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較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區別時間、革命任務、結果
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區別如下:
1、時間區別。俄國十月革命時間比俄國二月革命時間短。俄國二月革命是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國十月革命是1917年11月7日。
2、革命任務區別。二月革命為了推翻沙皇封建專制統治,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十月革命為了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簡歷無產階級專政。
3、結果區別。月革命後推翻了沙皇專制,出現了兩個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蘇維埃);十月革命後推翻了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② 俄國二月革命發生在哪一年
俄國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發生於1917年俄歷2月(公歷3月)而得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使俄國經濟瀕於崩潰,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社會各種矛盾空前激化。列寧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 革命期間,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新的政權——工兵代表蘇維埃。同時,資產階級得到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支持,成立俄國臨時政府,形成了兩個政權並存局面。
③ 俄羅斯有幾次資產階級革命
截止2019年1月,俄羅斯發生過2次資產階級革命。
1、俄國1905年革命,1905至1907年間,發生於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境內,一連串范圍廣泛,以反政府為目的,又或沒有目標的社會動亂事件,列寧,他稱這一次革命為「總演習」。
2、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的統治,資產階級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成立了臨時政府。
1905—1907年俄國革命失敗後,反動勢力猖獗,革命轉入低潮。但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並沒有從日程上取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俄國出現新的革命高潮,群眾性革命斗爭的規模已經接近1905年,其組織性和覺悟性已經大大提高了。
在彼得堡、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工人罷工斗爭不斷發生,規模很大。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在1912年參加罷工的有72萬 5千人。
④ 俄國的二月革命爆發於哪一年
1917年3月也就是俄歷2月,沙皇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士兵工人推翻了尼古拉三世的沙皇俄國,革命後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與工兵代表蘇維埃並立的政府!
⑤ 俄國二月革命是什麼時候爆發的
3月8日(俄歷2月23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彼得格勒50家工廠約13萬男女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二月革命,即俄國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發生於1917年俄歷2月(公歷3月)而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使俄國經濟瀕於崩潰,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社會各種矛盾空前激化。V.I.列寧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1917年初,俄國革命運動急劇發展。資產階級也感到沙皇政權已經搖搖欲墜,企圖發動宮廷政變。
1917年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廠工人開始罷工。3月8日(俄歷2月23日),彼得格勒50家工廠約13萬男女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第二天,參加罷工示威的群眾增加到20萬。10日,發展成為反對飢餓、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的政治總罷工,罷工人數達到25萬人。沙皇政府下令開槍鎮壓參加示威和集會的群眾,激起人民更強烈的反抗。11日,布爾什維克維堡區委員會決定將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12日(俄歷2月27日),起義席捲全城。駐守彼得格勒的士兵拒絕向工人開槍,大批轉到革命方面。起義士兵和工人逮捕沙皇的大臣和將軍,釋放政治犯,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發出《告全體俄國公民書》 ,宣布首都已經轉到起義人民手中。革命在全國迅猛展開。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徹底覆滅。
革命期間,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新的政權——工兵代表蘇維埃。同時,資產階級得到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支持,成立俄國臨時政府,形成了兩個政權並存局面: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個是工農兵代表蘇維埃。為此,列寧又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和人民,進行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⑥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區別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區別主要為以下幾點:
一、時間不同
二月革命時間為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歷2月23日至27日);十月革命為1917年11月7日(俄歷1917年10月25日)。
二、性質不同
二月革命時間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十月革命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三、推翻對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的封建專制統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四、結果與影響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導致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政權並存的局面。
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6)俄羅斯二月革命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中國駐俄公使劉鏡人奉北洋政府之命,於3月30日在俄首都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會見了俄臨時政府外交部副部長,宣布承認臨時政府。此後,劉鏡人不斷從彼得格勒發回有關俄國政局的電報。
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當天,劉鏡人在致外交部的電報中說:「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從電報的內容看,發報時起義正在醞釀中,尚未爆發。電報中說的「廣義派」,即布爾什維克。
次日,劉鏡人又發了一個電報,報告了起義的消息:「廣義派聯合兵、工反抗政府,經新組之革命軍事會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經該會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奪國庫,占車站……現城內各機關盡歸革黨掌握,民間尚無騷擾情事。」這份電報對起義經過作了詳細的報告。
「十月革命」爆發後,北京與彼得格勒之間的電訊暫時中斷,北洋政府外交部直到11月27日才接到劉鏡人7日的來電,11月28日接到劉鏡人8日來電,整整遲到20天。
在此期間,外交部曾於11月12日致電駐俄公使館,詢問情況。中國駐丹麥公使顏惠慶於11月13日和15日也曾根據當地的傳聞致電北京外交部,報告俄國發生「二次革命」的消息。
11月下旬,北京與彼得格勒之間的電訊逐漸恢復,劉鏡人連續發電報給外交部,報告俄國革命進展。例如,劉鏡人在11月30日發出的電報中,通報了俄國立憲議會選舉的結果,但北洋政府追隨各協約國政府的政策,拒絕承認蘇維埃政府。1918年2月26日,劉鏡人根據北洋政府的命令撤離彼得格勒。
可見,在「十月革命」爆發後,中國政府通過駐俄公使的電報,對俄國政局的變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這些電報的內容,只有少數官員能夠獲知,大多數老百姓並不知道,他們主要靠隨後的報紙,如《民國日報》、《申報》、《晨鍾報》等發表的報道,才了解了十月革命。
⑦ 俄國的"二月革命"發生於下面哪一年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歷2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酣時,俄國爆發了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沙皇專制制度的反動統治.在起義過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權——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但資產階級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成立了臨時政府,形成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二月革命的勝利為俄國無產階級爭取社會主義的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⑧ 二月革命的時間和結果各是什麼
時間:1917年3月3日—1917年3月15日;結果:沙皇退位,建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帝國主義戰爭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反戰運動日益高漲。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歷2月23日至27日),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封建專制的統治,二月革命後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臨時政府和蘇維埃政權。後又因為臨時政府的措施不當,爆發了十月革命。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權控制了局面。二月革命為俄國人民爭取社會主義的斗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它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次革命的勝利,促進了歐洲各國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反對戰爭、反對本國政府,爭取民主權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運動的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