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文學書籍有哪些

俄羅斯文學書籍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21 22:43:50

1. 列夫.托爾斯泰寫過哪些書

復活 列夫·托爾斯泰作品。

<<戰爭與和平>> 列夫·托爾斯泰作品。

安娜·卡列寧娜 列夫·托爾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爾斯泰作品。

列夫·托爾斯泰作品選

列夫·托爾斯泰小說之《戰爭與和平》

列夫·托爾斯泰小說之《安娜·卡列寧娜》

列夫·托爾斯泰小說之《復活》

《復活》概要:小說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本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公爵誘奸後遭到遺棄。由此她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著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淪為妓女達八年之久。後來她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被捕入獄。十年後,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瑪絲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他四處奔走為她減刑。 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行。途中,傳來了皇帝恩准瑪絲洛娃減刑的通知,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瑪絲洛娃盡管還愛著聶赫留朵夫,但為了他的前途,拒絕了他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法律的本質。

《復活》

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問題
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
體現了一位偉人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俄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作

《復活》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就曾閱讀過這本書。在我國自20世紀初至今已出版過6種譯本,三四十年代先後有戲劇家田漢和夏衍改編的同名劇本的發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為我國讀者和觀眾極為熟悉和喜愛的人物形象。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世界觀轉變以後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他思想、宗教倫理和美學探索的總結性作品。它是以一個真實的案件為基礎構思而成的小說,表現了主人公的"心靈凈化"過程,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質以及教會的丑惡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爾斯泰世界觀的終結作品。小說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刻畫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爐火純青的老辣筆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與女性在"靈與肉"之間的痛苦掙扎。這部史詩般的經典著作,被譽為"19世紀俄國生活的網路全書"。

《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最美的詩--最真實的詩,書中體現了卑劣與德性,一切都以不寬不猛的態度、鎮靜的智慧與博愛的憐憫去觀察。
--法國著名評論家 羅曼·羅蘭

整個19世紀還不曾有過《復活》這樣的作品,它高於《悲慘世界》,因為這里沒有一點幻想的、虛構的、編造的東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國著名評論家 斯塔索夫

讀托爾斯泰的《復活》,我感覺他的確了不起,他筆下的妓女瑪絲洛娃給人一種聖潔之感,而我們有些小說的所謂"聖潔女性"形象卻給人卑瑣之感。這就看出大師與普通作家之間的差別了。
--著名作家 遲子建

《復活》是總結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裡骯臟的東西都拿出來了,人內心很復雜,好人和壞人、善與惡都很復雜。
--著名作家 高莽

讀托爾斯泰的《復活》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它,完全是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在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繪的精確、筆力的雄渾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這與作品內容的嚴肅性是相符合的。在這里,面對人類的苦難,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鎮靜,然而讀者卻不得不為見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動。托爾斯泰在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說整個俄國都被他翻了出來。他再現的藝術世界已經達到可作為一面"鏡子"的程度。偉大的真實!正因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義的萎靡因素,因而整個顯出了威力,如同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一般。然而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偉的紀念碑。它把19世紀末整個俄國的現實熔鑄進去,上面刻有窮人、貴族、獄吏、監犯、革命者、醫生、妓女、學生……裡面混合了懺悔、憐憫、寬容、無恥、欺詐、放盪……這里,作者唱出了人類藝術最崇高的歌:"我們為不幸者撒一掬淚,人世的悲歡感動我們的心。"

當我們打開這本書,我們不禁感受到有一種心靈的復活--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即使是當代,許多人也許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這些美好的感情卻毫無所覺。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復活》這樣的作品來喚醒沉睡的心嗎?
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長出新綠,人類需要博愛與同情才能繼續不息、日進無疆。抑或這就是使《復活》不朽的原因。

《復活》里寫的雖然是貴族的懺悔,但是托爾斯泰並不是把這個母題當做貴族的專利,他是把懺悔放在人的心靈的內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開的。人都有神性和獸性。當人放縱了自己,就可能墮落;而當人自覺,就可能"復活"。所以托爾斯泰主張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來改變社會的不平等和罪惡。在社會革命激烈的時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惡",是反對階級斗爭的。但是,作為人類尋求精神解放的一種文獻,在我們這個把道德的自我完善當成笑話的時代,讀這樣的書,也許會引起某種慚愧的感覺。
參考資料:http://book.263.net/20040330/00407872.html

我看的是高植的譯本,曾也看過董秋斯的譯本。下面的有些評論是我現在後加上去的。 1984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再次看完了老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第一卷,安德萊公爵之「死」深深地感動了我。 「假使每個人只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沒有戰爭了。」(36頁安德萊語) 羅斯托夫伯爵夫人給了安娜·米哈洛芙娜錢時(本人的說明):安娜·米哈洛芙娜已經抱了她,並且哭了,伯爵夫人也哭了,她們哭,因為她們是朋友,因為她們有好心腸;因為她們從小是朋友,卻為金錢這樣庸俗的事煩心;還因為她們的青春都過去了……但兩人的眼淚都是愉快的。(85頁) 基督徒的愛,對於別人的愛,對於仇敵的愛,比起一個青年的美麗的眼睛在像您這樣詩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價值,更甜蜜,更美麗。(這是安德萊公爵的妹妹瑪麗亞寫給她的朋友尤麗的信)(134頁) 以上幾段所表達的只有一個字:「愛」。但也明顯地分類為兩種類型,這是托氏思想的核心所在。一種是情感之愛,如兩位夫人的愛以及日常我們一貫所宣傳的那種類型;另一種則是我們生活中很少考慮到的,並且可以肯定地說,絕大多數人特別是很講求實際價值的中國人所不承認存在這種類型的愛。即瑪麗亞小姐所表述的這種類型的愛。這種類型的愛是高尚的,相信它的人也是高尚的,如迷惘的托氏、悲天憫人的雨果、熱情澎湃的羅曼·羅蘭等。 尼考拉·羅斯托夫轉過身來,好象在找尋什麼,他望著遠處,望著多瑙河的水,望著天和太陽,天是多麼美麗、多麼蔚藍、寧靜而遙遠呵!夕陽是多麼明亮而壯麗哦!而遙遠的多瑙河裡的水閃灼得多麼親切而燦爛呵!更美麗的是多瑙河那邊遙遠的藍色的山巒,修道院,神密的峽谷,頂上彌漫著煙霧的松林……那裡又寧靜又幸福……「只要我能在那裡,我便什麼,什麼也不需要了,什麼也不需要了,」羅斯托夫想。「只在我的心中和這個太陽光下有那麼多幸福,而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這種不可知,這種匆忙……他們又在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們一陣跑,它,死亡,就在這里,在我頭上,在我周圍……俄頃之間——我便永遠看不見這個太陽,這個河水,這個峽谷了!……」(註:這是羅斯托夫上馬沖鋒之前看到傷兵後的感想)(210-211頁) 生命、生活,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被人感覺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時往往被人忽略的內涵。其實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能夠自由地享受陽光,森林,山巒,草地,河流,在於平平常常的滿足。其它則是無關緊要的。 在他(註:安德萊負傷「臨死」前躺在奧斯特里茲戰場上)頭上,除了天,崇高的天,雖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測的,有灰雲靜靜地移動著的天,沒有別的了。「多麼靜穆、安寧、嚴肅呵,完全不象我那樣地跑,」安德萊公爵想,「不象我們那樣地奔跑、喊叫、斗爭;互相爭奪炮帚,——雲在這個崇高無極的天空移動著,完全不象我們那樣的哦。為什麼我從前沒有看過這崇高的天?我終於發現了它,我是多麼幸福啊。是的,除了這個無極的天,一切都是空虛的,一切都是欺騙。除了天,什麼,什麼都沒有了。但甚至天也是沒有的,除了靜穆與安寧,什麼也沒有。謝謝上帝!……」(399頁) 以上內容我覺得是這本書最令人感動的內容了,這種體驗並非僅僅是看破紅塵,而是對一種永恆的禮贊。對一種寧靜,安詳,遼遠的憧憬。是對幸福的終極定義。 這段內容對我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使我從此一改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而升華到人類的良心上來感覺世事了。庄嚴、蔚藍色的、寧靜而悠遠的天空,超脫於人類所有痛苦、歡樂之上的永恆和安寧,只有它才是我內心深處真正的精神寄託。 1984年11月13日 星期二 陰 今天看完了《戰爭與和平》的第二卷。真是托爾斯泰呀!盡管我在有些方面極不贊同你,但,你的作品真叫我折服。 「啊,瑪利亞公爵小姐!」忽然他不自然地說,並且扔掉了鑿子(輪子因為慣性還在旋轉。瑪麗亞公爵小姐很久以後還記得這個漸漸消失的輪盤聲,這聲音在她的記憶中和後來所發生的事情混淆在一起了)。(此是安德萊公爵的父親因誤聽到兒子死於奧斯特里茲戰場上而極度悲傷之故。公爵小姐是他的女兒。)(457頁) 括弧中的內容只有思想深邃且善感的人才會有此共鳴的相同體驗。太妙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被老托的神筆不經意間即寫了出來。 「你要死了——一切都要完結了。你死了,你就知道一切,或者停止發問了。」(此是彼埃爾因決斗而自責出走時的心靈斗爭)(495頁) 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種科學——整體的科學,這科學解釋整個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獲得這種科學,就必須清滌並革新自己內心的「自我」,因此,在認識之前,必須信仰,並使自己趨於完善。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在我們心裡放進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此是彼埃爾出走時,在旅店中,一個共濟會會員開導他的話。)(503頁) 安德萊公爵看了看彼埃爾向他所指示的天空,在奧斯特理茲戰役之後,他第一次看見了那個崇高的、永恆的,他躺在奧斯特里茲田野上所見的天空;並且他心裡的沉睡了很久的、最好的東西,忽然在他心靈中醒來,這使他感到又高興又年輕了。這種情緒,在他一回到習慣的生活環境時,便立刻沒有了,但是他知道,他不會加以發揚的這種情緒是在他的心裡。(555頁) 「不錯,就是那棵橡樹,」安德萊公爵想,他突然產生了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春天獨有的快樂和清新的感覺。他忽然想起了生活中一切最好的時光。奧斯特里茲和高高的天空,死去的妻子的譴責的面孔,在渡船上的彼埃爾,因為夜色的美感到興奮的姑娘,那個夜晚和月亮,——這一切他都忽然想起來了。 「不,生活並不在卅一歲結束,」安德萊公爵忽然最後地、斷然地決定了。「單單是我知道我心中所有的一切是不夠的,一定要大家都知道這個:彼埃爾和那個飛上天的姑娘也在內,一定要大家都知道我,要我的生活不只是為了我自己,要他們的生活不是和我的生活那麼毫不相干,要我的生活在大家的身上反映出來,要他們和我在一起生活!」 (602頁) 這段內容深深地打動了我,從此我覺得我的想法和情感與周圍的人是那麼地不同,那麼地格格不入,我想讓他們也能與我一樣去體會這種深刻的崇高感,但,我發覺我們中國人除了訕笑外,誰都不會為你所表達的這一崇高的思想所打動,他們頂多隻會為一般的親情和那些被嚼爛的愛情所感動和津津樂道,更多地是為金錢所鼓舞,所打動,他們更多地是崇拜李嘉成和蓋茨。(這段個人評論是我現在剛加上去的) 我們中國人習慣於崇拜大人物或名人而不是思想。他們以為大人物或名人的哪怕是一個日常用語,那都是字字珠璣的閃光的思想,如同書中所描述的大美人,那個導致別素號夫的悲劇的女人: 一個嫵媚聰明的婦人的名聲那種不可動搖地確定在葉侖那·發西莉葉芙娜·別素號娃的身上,以致她能說出最俗氣最愚蠢的話,而大家仍然稱贊她的每一句話,在她的話裡面尋找深奧的意義,而這卻是她自己沒有想到的。(626頁) 安德萊·保爾康斯基和彼埃爾·別素號夫這兩個人是托爾斯泰傾注心血,刻意刻畫的兩個光彩奪目的,非常有頭腦的人物(其實,保爾康斯基家族就是以托爾斯泰母系家族為原形的,托氏的母親及母親家族對托氏的遺傳和影響都是巨大的,安德萊保爾康斯基的妹妹,不太好看的瑪麗亞公爵小姐則就是以托氏母親為原形的),他們二人在書中的大段的獨白和豐富的內心思考及反省,給予了這部著作以偉大和耀眼的光環,給予這部著作以深邃的思想性,使它成了不是單純的小說,而是一部思想巨作的人類精神財富。我最喜愛看的正是這些大段的獨白和思索,它們使我的精神變得前所未有的充實,使我的思想不在受人影響和制約(也許有人會指出這是個悖論,但我在這不想多費口舌,我需要的是心靈上的相通,而不是跟沒有思想的人浪費唾沫)。有趣的是,比埃爾的思想並不一定比安德萊膚淺,但他卻永遠是個思想者,不善於付諸於行動。使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些流亡在巴黎的經常在小酒館和咖啡館高談革命的那些革命者。安德萊卻不同,托爾斯泰以後在他自己的庄園所實施的改革其實就是安德萊的寫照。只有他們倆人才談得攏,其它的貴族則均是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勢利小人(當然除了頭腦簡單的羅斯托夫伯爵,這個以他的父親為原形的人物)。托爾斯泰的思想遠遠超越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反對封建制度,但也懷疑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先進思想和制度(當然不是站在其對立面去懷疑),我以前對他這種「晦澀」的思想很是不以為然,可隨著閱歷的增加和對當代世界的發展的觀察了解及思索,現在仔細想想,他的思想和觀點還真是太有遠見,太深刻了,他不但看到了瀕死之軀的腐朽,也看到了只有現在的只有深邃的人才能看到的那時還是新生嬰兒的瑕疵。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是永恆的托爾斯泰!(這段個人評論是我現在剛加上去的) 索尼亞拿著一個杯子經過大廳走進餐具房。娜塔莎從餐具房的門縫里瞥了瞥她,她覺得,她記得從前有一次,光線從餐具房的門縫里射進來,索尼亞拿著杯子走過。「是的,這完全是,完全是一樣的,」娜塔莎想。(739頁) 這個生活及心理細節怎麼和我偶爾幾次的心理活動那麼相似。真是奇怪極了,托氏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蟲。這個非凡的人怎麼能把這么微妙的心理細節用文字活靈活現地寫出來呢?佩服佩服! 1984年12月1日 星期六 晴 一個人為他自己有意識地生活著,但他是全人類達到的歷史目的的一種無意識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為是無法挽回的,一個人的行為和別人的無數行為同時產生,便有了歷史的意義。一個人在社會的階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關系的人愈多,他對於別人的權力愈大,他在每個行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顯。 ………… 帝王——是歷史的奴隸。(864頁) 人在江湖還身不由己呢,更何況在權位之上了,這就是「責任」,一般的時候,他必須得怎麼怎麼做,否則就不行,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甚至重大的歷史事件。所以,他們的行為必須有種必然性,他必須得順應某種法則行事。而他的行為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作為歷史的無意識工具的人的有意識的日常生活,從而構成了正常的人類生活及團體、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 1984年12月10日 星期一 陰冷 第三卷的870頁上有句法語有點意思:「Quos vult perdere—dementat」(意為:要誰毀滅——奪其理智) 卜富爾(887頁註:「K.L.A.Pfuel」(1751—1827)為普魯士將軍,耶拿(Jena)戰役後,入俄軍服役,擬成1812年戰役中俄國第一個計劃)是那種自信得不可救葯、不可改變的,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國人才是這種人,正因為只有德國人的自信是根據一種抽象觀念——科學,就是絕對真理的虛假知識。法國人自信,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體上,對於男人對於女人,是同樣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國人自信,是根據他是世界上最有組織的國家的人民,因此他,作為英國人,總是知道他所應做的事,並且知道,作為英國人,他所做的一切,無疑他是對的。義大利人自信,因為他是沖動的,並且容易忘記他自己和別人。俄國人自信,正因為他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為他不相信,他能夠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國人的自信,是最壞的,最固執的最令人討厭的,因為他以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學,這種科學是他自己發明的,但在他自己看來是絕對的真理。(911—912頁) 正所謂:德國人的嚴密,英國人的冷靜,法國人的魅力,義大利人的沖動,俄國人的懷疑和不信任人的狡猾。哈哈,德國人是工程師,英國人是政客,法國人是戲子,義大利人是運動員,而俄國人則是鄉巴佬(但這已是托氏及高爾基筆下的人了,而非現在的教育水準在全球占最高的俄國人了)。 好的統帥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質,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類最高尚、最好的品質——愛,詩,親切,哲學的、探究性的懷疑。他應該是克制的,堅決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不然他便沒有足夠的耐心),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是一個勇敢的統帥。上帝不許他有人性,不許他愛什麼人、同情什麼人,想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足見天才的理論是早就替他們捏造出來的,因為他們有權力。戰爭的勝利不是決定於他們,而是決定於隊伍中的那個喊叫「垮了!」或喊叫「烏拉!」的人。(917—918頁) 戰爭本就是喪失人性的最野蠻的行為,為何還要想到什麼愛、詩、哲學等人類最文明的東西呢?令我想起了一個突突然閃現於腦際的畫面:一個人狼吞虎咽地撕咬著一整隻雞,可眼睛裡卻因為非常同情這只雞的悲慘命運而流出了善良的眼淚(這不是鱷魚嗎)。但是吃雞,對我們人類來說是重要的,所以人類的所有的道德、理論、藝術等等,都為吃雞而捏造出來。可這一切的理論又有什麼用呢?拿到雞,你就只管啃吧,別的一切想法、理論等都是多餘的。此外,以上的內容中亦可看出托氏一貫反對科學的方法,主張不是用人腦去想當然地發製造和發展一些原理,而是用「上帝」所賦予我們的順其自然的直覺的判斷力去從事一件重大事件。 「他(註:指你俄軍統帥庫圖索夫)不會有任何自己的主張。他不會去計劃什麼的,也不會去做什麼的,」安德萊公爵想,「但是他要聽一切,要記得一切,要使一切各得其所,不會去阻撓任何有用的東西,不會許可任何有害的東西。他知道,有一種比他的意志更有力、更重要,——這是事件的不可避免的趨向,他能看見這些事件,能了解這些事件的重要性,並且在了解這個重要性時,他能不幹預這些事件,能夠放棄他的個人的意志,他的個人的意志是另有目的的。(1016頁) 亦就是說人有天生的洞悉力,事物亦有它自己的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而人的意志之類的東西往往是受人的自身生理和心理干擾而使然,惹欲使事物有個好的結果,就必須「看見」這件事物的「不可避免的趨向」,成功的關鍵是看你能否適時地放棄你的那不可轉移的意志。 (安德來語)「啊,我的朋友,近來我覺得活著是痛苦。我知道,我懂得太多。人不適宜嘗試善惡的知識的果子……(1105頁) 確實是種痛苦,人最好安安穩穩,渾渾鄂鄂,什麼也別多想,如同雞和豬似的,只管當前吃飽睡好,不要想它們的最終命運是什麼。如此人方能幸福而滿足地渡過他的一身。苦惱往往是有頭腦的人自找的。 1985年1月14日 星期一 晴 第二集看完了,又在圖書館借了第一集,可惜的是此第三集是董秋斯譯的,一些譯名與我一直看的高植譯文不一樣,而高植的第三集又找不到,所以一時銜接不上,因此又在別處重借了高植的譯本第三集。 安德來公爵再也剋制不住他自己了,他為同伴們、為自己、為他們的和自己的錯誤,流出了深情的親愛的眼淚。(本人註:因受重傷的安德來看到了他以前一直尋找的想與之決斗的為娜塔莎之故的情敵阿那托爾·庫拉根因與法軍作戰而割斷一條傷腿痛哭時而感慨萬分) 「同情,對兄弟們的愛,對於愛我們的人的愛,對於仇人們的愛(本人註:此仇人可能指情敵阿那托爾·庫拉根),是的,上帝在世界上所宣傳的,瑪麗亞公爵小姐(本人註:鄧安德來之妹),我沒有了解的那種愛;就是因此我愛惜生命,這就是留著給我的,假如我還活著。但現在已經太遲了。我知道!」(1158頁) 1985年1月15日 星期二 晴 「是的,愛,」他(指安德來)又十分清楚地想著,「但不是那種愛,即因為什麼東西,為了什麼目的,或者因為什麼緣故而愛,而是這種愛,即當我臨死時,我看見了我的敵人卻仍然愛他的時候我第一次所體驗到的愛。我體驗到那種愛的心情,它是心靈的本質,它不需要對象。我現在也體驗到了那幸福的心情。愛鄰人,愛仇敵。愛一切——愛有著各種表現的上帝(本人註:這句話可能翻譯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內在的東西,可能應該譯為「愛著上帝所創造出的各種表現形式」即各種表現形式中都能體現出上帝的存在)。愛親愛的人,可以用人間的愛;但是愛敵人,只能用神聖的愛。因此當我覺得我愛那個人的時候,我感覺到那樣的快樂。他的情形怎麼樣了?他還活著嗎?…… 用人間的愛去愛,我們可以由愛轉為恨;但神聖的愛不能改變。無論是死還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它是心靈的本質。……(1305頁) 這段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太深了。世界上真有兩種愛嗎?前者是存在的。後者呢,我早已從羅曼·羅蘭、雨果等的作品中體會到了,但,似乎托爾斯泰闡述得較為深刻。我憧憬這種愛的境界。我覺得有這種愛的人是人間最崇高的人。這種愛即是博愛,它無須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出自於一顆善良本質的心。 1985年元月21日 星期一 多雲 (安德來公爵臨死前的感覺:) 他所感到的意識,是對一切人世的的事物的疏遠,和身體的快樂的、奇怪的輕飄之感。他不著急,不焦慮,等待著他就要遇到的東西。那個嚴厲的,永恆的,不可知的,遙遠的東西,——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斷地感覺到它的存在,——現在和他靠近了,並且,由於他所感覺的身體的那種奇怪的輕飄,幾乎是可能的,實在的。……(1391頁) 哎—— 怎麼說呢?死亡,對我來說即是意味著整個的結束,不單是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僅僅是我的小小軀殼的結束,而是從我自身來看所有所有的結束,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結束,歡樂、痛苦、熱情、彷徨、朋友、親人、敵人、小時候有天晚上聽到院落中的一聲怪怪的蟲鳴、第一次碰到那個令我砰然心跳的且永遠再也不會忘懷的人、我們心中所經常惦記的、我們所為之痛不欲生的、所有所有的一切、陽光、月色、海洋、傍晚夕照中的殘垣、晨風中獨自搖曳的樹梢、那句慰籍的話語、那支熟悉又動聽的歌……整個整個的世界,地球、宇宙、我的日記、感覺、所有所有的秘密、所有所有歡樂和痛苦的源頭,等等,全都消失了,如同消散的煙雲,再也收不回還。值此之際,我不可能如同安德萊那樣對以往美好的人世之事之情無動於衷,而任它遠去,我可不相信那個永恆而嚴厲的主兒。我肯定會極其留戀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所有所有的世俗之事和世俗的感情。如同我現在正在一邊寫一邊聽的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那麼迷人,那麼令人留戀,那麼使人不願去想到死。 如果死亡是解脫的話,那麼,它在解脫痛苦的同時,也將歡樂和美好葬送了。我可不願意用一生的感動和歡樂作為代價,僅僅為了去換取那終究會成為過去的痛苦的解脫。不,我不願意,這不值,非常不值!即便他,那個我不相信其存在的據說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怪物一定要我去見他,但我也一定會象很不情願被強迫打針的小孩那樣盡我的一切力量去抗爭去反抗,去大喊大叫。我可不想輕易地讓那個東西將我帶到永遠也回不來的地方。 當然,當我的離去成為不可逆轉時,我會非常傷心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記得看過一本記述斯特勞斯的生平的書,當他在愛人的懷中彌留之際,昏沉中斷斷續續地唱了最後的一支古老的德國民歌: 小朋友,小朋友, 我們現在 不得不分別了。 無論艷陽有多麼美好, 可終也有 下山的時候…… 哎—— 活著,是一樁多麼美好的事物啊! 現象的全部原因是人的頭腦不能了解的。但是人的心裡卻有尋找原因的要求。人的頭腦往往不考慮的無數復雜的條件(每個條件可以單獨作為現象的原因),卻抓住了最初看到的、最明了的近似原因就說:這就是原因。在歷史事件中(這里觀察的對象是人們行動的實質),最初的、最原始的近似物是神的意志,後來是那些處於最顯著歷史地位上的人們,即歷史英雄們的意志。但是我們只要探究每一歷史事件的實質,即探究參與事件的整個人群的活動,便會相信歷史英雄的意志不但不曾領導人群的行動,而且他們自己是經常被領導著的。……歷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總和,除了這唯一的原因以外,沒有而且不可能有別的原因。但是有些規律支配著事件,一部分規律是人們不知道的,一部分是可以了解的。只有在我們完全放棄了在個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時候,才可以發現這些規律,正如同只有在人們放棄了地球不動的概念的時候,才可以發現行星運動的規律。(1398—1399) 或許有時,我們聽著音樂,在周日家中書房的寫字台前無所事事地翻看著早先的日記,或兩本早已卷邊磨損的舊書時,心中一種感念油然而?

2. 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有哪些以及他的詩體風格是什麼樣的他對後現代文學有什麼影響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
個人生平他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 。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陰謀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和影響很大。家庭背景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地主家庭,一生傾向革命,與黑暗專制進行不屈
普希金詩畫集
不撓的斗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起沙皇俄國統治者的不滿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陰謀策劃下與人決斗而死,年僅38歲。他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教育背景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懷古」 ,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贊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職業生涯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在此期間,他深深地被以後的十二月黨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參與了與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有聯系的文學團體「綠燈社」,創作了許多反對農奴制、謳歌自由的詩歌,如《自 由 頌》(1817年);《致恰達耶夫》,(1818)年; 《鄉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創作童話敘事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故事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描寫騎士魯斯蘭克服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終於找回了新娘 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民間語言,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於古典主義詩歌,向貴族傳統文學提出挑戰。變相流放普希金的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一次變相的流
普希金與夫人塑像
放。在此期間,他與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參加了一些十二月黨的秘密會議。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確,更強烈了。普希金寫下《短劍》(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還寫了一組「南方詩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虜》(1822) 、《強盜兄弟》 (1822)、《巴赫切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四篇浪漫主義敘事長詩。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這些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強烈憧憬。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幽禁時期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這里他度過了兩年。幽禁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鑽研俄羅斯歷史,思想更加成熟,創作上的現實主義傾向也愈發明顯。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普希金沒有改變對十二月黨人的態度,他曾對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但幻想很快破滅,於是創作政治抒情詩《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表達自己對十二月黨理想的忠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一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開始動筆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還寫了《別爾金小說集》和四部詩體小說《吝嗇的騎士》、《莫扎特與沙萊里》、《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詩。《別爾金小說集》中的《驛站長》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啟了塑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
普希金
(1833)、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短篇小說《黑桃皇後》(1834)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兒》(1836)。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僅38歲。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作品評價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的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里斯•戈都諾夫》 、《黑桃皇後》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茨岡》 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里去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編輯本段個人重要代表作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普希金作品集
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中篇小說:《黑桃皇後》、《杜波羅夫斯基》 散文體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 歷史劇:《鮑里斯·戈杜諾夫》 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政治抒情詩:《致大海》、《自由頌》、《致恰達耶夫》 敘事長詩:《青銅騎士》、《高加索俘虜》 愛情詩:《致科恩》又名《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我的名字》《我曾經愛過你》短篇小說《彼得大帝的黑奴》,《書信小說》,《亡人伊凡·彼得洛維奇·別爾金小說集》:《射擊》、《暴風雪》、《棺材老闆》、《驛站長》、《村姑小姐》、《戈琉辛諾村源流考》、《羅斯拉夫列夫》、《杜布羅夫斯基》、《黑桃皇後》、《基爾沙里》、《埃及之夜》、《上尉的女兒》、《賓客聚集別墅》、《我們在別墅里度過了一晚》詩作《巴奇薩拉的噴泉》,《致大海》,《致恰達耶夫》,《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遲開的花朵更可愛》,《假如生活騙了你》,《我曾經愛過你》
普希金名言沒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靜。 法律之劍不能到達的地方,諷刺之鞭必定可以達到。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普希金畫像及其紀念雕塑和廣場(10張)敏感並不是智慧的證明,傻瓜甚至瘋子有時也會格外敏感 不論是多情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傾聽著年輕姑娘的歌聲,老人的心也變得年輕。 年輕的良知像晴天一樣明潔。 等青春輕飄的煙霧把少年的歡樂裊裊曳去,之後,我們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東西。 愛惜衣裳要從新的時候起,愛惜名譽要從幼小時候起。 世界的設計創造應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謀取金錢,人並非以金錢為對象而生活,人的對象往往是人。 被你那纏綿悱惻的夢想,隨心所欲選中的人多麼幸福。 我曾經愛過你:愛情,也許 在我的心靈里還沒有完全消亡,但願它不會再打擾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難過悲傷。 我曾經默默無語、毫無指望地愛過你,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 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 但願上帝保佑你, 另一個人也會象我愛你一樣。
編輯本段普希金誕辰二百周年獻辭作者:田國彬 1998年6月寫於北京該詩在1998年6月22日在普希金研討會上朗讀過,同月27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文廣播。1999年被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普希金與我》的紀念文集中,同年在俄羅斯翻譯發表,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贊揚。 第一節 普希金啊,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你看到了嗎? 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在為你舉行隆重的祝壽典禮? 普希金啊,俄羅斯不朽的文壇巨匠,你聽到了嗎, 整個進步人類都在向你問候,都在向你表達敬意? 普希金啊,俄羅斯詩歌永遠不隕落的太陽, 歷史的褒獎,可使你感到歡慰,可使你感到欣喜? 普希金啊,愛情的歌手,追求真理和自由的鬥士, 人民的愛戴,可否消除你的憂傷,趕走你的孤寂? 誠然,令人遺憾,你只走過三十八年短暫的旅程, 然而,你卻在輝煌的史冊中,在人民的心中活了兩個世紀! 第二節 誰會忘記你那看坎坷多難而又輝煌壯麗的一生, 誰會忘記你所經歷的愛與憎、血與火、生於死的洗禮! 你用智慧和靈感耕耘了俄羅斯文學的沃土 你用鮮血和生命滌盪了俄羅斯專制暴政的腐朽勢力, 你面對著冷漠、嘲笑、誹謗、流放、迫害、背叛和清貧, 你永不停息地戰斗和歌唱,你永不休止地沖鋒和進擊。 誠然,一顆罪惡的子彈奪走你那如火如荼的生命 誠然,專制獨裁者和惡棍窒息了你那創作的鼎盛時期 然而,你卻走進了歷史的聖殿,走進了人民心靈的天國 看!你嚮往的那顆迷人的星辰早已經高高地升起! 第三節 新老沙皇、高官顯貴、僧侶貴族、文壇小丑、愚妄之徒 哪個不懼怕你的詩篇,哪個不在你的短劍前顫栗? 偉人先哲、平民新秀、孤男寡女、「多餘之人」、囚徒強盜 哪個沒有走近你動聽的豎琴,哪個沒有收沒進你迷人的蘆笛? 愛情的悲歡、人生的離合,哪件事不撥動你那火熱的心弦, 祖國的命運、人民的疾苦,哪件事不引起你的悲歌和嘆息? 你熱愛人民、親近人民,你是人民的歌手,你是人民的喉舌, 你憎恨暴政和奴隸制,你是沖鋒的勇士,你是舊世界的叛逆! 你向俄羅斯和世界的文學寶庫捧獻了四百多萬字的瑰寶。 你向歷史,你向人民捧獻了八百多萬行瑰麗詩篇的厚禮! 第四節 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民族教育,都閃耀著你智慧的光芒, 高山大川、城市鄉村、劇場舞廳都留下了你光輝的足跡, 長詩短歌、詩劇童話、小說散文、評論札記、游記書簡…… 哪一種文學形式不是你譜寫理想之歌和傾吐心聲的園地? 頌歌哀曲、諷刺批判、戲謔笑罵、呼籲告誡、怒斥聲討…… 哪一種創作方式不是你得心應手的工具和運用自如的武器? 你大膽地邁進,沖破了古典主義和舊浪漫主義的落網和羈絆, 你勇敢地跨越,從模仿到獨創,從浪漫主義跨越到現實主義。 你是俄羅斯文學的燈塔,你是俄羅斯人民的靈魂和驕子, 二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你卻開創了俄羅斯文學的新世紀! 第五節 你在大自然中凈化了靈魂,你在人民的苦難中陶冶了情操, 你在尋求真理中磨礪了鬥志,你在時代的洪流中汲取了勇氣, 你渴望盜取西方先進的思想的天火來燒毀俄羅斯的暴政, 你渴望汲取東方古老文明的聖火來澆灌俄羅斯飢渴的大地; 西班牙人的斗爭,法國革命的烈火都燃燒著你那火熱的心靈, 普加喬夫被鎮壓,十二月黨人的失敗都給你帶來創作的主題, 反對拿破崙衛國戰爭的勝利給你注入了愛國主義的激情, 你呼喚自由,你呼喚光明,你呼喚仁愛,你更呼喚真理; 「你是俄羅斯凄涼而又陰沉的天空中升起的一輪新的太陽」 你的著作是「俄羅斯的網路全書」、「處處洋溢著時代的氣息」! 第六節 你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俄羅斯人民堅貞不屈的性格, 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俄羅斯民族風情,大自然風光的綺麗, 你向整個人類展開了俄羅斯人民堅強不息的歷史畫卷: 彼得大帝的子孫歷來都勤勞智慧、堅忍不拔、英勇無敵! 你在不同信仰的國度里播下了追求光明和友愛的種子, 你庄嚴宣告:俄羅斯人民酷愛自由、仁愛、和平和真理, 是啊,是你把俄羅斯文學從宮廷象牙塔里拉向人民大眾, 是你把俄羅斯人民的象徵:高昂著不屈的頭顱放眼新世紀! 是啊,是你把俄羅斯文學推到世界文學先進的行列, 從而使世界文學寶庫的瑰寶更加豐富多彩和輝煌壯麗! 第七節 普希金啊,你崇敬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經典哲學家和孔夫子, 你從童年時代起就迷上了中國建築藝術的詩情畫意, 你一直嚮往古老的神州,一直嚮往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你渴望了解中國,竟然讀了八十二種有關華夏的書籍, 你在你的著作中不止一次提到這個「禮儀之邦」的古國, 一八三〇年你曾上書懇求到這塊聖土來訪問,來游歷。 我想你是要來探尋古老中國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 我知道你是要來發掘創作的題材,要來傳送真正的友誼, 但是,殘暴的沙皇懼怕你到國外傳播你的叛逆思想, 不準你踏出國門,你一生被牢牢地囚禁在暴政的牢籠里。 第八節然而,偉大的歌手啊,請你不必為此事感到遺憾和哀傷, 你那高亢的歌聲早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傳唱了一個世紀, 你的名字早已經成為聯結中俄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 你的作品早已經成為中俄文化交流彩橋上五光十色的燈霓。 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把你看成傳播光明和真理的天使, 把你一首首戰斗的詩篇,當做沖鋒的號角,戰斗的武器, 不管是軍閥混戰的時期,還是在革命最艱苦的年代, 不管是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還是在解放戰爭的凱歌里, 中國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在研討和捧讀你的光輝著作, 是你給中國文壇送來一面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大旗! 第九節 當家做主的中國人民任何時候都不曾忘記你那迷人的歌聲, 對你懷著感激和崇敬之情,向你表達了深情和厚意: 唯一的一位外國詩人的紀念碑矗立在上海的汾陽公路上, 這是中國人民給你的最高獎賞,接待你的最隆重的禮儀! 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都把你當作自己的詩人,知心的朋友, 你享受著愛戴和崇敬,在外國作家的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你的作品在中國出版的版本之多、譯本之多、銷售量之大, 有哪一位外國作家或詩人可與你並駕齊驅、競相匹敵! 你在中國幾代人的讀者、崇拜者、翻譯者誰能數清有多少? 改革開放的中國永遠熱愛你、永遠需要你、永遠崇敬你! 第十節 為什麼你會擁有那麼多的研究者、愛好者、追隨者和讀者? 為什麼你的著作會傳播那麼廣,會產生那麼大的威力? 因為你那高尚正直的人格令人們無比地愛戴和無限憧憬, 因為你那不屈的戰斗精神給了人們追求真理的感召和啟迪, 因為你那光耀奪目的文采給了人們無限的激情與靈感, 因為你那淵博的智慧能夠產生發人深省催人奮進的動力。 捧讀和翻譯你那輝煌的著作,使人們的心靈得到升華, 研討你那壯麗而不朽的人生,使人們了解了人生的真諦: 要向你那樣永遠孜孜不倦地耕耘、創作和無私地奉獻, 要向你那樣永遠不屈不撓地拼搏,生命不止,戰斗不息! 第十一節 時光老人推著地球圍著太陽又不停息地運轉了兩百圈, 人類也隨著時光老人的腳步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紀。 時代在飛躍,歷史在前進,科學在發展,文明在進步, 然而你擁有的讀者增加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 時代在變化,生活在變化,時尚在變化,觀念在變化, 然而你那光輝不朽的著作依然那麼令人心醉和神迷。 因為你唱出了人民的心聲,你唱出了真善美神聖的頌歌, 因為你揮舞著真理的利劍戳穿了假丑惡那張偽善的畫皮, 因為你在俄羅斯的歷史中永遠在為真理而奮斗, 因為你在人民心中的天國中歌唱者永遠不曾停息! 第十二節 如今,你的名字和光輝的著作不僅傳遍了整個俄羅斯, 而且也傳遍了神州的山川,也傳遍了五洲四海的大地, 如今,全世界各個角落用一百五十多種文字翻譯你的著作, 普希金的愛好者、研究者、讀者何止幾千萬,幾個億! 歷史的洪流沖不倒你那座用智慧鑄造的永恆的紀念碑, 時代的風雲洗不掉人民對你親切的關懷和無限的敬意, 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你,歷史和朋友不會忘記你, 你永遠活在歷史的光輝冊頁中,你永遠活在人民的心裡, 愛情的頌歌啊,你屬於俄羅斯,屬於中國,屬於全世界, 真理的鬥士啊,你屬於歷史,屬於今天,屬於新的世紀! 第十三節 時代前進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歷史的車輪永遠不會倒轉, 人類理想的翅膀永遠不會折斷,世界永遠都會出現奇跡。 誰為推動時代的前進和歷史的發展建立不朽的功勛, 他就會永遠活在人類的史冊中,永遠活在人民的心裡; 誰敢愚弄人民,嘲笑歷史,製造災難,蔑視人類的尊嚴, 他就必然會遭到歷史的審判,必然會遭到人民的唾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最公正最無私的歷史的見證人, 歷史,只有歷史才具有最至高最無上的審判的權力, 這就是歷史識別假丑惡和懲治邪惡的不可抗拒的辯證法, 這就是人民判斷真善美和弘揚正義的不可戰勝的邏輯! 第十四節 敬愛的天才啊,你的預言已經成為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 敬愛的先哲啊,你的理想已經化作了一個個驚人的奇跡, 請你相信,強權暴政一定會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化為灰燼, 請你相信,嶄新的世界必然會在人民耕耘的土地上崛起! 那時,再也聽不到人民在殘酷暴政下一聲深痛苦的呻吟, 那時,人類的家園再不會有自相殘殺和塗炭生靈的戰火硝煙, 那時,世界上只有文明、進步、發展、繁榮、和平和友誼。 到幸福的時刻,請你偕著詩歌女神繆斯和伴著酒神巴克斯, 一起來參加新世界的慶典,一起來參加歡慶新世紀的奠基! 這首詩歌生動而形象的總結概括深化了普希金的一生,表達出作者的崇敬之情。

3. 我想開始閱讀俄羅斯文學。首先要讀什麼好書

我假設你不懂俄語,這顯然是最佳的情況下閱讀俄羅斯點燃。有鑒於此,我強烈推薦理查德·佩維爾和拉里薩Volokhonsy所有以下書籍的翻譯,大多數學者認為其最忠實的翻譯(法國可以壓倒性的戰爭與和平,但堅持下去,因為托爾斯泰並不想讓他的讀者懂法語),也是最美麗的(除了他們翻譯的《死靈魂》——它糟糕得出奇)。我還將主要關注俄羅斯小說,因為它們a)是進入俄羅斯文學世界的最佳入口,b)有比詩歌更好的翻譯,詩歌實際上不可能忠實地翻譯。

當你完成這個,你將不再是俄羅斯文學世界的新人!當然,有更多的地方去:果戈理死了靈魂(傘齒輪Guerney翻譯),普希金的尤金·奧涅金,索爾仁尼琴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屠格涅夫的父親和兒子,托爾斯泰的《伊凡的死》和阿Murat,當然一系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像惡魔,從地下指出,白痴,和青少年,但你會有一個基礎裝備來處理這樣的書。當然,這些只是小說;你可能會想用一些故事來補充這些閱讀材料,比如果戈里、契訶夫和屠格涅夫寫的故事。

請記住,市場上沒有任何譯本可以與佩弗爾和沃洛洪斯基的譯本相媲美,所以堅持下去:它們會帶來完全不同(而且非常出色)的閱讀體驗。

4. 蘇聯最著名的文學著作有那些謝謝

有奠基者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在我國知名度極高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
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的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等。

5. 俄蘇文學作品主要有哪些呢 選了個俄蘇文學作品選讀的選修課 想去找幾本書來看一下

高爾基《母親》,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
《青年近衛軍》《毀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
葉賽寧,愛倫堡,阿*托爾斯泰的作品
這些是比較有名的。你可以先看這些。具體的等開始上課再說。

6.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著名代表作有什麼和什麼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著名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1、《戰爭與和平》

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2、《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

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里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復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

(6)俄羅斯文學書籍有哪些擴展閱讀:

托爾斯泰創造了史詩體小說。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庄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

他善於駕馭多線索的結構,千頭萬緒,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突破小說的「封閉」形式,波瀾壯闊,像生活那樣無始無終。

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只在於再現宏觀世界,而且還在於刻畫微觀世界。在世界文學中空前地把握心靈的辯證發展,細致地描寫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並且深入人的下意識,把它表現在同意識相互和諧的聯系之中。

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的,它突出表現在性格塑造上。如實地描寫人物內心的多面性、豐富性和復雜性,不只寫其突出的一面或占優勢的一種精神狀態。不隱諱心愛人物的缺點,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閃現的微光。

不粉飾,不誇張,不理想化或漫畫化,總是藉助真實客觀的描寫,展示其本來面目,從而於平凡中見偉大,或者相反,於平凡的現象中顯示其可怕。描繪性格的發展和變化,自然渾成而不露斤斧痕跡。

托爾斯泰的風格主要特點是樸素。力求最充分最確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雖然在藝術上要求嚴格,卻不單純以技巧取勝,不追求形式上的精緻,也不迴避冗長的復合句,而只尋求最大的表現力。

晚年的時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簡潔,不寫感受的整個過程,只寫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環節;有時採取戲劇的方法,通過行動和對白來表現。不寫性格的順序發展過程,而寫突然事故引起的決定性轉變。

在結構上,為了表現人物的醒悟,常常採用倒敘的方法;為了集中,長篇小說也不再用多線索,而用單線索逐漸展開的方式。在語言上,則力求質朴簡練和淺顯易懂,接近民間故事。

7. 蘇聯最著名的文學著作有那些謝謝

1、《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是俄國諷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品於1836年發表。故事描寫紈絝子弟赫列斯達可夫與人打賭輸得精光,正一籌莫展,從彼得堡途經外省某市,被誤認為「欽差大臣」,在當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鬧出許多笑話。

作品改變了當時俄國劇壇上充斥著從法國移植而來的思想淺薄、手法庸俗的鬧劇的局面。《欽差大臣》果戈理用喜劇這面鏡子照出了當時社會達官顯貴們的丑惡原形,從而揭露了農奴制俄國社會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動。

2、《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創作於1863—1869年。

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作者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壯闊史詩。

《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贊揚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

但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3、《卡拉馬佐夫兄弟》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通常也被認為是作者文學生涯的巔峰之作。

《卡拉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羅斯信使》雜志上連載了將近兩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並於1881年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

該書改變自一樁真實的弒父案,描寫老卡拉馬佐夫同三個兒子之間的尖銳沖突,以及弒父案件的法庭審判。

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樁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

但深層次上,這是一幕關於人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情慾、信仰、理性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劇主題。

4、《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名著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文學書籍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