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蘇聯解體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寡頭
俄羅斯的金融寡頭大部分是前蘇聯的黨政官員,而蘇聯解體後,他們與當時新上台的葉利欽政府之間有錯綜復雜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關系。
當年葉利欽推行的所謂「休克療法」,其開始的標志是在92年時,無償發放私有化證券。具體做法就是每個俄羅斯公民只要支付25盧布,即可獲得面值1萬盧布的購買券。而憑購買券既可以購買國有企業的股份,也可以有償轉讓或出賣。
93年的白宮事件之後,葉利欽通過新憲法加強了總統集權,杜馬權力受到抑制。葉利欽實施的政策由「激進民主主義」轉向「新權威主義」,從全面倒向西方,轉向民族主義。
當時俄羅斯政府認為,要對抗西方資本的滲透,維護民族資本的力量, 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發揮資本集中優勢,既不能過於分散國有資本股權,實行「大眾私有化」,也不能採取向西方資本全面開放。
因此,葉利欽政府只能通過「自己人」,即支持其政權的政治盟友,低價出售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產的「集中」私有化。
相對於無知的平頭百姓,深知國有資產,特別是能源化工產業價值的國有企業管理者和各級政府官員則通過支持葉利欽,利用手中的權力,乘機廉價收購購買券,使得購買券不斷地向這些官員的手中集中。最終,私有化的國有資產大多落入少數人手中。
而在銀行私有化方面,那些官員們把原來國有銀行據為已有後,通過攬儲、炒外匯等手段,籌集大量社會資金,再一次對國有資產進行收購,並向政府提供抵押,將一些本來不應該私有化,對國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企業據為己有。
⑵ 前蘇聯7大寡頭是誰名字
應當是俄羅斯的七大寡頭。
俄羅斯的「寡頭」指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私有化過程中一夜暴富的大資本家。
1996年3月的一天,葉利欽秘密召見了7個金融寡頭,他們是聯合銀行總裁別列佐夫斯基、大橋銀行總裁古辛斯基、國際商業銀行總裁維諾格拉多夫、首都儲蓄銀行總裁斯摩棱斯基、阿爾法銀行總裁弗里德曼、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馬爾金。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銀行家提供財政支持,確保葉利欽連任;葉利欽則承諾維護寡頭的經濟利益。
⑶ 為什麼蘇聯解體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寡頭
葉利欽的休克療法造成的。
企業被量化為股票,平均分人人民,但是企業紛紛倒閉停業,股票貶之為廢紙。
那些推動蘇聯解體的人,都與國外勢力有關,利用貸款輕易地收購了大量的股權,從而成為寡頭。
俄羅斯的寡頭是在休克療法期間,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出現了
⑷ 曾經富可敵國的俄羅斯七大寡頭,他們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休克療法”讓俄羅斯在短短五年內,就完成了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幾乎是以閃電的速度,塑造出了一個寡頭階級,他們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權勢熏天。在這些大家族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七寡頭”金融工業集團。
⑸ 俄羅斯七大寡頭是什麼人他們有什麼經歷
金融寡頭是指掌握著龐大的金融資本,幷在實際上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的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東方財富網文章稱,俄羅斯的七大金融寡頭,是從葉利欽執政前發展起來的,有些對葉利欽甚至普京的執政做了大力扶植;但他們自恃功臣,處處干預政治,實施行業壟斷,暴斂資本,資助車臣,意圖參政,干預政府。這樣不遵守游戲規則的大亨下場,往往祗有逐漸衰落一途。
傳媒大亨古辛斯基:顛沛流離
古辛斯基是猶太後裔。1989年,他組建了大橋銀行。1993年,他轉向傳媒業,隨後,他控制了《今日報》和《七日》周刊,收購了著名的"莫斯科之聲"電台,與美國人合辦《總結》周刊。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古辛斯基成了傳媒大亨,個人財產高達4億美元。
隨著普京在民眾中的聲望日高,古辛斯基重操手中的輿論工具,對普京在車臣發動圍剿非法武裝的行動醜化,在俄羅斯掀起一場反戰浪潮。獨立電視台對第二次車臣戰爭進行全程跟蹤報道,不斷地直播那血淋淋的作戰場面,挑起民眾對政府產生不滿情緒。
2000年春季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之前,古辛斯基所掌控的傳媒工具覆蓋率,已經完全可以與政府手中的傳媒覆蓋率相抗衡。
普京明白,要想打擊和削弱寡頭干預政府,首要任務是控制輿論導向。2000年6月12日,俄總檢察院指控他侵吞國有資產幷下令將其逮捕。6月16日,蹲了3天大牢的古辛斯基被取保候審,之後就神秘失蹤。11月俄通過國際刑警機構發出紅色通緝令。2001年12月12日,古辛斯基在西班牙家中落網,但西班牙警方拒絕了俄方的引渡請求幷將其釋放。2003年8月23日,古辛斯基在希臘再次被捕,不久後又被釋放。目前,古辛斯基躲藏在以色列。
評:葉利欽曾經在答謝宴上對他說:"錢多不要緊,但不要從政。"最終,他沒有接受這個勸告,與政府作對,結果在所難免的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別列佐夫斯基:政治避難
當有記者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及別列佐夫斯基的名字時,普京在嘴裡重復了幾下,然後輕蔑地反問:"他算老幾?"
別列佐夫斯基集數學家、金融家、媒體大亨和"政壇鬼才"各種身份於一身,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1999年12月,別列佐夫斯基混入了國家杜馬代錶行列,但2000年7月他又主動放棄了代表資格。寡頭別列佐夫斯基暗中操控媒體,還養了一幫精英,包括法學家!
但他涉嫌資助車臣分裂勢力,2000年初,俄司法機關指控他參與了一系列欺詐案。為躲避牢獄之災,別列佐夫斯基於當年5月溜到英國。2003年3月26日,別列佐夫斯基在倫敦落網。俄總檢察院曾准備將其引渡回國,但別列佐夫斯基居然說服英國政府同意了他的政治避難要求。盡管如此,這棵"白樺樹"(別列佐夫斯基的外號)還是被普京砍倒,再也直不起來了。
評:逃亡之後,白樺樹又涉嫌僱傭前克格勃少將刺殺普京,可見其野心昭然若揭。處處和當權作對。樹大招風,白樺樹成長的太茂盛了,也就需要修剪修剪了。
霍多爾科夫斯基:身陷囹圄
原為共青團幹部的霍多爾科夫斯基靠倒賣假酒發家。1990年,步入金融界。1997年到2003年,霍氏的財富由24億美元增至80億美元,在全球富翁排行榜上躍居到第26名,成為俄羅斯首富。
03年7月,霍氏公開支持反對黨,挑戰普京。10月25日,俄特警在霍氏乘坐的專機上將其抓獲,幷關進監獄。霍氏正面臨著偷稅、逃稅等多項指控。
評:有錢了就想著不受政府的束縛,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要是長的不成型了,肯定會被規矩掉。
斯摩棱斯基:出國避難
1989年,斯摩棱斯基創辦了首都儲蓄銀行幷擔任總裁。1996年11月,他獲得全俄第五大銀行農工銀行的控制權,首都儲蓄-農業銀行成為全俄八大銀行之一。
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首都儲蓄-農業銀行"遭到毀滅性打擊。同時,俄內務部調查局開始調查斯摩棱斯基非法經營案件。為此,斯摩棱斯基不得不跑到維也納去避難。
評:僅在政府面前做"乖孩子"還不行,你可不能挑戰金融秩序啊,再加上經營不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維諾格拉多夫:破產隱居
1988年10月,維諾格拉多夫成立了私人銀行--莫斯科國際商業銀行,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在1998年金融危機中,國際商業銀行遭到致命的打擊,所欠23萬儲戶的存款無力償還。在俄中央銀行沒收了國際商業銀行營業執照後,1999年維諾格拉多夫申請破產。2001年,俄羅斯審計院指控他非法轉移資產,但司法機關沒有追究其刑事責任。在"七大寡頭"中,維諾格拉多夫輸得最慘,正如他的姓氏(意為葡萄)一樣,他已是一串爛掉的葡萄。現在,維諾格拉多夫深居簡出,俄羅斯媒體差不多將他忘了。
評:又一個受金融危機打擊,搞銀行無法償還儲戶存款,估計這葡萄個頭也得從巨峰葡萄瘦成默默無聞的野生小葡萄了。
賭場老闆馬爾金:祗能小賭怡情了
1994年,馬爾金開始擔任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1998年金融危機時,該銀行遭受重2000年馬爾金辭去銀行總裁職務,改任第一副總裁。2002年,俄媒體指責馬爾金參與了俄羅斯和安哥拉一筆貸款的商業詐騙活動,幷涉嫌向車臣非法武裝提供資金援助。但俄司法部門沒有調查此事,馬爾金躲過一劫。馬爾金加入加拿大國籍,但一直居住在俄羅斯。2002年4月,他在莫斯科開了一家名叫"地獄花園"的賭場。
評:經濟失利,還和車臣有關系,好在沒人追究。但嚇得不敢興風作浪,也祗能小賭怡情了。
國際化寡頭米哈伊爾·弗里德曼:失勢了
1991年弗里德曼創建了Alfa銀行。從2001年到2003年間弗里德曼的資產從11億美元增至43億美元。秋明石油公司是弗里德曼商業帝國的核心企業。該公司最近與英國石油公司(BP)成立了一個合資企業,資產達140億美元。
外界傳聞的Alfa集團從事毒品走私、進行間諜活動等。但後來經過努力,Alfa集團出資50萬美元僱用一家叫做Kroll的公司做的調查報告洗清了罪名。
但最近Alfa集團的形象再次受到打擊,被日內瓦法庭起訴。法庭認為Alfa集團意圖以非法手段控股俄羅斯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動電話公司MegaFon。
評:被標榜為經濟學家,但不守經濟游戲規則,"寡頭"不再時髦嘍!
希望這些材料對你有所幫助~
⑹ 俄羅斯的寡頭是如何產生的
你可以看看央視的紀錄片金磚之國。俄羅斯的有講那個。
⑺ 俄羅斯的未來,我說了算!公開叫板8個月後鋃鐺入獄,普京不手軟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分裂為15個國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遺產,但一大堆外債和沒有活力的企業讓當時的領導人葉利欽十分焦慮,他認為,這次的改革必須深刻,不能再做小腳老太太,應該大刀闊斧進行變革。這時,蓋達爾投其所好,炮製出了 「休克療法」 模式的經濟改革,但結果卻讓俄羅斯經濟越發糟糕幾近崩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然而,在俄羅斯私有化的過程中,卻有人 通過包括非法在內的各種手段聚斂億萬錢財實現一夜暴富的美夢 。1996年3月的某一天,葉利欽突然秘密召見了7個金融寡頭,並與他們達成一項協議: 銀行家提供財政支持,確保葉利欽連任,而葉利欽則承諾將維護寡頭的經濟權益 。自此, 「七大寡頭」 這個新名詞正式誕生。
之後,在支持葉利欽成功獲得總統選舉後,七大寡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當時俄羅斯國內的整個經濟命脈如石油、天然氣等都由他們掌控,在國民經濟領域,七大寡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可以說是君主般的存在。
葉利欽承諾的好處讓七大寡頭更深刻地認識到: 只有一種辦法能讓財富永不枯竭,即捆綁政治 。不過,這也需要滿足兩個特點: 被捆綁的政治要足夠可控且長久 。
葉利欽足夠「聽話」,容易妥協,原本是七大寡頭最看好的人物,但他卻在執政8年後選擇主動退位,並將普京推上總統的位子。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政治選擇:退位並親手將普京送上俄羅斯的政壇中心,之後,葉利欽便向普京移交了總統管理權和代表國家最高機密的戰略核力量的「核鑰匙」,並交代普京: 照顧好我們的俄羅斯 。
從葉利欽手中接過的俄羅斯,用千瘡百孔來形容絲毫不為過,這對剛剛上台根基還不穩的普京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首先,糟糕的經濟形勢讓俄羅斯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其次,俄羅斯深陷車臣戰爭的泥潭,最後,國民經濟由七大寡頭把持,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遲遲難有成效。
針對這三大考驗,普京先是出兵干凈利落地解決了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發生在蘇聯解體前後,當時的俄聯邦一再堅持對車臣的主權,但卻屢屢在具體行動上示弱,最終,讓車臣獲得了實際意義上的獨立國家性質。
1992年,俄羅斯政局逐漸穩定,經濟恢復成為主要問題,石油出口在這時變得更加重要,因此,車臣特殊的地理位置終於讓俄羅斯開始重視起來,另一方面,由於當時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干預,車臣境內的非法武裝活動受到了來自西方國家的支持。處於國內外發展的考量,1994年12月,俄羅斯軍隊兵分三路出兵車臣,當時的國防部長格拉喬夫誇下海口,稱 「只需一個空降營,幾天就可拿下格羅茲尼(車臣的首府)。」 但現實卻狠狠讓他打臉,空襲行動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大量基礎設施被毀壞殆盡,國內反戰的聲音越發高漲,最終,俄軍以嚴重的傷亡為代價,在苦戰一年後無功而返。此後 車臣雖然名義上沒有脫離俄聯邦,但它享有非正式的獨立。
1999年,車臣武裝分子不斷挑釁俄羅斯底線,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而俄軍也一直疲於應對,深陷在和車臣的武裝沖突中。普京上台後,當機立斷決定徹底解決和車臣的武裝沖突,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在這場戰役中,俄軍吸取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經驗教訓,採用多種戰術配合作戰,並利用自己的空中優勢對敵方的重要軍事設施實施遠程精準打擊,不斷殲滅敵軍,讓車臣難以招架。2001年1月22日,俄軍全面從車臣撤軍,並派遣由6000到7000人左右的部隊長期駐守在此。
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勝利一掃第一次車臣戰爭失敗的陰霾,解決了俄羅斯長期流血的傷口,也成為 普京的立威之戰 ,並為他贏得了大量支持。在這場戰役中,普京充分對外展示了自己 果斷、狠辣的硬漢形象 ,這也和他日後在國內經濟改革中的強硬作風如出一轍。
在解決掉困擾俄羅斯多年的傷口後,普京開始把精力集中到國內的經濟改革上。這場「經濟戰爭」絲毫不比剛剛結束的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壓力小,甚至可以說更勝一籌。
當年,七大寡頭掌控俄羅斯經濟命脈,別列佐夫斯基甚至曾囂張放話 「只要我願意,我能讓一隻猴子當總統」 ,當然,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正因為有七大寡頭的支持,葉利欽才能在1996年的選舉中成功連任。據說,當年葉利欽推普京上台,還曾經過了別列佐夫斯基的同意,換句話說,在別列佐夫斯基看來,普京和葉利欽一樣,很容易被掌控,要麼是當初的普京太低調,隱忍偽裝自己,要麼就是別列佐夫斯基看走了眼,錯把老虎當成了綿羊。
為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普京曾警告七大寡頭: 不要干政,老老實實賺錢 。換言之,只要七大寡頭不再企圖掌控政壇,普京便會既往不咎,否則,他們將為此付出代價。
但是,普京的警告並沒有引起這些寡頭的重視,他們繼續為非作歹。別列佐夫斯基甚至公開表達了自己要介入政治的態度:
原本,政商勾結算是資本主義國家中一個公開的秘密,但即便是美歐等西方國家,也不曾有人這樣公開表態,但在俄羅斯,寡頭們就這樣堂而皇之地表示要利用政治守住自己的權益,足以看到當時俄羅斯的寡頭們已經囂張到了何種地步。
最終,在普京的強勢出擊下,這些寡頭或流亡國外,或被關進監獄,就這樣,當初囂張至極的「七大寡頭」成為了俄羅斯的 歷史 。
作為掌控俄羅斯經濟命脈,還控制國內大部分新聞媒體的輿論口徑的寡頭,為何在面對普京的鐵拳重擊時,卻一個個毫無招架之力,最終只能走向覆滅?
首先,這跟普京個人的政治魄力和人格魅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位期間,普京贏得了大量俄羅斯民眾的支持,而且,他也沒有把柄被七大寡頭把控,因此,寡頭們對普京的政治手段無可奈何。
其次,普京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是 國家機器最權威的總指揮 ,是三軍總司令,手中握有俄羅斯的國家資源,涉及軍隊、行政等,不同於西方歐美國家總統的許可權,盡管七大寡頭在國家層面掌控了全國經濟命脈和輿論話語權,但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最後,七大寡頭是抓住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漏洞一夜之間暴富的,沒有穩固的根基, 遠沒有控制整個美國華爾街和龐大軍工集團的寡頭那樣的老道和成熟 ,更沒有政治遠見,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也沒有應對能力,且他們各行其是,獨立作戰,沒有成系統的舉措,因此,普京主動出擊,逐個擊破。
在俄羅斯七大寡頭中,他曾放下一句狂妄至極的話: 俄羅斯的未來,我說了算 。連普京都不敢說的話,他究竟有何底氣說出這番話呢?
他是前俄羅斯首富,個人財富多到數不清,幾乎壟斷了整個俄羅斯的石油產業,他光明正大竊取國家資源,隨意調控價格,藉此威脅政府和百姓,即使在面對普京時,他也照樣囂張,曾當眾讓普京難堪。他就是 七大寡頭之首——霍多爾科夫斯基 。
1963年,霍多爾科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猶太人,在一家高壓機器工具車間當工程師,從小,霍多爾科夫斯基就想成為蘇聯企業中的CEO。長大後,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當起了乖孩子,一心順應 社會 規則,在出色完成學業後,霍多爾科夫斯基請求將自己分配至一家重點軍工企業中,但這遭到了有關部門的拒絕,盡管沒有人向他解釋過原因,但他始終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猶太人血統。
遭到拒絕的他只好選擇另謀出路,作為共青團的寵兒,他獲得了一個開辦「青年咖啡館」的機會,但是,最終結果並不太順利,霍多爾科夫斯基在自己的回憶中,曾將這段經歷稱為是 「不令人愉快的」 。
接連兩份工作全都以失敗告終,這讓霍多爾科夫斯基十分受挫,此前的乖孩子形象逐漸在他身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擇手段謀取利益。在自己積累的共青團關系網的保護下,他創辦了一家「青年科學技術創新中心」,表面上是讓青年科學家通過解決工廠難題賺錢,但實際上,背後卻是 將非現金信用兌換成現金 。在這一過程中,霍多爾科夫斯基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給參與者和自己的保護傘——共青團,就這樣,霍多爾科夫斯基不僅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還贏得了參與者們的感激。此外,他還找到掌握有大量外匯的公司,將非現金信用兌換成外匯,此時的他才二十五歲不到。
之後,嘗到甜頭的他野心更加膨脹,將目標瞄準了自己夢寐已久的銀行。1998年,霍多爾科夫斯基正式注冊了一家名為 梅納特帕 的銀行,整個過程沒有遭到過任何國家機關方面的障礙,這是他的人際關系帶來的優勢。之後,電視上便出現了關於梅納特帕銀行的廣告:
之後,在政治權利的幫助下,梅納特帕銀行成為政府貸給企業的中介商業銀行,霍多爾科夫斯基獲利頗豐。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領導人葉利欽在國內實施「休克療法」,利用政策和改革漏洞,霍多爾科夫斯基又迅速收斂了大量財富:
1995年,在對尤科斯的拍賣中,霍多爾科夫斯基最終 「用尤科斯的錢拍走了尤科斯」 ,成功拍得尤科斯後,霍多爾科夫斯基成功把控了俄羅斯的石油資源,並成為了真正的寡頭。
擁有了巨額財富的霍多爾科夫斯基仍然不滿足於現狀,他開始將自己的觸角伸向政壇:
就連葉利欽的連任和普京上台也都是寡頭們操作的結果。比起別列佐夫斯基高調的「克里姆林宮教父」角色來說,霍多爾科夫斯基則顯得更加低調。因此,在普京發起對寡頭的「戰爭」的同時,霍多爾科夫斯基開始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對因梅納特帕銀行破產導致利益受損的儲戶們給予補償,同時,對尤科斯的運營進行大膽改革,大量啟用外籍高管。
2003年開始,霍多爾科夫斯基對政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加之當時擁有的財富足夠為自己的競選活動提供支持,因此,他開始公開挑戰普京的地位。對於國內寡頭們的囂張行為,普京再次亮明自己的強硬態度: 要麼死,要麼滾 。
2003年2月19日,普京同俄羅斯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商人們一起開會,討論關於國家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內容,這次會議以電視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國人民。起初,會議進行十分順利,一些原定的議題也正在有條不紊地討論中,但沒想到的是,會議進行到一半時,霍多爾科夫斯基突然拿出事先精心准備好的PPT文件,PPT中直白指出了對普京政府現存問題的不滿,當著全國人民的面,這份文件言辭之犀利,瞬間讓會議現場的氣氛凍結了起來。
很顯然,普京對此也是沒有料到的,不過,見慣大風大浪的他冷笑一聲,隨即正面回應了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挑釁: 「像尤科斯這樣的公司,擁有驚人的石油存儲量。問題是,這些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不要忘記你逃稅的問題!」
普京這句話,直接把霍多爾科夫斯基的經濟問題攤到了桌面上,讓原本想挑釁普京的他最終卻只能尷尬地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這個問題。
2003年10月25日凌晨,就在霍多爾科夫斯基公開叫板普京的8個多月時間後,他就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人逮捕了,俄羅斯總檢察院指控他犯有7項罪行:
此後,霍多爾科夫斯基被關押在臨近芬蘭邊界的一所監獄里,這里是臭名昭著的巴特羅斯卡亞-蒂什納監獄,後轉到特4號牢房,而尤科斯公司最終也被一家不知名公司貝加爾湖金融集團拍得,曾盛極一時的尤科斯就這樣日薄西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獄中,霍多爾科夫斯基也曾向身邊人表示:
2005年5月16日,霍多爾科夫斯基四項罪名成立,就在外界一致認為他會把牢底坐穿時,2013年12月30日, 普京正式簽署大赦令,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 ,出獄後,霍多爾科夫斯基移居瑞士,2014年,他發起「開放俄羅斯」運動,支持俄羅斯融入歐洲。
十年牢獄生活中,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床頭、工作台等處處裝有監控攝像頭,與律師會面時也時時被監視著。當初,如果他能把普京的警告當回事,或許人生會沒有這十年的牢獄之災吧。
普京通過逮捕霍多爾科夫斯基向外傳達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 不幹涉政治,就能好好賺錢 。這一做法也徹底改變了寡頭對待政治的態度,盡管現在俄羅斯有新的寡頭冒出來,但與七大寡頭時期不同的是, 他們的權力和財富都是脆弱的。
⑻ 七大寡頭的簡介
當權者與寡頭的關系好壞,是俄羅斯政局變幻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俄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被捕,俄總統普京與國內寡頭的斗爭成了世人熱衷談論的話題。
「七大寡頭」曾經呼風喚雨
這7個人都是頭腦靈活、敢於冒險的「精英」,他們幾乎都大學畢業,年齡在40~50歲之間,有的得過國家獎金,有的還是科學院通訊院士。這些人加上統一電力公司總裁丘拜斯,基本上控制了國家的油氣、動力、冶金業和金融業,並在一定程度上操縱了輿論。他們不僅在經濟領域翻雲覆雨,還挖空心思進行政治投機。俄羅斯前任副總理葉戈爾·蓋達爾曾說:「在最厲害的時候,俄羅斯政府被7—10個商人左右,他們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地撤換總理。」
俄羅斯人對寡頭深惡痛絕。因此,普京總統上台伊始,就定下一條規則,即不剝奪寡頭已有的財產,但寡頭要合法經營,不得干政。誰破壞了游戲規則,誰就要付出代價。可錢與權是對親姐妹,已經富可敵國的寡頭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凡是動了這個念頭的,都沒有好下場。
⑼ 俄羅斯政府 寡頭
本質為資本主義的國家對待資本家的手段不會是趕盡殺絕。作為普京來講,一方面需要整頓經濟,為百姓考慮,一方面也需要有資本後盾。這與國家利益密切相關,一個有大智慧的政治家都會如此選擇,畢竟這關繫到國家的穩定與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