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文學院是什麼意思

俄羅斯文學院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1-17 07:09:40

Ⅰ 文學院是什麼

通常集中培養有文字功底、並且能夠很好地使用文字進行應用的大學的分屬學院或獨立學院。通常有設置有中文、新聞、法律、行政管理等專業

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作者: [俄] 尼古拉·別爾嘉耶夫

。。原作名: Mиросозерцaние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ISBN: 9787559823861

。。文件格式:epub

。。內容簡介。。

別爾嘉耶夫以其獨特的宗教哲學視角,系統闡釋了陀氏的「世界觀」。別爾嘉耶夫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是真正的思想盛宴。」 他認為,「思想」在陀氏創作中起著巨大的核心作用。

別爾嘉耶夫稱陀思妥耶夫斯基為自己的「精神之父 」。正是由於精神上的同源,這一帶有俄羅斯特色的宗教哲學闡釋令人驚異地充滿了詩學激情。火焰般的熱情、旋風般的思考,別爾嘉耶夫帶領讀者飽嘗「思想的盛宴」。

。。作者簡介。。

別爾嘉耶夫 俄羅斯宗教哲學家。思想涉及哲學、宗教、文學、政治、人類學和倫理學等領域,被譽為「二十世紀的黑格爾」,「現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預言家之一」, 俄國給予世界思想界的「第四件禮物」。著有《自由的哲學》《歷史的意義》《創造的意義》《人的使命》等。1948年逝世,葬於克拉馬爾公墓。

耿海英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致力於探究別爾嘉耶夫與俄羅斯文學的關系。著有《別爾嘉耶夫與俄羅斯文學》,譯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果戈理與鬼》等。

。。精彩短評。。

#

雖然讀的懵懵懂懂,雖然宗教氣氛濃厚,雖然別爾嘉耶夫有時候過於主觀。但這一直高潮迭起,誰受得了啊?好多觀點直接顛覆了我的認知,感覺是一次智商大清洗。

#

是別氏借陀思妥耶夫斯基闡述自己的自由哲學,自由、惡、愛、人神-神人……兩道路:要麼選擇大法官,要麼選擇基督。文筆充滿了激情,提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簡直難以抑制。實在是有太多羅圈話來回來去說的地方,讀得有點累的。

#

在世界歷史上似乎還沒有哪一個人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對待人,即使在最低級的人身上,在最可怕的人的墮落中,依然保留著上帝的形象。他對人的愛不是人道主義式的愛。在他的愛中,他把無邊的憐憫和某種殘酷凝聚在一起,他向人宣揚受苦之路,這與自由思想位於他的人學意識的核心相關。沒有自由就沒有人。

引自 第二章 人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才華橫溢,光芒四射,令人目昡,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啟示。在偉大的作家中,就智力的力度與銳利來講,只有莎士比亞一一一個文藝復興的偉大智慧可以與之媲美。甚至偉大中之最偉大的歌德的智力,也不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的銳利與辯證的深度更令人驚異的是,他具有一種狄奧尼索斯式的、狂歡的天性。這種天性,當它完全控制人的時候,通常不是增強智力的銳利和機敏,而是使智力混沌。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裡卻看到了思想本身的狂歡和迷狂。他的辯證思想本身就是狄奧尼索斯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醉於思想,他整個處於思想之強大的旋風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論辯使人沉醉,但在這種沉醉中,思想的敏銳並沒有減弱,反而達到了最後的高峰。

引自 第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形象

#

人首先應該愛上帝。這是第一。第二誡是愛每一個人。愛人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為有上帝唯一的父存在。我們應該愛每一個人中的上帝形象。如果不存在上帝,愛人就意味著把人當作上帝來崇拜,那麼,吞噬人的人神就會機把人變為自己的工具。因此,沒有對上帝的愛,愛人就是不可能的。伊萬・卡拉馬佐夫就說過,愛人是不可能的。反基督的愛人是虛假的、欺騙人的愛。人神的思想扼殺人,只有神人的思想肯定人的永恆。不信上帝的、反基督的對人和人類的愛是《宗教大法官》的中心主題。我們將來還會回到這一主題上。

引自 第五章 愛

#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結構中有一個巨大的中心。一切人和事都奔向這個中心人物,或這個中心人物奔向所有的人和事。這個人物是一個迷,所有的人都來揭開這個秘密。」

引自 前言

Ⅲ Literary school是什麼意思

literary school
文學流派,文學學院

相關例句:
1.
A literary school is formed in the complex correl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文學流派是在諸多因素及其復雜關系中構成的。
2.
American playwright Eugene O'Neill is a major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stern modernistic literary school.
美國劇作家尤金。 奧尼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Ⅳ 西蒙諾夫

西蒙諾夫(1915~1979) 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

前蘇聯小說家,詩人,劇作家。1915年11月28日生於一個沙俄軍官家庭,卒於1979年8月28日。曾參加反法西斯衛國戰爭。1938年他在高爾基文學院畢業後投身文學創作。曾任蘇聯作協書記處書記、《新世界》月刊主編和《文學報》主編。西蒙諾夫的成名作是頭一個劇本《我城一少年》,早期作品還有詩歌《等著我吧》、《打死他》等,隨後又創作了表現衛國戰爭中俄羅斯人英雄主義精神的《俄羅斯人》。1943~1944年西蒙諾夫完成描寫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中篇小說《日日夜夜》。此外,衛國戰爭期間他還創作了大量詩歌。50年代後西蒙諾夫致力於表現戰爭題材的小說創作。從1959年起用了12年的時間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三部曲長篇小說《生者與死者》(第一部《生者與死者》,第二部《軍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後的夏天》)。小說既有反映衛國戰爭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真實內容,又有迎合某種需要的主觀描寫.

Ⅳ 大國崛起第9集大概內容

大國崛起全片共12集,免費在線觀看和下載全部解說詞:
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16860/01/index.shtml

第九集 風雲新途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伴隨著這門大炮發出的一聲怒吼,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握的政權——蘇維埃政府誕生了!
二十年間,在這個政府的領導下,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奇跡般地變成了一個工業化 強國。
從彼得大帝改革開始,歷經230多年的努力,俄羅斯民族終於第一次憑借國力而不僅僅是武力,占據了世界的制高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以巨大的犧牲力挽狂瀾,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一個曾經對世界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超級大國,蘇聯在20世紀探索了一條國家發展的新道路。這一前所未有的社會實踐,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呢?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風情的季節。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風雪席捲著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這一天的莫斯科城沒有風情,有的只是無盡的悲哀。
就在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數萬名工人、農民、士兵排著長隊,來向他們的領袖告別。蘇維埃政權的締造者——列寧,已經為這個新生的政權耗盡了最後一絲精力。
來自西伯利亞的狂風怒吼著,如同隨風飛舞的雪花,每個弔唁者的臉上都充滿了失落和彷徨,蘇維埃的明天怎麼辦?誰來帶領大家完成這段未竟的旅途?
俄羅斯高爾基文學院 院長 謝•葉辛:
俄羅斯人是非常適應非個性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也就有了社會主義。當我們聯合起來的時候,我們就非常強大。當我們為了一種思想或者圍繞著一個人團結起來的時候,你明白我們非常需要英雄,為了這個英雄,我們可以戰斗到最後。
俄羅斯是一個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民族。在歷史上,政治家的個性氣質曾決定性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國和當時歐洲強國的距離;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獨立思考的俄羅斯知識分子;而列寧對革命的執著,則使這片土地勇敢地承擔起為人類開拓新航道的歷史重任。
在列寧登上歷史舞台之前,俄國曾經出現過許多共產主義小組。其中,一個名叫維拉•扎蘇里奇的女共產主義者給馬克思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問道:馬克思提出的與大工業、工人階級緊密聯系的社會主義,是否可以在俄羅斯實現?馬克思回答說,應該首先在歐洲發達國家實現。
當時,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信仰者都認同:社會主義是工人階級領導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應該首先在工業基礎發達的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軔,工業基礎薄弱的俄羅斯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深刻了解俄國現實的列寧則認為: 「如果沙皇制度由於有了13萬貴族,這些在自己的地區、各自行使警察權的封建領主,便能維持幾個世紀,為什麼我們不能依靠擁有13萬忠誠的活動分子的黨,堅持幾十年兀俊薄?
美國耶魯大學 教授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俄國大革命是不是必要呢?我不知道。但是它卻發生了,因為這個國家崩潰了,那就是它為什麼發生的原因。它發生了,不是因為列寧計劃了,而是因為列寧抓住了提供給他的布爾什維克的機會,來做他想做的事情。
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布爾什維克改造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決心和信心,人們相信,在列寧的領導下,蘇維埃俄國將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人民將行使權力,所有人都有工作,再也不受剝削。然而,建立新社會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十月革命四年後,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封鎖和包圍下生存下來,並剛剛平息了國內叛亂的蘇維埃政權,遭遇了一場自下而上,突如其來的風暴。
這是畫家弗•塞羅夫創作於1921年的一幅油畫,它所反映的內容正是那場席捲全國的風暴。
1921年春,蘇俄發生大面積的災荒,三千多萬老百姓掙扎在飢餓的邊緣。由於在剛剛結束的保衛新政權的戰爭中,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顯現出極大的威力,蘇維埃政權決定繼續推行對農民余糧的無償徵集政策。然而,這個政策引起了農民的不滿,一些富農甚至借機拿起了武器。連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的堅強堡壘——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們,也支持農民的要求。
俄羅斯高爾基文學院院長 謝•葉辛:
當問題表現在要一碗粥、還是要理論的時候,人們通常會選擇那碗粥。你吃飽了那你就會去唱歌,如果你肚子里沒食,那你只有沉默。列寧實行了新經濟政策,因為戰爭以後,要想發展經濟,沒有其他的路。
外部世界的封鎖包圍和軍事壓力,國內的糧食危機和政治叛亂,促使蘇維埃政權採用新的方式來發展經濟。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政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此,列寧對黨內的同志說:「我們在奪取政權後就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根據實驗做出判斷。」
1921年3月,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並且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變余糧無償徵集為市場買賣。
中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徐天新:
就是說呢,要對農民做讓步,要允許農民能夠個體地經營自己的經濟,允許市場的存在,要利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來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准備條件。
俄羅斯世界歷史研究所 所長 阿•奧•丘巴利揚:
當然了,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資本主義,新政策的主要內容涉及商業、減稅、允許小型企業存在,這一切都是試圖使經濟復活。
在商業領域,新經濟政策剛開始實行的是直接用工業品換農業品,但是,俄羅斯大嬸們卻更習慣於貨幣交易,不願意進行物物交換。而且,工業品也遲遲到不了位。
於是,蘇維埃政權宣布恢復國內自由貿易,重新建立銀行系統。
今天,運營了85年的莫斯科國營百貨商店,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然而,八十多年前,這里卻很難看到外國人。
當時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俄國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充滿了恐懼,一心想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美國不僅拒絕在外交上承認它,而且華盛頓的官員們對請求去蘇聯的旅遊簽證的回答竟然是:「我們不知道有這樣的國家!」。 在這樣的敵視中,蘇俄獲得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之難是可想而知的。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驚異的目光注視下,一位23歲的美國青年走進了克里姆林宮,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
哈默的父親是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同父親一樣,哈默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充滿關注,他為蘇俄帶來了大批急需的醫療設備 。
就在這個辦公室里,年輕的美國商人懷著極大的熱情,傾聽列寧暢談新經濟政策,其中最讓哈默感興趣的是工業領域。
中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徐天新:
因為我們都知道,(蘇聯)國內戰爭打退了外國武裝干涉,把外國資本家趕走了,那麼現在勝利之後呢,列寧又同意外國資本家回到俄國,來經營一些當時蘇聯沒有力量經營的一些項目。特別像在西伯利亞開發礦產,採伐森林等等。這個做法是非常英明的,非常有遠見的。
10月28日,第一份給外國人特許權的合同在這里正式簽署,哈默獲得了一所石棉礦的特許經營權。同時,在列寧的支持下,哈默成為二、三十年代美蘇貿易的核心人物。
他在美國企業界游說,聯絡了30多家美國大公司,組成美國聯合公司,將美國的產品運到蘇俄,換取蘇俄的物產,美蘇的易貨貿易由此開始。
但是,蘇俄並不想單純從國外進口產品。列寧對哈默說:「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美國的資本和技術,這樣就可以讓我們的車輪再次轉動起來。」
嘎斯車是蘇聯時代的代表性符號之一。而最早在蘇聯生產「嘎斯」車的,是美國的汽車製造業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原先把蘇維埃看做「勢不兩立的敵人」,聲稱除非蘇聯的意識形態變得適合他的口味,否則他「不會運一個螺帽去那兒」。哈默勸他說:「要是這樣,你會有太長的時間沒法在那裡做生意,那裡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事後證明,福特對這筆與蘇聯的交易十分滿意。
在高爾基市,福特與蘇聯建立了汽車聯合企業,從1932年起,每年有十萬輛嘎斯牌客車和卡車下線,在蘇聯的道路上奔跑。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蘇聯經濟得到了恢復。列寧對此感到很欣慰,他說:「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
中國中央編譯局 研究員 鄭異凡:
這個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把市場,實際上就等於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裡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1923年11月20日,列寧在蘇維埃全會上說:「社會主義現在已經不是一個遙遠的將來,或什麼抽象的幻影,……新經濟政策的俄國將變成社會主義的俄國。」
這是列寧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說。
在這張桌子上,歷史永遠定格在1924年1月22日。列寧每天離開辦公室前,都從這里撕下一頁日歷。但是那天,他已無力撕下這頁日歷。
蘇聯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長,一位和藹的領袖,一個根據實踐要求為俄羅斯謀劃未來的舵手。
俄羅斯高爾基文學院院長 謝•葉辛:
列寧給了人類一種鮮明的典範,即人類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有可能在他去世之後,俄羅斯走上另外一條繁榮的生活道路。很遺憾,列寧所實施的這種實踐活動最後還是沒有繼續進行下去。我認為,整個世界失去了一個面向未來的機會。
接下來領導蘇維埃政權的,是以行事嚴峻果斷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也許純屬巧合,列寧以發源於西伯利亞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繼任者則以一種硬度很強的金屬——「鋼」作為自己的姓氏。
正如這兩個姓名的文字意義一樣:列寧時代,國家的經濟政策具有相當的彈性;而斯大林則以強硬的手段,加快了國家工業化的步伐。
美國耶魯大學 教授 保羅•肯尼迪:
他們認為這個廣大的國家,想要發展,必須集中所有的資源,必須限制資產階級,限制資本主義體系,控制所有的資源,包括農業資源。
中國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 研究員 左鳳榮:
斯大林就認為,我的工業化資金只能靠我自己內部來積累,內部來積累呢,那主要當然要來自於農業,所以,他就明確提出一個要貢稅論,就是說要農民,除了他要交的糧食,應該交的國家任務之外,在工業品上,他要把工業品的價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後這樣讓農民買東西的時候付出更多的錢,就是說通過這樣一個方式來積累工業化的資金。
以工農業「剪刀差」的方式來積累工業化資金,意味著此前為保護農民利益而推出的新經濟政策將被舍棄。斯大林說:「我們所以採取新經濟政策,就是因為它為社會主義服務,當它不再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時候,我們就把它拋開」。
在斯大林看來,時過境遷,新經濟政策不利於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了,因為蘇聯需要的是速度。斯大林經常說:「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落後者是要挨打的。」
20世紀20年代,西方各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過來,各個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生產總值都達到或超過一戰前水平的1.5倍。一些歐美經濟學家稱資本主義已消滅了貧困,空前的繁榮讓他們充滿信心,並繼續封鎖蘇聯經濟。
1927年,英國宣布斷絕英蘇關系,並廢止1921年簽訂的英蘇貿易協定。英國外交大臣張伯倫發起六國外長會議,提出要「和共產國際做斗爭」。
孤零零的蘇聯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雖然新經濟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
俄羅斯《斯大林傳》作者 尤里•茹可夫:
為了保證國家繼續發展,必須採取新的、強有力的措施,因此,為了使國家不再成為一個農業國家,為了使國家不再從國外進口小到鉛筆、大到飛機等商品,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
這就是為什麼要放棄新經濟政策的原因。
而同樣龐大的亞洲近鄰——中國的境遇,也更加堅定了這個鋼鐵般的領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意志。斯大林說:「沒有重工業,那我們就不會有一切現代化國防武器,那時我們的地位就會和目前中國所處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國沒有自己的重工業,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它。」
1929年5月,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討論的內容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劇院里燈火輝煌,主席台上掛著大幅的蘇聯地圖。報告人每提到一項建設工程,在地圖上相應的地點就會亮起一盞小燈。等到報告結束時,蘇聯地圖上已經布滿了五顏六色的燈光,一千多個迷人的亮點閃爍著。
俄羅斯《斯大林傳》作者 尤里•茹可夫:
第一個五年計劃,整個的制定過程將近五年,作為第一個五年計劃,人們想把所有的各個方面都寫進去,這樣寫的量就非常大,最後又想方設法減少它的內容,然後又增加了內容,最後的結果是通過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總容量,足足有三本這么厚的書。
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此全面而細致地規劃過自己的發展進程,這是蘇聯人的一個創造。在那個時代,所有的生產、運輸、銷售都由國家計劃安排。國家計劃力爭精確,在列寧格勒生產的一粒紐扣售價1盧布,那麼700公里外莫斯科的價格也是1盧布,而萬里之外的海參崴仍然是1盧布。
對於蘇聯而言,它未來幾十年的興衰都和這種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聯系在了一起。
就在蘇聯人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這一年,一場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危機爆發了。從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的瘋狂下跌開始,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全球,襲擊了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教授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這是一個全球的大蕭條,之前有很多關於社會公平的考慮,只有少數人像今天這樣富有,而大多數人卻沒有從經濟繁榮中獲得利益。那時候,美國社會的不公平程度很高,有意思的是我們又回到當時那種不公平的程度,歷史驚人的相似。隨著經濟的崩潰,人們開始知道資本主義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運作,應該有政府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美發達國家的損失是1700億美元,而1929年到1933年這次全球經濟危機造成的損失則到達了2500億美元,危機震撼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
而特立獨行的蘇聯,卻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指導下,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時,歐美的資本、技術和人才,開始轉向蘇聯尋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也第一次出現向外移民的傾向,先後有10萬美國人申請移居蘇聯。
中國中央編譯局 研究員 鄭異凡:
斯大林的公開言論裡面,我沒看到他說什麼要用西方的技術,整個五年計劃,或者五年計劃以前,用糧食,從農民那裡徵收的大量的糧食,徵收來干什麼,就是用來出口,出口換匯,然後用這個去進口國外的技術。國外的這些設備進口了以後,當時國內不會運用,所以他當時講技術決定一切的時候,就是說,我現在從國外買進了那麼多設備,我這些設備得有人去掌握它。
拖拉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工業化的重要標志,因為,它解放的是最廣大的農業生產力。
就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動工了。十個月後,工廠建成投產。
這個奇跡般的速度,來自於計劃經濟體制的有效運作,也來自蘇聯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判斷和利用。
拖拉機廠的建設者,除了蘇聯人,還有美國人和德國人,先後在這里工作的美國工程師就有730名。斯大林後來告訴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蘇聯約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業是利用美國的技術建成的。1932年時,在蘇聯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國專家約有6800人。
與歐美國家的整體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不僅是蘇聯的工業化成就,還有蘇聯人民建設國家的巨大熱情。
1935年9月2日,蘇聯《真理報》刊登了這樣一則不大的簡訊:「中伊爾敏諾的採煤工斯達漢諾夫同志為慶祝國際青年節21周年,創造了風鎬勞動的全蘇新紀錄。在六小時一班的工作時間里,斯達漢諾夫開采了102噸煤,這是礦井一晝夜開采量的10%,掙了200盧布工資。」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開采量,因為它超過了普通定額的13倍!但一周以後,斯達漢諾夫又刷新了自己的紀錄,一個工作日採煤175噸。
此後,斯達漢諾夫不再是一名普通礦工的名字,他成為一面旗幟,引領了蘇聯工業化進程中一場轟轟烈烈的生產技術革新運動。在各行各業,無數個斯達漢諾夫的推動下,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勞動率提高了82%,大大高於原計劃的63%。
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俄共中央主席 根納季•安德烈耶維奇•久加諾夫:
俄羅斯在1929年時,不能生產一架飛機,不能生產一輛聯合收割機,也不能生產一輛汽車,十年以後,到1941年時,我們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技術,這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從1917年十月革命開始,這個佔世界陸地總面積近五分之一的國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歐美國家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業化路程。
蘇聯的一枝獨秀和它所採取的「計劃」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極大興趣。20世紀30年代,西方人士紛紛前往蘇聯取經。美國的一名記者從蘇聯回國後告訴國人:「我看到了未來,它行得通」。一時之間,「計劃」成為最時髦的名詞。
通過國家力量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調控,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新政,通過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加入政府幹預的手段,美國經濟開始復甦。
俄羅斯《斯大林傳》作者 尤里•茹可夫:
比如說英國的一個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汀,她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作者,在這本書的開始部分,書里的主人公在車廂的過道上討論俄羅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一個非常准確的對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反映。
在當時,蘇聯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功的光芒掩蓋了快速工業化背後的問題。
多發一個月的工資,提供一套帶電話的技術人員的住房,配備一切必要的沙發傢具,一個家庭療養證,兩個電影院里永久的專座,這些就是蘇聯工業化道路上的精神偶像——斯達漢諾夫獲得的物質獎勵。但成千上萬忘我工作的建設者們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回報,尤其是廣大的農民們,每天都不得不去面對嚴重的物質匱乏。
中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徐天新:
斯大林的經濟發展也存在著一些致命的弱點,首先是經濟發展不均衡,重工業、軍事工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輕工業、農業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特別是農業。第二方面呢就是人民的生活沒有能得到重大的改善,沒有能夠和工業發展同步得到改善,到斯大林逝世的時候,人均的糧食的產量、人均的肉類的產量,還沒有達到沙皇時代的水平。
美國耶魯大學 教授 保羅•肯尼迪: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吸取教訓,認為任何計劃都是危險的,任何長期考慮都是錯誤的。我認為應該吸取更加微妙的信號。就是說國家和地方政府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不過,計劃經濟在當時的成功,使人們不可能像今天一樣去反思它的弊端。更何況,當時的蘇聯,正面臨越來越緊迫的戰爭威脅。
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就在蘇聯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1937年,中國已經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日戰爭,而斯大林一直擔憂的戰火,最終也不可避免地侵入了這片廣袤的土地。
這是莫斯科紅場上的無名烈士墓,墓前的這簇火焰已燃燒了幾十年,它象徵著不屈的鮮血和頑強的靈魂。墓誌銘上寫道:「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業績萬世永存」。陵墓下面掩埋著數千名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犧牲的紅軍戰士。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一星期內,蘇軍損失兵力100萬人以上,西部工業區全部淪陷。
希特勒微笑著聲稱要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慶祝的儀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德軍不僅被全線扼止,而且開始遭遇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經失去西部工業基地的蘇聯,為什麼會越戰越強?
俄羅斯《斯大林傳》作者 尤里•茹可夫:
如果我們沒有在庫茨涅茨克、扎巴洛日等地建立鋼鐵聯合體,如果我們沒有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在斯大林格勒、哈爾科夫、車里亞賓斯克等地建拖拉機廠,我們就不可能將這些工廠直接建成坦克製造廠。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研究員 聞一;
由於戰爭條件呢,採取了一種幾乎是24小時工作制,就是機器不歇人休息,輪班倒制度,所以西伯利亞的工業也很快地發展起來了。
即使在最艱苦的1942年,蘇聯飛機產量仍達到兩萬架以上,比德軍幾乎超出一倍。
蘇聯巨大的工業能力壓倒了納粹德國,成為制勝的利劍。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廠,迎戰德軍。
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勝利。
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的頂端。德軍在蘇德戰場上共損失兵力1000萬,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傷亡人數的73%,蘇聯以2000萬人的犧牲為代價,捍衛了正義,捍衛了和平。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一頁,僅此一點,蘇聯就無愧於一個大國的稱謂!
在德軍敗局已定的1945年2 月 ,當時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個國家——美國、蘇聯、英國的首腦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在雅爾塔會晤,一起商談確立戰後的世界格局。
這是世界對蘇聯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的承認,也是對蘇聯所承擔的大國責任的尊敬。
在20世紀中葉的萬里晴空之下,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隔洋相望,共同主導了世界未來幾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刻著「蘇聯」的字樣。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
夢想。從太空俯瞰地球,是人類文明的高度,也是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度。任時光流逝,這一高度將永載史冊。
而能否超越這一高度,將取決於俄羅斯一代代領航者的視野是否足夠高遠。
這是一本被封存了五十年的書,它的作者是法國文學大師羅曼•羅蘭。
1935年,羅曼•羅蘭應高爾基的邀請訪問蘇聯,在蘇聯他處於鮮花和歡呼之中。後來他寫信給斯大林說:「我看到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整個國家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跟千百種障礙做不斷的斗爭,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設一個新世界。」
中國中央編譯局 研究員 鄭異凡:
當時他們到那邊去看了以後呢,確實也發現了,蘇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當時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還有當時的官僚主義的作風,還有廣大農民和一般老百姓的貧困生活,還有國內他們,有意識地封鎖國外的情況。
在日記中,羅曼•羅蘭寫道:「目前這些政策包含著某種消極的東西,這是不可避免的;我絲毫不懷疑,世界更美好的未來是與蘇聯的勝利連在一起的。」
出於對蘇聯的熱愛,羅曼•羅蘭決定這本日記五十年後再發表,他不想因為這本書造成對蘇聯的哪怕一點點傷害,他認為五十年後,蘇聯一定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
1984年,羅曼•羅蘭的《莫斯科日記》正式發表了。但是,蘇聯的領袖們並沒有像羅曼•羅蘭期待的那樣,及時發現和糾正,包括高度計劃經濟體制在內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於積重難返,喪失了讓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機會。
1991年,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台上刻寫了74圈。
蘇聯的迅速崛起是20世紀引人注目的大事。作為一次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它的經驗和教訓,都成為人類發展的寶貴財富。因為,對歷史的判斷,必須用大尺度來衡量,社會變革的完成可能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
對一個偉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著新的出發。今天,俄羅斯已經走在了民族復興的道路上。

Ⅵ 大學學校

綜合 本科、獨立學院、民辦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是國家經教育部正式批准,按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獨立學院,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新型綜合性高等院校。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學院坐落在景色宜人的---長春市凈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新建校園與東北師范大學凈月校區聯為一體,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學院的最大優勢是辦學起點高,辦學實力強。是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
中文名: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創辦時間: 2004年2月
類別: 綜合性高等院校
現任校長: 史寧中
所屬地區: 吉林 長春市
院校性質

下面是介紹目錄

學院簡介
辦學理念
師資建設
專業建設
校園文化
學校領導校長史寧中教授
外國語學院穆樹源教授
設計學院院系介紹
教育理念
師資隊伍
英語學院
應用日語系院系介紹
學生活動
經貿俄語系院系介紹
教職員工
應用韓國語系趣味運動會
教學理念
趣味運動會
文學院
國際商務學院
教學樓介紹
國際交流
豐碩成果學院簡介
辦學理念
師資建設
專業建設
校園文化
學校領導 校長史寧中教授
外國語學院穆樹源教授
設計學院 院系介紹
教育理念
師資隊伍
英語學院
應用日語系
院系介紹 學生活動經貿俄語系
院系介紹 教職員工應用韓國語系
趣味運動會 教學理念 趣味運動會文學院國際商務學院教學樓介紹國際交流豐碩成果

學院簡介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是由東北師范大學按新機制和模式申辦的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其前身是1988年7月成立的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1991年、2000年又先後建立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吉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2001年成立新制二級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對外經貿學院,開始實施全日制本科教育。2004年2月,由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董事長為穆樹源教授,院長為呂英華教授。學校坐落在長春市風景秀麗的凈月經濟開發區,建有東、西兩個校區。佔地面積近600畝,建築面積近19萬平方米。校園與東北師范大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標學凈月校區毗鄰,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圖書館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紙本藏書50.5萬冊,電子圖書65.5萬冊。設有電子閱覽室,擁有先進的集成管理系統,實現了校園網上24小時的信息查閱和檢索服務,與東北師范大學圖書和網路實現資源共享。[1]
辦學理念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學校以堅信每個學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為主要依據,學校確定了「成功教育」理念,並將其核心內涵確定為「人人皆能成功」;確定了「勤奮開拓自強育才」的校訓;形成了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實際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定位,即,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國內外市場需求,依託優勢,科學發展,自主發展,特色發展;以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大力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善於思考、勤於實踐和勇於創新的應用型人才。適應大眾化高等教育發展需要,將學校辦成有一定影響的外向型、應用性、多學科民辦大學。
師資建設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全校設有21個院(系),現有專任教師408人,在校學生8944人。設有37個本科專業,涵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法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教育學6大學科門類。2009年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在文學、經濟學等學科領域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 經過多年的建設,基本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為主體的專任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08人,其中專職教師29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以上教師的比例已超過30%,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49%,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正在迅速成長。
專業建設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訓學校高度重視專業建設,已經形成了以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為主體的多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外語類、經濟類等專業特色逐漸鮮明。漢語言文學專業、英語專業被評為吉林省教學改革建設試點專業,城市管理專業、日語專業分別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吉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課程建設取得較好成效,現有校級優秀課11門,省級優秀課8門,省級精品課1門;校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 學院制訂了《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實施辦法》,創辦了《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學報》,為教師搭建了學術平台,鼓勵教師從事科研工作。近四年來,教師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和科研獎勵131項,在公開出版的期刊上發表論文536篇,發表專著130部,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98項。
校園文化
學生社團活動學校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積極開展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和各種創新能力競賽,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每年的「激情五月」校園文化節、「十月書香」系列讀書活動、「希望人文」專業技能大賽,已經成為學校特色品牌文化活動。 近年來,有千餘名學生在全國和全省各類大賽中獲獎。在2004年國際旅遊小姐大賽中,榮獲中國賽區冠軍、亞洲冠軍、世界季軍;在第四屆CCTV服裝設計暨模特電視大賽中入圍全國總決賽並獲首屆中國模特之星吉林賽區冠軍;在2007年「黃金搭檔」第八屆CCTV模特電視大賽東北賽區總決賽中榮獲「女模十佳」。學校代表吉林省參加「仲景杯」全國中醫葯行業文藝匯演榮獲一等獎。參加全球華人地區規模最大的學生廣告大賽,多次獲得「金犢獎」。在第二屆「科迅杯」全國師范院校高清暨DV作品大賽中,榮獲「網上人氣最旺藝術片」、「網上評價最高藝術片」兩項特等獎。在2007年第十屆吉林省高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獲團體總成績第二名,一名同學榮獲一等獎;在2008年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賽中六名同學榮獲一等獎;在2008年「中軟吉大杯」第二屆吉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006年,李建超被評為「吉林省感動校園的大學生」。2008年,學校有5名同學成為「奧運會志願者」、「奧運禮儀小姐」和奧運火炬傳遞護跑手。2009年,擔任北京奧運會引導員的甘琳琳作為吉林9名奧運金花之一當選第六屆「感動吉林」十大人物。
學校領導
校長史寧中教授
1950年4月出生,江蘇省南京人,漢族,現任東北師范大學校長、黨委常委,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會成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第五屆科技委數理學部委員,第二屆高等學校理科數學與力學指導委員會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指導組召集人,吉林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等職。2003年被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榮獲2000、2002年度長春市「五一」勞動模範獎章。 負責學校行政的全面工作。主管財務處、附屬學校、出版社;聯系教育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教師教育網路學院、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
外國語學院穆樹源教授
1936年3月出生,遼寧省西豐縣人,滿族。1956年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俄文系,1956年至1996年在東北師范大學外語系任教,1985年晉升為副教授,1991年晉升為教授。2001、2003年獲吉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2004年獲吉林省老有所成貢獻獎。現任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常務董事、法人代表;吉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院長、法人代表;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院長、董事長、法人代表;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常務理事長;吉林省鵲源國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吉林省外語學會名譽顧問;全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理事。
設計學院
院系介紹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設計學院創建於1999年,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逐步成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頗具規模的藝術類院系。設計學院有教師46人,學生835人。下設三個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動畫專業、廣告學專業。設計學院堅持藝術設計教育面向社會發展,把握藝術設計最前衛的發展趨勢,積極主動地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設計理念。廣泛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設計學院十分注重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學生既要學習研究藝術設計規律,又要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術和實際能力。堅持教學密切聯系實踐,注重研究專業的前沿發展,使學生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知識及能力,成為藝術教育、研究、設計等方面的中高級專門人才。
教育理念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依照人文學院「尊重的教育」理念,制定了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確立了為基礎教育服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提出了人才立院、強化特色。科學管理、創新求發展的治院方略,以加快人才創新體系和知識創新體系的發展,完成學科建設的合理布局。設計學院經整合形成兩大類學科布局,符合當前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及我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本著鞏固和完善傳統優勢學科,重點發展應用學科和前沿學科的原則,將現代藝術體系逐步落實到學科建設的實踐中,從而形成集傳統藝術教育與現代藝術教育協調發展的、完整的藝術教育體系。設計學院有15間微機室,共370台高性能的教學電腦,全面保證每生一台教學用機;有設施完備的4間多媒體教室為教學所用、有11間為基礎課教學所用的畫室、有4間民間工藝工作室等,為學生電腦設計和製作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平台。
師資隊伍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設計學院有以著名油畫家、教育家胡悌麟教授為首的一批高素質、高水平、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創新觀念、業務強、理論水平較高的中青年骨幹教師隊伍。設計學院教師已經基本普及了碩士學歷,在科研和教學等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2008年藝術設計專業的書籍裝幀設計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大力地促進了教學,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設計學院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就藝術設計教育研究等方面,同國內外相關高等院校與文化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促進了教師及教學水平的提高。學院已先後派出青年骨幹教師前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各大高校進修學習,並計劃繼續派出部分教師和學生前往國內外各大高校進行交流。工作和學習,為師生建立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學習交流平台。
英語學院
英語學院是2004年2月成立的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所屬的一個系級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88年成立的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從事自學考試輔導,英語本科學歷教育。在2000年又合建吉林對外經貿學院,招收英語專業學生,2006年三屆學生全部畢業。英語學院下設英語教育系、英語經貿系、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英語翻譯系和第二外語教研室。專職、兼職教職員68人,其中包括外籍教師7人。教授、副教授25人,佔36.8%,碩士以上學歷教師47人,佔69%。英語本科學生991人。2007年8月,英語學院全體師生從文昌校區遷進了美麗而又現代化的凈月東校區。
應用日語系
院系介紹
日語是溝通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的橋梁,日語系是以培養具有外貿基礎知識和實務能力的日語專門人才而設置的專業。系主任洪棲川教授現任全國高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日語學會理事、吉林省外語學會副會長、吉林省譯協常務理事、吉林省留日同人會副會長等職務。從事日語教學工作幾十年,有著極其豐富的教學經驗,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級日語人才。日語系將以洪棲川教授為主導進行教學。為更好的強化學生們的日語能力並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日語系從日本聘請了八位日籍優秀教師,同時又選聘了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優秀學子擔當教學任務,師資力量十分雄厚。
學生活動
「美化社區環境」奉獻日活動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日語系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日語專業人才,有的留在本校或在其它院校從事教學工作。有的選擇了出國留學的渠道或在國內外考上了研究生繼續深造,也有的應聘到國內外資企業擔當重任。在2005年,畢業生在全國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100%的就業率。並且有多人成為電通集團、丸紅商社、戴爾公司、富士通、卡西歐等世界500強知名企業的正式員工。日語系以每年50多人的數量,先後向深圳、汕頭等日資企業推薦了大批日語系優秀畢業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獲得了日資企業的一致好評,有的受到了企業管理部門的提拔和重用。為此,學院日語系畢業生在當地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隨之其他外資企業也紛紛主動與學院進行聯系,希望也能推薦一些優秀畢業生。經協商,學院首先把深圳浦良電子有限公司、汕頭矢崎汽車零部件公司、東芝橡膠製品公司等一些大的日資企業作為日語系畢業生今後的就業基地,盡可能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渠道,以幫助家長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日語系積極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務實舉措。
經貿俄語系
院系介紹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經貿俄語系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為適應與俄羅斯的經濟貿易往來和國際旅遊產業發展於2000年創辦的。下設兩個專業方向,即經貿俄語專業和旅遊俄語專業。學生全部來自國家計劃內參加全國統一高考被錄取的考生。2004年經貿俄語系面向14個省區招生,2005年將面向全國22個省區招生。經貿俄語系的辦學宗旨是培養能適應經貿和旅遊方面社會實際需求的既懂經貿、旅遊業務,又通曉俄語的應用型人才。
教職員工
經貿俄語系現有4個年級,7個班,169人在校生。2007年在校生將增至200人左右。專兼職教師12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講師5名,其中包括兩名來自俄羅斯的外籍教師,還有2名行政管理人員。經貿俄語系現代化教學設備齊全,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微機室,教師辦公室配有電腦、彩電,每個班級配有彩電,可以收看兩個頻道的俄羅斯電視節目。經貿俄語系辦學特色突出,主要以培養外向型、復合型人才為主,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的新思路,已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語言大學、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伏爾加格勒國立師范大學建立了友好的學術交流和人員交流關系。經貿俄語系大四學生根據自願的原則可以由學院安排赴俄羅斯上述三所大學留學,即可以拿到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畢業證書和東北師范大學授予的學士學位證書,也可以獲得俄羅斯對外俄語國家一級水平證書。經貿俄語系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著眼於人才培養的質量及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健康、長遠的發展。我們將給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專業提高及塑造學生全新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創造有利條件。
應用韓國語系
趣味運動會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應用韓國語系設置的目的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建立以培養"韓國通"為主的經貿韓國語本科教育體系,搭建溝通中韓兩國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橋梁,培養具有國際商務理論和實務能力的高水平韓國語翻譯人才。經貿韓國語專業是非常短缺的熱門專業之一,韓資企業在華投資巨大,在華企業多達6000家,在華生活和工作的韓國人超過100萬,預計2010年在華韓國人將達到200萬人。據媒體調查,懂韓國語的大學畢業生供不應求,市場需求量大。一方面韓資企業需要懂韓國語的中層管理人員;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與韓國做生意也需要商務人員懂韓國語。
教學理念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創辦應用韓國語系的優勢在於從1988年開始我院以英、日、俄等外語教學起家,積累了18年豐富的外語教學經驗,培養了近萬名外語專門人才。應用韓國語系與吉林省外事辦公室、吉林省政府東北亞研究中心、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韓國朝鮮研究所以及韓資企業等單位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容易形成「官、產、學、研」一體化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中方教師全部都是有留學朝鮮或韓國名牌大學背景的優秀學者和語言學專家;韓方教師全部是由韓國的大學選派的語言學專家。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與韓國教育人才資源部國際教育振興院和韓國蔚山廣域市政府以及韓國江原道政府進行過廣泛的交流,與韓國的蔚山大學、崇實大學、韓世大學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韓國方面明確表示在選派韓國教師、教學圖書、學生實習、畢業生就業和赴韓國留學等諸方面將給予大力支持與合作。
趣味運動會
應用韓國語系的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具有扎實的韓國語語言基本功底,具有較強的韓國語交際技能,具有比較廣泛的人文、科技知識,能在國際商務領域和外資企業從事國際經貿和翻譯等工作的實用型、外向型的韓國語專門翻譯人才。應用韓國語系的專業方向:突出經貿韓國語專業特色,培養"韓國通"和同聲翻譯人才。用新理念、新機制、新模式,中韓精英聯合組織教學,共同打造韓國語基本功扎實,精通韓國語言和文化,熟悉韓國和朝鮮半島的情況,了解韓國人和朝鮮人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懂得國際商務和管理科學方面的理論知識,能獨立從事韓國語專業翻譯的優秀的本科畢業生。應用韓國語系開設的主幹課程:標准韓國語、交際韓國語、口譯基礎、筆譯基礎、商務翻譯、新聞翻譯、翻譯技巧與方法、國際商務課程、中韓文化比較研究、韓國文學藝術賞析、韓語視聽學、韓國問題研究。 應用韓國語系的辦學特色:重視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實施有針對性的認知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悟性、交際能力和語言表現力;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組織學生赴韓國企業實習,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適應性、創造性和實際工作能力;重視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活動和跨文化研究活動,拓寬知識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研究能力、良好的品行和綜合素質。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中文領域多元化專業技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中小學語文教師,以及和其他與中文專業有關的從業人員,為學生畢業後在社會上求職奠定寬厚、扎實的基礎。根據社會對應用人才的實際需求,來決定中文專業學科發展的內容、方向和重點。從社會對人材需求的走勢來看,中小學語文教師和高級文秘將是文學院在最近一個時期內人才培養的重點。部分學生還可以進入新聞傳播單位,或通過培訓獲取對外漢語教學資格證書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或免試推薦和報考研究生進行繼續深造。本科學制為4年,畢業累計需159學分,符合條件者授予東北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實行學分制以後,學制將會有一定的彈性。2007年8月,在目前校區西部,在佔地16垧的新校區已經拔地而起20000平方米的教學建築群,文學院現在全部遷入現代化的新西校區辦學。
國際商務學院
愛沙尼亞商學院本碩連讀項目 國際商務學院是在原經濟管理系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基礎上組建的。新組建的國際商務學院體現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辦學理念和合理的經濟管理學科結構,強化了教學的整合性和專業性,進一步落實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明確了學院的辦學方向。 新組建的國際商務學院下設四個系,七個本科專業,即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開設國際市場營銷專業;工商管理系,開設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會計學專業;國際物流系:開設國際物流專業;金融系:開設國際金融和保險精算專業。全院在校學生968人。 國際商務學院擁有專兼職教師46人,其中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4人,教授12人,副教授7人,講師6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3人。已經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結構合理、職稱結構較優、業務素質較強、專兼結合、發展潛力較大的教學、科研隊伍。 學院畢業生 學院重視開展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強化科研的先導地位;積極推進以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為核心的綜合改革,確立了強化素質教育、以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過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經濟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堅持學科強院、人才立院、以學生為本;以學科建設為主線,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加大科研投入,加強科研工作的激勵和引導,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取得了豐碩成果。 國際商務學院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應運而生。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學校將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努力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逐步將學校建設為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多科性,高水平,有特色的經濟管理類學院,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教學樓介紹
學院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學生公寓,外國專家公寓和標准化的體育設施。除語音室、計算機室、多媒體室和同聲傳譯室外,每個英語教室安裝有彩色電視機,每個班級配置高級錄音機一台供教學使用,還有DVD設備供學生每周欣賞英文電影。教師辦公室除配備電腦外,每個辦公室配有一台列印機,一台彩色電視機供教師備課使用。在多年的改革創新、開放辦學實踐中,英語學院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及具有英語特色的多樣化教風與良好的學風。在從硬體建設向軟體建設的轉變過程中,在從制定、檢查、規范管理向解決教學、科研實際的轉變過程中,在從本科教學向教學研究轉變的過程中,英語學院的全體師生正朝著「兩個一流,一個強院」的目標奮進!
國際交流
人文學院與哥本哈根商學院聯合辦學學校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教育資源,促進學校的教學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使學校逐漸融入到國際高等教育的行列中,形成多元的、開放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大學。先後與日本、丹麥、俄羅斯、美國、韓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一批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以「2+1」、「3+1」、本科後讀研等方式,開展合作辦學。2000年以來,共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學校代表和友好人士200餘人次,組織20多個團組出國考察訪問。2005年以來,有200多名留學生來院學習漢語。2006年,中國教育學會、中育國際漢語教育(長春)基地正式在學校設立。學校是吉林省惟一具有出國留學服務資格的民辦高校。[2]
豐碩成果
建校20年來,共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1.5萬多名各類人才,許多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2005年以來,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平均超過10%。2006年以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超過90%。 學校先後被評為吉林省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吉林省自學考試社會助學先進單位。2005年9月,獲得陳香梅教科文獎辦公室、中國成人教育協會頒發的「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貢獻獎」。[3]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就業情況 .

我院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國家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學生通過職業培訓與考試,可獲得國家承認的職業資格證書。學院實行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在國內與部分重點高校、科研單位、相關企業合作,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在國外與日本、美國、丹麥、加拿大、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

多年來,學院一直堅持把學生的就業作為學院發展的生命線,堅持「把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在校生信息
目前在校學生7000人,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到2008年在校生人數將穩定在8000人規模。.
..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文學院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