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聯解體時,有一樣各國不願瓜分的東西,最後給了俄羅斯
俄羅斯索契奧運會上的閉幕式環節,出現了這樣讓人特別感傷的一幕,只見奧運會吉祥物北極熊站在偌大的舞台中央,它的身旁是15面鏡子,但是北極熊無論如何照,這15面鏡子里只能照出他身體的一部分,並不能完整照出來全身。
面對這一切,鏡子外的北極熊顯得格外難過和落寞,最後北極熊留下了一顆晶瑩的藍色眼淚。這一滴眼淚代表著他的遺憾,同時也代表他對於老朋友的那些懷念和親切之情。 這15面鏡子其實意義非凡,因為它們代表的是蘇聯解體後的15個國家。
其實,說起來蘇聯解體也充滿著太多的 歷史 因素。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蘇聯在美蘇爭霸中積累了太多的問題,導致蘇聯的經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滯。 接著,上世紀80年代美國突然推出所謂的「星球大戰計劃」。
這個計劃則意味著美國將要從高端技術領域以及動能武器等多個方面嚴重壓制蘇聯。要明白,高新技術不必軍事製造業,這本身就是蘇聯的弱項,為此,蘇聯不得不加大力度涉足到自己不太熟悉的高新領域,並以此來抵禦美國。
然而,當蘇聯在自己不太擅長的行業涉足得越多,就會導致國內的經濟越是疲軟。最後,這種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則變成蘇聯解體的外在誘因。
此外,勃利日涅夫上台以後,蘇聯國內腐敗風氣盛行,這完全有悖於他們建造 社會 主義國家的初衷。
加上那段時期,蘇聯在美蘇爭霸中不斷得罪了許多盟國,這也讓蘇聯最後變成一個真正的光桿司令。 在國際上,蘇聯不僅處處樹敵,而且受到美國的壓制,加上多年來身邊的盟友接連離開,蘇聯的國際環境十分被動,即便戈爾巴喬夫上台以後著力改革,也沒能改變這種困境。
最後,蘇聯的腐敗已由來已久,加上國土面積太過於龐大,每個地方完全不同,要想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家並繼續向前發展,則成為了一個比較艱難的計劃。
眼看蘇聯的前路已經非常渺茫,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獨立,這便成了蘇聯解體的開端。 沒過多久喬治亞、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等國也紛紛宣布脫離蘇聯統治,進行獨立。面對著江河日下,分崩離析的蘇聯,各邦更是加緊了獨立的步伐。
直到1991年12月,昔日盛大無比的蘇聯分割成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國家之後,這場國家解體運動才接近尾聲。 而在其中,俄羅斯則成為了蘇聯的唯一繼承國。
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但是後續工作並沒有完成,因為這15個國家還需要共同分擔蘇聯留下的遺產。
首先,關於軍隊的劃分方面。要知道,早在在與美國搞軍備競賽的時候,蘇聯的軍隊早就十分龐大,當蘇聯解體以後,還留下500萬士兵沒有解散,為此,這些士兵該何去何從,也成為了眾人第一時間考慮的問題。
這些軍人中,有的籍貫只能換成解體後的國家籍貫,因此太多的軍人一時難以接受這個變化。好在根據大家的商議下,有相當多的士兵主動選擇原地留在俄羅斯,畢竟俄羅斯是蘇聯的主體部分。
其次,在武器的劃分上。作為一個軍事大國,蘇聯留下來的武器和軍備種類繁多,數量驚人。當時,這15個國家都想從中取得一杯羹,畢竟一個國家要是有重型武器,那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有了御敵之利器,就算是強敵進犯,大家也都有底氣。
可先進的武器設備誰都想要佔據,都不喜歡拱手讓人。就在大家吵到不可開交的時候,最後經過眾人的一致商議,決定從武器所屬地進行劃分,也就是說這些武器在哪一個國家的地盤,那就歸這個國家所擁有。在一片紛紛擾擾中,眼看著其他的問題都解決了,最後只剩下外債問題。
在外債劃分上。而對於這個燙手山芋一樣的遺產,任何國家都不想繼承,畢竟當時蘇聯欠下了2000億美元的外債,這在幾十年前可是一筆驚為天人的數字。
本身按照原則,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承人得承擔50%以上的外債,其他14個國家則按比例分配,可是這些劃分出去的國家要麼國小民寡無法承擔巨額債務,要麼剛剛建國而無力承擔外債,最後所有的債務只能由俄羅斯承擔。
在大家的眼裡,俄羅斯就像老好人一樣,一力承擔了所有事實上有債務。不過俄羅斯也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老好人, 在當初15個兄弟姐妹分家的時候,俄羅斯也曾提出要自己繼承債務也可以,但必須也得讓他繼承海外的所有財產,包括軍事建設基地,以及海外的一些其他重要資產。
當初這14個國家由於無力償還債務,只能答應俄羅斯的要求。 幾十年後當俄羅斯無債一身輕後,這些債權和財產也必然收歸到俄羅斯名下,這點毋庸置疑。
距離蘇聯解體已經過去幾十年,俄羅斯也早就繼承大統並且繼續以獨立的姿態走向未來。 而對於一些蘇聯情懷的老人來說,當初那個昔日影響世界的大國蘇聯已經不復存在,反而15個國家鬧分家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光從這點來說,確實足夠讓人唏噓。
㈡ 前蘇聯哪一年解體的,被分為哪幾個國家
我們知道,蘇聯曾經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是在列寧十月革命以後,經過三十多年的苦心經營,才形成十五個國家的大國聯盟。
不過,它最終也沒有逃脫解體的命運,1991年12月25日,總統戈爾巴喬夫將權力象徵的核按鈕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蘇聯從此分裂成15個大大小小的獨立國家,而原蘇聯大國所遺留的眾多國有資產如何劃分,前華約數百萬的龐大蘇聯軍隊何去何從呢?
(1991年蘇聯解體)
遺留債務和海外資產
由於前蘇聯時期,經濟低迷,債台高築。在討論分配方案時,不願承擔債務的烏克蘭等其它加盟國均同意「俄羅斯是蘇聯天然繼承者」的決議,因此俄羅斯承接了蘇聯高達213億美元的海外債務,繼承蘇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席位。
2006年,俄羅斯還清了前蘇聯所欠的所有外債,開始清算辦理前蘇聯的海外債權,這時烏克蘭站出來要求分配,烏財長菲利普丘克表示,俄羅斯自願償還外債並不證明它能完全繼承前蘇聯的海外遺產,烏克蘭等加盟國有權繼承瓜分。
對於烏克蘭這種不願承擔債務,只想爭奪資產的行為,俄羅斯當然是沒有理睬。
(分拆後的設備場)
國有固定資產
原蘇聯在各個共和國內都建有一定規模的工業、農業及軍事固定資產,實行所屬地繼承的方式,當年的烏克蘭是蘇聯時期的重工業和軍事製造基地,包括潛艇坦克軍艦等工廠都被烏克蘭攬入懷中。
當年的蘇聯空軍共有25架「圖-160戰略轟炸機,有19架在烏克蘭境內,歸烏克蘭所有,俄羅斯以抵烏克蘭債務的方式取回了8架,還有11架約定出錢購買,可惜由於當時俄羅斯財力不足,一直沒有完成交易,後來不知被烏克蘭倒騰到哪去了。
(遼寧艦)
當年的瓦良格號軍艦也是停在黑海造船廠歸了烏克蘭,同樣是俄羅斯拿不出錢,被咱們撿漏變成了今天的遼寧艦。
作為曾經的核超級大國,巔峰時期的蘇聯擁有的核彈超過3萬枚,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國境內。而15個加盟國里,只有俄羅斯有能力保存這些核彈,其它國家要嘛轉交給俄羅斯,要嘛銷毀,由於蘇聯解體時軍隊一片混亂,甚至發生向中東倒賣核武器的事件發生。
(分配的武器裝備)
烏克蘭的核彈頭雖然沒有俄羅斯多,但在獨立之初依然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器擁有國,僅次於俄美,為了防止核擴散,美國以提供經濟援助為條件,要求哈薩克和烏克蘭銷毀境內核武器,為了得到美國的援助,兩國的核武器在西方國家監督下全部銷毀。
民族和軍隊
蘇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類似波羅的海三國這樣二戰時被脅迫加入的民族,一直懷有反抗對立情緒,為了同化和滲透,蘇聯曾將俄羅斯民族不斷向各加盟國摻入。
(前蘇聯軍隊)
對於各個國家的人口,無論你是哪個民族,均採用住所和戶籍歸屬原則。不過一些加盟國獨立後推出一些同化政策,導致大量俄羅斯人離開返回俄羅斯。
至於軍隊方面,在蘇聯解體時,大約共有370萬名軍人,這些軍隊分駐在各加盟共和國邊境或是海外基地,蘇聯當時為了同化和整合各個民族,採用的是異地服兵役法則,即每個國家的兵源被派往不同的國家服役。
在分配軍隊時,首先遵循國籍劃分原則,士兵既可在現駐地服完役返回原籍生活,也可以直接回到家鄉繼續未服完的兵役。也可以選擇直接在現駐地生活。
(撤回的蘇聯海外駐軍)
當時軍隊中的絕大部分武裝力量均來自於俄羅斯,因此凡是其它貧窮加盟國不願接收的,一概被俄羅斯收於麾下。總共有200萬蘇軍轉換成為俄羅斯軍隊,原蘇聯的海外軍事基地也全部由俄羅斯接管。
這種靈活方式有利於蘇軍戰鬥力的保存,尤其是軍官階層,更願意留在俄羅斯軍中繼續服役,不願回到家鄉,所以即使到了今天,俄羅斯軍隊中仍然有原來各個加盟國的軍官存在。
蘇聯解體後,美蘇爭霸的冷戰局面得以瓦解,沒有了針鋒相對的軍備競賽。世界更加趨於和平。俄羅斯和東歐的經濟開始緩慢復甦,不過,向西方主動示好的葉利欽,並沒有等到渴望的美俄親密合作出現。
面對繼承前蘇聯大國地位和軍事核威懾的俄羅斯,美國仍然將其視為頭號國際威脅,在喬治亞、烏克蘭發動顏色革命,戰略上重重封堵俄羅斯,後悔不迭的葉利欽終於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起用普京。
如今的俄羅斯在普京帶領下,吞並克里米亞,攪動東烏局勢,彰顯了高超的政治手段和智慧。俄羅斯正一步步重現蘇聯當年的國際威望。
參考史料:《蘇聯解體的原因與後果》
㈢ 沙俄欠歐美197億!俄怒斥:日本欠俄羅斯230億美元,一個子都不還
在2017年8月22日,俄羅斯償還了最後一筆蘇聯債務,將1.25億美元交付給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在沙俄時代,就是通過貸款和借款,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在1769年,為了在地中海建立一支大艦隊,打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俄羅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以俄羅斯關稅為擔保,從荷蘭貸款300萬盧布。葉卡捷琳娜之子保羅一世曾言:「即便與荷蘭發生戰爭,也要按時償還它的貸款」。因為,這是沙皇的信譽。
但是,在葉卡捷琳娜時代,正是沙俄擴張最兇猛的時候,對外戰爭不斷,到了葉卡捷琳娜去世的時候,俄羅斯的外債已經達到了5500萬銀盧布,累計的利息達到了5500萬盧布,而當時,俄羅斯1年的收入才6200萬盧布。而到了,1824年,拿破崙戰爭結束的時候,沙俄的外債已經超過1億銀盧布。
到了19世紀以後,俄羅斯不僅僅貸款,還獲得了大量投資。從1893—1913,即俄國工業高速發展這20年裡,俄國工業領域一半的投資屬於內資,另外一半是外資。法國占工業領域投資比例的16%,英國佔12.5%,德國佔8%,比利時佔7.5,美國佔3%。
就經濟依賴性而言,帝俄對德國的依賴性更大這是毫無疑問的,帝俄接近30%的出口目的地國是德國,帝俄接近50%的進口來源國是德國。甚至可以說俄國工業化其實是喝著德國奶水長大的。
但是,到了19世紀末期的時候,因為俄羅斯進行工業化建設,大量修建近代化礦山,工廠和鐵路,沙俄帝國的外債,已經超過了20億盧布。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俄羅斯的外債是63億盧布,而年收入只有34億盧布。到了。一戰結束,列寧時代,俄羅斯的外債內債已經達到了185億金盧布以上。當時列寧想出一招: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一項法令取消所有外國貸款。也就是說沙俄時期的貸款概不承認,想要還錢就去找沙皇,一個子也沒有。
但是不還錢,就無法得到外國貸款,在20-30年代,蘇聯只能從德國,捷克等少數國家得到貸款。一直到了二戰時候,租借法案出台,才緩解了這種壓力。後來,蘇聯與法國達成協議,蘇聯同意賠償在沙俄時代,欠下了法國債務。
從此又有大量貸款可以借了,蘇聯的外債也開始急速增加,到了1990年達到了500億美元。但是,俄羅斯承擔了所有的債務,到1997年,俄羅斯才還清了沙俄時代的最後一筆貸款。到2017年8月,還清了蘇聯最後一筆貸款。
但是,還有一個欠了沙俄錢的國家,到現在還沒有還錢,那就是日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在「日俄賢人會議」上向俄方提出歸還北方四島的問題。對此,俄方代表反戈一擊,翻出了陳年舊賬:要求日本歸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皇為購武器預支給日本的黃金。沙俄付了價值230億美元的黃金,但是,日本一發子彈都沒有給沙俄。
㈣ 解體後的蘇聯,留下的債務由誰來承擔
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蘇聯解體了,那欠的外債就得由大家一起還了,在蘇聯時代,最大最重要的主體就是俄羅斯,可以說其他14個主體都是依附於俄羅斯的,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償還外債。
普京上台後不久,國際石油價格開始成倍大幅飈升,俄羅斯終於迎來了經濟復甦。
也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了還債,俄羅斯宣布還清了所有外債,整整還了26年。最後的600億的債務,直接與蘇聯在海外的所有資產,尤其是軍事基地和港口一一掛鉤,俄羅斯的大國夢也從一開始就並沒有放棄。無債一身輕,俄羅斯在還清巨額外債的同時,也進入了世界大國的行列,國際信譽和國際影響力大大提高。雖然還債的過程很艱辛,但也藉由還債這個支點增強了國家實力,站穩了國際大國的位置。
㈤ 蘇聯解體,俄羅斯為何甘願接收600億的債務
當時,蘇聯是一個可以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但是很遺憾,由於領導人的錯誤,造成整個國家解體,因為國家已經難以為繼,債台高築。就像一個大家庭,要開始分家了,責任和權力都是一樣的,債務也是一樣的,平等分攤,但是當時俄羅斯作為其中的一個國家,去主動把蘇聯時期的全部債務,獨自承擔下來,並且承諾自己歸還,自己當了冤大頭。
但是,俄羅斯可以繼承蘇聯所有海外遺產。海外遺產也是不錯的,包括,1000億美元的債權基本上能與外債相抵,其中包括伊拉克210億,蒙古111億,阿富汗110億,朝鮮100億,非洲200億,但是沒有用,這些國家沒有錢,全都是窮國。最後普京大筆一揮,把這些1000億美元免除了。
不過是有條件的,以此可以打開國際市場,並且可以向歐洲出口石油和原材料,換回大筆金錢。另外原蘇聯海外基地,軍事設施也可以繼承,這么一來,比那些要不回來的債務強的多。結果俄羅斯並沒有破產,到2015年的時候已經還清全部債務,經濟形勢也大為好轉,普京確實看得高,站得遠,做出正確的決斷。
㈥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國分土地分財產,為什麼此事不留給俄羅斯
因為留著俄羅斯來償還負債。
俄羅斯是一個大國,但是最開始的時候卻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前身就是蘇聯,蘇聯解體之後才可以自己獨立成國。蘇聯不是一個國家,是一個許多國家聯盟的代稱。在蘇聯解體後,他的財產、土地都面臨著分割。所以,為什麼作為聯盟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卻不是主事的呢?
俄羅斯是戰斗民族,也是中國的好朋友。俄羅斯離中國很近,我們平時去旅行的時候可以看出俄羅斯對於我們的友好。我們在自己的國家,也可以看見俄羅斯人對於中國的喜歡。所以,不要去管之前的蘇聯,只要記住現在的國家是俄羅斯就好。
㈦ 蘇聯解體後,其龐大的國家遺產,是如何分家的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的改革並沒有讓這個國家起死回生,反而導致最後分崩離析。各個加盟共和國紛紛走上了獨立,面對這種局勢,蘇聯中央無能為力,控制不了局勢了。
所以在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宮宮前的金星鐮刀旗緩緩落下,隨後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就這樣,紅色蘇聯分崩離析了。
那麼,既然家產是分了,債務也要分攤了。俄羅斯作為最大的繼承國分得蘇聯大部分遺產,還繼承了蘇聯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理應分擔更高比例的債務。
經過商議決定,這些債務按照比例原則,俄羅斯要承擔一半多,但是,因為有些國家不同意,債務平攤問題不了了之,只能是俄羅斯單獨承擔了。
當然了,至於分家這個事,不管是家庭也好還是國家也罷,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沖突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些國家在可控的范圍把這些問題大大小小基本上都解決了。
㈧ 蘇聯解體後還有970億外債未還,其中欠中國4.5億,用了多少年才還清
蘇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後他們也是唯一能夠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紅色帝國在1991年會轟然倒塌!更加悲劇的是蘇聯不僅解體了,還留下了欠的一屁股債!蘇聯雖然沒有了,但是欠的錢還是要各個加盟共和國分攤還的,其中還欠中國4.5億知道2015年才還清!
因為蘇聯經濟的原因,他們直到解體都沒有償還完債務,據統計蘇聯解體後尚有970億美元的外債沒有還,其中就欠中國4.5億美元。蘇聯加盟共和國分攤償還,俄羅斯承擔了966億的外債,這筆錢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說並不算是巨款,但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採取的「休克療法」讓經濟差點崩潰,他們國內也存在各種矛盾,這都需要用錢來擺平,俄羅斯也只能慢慢歸還這些債務,為了還清這些錢用了26年。而直到2015年,俄羅斯才還清欠了中國的4.5億美元的錢,這距離蘇聯解體已經過去了24年!
㈨ 普京為何免除敘利亞的外債
普京在十幾年中,免除第三世界國家所欠外債2000多億美元,還以各種方式加大外援,俄羅斯的大國國力和大國擔當豈能小覷?
一、俄羅斯免除第三世界國家2000多億美元債務
2000年3月27日,普京正式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面對的俄羅斯的千瘡百孔和民不聊生,他在第一個總統任期,主要是恢復經濟,保障民生,無暇顧及對外援助。
從第二個總統任期開始,隨經濟恢復,普京高度重視對外援助,將其視為重塑世界大國地位和形象的重要手段(除去梅德韋傑夫任總統的5年),普京在十幾年中,僅免除第三世界國家所欠債務,就達2000多億美元。
免除了伊拉克120億美元、阿爾及利亞47億美元、利比亞46億美元、阿富汗111億美元、蒙古114億美元、敘利亞近400億美元、朝鮮110億美元,還減免了越南欠下的近100億美元的86%債務,剩下的債務重組,用於俄越合資項目再投資。減免衣索比亞48億美元的80%債務,又免去了30年內應償清的剩餘債務和利息。
除免除這9國的1000億美元債務外,俄羅斯還免除古巴320億美元債務的290億美元,剩餘32億美元分十年還清!總計免除越南、衣索比亞和古巴等10國債務,就達1300多億美元。
在已陸續免除非洲國家約113美元債務後,2006年10月俄羅斯再次免除非洲國家7億美元債務;其後,零星免除的債務不算,2008年7月8日俄羅斯在G8峰會,又宣布免除非洲各國共160億美元債務
㈩ 蘇聯解體的時候是怎麼處理貨幣的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進行換幣改革,將所有原蘇聯盧布的面額都變成原來的千分之一,即去掉尾數3個0,進行新盧布兌換。
無債一身輕,有債心不寧,債務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自彼得大帝之後,俄羅斯一方面窮兵黷武、四處擴張,一方面大興土木、加速邁向近代化。 為此,俄羅斯不得不向資本富裕的西方發達國家大筆借錢。
拓展資料:
蘇聯的債務問題:
1、截止到二月革命前,俄羅斯外債佔比GDP 達到駭人的 214.6%,成為了國際上的頭號債務國。 十月革命爆發後,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面對西方國家殘酷的封鎖,出於種種考慮,向外界宣布:拒絕償還一切前政府的債務。 蘇聯的債務瞬間歸零,輕裝簡車地走上了國家重建之路。 但與之伴隨的,是西方債權國漫長的經濟制裁。
2、直到二戰爆發,出於反法西斯的共同需要,蘇聯和英美等國冰釋前嫌,重新在國際債務市場上恢復了一定的信譽和形象。 歐美資本家的貸款才又一次源源不斷進入俄羅斯的國庫當中。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蘇聯大部分時間內,外債負擔保持在可控的范圍內,外債總額從未超過50億美元。 真正的債務轉折點,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石油價格下跌時。
3、(石油) 自1985年開始,沙特不再保護石油價格,開始大規模增加石油產量,使得原來一度處於高位的石油迅速下跌。 這對十分依賴石油出口獲得收入的蘇聯來說,無異於沉重打擊。 蘇聯石油收入從1983年的156億美元大幅減少到1986年的70億美元,三年減少90億美元。
4、(美國前總統里根與沙特國王) 收入減少了,剛性支出卻居高不下。 從1979年陷入阿富汗泥潭到對越南、古巴、朝鮮等國不計成本的海量援助,無數只進不出的財政黑洞把蘇聯經濟壓得喘不過氣。 開不了源又節不了流,自然而然地逼迫蘇聯走上大規模舉債的道路。 自1986年開始,蘇聯的外債已經超過300億美元,到了1989年已超500億美元的大關口。 解體前更是飆升到了96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當年GDP的四分之一。
5、(蘇聯紅旗從克里姆林宮落下) 當蘇聯轟然倒下的那一刻,這些債務卻無法憑空消失,重重地壓在15個新生的國家上頭。 針對這960億美元外債,15個國家還就如何還債,展開過激烈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