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投入多少機械師

俄羅斯投入多少機械師

發布時間:2023-01-06 08:22:38

⑴ 為什麼希特勒說隆美爾是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戰術和戰略有什麼區別我搞不清楚

其實關於『隆美爾不是一個合格的戰略家』的觀點。不過是叫隆美爾打的潰不成軍,丟盔棄甲,屁滾尿流的英國人;出於貶低隆美爾軍事才能的目的,編制的謊言罷了。不過因為隆美爾確實十分優秀,無法全面否定,英國人只好斷章取義亂談所謂的戰略問題。

我們只要少加分析,不難看出英國人的謊言漏洞百出。

謊言1;
希特勒在指派他率領非洲軍團出征的初衷是想支援意軍在非洲的失利,順便牽制英軍。隆美爾不斷進攻,導致德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而分散了兵力。[英國人著作《沙漠之狐》一書]

這一條可笑到把『德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而分散了兵力』的大帽子扣到隆美爾的頭上。不錯隆美爾出征的時候。希特勒是在積極的准備'巴巴羅莎'計劃。但向隆美爾這樣一位軍長級的軍官顯然不會告之和參與'巴巴羅莎'計劃。既然知道德國在一戰的失敗真正意義上在於,德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而分散了兵力。為什麼只有極少數人提出反對與蘇聯開戰的正確意見。可見叫勝利沖昏頭腦的也不只希特勒一人!而德國當時是有人反對與蘇聯開戰的;正確意見來自海軍元帥雷德爾 Raeder, Erich 和帝國元帥弋林 G0ring。事實證明雷德爾;弋林的戰略判斷是正確的。

在沒有對英國作戰結束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動用當時德軍一切的軍事力量對蘇聯開戰。使德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的根本原因是德國最高統帥部與希特勒的盲目樂觀,戰略判斷失誤造成的。

那麼隆美爾在北非的進攻,在實際上對德軍分散了兵力而作戰有多大的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記。

德國陸軍在1941年6月22日,其兵力分布如下: 38個師駐在西歐,12個師駐在挪威,1個師駐在丹麥,7個師駐在巴爾干,2個師駐在利比亞。在蘇聯投入兵力為步兵師118個,機械化師15個,裝甲師19個,共計152個師。其基本駐防歐洲大陸的德軍有上百萬。這上百萬的德軍在1941-1943年,基本上是無事可作幾乎就是浪費。德軍完全可以調出幾十個師,用於對蘇聯開戰。幾十個師在那裡無事可作不會影響德軍分散了兵力嗎?反而是隆美爾在北非的3個幾乎從來沒有滿員師,會影響德軍分散了兵力?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實際是對隆美爾3個師的支援遠不會影響到對德國在東線戰事!更不要說,隆美爾去北非初衷是幫助義大利作戰,隆美爾消耗的大部軍事物資是義大利提供的。

謊言2;
隆美爾不注重後勤。[是英國人編造的又一可笑的故事]

事實是隆美爾一向比較注重後勤。隆美爾早年出身於山地步兵,山地作戰對補給要求遠比平原作戰高的多。隆美爾山地作戰經驗豐富。其會不知後勤補給的重要;[他的藍馬克思勛章就是在山地作戰中獲得的]。2戰中,隆美爾指揮裝甲師。隆美爾對裝甲兵對後勤補給的依賴也有清醒的認識。在非洲1942年2月,隆美爾在日記中寫到[德國最高統帥部看法,他們始終強調北非後勤補給的困難。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只要有一個才華出眾的人坐鎮羅馬,賦予其解決困難的全權就可以解決問題。假使1942年夏季,能夠提供我6個機械化師。我就可以使英軍全軍覆沒。]隆美爾同時在1942年2月,返回北非時與德國南線空軍指揮官會談,希望他們支持自己的觀點。隆美爾明確指出;必須首先佔領馬爾他島,徹底解決其對北非德軍的後勤補給線的威脅,然後佔領托卜魯克。

隆美爾事實上多次在後勤補給不足的情況下發動進攻,但這不等於隆美爾忽視後勤補給的重要性;任何一名優秀的軍事家全會明白在事實上,你永遠得不到,你想得到的,那種近乎完美理想化的客觀條件。天時,地利,人和。一名優秀的指揮官要具備在客觀條件不利的情況下,發揮個人才能取得勝利的能力。
隆美爾可以說是做到了這一點。反觀蒙哥馬利是在那種近乎完美的理想化的客觀條件下,取得阿拉曼的勝利。所以對蒙哥馬利才能的評價歷來不高。[英國人對蒙哥馬利的評價,當英國需要一位打勝仗的將軍時,他碰巧成為了那個人。]當然個人才能也不可能無限發揮作用,客觀條件也是必須的,敵人客觀條件優勢壓倒你的個人才能時失敗是必然的。所以說拿破崙,隆美爾,隨敗尤榮。

隆美爾事實上組建了一隻有效的維修保養分隊。北非德軍的坦克修復率遠遠強於英國人。這一點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將軍的《隆美爾文件》中也是肯定的。

隆美爾事實上多次在後勤補給不足的情況下,發動進攻的作法。英國人的解釋是隆美爾看到了戰術機會,他只擅長戰術。這也不過是英國人貶低隆美爾的可笑謊言。其實隆美爾真實的想法是根據較高的戰略層次上的厲害關系,作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正確決定。筆者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在下一個問題將詳細說明。

謊言3;
隆美爾在北非得到命令是防守,而他不斷的進攻,不符合德國的戰略部署。

這是一個典型的,駝鳥政策的胡言亂語。在很多英國人關於隆美爾的書中,基本都是這一論調。其實英國人酸溜溜的話後面是想說,假如隆美爾不主動進攻,那麼英國人叫隆美爾打的潰不成軍,丟盔棄甲的光輝燦爛形象,也許不會永遠表明史冊了。連在美國人的歷史書中也有嘲弄英國人的好笑文字。[三萬的英國烏合之眾打敗了格拉齊亞尼元帥指揮的十萬義大利軍隊]。[美國人著作《德國的興亡》一書];

我們不仿來假設一下,隆美爾在北非是老實的防守不進攻。會出現那樣的情況!

英國人那幾位因指揮不力丟官的將軍,就不會丟烏紗帽了。用於抵抗隆美爾的幾十萬軍隊,幾千輛坦克,大量的軍事物資也不會出現在北非戰場。至少後來加強蒙哥馬利的大量英美裝備和登陸北非的[火炬計劃]也不會舉行。道理很簡單;丘吉爾堅持在歐洲軟下腹,義大利開辟第二戰場的跟本原因是隆美爾在北非不斷的進攻行動。威脅到英國在埃及利益與蘇伊士運河的安全。一但隆美爾佔領埃及,英國的海運要繞道好望角,航程多出上萬公里。英國海運船物資的損失將大增。一但隆美爾佔領埃及,前出與日軍會師並佔領中東。法西斯國家將獲得大量石油資源,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將大為加強。隆美爾佔領中東之後。當時的土耳其與伊朗名義上是中立國,但其政府是傾向法西斯國家的。德軍可以威脅到蘇聯的高加索地區[這是蘇聯的石油地區]。將會使蘇德戰場出現有利於德國的大轉變。

假設隆美爾在北非是老實的防守。以上問題也不會出現,丘吉爾也不會堅持在歐洲軟下腹,義大利開辟第二戰場。大量的英美軍事力量也不會出現在北非戰場,因為有更加需要他們的地方;

那他們會在那裡?英國人有三種選擇;1支援蘇聯,很明顯不大可能。2在亞洲對抗日軍,也不大可能因為英國的本土在歐洲。3用於英國的本土,這是英國人唯一的選擇。在蘇聯;法國要求開辟第二戰場的政治要求情況下,將直接威脅德國的大西洋方向,兵力所指無疑是法國本土。也就是說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將會在1941--1943年進行。德國失敗的日子將至少提前一年到來!

對與德國來講,盟軍在法國登陸與義大利登陸;那個有利那?從歷史事實來看,盟軍在法國登陸!那裡地形主要為平原,不利於德國防守。盟軍的優勢兵力可以快速展開。幾乎是盟軍一但在法國登陸成功,德國也就是輸掉了戰爭。

盟軍在義大利登陸!對於德國來講好對付一些。義大利兩岸是海岸線地形狹長,陸地中部多山。盟軍的優勢兵力難於展開。德國可以有較長時間進行防禦的能力。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造成這一對德國有利的戰略態勢出現的是——隆美爾在北非不斷的進攻行動。

隆美爾在北非失敗的根本原因--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戰略短視與義大利的無能。

首先談一下,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戰略認識。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一書中,講的很詳細了。希特勒認為德國在一戰的失敗真正原因是德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而分散了兵力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希特勒認為德國是一個陸地國家。應當在德國附近的歐洲大陸,進行陸上爭霸搶奪大量的土地。希特勒在<我的奮斗》里說,搶奪大量的土地的主要目標是俄羅斯,因為那裡有廣闊的土地;對於法國,他是德國的死敵,德國要於其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決戰,永遠的解決問題。對於英國,他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希特勒認為,德國最好是能於英國成為盟友。德國只要陸上爭霸。願意讓出海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希特勒在三十年代,多次試圖與英國結盟,但英國回決了他]

應當說,希特勒總結一戰經驗的戰略認識,如果放在1914年還是比較正確的。但是到了1939年,不只是時間發生變化,各國的情況也在變化。希特勒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德國二戰失敗的根本原因]。這一變化是英國的快速衰敗與蘇聯的快速上升。

英國在一戰結束之後國力快速衰敗。到了1939年,英國已不是1914年那個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剩下的只不過是日不落帝國夕陽下最後的余輝了。德國;蘇聯;美國不斷發展的速度以遠遠超過了英國。

特別是蘇聯;當1929年,經濟危機重創西方國家時。蘇聯因為是社會主義國家,跟本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蘇聯象一個旁觀者一樣,看著西方國家叫經濟危機折騰的死去活來。蘇聯這時候,拿出來沙皇幾百年積攢的黃金;鑽石。從西方國家那裡買回因經濟危機,變得和垃圾一樣價格的大量工業設備。高薪聘請因經濟危機,失業的科學家;技術人才。開始建設自己的國家。在很短的時間里完成了沙皇辦不到的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工業體系。有了充足的工業,為蘇軍提供了足夠的武器。蘇軍已不再是1914年,那支每個士兵,人手一隻步槍也無法辦到的沙皇軍隊。而是擁有世界上最多火炮數量的紅軍。指揮紅軍的也不再是沙皇的佞臣;宮廷小丑;神棍。而是伏龍芝;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等軍事家。蘇聯的綜合國力快速上升。與因經濟危機,綜合國力大為倒退的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縮小了!

希特勒基於錯誤的戰略決策,在法國戰敗後立即對英國發出和平建議。只要英國承認德國的陸上霸權地位,德國及於英國停戰。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也就是說,英國只要出賣自己的盟友可以立即得到和平。不過這時的英國首相已不是喜歡出賣自己盟友的張伯倫。而是丘吉爾!他回絕了希特勒。還挖苦的回信說;德國要和平,要先從它佔領的所有國家撤軍,特別是法國。顯然英國不想承認德國的陸上霸權地位。即使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英國,丘吉爾著作《他們最美好的時刻》一書;記載丘吉爾拿到德國的和平建議後,立刻表示反對。]

希特勒急於與英國停戰的原因是他要開使進攻蘇聯的准備。當時英國一連串的政治;軍事上的失敗。並沒有使希特勒從一戰時形成的英國,它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這一錯誤認識中清醒過來。希特勒的英國情結,在今天看來是多少有一點病態。

丘吉爾先生這一次也許會相信我的預言...一個偉大的帝國,一個我從來也不想毀滅甚至不想傷害的偉大帝國,將遭到毀滅。

我看不出有繼續打下去的任何理由。

------1940年7月19日,希特勒在德國國會的講話。

隆美爾在非洲戰略上的看法是什麼?隆美爾不同意希特勒[地中海,非洲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戰區]的觀點。
隆美爾在1942年2月的日記中寫到[德國最高統帥部看法,一如1941年,認為非洲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地區。若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這個戰場是劃不來的,這真是一種短視。]
隆美爾的看法--非洲是具有十分重要戰略地位的地區,必須佔領蘇伊士運河。很明顯隆美爾的看法與雷德爾,弋林的看法是一樣的。
進攻非洲比進攻蘇聯優勢在於;德國佔有取勝的把握。只花較小的代價可以取勝。同時堅持德軍在一條戰線上作戰的基本原則。
1942年,隆美爾建議只要6個師,他可以完全消滅英軍。希特勒再次拒絕了隆美爾的建議。
希特勒不願意用6個師來使德國取得戰爭最後勝利的正確戰略;而願意用三百個師進攻蘇聯,使德國失敗的錯誤戰略。
隆美爾,雷德爾,弋林的個人努力最終無發彌補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戰略短視與義大利的無能。
隆美爾,雷德爾多次要求佔領馬爾他島,但是希特勒反對『大力神』行動計劃,( 軸心國入侵馬爾他).義大利也無力獨立進行該計劃。是希特勒一直拒絕為隆美爾提供充足的補給,造成隆美爾處於補給不足的境地。
弋林曾經親自跑到羅馬,勸說墨索里尼加強對隆美爾的後勤補給,墨索里尼也同意了。但是其中大部分物資叫英國人擊沉了。義大利全部的海軍力量在地中海也無法有效的對抗英國人。不能不說義大利的無能,真是一個問題。
英,美的領導人反而是十分重視非洲,最後盟軍在阿拉曼的數量優勢[八比一]壓倒了隆美爾。
英,美在非洲登陸之後。希特勒下令佔領突尼西亞派去了25萬德意軍隊。如果早半年只派出這五分之一的兵力,隆美爾早以佔領埃及了。
以後的歷史,地球人都知道。
關於諾曼底的故事。英,美的歷史書。說隆美爾對盟軍進攻方向判斷失誤。不過在隆美爾的參謀長斯派達爾將軍的《1944年的入侵》一書里,指出隆美爾一直認定盟軍會在諾曼底進攻,是希特勒和德國最高統帥部的高參們要他把兵力布置在多拂。
雖然我們無法知道那種觀點是可信的,因為雙方全沒有可以證明的歷史文件。但是不管諾曼底事實是怎麼樣的,隆美爾的軍事成績都是卓越的。
相信,大家對於隆美爾的的戰略軍事才能,已有了一個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結論了!

⑵ 俄國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蘇聯軍力,以1988年為例,分列如下:

1、陸軍199萬,分為16個軍區。編為51個坦克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約10個空中突擊旅和16個方面軍炮兵師,裝備主戰坦克5.3萬輛、裝甲戰斗車輛6.3萬輛、火炮2.9萬門、地對地導彈發射架約1570部。


2、海軍45.1萬,分為4個艦隊和一個區艦隊。裝備彈道導彈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只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只797艘,登陸艦艇187艘,主要輔助船隻269艘。擁有巡航導彈核潛艇44艘(「奧斯卡」級8艘、C-Ⅱ級6艘、C-Ⅰ級9艘、E-II級18艘、Y級3艘);攻擊核潛艇65艘(「阿庫拉」級7艘、「塞拉」級3艘、A級6艘、V-Ⅲ級25艘、V-Ⅱ級7艘、V-Ⅰ級16艘、Y級1艘),此外還有常規潛艇100多艘。


3、空軍45.3萬,遠程航空兵約10萬,編為5個集團軍,裝備中遠程轟炸機752架;方面軍航空兵約31.5萬人,編入12個軍區和駐東歐四國蘇軍集群的空軍序列,裝備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和強擊機5167架——具體裝備有防空截擊機2370架(米格-23型890架、米格-25型480架、米格-31型270架、蘇-15型500架、蘇-27型230架、伊爾-76型預警機15架等)。空軍則為42萬人,裝備有殲擊轟炸機2240架(米格-27型610架、蘇-17型和蘇-22型330架、蘇-24型840架、蘇-25型460架),殲擊機2130架(米格-21型550架、米格-23型590架、米格-25型110架、米格-29型700架、蘇-27型180架),此外還有運輸機620架、直升機220架。


4、防空軍,人數為63.5萬,編入5個防空區和10個軍區的防空軍序列。擁有各型殲擊截擊機1300架,防空導彈發射架9600部,雷達約7000部,有反彈道導彈發射架100部。


5、戰略火箭軍29.8萬,編為6個火箭集團軍,有發射控制司令部300個。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


6、另外,蘇聯另有邊防軍25萬,內務部隊35萬。


7、外國駐軍:

蘇聯最強盛時期曾在多國駐軍(比如東歐國家、阿富汗、蒙古等),並與大多數中東阿拉伯國家(比如敘利亞)、部分非洲(比如安哥拉)、美洲(比如古巴)以及亞洲國家(如越南)等軍事交流與合作頻繁。其勢力范圍可謂遍及全球。


補充:

在地面部隊和地面支援部隊上:(對比當時美蘇中)

共計: 193個重裝機械化師, 7個輕裝機械化師.


共計:9個重裝機械化師, 6個步兵師, 2個輕裝步兵師.



在機械化力量上:


在軍備生產上:

⑶ 中美俄 三國軍事力量分別是

總兵力: 美國:現役:140。16萬人 中國:現役:300萬人 戰略核部隊(US STRATCOM) 美國:戰略核潛艇(SSBN):俄亥俄級18艘,搭載潛射彈道導彈432枚。洲際彈道導彈(ICBM)[空軍空間司令部(AFSPC)]:640枚。重型轟炸機空戰部隊(ACC)]:174架(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對象329架)。 中國:戰略核潛艇:夏級 4艘,搭載潛射彈道導彈48枚。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 型(12000公里)20枚,東風4型40枚(7000公里)。 陸軍 美國:47。94萬人(女性7。24萬人)。共有: 集團軍司令部3個,軍司令部4個(含空降軍1個)。 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4個,輕步兵師2個,空中突擊師1個,空降師1個,裝甲騎兵團3個炮兵旅6個獨立步兵營3個,空降營群1個。 主戰坦克:約7836輛。M-60A3坦克192輛,M-1"艾布拉姆斯"坦克7644輛(包括M-1A1,M-lA2)。 裝甲步兵戰車:M-2/3"布萊德雷"6720輛。 裝甲輸送車:M-113A2從3輸送車(含改進型)17800輛。 火炮總數為:5680門。其中,牽引炮:1308門。自行火炮:2601門。多管火箭發射器:227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統840個(全部具備陸軍戰術導彈系統能力)。追擊炮293l門。另有81毫米M-251型679門。 固定冀飛機:269架。 直升機:約4990架(含武裝直升機1489架)。AH-1S型483架,AH-64A型710架,AH-64D型43架,AH-6/MH-6型59架,UH-1H/V型907架,UH-60A型1363架,MH-60L/K型60架,EH-60A型(電子干擾)66架,CH/MH-47D/E型468架,OH-58A/C型386架,OH-586型370架(含武裝直升機194架),TH-67"克里克"型135架。 中國:陸軍現役兵力為230萬,分屬 7個軍區,編成24個集團軍,其中7個快速反應集團軍(1軍、13軍、21軍、27軍、38軍、39軍、54軍) 陸軍有85個步兵師、10個裝甲及機械化師、 10個炮兵師(含若干高炮師)、 1個山地師、50個獨立工程兵團、19個通信團、4~7個獨立特種兵團。 主戰坦克:14000餘輛。88c式484輛,88式519輛,79式1700輛,69式3000輛,59式6000輛,62式1200輛,63式水陸坦克800輛。 裝甲步兵戰車:6000餘輛。 身管火炮:16000餘門。 火箭炮:1250餘門。 直升機:600餘架。武直-9 50架 ,直-6 30架 ,直-5 400架,AS。332超美洲豹 20架 S-70黑鷹 24架 ,小羚羊/霍特 8架 ,SA321超黃蜂 15架 ,米-3 40架 ,米-6重型直升機 12架 ,米-17中型直升機 24架 ,直-11 不詳 海軍(USN) 38。06萬人(女性5。28萬人)。艦隊5個:第2艦隊(大西洋),第3艦隊(太平洋),第5艦隊(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第6艦隊(地中海),第7艦隊(西太平洋)。此外,還有軍事海上運輸司令部和海軍預備役部隊。 潛艇:84艘。戰賂潛艇18艘(參見戰略核部隊)。 戰術潛艇:66艘(包括正在改裝的8艘)。 攻擊型核潛艇:(SSN):66艘。"海狼"級(SSN-21)1艘,"洛杉磯"級(SSN-688)45艘"鱘魚"級(SSN-637)11艘, "大角鯨"級(SSN-671)1艘。 除此之外還有水面艦艇 空軍 導彈等等的優劣差距 目前,俄羅斯和美國仍掌握著世界上絕大多數核武器。國際減少核危險聯合會根據俄美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中的計劃,推斷出俄美目前的核武庫大致情況。 俄羅斯擁有6669顆核彈頭,其中洲際彈道導彈彈頭3577顆,潛基(從潛艇發射)彈道導彈彈頭2272顆,空基(戰略轟炸機攜帶的導彈)導彈彈頭820顆;各種核彈運載工具1283件,其中洲際彈道導彈738枚,潛基彈道導彈440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26艘,重型轟炸機79架。 美國擁有的核彈頭為7139枚,其中洲際彈道導彈彈頭2075顆,潛基彈道導彈彈頭3264顆,空基導彈彈頭 1800顆;各種核彈運載工具1102件,其中洲際彈道導彈575枚,潛基彈道導彈408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17 艘,重型轟炸機102架。 另外,俄美雙方還儲備了相當大數量的非戰略和非現役的核彈頭。如果加上上面列舉的核彈頭數,則俄羅斯的核彈頭總量約為兩萬顆,而美國約為1.54萬顆。

⑷ 俄羅斯不是很窮嗎為什麼其 空軍 研發力量這么強呢

你應該想到當年的蘇聯,俄羅斯是當年蘇聯的主體部分.當年蘇聯的首府就在莫斯科的.當年冷戰時斯蘇聯可是與美國兩雄並立的.你所指的很強是說們的蘇系,米格系戰機,和米系的,卡系的直升機.圖系的轟炸機,安系\伊爾系的運輸機
俄羅斯強大的研發力量是蘇聯時留下的.
蘇霍伊飛機實驗設計局(蘇)

地址:新西伯利亞(北緯55.02度,東經82.55度)
負責人:總設計師 伊凡諾夫

蘇霍伊飛機實驗設計局(簡稱蘇霍伊設計局)於1939年組建,首任總設計師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研製成功的著名機種有截擊機蘇-9,蘇-15;殲擊轟炸機蘇-7,蘇-17,蘇-24,蘇-30,蘇-34;強擊機蘇-25;殲擊機蘇-27,蘇-35,蘇-37,是前蘇聯著名的設計局之一。

米高揚設計局(米格)

1940年,米高揚和格列維奇組建了自己的設計機構——實驗設計室。以後這個室發展成了龐大的米高揚設計局。從那時起,米高揚的「高空高速」的設計思想便成了當時該局的指導思想。米格飛機也從此開始孕育,並陸續誕生。
為了實現自己的設計思想,米高揚設計集團夜以繼日地幹了起來。他們僅用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殲擊機伊-200的設計。這種飛機採用木質機翼和尾翼、焊接的金屬機身,並且採用了轟炸機發動機AM-35,這一種大膽嘗試使伊-200受益非淺。與當時同類飛機相比,它在飛行速度、飛行高度和機動性方面佔有一定優勢。投產前,伊-200定名為米格-1。
像現如今的有超強機動性能的米格29\米格35等等.

俄羅斯米里直升機設計局(米)
早在40年代初,前蘇聯就成立過一個布拉圖欣直升機設計局。著名設計師市拉圖欣曾設計過一些直升機。但是,那個時候的蘇聯,直升機工業時代尚未到來,生產直升機的條件還不具備,所以布拉圖欣設計局不久就自消自滅了。實際上,它就是米里設計局的前身。

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里1909年生於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1931年畢業於諾沃切爾卡斯克航空學院,畢業後就到中央流體動力學研究院(ЦАГИ)從事旋翼機研究工作,以後轉入直升機的研究。1945年他被任命為ЦАГИ直升機部實驗室主任。

1947年12月剛滿38歲的米里受命組建米里直升機設計局,他擔任第一任總設計師,直到1970年病逝。在這23年中米里領導設計局共研製出9個直升機型號:米—1、米—2、米—4、米—6、米—8、米—10、米—12、米—14和米—24。

設計局剛建立時非常簡陋,連固定的辦公地點也沒有,一會兒遷到這里,一會兒又遷到那裡,最後遷到了從前布拉圖欣設計局的舊址——雷賓斯克街。他們正是在這里研究米—1直升機的。1948年米—1研究成功,1950年投入批生產並交付部隊使用。米— l是前蘇聯第一種投入批生產的直升機,這標志著蘇聯自己直升機製造業的建立。

1951年斯大林召見航空設計師,要求研製一種12座的運輸直升機供部隊使用。米里接到任務後,領導設計師們日夜奮戰,僅用一年時間就研製出部隊急需的米—4直升機。米—4直升機1953年投入批生產,並大量裝備部隊。米—4在載重量和速度方面有7項打破當時的直升機世界紀錄並在國際航展上獲得金獎。米—4直升機連續生產14年,有四十多種改型,銷往世界34個國家。

1957年米里領導設計局研製成功了重型直升機米—6,1959年投人批生產。米—6的研製成功是前蘇聯直升機製造業的一個巨大飛躍。同米— 1相比,米—6在許多方面都邁上了新台階。第一,由渦軸發動機取代了以前的活塞發動機,並且由雙發取代了以前的單發。第二,直升機的起飛重量比米— l增大16倍,達到42噸。在60年代中期以前,米—6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旋翼直升機。第三,其飛行時速首次超過300千米。

從米—6開始一直到現在,米里設計局在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機研製方面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以後研製成功的米—10,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3.7噸。60年代末研製的橫列式雙旋翼直升機米—12,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05噸。有效載重4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裝有渦軸發動機的中型直升機米—8,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直升機,共有百多種改型,生產萬余架,銷往世界四十多個國家。這是前蘇聯直升機製造業的又一個奇跡。米里領導研製的最後一個型號是戰斗直升機米—24A。60年代中期,在前蘇聯,米里第一個提出了戰斗直升機的設想。這一設想一提出來,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直升機速度那麼慢、防護又那麼差,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是根本無法生存的。讓直升機上戰場作戰,簡直是冒險家的幻想。米里不理會那一套,默默地進行方案論證,踏踏實實地進行技術儲備。他們用米—4直升機掛上機槍、火箭彈和反坦克導彈進行試驗,取得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米里提出了研製一種既能對地作戰,又能運送一個作戰小分隊的戰斗運輸直升機的研製方案,得到了當時蘇聯國防部的全力支持。

1968年5月軍方下達了研製戰斗直升機的任務。米里領導他的設計局僅用—年時間就成功研製出米—24A戰斗運輸直升機。該直升機採用並列雙座駕駛艙,駕駛艙後面是寬大的運兵艙,可載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機上攜帶機槍、火箭、導彈等武器,屬於一種武裝/運兵直升機。

米里1970年1月逝世後。他的學生馬拉特.尼古拉耶維奇.季申科擔任了米里設計局的第二任總設計師,直到1991年退休。

在擔任總設計師的21年中,他的巨大貢獻主要表現在戰斗直升機的研製上,其次是重型民用直升機的研製。

首先,季申科領導設計局對米—24進行重大改進。由於米里領導研製的米—24A存在不少缺點,它不是「純」戰斗直升機,又要作戰,又要運兵,勢必顧此失彼;並列駕駛艙設計影響飛行員的視界,不利於作戰;駕駛艙後面的運兵艙,使機身特別寬大,雷達截面積大、被彈面積大,容易被探測和攻擊;同時,由於「包袱」沉重,直升機的機動性受到影響。

從1970年開始,季申科領導設計局重新設計了米—24的前機身:將並列雙座的寬大駕駛艙改為兩個各自獨立的串列式階梯型座艙,射擊員在前,駕駛員在後。這樣的改進有很大益處。

第一,大大改善了飛行員的視界,有利於貼地飛行時觀察地面障礙物,有利於搜索和攻擊目標;第二,前機身變窄,減小了阻力,能防止一彈擊中兩名機組人員,有利於提高生存力。此外,武器系統也有所增強,其導彈攻擊目標的准確性提高了兩倍。軍事專家們認為,經過重大改進的新型號米—24D優於 美國AH—1S「眼鏡蛇」。米—24D型戰斗直升機連續生產20多年,共生產數千架,其出口型米—25和米—35銷往世界二十多個國家。70年代中期以後,季申科領導設計局開始根據軍方要求研製新一代戰斗直升機米—28。同米—24相比,米—28具有重大改進。首先米—28不再擔任運兵任務,是專門用於作戰的「純」戰斗直升機,直升機的性能和機動性明顯提高;其次由於機身變細,減小了雷達截面積,降低了被探測概率、有利於提高直升機的生存力。該機在設計上採取巧妙的安排,讓不太重要的部件作為屏障,保護那些關鍵部件。兩台發動機距離較遠,中間由主減速器隔開,防止一彈擊中兩台發動機。前後駕駛艙防護增強,前有防彈玻璃,周圍有陶瓷裝甲,能經受子彈的多次打擊。可以說,米—28是世界—上防護最強的戰斗直升機。米—28裝有新型的瞄準—駕駛—導航綜台系統,其武器威力大,所攜帶的16枚反坦克導彈,射程可達8千米。優於西方的導彈。許多西方軍事專家認為,米—28的生存力高於美國的 AH—64「阿帕奇」。

除了研製戰斗直升機以外、季申科還領導設計局研製了迄今世界大使用過的最大的單旋翼直升機米—26。米—26最大起飛重量56噸,最大載重20噸。從1979年開始投入批生產並獲得適航證。

1991年申季科退休,由馬爾克.弗拉基米洛維奇·萬貝爾格接替他,擔任米里設計局第三任總設計師,到1997年病逝,只有6年時間。他的主要功績就是,領導設計局對米—28進行改進。當時俄軍方對米—28還不夠滿意,因為它沒有夜間或惡劣氣象條件下的作戰能力。萬貝爾格領導設計局很快推出米—28的新改型——米—28N。該直升機與美國的 AH—64D「長弓阿帕奇」相似,旋翼軸上方的大園球內裝有毫米波雷達,又裝有先進的夜視設備,從而使米—28成為具有威懾力的「夜間大盜」。

此後,萬貝爾格領導設計局進行了許多新方案直升機的探索,例如戰斗直升機米—40方案,民用直升機米—58方案,與歐洲直升機公司合作的米—38方案等。

1997年春,萬貝爾格突然病逝後,米里設計局選舉西涅爾希科夫擔任總設計師兼總經理。他是四位總設計師中最年輕的—位。他繼續進行萬貝爾格未竟的事業,完善夜戰直升機米—28N並領導米—38的研製工作。

卡莫夫設計局(卡)

卡莫夫, 海軍用直升機. 精品:卡28, 32, 卡50戰斗直升機.

圖波列夫設計局(圖)
1925年,圖波列夫擔任了蘇聯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設計局(從事陸上飛機和水上飛機的研製)的領導工作。在1925年至1930年間,該局設計製造了AHT-3(P-S)、AHT-4(TB-1)、AHT-5(刃-4)和AHT-6(TB-3)等不同類型的全金屬結構飛機,並都投入了批量生產。特別成功的是TB-1和TB-3單翼重型轟炸機。1929年,被稱為「蘇維埃國家」的TB-1出色地完成了從莫斯科經過西伯利亞到紐約的飛行。圖波列夫設計的轟炸機,長期在蘇聯空軍中服役,所生產的TB型飛機總數超過了一千架。 在這些年代裡,該局還設計試制了一些水上飛機:如AHT-8、AHT-22、AHT-27等,以及一些特種飛機,如長航時的AHT-25、巨型的AHT-20、以及高速飛機AHT-40等。 在戰爭年代裡,圖波列夫和他的助手們為滿足前線的要求,研製了一種新型前線轟炸機圖-2。該機載彈量大、機炮火力強,且具有較高的飛行速度和較大的航程。圖-2飛機於1943年末投入批生產,1944年參加作戰。直到戰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圖波列夫設計局的主要機種都是轟炸機,從重型轟炸機圖-4、圖-85,到噴氣轟炸機圖-12、圖-14,以及後來的圖-22「眼罩」、圖-26「逆火」和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 在轟炸機的基礎上,圖波列夫設計局開始研製運輸機,從圖-104、圖-114、圖-124、圖-134、直到圖-154,圖式客機的舒適性和經濟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為後來的圖-204打下了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在60年代末,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了一種超音速客機圖-144,這種兩倍音速的客機同英法合作的「協和號」驚人的相似,不論是外形還是在性能上,而圖-144要早上天三個月。

安東諾夫設計局(安)
安東諾夫在列寧格勒工學院畢業後就成了滑翔機製造廠的主要設計師。他的輕型滑翔機成為了當時標准滑翔機。許多蘇聯飛行員在他的滑翔機yC-4、yC-6等上訓練自己成為快速飛機駕駛員。在國防體育的滑翔運動中,也被廣泛應用。安東諾夫自己也成為一個優秀的滑翔運動員,他曾駕駛過契拉諾夫斯基設計的世界上獨創的拋物線型機翼的滑翔機作了試飛。在1932年全蘇滑翔運動大會上,他榮獲了「A級運動員」的稱號,他駕駛著自己設計的滑翔機,作了精採的飛行。他的「前哨」號滑翔機,創造了許多次世界紀錄。`

1959年初,他設計成功了一種新型「A-11」教練翱翔滑翔機。這是全金屬的張臂式單翼滑翔機,機上裝有離地後會自動收起的升降輸,尾翼成45°裝在機身上,同時起水平和垂直安定面的作用。用飛機牽引只要滑行四五十公尺即可脫離地面,滑翔機的最大容許速度可達200公里/小時,可以在任何普通和復雜的氣象條件下飛行。
天才的安東諾夫後來又成為飛機設計家。他的創造性思想,表現在飛機製造中,有著特別的生命力。安東諾夫和自己所領導的設計小組在近代雙翼機已無用處的議論下,用傑出的技巧設計了超過當代世界上所有雙翼飛機水平的「安-2」。這是一架單發雙翼多用途飛機,具備許多其他飛機所沒有的優點:它可在田野等處起飛降落,滑跑距離只有180公尺,能作5公尺低空飛行;設有最新的無線電導航、定向、盲目飛行和著陸設備;操徽和維護簡單;載重量大,用作運輸機可載運一噸半貨物或十多名旅客;可作播種、滅蟲、施肥、除草等四十多種用途。此外裝上浮簡可在水上使用,裝上雪橇可用在雪地。
1957年,安東諾夫領導下的設計局研製了安-10「烏克蘭」式巨型客機,它比圖-104噴氣式客機的耗油量小,可乘坐84名旅客,並能帶3噸半貨物。安東諾夫還為旅客的舒適和安全,駕駛員操稱的簡單作了獨特的創造。
在安東諾夫主持設計局期間,他還領導設計了安-8, -12, -22, -26, -32, -72, -124軍用運輸機, 安-2, -14, -28多用途運輸機,安-24旅客機以及全金屬滑翔機安-11, -13, -15等著名飛機。

伊柳辛設計局(伊爾)
伊柳辛設計局設計的第一架飛機是DB-3型轟炸機。它的試飛結果非常理想,性能不亞於當時其他國家的同類型產品。成機於1936年8月裝備蘇聯空軍,並曾在當年五一勞動節的活動中,在紅場上空做了精採的飛行表演。 伊柳辛是從該局設計的第二架飛機——伊爾-2強擊機開始聞名的。伊爾-2強機於1939年設計製造,它具有獨特的射擊一轟炸武器系統,能攜帶專門的反坦克炸彈,機身裝有防護裝甲。衛國戰爭期間,該機共生產了36,163架。後來,該局又設計了伊爾-10強擊機。同時,該局仍繼續進行著轟炸機的設計製造工作,並於1940年和1943年分別製成了雙發遠程轟炸機伊爾-4和伊爾-6,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伊爾型強擊機是衛國戰爭中參戰數量最多的飛機,在粉碎德軍的戰斗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蘇聯的《真理報》當時曾評價道:「伊柳辛的飛機不僅是航空科學的成就,而且還是重大的戰術發明。」
戰爭後期,伊柳辛設計局開始研製噴氣式轟炸機。1946年,研製的第一架噴氣式轟炸機伊爾-22開始試飛,它裝有四台渦輪噴氣發動機。1948年,該局又設計製造了蘇聯第一架噴氣式前線轟炸機伊爾-28,它裝有兩台離心式渦輪噴氣發動機,採用平直上單翼,時速為900公里。以後,伊柳辛設計局又設計製造了伊爾-46和伊爾-54轟炸機。伊爾-46和伊爾-28在外形上沒有什麼區別,但最大航程可達5000公里,最大載彈量為6噸,時速為930公里。伊爾-54和以前的飛機區別較大,機翼後掠角為55",採用自行車式起落架。同時,第一架後掠翼噴氣式強擊風伊爾-40也順利地通過了國家鑒定。但是,在伊爾-28之後,該局設計的軍用機沒有被投入使用;因為在戰爭後期,蘇聯政府已決定各航空設計局進行專門化生產,伊柳辛設計局被指定專門研製旅客機。
1943年,伊柳辛設計局開始了旅客機的設計工作。 1946 年,第一架旅客機伊爾-12試製成功。它裝有兩台 AIII-82ΦH活塞式發動機,有27~32 個客座。接著,該局又制了伊爾-14旅客機。這兩種飛機的質量都很好,曾在蘇聯民航和空軍中廣泛使用,世界上先後有20多個國家購買了這兩種飛機。 1947年,又一種新型旅客機伊爾-18問世。它可載客60人,起飛重量42噸,裝有兩台 AIII-73活塞式發動機,以時速500公里巡航時,最大航程可達6,200公里。但它沒有投入批量生產,因為當肘蘇聯政府要求航空工業盡快向噴氣式方向發展。十年之後,裝有四台AH-20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伊爾-18問世,載客量為110人。這是該局的第一種裝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飛機,也是當時在蘇聯國內航線上使用最普遍的旅客機。

1967年9月 15日,新的大型旅客機伊爾-62投入航班飛行,這是伊柳辛設計局最成功的設計成果之一,它可以與當時美國的波音707和DC-8相媲美。該機裝有四台渦輪風扇發動機,經濟巡航速度為820~90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為9820公里,最大載客量186人。

⑸ 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現在這些國家軍事什麼裝備,兵力多少

美國陸軍兵力54.92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司令部、4個軍部、10個作戰師(2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2個輕步兵師、1個空中突擊師、1個空降師)、5個航空旅、3個裝甲騎兵團、6個炮兵旅、7個史崔克旅、9個「愛國者」和2個「復仇者」防空導彈營、3個獨立步兵營和1個空降特種部隊。

~~~~~~~~~~·軍是美國的武裝力量,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46.093萬人美國陸軍兵力54.92萬人主戰坦克M1A1和M1A2等共7684輛;
裝甲偵察車Tpz-1「狐」113輛;
M2和M3步兵戰車,共6715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17800輛;
各類火炮5699門,其中277毫米多管火箭炮857門,自行火炮2555門。
反坦克導彈:「陶」和「龍」式,共23352具;
高炮329門,其中20毫米「火神」式118門;
防空導彈:「復仇者」式767部,「愛國者」式485部;
各種用途飛機249架;
無人駕駛飛機7架;
直升機約4923架,其中武裝直升機1437架;
各型地面監視雷達312部,其中機載38部;
兩棲艦艇58艘。
。編有3個集團軍司令部、4個軍部、10個作戰師(2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2個輕步兵師、1個空中突擊師、1個空降師)、5個航空旅、3個裝甲騎兵團、6個炮兵旅、7個史崔克旅、9個「愛國者」和2個「復仇者」防空導彈營、3個獨立步兵營和1個空降特種部隊。~~~~~~~~主戰坦克M1A1和M1A2等共7684輛;
裝甲偵察車Tpz-1「狐」113輛;
M2和M3步兵戰車,共6715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17800輛;
各類火炮5699門,其中277毫米多管火箭炮857門,自行火炮2555門。
反坦克導彈:「陶」和「龍」式,共23352具;
高炮329門,其中20毫米「火神」式118門;
防空導彈:「復仇者」式767部,「愛國者」式485部;
各種用途飛機249架;
無人駕駛飛機7架;
直升機約4923架,其中武裝直升機1437架;
各型地面監視雷達312部,其中機載38部;
兩棲艦艇58艘。
~~~~~~~~~俄羅斯軍隊體制是三軍種(陸軍、海軍、空軍),三兵種(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根據行政區劃設有6個軍區,4個艦隊,每個國家重要戰略地區都至少部署一個集團軍,人員、指揮部、戰斗設備、武器裝備、後勤保障和必要的預備隊應有盡有。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軍種,及一個獨立兵種: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組成。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保持230萬人的總規模。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投入多少機械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