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截止2012共有多少個火星探測器,分別是
1962年 前蘇聯 火星1號,失敗 1965年 美水手4號探測器 1971年 前蘇聯火星2號 1972年 美水手9號 1974年 蘇聯 「火星6號」「火星7號」探測器 1976年 海盜1號和2號 1989年 福波斯1、2號失蹤 1993年 火星觀察者失蹤 1996年 俄「火星-96」發射失敗 1997年 火星環球勘探者 1998年 美國發射火星氣候 探測器 1997年 美火星探路者 1998年7月 日本「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失敗 1999年 美發射火星極地著陸者探測器 2001年4月 美國「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 2003年 歐洲發射「火星快車」 2009年俄羅斯探測「火衛一」 2003年6月 美國「火星流浪者」攜帶「勇氣」號火星車 2008年 美國「 鳳凰 」號探測器 2011年11月8日俄羅斯 采樣返回探測器攜帶中國「螢火1號」 ,失敗 2012年8月6日,美國 核動力火星車「好奇號」
② 各國發射了哪些探索火星的宇宙飛船
要證明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唯一途徑就是從火星上直接取回樣本進行研究。目前美俄等國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進軍火星計劃。據悉,在今後兩年內,地球將向火星派出四位使者。
第一位使者是美國的「火星全球觀測者」號宇宙飛船。它計劃於今年11月離開地球,經過十個月的旅行抵達繞火星飛行的軌道。它將繪制火星地形圖、分析火星大氣成份和記錄火星天氣變化情況等。
第二位使者是俄羅斯的「火星96號」。它也計劃於今年11月離開地球,約十個月後抵達火星。「火星96」到達火星後,與質子號火箭脫離,分裂為三部分。一部分留在軌道上拍攝火星表面,考察火星大氣層的成分和溫度,其餘兩部分降落到火星上。俄羅斯科學家根據俄羅斯和美國以往的經驗,首次研究成功由兩個考察站和兩個輸入器組成的降落裝置。過去的降落裝置有數百公斤,而現在的裝置在重量上只不過是個「小巫」,它以時速80公里的速度直落火星,與火星接觸的瞬間,氣體緩沖器迅速充氣,每個降落裝置又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轉動整套科研儀器,考察火星的表面和大氣。而炸彈式針入器則扎入火星地下6--9米深處,扎入的深度取決於岩石的硬度。針和器有一人多高,頭尖,頭部由超硬度材料組成,裝有高靈敏度和高精度儀表。針入器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土壤的成分、物理機械性能和磁性以及火星上的地震情況等等。
第三位使者是美國的「火星探路者」號,它計劃於今年12月出發,明年7月4日在火星平原阿瑞斯谷地著陸。它將釋放出一個機器人以收集火星表面樣品,該飛船還將利用一輛火星越野車考察火星表面上一條乾涸的河溝,以收集火星原始微生物或原始微生物化石。據悉,這種由美俄共同研製的火星車重量為137公斤,安裝有6個輪子,配備有一個衛星天線和大量的感測器。「火星探路者」號將攜帶有關火星的豐富信息於2005年返回地球。
第四位使者是美國的「火星全球觀測者2號」,它將於1998年離開地球並計劃在火星南極表面著陸,它將用機械手挖出一條深溝,以測量火星土壤的硬度和尋找水源。
此外,俄羅斯還決定在1998年再向火星發射一艘名為「火星98」的探測飛船,日本也決定於同一年發射名為「行星-B」的火星探測飛船。
如果利用載人飛船探測火星,單美國在今後30年就需要花費4000億美元的巨額開銷,所以柯林頓政府決定放棄前總統布希對載人飛行所做的承諾,而採用比較省錢的不載人探測器取回樣本的方式。
但是科學家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對載人飛行的研究,而正在制定載人飛船火星探測計劃。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意義重大,因為不管火星環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都將為人類以後的深層探測活動提供極其寶貴的經驗。
③ 火星探測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火星車是什麼樣子
1996年,俄羅斯准備發射「火星96」探測器,它攜帶了一個火星車,這是在火星探測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火星車。火星車有寬大的輪子,外側像一個圓柱體,內側卻像一個圓錐體,這使它可以在沙地行走而不下陷。這種火星車有六個輪子,分別安裝在三個軸上,每根軸上有兩個輪子和一台獨立的驅動發動機,各個軸之間都有平衡支架相連,這種平衡支架可以繞中軸轉動,使得每對輪子都可以相對於其他輪子自由轉動。「火星96」漫遊車碰到一般的石頭,輪子可以自動抬起;遇到無法越過的障礙物,還會繞道而行;遇到陡峭的懸崖前輪會下滑,制動裝置能夠根據前輪與其他輪子的相互位置發出停車信號,然後掉轉方向。火星車的工作能量來自於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它不僅用來保證與地球指揮中心的無線電聯系,而且還要保障有關儀器在夜間的供暖需要。
④ 哪些國家有火星車哪些國家有火星車注意:要成功登陸的火星車才算,登陸失敗的火星車不算!
目前只有美國有。
旅居者號(Sojourner),於1997年與火星探路者(火星拓荒者號,MESUR Pathfinder)共同登陸火星的機器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行進了100米。
⑤ 美國共向火星發射了多少火星車
截止2020年8月一共發射了5輛火星車。
索傑納號火星車在1997年由火星探路者號探測器攜帶登陸火星,索傑納號火星車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火星表面和地球系統以外的巡視探測。
「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在火星上執行勘測任務的兩個探測器之一。另一個火星探測器為「勇氣號」,「機遇號」於2003年7月7日發射2004年1月25日安全著陸火星表面。
(5)俄羅斯發射過多少火星車擴展閱讀
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
2020年左右,我國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一步實現「繞、落、巡」探測任務。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軌道器工作時間約為一個火星年,相當於地球上的兩年。火星車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於地球上的92天。火星車裝有4個太陽能電池板,搭載了13台(套)科學載荷,包括不同解析度的火星遙感相機、能探測火星淺層結構的淺層雷達等,將探測火星的形貌、土壤、環境、大氣,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場和內部結構。
⑥ 所有火星探測器的詳細資料
火星號探測器
1962年11月1日,前蘇聯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號。這個探測器本體重863.5千克,直徑1.1米,高2.3米,裝有兩塊太陽能電池板和折疊式拋物面天線。它在飛往火星4個月後,在距地球1億多千米的地方通信中斷,考察失敗。過了近10年時間,1971年5月19日前蘇聯又發射了火星2號探測器,11月27日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著陸艙與探測器分離後,在火星上著陸,但卻失去了聯系。這是第一個到達火星表面的人造物體。同年5月28日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雖然到達了火星,但未完成預定的探測計劃。1973年7月21日,26日和8月5日,9日,前蘇聯又發射了4個火星號探測器。火星4號未能進入火星軌道;火星5號雖然入軌,但工作時間很短;火星6號著陸裝置到達火星表面,僅工作一秒鍾就中斷了通信;火星7號在火星著陸失敗,飄入蒼茫天宇,不知去向。火星號探測連連受挫,前蘇聯不得不半作停止這項計劃。
福波斯探測器
1988年7月7日和12日,前蘇聯發射成功福波斯1號和福波斯2號兩個火星探測器,開始新一輪探測火星及其衛星火衛一的活動。這種探測器重4噸,裝有各種科學儀器,無線電太陽能電池板,姿態推力裝置,電視攝像機等。它們能在太空飛行200天後,到達接近火星的軌道,在距火衛一幾十米時,釋放出一個永久性自動站,對火衛一進行460多天的科學考察,以便為將來載入登上火星探明道路。1988年底,福波斯1號在宇宙空間已失去聯系,不知去向。福波斯2號1989年1月29日飛臨火星,進入繞火星飛行的軌道,開始對火衛一進行考察活動。但到3月27日,福波斯2號又出現故障而停止工作。這項探測火星的任務失敗。
水手號探測器
美國對火星考察,開始於1964年11月5日發射的水手3號。這個探測器為一直徑1.27米的八角形箱體,高2.7米,重261千克,上面裝有天線和十塊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後寬6.8米。但因火箭發生故障而未進入火星軌道,發射9小時後通信中斷。11月28日發射的水手4號,於1965年7月14日在距火星9200千米的地方飛過,發回22張火星表面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分辨出30千米范圍的地方。1969年2月24日發射的水手6號,同年7月31日從距火星3400千米的地方通過。拍攝到42張火星赤道附近的照片。1969年3月27日發射的水手7號,8月4日從距火星3500千米的地方通過,首次拍攝了93張火星整體照片。從這些整體照片上可認出24千米的景觀,分辨出270米大小的景物。
海盜號探測器
美國於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發射了兩個海盜號探測器,用於探索火星上有無生物。這兩個海盜號探測器由軌道飛行器和登陸艙組成,長5.08米,重3530千克,其中軌道飛行器重2330千克,登陸艙重1200千克,用三腳支撐,裝有生物化學實驗箱,測量挖掘設備,兩台電視攝像機,機械手的電源。海盜1號和2號分別於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表面軟著陸成功,著陸40分鍾後就將第一張火星彩照發回地球。它們分別在火星上工作了6年和3年,對火星進行了考察和拍照,共發回5萬多輻火星照片,解析度高達200米。特別是4次探測有無生命存在的實驗,結果沒有發現任何高級生命的痕跡。
「火星觀察者」號探測器
1992年9月25日,美國用大力神3型火箭發射成功一個火星觀察者號探測器。它重2.5噸。攜帶7部儀器。預計11個月飛行7.2億千米後,到達距火星表面378千米的近極軌道,對火星進行長達687天的觀測考察,繪制整個火星表面圖,預告火星天候,測量火星各種數據,進一步揭示火星上有無處於原始階段的生命現象,為未來人類居火星號探測器突然與地面失去聯系,不再發回信息。這次探測令人失望地夭折了。根據30多年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科學家已基本肯定火星是一個沒有高級生命的世界,流傳甚廣的「火星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火星上有沒有與地球不同的其他形式的生命,或者曾經存在過有智慧的高級生物,則還是一個深奧的難解之題。解開這個難題還需人類不懈的努力。
⑦ 心系多國的「火星96」飛船是哪國的
毋庸置疑的是,俄羅斯的「火星96」飛船,是人類跨世紀尋夢火星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項飛往火星的國際性考察計劃,除以俄羅斯為主外,還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芬蘭、烏克蘭、捷克等20多個國家的航天中心和科研單位參加。
該計劃分3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射「火星96」飛船,其中包括對火星進行長期考察的軌道站、2個穿透探測器和2個發送到火星上的小型自動站。
第二階段,發射「火星98」飛船,包括1個軌道站和1個帶有火星車的返回艙。
第三階段,發射探測飛船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
這些考察將為把人類送上火星開辟道路。
該飛船重6.7噸,其中科學儀器重1噸多。該飛船裝有2個可掘至地表以下7.5米深處的穿透器,其用途便是收集有關火星岩層化學成分及含水量等重要數據。此外,該探測器上還有2個小型自動站,它們在火星表面降落後,將研究「質子」號運載火箭示意圖
火星氣候、表面元素構成、磁場和地震情況。
1996年11月16日,「火星96」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由一枚「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而後被送入繞地軌道。但後來在第二次點火本該工作3分鍾時,發動機卻因發生故障只運轉了20秒。2小時後,「火星96」飛船與地面的聯系突然中斷,以至於最終未能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
俄羅斯不願讓這個使命已告夭折的飛船毫無作為,於是想盡全力用助推火箭把它推入外層空間,以便用攜帶的儀器做一些科學觀測。但這一點希望最終也破滅了,11月18日,這個失控的飛船開始向地面墜落,引起落區澳大利亞的一片恐慌。澳大利亞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因為飛船上裝有4節用鈈製作的燃料的核電池。最後,「火星96」飛船墜落在距南美洲西海岸1000千米的南太平洋海域里。
事實上,「火星96」探測器的失利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沉重打擊。因為美國有2件裝置在該飛船上,一件是等效組織正比計數器,用來精確測量地球與火星之間的宇宙射線,以便搞清進行載人飛行時需要何種保護。另一件裝置是火星氧化試驗儀器,用來測量火星大氣和地面的氧化速度。此外,「火星96」飛船本來還要與美國的探測飛船共同完成一項歷史使命,即揭開火星是否曾有過生命之謎。兩家各有分工,相互補充配合。現在美國失去了一個合作夥伴,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火星探測計劃。
英國科學家更是深感沮喪,英國在「火星96」飛船上搭載了好幾件實驗儀器,其中有一件用來測量火星大氣變化的儀器設計極富新意,它可以測量火星大氣失去的速度,從而可以幫助確定火星上有無生命。
「火星96」飛船的失利,使得參與各國無不心疼惋惜。但事實上,「火星96」飛船的失利和俄羅斯的財政困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數據資料顯示,「火星96」飛船耗資3億多美元,耗費10年時間才建造完成。它載有美國、法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的高精尖儀器設備,是人類有史以來向火星發射的最大的航天器。
「火星96」飛船是俄羅斯研製的第一顆新型航天器,它的失利使俄羅斯航天業遭受了重創。長期以來,俄羅斯航天計劃經費不足,處在捉襟見肘的境地,火星探測計劃一直靠外援支撐。在財政極度困難的逆境中,俄羅斯航天機構急切盼望「火星96」飛船能給他們帶來福音,以吸引西方大國為以後的探測項目提供資金。
當地面與飛船失去聯系、發射宣告失敗時,地面人員心如刀絞,有的研究人員甚至掉下了眼淚。曾在1965年進行首次太空行走的老宇航員列昂諾夫嘆氣道:「在科研資金極其短缺的時候,這么多錢就這樣白費了,在20世紀俄羅斯沒有可能再向火星發射飛行器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發射前的1個月,俄羅斯一家核研究中心的主任自殺身亡,他留下的一張字條寫道:「自殺是為了抗議政府發不出工資和研究經費嚴重短缺。」
事實上,自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航天計劃沒有得到政府的真正支持。如1994年的航天預算為3388億盧布,由於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實際投資僅為1989年的20%。而1995年的預算為6100億盧布,僅夠維持最低限度的活動。從1993年起,俄航天界就不得不向商業銀行貸款。在「火星96」飛船發射前,工作人員有幾個月沒有拿到工資。
與此同時,俄羅斯航天工業生產水平下降。俄航天部門1994年共有45份訂單,實際卻只生產了7枚火箭,因此原先儲備的不可隨便動用的火箭便被使用上了。
本來俄羅斯還有一個「火星94」計劃,由於經費不足,後與「火星96」計劃合並。按道理,這次發射准備時間應十分充足,但在發射前2周,工作人員還在往已經矗立在發射場的火箭上安裝零件。
向火星發射飛船,每26個月才有一次「發射窗口」,錯過了這個難得的發射時機,下次發射就要等2年多時間。此次失利之後,俄羅斯的火星探測計劃很久才能緩過氣來。
⑧ 火星已有3國共7輛火星車,它們能否相遇火星殖民戰是否已開始
北京時間5月15日,我國天問一號成功實施軟著陸,將「祝融號」火星車降落在了火星表面,接著在5月19號祝融號傳回了第一張火星的照片,人們通過照片看到了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這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中國也成為第三個成功著陸火星進行探測的國家,在接下來的90天里,「祝融號」將要完成了解火星地貌、物質組成、氣候、磁場、尋找生命證據等任務。
中國是第3個火星車成功登錄火星並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國家,那前兩個是誰呢?想必大家都能猜到,就是俄羅斯和美國。而中國的這台火星車已經是火星上的第7台火星車了,前6台分別是誰的呢?
其實人類第一次派火星車對火星進行 探索 的是蘇聯,1971年,蘇聯連續向火星發射了「火星2號」和「火星3號」探測器,但不幸的是「火星2號」在登陸中墜毀了,不過「火星3號」成功登陸了,但很遺憾,「火星3號」遭遇了沙塵暴,成功登陸14.5秒後就通訊中斷了,從此以後再無音訊, 最早對火星進行 探索 的蘇聯如今卻並沒有能夠正常工作的火星探測器。
此後,火星的 探索 工作幾乎被美國壟斷。1977年,美國「旅居者」號飛往火星,並在火星表面工作了3個月,傳回550張照片, 這也是人類關於火星環境的第一手資料。
隨後2004年,美國又先後將「勇氣號」和「機遇號」送上火星,「勇氣號」工作6年後失去聯系,「機遇號」工作15年後在2018年也遭遇了沙塵暴,從此失去聯系。
除了這些,美國還在2012年將「好奇號」送上了火星,2020年發射了「毅力號」,這兩輛火星車目前依然在工作著。
接下來就是中國的「祝融號」了。 那麼算下來,人類總共向月球發射了8輛火星車,其中1輛墜毀,7輛成功登陸,7輛中目前能正常工作的只剩3輛了 。美國2輛,中國1輛,那麼在工作的這些火星車能夠相遇嗎?
如上圖所示是目前三個火星車的相對位置,「毅力號」的坐標為18.44 N 77.45 E,「祝融號」的坐標為25.1 N 109.9 E,根據坐標以及火星的半徑可以計算出兩者的相對距離約為1824公里, 大概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
「毅力號」的速度約為152米每小時,而「祝融號」的巡視速度約為40米每小時,最快速度約為200米每小時, 如果兩者相向以最快的速度行駛,需要215天才能夠相遇 ,而「祝融號」和「好奇號」的距離就更遠了,需要的時間更長,但是「祝融號」的設計壽命只有90天左右,所以這場火星上的握手這次可能很難實現了, 若將來有一天我國的火星車能在火星上與美國的火星車來一場跨越星球的握手,那意思絲毫不亞於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
隨著越來越多的火星車登陸火星,人們不禁要思考一個問題 ,這是人類要在火星上的殖民戰已經開始了嗎?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隨後西方國家紛紛在美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最終成立了美國, 而現在組成美國的這些殖民者的後代將要繼續在月球上故技重施了嗎?
其實,中美俄等國家早在1966年就共同簽署了一份《外層空間條約》,約定人類在進行太空 探索 的過程中,不對其他星球的空間提出領土要求,天空中的其他天體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各大國要和平利用外太空的空間,不在宇宙中部署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並且這個條約沒有有效期。
從表面上看起來,這個條約已經約定了包括火星在內的太空歸全體人類所有,各國不得私有化。但事實呢?宇宙空間歸全人類就代表所有國家都可以進行開發利用,但真正能對火星進行 探索 並利用的國家寥寥無幾,並且現在的 探索 也都是以國家為單位,並不是全球共同合作。如果美國從月球上獲取了利益會分給其它國家嗎?明顯不可能。
再深入一些,火星目前是人類進行太空移民最有可能星球,這里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有氧氣,也有水,離地球的距離也相對較近。如果有一天美國有能力把人類送上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居住點,它有可能會向其他國家開放嗎?明顯是天方夜譚。而且到時候即使美國還遵守公約,土地歸全人類所有,但是上面的建築都是歸美國所有,其實不就是變相佔領了土地?等到其他國家有能力登上火星的時候,美國都已經變成火星的東道主了。 到那時候,也有可能,美國將會成為火星上最大的房地產商,甚至可能再次成為火星上的最強國家。
雖然我國登陸火星的目的很明顯是單純地為了科研 探索 ,但是誰知道某國會不會有什麼陰謀呢?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上來講此次「祝融號」登陸火星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火星從此不再是美國「獨占」的星球了,而且有了他國的存在,美國不管想做什麼都無法像之前那樣肆無忌憚了。或許,在地球上國際形勢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火星上的競爭也已經悄然開始。
⑨ 火星飛船功虧一簣!俄歐聯手無濟於事,7月征戰火星只剩兩個玩家
2020年是火星探測大年,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大年,如果人類足夠給力,那麼將有三輛火星車會獵距離地球最遠4億公里的火星表面,分別是NASA的毅力號、俄歐蘿絲琳德·富蘭克林號(ExoMars2020)、我國火星一號巡視器。
歐空局富蘭克林號火星車是俄歐聯合研製項目,任務分工大致如下:俄羅斯負責火星著陸器研製,歐空局負責富蘭克林號火星車研製,最終由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項目統稱為 ExoMars2020 。
俄歐聯合發起ExoMars2020項目可謂是強強聯合,俄羅斯 歷史 上也曾發射過不少火星探測器,雖然也有成功,但大部分任務皆以失敗告終,尤其是登陸火星任務屢試屢敗(僅有一次登陸火星任務在登陸之後存活了數十秒)。 也許歐空局正是看上了俄羅斯豐富的火星登陸經驗,失敗也是經驗,因為該趟的雷區都趟過了,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哀兵必勝」 。
ExoMars2020雖然是強強聯合,但它可能是人類2020年三輛火星車會獵火星計劃唯一掉鏈子的火星車 ,核心症結就出在難以克服的「火星恐怖七分鍾」。
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向火星發射了數十個探測器,但大多數都是環繞火星軌道運行的衛星,例如印度的曼加里安號火星衛星,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只有美國一家成功部署了四輛火星車。即便是登陸火星經驗最豐富的NASA,其成功率也只有70%,可見其艱難程度。
「恐怖七分鍾」是指探測器以近兩萬公里時速再入火星大氣層逐級減速,直到軟著陸火星表面速度降為零的全過程。
期間探測器需要經歷氣動減速、減速傘減速、動力減速、緩沖著陸四大階段,由於地火通信延遲很大,七分鍾落火全程需要探測器依託計算機系統自主決策,四大減速段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將導致任務徹底失敗, 俄歐聯合研製的ExoMars2020火星探測器就是在減速傘減速段出現了嚴重問題 。
ExoMars2020火星探測器減速傘曾在去年6月、8月分別進行了兩次高空測試,結果卻是接連失敗。第一次測試15米與35米直徑兩部主傘在開傘階段由於設計缺陷導致 徑向撕裂 ,第二次測試前加入了補救措施,但仍然無濟於事 35米直徑主傘再次被撕裂 。
兩次減速傘撕裂事件增大了俄歐聯合探火項目的推遲發射風險,而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就要再等兩年時間。無奈之下他們寄希望於NASA幫忙,原定於去年年底的後續開傘測試也推遲至今年3月底,但事實證明即便是NASA幫忙仍然無濟於事。
俄羅斯航天集團今天正式宣布,ExoMars2020火星任務推遲至2022年8月-10月進行,原本三輛火星車會獵火星的壯觀畫面將改為太平洋兩岸的火星秀。
ExoMars2020火星探測器減速傘之所以如此坎坷主要原因是經驗不足,他們設計了一套 極為復雜的開傘裝置 。整個減速傘減速段需要連續打開四部減速傘,分別是引導傘、15米直徑主傘、引導傘、35米直徑主傘,任何一部傘具沒有打開,或者沒有正常打開都無法達到減速效果,進而直接影響後續動力減速段的發揮,任務失敗概率也會進一步增大。
此時此刻,我們對俄歐航天人最能感同身受,去年年底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前,我國火星一號任務也面臨著錯過發射窗口的風險,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航天人經受住了考驗。
目前我國火星一號探測器正瞄準今年7月23日至8月5日火星發射窗口,屆時將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101工位發射升空。
從火星一號探測器身上我們能深刻感受中國航天發展的迅猛速度,在火星探測領域我們是後來者,與世界主流探火國家相比遲到了半個多世紀,但我們卻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次發射追平美國半世紀探火歷程就是火星一號的標簽 ,該探測器由軌道環繞器、進入器兩大部分組成,軌道環繞器既是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的巡航動力段,也是對火星進行全球遙感的環火衛星。進入器包絡著著陸器與巡視器,進入器的職責是保護著陸器與巡視器在再入火星大氣層階段的安全無虞。
火星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繞、落、巡」火星三大任務目標,工程難度為世界之最。
火星一號發射質量為5噸級,這將是人類迄今為止向火星發射的最大質量無人探測飛船 ,巡視器火面機動能力超越了美國NASA的勇氣號與機遇號。火星一號環繞器攜帶的高分相機解析度也與美國目前部署的最先進火星衛星相機旗鼓相當。
這些都在證實我們將通過火星一號的成功部署追平美國近半世紀探火歷程,雖然對比NASA最新技術水平的好奇號與毅力號還有差距,但如能取得如此成績也已經是人類奇跡。
與俄歐ExoMars2020火星項目受困於減速傘問題不同,這恰恰是我們的強項, 早在5年前發射的嫦娥五號T1試驗器減速傘就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該探測器返回艙減速傘不僅能適應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氣層開傘任務要求,而且傘具與返回艙重量比做到了2.4%,優於日本隼鳥號的3.2%,與美國星辰號的4.4%。
火星一號減速傘沒有俄歐ExoMars2020那麼繁瑣的開傘設計,做到了真正的化繁為簡,只用一部主傘即可完成進入器傘降減速段工作, 俄歐頭疼已久的高空開傘測試我們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完成 。
火星一號減速傘由航天 科技 五院508所研製,該所2015年就已經完成首批15次高塔投放試驗,考察了5種傘型的阻力性能和穩定性,獲取了全部有效氣動數據,之後又於2016年3月完成 減速傘超音速風洞試驗 。
俄歐ExoMars2020探測器就是因為無法攻克超音速狀態開傘導致的高空測試失敗,可見其沒有進行徹底的風洞測試,從而埋下了隱患。
不同於俄歐ExoMars2020探測器由熱氣球投放進行高空開傘試驗,我們是使用天鷹系列固體火箭將傘具發射至高空進行試驗。尤其是2017年6月4日、6月9日航天 科技 四院使用天鷹-2A固體探空火箭的兩次連續發射,在45.7公里高度精準投放了火星探測器減速傘載荷,成功進行了開傘測試。
由此可見火星一號敢於挑戰最高難度火星任務是有著充足的技術准備,除此之外為了提高火星再入可靠性,進入器還加裝有配平翼,該裝置是在「攻角配平段」發揮調姿作用,對探測器著陸精度的把控起著關鍵作用, 我們這是要把東風快遞巡航導彈級精度運用在火星任務上。
火星一號動力減速段則是在嫦娥四號7500N變推力發動機基礎上改造升級而來,經過兩次地外星球登陸任務考驗(嫦娥三號與四號)的變推力發動機也有著更高的工況可靠性。
隨著發射日期臨近,火星一號探測器的准備情況也是捷報頻傳,進入器、環繞器近日已經完成大型聯合試驗。試驗隊連續20餘天每天24小時三班倒不間斷模擬真實在軌測控狀態, 最終火星一號順利通過了出廠評審,下一步就是著手將探測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靜待征戰火星時刻的到來。
俄歐兩強聯手也無法做到的事情,我們一力承當,背後是扎實的技術儲備、國力支撐。自今年開始天宮空間站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工程、小行星探測工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工程等一系列由我們一力承當的超級項目都將迎來 歷史 關口……
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一句話,「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為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我們理當對人類的發展有較大貢獻,這也是 歷史 對我們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