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感覺烏克蘭反俄
烏克蘭反俄羅斯的主要原因是親俄的領導人腐敗,導致民眾失望和反感,其次就是美國在其中的教唆,給了烏克蘭很多口頭上的承諾。
因為俄與西方對立,西方富裕且先進,俄窮,烏民眾滋生親富厭窮情緒,民眾希望向西方靠攏,所以滋生厭俄反俄情緒,由於民眾的行為,所以烏政治精英要站在民眾一起,進而導致烏政府也反俄。這是不理性的、不客觀的、膚淺的、情緒化的烏克蘭民眾一手推動而形成的對抗。
烏克蘭反俄羅斯的情緒是一種長期以來的民族情感,這是一種在記憶深處的東西,而且還有就是烏克蘭相鄰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給了美國給他援助的條件。
⑵ 烏克蘭民眾如何看待澤連斯基
澤連斯基將會是烏克蘭人民的歷史罪人,載入史冊,畢竟他因為政治原因,把普通的的老百姓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且烏克蘭因為這場戰爭也進行了動員徵兵,很多老百姓的家人都需要上戰場,為了一己私慾,讓烏克蘭人民承擔後果,現在不知道有多少烏克蘭人成為難民流落異國他鄉。
⑶ 烏克蘭如何看待新俄羅斯地區
超過3成烏克蘭民眾極端親俄!
和國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鐵血印象不同,在現在的烏克蘭親俄民眾眼裡,普京更多時候是以「軟弱形象」出現的。因為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時候位於東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就經歷過「反烏不成卻被賣」的慘痛教訓。當時俄羅斯通過公投把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劃歸到了自己的版圖之下,但當時東烏地區的親俄民眾也同樣舉行了親俄公投,公開跳出來反對烏克蘭中央政權的壓迫,畢竟東烏作為俄羅斯族人佔多數的州府,早就對連年動亂的烏克蘭政局不滿了。
反烏克蘭政府的東烏民兵
奈何當時普京出於對西方擴大制裁的謹慎態度,在東烏民間武裝節節勝利之時臨時叫停了當地武裝反抗的力度,在此期間東烏民間武裝曾經創造了3000人怒揍4萬烏克蘭政府軍的驚人戰績,但奈何普京叫停,眼看就要兵臨基輔的民兵組織最終選擇了鳴金收兵。俄羅斯最後跟烏克蘭簽訂了《明斯克協議》,規定了雙方終止使用武力並保持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高度自治地位。
當時協議規定雙方軍事停火
但在西方勢力的縱容下,這個明斯克協議從來沒有被烏克蘭政府執行過,甚至在以後的8年時間中對親俄地區實行了納粹般的種族滅絕政策,無數烏克蘭生活的俄羅斯族人被毫無理由的殺害,其中包括大量的婦女和兒童,網上能搜到的血腥照片都是這時候留下來的,同時也宣告烏克蘭政府軍徹底轉向了納粹部隊,臭名昭著的亞速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東烏頓巴斯地區的人民8年裡飽受烏克蘭政府迫害
所以如今所謂的「俄羅斯武裝入侵烏克蘭」在東烏人民看來純屬笑話,按他們的心意俄羅斯部隊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應該出兵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了,只不過因為普京太「軟弱」了,讓他們足足等了8年的時間。
4成民眾屬於觀望派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祖上就是一個國家,兩個國家的文化習慣和人口構成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所謂烏克蘭語和俄羅斯語的差別比四川話和普通話的差距還小,非要拿中國人熟悉的例子作比的話烏克蘭不是中國的台灣,而是中國的西安,畢竟祖上基輔羅斯公國才是俄羅斯的發祥地。
其實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影響力是很大
如今俄羅斯比烏克蘭經濟好,資源多,烏克蘭政府還連年內亂,經濟陷入負增長陷阱,加入俄羅斯並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選擇,相當一部分烏克蘭人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愛國。目前留在烏克蘭國內的普通民眾大多屬於觀望態度,畢竟有之前東烏被賣的前車之鑒,萬一現在投降了俄羅斯日後俄羅斯卻又退兵了,那豈不是肯定會重蹈被清算的覆轍?當「烏奸」的滋味可不好受。
3成「波蘭人」極端反俄
剩下的3成烏克蘭人屬於極端反俄分子,目前流亡歐洲的300萬難民的絕大多數屬於這個行列,因為二戰的歷史原因,如今的烏克蘭領土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原來波蘭的土地,只不過蘇聯贏得了戰爭最後讓德國承擔了割地的責任(希特勒的「狼穴」就劃分給了波蘭),但土地上的波蘭人對俄羅斯可沒有半點好印象,這個可以參考中國對日本的印象,歷史上波蘭屢次遭到俄國的侵略和屠殺,國家形象確實難以短時間內挽回。
和東烏相反,西烏是鐵血反俄大本營
不過由於這部分距離波蘭很近,所以在戰爭一開始的階段就有大量民眾逃往了歐洲方向當起了烏克蘭難民,如今讓歐盟撓頭的難民問題就來自於此,德法兩國還試圖讓美國負責一部分難民的安置,結果遭到了美國的無情嘲笑。
真正的反俄民眾在戰爭開始階段就跑的差不多了
目前俄烏戰爭之所以陷入僵局,很大程度上和俄羅斯的舉棋不定有關,到底對烏克蘭有沒有領土要求,能不能長期佔領?如果下定決心,那麼獲得6.7成當地民眾的支持並不是難事,畢竟現在的演員總統真的不是一個合格政客。但如果最後又學2014年的戰略大撤退,把最先跟俄軍合作的烏克蘭人給賣了,那他們可就真的要玩完了,這也是俄羅斯現在的真正難題所在,普京到底想要把烏克蘭打造成什麼樣呢?
⑷ 本是同根生,烏克蘭人為何如此仇視俄羅斯
近期,本是同族同源的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又幹了起來,即使是明知道打不過老大哥俄羅斯,烏克蘭人也不願意跟俄羅斯人混,寧願大老遠地投靠西方國家,甘作對抗俄羅斯的馬前卒。他們為何沒有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那樣和睦相處,反而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必須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烏克蘭人指的是烏克蘭族人,不包括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族人。他們之間矛盾的根源不止是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頓巴斯領土問題,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古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期,歐洲亞平寧半島以北生活著三大古老的蠻族:斯拉夫人、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又根據聚居地的分布情況,逐漸發展為三大分支: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人主要是南斯拉夫解體出來的六國和保加利亞。
公元九世紀,北歐維京人中的一支——羅斯人在首領留里克的帶領下南下東歐平原,公元882年,羅斯王國佔領第聶伯河中游的基輔城,史稱基輔羅斯。基輔羅斯以第聶伯河上的基輔為核心,向四周擴張,他們與東斯拉夫人相融合,成為後來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羅斯人的共同先祖。
在基輔羅斯王國時期,還不存在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種群,他們之所以由同族變成世仇,原因是復雜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被不同民族統治形成的宗教信仰差異。在基輔羅斯王國建立後,隨著不斷征戰,到了10世紀到11世紀,基輔羅斯的版圖也不斷擴大,鼎盛時期的國土范圍包括如今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西部。但在內部的矛盾和斗爭下,基輔羅斯王國內部發生了分裂,一度形成多達18個公國。
公元13世紀初,橫掃亞洲大陸的蒙古大軍一路進發來到東歐草原。公元1219年和1235年,蒙古人先後兩次西征,擊敗了羅斯王國的抵抗勢力,率軍指揮第二次西征的蒙古軍統帥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就留在了被征服的欽察地區,建立了金帳汗國。在其幾百年統治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羅斯人三個族群。後來金帳汗國衰弱,莫斯科大公國崛起,經過不斷擴張兼並,兼並了特維爾公國、普斯科夫共和國、梁贊公國,到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俄羅斯帝國正式誕生,這就是 歷史 上的沙皇俄國。
而在這幾百年間,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則處於立陶宛大公國與波蘭王國的統治之下,因不滿於波蘭貴族的殘暴統治,1648年,烏克蘭人在首領赫梅利尼茨基的帶領下曾爆發哥薩克大起義,因自身實力不足,烏克蘭人曾向沙俄帝國求援稱臣。1654年1月,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國代表在佩列亞斯拉夫簽訂了烏克蘭同俄國合並的條約,條約次年生效,沙俄成功吞並了第聶伯河以東的東烏克蘭地區。而此時的西烏克蘭地區仍處於波蘭的統治下。由於沙俄信仰東正教,而波蘭信奉天主教,由此東烏克蘭人以信仰東正教為主,西烏克蘭人以信仰天主教為主,這一宗教信仰差異對日後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之間的矛盾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是烏克蘭人在沙俄統治下遭受了嚴重的壓迫,喪失了自治地位。沙俄奪取東烏克蘭地區後,對歐洲北部和西部土地的攫取慾望沒有減弱,頻頻發動對外戰爭。1700年,沙皇彼得一世發動與瑞典的「北方戰爭」,征調大批烏克蘭哥薩克參戰,強行取消了烏克蘭的地方自治,引發烏克蘭人不滿。因此,1708年,烏克蘭首領馬澤帕與瑞典結盟,想謀求獨立,但遭到沙俄政府強力鎮壓,這成為了烏克蘭人對俄羅斯仇恨的起點。
另一方面,1772年到1795年間,通過夥同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先後三次瓜分波蘭,沙俄獲得了原屬於波蘭的西烏克蘭地區(加利西亞除外),整個烏克蘭歸於沙俄的統治之下。為鞏固對烏克蘭的統治,彼得大帝強力推行全面俄羅斯化殖民政策,按照俄羅斯的 社會 模式、價值觀、語言、文化重構烏克蘭,禁止烏克蘭語教學、烏克蘭文書籍出版,強制烏克蘭學習俄語,這大大激發了烏克蘭人對俄羅斯的仇恨和反感。
三是烏克蘭一直致力於獨立,但多次遭到沙俄以及蘇聯的鎮壓和反對。盡管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同源,但在沙俄帝國版圖內,俄羅斯人才是占據主導地位,包括烏克蘭人在內的其他民族往往處於附屬地位,這是有著哥薩克崇尚自由風氣的烏克蘭人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烏克蘭人從未放棄過擺脫沙俄統治獨立建國的打算,只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時機。
時機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臨,1917年,沙俄國內先後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和臨時政府先後被推翻,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政黨上台執政。為了退出對德戰爭,蘇俄政府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簽署了《布列斯特和約》,合約規定蘇俄承認烏克蘭的獨立,此外還要跟烏克蘭締結合約,並承認烏克蘭與德國等其他國家的和約,同時還要割讓超過上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好在條約簽訂的當年,德國便在一戰中戰敗,蘇俄政府立即宣布《布列斯特和約》無效。
但是,一戰後復國的波蘭不願意放棄烏克蘭這塊曾經的領土,與試圖再次控制烏克蘭的蘇俄開戰,史稱蘇波戰爭,在這其中烏克蘭人也試圖實現自身獨立,但因為實力不足,被蘇波兩國聯合絞殺。在蘇波戰爭中,蘇俄紅軍先勝後敗,兵敗華沙城下,最終未能拿下全部烏克蘭,加利西亞和沃倫等西烏克蘭地區依舊在波蘭人手中,而之後蘇俄在佔領的烏克蘭地區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讀過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人,對書中的三個反派大人物一定不會陌生,他們是前沙俄將軍高爾察克、鄧尼金和致力於烏克蘭獨立的彼得留拉。如果要衡量烏克蘭與俄羅斯人之間的矛盾和仇恨,從對彼得留拉的評價就看得出來,在俄羅斯人看來,彼得留拉無疑是十惡不赦的白匪,但烏克蘭人卻將其視為爭取獨立的民族英雄。
與彼得留拉同樣待遇的還有班傑拉。西烏克蘭並沒有在波蘭人手裡焐熱多久,1939年,德國和蘇聯再次聯合瓜分了波蘭,蘇聯紅軍也開進了波蘭東部,波蘭佔領的原西烏克蘭地區和西白俄羅斯地區被蘇聯紅軍佔領,烏克蘭被蘇聯完整地收入囊中。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主張烏克蘭獨立的班傑拉追隨納粹德國捕殺蘇軍,大肆殺害境內的猶太人和波蘭人。6月30日,班傑拉在被德軍佔領的利沃夫召集會議,宣布成立「烏克蘭獨立國」,但班傑拉很快被希特勒下令逮捕押往柏林關押,班傑拉身陷囹圄,但其追隨者依然與納粹繼續合作。1942年,隊伍統一更名為「烏克蘭起義軍」,參與圍剿蘇聯游擊隊,幫助德軍鞏固後方。1959年10月15日,班傑拉在德國家中遭到蘇聯克格勃特工毒殺,時年50歲。在蘇聯人看來,班傑拉破壞國家統一的罪人,但在烏克蘭人看來,卻是和彼得留拉一樣的民族英雄。因此,2010年1月,烏克蘭總統尤先科追授班傑拉為「烏克蘭英雄」。
四是蘇聯時期烏克蘭遭受的大飢荒和嚴重壓迫帶來的痛苦記憶。在斯大林執政時期,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為了快速推行工業化,斯大林強力推行集體農庄體制,強迫烏克蘭農民加入集體農庄,沒收大量土地,使得烏克蘭農民寧可屠殺牲畜、毀壞農具,也不願意留給國家,這大大打擊了烏克蘭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本就是蘇聯大糧倉的烏克蘭遭受了嚴重的大飢荒,1932-1933年是其中的高峰,災荒遍及蘇聯各地,烏克蘭尤其嚴重,造成嚴重的 社會 危機,導致人口減少數以百萬計。除了大飢荒,30年代的大規模肅反運動也是烏克蘭人的慘痛記憶。二戰結束後,為了擴張自身的領土,蘇聯將波蘭東部部分領土劃入版圖,再把德國東部部分領土劃給波蘭作為補償,為了充實新劃入的土地,蘇聯又強制烏克蘭人遷徙到波蘭,再次引發波蘭人和烏克蘭人的大仇殺。
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國家獨立宣言,正式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並加入聯合國,至此,烏克蘭才開始真正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但是,由於烏克蘭極其特殊的地緣因素,俄羅斯不敢承受失去烏克蘭的代價。
從地緣政治和全球戰略看,烏克蘭是俄羅斯重要安全屏障。北約已經形成對俄中心區域半包圍圈,烏克蘭成為為數不多的戰略緩沖區和安全屏障。如果烏徹底倒向北約,俄將完全暴露在北約軍事威脅下,失去烏克蘭對俄無異於一場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如果烏克蘭處於歐美強權的影響或控制之下,俄羅斯南部平原也將無險可守。因此對俄而言,烏克蘭關乎國家的基本安全,是俄對北約東擴的底線,無論如何都要把北約東擴阻止在烏克蘭和黑海以西。
此外,失去烏克蘭也意味著黑海,失去重要的貿易通道。在對外貿易上,黑海是俄羅斯與歐洲許多國家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其每年進口商品總額的25%和出口的50%要經黑海-地中海運輸。失去烏克蘭,北約駐軍就可以輕易地進駐黑海,直接威脅俄羅斯腹地。
因此,俄羅斯一直對烏克蘭採取既拉攏又打壓的政策,希望烏克蘭至少保持中立。但占據烏克蘭政壇主導地位的西烏克蘭人,更希望盡快融入歐洲大家庭,這與在工業方面與俄羅斯保持密切聯系的東烏克蘭特別是俄羅斯族人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2013年底,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總統,他採取徹底倒向西方的政策,大大激化與俄羅斯的矛盾,並強力鎮壓國內的反對派。這使得本來就是傳統親俄區的烏克蘭東部更加激進,東部三州迅速成立了自治政府,而俄羅斯為了降低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後對本國戰略環境產生極惡劣的影響,選擇了激進的干涉政策。
一方面,俄羅斯強勢支援東部烏克蘭,另一方面,直接出兵拿下了克里米亞,並通過占據克里米亞人口絕對多數的俄羅斯族人公民投票,宣布克里米亞重回俄羅斯版圖。這就更加激化了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
總的看來,盡管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出自同源,但在 歷史 的長河中,烏克蘭人大多數時候處於被大哥俄羅斯控制乃至壓迫的悲慘遭遇,這樣的悲慘民族記憶,始終提醒烏克蘭人要遠離俄羅斯人,也造就了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之間世仇的現狀。但是,鄰居是不能選擇的,獨立建國後的烏克蘭想徹底倒向歐美,但一來本國東部居民不願意,反而試圖強化與俄羅斯的聯系,二來俄羅斯因烏克蘭的特殊地緣政治因素,難以承受失去烏克蘭的代價,不但奪取了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克里米亞,還深度介入東烏克蘭與烏克蘭中央政府的沖突。雖然烏克蘭不具備與俄羅斯對抗的資本,但急於融入歐洲的夢想、收復失地的渴望、急於想美國和歐洲國家表達忠心的沖動以及 歷史 上的世代仇恨記憶,共同決定了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仇視仍將長期持續下去。
⑸ 如何看待俄羅斯與烏克蘭問題
希望和平快點到來,老白姓安居樂業
⑹ 烏克蘭曾被視為小俄羅斯,為什麼二戰期間的烏克蘭極度痛恨俄羅斯
蘇聯當時的執政人是斯大林實行的是集體公社計劃,而這一舉措讓烏克蘭糧食產量暴跌,並且死了很多的人。因此烏克蘭對俄羅斯產生了意見,並且決定不再聽俄羅斯的。
如果不是蘇聯一味地緊逼,一直讓烏克蘭人民處於這種高壓之中,不管民眾的死活,那麼烏克蘭也不會在二戰期間不再聽蘇聯的。
⑺ 魔鬼的重生:一個納粹幫凶,是如何變成「烏克蘭民族英雄」的
前言:
1943年7月11日,對於烏波邊境的波蘭人來說,是個絕對糟糕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投靠納粹德國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武裝,升級了對波蘭人的屠殺政策。
僅僅一天之內,167個村莊的近10萬波蘭人,被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以各種方式虐殺。其殘酷程度,連臭名昭著的納粹德國黨衛軍,都有點看不過眼了,要求這些烏克蘭仆從軍,注意「國際影響」。
而直接領導這群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投靠納粹德國,製造慘絕人寰的「沃倫大屠殺」的幕後兇手,就是被視為烏克蘭版「汪精衛」的 斯捷潘·班德拉。
這么一個臭名昭著的納粹分子,卻在2010年,被親歐美的烏克蘭總統尤先科,授予「烏克蘭民族英雄」的稱號。現代很多烏克蘭右翼極端民族主義者,更是將其視為烏克蘭「國父」。
這事就挺奇葩的,一個幫助德國納粹搞屠殺的凶徒,是怎麼變成「烏克蘭民族英雄」的呢?
斯捷潘·班德拉,被視為烏克蘭版本的「汪精衛」,自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德國滅國的波蘭復國,而此時的烏克蘭,也因為十月革命,短暫的從沙俄領土之中獨立出來,形成了烏克蘭蘇維埃 社會 主義共和國。
兩個同樣在周邊大國干涉下,獨立出來的國家,在彼此邊境的劃分上,有些混亂。
一些烏克蘭人居多的地方,被劃給了波蘭;一些波蘭人居多的地方,被劃給了烏克蘭。這樣一來,就促使一些民族不平等的現象出現。 比如後來發生屠殺慘案的沃倫這個地方,居住在這里的,大部分是烏克蘭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波蘭人。
但在版圖上,它是歸波蘭政府管轄的。因此,居住在沃倫地區的少數波蘭人,就獲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對當地佔大多數的烏克蘭人,多有剝削和鎮壓。
斯捷潘·班德拉,就是在這種民族不平等的環境下長大的,從小心裡就累積起了對波蘭人的仇恨,立志要通過暴力手段,建立一個烏克蘭人統治的國家。
1934年,因為刺殺波蘭政府高官,斯捷潘·班德拉被捕入獄。也因此之故,在當時一些烏克蘭人眼中,斯捷潘·班德拉是爭取烏克蘭民族平等地位的「英雄」。
但1939年以後,波蘭被蘇德瓜分,斯捷潘·班德拉因為不僅反波蘭,也反蘇聯,所以受到納粹德國的拉攏。在1941年6月,德國建立烏克蘭傀儡政府時,讓他做了「烏克蘭」總統,也因此之故,後來一些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者,把他視之為烏克蘭「國父」。
與納粹德國合作的斯捷潘·班德拉,逐漸暴露出他的本性。這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極端狹隘民族主義者,他不僅大肆報復波蘭人,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沃倫大屠殺」。甚至連烏克蘭人自己也不放過,曾經把一位尋求烏克蘭獨立的溫和派領導人的妻子,綁架之後,折磨了2周後處死。
後來德國對蘇聯宣戰,斯捷潘·班德拉和他領導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武裝,徹底成為納粹的仆從軍,不僅幫助納粹德國攻擊蘇聯紅軍,還到處搞暗殺,製造慘案,威脅那些親蘇的烏克蘭人民。
二戰勝利後,作為納粹德國的幫凶,斯捷潘·班德拉和他率領的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武裝,一起被釘在了 歷史 的恥辱柱上。他本人也被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暗殺。
此後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一直在蘇聯的管轄之內,自然不可能為斯捷潘·班德拉「翻案」,但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這種情況立刻變了。
那麼,為何烏克蘭一獨立,曾經幫助納粹德國,搞大屠殺的劊子手,就被一些烏克蘭人,視為「民族英雄」呢?
為何蘇聯解體之後,斯捷潘·班德拉就從一個納粹分子,變成了「民族英雄」?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跟烏克蘭的「國家認同」有關。「國家認同」是個有點哲學的概念,它有點類似於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
個體的人,區別「我」和「你」,「我」和「他」的不同,通常會涉及三個問題,也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哪裡?」
其中「我是誰」,往往是從人際關系的角度,定義自己。比如我是某某人的父親,某某人的孩子,某某人的丈夫。這三組關系,就定義了「我是誰」的概念。
國家也是一樣的。當你問一個中國人,中國是誰?那麼每一個中國人腦海之中,都會自動地浮現出一些相同的認知。比如我們是一個有著5000年不間斷 歷史 的文明古國,比如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再比如我們使用同樣的,獨一無二的方塊字等等。
這些每一個中國人腦海之中,對於自己國家的相同認知,或者說共同的記憶,就是中國的「國家認同」。
但烏克蘭這個國家比較特殊。地理意義上的烏克蘭,存在的時間很久了。但現代國家意義上的烏克蘭,存在的時間卻很短。在 歷史 上大部分時間里,烏克蘭這個民族,跟俄羅斯民族是融合在一起的。
它們有相同的起源,相同的文化,在漫長的 歷史 中,有太多同屬於一個國家的記憶。這種狀態下,想要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區分「我和你」,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這種區分如果不能完成,就很容易出現眼下頓巴斯地區遇到的問題,他們在法理上是屬於烏克蘭的領土,但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卻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一心想要並入俄羅斯。
因此,蘇聯解體後,擺在烏克蘭政府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現代意義上的烏克蘭這個國家,跟俄羅斯給區分開來,避免出現烏克蘭某個地區的人民,哭著喊著要加入俄羅斯的現象。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最快的辦法,就是仇恨。因此這些年來,烏克蘭政府不斷地向人民重復一個「故事」,那就是蘇聯統治期間,烏克蘭是如何被俄羅斯壓迫,剝削,佔便宜的。
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就是烏克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撿來的孩子」,講述「蘇聯母親」在自己這個「撿來的孩子」,與俄羅斯這個「親生的孩子」之間,是如何區別對待的。以此來加深烏克蘭人民,關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從來都不是家人」的認知。
但問題是,蘇聯真沒把烏克蘭當「撿來的孩子」,恰恰相反,還經常「偏心」烏克蘭,把本來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都劃給烏克蘭了。其它像黑海造船廠,安東諾夫設計局,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公司之類的優質資產,都建立在烏克蘭境內。
因此,烏克蘭想要建立自己的「國家認同」,首先就要推翻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對蘇聯的共同記憶。
在這種動機的誘使下,這些年來烏克蘭政府推倒國內的列寧雕像,抹黑參加二戰,抗擊納粹德國的烏克蘭二戰老兵,同時把斯捷潘·班德拉這樣的納粹分子,極端狹隘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塑造為自己的「民族英雄」。
從本質上講,這就是要推翻蘇聯時代留下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共同的國家記憶,徹底地把烏克蘭,和俄羅斯區分開來。
那麼,為何這種想法沒能成功,反而促使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等地區,更加強烈地想要加入俄羅斯,進一步瓦解了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國家認同」呢?
烏克蘭政府,有意無意地縱容極端民族主義者,甚至不惜把斯捷潘·班德拉這樣的納粹分子,塑造為「烏克蘭民族英雄」,引得波蘭,乃至其它在二戰中,受到納粹迫害的國家不滿,目的就是為了盡快的完成烏克蘭的國家認同。
可為什麼,這么做不但沒能達成目的,反而促使克里米亞,頓巴斯地區的人民,加速了公投加入俄羅斯的進程,乃至於現在導致俄烏戰爭爆發,國家面臨進一步分裂的危險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對於人類來說,國家認同固然是個很大的概念,但總有一些更高的東西,是超越國家的。比如人們對納粹主義的恐懼。別說是本來就親俄的東烏克蘭人,繼續這么搞下去,稍微理智點的西烏克蘭人,也得跑去俄羅斯或者其它國家了。
烏克蘭政府為了盡快完成國家認同,不惜把製造大屠殺的納粹幫凶,塑造成「烏克蘭民族英雄」,這個舉動,帶來的影響,是超越國家概念的。
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者,在烏克蘭政府的這種縱容下,迅速崛起。以亞速營為代表的,烏東極端民族主義武裝,在頓巴斯地區製造各種慘案,連背後支持他們的美國都看不下去了,美國國會在2015年,還特意因此通過了一項禁止向亞速營提供武器和經濟支援的法案。
雖然這份法案在後來,又因為中情局的介入給撤銷了。但由此也可以一斑窺豹,看出這些人被普京稱為「新納粹主義」,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於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人民來說,認同不認同烏克蘭這個國家先不說,看到烏克蘭政府支持亞速營這種帶有納粹主義色彩的武裝力量,為了避免被屠殺,也得哭著喊著加入俄羅斯。
法律學上有個說法,叫「如果沒有程序的正義,就沒有結果的正義」,作為一個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烏克蘭想要盡快完成自己的國家認同,本來是一件誰也挑不出理的事情。
結果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卻放出了「新納粹主義」這個魔鬼,就是典型的想要用錯誤的方式,實現正義的結果。
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
⑻ 烏克蘭為何針對俄羅斯呢是有何目的呢
烏克蘭頻頻針對俄羅斯,因為烏克蘭認為自己才是俄羅斯民族的發源地,爭奪那個才是正統發源地,還有就是俄羅斯把克里米亞給分割出去,這讓烏克蘭非常的氣憤。在上個世紀俄羅斯為了實現地域的統一,也是打壓烏克蘭,要求烏克蘭必須學習俄語。本來兩家人就有深仇大恨,所以處處針對肯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剛成立的國家想要生存下去,烏克蘭就必須在俄羅斯或西方之間做出選擇。歷史上被俄羅斯坑苦了的烏克蘭,在民意上是無論如何不願意再親俄的,但問題是,一個親西方的烏克蘭,俄羅斯在戰略上又不能接受。
美國蘭德智庫公司曾發布報告說,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意味著俄羅斯與西方之間增加幾千公里的對峙線、俄羅斯歐洲部分幾乎全部處於北約中短程導彈的火力覆蓋之下,俄羅斯經濟將無法負擔如此沉重的國防負擔。
⑼ 烏克蘭和俄羅斯有何歷史仇怨,為何抵制俄羅
首先就是正統之爭,基輔一直自認是撕拉夫人的發源地,真正的俄羅斯帝國從這里發源
而莫斯科只是金帳帝國的產物,是暴發戶。大家對正統一直有不同看法
其次,就是之後的地位。在沙俄時期,烏克蘭的地位雖然高於其他地方,但還是略低於俄羅斯。到了慈父時代,為了工業化,必須讓農業做出犧牲
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烏克蘭大飢荒,烏克蘭現在寫入歷史書
第三個大仇,就是60年代開始的俄羅斯化,當時俄羅斯大力打壓烏克蘭,不許說烏克蘭語,只能說俄語,包括毀滅烏克蘭歷史遺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