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碧玉的識別
如今的市場中,俄羅斯碧玉可謂生逢其時,借著玉器市場的繁榮與和田碧玉資源的匱乏而大行其道。不少大把花錢購買和田碧玉的買家,最終發現手中的是一件俄羅斯碧玉,為此懊惱不已。那麼,如何識別俄羅斯碧玉,就成了收藏者繞不開的話題。
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非常相似,從物理屬性說,兩者都屬於透閃石類,構成差別不大。而且俄羅斯碧玉的品質也較好,價格不斷攀升,一些極品並不輸於和田碧玉,這就為兩者之間的鑒別帶來了微妙的影響。從已有的資料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媒體開始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很特別的碧玉,這些碧玉與和田碧玉非常相似,但怎麼看就是感覺不太對頭。這些被發現的碧玉其實就是俄羅斯碧玉。
一些鑒定機構此時也對這些俄羅斯碧玉進行了分析和鑒定,認為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在結構上極其近似,只是在組成上有微小的區別。從這樣的資料不難看出,和田碧玉與俄羅斯碧玉確實有差別,而這種微小的差別通過鑒定與檢測也可以區分。實際上,俄羅斯碧玉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進入市場。玉器市場中的一線經營者最先接觸到了俄羅斯碧玉,也對這種區別體會頗深。他們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之間做一區分,是因為通常的俄羅斯碧玉達不到和田碧玉尤其是和田碧玉籽玉的質量,卻以和田碧玉籽玉的身份與價格銷售。所謂鑒定與區分主要是針對這種情況,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一般收藏者必須完成兩者的區分。至於個別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羅斯碧玉,品質與極品和田碧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認可,也會獲得很高的價格,那又另當別論了。 首要,捉住它硬度低這一特色來打破。用小鋼刀悄悄一劃,或在玻璃上蹭一蹭,便知定論。
其次,從光澤度上看,俄羅斯玉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干, 白玉發「死白」之光。通過盤磨,由深白變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卻顯干澀。
第三,從通明度上看,俄羅斯玉亮度好於和田碧玉,但因為布局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帶久了會變黃、變黑。一起,俄羅斯玉耐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調查玉器線條的崩裂狀況。
第四,從外形上看,俄羅斯玉在透光的當地,用肉眼稍稍調查,就能看到「毛顫狀」的布局,而和田碧玉內部顆粒十分小,通常狀況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② 俄羅斯碧玉和於闐料對比
1、外觀。俄羅斯碧玉在透光的情況下,用肉眼輕微觀察,可以看到一種「毛-顫」的結構。而和田玉的內部顆粒非常小,通常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和田碧玉和俄羅斯碧玉在外觀上是可以區分的。
2、光澤。和田玉質地細膩潤澤,光澤柔和潤澤,俄羅斯碧玉則有玻璃光澤。仔細看的話,有比較明顯的瓷感,乾爽。
3、顏色。俄羅斯碧玉的顏色也與和田玉不同。仔細對比它們的顏色,一般來說,俄羅斯碧玉的顏色看起來更綠一些,而和田碧玉的顏色略深一些,經常會有細小的黑點。
4、硬度。俄羅斯碧玉的硬度也與和田玉不同。如果用硬度5.5到6的小鋼刀刮它們,俄羅斯碧玉由於硬度低會有劃痕,而和田碧玉由於硬度高不會有劃痕。
5、滲透性。俄羅斯碧玉略透明,硬度在5.2-5.4之間,有油性玻璃光澤。和田玉的比重為2.9至3.1,硬度為6至6.5,半透明或不透明。
6、韌性。俄羅斯碧玉韌性差,易漲,需要觀察玉紋開裂情況,而和田碧玉韌性好,不易漲,不易有「開裂」。
③ 8張圖片告訴你,「俄羅斯碧玉與新疆碧玉」到底有何區別
一、看顏色
新疆和田碧玉與俄羅斯碧玉,雖然都是以綠色為基礎,但它們綠的程度,卻大有不同。新疆和田碧玉大都偏黑、偏暗,例如墨綠色,它給人的整體感覺並不鮮艷,自然它的光澤度,也不是很高。
俄羅斯碧玉則是偏綠的,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又恰好,綠是大家判斷碧玉質量好壞的標准,所以,從顏色這一層面來說,俄羅斯碧玉比新疆和田碧玉要好。
二、看黑點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一樣,碧玉是有少量黑點的。但不同的碧玉,它們所含有的黑點是不一樣的。
當然,碧玉黑點越少,則品質越高。一般來說,俄羅斯碧玉底子干凈,黑點較少,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而新疆碧玉的黑點,則較多。
三、看結構
相對而言,俄羅斯碧玉在透光的情況下,可以明顯看到,其內部呈現「毛氈狀」結構;而新疆碧玉,內部顆粒都比較小,用肉眼幾乎看不到。
四、看質地
新疆和田碧玉,質地緊密、柔和,一種油脂般的粘稠感油然而生;而俄羅斯碧玉,它的質地緊密堅硬,油潤度高,並且帶有玻璃光澤,細看,會發現俄羅斯碧玉帶有明顯的瓷感。
俄羅斯碧玉的油性,要略低於新疆碧玉,但綜合來看,俄羅斯碧玉還是比新疆碧玉要好的。也就是說,俄羅斯產的碧玉是最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好了!夏姑娘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了,更多精品欣賞、鑒別知識、盤玩技巧, 可關注夏姑娘微信號:7725707(長按可復制), 與夏姑娘一起解決您的收藏難題!
④ 碧玉手串品質的好壞
市場上對於碧玉的評判一般綜合以下五點來作為依據:
一、色度。
一、色度評判:碧玉也叫綠玉。顧名思義,要夠綠!綠和青是兩種概念,大家要把青玉和碧玉分開。洛克在這里不再去詳細探討如何區分,有心的玉友可以多去觀察實物或者查閱相關文章。碧玉顏色重在一個碧字!碧是很綠的意思!但不僅僅是綠,更是亮麗。碧波盪漾,不僅是顏色上的鮮艷。同時,也是質感上的亮麗和閃耀。碧玉中最好的顏色常被人們叫做菠菜綠,但是這里說的菠菜綠指的是新鮮的菠菜。且莫把放了好幾天的深黑綠色也當做菠菜綠。一定是鮮綠的!越接近鮮綠越有價值!鮮綠色可以說是一個顏色上的峰值,在其左的顏色越來愈淡直至到青綠,在其右的顏色越來越深直至到黑綠。所以越鮮綠的玉鐲越貴!俄碧正是在這一方面較優於其他產地的碧玉,鮮亮的碧玉產量極高。和田碧玉籽料則較多為黑綠色。加拿大碧玉則在鮮亮度上不及。在業內我們常說好的碧玉顏色如啤酒瓶的顏色!這是很直觀的一種標准,但又不絕對。樹葉綠嫩芽綠的碧玉也很受年輕人歡迎。黑碧色的也很受老年人喜愛。
二、凈度評判:只要是玉料都會有凈度上的問題,碧玉也不例外。影響碧玉凈度的常見因素有以下兩點:二氧化亞鐵黑點和水線。黑點的多少一定是影響一件碧玉玉件的價格的重要因素。當然不包括能工巧匠化瑕為瑜的個別巧雕。一隻沒有黑點的玉鐲一般情況下一定比一隻有黑點的玉鐲價格高!所以說碧玉凈度首要指標就是黑點的多寡!其次來說說水線,水線是透閃石晶體在玉石內規則排列的產物。在俄羅斯碧玉中,有些礦坑的碧玉料這種水線很嚴重。因為水線為白色,所以對碧玉的美觀影響很大,可以說水線越多碧玉價格越低。但近兩年出現的大規模水線聚集形成的貓眼碧玉不屬於降低碧玉價格的因素,這屬於此種碧玉的特色。不但不會降低價格反而會增加碧玉本身的價格。多亂雜的白色水線會讓碧玉十分難看。所以水線多亂的碧玉價格不太高。近兩年的俄羅斯碧玉新坑料這種現象比較多。
三、顏色均勻度。這里所說的勻稱度實際上應該屬於色度的一種。玉因為不是人工合成物或者天然寶石,所以很難具有一整塊玉料里外顏色完全一模一樣的狀況。所以難能可貴,顏色越均勻沒有色差的碧玉料越受歡迎,價格也就越高。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這種色差明顯到可以成為這塊碧玉的一個特色,那麼另當別論。一般情況下,顏色勻稱統一的碧玉價格更高。這一點在碧玉手鐲的選購上尤為重要!
四、細膩度。目前市場上碧玉掛件手鐲很多,尤其是手鐲。一件碧玉除了要色正凈度高顏色勻稱以外,其玉質的細膩度也很重要!細膩度就是在側光條件下碧玉本身結構的明顯程度。這和其他玉色的判定法相同。碧玉的細膩度取決於它的密度和硬度,越好的碧玉硬度和密度越好。細膩度越好。極品的碧玉甚至側光下看不到明顯的結構,水頭也極好。油潤度也越高!和田碧玉籽料在這方面是碧玉中的翹楚。俄碧也有,但是相比而言產出比少很多。近兩年來,俄羅斯老坑料的越來越少,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顏色夠綠但是內部結構極明顯的新坑料。這種料子的手鐲看進去就彷彿內里有一道道白色的線,纖維狀,洛克個人對新坑料比較抵觸。老坑料的稀少也給收藏帶來了契機,玉友們不妨關注一下這方面的收藏。
五、透度。洛克早年曾經見過幾只俄碧手鐲。顏色雖然非常綠,但是透度相當於石頭,望之僵硬,側光透度極差。但確實是碧玉。碧玉作為和田玉中的一種,也為半透明狀,但這種透明度因玉料的情況而不同。這個概念可以參照白玉青海料和其他料的特性來理解。一般來說電筒光照射之,光透越深遠的價值越高。這表明透閃石的含量較高。近幾年俄羅斯七號礦中的極品碧玉料可以做到這一點。來自河南的玉商甚至把這種成色的碧玉手鐲稱之為冰種或者玻璃種。可見此種手鐲的透度和細膩度之優秀了。不需要刻意打光,在陽光下一看即透。但是碧玉的透度與玉料的厚薄有關,並非絕對!但是這種肉眼可見的光的深入度相信各位玉友可以感知到。
玉石雕件的評判無論任何時候都是一個綜合的評判。以上洛克所言五點一定要結合起來去評判一塊碧玉的好壞。但這五點對碧玉價值影響的比重是有一定規律的。
1、色度決定定價因素的佔比約為30%。
2、凈度占決定定價因素佔比約為30%。
3、均勻度占決定定價因素佔比約為10%。
4、細膩度占決定定價因素佔比約為20%。
5、透度占決定定價因素佔比約為10%。
⑤ 誰了解怎樣鑒別俄羅斯碧玉
俄羅斯碧玉原料是原生礦形態,山料體量大,玉質好,少綹裂,少黑點,顏色嬌艷,很大一部分達到了「首飾級」碧玉。為翠綠色,質地細膩,油性較好,有光澤,顏色柔和滋潤,質感細膩,色相莊重。這些碧玉被大量的製作成手鐲、珠串、手把件,彌補了中國優質碧玉不足的現狀。目前,俄羅斯碧玉是中國境內碧玉使用的主要原料。
1、從顏色上比較,俄羅斯碧玉則比較綠,綠得有質感。高品質的俄羅斯碧玉,可以說是所有產地中的碧玉中顏色最漂亮的,顏色鮮艷、亮麗、瑩潤而色澤均勻,黑點很少,很養眼的感覺。而假貨則是乾巴巴的感覺,沒有質感。
2、從韌性上比較,俄羅斯碧玉韌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觀察玉器線條的崩裂情況,如果是完美無缺的,則很有可能是假貨。
3、從硬度上看,用硬度為5.5至6的小鋼刀劃幾下,俄羅斯碧玉因硬度較低因此會有劃痕,而仿製品表面則不會出現劃痕。
4、俄羅斯碧玉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間,呈油脂狀玻璃光澤。仿製品的硬度和比重都會輕些,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狀。
5、從外形上看,俄羅斯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稍稍觀察,就能看到「毛顫狀」的結構,仿製品則沒有。
6、從光澤度上看,俄羅斯碧玉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干,仿製品則沒有這種感覺。
⑥ 如何識別俄羅斯碧玉
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非常相似,從物理屬性說,兩者都屬於透閃石類,構成差別不大。而且俄羅斯碧玉的品質也較好,價格不斷攀升,一些極品並不輸於和田碧玉,這就為兩者之間的鑒別帶來了微妙的影響。從已有的資料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媒體開始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很特別的白玉,這些白玉與和田碧玉非常相似,但怎麼看就是感覺不太對頭。這些被發現的白玉其實就是俄羅斯碧玉。 一些鑒定機構此時也對這些俄羅斯碧玉進行了分析和鑒定,認為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在結構上極其近似,只是在組成上有微小的區別。從這樣的資料不難看出,和田碧玉與俄羅斯碧玉確實有差別,而這種微小的差別通過鑒定與檢測也可以區分。實際上,俄羅斯碧玉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進入市場。玉器市場中的一線經營者最先接觸到了俄羅斯碧玉,也對這種區別體會頗深。他們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之間做一區分,是因為通常的俄羅斯碧玉達不到和田碧玉尤其是和田碧玉籽玉的質量,卻以和田碧玉籽玉的身份與價格銷售。所謂鑒定與區分主要是針對這種情況,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一般收藏者必須完成兩者的區分。至於個別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羅斯碧玉,品質與極品和田碧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認可,也會獲得很高的價格,那又另當別論了。 招數一:看證書 和田碧玉對於玉器市場來說,收藏者在市場上會看到很多和田碧玉的鑒定證書,但是,或許由於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的辨別確實不太容易,又或許由於一些鑒定機構因技術、設備的問題尚不能充分鑒別,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鑒定證書存在著不夠准確的情況。所以說,在玉件附帶的鑒定證書還達不到可以充分信賴的前提下,還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實用的鑒別方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招數二:看「白」 和田碧玉相玉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判斷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也是一個結合各方面特徵綜合分析的過程。如果說,通過肉眼簡單觀察就能夠看出不同的話,那就是俄羅斯碧玉的和田碧玉「白」。從玉材的來源看,俄羅斯碧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對來講,籽料在市場上比較少見。與和田碧玉山料相比,俄羅斯料的臟、綿、綹等較少,非常白,一塊比較大的俄羅斯料也往往沒有臟、綿、綹出現。相對來說,和田碧玉山料的臟、綿、綹則較多。從玉質來講,普通的俄羅斯料顏色很白,但卻給人干、死、漿的感覺,缺乏油性與細膩。如果細看內部結構就會發現,俄羅斯碧玉彷彿是一塊塊綿斑組成,而和田碧玉籽料卻非常細膩。用強光一打,內部結構呈細粥狀,油性很強。這一構成上的區別實際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為精到的一點。我們古代評價一塊好玉,要講它是否溫潤,實際上說的就是細膩與油性。比如,我們把羊脂白玉作為玉的上品,除了講白,一定也要講油性。俄羅斯碧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無油性一衡量,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高下立判,具體玉件一般也就區分開來了。 招數三:看「皮」 和田碧玉看「皮」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流行的鑒別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徵,確切說,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碧玉籽料經歷了河道中長期的天然沖刷與撞擊,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這是籽玉的天然特徵。以前的玉器廠雕玉的時候,籽料外皮都會被去掉,但是現在為了證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會雕件上留下一小塊外皮。由於山料是沒有外皮的,俄羅斯碧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偽標志,無論是北京工、揚州工還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會留皮。俄羅斯碧玉中也有一種黑皮。這種黑皮實際上是一種臟,但是,現在一些人卻利用黑皮來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碧玉籽料,或者還用黑皮做俏色。應該說,黑皮與籽料的外皮是不難區別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數四:看雕工 和田碧玉區分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可以將工藝作為一種參考,結合其他特徵進行判斷。這是因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揚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碧玉為主,市面上的俄羅斯碧玉則以廣州工與河南工居多。可以說,更為精到的工藝多出在和田碧玉籽料上。不過這種方法裡面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藝水平與工藝特點。 招數五:看大小 和田碧玉玉件大小不能作為判斷玉件質地的絕對依據,但是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由於和田碧玉籽料通常較小,價格昂貴,雕活兒也就以小件為主,大器型在市場上較少。因此,目前市面見到的擺件、玉牌、手鐲等,都以俄羅斯碧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畫個問號。 招數六:看「糖」 和田碧玉俄羅斯碧玉往往帶「糖」,和田碧玉山料也帶「糖」。可以說,帶「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徵。關於「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場認識上並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按照玉界傳統的看法,「糖」屬於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種,所以,從和田碧玉的傳統加工工藝出發,除非極其特殊的情況,「糖」一定會被去掉的,而為了迎合市場,俄羅斯碧玉的「糖」一般不會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來進行俏色,無論是河南工,還是廣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個心眼兒。不過,也許還會有藏友問,通過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羅斯碧玉與和田碧玉區別開來了嗎?首先,以上所說的方法只是針對大多數情況而言,它可以幫助收藏者在市場中理清思路,這一點大家通過實踐會得到印證;其次,如將以上幾點落到某一件具體的玉器上,那麼一定要有綜合性與靈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會在石皮上找到判斷依據,有的可能在工藝上發現問題,而當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看一塊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再有,相玉是一個復雜而需要經驗積累的過程,要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而在市場中也會遇到很多錯誤的觀點,收藏者要細心甄別。我們現在所看見的「俄料」,從性質上已經今非昔比了。已經不是喀拉昆侖山脈的俄料了,而是東西薩彥嶺往北至貝加爾湖的俄料了。緯度越高,色越白;緯度越高,性越僵。無所謂東西薩彥嶺與喀拉昆侖山,只要符合許慎對玉定義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棄之。
⑦ 和田碧玉和俄羅斯碧玉怎麼分別
俄羅斯碧玉玉質好,少綹裂,少黑點,和田碧玉有黑點,精光內斂,油潤。
俄羅斯碧玉是碧玉的一種,原料是原生礦形態。高質量的俄羅斯碧玉,玉質好,少綹裂,少黑點,顏色嬌艷,很大一部分達到了「首飾級」碧玉,它的外觀為翠綠色,質地細膩,油性較好,有光澤,顏色柔和滋潤,色相莊重,受到人們的喜愛。
和田碧玉為碧玉中的極品,其顏色呈菠菜綠,光下不透,細看裡面有自然形成的條紋,裡面有黑點,精光內斂,油潤、厚重,凝重清新,雅意盎然。相較於和田白玉,和田碧玉由於玉石在形成過程中加入了多種雜質元素,而產生了綠色的顏色,一掃羊脂白玉色澤上的的單調,展示出清新獨特的一面。
俄羅斯碧玉和和田碧玉的區別
1、從光澤度上看俄羅斯碧玉呈玻璃光澤,細雨看之帶有較為明顯的瓷感,通體發干;而和田碧玉質地細膩潤澤,具有柔和且溫潤的光澤。
2、從外形上看俄羅斯玉在透光的情況下,用肉眼稍稍觀察,就能看到「毛顫狀」的結構;而和田碧玉內部顆粒非常小,一般情況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3、從通透度上看俄羅斯碧玉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間,呈油脂狀玻璃光澤;和田碧玉比重為2.9至3.1,硬度為6至6.5,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狀。
4、從硬度上看用硬度為5.5至6的小鋼刀劃幾下,俄羅斯碧玉因硬度較低因此會有劃痕;和田碧玉表面則不會出現劃痕。
5、從韌性上比較俄羅斯碧玉韌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觀察玉器線條的崩裂情況;和田碧玉則不易出現「崩口」。
6、從顏色上比較仔細比較顏色,一般俄羅斯碧玉的顏色看起來比較綠,而和田碧玉的顏色偏黑色,且時常可見有細小的黑點。
⑧ 怎麼鑒別俄碧玉
鑒別俄碧玉方法:1、硬度。俄碧玉硬度低,用小鋼刀輕輕一劃,或在玻璃上蹭一蹭,輕易留下劃痕就是真的。
2、光澤度。俄碧玉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干,白玉發「死白」之光。經過盤磨,由深白變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卻顯得干澀。
3、透明度。俄碧玉亮度好於和田碧玉,但由於結構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戴久了會變黃、變黑。且俄碧玉韌性差,易起性,會出現「崩口」,所以要注意觀察玉器線條的崩裂情況。
4、外形。俄碧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觀察,就能看到「毛顫狀」的結構,與和田碧玉相比,和田碧玉內部顆粒非常小,一般情況下用肉眼看不清楚。俄碧玉產於昆侖山脈延伸到俄羅斯境內的余脈之中。這種玉料的礦物成分、內部結構與和田碧玉大體相似,俄碧玉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狀玻璃光澤,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間。
⑨ 如何辨別俄羅斯碧玉
俄羅斯碧玉在透光的情況下觀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內部的毛顫狀結構,而假的俄羅斯碧玉是沒有這種特徵的,俄羅斯碧玉一般都是呈現的微透明狀態,而假的俄羅斯碧玉一般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還有就是俄羅斯碧玉的密度還是比較好的,專注於定製有情感的金太福,追求簡約、時尚,打造出諸多富有東方文化。
⑩ 俄碧玉會越戴越潤嗎 帶你深入了解俄碧玉
1、俄羅斯碧玉雖是玻璃光澤,但是帶有瓷感,整體手感會發干。通過把玩盤磨之後,其光澤會有明顯的變化。碧玉本身不會越戴越干但皮很可能會,可能會「越盤越干、越盤越澀」的是那層「僵皮」,例如風化皮、腐蝕層。
2、俄料盤久了光澤還是鮮艷,就是光澤怎麼盤也不柔和,油份也總是出不來。這是由於俄料中細粒斑狀變晶結構的軟玉產出比例大,礦物粒度不均一較粗,手感較輕。佩戴久了會變黃、變黑。
3、因此,俄羅斯碧玉要注意保養,俄羅斯碧玉本身油性不足,質地干澀,更加不能長期處於一個高溫環境中。過高的溫度會加速其質地干澀,致使其內部結構分子膨脹,從而產生一些瑕疵裂紋,降低品質和價值。俄羅斯碧玉保持適當的濕度環境,太乾燥的環境會使其失去水分滋潤而變得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