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跟俄羅斯打過仗么
1904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打了日俄戰爭。
還有二戰時候,蘇聯出兵東北
2. 日俄戰爭俄國損失多少
1、海軍損失:俄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2、人員損失:俄軍戰死34000—52623人,病死9300—18830人,傷146032名,被俘79000人。
3、經濟政治損失:
俄國被迫於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簽訂和約。朴茨茅斯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利益」,並且不得阻礙或干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
3. 求,日俄戰爭全過程!
日俄戰爭
1904-1905年間,日本與沙皇俄國為了侵佔中國東北和朝鮮,進而爭奪亞洲及整個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瘋狂推行其侵略中國、吞並朝鮮的「大陸政策」。這樣,就同沙皇俄國推行的侵略中國、吞並朝鮮、獨占亞洲、稱霸太平洋的「遠東政策」發生了尖銳矛盾。《馬關條約》規定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滿,沙俄為獲得不凍港旅順,控制我國東北地區,聯合法、德對日施壓,最後中國給日本白銀3000萬兩作為「贖遼費」贖回遼東半島,史稱「三國干涉還遼」。對此,日本懷恨在心,伺機報復。逼日還遼不久,沙皇俄國便以「還遼有功」為借口,攫取了在中國東北修築中東鐵路及其支線等特權,後來,又強行向中國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而日本經過10年備戰,實力大增,決心在東北地區卷土重來,建立霸權,取代俄國在東北的地位。
1904年2月8日,日軍向旅順俄國艦隊發動突然襲擊。10日,日俄正式宣戰。經過一系列的惡戰,俄軍沙俄軍隊戰敗向北敗退。
這時俄國因國內爆發革命,無心再戰;日本由於戰爭消耗,已筋疲力盡,也急欲結束戰爭。美國擔心日本過分強大,就從中調停。1905年9月5日,日俄兩國在美國簽訂了《朴次茅斯和約》,背著中國,擅自在中國東北劃分「勢力范圍」。根據條約,俄國將過去所霸佔我國的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讓給日本,俄國還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條約簽訂後,日、俄兩國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給與承認。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壓力下,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約》中的所有規定外,還額外給日本以某些權益。
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不義之戰,是交戰雙方站在對立的立場同時侵略中國、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爭奪利權的戰爭。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東北三省能以外地區嚴守中立,讓出東北地區作戰場,坐視日俄兩國在中國境內為爭奪在中國的勢力范圍而廝殺。腐敗至極的清政府竟同意宣布「局外中立」。在日俄戰爭中,旅順的工廠被炸毀,房屋被炸毀,就連寺廟也未能倖免。耕牛被搶走,糧食被搶光,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幾十萬人。日、俄都強拉中國老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葯,服勞役,許多人冤死在兩國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作「間諜」,慘遭殺害。這場戰爭不僅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
1906年6月7日,日本天皇敕令在中國東北設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它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機構龐大,管理著鐵路之外的礦山、港口、行政區域、文化和科研機構及情報組織,「佯裝出經營鐵道之假面,暗裡則建立百般之設施」。日本還把遼東半島改稱「關東州」,把駐扎在東北的日軍命名為「關東軍」,設立殖民統治機構「關東都督府」,總理軍政並監督「滿鐵業務」,成為對中國東北南部進行殖民統治的「大腦」。日本為長遠的目標作了准備。
4. 近代俄日的幾次大戰
第一次日俄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後,俄軍在中國東北賴著不走,想獨享東北利益。1904年2月8日,在英美慫恿下,日軍開始攻擊旅順。在慘烈的戰斗後,日軍攻下旅順,之後日軍又打贏了奉天會戰的,最終在美國的斡旋下與蘇聯簽訂了條約。條約使日本拿下了旅順,遼東半島和庫頁島。日本是犧牲5萬名將士的寶貴生命為代價艱難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的。
第二次日俄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蘇聯打敗納粹德國並揮師東進,入中國東北以157萬兵力戰勝日本關東軍,這次行動和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共同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
5. 日俄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 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那麼你知道日俄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日俄戰爭的起因,希望能幫到你。
日俄戰爭的起因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兩個國家在中國戰場上發起的戰爭。這場戰爭給中國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後果,那麼日俄戰爭起義是什麼呢?
日俄戰爭起因有兩個方面。首先,俄國之前就已經通過發動戰爭佔領了其他國家的很多土地,這一做法雖然擴張了領土,但也導致俄國開始被其他國家孤立。俄國為了避免本國被孤立,就利用德國與法國的之間的矛盾,使得俄國和法國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之後俄國又通過阿富汗邊界區的劃分緩解了與英國的矛盾。這樣一來,俄國的處境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國家已經處於相對於平穩的狀態。在穩定了國家在歐洲地區的地位之後,俄國將目光放在了東方國家上。
其次,日俄戰爭的起因和當時的 國際 形勢有很大的關系。當時,多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在積極的佔領殖民地區,擴大他們領域的范圍。其中,中國是帝國主義進行分割的重點目標。而又因為中國東北地區離俄國最近,俄國想要佔領整個東北。除此之外,俄國想要佔領東北的原因還在於俄國氣候寒冷,港口冬季不能使用,所以他們急需要一個可以終年使用的港口。為了佔領東北,俄國還修建了通向中國的鐵路。
可是在甲午戰爭後,作為失敗方的中國已經在《馬關條約》中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了,這就導致了日本和俄國之間有了利益上的沖突。隨著雙方矛盾的升級,日俄戰爭也就一觸即發。
日俄戰爭的時間
日俄戰爭指的是在中國東北地區發動的一場戰爭,從戰爭名稱上也可以看的出戰爭雙方正是日本和俄國,他們為了得到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這兩個地區的領土控制權,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發起了。最終這場戰爭以日本的勝利而結束。那麼日俄戰爭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關於日俄戰爭時間這個問題 歷史 上有著比較明確的記載。根據歷史資料可以得知這場戰爭時間是在1904年的時候進行的。其實從十九世紀開始,西方國家就不斷的爭奪其他國家的殖民地,而中國則面臨著被瓜分的境地。在列強瓜分中國的這段時間內俄國開始加快腳步想要侵佔更多的中國領土,甚至想要將中國的東北地區全部吞並。而日本則是在1894年的時候就進行了入侵中國的戰爭,中國軍隊遭遇失敗,並且和日本簽訂了一些不平等的合約,遼東半島從此歸為日本所有,這個消息對俄國來說卻十分的不容樂觀,所以這兩個國家有了沖突。
1895年,俄國和日本之間已經不斷的有小范圍的爭斗,然而在1900年的時候義和團的興起又讓這幾個國家勾結起來,同時俄國也以此為借口侵入了東北地區,在這之後俄國成為東北的所有者。但是日本那個時期卻發展迅速,也加快了對殖民地的掠奪,後來甚至和俄國走上了同一條道路。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04年,兩個國家針鋒相對,都不願意放棄東北這塊土地,所以日俄戰爭才會在這個時間爆發。
日俄戰爭的裝備
日俄戰爭裝備要分別從兵力和武器裝備兩個角度來分析。在兵力方面,俄國總兵力有一百多萬,但因為俄國為了防止兩面受敵,在西歐戰場上放置了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兵力,於是在遠東地區只有大約十萬人的兵力。
但在日俄戰爭中,俄國在國內進行過多次動員,最後 成功 徵召了將近有120萬的兵力。而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動員了將近200萬的兵力,但實際上只動用了120萬的兵力。相比之下,日本徵召的兵力在戰場上的能力比俄國的兵力強,這是因為日本有服役制度,在加上受日本軍國武士主義思想的影響,士兵在戰場上作戰能力超強。其次,日俄戰爭裝備要從武器裝備上來分析。日本通過對戰爭場地的分析,選擇了山炮作為主要武器裝備,因為山炮很適合在中國東北地區使用。
同時,日本還重點建設海軍,在日俄戰爭中,日本的海軍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日本軍隊最擅長用的一種武器裝備是刺刀,所以日本也給軍隊配備了刺刀,但並不作為主要武器裝備,日本使用的主要還是熱武器。對於俄國而言,因為鐵路還沒有修通,武器裝備的運輸是一大困難,從俄國將武器裝備運到戰爭前線需要一個多月,在前線急需武器物資的時候一般都不能及時的供應,沒有 辦法 ,俄國在戰場的主要作戰工具就是刺刀。在加上俄國指揮員的內部混亂,便註定了俄國在這場戰爭中會失敗。
6. 日俄戰爭的起因是什麼日本與俄國為何爆發戰爭
1904年日本與俄國之間爆發了戰爭,在中國的東北地區進行了長達19個月的殊死拼殺,最終以日本的勝利而結束。在戰爭面前,語言往往是的顯得蒼白無力的,這場戰爭造成了中國東北地區大量平民的死傷,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表面上看是兩個帝國之間的戰爭,而實際上則是為了吞噬中國的領土與資源。
然而無論是從這樣的結果還是戰爭的原因來看,按《日俄戰爭:起源和開戰》一書所寫,日本國民中的主流說法卻是:為了抵抗俄國對遠東地區的入侵而不得不為的一場戰役。日本代表亞洲黃種人打敗了入侵的白人帝國,是一場正義的、主導未來的戰爭。
本書作者和田春樹根據日本、朝鮮與俄羅斯三國的資料(這也是首次運用三方面的資料來研究日俄戰爭),闡明這場戰爭並非像日本主流的聲音所說,是為抵禦俄國侵略,事實上正好相反,日俄戰爭是因日本入侵朝鮮而起,日本也是一個侵略者。可惜長期以來日本國民沒有這樣的認識,作者希望藉由這樣的研究正視日本的問題,肩負起作為加害國的責任,反思歷史,促進和平。
本書沒有詳細論述這場戰爭的過程,和田春樹關心的問題在於戰爭的起源。研究角度如副標題所寫:起源和開戰。為了理清這個錯綜復雜的問題,作者的視角延伸到俄國、朝鮮與中國。對此,作者詳盡地闡述了日俄戰爭開始前,日本、中國、朝鮮和俄羅斯各方面復雜的關系。
進入19世紀60年代,日本國力逐漸增強,想發揚國威,於19世紀70年代入侵台灣,又侵佔琉球,很快槍口又調轉朝鮮。一直以來朝鮮是清朝的藩屬國,日本礙於朝鮮與清朝的關系,《馬關條約》第一款就要求清政府與朝鮮解除宗潘關系,這樣就為日本進犯朝鮮掃清了障礙。
朝鮮在夾縫中生存,國內又蔓延著權利之爭。因為三國干涉還遼,閔妃(朝鮮國王高宗的王妃)看到俄羅斯可制約日本的侵略行徑,就有了引入俄羅斯勢力保全朝鮮的打算。她掌權後實行親俄排日政策,這引起親日派和日本的不滿,認為俄羅斯對日本構成了強大的威脅,並於乾清宮謀害了閔妃(有關閔妃被害的始末在本書有詳細的闡述)。可是對於俄羅斯而言,他們擁有廣袤無垠的國土,已疲於應付,因此沒有打算與朝鮮建立外交關系。誠如本書所言:日本雖然沒有看到俄羅斯直接的威脅,但為了迫使朝鮮與日本建立關系而提出了俄羅斯威脅論。這是後來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基調的理論。
因為中日甲午戰爭的失利,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漸衰落的清朝早已是列強瞄準的目標,割讓給日本的遼東半島影響到俄國的侵略計劃,他們對此窺覷已久,想奪取極具戰略價值的不凍港(旅順港與大連港是終年不凍港)。為此俄羅斯夥同法國、德國以「友善勸告」為借口,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最終日本迫於三國壓力,只得棄之。可是對中國而言,不過是國家領土從一個惡狼口中吐出又被另一個吞食而已。俄國又以要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有功為由誘逼清政府簽訂《中俄秘約》,次年強行租界旅順、大連及附近海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雖然日本最終放棄了遼東半島,但要清政府以3000萬兩白銀贖回(中午甲午戰爭,日本共計掠奪2.3億兩白銀),而後這筆勒索來的巨額白銀主要被用作軍工發展。日本視之為恥,卧薪嘗膽,等待復仇的機會,這也是後來日俄戰爭爆發的原因。
1899年秋中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這是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因為影響到西方列強的在華利益,加之他們對中國早有野心,次年八國聯軍便打入北京。俄國因地緣關系,對中國有「黃俄國計劃」,趁機以鎮壓東北的義和團為名,獨自佔領了垂涎已久的東北三省。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俄國依舊不願撤軍,增設條件繼續掌握著東北的實權,這引起日本的不滿,他們要趕在西伯利亞大鐵路竣工前與俄羅斯開戰,終於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了。
了解了這盤根錯節的戰爭圖景後,不難看出,三國干涉還遼,是日俄之間終有一戰的原因;和田春樹又把時間向前推到了19世紀70年代,說明日本欲意吞並朝鮮,製造了俄羅斯威脅論。依照作者所言,「戰爭的根源在於日本對朝鮮的野心。明治維新獲得成功的日本人,夢想著在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基礎上,擴大領土」。這一系列的問題得到逐步的理清之後,一個窮兵黷武,為蓄意擴張領土而侵略鄰國的日本再也無法被日俄戰爭中的俄羅斯威脅論所遮蓋。
本書可謂卷帙浩繁,引用了大量的珍貴資料,最終呈現給讀者這部關於日俄戰爭的反思力作。同樣的一段歷史,中日兩國的民眾對此的看法卻是大相徑庭。所以對日本而言,日本民眾的歷史觀中存有的錯誤認識會因此有所轉變,對中國讀者來說,思考日俄戰爭的發端將大有裨益。和田春樹的這部反思力作正是作為一個日本學者的努力,放眼未來,這對促進東亞和平,睦鄰友好大為有益。
7. 日俄戰爭是哪一年
1904年到1905年間日俄兩國間的帝國主義戰爭
日俄戰爭(英語:Russo-Japanese War;日語:日露戦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война),是1904年-1905年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而進行的戰爭。
1900年7月,俄羅斯利用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之機,派兵佔領中國東北三省。1902年4月,中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但當年10月俄羅斯第一次撤兵之後,便不肯繼續履行條約,招致日、英、美等列強的反對。1903年8月12日,日本正式向俄羅斯提出交涉,要求俄羅斯承認日本在朝鮮有「優越利益」,日本只承認俄羅斯「於滿洲鐵路有特殊利益」。兩國幾經談判均未獲結果。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會俄羅斯終止談判,並斷絕外交關系。2月8日,日本海軍未經宣戰突然襲擊俄羅斯駐扎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2月12日,中國清政府以日俄兩國「均系友邦」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軍由於補給困難以及指揮無能,屢遭失敗。5月,日軍佔領大連;1905年1月又陷旅順。
8. 在日俄戰爭期間,日俄雙方經歷了哪些斗爭過程
1904年2月,日本黑木第一軍六萬人,在仁川登陸,迅速北上,5月初強渡鴨綠江,擊敗沙俄沿江守軍三萬餘人,攻入中國境內。佔領重要據點九連城、鳳凰城,取得對俄陸上作戰的第一個勝利。沙俄在遼陽修築堅固工事,與太平洋艦隊基地旅順要塞共同作為抗擊日本陸海進攻的強大堡壘。5月5日,奧保鞏第二軍五萬人在貔子窩附近登陸,進攻沙俄金州守軍。雙方經激戰後,俄軍後撤,日軍奪取大連,取得重要補給基地,並切斷旅順俄軍與遼陽俄軍主力的鐵路交通。遼陽俄軍奉命救援旅順,雙方在瓦房溝交戰,俄軍戰敗。野津第四軍接著又在大孤山登陸,與第二軍分道北上,會合第一軍進攻遼陽。6月初,乃木希典率第三軍進攻旅順,7月佔領營口。8月,日海軍在旅順港附近摧毀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奪得黃海、日本海域的制海權,旅順俄軍陷入重圍。8月,日軍在總司令官大山岩指揮下,一、二、四軍會攻遼陽。俄守軍十六萬人,憑借重炮和強固工事,重創日本二、四軍。日第一軍渡太子河包抄俄軍,俄軍統帥庫羅巴特金擔心被圍,命令全軍後撤。遼陽戰役中,日軍的人數、裝備均居劣勢,傷亡也超過俄軍,因俄軍指揮失誤,日軍反取得重大勝利。10月7日,俄軍渡沙河企圖包圍日軍,日軍全線出擊,大舉反攻。至16日,俄軍撤至奉天,雙方大規模戰斗暫停,出現所謂「沙河間歇」的膠著狀態。1905年1月1日,經幾個月的圍攻,在雙方均遭極大傷亡後,旅順俄軍投降。乃木遂率第三軍移師北上,參加奉天(今沈陽)會戰。交戰雙方兵力約六十萬人,俄國三十三萬,日本二十七萬。2月23日,日軍聲東擊西,率先進攻俄軍左翼,俄軍急調右翼兵力增強左翼,乃木率軍立即向俄軍右翼迂迴前進,進攻得手後,於3月4日接近奉天以北鐵路線,同時,日軍又在俄軍左翼加緊進攻,形成對俄軍大包圍的形勢。3月10日,俄軍被迫後撤,日軍佔領奉天,並乘勝進據鐵嶺、開原。俄軍退至四平街,直至戰爭結束。5月27日至28日,遠道趕來增援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對馬海峽同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大規模海戰(即對馬海戰),俄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隨後日軍又佔領了庫頁島的一部分。至此,大規模軍事行動停止。
9. 俄羅斯和日本之間發生過戰爭嗎
在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為爭奪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權益進行的以中國東北為主要戰場的戰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把擴張矛頭指向中國東北和朝鮮。 1894年,日本發動了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中國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由於條約規定割讓的領土中有中國遼東半島,致使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受阻。1895年4月,俄國聯合法國、德國進行三國干涉,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見三國干涉還遼)。不久遼東半島落入俄國之手。1900年,俄國乘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之機,出兵佔領中國東北全境,並乘機加緊向朝鮮滲透,引起英國、美國的不安。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締結《日英同盟條約》以對抗俄國。美國亦積極支持日本抵制俄國,使俄日矛盾進一步激化。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戰,派遣海軍偷襲旅順口的俄國太平洋第一分艦隊,陸軍先遣隊在朝鮮仁川登陸。9日俄國對日宣戰。10日日本對俄正式宣戰。4月下旬,日軍渡過鴨綠江。5月,在遼東半島登陸的日軍佔領金州,圍困旅順口。8月下旬,日俄陸軍在遼陽會戰,俄軍大敗。1905年1月2日,日軍攻陷旅順口。3月,日俄陸軍在奉天(今沈陽)附近決戰,俄軍傷亡、被俘9萬人,日軍獲勝。5 月27日,俄國從歐洲增派的第二、第三太平洋艦隊38艘艦艇駛抵對馬海峽,遭到日本99艘戰艦截擊,28日俄國艦隊大敗,被擊沉19艘,被俘5艘,死亡 5000人,被俘6000人(包括艦隊司令羅熱斯特文斯基在內)。6月初,美國向日俄雙方提出議和建議。8月10日,日本的小村壽太郎和俄國的S.Y.維特全權代表本國在美國朴次茅斯舉行和談。9月5日雙方代表在《朴次茅斯和約》上簽字。根據和約,日本獲得庫頁島南部並取得旅順和大連的租借權、長春至旅順間的鐵路及其支線的管轄權,並攫取了對朝鮮的實際控制權。
主要戰場在中國東北。及其沿海。勝利的是日本及其盟國。最大受益過就是日本及其盟國
拍攝於1980年的《二百三高地》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反映日俄戰爭(日本稱「日露戰爭」)的電影。影片以攻佔旅順的主帥乃木希典為主要人物,依據史實講述了他領軍奪佔二零三高地以及旅順的全過程。
遠之認為這部電影除了由於藝術需要而虛構的若干情節外,幾乎完全是按照歷史史實給予呈現,可被視為具有紀錄片的風格。在七月份央視十套一部講述日俄戰爭的紀錄片中,《二百三高地》的畫面被多次使用,以使關於此役殘酷和血腥的描述更為具體和形象。
10. 日俄戰爭發生在哪裡
中國東北
日俄戰爭(Russo-Japanese War)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 日俄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戰爭暴露了帝國的弊端,導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發, 日俄戰爭動搖了沙皇的統治,日本經過戰爭跨入列強的行列。這次戰爭地區跨度極大,橫跨整個西伯利亞。許多高科技發明被應用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