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中國買俄羅斯電為什麼

中國買俄羅斯電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4 21:52:06

⑴ 俄羅斯果然仗義!關鍵時刻,普京給中國送電,美國干著急也沒用

近日,俄羅斯媒體公開報道了俄羅斯電力公司向中方出口電力資源的消息,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Inter RAO公司聲稱,他們向中方出口的電力已經增加了1倍。此前,美國曾對中國限電的舉措陰陽怪氣,不過普京這次「雪中送電」,讓拜登干著急也沒用。

報道稱,近年來,中國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電力貿易大幅增加,雙方在電力能源領域合作更加廣泛和深入。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框架下,也為中國對俄電力合作構建了新途徑。當前,我國東北地區已經成為中國對俄電力合作的第一大區域,對俄購電項目,對於中國引進境外二次清潔能源、減少國內一次能源消耗、助推節能減排等具有重要意義。

實際上,早在1992年,經中俄雙方電力技術專家研究論證,第一條俄羅斯向中方輸電的110千伏線路合閘送電,俄羅斯向中國輸送電力就此拉開了序幕,2012年以來,中俄先後在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修建一系列直流聯網輸電項目,俄羅斯成為我國從境外購電的首要合作國家。

分析人士指出,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直接降到冰點,遭到西方聯合抵制制裁的俄羅斯,在嚴峻的財政狀況下選擇加強與中方進一步開展中俄能源合作,特別是中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始加速,根據中俄能源協議的規劃,俄羅斯向中方輸送大量天然氣和石油,極大地改變了中國和整個東北亞地區的能源供需平衡,緩解了中國東三省和環渤海經濟區的能源問題。

分析指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中國一直非常清楚,自己日益依賴海運石油和液化天然氣供給所造成的安全脆弱性。因此,中俄能源合作利用陸上管道油氣供應已經成為確保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重中之重,中俄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框架下,發展的兩個大項目,一個是「西伯利亞力量」油氣輸送項目,將西伯利亞油田的油氣資源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天津。

除此之外,中俄還在北極亞馬爾項目上進行合作,中國將首次大規模參與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油氣資源開發,積極推進中俄西線油氣資源進入中國西部地區的新項目,同時,還將探討,中俄在裏海油氣開發合作上,通過中亞油氣管道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指出,以電力供給、油氣資源輸送、核能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開發等為核心的中俄能源合作,是有利於兩國的戰略互利和戰略互信,這一領域的合作不僅改善了我國能源結構,維護了東北亞地區的能源安全,同時也為兩國其他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礎。是中俄合作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⑵ 中國從哪個國家進口電

俄羅斯,1992年7月1日合閘送電的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中國黑河跨國輸電線路(布黑線),是我國第一條跨國輸電線路。線路年送電量約1億千瓦時,最大供電電力4萬千瓦。這項工程的竣工譜寫了中俄兩國在電力領域合作的篇章,也為雙方不斷深化電力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與俄羅斯東方能源股份公司簽署了25年購電協議。布黑線和500千伏阿黑線、220千伏布愛甲乙線在新時代中俄電力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從其它國家進口電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國內電力系統存在調節能力不足的問題,當前中國有多種發電方式,但是火力發電是其中的大頭,佔比超過七成,風力、水力、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發電總量佔比不到一半。

而在火力發電中90%都是依靠煤炭,相比之下以美國舉例,這個國家的火力發電燃料中,有41.4%來自天然氣發電,煤炭佔比只有19%,煤炭本身就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煤炭大量燃燒會釋放有害氣體。

⑶ 俄羅斯將停止對華出口電能,官方對此有何表示

根據相關笑意,俄羅斯電力公司InterRAO將會停止對中國出口電能,還表示虧得太多,不僅如此,該電力公司還要求改變價格計算方式,以此來固定利潤率。事實上,對於中國來說,外部電力供應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並不會影響國內的基本需求的,因此實際損失不會很大。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對華出口是有協議的,一般來說都是穩賺。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方面要停止出口電能?

我們知道,中國的東部和東北部的電力供應,其實是綁定在一起的,技術也是相當的強大,如果InterRAO公司停止輸送電力給中國,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⑷ 中國的電能是不是從俄羅斯方塊斯進口

不是。中國能自給自足,還能向越南等國出口電力

⑸ 俄羅斯電池市場的情況

俄羅斯的電池很貴,一般老百姓是買不起的!他們只是對充電電池感興趣,他們的市場很小,建議你找一些大城市的批商,不然回本難 !建議你進攻幾個批發商,哈巴洛夫,伊爾庫,葉卡捷琳堡 莫斯科,也可以通過淘寶網和俄中商貿網,在網上需找客戶,不知你英語如何?一旦找到客源,俄商會提供報關的方法,你也可以通過國內的代理公司報關。電池注意是電子產品使用的特別是日本的電子產品,

⑹ 中國電力進口的來源哪些國家

中國電力進口的來源國家主要包括俄羅斯、緬甸和朝鮮。

我國當前電力進出口除廣東與香港、澳門之間的交易之外,跨境電力貿易中的進口國家包括俄羅斯、緬甸和朝鮮;出口國家包括越南、寮國、緬甸、蒙古國和朝鮮。研報顯示,2014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電量為55.62億千瓦時,累計出口電量為174.71億千瓦時。

基本介紹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公司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資產總額38088.3億元,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資產。

⑺ 中國有那麼多的煤、油、水電和天然氣,為什麼還要進口俄羅斯的

因為貿易啊,貿易就是進行進口與出口啊,不然他國會瞧不起你的。

⑻ 最近幾年中俄貿易關系如何

一 對中俄貿易潛力的基本估計

2004年中俄兩國領導人達成共識,提出到2010年中俄貿易額實現600億~800億美元的奮斗目標。按目前中俄的貿易規模,到2010年中俄貿易總額需要翻一番方可實現600億美元的目標。如果以2005年為基數,其後4年每年中俄貿易的增長率都在30%以上,毫無疑問,到2008年中俄貿易額就可達到600億美元,到2009年就可達到800億美元。問題是,隨著中俄貿易規模和基數的增大,今後每年的增長幅度能否保持在30%以上?俄羅斯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潛力還有多大?俄羅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否會不斷上升?中國對俄出口和從俄進口是否有新的增長點?所有這些問題都涉及中俄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是回答到2010年能否實現中俄貿易額600億~800億美元的重要依據。

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5年的統計數據看,中俄貿易確實呈現一種加速增長趨勢。1992~2001年中俄貿易用了10年時間突破了100億美元大關;2001~2004年中俄貿易用了3年時間突破了200億美元大關;2004~2005年中俄貿易只用1年時間就接近300億美元大關①(見下表)。

我們必須看到,中俄貿易中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或稱非規律性因素,如中國購買俄羅斯的軍工產品和核電站項目的技術設備等,這種購買不是每年都會發生,也不是貿易持續增長的穩定因素。因此,中俄貿易能否持續增長,能否繼續保持加速勢頭,主要還要看一般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潛力。

(一)俄羅斯市場需求潛力仍然很大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俄羅斯對以下幾類產品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1.機電產品。目前,在俄羅斯現有的家電中有相當多數量需要淘汰。據了解,彩電有一半以上需要更新,對電冰箱、空調和小家電的需求旺盛。近10年來,俄羅斯能正常使用的收割機、拖拉機數量減少近一半,設備年報廢率達6%~10%,急需更新農業機械、農機具和建立新的維修體系。俄木工機械的加工設備落後,木材只能實行初加工,這類機械產品的需求潛力很大。

2.建材產品。隨著俄羅斯房地產市場不斷升溫,對建材的需求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俄所需的保溫材料70%靠進口,門窗材料的進口佔55%,水暖器材佔67%,屋面材料佔91%,膠合板佔60%,油漆佔27%,金屬瓦佔75%,天然瓦佔90%。

3.紡織服裝。目前,俄每年對服裝和紡織品的消費大約為360億美元,包括服裝、鞋類、枕巾、浴巾、床上用品、棉布、絲綢等。俄紡織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後,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主要依靠進口。

4.傢具。據俄專家預測,未來5年俄對傢具的需求將增長5~7倍。俄傢具生產的最大障礙是設備陳舊,老化率達70%~80%,其中有40%的設備使用期已達20多年。俄生產傢具用的中密度板85%依靠進口,高質量的貼面材料和油漆也主要依靠進口。中國傢具出口俄羅斯的主要問題是設計風格與市場需求不吻合。

5.農產品。俄遠東地區農業生產能力逐年下降,農產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從歐洲部分調運成本很高。目前,僅遠東地區每年糧食缺口80萬噸左右,蔬菜缺口40萬噸,肉和肉類製品缺口40萬噸,奶和乳製品缺口60萬噸,水果缺口40萬噸。俄遠東地區的蔬菜需求有80%從黑龍江省進口,市場價格是中國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4~6倍①。

(二)中國市場對俄羅斯一些產品的需求具有持續性和增長潛力

從未來5~10年的時間看,中國市場對俄羅斯的很多產品,包括技術產品的需求,不僅具有持續性的特點,而且還具有可以預測的增長潛力,具體表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年份 貿易額 增長幅度(%)

1992 46.3 ―

1993 76.7 65.7

1994 50.8 ―36.5

1995 54.6 7.6

1996 68.3 25.3

1997 61.2 ―10.6

1998 54.8 ―10.5

1999 57.2 40.4

2000 80.3 39.9

2001 106.7 33.3

2002 119.3 11.8

2003 157.6 32.1

2004 212.3 34.7

2005 291.0 37.1

1.對能源產品的需求將呈現不斷增長勢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尤其對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能源進口的規模將會不斷擴大。以石油為例。2000年中國進口石油7 027萬噸,2001年為6 026萬噸,2002年為6 941萬噸,2003年為9 112.63萬噸,2004年為1.228 155億噸,2005年為1.3億噸①。中國在石油進口方面採取多元化戰略,但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是這種多元化戰略中的重點。在過去6年從俄進口石油數量的不斷增長中,我們就會看到中俄石油貿易的廣闊前景。2000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為147.67萬噸,2001年為176.6萬噸,2002年為302.96萬噸,2003年為525.48萬噸,2004年為1 077.4萬噸,2005年為1 278萬噸②。隨著中俄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通的鋪設和電力網的對接,中俄在這一領域的貿易規模必將會日益擴大,如果考慮石油價格的上漲,雙邊能源貿易的總額將更加可觀。

2.中國對俄羅斯核工業技術設備的需求潛力仍然很大。從中國的能源戰略看,加速核能的開發利用、建設更多的核電站已列入中國的長期建設規劃之中,而在這一領域俄羅斯具有很大優勢和出口能力,可向中國出口的技術設備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3.中國對俄羅斯木材的需求具有可持續的特點。目前,中國木材有40%需要進口,而俄羅斯完全有能力滿足中國這一缺口。只是俄羅斯把木材視為一種戰略資源,因此,在採伐和出口方面採取了限制措施,從而使中俄木材貿易受到了政策制約。盡管如此,中國從俄進口木材的貿易額還是呈逐年增長趨勢,2000年中國從俄進口木材為593.1萬立方米,2001年為876.5萬立方米,2002年為1 480.84萬立方米,2003年為1 436.7萬立方米,2004年為1 701萬立方米,2005年為2 004.32萬立方米③。

4.中國對俄羅斯的煤炭、礦產品、有色金屬、化工原料及化肥等商品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的這種需求不會減弱或消失。俄羅斯有這方面供給能力,中國的需求規模和購買能力毫無問題。

5.中國對俄羅斯的大型電站設備和大型工程建築機械的需求也將會保持相當大的規模與相當高的水平。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仍將是政府和企業投資的熱點領域,俄羅斯在一些大型工程機械出口方面完全可以大有作為。

6.中國在很多領域對俄羅斯的技術產品有著強烈的需求,如生物技術、材料技術、核工業技術、農業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信息技術等。雖然中國已制定並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但從基礎研究到形成產業技術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也提倡在模仿和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俄羅斯在上述技術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俄羅斯的總體技術水平看,俄羅斯的技術有1/4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有1/2處於世界的一流水平,有2/3的技術水平與美國旗鼓相當。因此,中俄之間的技術貿易潛力非常大,如果俄羅斯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能真正把中國當作可信賴的戰略夥伴,能徹底擺脫冷戰時期的思維模式,中俄之間的技術貿易前景廣闊。

二 影響中俄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對俄羅斯貿易沒有形成規模化和規范化

2005年中俄邊境貿易總額達55.7億美元,同比增長32.7%,這僅僅是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實際邊境貿易額要比這大得多。中俄貿易之所以能達到300多億美元的規模,除邊境貿易外,主要是一些大項目和大宗貿易的拉動,如軍工產品貿易、石油天然氣貿易和電站建設配套產品貿易,而正規的一般性商品貿易所佔比重不是很大。經過20世紀90年代大浪淘沙之後,中國對俄貿易的個人、個體企業和國有大型貿易公司基本上都撤出了俄羅斯。因此,目前,對俄貿易的兩個突出特點是:非規模化、非規范化。這種貿易形式要上台階,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比較困難。

(二)目前,中國對俄羅斯商品貿易主要集中在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

雖然中國對該地區的貿易最有地緣優勢,但該地區人口畢竟有限,總共600多萬,且收入水平比俄歐洲部分相差很多,消費層次較低,市場容量有限。如果說中國沿邊省市做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市場還可以理解,或者說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全國企業都要擠到這一地區做貿易,就使國際貿易競爭變成了一種國內企業競爭和地區競爭,各方貿易利益都將減少,而且從對俄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也是一種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表現。

(三)對俄羅斯貿易通道狹窄已成為發展中俄貿易的瓶頸

在中俄邊境貿易口岸中,綏芬河的條件最好,過貨量最大,也是直接與俄西伯利亞大鐵路接軌的貿易口岸。然而近些年來,綏芬河的過貨量已經飽和。在綏濱鐵路上,綏芬河―下城子95公里仍為單線;綏芬河―格羅捷科沃26公里仍為套軌。綏陽―東寧的地方鐵路雖然已完工,但尚未與俄方接軌。連接黑河與布拉戈維申斯克的大橋至今也沒建起來,人們期望的經牡丹江、綏芬河到俄羅斯港口,通向日韓、北美的出海口和連接國內東南沿海地區的路海聯運通道沒有完全打開。目前,雖然通往綏芬河、黑河的境內公路有較大改善,但通往其他口岸的道路狀況仍然很差,進口的大量商品無法迅速運出。

(四)目前「灰色清關」仍然盛行,雖然是兩廂情願,但最後受損失的還是中國商人或企業

中國商品被查抄、被罰款的情況時有發生。對中國來說,「灰色清關」造成中國人之間競相壓價,干擾整體開發俄羅斯市場,有損中國企業和中國商品形象,是中俄貿易的一大隱患。從俄羅斯政府角度看,「灰色清關」使國家稅收流失,干擾正常貿易秩序,腐蝕國家工作人員,敗壞俄羅斯聲譽,甚至影響「入世」進程。

(五)近年來,俄羅斯對木材、礦產等原料型產品的出口加以限制,而這些產品都是中國需要進口的商品

要繼續擴大中俄貿易的規模,就需要加強中俄相互投資力度,尤其要加大中國對俄的資源開發與產品加工領域的投資,以投資帶動貿易,優化中俄貿易結構,提升中俄貿易檔次。然而,俄羅斯的投資環境較差,投資風險較大。一是在俄有關投資法律、法規中有很多技術性要求,經常造成執法的隨意性。二是地方法律與聯邦法律不一致,稅收等相關法律不穩定,且經常出現有法不依,不能充分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三是俄仍對外來投資設置一系列限制,如限制油氣資源開發,禁止購買不動產,限制外商參與國家采購和企業私有化的競標等。四是行政壁壘,如對外資進入俄銀行體系設置條件,對外資在俄企業持股規定最高比例(如在天然氣企業的資本不能超過20%)。五是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及與投資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健全,政府的低效率、官員的腐敗和社會治安狀況令投資者望而卻步。

(六)中俄在貿易結構方面已開始出現摩擦與爭議

近年在中俄貿易中,中國對俄出口主要是輕工產品和電子產品等,基本上屬於製成品,而從俄羅斯進口主要是石油、木材、礦產品和各種有色金屬,屬於原材料或初級產品。目前,在中國對俄出口中輕紡產品佔50%左右,而從俄進口中原材料產品約佔60%。對於這種情況,俄方不但出現了抱怨情緒,甚至還產生了反感甚至戒備心理,認為中國只盯住俄羅斯的戰略資源,而不願更多地購買俄羅斯的機電產品,所以一再要求中國多進口俄羅斯的機電產品。對於俄方的這種情緒、心態和要求,我們可以理解。但我們必須理智地、客觀地給予解釋和說明。首先,中俄貿易從總體上是平衡的,而且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俄方順差,這與中美貿易的格局完全不同。中俄貿易之所以出現這種貿易結構,絕不是人為的結果,而是雙方的產業結構和雙邊貿易的互補性決定的。如果沒有這種互補性,中俄貿易也無從談起。其次,俄羅斯的機電產品多屬於粗製濫造,在質量上、工藝上與歐美產品無法相比,且售後服務及零配件供應等均不到位,因而中國客戶難以接受,包括俄向中國出口的大型核電站設備,其設計思路堪稱世界一流,但工藝質量卻常出現問題。此外,我們還應看到,中國從歐、美、日等國進口機電產品的企業,多為這些國家在華投資設廠的企業,而俄羅斯在華投資企業中這類企業很少,因此,就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三 中俄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路

(一)加快交通運輸線路的改造和建設,打通對俄貿易大通道

最近幾年應完成綏芬河口岸擴能改造、綏芬河―格羅捷科沃套線改造、綏芬河―牡丹江的復線改造和建設東寧―烏蘇里斯克的地方鐵路。完成哈爾濱―綏芬河和哈爾濱――滿洲里的電氣化改造。加快推進黑河大橋和古洛河黑龍江大橋的建設及蘿北、饒河大橋建設,完成牡丹江―綏芬河、牡丹江―海林、牡丹江―阿城段的高速公路建設。

在水路方面應盡快完成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運樞紐工程,黑龍江―哈巴羅夫斯克、同江―哈巴羅夫斯克的航道整理,佳木斯―撫遠江海聯運線港口擴張工程。

(二)以邊境口岸市縣為後方,以俄遠東地區為基地,大踏步向俄腹地市場(俄歐洲部分)進軍

俄歐洲部分市場消費水平高、支付能力強,市場潛力大,是我們擴大貿易規模、提升貿易層次的目標市場。最近,中國企業家聯合會正與有關企業籌劃在莫斯科建立中國機電產品城。筆者認為,這是向俄市場縱深發展的好思路。要進入和擴展俄羅斯歐洲部分市場,一方面需要建立逐步延伸的貿易基地、倉儲系統和銷售網路,另一方面需要對中國的貿易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形成對俄貿易的商業集團或聯合體,以最優質的商品、最合理的價格、最好的售後服務和最暢通的供貨渠道在俄羅斯歐洲部分市場展開競爭。

(三)加快發展邊境地區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

近些年,黑龍江省沿邊市縣已建起了對俄糧食出口基地、蔬菜出口基地、肉蛋奶出口基地。今後應努力扶植龍頭企業,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把沿邊對俄出口基地規模、質量、效益做上去,並保持持續發展勢頭。

(四)以投資帶動貿易,實現對俄投資貿易一體化

如上所述,俄羅斯在很多產品生產方面希望外來投資,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方面需要外來投資,在資源開發和深加工領域需要外來投資。我們應抓住機遇,在俄境內建立能滿足俄市場需求的企業,生產產品在俄銷售。這種形式將可避開過境貿易的各種難題,又可依據俄市場變化情況和消費者的要求,隨時調整生產規模和產品規格。而在投資的過程中,有些機械設備、原材料還需從國內進口;有些產品在俄加工後也可返銷國內市場或銷往第三國市場,因而產生投資對貿易的帶動效應。筆者認為,在俄境內建立生產加工園區的方式可以規避在俄投資的很多風險,也能較容易與俄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使園區的管理更多地由中方承擔,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

(五)南北企業聯手,共同在俄羅斯進行項目投資

近年來,南方企業對俄羅斯市場和投資的興趣日益濃厚,但由於對俄市場和投資環境缺乏了解,鮮有與俄政府和商人打交道的經驗與教訓,因而謹慎小心、顧慮重重。而黑龍江省企業在這些方面具有優勢,如能與南方企業的資金優勢、經營優勢結合起來,聯手在俄羅斯進行項目投資,應該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會在俄獲得較好的投資效益。當然,這種投資方式的成功關鍵在於項目選擇及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和互信關系。

(六)藉助俄方企業優勢,實行買殼經營的投資戰略

目前,俄羅斯有很多大中型國有和私有企業經營效益不好,技術設備陳舊,產品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但更新改造和更新換代又資金不足。對於這類俄方企業,中國有實力的企業可採取買殼經營的投資戰略取而代之。一方面可以省去新建企業的各種復雜程序,享受本地企業的各種相關待遇,還可充分利用俄方企業易於與俄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打交道的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可充分發揮中方在資金、應用技術和經營方面的優勢,把企業做大做強。當然,這種中俄合資企業需要把產權劃分清楚,把收益分配原則界定清楚,解決好俄方人員安置與債務責任,同時要選好未來發展的項目和設計好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

(七)依託綏芬河的口岸優勢和背靠俄羅斯林業資源的優勢,建立覆蓋東亞地區的木材交易中心

目前,綏芬河的龍江商聯集團正在籌備建立木材交易所,這個項目的思路很好。我們應積極支持其把此事做大、做精,做出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這個木材交易所要按國際化標准設計,採用現代電子交易手段,不但包括即期交易,還可從事期貨貿易;不但要吸收中國客戶進入,更要吸引俄羅斯的賣方客戶進入;不但買賣綏芬河市場的木材,還應買賣整個黑龍江省和俄羅斯的木材;它的買方客戶不僅限於中國,而是面向東北亞地區,甚至東南亞地區。俄羅斯的林業資源是這一交易市場的重要支撐,如果俄羅斯賣方客戶能大量進入這一市場,不但會省去中間環節的費用,還會使木材價格更加透明公正,並且可提高交易效率,節約交易成本。這種實際利益會推動俄羅斯的相關利益群體,要求政府放鬆和放寬對木材出口及森林採伐的限制,從而保證中方對俄木材進口的連續性和長期性。

(八)發展和規范邊境貿易,率先在綏芬河口岸建立起「一區跨兩國」的中俄自由貿易區

中俄邊境貿易經過30多年的發展和起伏,現在應該說已經日益規范化和正常化。2006年上半年中俄邊境貿易額為31.3億美元,邊境貿易已成為中俄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雙邊口岸經濟的發展和人員就業是不可或缺的。2006年俄羅斯對邊境貿易採取了緊縮政策,自然人過境免稅攜帶商品從50公斤減至35公斤,其意圖是要將邊境貿易「逼」向正規貿易,以增加聯邦政府的稅收。但這損害了俄邊境地區的經濟利益,俄邊境地區政府非常支持邊境貿易,因為它體現著雙方共同利益,具有旺盛的經濟活力。目前,上海的世茂集團已在綏芬河中方海關區域投資建立起貿易綜合體,在該綜合體的區域內設有產品加工區、商品倉儲區和休閑娛樂區,在中俄邊境地區修建起一個人工湖和兩座五星級賓館,在海關外的俄方道路也由世茂集團承建。這樣,原來設在邊境的互市貿易區已開始向「一區跨兩國」的中俄自由貿易區和綜合貿易區的方向發展。這不僅會擴大邊境貿易的規模,更將增強其後勁和吸引力。對此,中國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應給予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大力協助,尤其應與俄方溝通相關事宜,解決中俄在政策上的協調問題,為企業的發展、邊境貿易的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

現在,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頭,其戰略視野和投資氣魄令人欽佩,而政府更應勇於創新,知難而上,與企業共同做好中俄貿易可持續發展這篇大文章。

⑼ 俄羅斯電企停止對中國供電,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2月9號報道了俄羅斯電力公司InterRAO公布說冬季該公司會大幅度減少或者完全停止對中國供應電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國向俄羅斯電力公司InterRAO購買電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家公司的電力價格更加便宜,根據俄羅斯電力公司InterRAO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從該公司購買了30億度電,一共花費了我國7.76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度電只需要啊0.26元。正是因為這家公司的電力便宜,突然停止不再供電才會引得大家的注意。

⑽ 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對雙方的意義

中俄能源領域合作:油氣電共唱大戲

「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因此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在經濟上最劃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國能源市場大,因此也是最穩定的市場。而如果失去這個市場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俄政治經濟學家舒別爾強調說

隨著中國「俄羅斯年」大幕的揭開,中俄兩國從中央到地方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其中尤以能源領域的合作引人矚目。而且對中國來說,更重要的是在能源供應方面真正獲

得了俄羅斯無論是時間、數量,還是穩定性方面的正式承諾。

天然氣合作雙管齊下

據俄羅斯聯邦工業與能源部新近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5月,俄羅斯天然氣產量為2841.4億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其中,僅國有的天然氣工業公司就開采2376億立方米,佔俄羅斯總產量的84%。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下稱「天然氣公司」)下屬的天然氣出口公司開發部經理比留林日前表示,關於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政府間協議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協商完畢。在今年3月21日天然氣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下稱「中石油」)簽署的天然氣供應備忘錄中已經註明了關於供貨日期、供貨量、路線(東線和西線)和定價公式形成原則的基本協議。天然氣公司擬從2011年起,俄羅斯每年將向中國出口至少300億~400億立方米天然氣。

該天然氣管道被稱為「阿爾泰」管道。根據協議,天然氣公司將鋪設總價值為100億美元、分別從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出發的兩條天然氣管道。「阿爾泰」管道設計全長2800公里,將位於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田和位於中國西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連接起來。該條管道在中國新疆境內將和「西氣東輸」管線相連接。經過「西氣東輸」管線,天然氣將可被輸往上海。

包括政府總理、杜馬議員以及各級市政機關領導在內的阿爾泰共和國領導層均全力支持在其境內鋪設「阿爾泰」天然氣管道。他們認為,「阿爾泰」管道能為阿爾泰山區經濟吸引資金,以保障發展新生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速村鎮煤氣化,且有利於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從根本上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發展。

此外,羅斯石油公司總裁博格丹奇科夫也於3月22日表示,與中國的天然氣合作除西伯利亞之外,在「薩哈林1號」框架內供應給中國東北的天然氣量將可達80億立方米。

對於俄中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國家杜馬能源、運輸和通信委員會負責人亞澤夫用一句話作出概括:「俄中天然氣合作前景廣闊。我相信,俄中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必將成為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橋梁。」

電力合作分三步走

中俄電力合作始於十幾年前,但真正開始深化合作是從去年。

2005年7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與俄羅斯統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就輸電方式、規模、定價原則、進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達成一致。按中國發展核電站的計劃,今後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應堆。而江蘇田灣核電站第一期工程為中俄今後在這一領域的進一步開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雙方合作計劃,中俄電力合作擬分三步走。一是從俄羅斯遠東電網向中國東北黑龍江電網送電,送電規模為600兆到700兆瓦,年供電量36億至43億千瓦時;二是到2010年,開始通過正負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從俄羅斯遠東電網向中國遼寧省電網輸電,輸電功率為3000兆瓦,年供電量為165億至180億千瓦時;三是2015年以後,開始通過正負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從俄羅斯遠東電網或東西伯利亞電網向中國東北或華北送電,輸電功率為6400兆瓦,年供電量在300億千瓦時左右。

據俄羅斯電力專家詳細測算,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水力和火力發電站都富餘發電能力,這一地區約700萬~1000萬千瓦時的電力沒能得到利用。因此,俄羅斯對中方出口電能的重要戰略是發展500千伏~1150千伏的跨系統輸電。

石油流速會越來越快

今年4月28日開始,俄羅斯輸油管道泰納線開始鋪設,中國無疑是這一項目的受益者。

「管道首先通往中國大慶,但是我們也將建管道通往納霍德卡。向大慶輸出石油,俄羅斯可以實現原油出口路線多樣化,把石油賣到整個亞太地區,從而避免俄羅斯依賴單一石油客戶的局面。」俄羅斯總統普京曾這樣直言不諱地說。

俄媒體也指出,中國是亞洲最大的能源需求市場,自1993年起,進口總量正逐年攀升。俄羅斯需要這樣一個持久而穩定的石油市場。俄羅斯希望通過一條石油管道激活沉寂多年的遠東沿太平洋地區的繁榮。

同時,泰納線也是對中、日、韓甚至大洋彼岸美國的兼顧,使普京的遠東戰略得以深化。而且,如果泰納線干線於2008年順利完工,西油東輸,加上遠東不斷增加的石油,不僅能滿足遠東對原油及其衍生產品的需求,提升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且還能擴充俄東部地區與東北亞國家合作的資本。

據東西伯利亞鐵路公司新聞處提供的資料,從今年初開始經過外貝加爾斯克向中國輸出的原油量大大增加。第一季度通過這一通道運輸了171萬多噸,比去年同比增長了53.5%。預計東西伯利亞鐵路公司2006年能向中國輸送1188萬噸原油。

另外,根據中俄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羅斯石油公司目前也正積極進軍中國能源市場。公司還計劃2007年末之前在中國建成加油站連鎖網路。屆時,中俄在石油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得到擴展和深化。俄羅斯專家指出,可以預見,隨著中俄兩國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和經驗的積累,從此以後,俄羅斯向中國的供油速度會不斷加快。

由點及面風險共擔

今年以來,俄方首先提出了和中方在能源領域深化合作,並在中國開展石油煉化和銷售的構想。尤其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本月20日成功收購俄羅斯秋明-英國合資公司(TNK-BP)轄下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股份一事,無疑也是該合作構想內容的一部分。

對此,俄政治經濟學家舒別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是從俄羅斯方面來說,在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問題上已經不滿足於下游企業零星的點式合作,而開始轉由大型項目由政府出面,大規模鋪開的上下游兼顧的全面合作。這不僅有利於合作的成功,更能加快項目的實施。

俄羅斯學者魯巴諾夫也指出,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既能達到彼此共贏的目標,又能實現中俄兩國從「現有的以貿易為中心的合作模式轉為生產和加工」的實質性突破。中俄能源合作現已不只是簡單的買賣關系,其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在不斷拓展,正在從一般貿易逐步向生產合作與相互投資方向發展。

俄羅斯工業能源部部長赫里斯堅科在談到中俄能源合作的現狀、意義和前景時也曾表示,中俄能源合作已經不僅僅是買方和賣方的關系,而應該致力於風險共擔,致力於降低全球能源風險。

能源出口戰略東移,並不是俄羅斯的權宜之計,而是出於長遠的戰略利益考慮。

舒別爾算了一筆賬:如果俄天然氣工業公司對亞洲的出口量佔到其出口總量的20%~30%,那麼就可擺脫對單一進口商的依賴,在與歐洲就新的天然氣項目進行談判時,立場不僅可以更加堅定,態度不僅可以更加強硬,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釋放西方對俄羅斯造成的能源壓力。

「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因此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在經濟上最劃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國能源市場大,因此也是最穩定的市場。而如果失去這個市場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舒別爾強調說。(第一財經日報)

閱讀全文

與中國買俄羅斯電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