一套對波羅的海國家的基本政策和目標。這就是:抓住波羅的海三國能源,原料
和外貿上對俄的依賴等弱點,主要利用經濟手段,兼以軍事上保持適當的壓力,政治上以
「睦鄰友好」、「保護三國境內俄族人的權益」和「維護俄羅斯切身利益」為旗號,對波羅的
海三國軟硬兼施,恩威並濟,並對它們進行區別對待和分化,力圖達到保持對該地區的強大
影響和某種程度上的控制,以確保自己切身利益不受嚴重損害的目標。
獨立後波羅的海三國奉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政治上尋求西方
維護其獨立,經濟上謀求援助求取繁榮,軍事上希望依靠西方確保其安全。為此,獨立以來
三國大力開展西方外交,與美歐國家頻頻往來。迄今不但同美,德、北歐等西方國家簽訂了
各種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合作條約,而且還參加了歐安會、歐洲委員會,歐洲復興和開發
銀行、波羅的海10國理事會等多種歐洲政治和經濟組織,並在軍事上於1994年2月參加了北
約「和平夥伴關系計劃」,在經濟上於1995年6月12日同歐盟簽署了「歐洲協議」,率先成為
歐盟的聯系國。根據協議,三國可在1999年底以前正式加入歐盟③。可以說波羅的海三國獨
立至今在外交上已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