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教父1.2.3都是一個導演和編劇嗎
導演都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他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作品的風格宏大庄嚴並帶有深刻的哲理思考與批判,因而比較難懂。教父三步曲是他的代表作,其他還有《戰爭啟示錄》,《斗魚》。 教父三步曲匯集了三個美國歷史最優秀的演員 羅伯特.德尼羅 阿爾.帕西諾 馬龍.白蘭度 這一套電影是每個影迷,電影人必看必研究的作品
編劇: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馬里奧·普佐Mario Puzo
教父的編劇獲得奧斯卡獎1973 最佳編劇獎 : 馬里奧·普佐Mario Puzo
B. 斗魚俄羅斯教父是干什麼的他為什麼有那麼多妹子
在俄羅斯做直播了,妹子是直播需要,節目效果
C. 俄羅斯黑幫教父伊萬科夫,他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
2009年,維雅切斯拉夫-伊萬科夫遭槍殺身亡,連續幾天成為新聞的頭條。但是他對黑手黨發展與擴大所做出的貢獻,稱得上“教父”的名譽。
D. 俄羅斯黑幫教父伊萬科夫,為何會有一個「小日本」的稱號
俄羅斯的黑幫教父伊萬科夫全名維雅切斯拉夫·伊萬科夫,做為俄羅斯最知名的黑幫教父,他有著一個“小日本”的稱號,這個稱號的由來竟然是因為他長著一副亞洲人的臉。之後的不久,伊萬科夫帶領10多個骨幹分子決定離開俄羅斯,來到了美國紐約打拚天下。輕而易舉的,他就將俄羅斯社區完全納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而初到美國時他只有十幾個手下,但是很快就已經發展到了近千人。為了得到美國永久居留權,他通過虛假婚姻得到了美國國籍,並且辦理了假護照經常回到俄羅斯去“開會”。在他被FBI指控判刑之後,被引渡回了俄羅斯,但隨著目擊證人被威脅下,他很快被當庭無罪釋放。
E. 電影《教父》的導演是誰他還有哪些經典的作品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是一部由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影片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馬龍·白蘭度)、最佳改編劇本獎(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以及第30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1982年至83年,他執導了影片《心上人》、《斗魚》、《局外人》等影片,但都反響平平,八十年代的科波拉因此一蹶不振。但是,經歷大劫的科波拉還是挺過了難關。
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導演,拍的電影都很經典。
F. 什麼是教父和教母
教父和教母指為基督教禮儀中受洗兒童的作保人。
在古時,嬰兒或兒童受洗後,教父或教母會教導受洗者(即教子)在宗教上的知識,而如果教子的雙親不幸死亡,教父母有責任任去照顧教子。
教母(或教父)可替受洗者申明信仰,可替代無能力的父母教育兒童。教父教母制起源於受洗成年人受洗應有主教所認識的一名教徒陪同並為之作保的習俗。各教會對教父、教母要求不一,有的只要求有教父或教母一人,有的要求有教父教母各一人。
(6)斗魚戶外俄羅斯教父是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後世的人對這些教父之所以重視,除了因為他們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之外,更因為他們對後代基督信徒的信仰和教會的生活發生決定性的作用。
教父和教母最基本的使命和任務便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所以,他們必須把過去珍貴的和正確的事物傳遞給後來的人,也要把前人錯誤的、失敗的經驗告訴教女教子,以免他們重蹈覆轍。
洗禮的方式在現在很少進行,親生父母會容許自己的小孩子長大一點,比較懂事的時候才自願地作出選擇他們喜愛的教父母。
在俄羅斯或東歐其他的地方,替親生父母的小孩子進行洗禮一般都不會當作一種負擔,反而是被當作一種榮譽來看待。通常父母在自己的密友或者是所信賴的人內,為兒女選擇合適的代父母。基於信念跟羅馬天主教不同,通常新教並不多實行這個儀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父
G. 斗魚主播俄羅斯教父是什麼身份為什麼有那麼多俄羅斯妹子
就是普通人,身邊毛妹都是花錢雇的,不給錢誰來給你直播,就這么真實
H. 尼古拉斯凱奇和梅格萊恩的檔案
姓名:尼古拉斯-凱奇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4.01.07
英文名:Nicolas Cage
星座:摩羯座
血型:
嗜好:
身高:183cm
國籍:美國
人物簡介:尼古拉斯·凱奇 (Nicholas Cage)
具義大利血統
學歷:通過美國G.E.D測驗念比佛利高中高二即輟學,之後在美國藝術劇院學演戲
尼古拉斯凱奇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科波拉的侄子。18歲那年,他在影片《開放的美國學府》中獲得了一個角色,次年他又參加了影片《山谷女郎》和《斗魚》的演出,其中《斗魚》由凱奇的叔叔科波拉執導。電影世家為尼古拉斯從影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壓力。「這個名字帶給我的包袱太大了,我要證明我不靠這個姓也可以在這一行出人頭地」。尼古拉斯在這一年將姓改為凱奇,以紀念他最喜歡的漫畫主角。
尼古拉斯凱奇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這一點。1990年,尼古拉斯凱奇在《我心狂野》片尾身著蛇皮夾克站在滾滾車流之上,演唱貓王名曲「LoveMeTender」成了電影史上的一個經典場面。
1995 年,他更憑借《離開拉斯維加斯》一舉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為一個好的角色,我可以將我的靈魂投入進去!」《勇闖奪命島》使凱奇在一夜之間就成了好萊塢又一位炙手可熱的動作片明星,此後的《變臉》、《空中監獄》精彩依舊。《蛇眼》與《8厘米》雖然不太成功,但凱奇的感覺依然出色。
「成熟之酷」放在尼古拉斯凱奇身上很是合適,狂放不羈的外表和堅毅的內心是他給人們的感覺。選擇HUGO BOSS作為著裝,凱奇的形象一直為人推崇。
從學生時代,他就在自己拍攝的幾部影片中扮演主角。當他在牛津攻讀英語的時候,22歲的格蘭特已經作為演員初獲得成功。畢業後他在一家保留劇目輪演的劇場工作,在不斷的表演中奠定了自己的風格。27歲時《商人》一片使他獲得1987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演員獎。星座:摩羯座
想合作的導演:昆汀泰倫狄諾(黑色追緝令)
想演的角色:教父中的吉米坎Jimmy Caan、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
想做的事:自己打造一部車子、開音樂公司、開漫畫公司
喜歡的收集:漫畫書、古典火車
喜歡的文學名著: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之《卡拉瑪助夫兄弟們》
喜歡的文學角色: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
欣賞的藝術品:琉璃、義大利車(會移動的雕塑品)
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母親、妻子、前女友(兒子Weston的媽媽)
偶像:勞勃狄尼諾、馬龍白蘭度、克林伊斯威特
家人:父親 舊金山大學比較文學教授 母親 舞蹈家
叔父 《教父》導演 祖父 NBC首席吹笛手
妻子:Patricia Arquette演員
兒子:Weston,與前演員女友Kristina Fulton所生;繼子:Enzo,為妻子與前男友所生
車子:林寶基尼1994年黑色、林寶基尼1971Miura SVJ、法拉利、雪佛蘭1967銀灰色
尼古拉斯凱奇1964年1月7日出生於美國加州,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科波拉的侄子。作為科波拉 家族的一員,他從小就在充滿音樂與書籍的環境中長大,並養成了喜歡觀察的習慣。在尼古拉斯十八歲那年,他在影片《開放的美國學府》中 獲得了一個角色,這是他從影的首部作品。「電影世家」的名號的確為尼古拉斯從影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次年他又參加與了影片《山谷女郎 》和《斗魚》的演出。《斗魚》是由凱奇的叔叔科波拉執導的影片。但同樣,尼古拉斯這個姓氏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壓力。「尼古拉斯科波拉這個 名字其實帶給我很多困擾。我沒有辦法象平常人一樣去參加試鏡,這個名字帶給我的包袱太大了。所有的家庭成員對於我改名換姓的舉動感到 很難過,也頗不以為然,可是我要證明我不靠這個姓也可以在這一行出人頭地」。尼古拉斯在這一年將姓改為凱奇,以紀念他最喜歡的漫畫主角 。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電影年表
# 惡靈騎士 Ghost Rider (2007)
# 異教徒 The Wicker Man (2006)
# 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2006)
# 別惹螞蟻/螞蟻欺負者 The Ant Bully (2006)
# The Dresden Files (2006)
# Time Share (2006)
# 天氣預報員 The Weather Man (2005)
# 戰爭之王 Lord of War (2005)
#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2005)
# 國家財寶/驚天奪寶 National Treasure (2004)
# John Travolta: The Inside Story (2004)
#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 Tricks of the Trade: Making 'Matchstick Men' (2004)
# 命運之土 Land of Destiny (2004)
# 火柴男人 Matchstick Men (2003)
# 大衛·戈爾的一生/命懸一線 The Life of David Gale (2003)
# Intimate Portrait: Vanessa Marcil (2003)
# Lisa Marie Presley: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3)
# A&E Biography: John Travolta (2003)
# The Code Talkers: A Secret Code of Honor (2003)
# End of the Century (2003)
#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3)
# 桑尼/寶貝 Sonny (2002)
# 改編劇本/蘭花竊賊 Adaptation. (2002)
# 追風戰士 Windtalkers (2002)
# Hollywood Salutes Nicolas Cage: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2002)
# 2002 MTV Movie Awards (2002)
#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001)
# Italian Soldiers (2001)
# 2001 ABC World Stunt Awards (2001)
# Christmas Carol: The Movie (2001)
#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1)
# 吸血驚情/我和僵屍有份合約 Shadow of the Vampire (2000)
# 居家男人/住家男人 The Family Man (2000)
# 急速60秒/驚天動地60秒 Gone in Sixty Seconds (2000)
# Welcome to Hollywood (2000)
#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2000年MTV電影頒獎典禮 2000 MTV Movie Awards (2000)
# 替代情人/穿梭鬼門關/穿梭陰陽界/午夜速殺 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9)
# 八厘米 8MM (1999)
#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9)
# Intimate Portrait: Laura Dern (1999)
# 蛇眼 Snake Eyes (1998)
# 天使之城 City of Angels (1998)
# Junket Whore (1998)
# 變臉/奪面雙雄 Face/Off (1997)
# 空中監獄/驚天動地/罪犯的空中之旅/空中囚犯 Con Air (1997)
#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7)
# 勇闖奪命島/絕地任務/石破天驚 Rock, The (1996)
#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Clint Eastwood, The (1996)
# 死亡之吻/致命布局 Kiss of Death (1995)
# 遠離賭城/兩顆絕望的心/離開拉斯維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1995)
#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 第一夫人的保鏢/斗氣保鏢/保護泰絲 Guarding Tess (1994)
# 傾城佳話/愛在紐約/你也可能碰上的事 It Could Happen to You (1994)
# 天堂有難 Trapped in Paradise (1994)
# 黑白追緝令 Amos & Andrew (1993)
# 超級賭徒/連環計中計 Deadfall (1993)
# 拉斯維加斯的蜜月旅行/今夜你寂寞嗎?/拉斯韋加斯蜜月 Honeymoon in Vegas (1992)
# 西部紅石鎮/烏龍殺手/紅岩西區 Red Rock West (1992)
# 情挑野玫瑰/禁忌情緣 Zandalee (1991)
# 火鳥出擊 Fire Birds (1990)
# Instrial Symphony No. 1: 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1990)
# Tempo di uccidere (1990)
# 我心狂野 Wild at Heart (1990)
# 吸血鬼之吻/衰鬼愛人/吸血熱吻 Vampire's Kiss (1989)
# Never on Tuesday (1988)
# 月色撩人/發暈 Moonstruck (1987)
# 撫養亞歷桑那/寶貝夢驚魂 Raising Arizona (1987)
# Boy in Blue, The (1986)
# 佩姬蘇要出嫁/時光倒流未嫁時/帕姬·蘇結婚了 Peggy Sue Got Married (1986)
# 鳥人 Birdy (1984)
# 棉花俱樂部 Cotton Club, The (1984)
# 愛的召集令/情場新丁 Racing with the Moon (1984)
# 斗魚/雷鳴小子 Rumble Fish (1983)
# 山谷女孩 Valley Girl (1983)
# 開放的美國學府/雷吉蒙特高中的夏令時/油脂妹 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 (1982)
尼古拉斯-凱奇星路歷程
尼古拉斯-凱奇(原名尼古拉斯-科波拉),1964年1月7日出生在美國加州的一個藝術之家,他的父親是前舊金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奧古斯特-科波拉,他的叔叔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作為科波拉家族的一員,他從小就在充滿音樂與書籍的環境中長大,並對演戲、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17歲開始進入電影圈,為了不受叔叔名氣的影響,改從他喜愛的作曲家約翰-凱奇的姓。
1982年,尼古拉斯初次在影壇露面,在《開放的美國學府》中扮演一個角色。次年他又出演影片《村姑》和《斗魚》。1984年,在名片《鳥人》中,凱奇擔任了主角,充分展現了他那過人演技,開始為人們所矚目,該片1985年獲得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凱奇在該片中的表演受到了肯定,開始走向成功。在此後的幾年裡,他又拍了《棉花俱樂部》、《愛的召集令》、《憂郁男孩》、《佩吉蘇要出嫁》、《撫養亞利桑那》、《月色撩人》等影片,在這些影片中他對不同的角色的處理都極見功力,有著不錯的表現。
1988年,他在影片《吸血鬼之吻》中扮演了一位紐約雅皮士,後來變成了一個吸血鬼,該片堪稱是凱奇從影以來最為「過分」的演出。1990年他又演出了《火鳥出擊》和《野性難馴》。《野性難馴》有著詭異強烈的影像風格,及超現實的氣氛。片尾凱奇身著蛇皮夾克站在滾滾車流之上演唱貓王名曲 「Love Me Tender」一段更成了電影史上的一個經典場面。該片1992年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了凱奇創作的轉折點。
1995年對凱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他主演的《逃離拉斯維加斯》是一部成本僅有三百五十萬美元的小製作影片,凱奇投入的不只是他的靈魂,他更只是收取了微薄的片酬。在這部片中凱奇獲得的片酬只有他平常的十分之一!不過他那深入靈魂的表演卻使他贏得了一尊金光閃閃的奧斯卡金像,這是金錢所難以估量的,該片使他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男明星。之後他轉變戲路,向動作片進軍。他於1996年主演的動作片《絕地任務》使他躍身成為全球國際票房巨星,證明了他的戲路相當寬廣,是個貨真價實的奧斯卡影帝。1997年又以《空中監獄》和《變臉》雄霸暑期票房。尼古拉斯-凱奇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好萊塢又一動作派票房巨星。
有趣的是,高大挺拔的尼古拉斯-凱奇在動作片中總是驍勇善戰,上山下海、對付仇敵無所不能。不過,這位銀幕英雄,從小就患有懼高症,對高處有極深的恐懼感。患有懼高症的他居然是新一代的超人,將在電影《超人5》中扮演飛天遁地的超人,實在有夠諷刺。
經典代表作:
《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 at Ridgement High》1982)
《村姑》(《Valley Girl》1983)
《斗魚》(《Rumble Fish》1983)
《鳥人》(《Birdy》1984)
《棉花俱樂部》(《The Cotton Club》1984)
《愛的召集令》(《Racing with the Moon》1984)
《憂郁男孩》(《The Boy in Blue》1986)
《佩吉蘇要出嫁》(《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
《撫養亞利桑那》(《Raising Arizona》1987)
《月色撩人》(《Moonstruck》1987)
《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1988)
《火鳥出擊》(《Fire Birds》1990)
《野性難馴》(《Wild at Heart》1990)
《今夜你寂寞嗎》(《Honeymoon in Vegas》1992)
《西部紅石鎮》(《Red Rock West》1993)
《黑白追殺令》(《Amos and Andrew》1993)
《超級賭徒》(《Dead Fall》1993)
《第一夫人的保鏢》(《Guarding Tess》1994)
《傾城佳話》(《It Could Happen to You》1994)
《天堂有難》(《Trapped in Paradise》1994)
《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1995)
《逃離拉斯維加斯》(《Leaving Las Vegas》1995)
《絕地任務》(《The Rock》1996)
《變臉》(《Face Off》1997)
《空中監獄》(《Con Air》1997)
《歡迎來到好萊塢》(《Welcome To Hollywood》1998)
《X情人》(《City Of Angles》1998)
《蛇眼》(《Snake Eyes》1998)
《8毫米》(《8mm》1999)
《穿梭鬼門關》(《Bringing Out the Dead》1999)
獲獎記錄:
1992年以影片《野性難馴》(《Wild at Heart》1990)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1996年以影片《逃離拉斯維加斯》(《Leaving LasVegas》1999)獲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梅格萊恩/梅格·瑞恩 Meg Ryan
出生日期:
1961年11月19日
出生地點:
Fairfield, Connecticut, USA
原名:
Margaret Mary Emily Ann Hyra
身高:
173cm
作品集
演員 cast
1 The Tortilla Curtain (2006) ..... Kyra Mossbacher
2 女人領地 In the Land of Women (2006) .....
3 The Women (2006) .....
4 Showbiz Hissy Fits (2005) .....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5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2005) ..... Herself
6 拳壇小妹大/破網而出/拳壇小妹/繩外恩情/女拳至上 Against the Ropes (2004) ..... Jackie Kallen
7 Celebrity Naked Ambition (2003) ..... Sally Albright (archive footage)
8 裸體切割 In the Cut (2003) ..... Frannie
9 101 Most Shocking Moments in Entertainment (2003) .....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10 關於黛布拉·溫格 Searching for Debra Winger (2002) ..... Herself
11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A Tribute to Tom Hanks (2002) ..... Herself
12 美利堅向英雄致敬 America: A Tribute to Heroes (2001) ..... Herself
13 The 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 (2001) ..... Herself
14 隔世情緣 Kate & Leopold (2001) ..... Kate McKay
15 掛線未了情 Hanging Up (2000) ..... Eve Mozell Marks
16 The Making of 'Hanging Up' (2000) ..... Herself
17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Herself
18 生活的證據 Proof of Life (2000) ..... Alice Bowman
19 How Harry Met Sally... (2000) ..... Herself
20 The 7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8) ..... Herself - Presenter: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21 浮世男女 Hurlyburly (1998) ..... Bonnie
22 電子情書 You've Got Mail (1998) ..... Kathleen Kelly
23 天使之城 City of Angels (1998) ..... Maggie Rice
24 Making Angels (1998) ..... Herself
25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 Herself (uncredited)
26 不知不覺愛上你 Addicted to Love (1997) ..... Maggie
27 安娜斯塔西婭 Anastasia (1997) ..... Anya/Anastasia Nicholaevna Romanov
28 生死豪情 Courage Under Fire (1996) ..... Captain Karen Emma Walden
29 情定巴黎 French Kiss (1995) ..... Kate
30 浮華暫借問 Restoration (1995) ..... Katharine
31 當男人愛上女人 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1994) ..... Alice Green
32 愛神有約 I.Q. (1994) ..... Catherine Boyd
33 A Century of Cinema (1994) ..... Herself
34 西雅圖夜未眠 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 ..... Annie Reed
35 無情大地有情天 Flesh and Bone (1993) ..... Kay Davies
36 神魂顛倒第六感 Prelude to a Kiss (1992) ..... Rita Boyle
37 門 The Doors (1991) ..... Pamela Courson
38 "Captain Planet and the Planeteers" (1990) ..... Dr. Blight (1990-1991) (voice)
39 跳火山的人 Joe Versus the Volcano (1990) ..... DeDe/Angelica Graynamore/Patricia Graynamore
40 當哈利碰上莎莉 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 Sally Albright
41 D.O.A. (1988) ..... Sydney Fuller
42 龍虎先鋒 The Presidio (1988) ..... Donna Caldwell
43 懷夢之邦 Promised Land (1987) ..... Bev
44 驚異大奇航 Innerspace (1987) ..... Lydia Maxwell
45 Armed and Dangerous (1986) ..... Maggie Cavanaugh
46 壯志凌雲 Top Gun (1986) ..... Carole Bradshaw
47 "Wildside" (1985) ..... Cally Oaks (1985)
48 魂飛魄散 Amityville 3-D (1983) ..... Lisa
49 Amy and the Angel (1982) ..... Denise
50 "One of the Boys" (1982) ..... Jane (1982)
51 瓊樓舊夢話當年 Rich and Famous (1981) ..... Debby, 18 Years
52 "As the World Turns" (1956) ..... Betsy Stewart Montgomery Andropoulos #6 (1982-1984)
製片 procer
1 終極刺客 Desert Saints (2002) ..... procer
2 緣分沒法擋 The Wedding Planner (2001) ..... executive procer
3 迷失的靈魂 Lost Souls (2000) ..... procer
4 Northern Lights (1997) ..... executive procer
5 情定巴黎 French Kiss (1995) ..... procer
在好萊塢,默片時代的女明星瑪麗-平克馥曾享有「甜心」美譽。時至20世紀末,同樣以浪漫喜劇見長的梅格-瑞恩其「甜度」早已超過了老前輩。這位金發碧眼的女演員以她塑造的眾多可親可愛的「甜女」形象徵服了億萬觀眾,成為名符其實的新一代「甜心影後」。
有其母,必有其女
梅格-瑞恩1961年月11月19日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費爾菲爾德,從小在紐約長大。十五歲時,她的媽媽蘇姍為了自己的演員夢棄家而去,留下作中學教師的父親哈里撫養四個孩子。梅格能成為一名演員,也許是受了母親的影響,但兒時的這段記憶並不美好,她一直不能真正原諒自己的母親。
讀中學時,梅格是個品學兼優的女生,畢業後,她進了康涅狄格大學讀新聞專業,由於母親的關系,她那時就加入了「演員同業工會」,靠著在電視商業片中的兼職表演,來支付自己的學費。其間,梅格第一次「觸電」,1981年在喬治-丘克的影片《榮華富貴》中演了一個配角。不久,她中斷了學業,開始專業表演生涯。起初她只能在電視片中扮演一些小角色,為此她來到洛杉磯尋求發展。1986年的《壯志凌雲》使瑞恩開始受到關注,劇中她與安東尼-愛德華茲合作,扮演他的妻子。盡管角色無足輕重,但影片的成功卻為她鋪就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因為此後她的上鏡機會便大為增加。1987年她與丹尼斯-奎德在科幻片《零度空間》中合作,1988年在《D.O.A.》中他們再度相遇,銀幕上的「假戲」不久開始「真做」,由此有了好萊塢一段難得的良緣。1991年兩人結婚;次年他們的兒子傑克-哈里便出生了。
哈里遇薩利,瑞恩遇成功!
對瑞恩來說,1989年是重要的一年,在羅布-賴納的《當哈里遇到薩利》中,她第一次成了女主角,那熱力四射的迷人魅力大放異彩,影片一舉獲得成功,使梅格第一次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瑞恩極具天才的喜劇表演潛質被廣泛認可。接著,她與湯姆-漢克斯在《魔島仙蹤》中合作,盡管並不很成功,但卻是這對黃金搭檔共創輝煌的開始。1991年她在奧利弗-斯通的《門》中扮演吸毒的妻子,再次受到評論家的贊譽,進一步奠定了她「甜心影後」的地位。1993年在梅格又在黑色喜劇片《靈與肉》中大顯才華,以至於與她合作的丈夫奎德受到了冷落。同年,瑞恩重回浪漫題材,與漢克斯在《西雅圖夜未眠》中合作,這次的成功使她喜獲金球獎提名。1994年,她拍攝了一部浪漫喜劇《I.Q情緣》,扮演了一位可愛的女教授。而在《復興時代》和《當男人愛上女人》中瑞恩給觀眾帶來了一些更加戲劇化的新感受。
更甜!更高!更努力!
1996年,梅格-瑞恩在《生死豪情》中與丹澤爾-華盛頓合作,扮演一個海灣戰爭中的女兵,1997年《為你瘋狂》中則扮演復仇女郎;同年她還為動畫片《安娜塔西亞》配了音。1998年她與漢克斯在《郵件情緣》中合作,這是一部講述青年男女網路愛情的浪漫故事。她還與尼古拉斯-凱奇合作拍攝了《天使多情》,出演漂亮的外科醫生。在《浮世男女》中她嘗試著扮演了一個厭世舞女。2000年我們又看到她在《父女情深》與莉薩-庫卓和黛安娜-基頓有過成功的合作。
浪漫喜劇奠定了瑞恩成功的基礎,最終使她成為最受觀眾和評論家喜愛的女明星。盡管作為一名女演員她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才能、個性和勤奮,但瑞恩似乎並不滿足,1993年她建立了自己的影片公司「Fandango Films」,1995年,她製作了第一部影片《法蘭西之吻》,作為製片人還推出了一部超級驚險片《Lost Souls》。也許這位好萊塢的「甜心影後」並不想「一甜了之」,她正在試著努力創造更多的奇跡。
I. 求 俄羅斯搖滾音樂教父——維克崔的簡介
Виктор Цой(維克多-崔/Viktor Tsoi),Кино樂隊(電影樂隊)的靈魂人物,前蘇聯的搖滾英雄,在俄羅斯,象貓王、列農一樣成為文化符號,音樂風格明顯受到英美的早期搖滾影響,聽起來有點象Lou Reed那種早期朋克的感覺,又有象Joy Division式的自省,兼有俄羅斯音樂的沉重憂郁,而其內容則針砭時政,呼喚自由,尖銳而具有感染力。僅這些描述是難以表達出他們的音樂,俄羅斯在1999推出一套八位已故歌唱藝術家的郵票,維克多.崔位列其中,可見其影響。
巧合的是中國的搖滾教父崔健居然和他是同族,同姓,同齡,在同一個時代,同樣是從壓抑向開放的過渡期中開始了搖滾之路,在兩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居然出現兩位驚人相似的精神偶像,感嘆!遺憾的是一位英年早逝,一位早已磨平稜角。
維克多-崔1962年6月21日出生在哈薩克共和國克基烏爾達,父親是朝鮮裔崔東烈、母親是烏克蘭出生的瓦蓮齊娜-巴錫爾耶夫娜。
在他5歲時,全家搬到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日後在他去世後,從舊蘇聯獨立的哈薩克和俄羅斯之間,就他的國籍問題進行過爭論。最後這場爭論以國籍為俄羅斯,但標明出生地為哈薩克終結。不過至今哈薩克人很驕傲的認為維克多-崔就是哈薩克人,而且把他列為代表哈薩克的13名偉人之一。
對畫畫有著天賦的維克多-崔考上了謝洛夫美術學校,1974年在學校里和馬克西姆巴徐科夫組織了名叫「第六病室」的搖滾樂隊。但搖滾在當時的蘇聯體制下是被視為反國家歌曲,維克多-崔也因為演奏搖滾樂的理由被學校勒令退學。
除了畫畫,他在文學和音樂方面更顯示出過人的天賦,15歲就開始自己作詞作曲。
被美術學校勒令退學後,維克多-崔考上列寧格勒市立第61技術專門學校,學習木刻。在學校里遇到阿列塞-魯賓、奧列格-巴利斯基等人,1981年組織了名叫「加林和雙曲線」(Гарин и Гиперболоиды)的樂隊。在這個時期,遇到初戀情人阿魯卡基娜,嘗到了愛情帶來的酸甜苦辣滋味,《8年級女學生》就是為阿魯卡基娜所做。
在偶然的機會,維克多-崔遇到俄羅斯當代最出色的搖滾樂隊「阿科瓦里姆(Akvarium)」的主唱鮑里斯-格列本許科夫。在鮑里斯的影響下加盟搖滾樂隊協會,通過與其他著名搖滾樂隊的交流,更加豐富了自己的音樂元素。而對維克多-崔慧眼相識的鮑里斯不惜屈尊出任了維克多-崔第一張專輯的製作人。
當時因為奧列格-巴利斯基退出,維克多-崔組成了嶄新的樂隊,即成為舊蘇聯歷史上最偉大搖滾樂隊的KINO(意為電影)。在第一張專輯推出一個月之前,維克多-崔開始和馬蓮娜同居,馬蓮娜也出任了初期KINO的經紀人。和馬蓮娜的同居也有很多波折,最大的理由是馬蓮娜的父母一點也不喜歡這個沒有正當收入,又是黑頭發黃皮膚的朝鮮裔小夥子。
在艱苦的情況下終於完成錄音,1982年KINO的第一張專輯《KINO45》出世。後面的45據說是因為演奏時間共45分鍾,維克多-崔即興打上去的。不過第一張專輯沒有引起多大反響,維克多-崔的生活依舊拮據。因為搞搖滾,維克多-崔未能正式畢業第61技術專門學校,以結業的形式走出校門。
不過如今市立第61技術專門學校走廊正面,掛著最值得驕傲的畢業生維克多-崔的照片,整個學校里的裝飾幾乎都是維克多-崔的作品。
維克多-崔是個朝鮮裔俄羅斯人,上個世紀90年代,是他第一個把搖滾樂介紹到俄國,此時正值前蘇聯解體。那時的俄羅斯社會動盪不安,迷惘神態寫在青年人的臉上,狂野不馴的搖滾樂迅速成為了青年人的時尚和寄託。維克多·崔被稱為「俄羅斯貓王」,這位新的精神偶像死於一次車禍。莫斯科的青年人選擇阿爾巴特大街作為紀念歌手的場所,在擁擠的阿爾巴特大街,他們找到這面牆,把這里當成永久的祭奠之地。
1990年,蘇聯天王級搖滾歌手維克多·崔(蘇聯朝鮮族)發起成立全蘇無政府工團聯合會(崔很快意外去世),部分無政府主義者進入蘇聯全國總工會,成為工會官員。
J. 國際黑手黨的俄羅斯教父
從地理劃分上看,俄羅斯屬於西方,但這里的黑手黨卻與東方傳統的黑幫十分相似。以蘇聯解體為契機,俄羅斯迅速地出現了新的黑手黨,他們用不到2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西里人用100年時間走完的路。與西方傳統不同的是,俄羅斯黑手黨遵循著一套獨特的倫理規則,他們的領袖常常大半生都蹲在監獄里,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但意志堅定,智慧出眾,因此,他們在群體中具有強大的號召力,他們所領導的黑手黨也與東方人一樣,有著十分驚人的凝聚力。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俄羅斯黑手黨在世界各地發展出眾多的幫派。莫斯科郊外的黑手黨教父是一位行政首腦;「遠東幫」教父巴達捷夫,在哈巴羅斯托克建立了基金會;國家杜馬艾塞爾吉斯,在企圖脫離黑手黨時被黑手黨人暗殺;「伊里奇幫」教父弗蘭茨,是民主黨的議員。在這些本地幫派之外,更多的黑手黨則選擇到國外建立基地:彼德利克等13名黑手黨人將基地建在了德國,「車臣幫」教父魯斯蘭開辟了莫斯科與倫敦間的軍火走私通道。當然,最著名的還要算來自加勒比海的俄羅斯「小日本人」伊凡科夫,此人崛起於阿魯巴島,與美國及南美的黑手黨均有著十分深厚的聯系,他回到莫斯科後迅速成為俄羅斯黑手黨的領袖,組織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黑手黨家族。更值得注意的是,蘇聯解體時,大約有30萬軍人滯留在德國,他們迅速成為黑手黨網羅的對象,其中很多人最終加入了黑手黨。
俄羅斯黑手黨一進入世界,就以其大規模的綁架、暗殺和爆炸,給人們留下恐懼的印象。有時為了幾公斤的毒品,他們也會用坦克來運輸,其他像火箭筒這樣的武器則更是被經常使用。此外,他們的教父也極為講究葬禮的體面,例如,「頓河幫」教父、綽號「老闆」的科爾圖諾夫,就被葬在了著名的瓦爾科夫公墓。下葬時,有500名黑手黨人跟著他的靈柩,浩浩盪盪地穿越了繁華的街市,再現了當年西西里黑手黨教父死後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