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如何到俄羅斯創業

如何到俄羅斯創業

發布時間:2023-01-25 19:32:08

❶ 要到俄羅斯做生意,想帶10歲的兒子一起去,不知道能不能在俄羅斯上小學。需要什麼條件,每年多少錢。謝謝

假如你是自己的公司的話,就可以自己辦勞務簽證,假如你是掛靠別人的公司,或者是在市場上賣貨,就看市場給不給你辦工作簽證,有勞務簽證,因為上稅了,就享受公民待遇,你的兒子就可以上學了,俄羅斯的小學是免費的。

❷ 如何在俄羅斯做生意

一是從短期來看,因俄目前國內製鞋業生產萎縮,所以道。出口中低檔但質量好的產品將是佔領這一市場較為現實的方向。
二是從長期來看,可在俄羅斯建立合資企業,利用當地閑置的生產設備、多餘的勞動力及部分原材料進行合作生產。俄羅斯在製鞋業方面擁有較大的生產潛力,但因資金短缺,技術落後,一直無法形成規模生產。合資生產可幫助企業較順利地進口鞋仍是滿足俄國內市場需求的主要渠進入這一市場,同時進口原材料、設備均可享受免稅待遇,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近來,俄羅斯政府對建立合資企業也持鼓勵態度,認為這有利於振興民族工業。進行合作生產將是俄市場上各廠商之間展開競爭的一個主要方向。
三是在銷售形式方面可採取靈活機動的方式:合作連鎖形式或在生產上首先定位於中檔到中高檔范圍,即使難度很大也應堅持,因為這種機制是提升自己產品品牌形象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另一種機制是到現場陳列室聯系批發商和零售商:必須記住,今天的消費者更多注意的是流行並能理解剛出現的最新趨勢。如果是合資或利潤分成的情況,俄羅斯商人私人很難接受將股份移交給外國投資者,特別是在外資控制主要股份的情況下。曾經成功的中國企業通常都已與其合作夥伴以及當地機構達成正面的個人親善關系。
四是充分利用網路工具,加大彩購商的開發與分級管理。上半年,受到非典的影響,許多采購商取消了前往中國采購的計劃,使許多廠商受到沖擊,但仍然有許多中國生產廠商利用網路工具獲得許多商機,這也充分反映了網路工具在銷售方面的重要性。利用網路,可以定期向原有的采購商發送最新款式需求訂單,另外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以及BBS 等工具,開發俄羅斯新采購商。開發采購商時還必須做好采購商的分級管理,使銷售市場不會受到沖擊,也便於采購商的深度開發。
五是多參加俄羅斯的展會,俄羅斯行業組織經常會舉辦一些以紡織服裝、配件、鞋類為主題的行業展會,旨在促進國家間輕紡方面的商務合作。這樣的展會往往吸引很多大采購商前往尋找機會,也是供應商獲得大訂單較理想的途徑。

❸ 個人想到俄羅斯打工創業需要什麼條件

我有個朋友到俄羅斯,染上白粉了,現在介了,跟我們一起創業。所以我勸你還是不要去了。那不是好地方

❹ 在俄羅斯創業經營需要做哪些准備

個人經驗:

俄語不好可以先做做輕工業比如服裝,首飾,漁具,玩具等輕工業,現在來看市場還是很大的,利潤不低,而且投入資金,運輸啥的要求不高。

俄語好的直接開公司吧,今年做建材 汽配現在很賺錢,當然語言好,信息面就廣,機會就越大.

農產品沒接觸過,不過個人覺得有發展潛力!
餐廳現在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是飽和了,謹慎投資。

祝你好運!

❺ 想開個俄羅斯商品店,都需要什麼手續

開店流程十二條,總結了本人多年來對餐飲開店的認識及經驗。從項目選擇到開業促銷,都有詳細的介紹和個人意見。這里就開店流程知識談談我的心得,大家共同探討。
【開店流程之一】項目選擇
一直是新手最困惑的問題。那麼,讓專家來給你指一條道路。這里,為了表述方便,我們把項目進行歸納與提煉。那麼,最後出來的就是模式。項目,只是模式的一種具體形式。我用了很多時間研究餐飲業的模式,在分析了餐飲業的各種模式之後,發現了餐飲業盈利模式的規律。簡單來講只有大和小兩種。所謂大,就是有足夠的運作資金。以商業地產的角度切入閑置且有潛力的商鋪。一來不需要高額的轉讓費,二來面積夠大統租的成本很低,房租是餐飲業一塊最高的固定成本。統租的話,等於降低了這塊成本,利潤就從這裡面而來。這也就是那麼多的大型酒樓的一個主要的利潤點。但是就總投資規模而言風險較高,不推薦新手採取這種方式。所謂小,就是指在200平米以下,更多的建議在100平米以下。因為100平米以下不需要辦理環保許可證,可以省掉很多的開店成本和公關成本。如果你有機會看一下所有的餐飲百強的名單,可以發現裡面有近28%是做火鍋的。為什麼呢?原因有兩點:
1.火鍋店不需要後廚,最大化營業面積
2.模式簡單,讓顧客自己動手。
還有很多現在比較火爆的米粉店,也可以看成是火鍋店的模式的一個縮影。
還有一種更小,比如奶茶店,那種模式是優化版的餐飲模式,是將餐飲向零售模式的轉換,甚至可以說是半零售業態。新手請務必讀懂下面的這段話! 模式簡單才能夠讓操作簡單。操作簡單才能夠讓管理簡單。管理簡單才能夠降低管理成本對於新手項目選擇的建議。
1.面積小。
2.模式簡單。
3.半零售業。
綜合以上三點的為佳。
【開店流程之二】投資預算開店費用
1
房租:不同城市不同商圈不同面積不同位置租金單價*均不同餐飲最重要的就是選址。租金單價=每天每平方的租金,寧要市區20元租金單價的商鋪,也決計不能要郊區2元租金單價的商鋪。因為足夠的人流量才是營業額的基礎,需要你自己去了解並計算一下。
2
裝潢:不同定位不同面積會影響總費用,一般按每平米單價計算。如果按照高中低端來區分,工程造價高端每平米單價大約2000以上,中端單價1000-2000,低於1000的就算低端了。高中低端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與項目本身貼合。
3
證照:不同城市不同規模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一線城市5k-2w,二線城市2k-5k,這塊費用在一線城市尤其會有變數。因為審核比較嚴格,因此相應的需要潤滑劑的支出也就比較高,但也不應該太離譜通常不高於5w。
4
設備:先確定產品。根據產品的儲存、加工、製作等,配置不同的設備。
5
桌椅/餐具:根據店鋪面積和餐廳定位不同而不同,要注意的是桌椅餐具也應該和工程裝潢一樣和項目必須定位一致。
6
其他:比如電話安裝;各類雜項等。
END
【開店流程之三】如何起名
起名的思路:目標客戶。目標客戶是誰,男性還是女性,定位年齡段多少,月收入多少,喜歡哪些特色菜例,裝修風格例,整體色系例。好名字是一個好工具,令人印象深刻不斷想起。很多餐廳起名字比較失敗的原因是,起了一個業主個人非常喜歡的名字。但是這個名字顧客卻不喜歡,到底哪個更重要,毋庸置疑。
一個好名字是成功的開始;一個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名字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一個好名字是科學的分析與應用。
【開店流程之四】商圈評估
當前餐飲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商業地產競爭與模式競爭已經合二為一。餐飲業的盈利原因,已經上升到,模式與商鋪的匹配性。商鋪的選擇,既需要對於商業地產的專業知識,也同時需要對於餐飲運營的專業知識,二者缺一不可。KFC為什麼也有倒閉的店?那是因為好的模式選擇的商鋪所在的商圈變化了,而KFC因為是大企業,反而因為行動不便無法迅速適應。比如商圈需要小龍蝦,而KFC則短時期內不會有單店推出小龍蝦的可能。可以這樣歸納,項目與商圈的匹配度才是盈利的根本。很多的創業者只是滿腔熱情地想要開一家想要開的店,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市場需求,這也就是俗話說的閉門造車,所以成活率極低。而殘留成活下來的,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在之後不久而歇業。把閉門造車變成有的放矢,才是新手必須過的一個心理關,而商鋪選址則是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綜合評估與考量。只有這樣,能夠最大化地在前期規避風險。
【開店流程之五】商鋪租賃
1
1.要看商鋪房產證的原件:上面有該商鋪可作使用的范圍,有很多商鋪是不具備可作餐飲的資質。
2
2.向房東要裝潢免租期:不管你計劃裝潢成什麼樣,要告訴他你非常重視裝潢,需要大動工,免租期指簽約後開始的一段不需要支付租金的日期段。通常租約內的開始日期指免租期之後的第一天。
3
3.一般免租期為1個月:面積超過150平米的可以再往上加。因為你可以讓工程流程提前完成,利用好免租期內的時間來進行開業促銷,這段日子是不收房租的! 4.如果樓上就是居民樓:一定一定要三思。如果居民投訴你的排煙,有關部門會為了和諧,把你給和諧掉的!
4
5.租金的遞增:一般為第三年起每年遞增,幅度約為2-3%,也有5%的。
5
6.建議立馬用計算器計算一下:把遞增的金額計算出來,拉掉個零頭和房東談!
6
7.在工程測量排定以前不要匆匆簽房租合同:因為從簽字之日起就相當於開始計算房租了。
7
8.最佳狀況一定是:簽完合同之後馬上工程測量、設計、動工、可縮短整個工程周期。
END
【開店流程之六】裝潢設計
1
1.定位:裝潢設計的要點是,每個細節都以盈利為導向,為盈利服務。一個手指點出去,和五指握成拳頭打出去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定位源於整個項目的定位,對於經營者而言,就是賣什麼給誰。賣什麼就是產品,賣給誰就是目標客戶。
2
2.預算:需要綜合的是產品結構和價格結構,產品結構和價格結構的內容涉及很多,之後會有其他的章節具體敘述。比較合理的應當在3年內能夠從利潤里分攤掉首期的裝潢,這部分體現在財務報表損益表中。而對於初次創業涉足餐飲的新手而言,更重要的是規避風險。退一萬步講,萬一經營不善,設備可以搬走賣掉,裝潢是搬不走的(特有毅力挖出每片瓷磚的雷人除外)。所以,對於新手仍然建議不要投資太大,要充分考慮風險承擔能力,裝潢定位以低成本切入比較合適。
3
3.合理:這里的合理除了費用的合理,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布局的合理。布局的合理是指充分考慮動線,動線指運動的路線。比如走動路線操作路線,既要考慮顧客的動線,又要考慮員工的動線。
4
4.亮點:如果沒有亮點,這家餐廳的裝潢最多也就是過得去。亮點的作用是為了讓低成本的裝潢,讓人看起來沒有廉價的感覺,有感性的喜愛。-門頭的logo -整體的VI -一幅貼合的畫-廁所-一盆別致的植物-一個陳列架。
END
【開店流程之七】證照辦理
開餐廳辦理證照,俗稱三證換一證。先拿著商鋪租賃合同,去消防、衛生、環保部門審批,他們會派專人前來指導。根據他們的要求,結合工程設計進行平面圖改進。再報一次審批,沒有問題的話,便可以開始施工。等到施工完畢之前,提前與以上各部門溝通,讓其安排人員前來驗收。別忘記准備潤滑劑,各地區的尺度與要求及重點都不同。也有可能還是通不過,一定要持之以恆,驗收之後就是拿到以上的三證,消防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環保(又稱排污)許可證,再拿著辦好的三證去工商部門換取工商執照。
【開店流程之八】人員招募
1
通常來說,一家餐廳的人員包含三大類。
2
一是管理人員-比如店長;
在當地的連鎖企業找些具備潛質與能力的助理擔當。一來由於出身系統專業,二來培訓成本已經有人埋單。只要雙方就績效評估方式達成共識,一般都是沒有問題。
3
二是廚房人員-比如廚師;
直接與當地或者就近的烹飪學校直接聯系。一來解決了學校的就業問題,二來剛出校門的廚師對於投資商便於管理(這只是對廚師要求不高門店來說)。還有一點要注意,學校里一般漏教了一個關鍵的能力,就是核算每個產品的成本能力。對於有些非快餐型餐廳,產品成本的控制是個重要環節。不過,我們可以對其進行2-3天培訓完全合格。所謂合格,就是今後就算是推新品,廚師也能夠預算核算產品成本與毛利,方便進行財務管理。
4
三是服務人員-比如服務員;
每個地區服務員的要求不同,不過招募基本要有四個要素:
1.工作動機:是打算長乾的還是打個暑期工就閃人的;
2.標准意識:指管理人員以後規范其工作的理解程度;
3.服務意識:餐飲業畢竟是服務業,顧客就是上帝;
4.團隊意識:不需要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懶人。
END
【開店流程之九】設備采購
設備大致可以分成內場和外場兩大類:內場以產品製作為主;外場以環境服務為主;內場設備根據產品而定。先確定產品,然後從產品的進貨到儲存到加工到製作成品的每個環節配備需要的設備。產品一般有三種儲存方式:1.冷凍2.冷藏3.室溫所以,相應設備就需要。冷凍冰箱、冷藏冰箱、干貨架半加工需要的設備,比如:腌制機,豆漿機等。根據產品的不同製作方法,也就需要不同的操作設備。如果把產品簡單地分成[中餐][西餐]兩大類,中餐可以分成[蒸][煮][炒][炸]等。西餐可以分成[煎扒][焗烤][炸]等。全流程自己操作和廠商配送半成品操作,所需的設備也不相同。
【開店流程之十】原料采購
一般餐飲做成成品出售,都會需要主料、輔料、調料。目前石油價格持續上漲,物流成本越來越高。從成本考慮,建議的思路是。肉類,可以采購冷凍的,因為通常可以儲存18個月。生鮮類,1-2天采購一次。蔬菜類,因氣候原因會導致水分蒸發,所以每天辛苦采購加工啦! 過多的采購,會造成資金的積壓、產品的報廢、庫房的佔用。過少的采購,會造成產品的斷貨、顧客的抱怨、士氣的低落。合理的采購是一門綜合的科學,需要精密的計算。
【開店流程之十一】產品試做
當工程裝潢完成之後,所有設備到位,所有人員到位,所有原料到位。接下來重要的就是,把一些產品從原料開始,整個流程製作一次。產品嘛!當然作為一次員工激勵啦。
這樣做的目的:
1.分析設備器皿等物件的定位,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調整;
2.看一下員工的配合程度;
3.試試廚師手藝;
4.提升一下士氣。
【開店流程之十二】開業促銷
開業促銷的思路簡單來說就是,針對你的目標客戶,促銷你想要促銷,並且他們喜歡的東西。這里有三個要素:
1.目標客戶:比如通常你不會把DM發給背個書包的小朋友,必須發放到會到你餐廳來的這些目標客戶人群手裡。
2.他們喜歡:你的餐廳定位應該有個差異化(特色),你究竟是用產品來促銷還是價格來促銷。如果這些顧客喜歡產品你卻用價格促銷,或者這些顧客喜歡低價你卻用產品促銷這些方案都是不匹配的。
4
3.你所希望:每家餐廳就像大賣場,有些利潤高有些利潤低,你不可能促銷利潤極低,甚至可能虧本的產品吧!不然忙了一天賺不到錢還要虧錢,當然這里有個前提就是對於產品利潤率的計算。如果你連自己產品利潤率都不知道促銷的產品恰好是利潤率虧損的,那麼就到月底等著郁悶去吧!
如果您要開俄羅斯點的話,估計還要有額外的稅務證明,以及與俄羅斯的使館聯系證明,具體的信息您可以去當地的營銷總部門問下。

❻ 請問去俄羅斯經商的前途如何發財的機會大不大

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簡介

俄羅斯聯邦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最有經濟潛力的新興國家集團——金磚四國(BRICs)之一。俄羅斯資源豐富,科技發達,橫跨歐亞,擁有廣袤的市場。莫斯科是全俄投資環境最好、消費水平最高、吸收外資最多的聯邦主體。在商品流通領域,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經濟實力,已成為東歐等國家100多個城市的傳統集散地。而且俄羅斯的輕工日用消費品的銷售利潤非常可觀,基本保持在35%以上,遠遠高於其他中國傳統的外貿市場,這對全世界的生產廠商和外貿公司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和可觀的投資效益。2018年俄羅斯預算超過38億美元舉辦世界盃,將使體育場館、道路、機場、鐵路、旅館等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個大台階,將大大帶動國內的就業,而最核心影響的是旅遊產業,旅遊產業會拉動一系列包括運輸、零售、酒店等等很多的行業,這些都將進一步促進俄羅斯經濟的發展。改善安全狀況,安保水平、整治腐敗將同樣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和提升。
俄羅斯內需市場其實才剛起步,俄羅斯網路、個人計算機、汽車普及率都遠低於其它國家,還有很龐大成長空間。而輕工業等民生日用品市場更是空白,需求旺盛,購買能力強,是中國外貿最相鄰、拓展空間最大的戰略聯盟國。但由於俄羅斯打擊「灰色清關」讓中國商人的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我們的一些企業心中存在著很多對俄羅斯的誤解,對俄羅斯的法律和社會環境以及經營思路等認識不足,失去了很多外貿商機。
目前,歐美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庫存和訂單增長已經放緩,回補力度大幅度減弱,對中國的出口恢復性增長有不小沖擊。未來我國出口情況也存在部分不利因素。一是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歐盟的經濟依然受到主權債務危機的困擾;二是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升值壓力增大,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制約效應更加明顯;三是國內各項成本價格上漲推動勞動者工資上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增加了中國加工貿易的成本,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步減弱,未來出口同比增速將呈現逐步回落的態勢。提高發達市場的份額空間有限,並會加劇貿易摩擦,開拓新興市場,可以使出口多元化。而俄羅斯國家的輕工業極不發達,甚至在最近十五年內也還是需要依賴於大量的進口來滿足需求。
俄羅斯政府2007年制訂了莫斯科城市發展規劃、整頓外國移民和零售市場法令,逐漸關閉了莫斯科走「灰色清關」不合法的批發市場,其中包括最大的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剩餘的幾個不規范的批發市場也將在近期全部關閉。這些都使得中國商人主營的批發生意將全部轉移和轉變經營思路和方式。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繼續推動對俄貿易戰略的調整升級,更好地促進中俄兩國經貿關系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樹立全球戰略意識,進一步大力推動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十二五」新的起點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在義烏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由義烏實力雄厚的浙江世豐投資公司與莫斯科市政府控股40%的俄羅斯塔希爾(TASHIR)集團共同投資5億美元,規劃總建築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可設置1900多個商鋪的大型正規合法的商貿批發市場——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在俄羅斯應運而生。
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緊靠莫斯科正北的大環線公路(MKAD)82公里處主幹線,毗鄰里歐(RIO)購物中心、麥德龍超市和歐尚超市等知名商業區。交通網路發達,由莫斯科市內通往莫斯科1、2號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市內通往莫斯科州和其他州的高速公路主幹線正好經過市場前後。市場同時配備免費采購班車往回於市場和附近各地鐵交通主要出入口,為俄羅斯各地的采購商采購商品提供快捷安全周到的服務。
本項目依託大股東俄羅斯塔希爾集團遍布在俄羅斯的三四十家自有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的強大采購能力,為正規合法入駐的中國商品構建快捷銷售通道。尤其是項目得到了俄羅斯和莫斯科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俄羅斯東歐地區可以保證所有入駐經商企業和個人身份合法、經營合法、通關合法的國際化的商品展貿平台和俄羅斯東歐地區設立公司、經營、市場開拓等星級服務平台,是中國商品安全、合法、快捷搶佔俄羅斯及東歐市場的橋頭堡。

項目定位
項目定位以中國商品批發、展示交易、品牌推廣、采購訂貨、商務會展以及保稅倉儲物流、勞動配額申請辦理、合法身份辦理、合法經營辦理、合法清關服務、全面法律、財務、金融服務以及物流配送等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平台。依託完善成熟的商業配套設施和入駐產品推廣采購優勢,以低運營成本、最優惠的相關政策、最安全快捷的服務形成一條完整的貿易產業鏈,給客戶以最理想的投資回報。

項目優勢
背景優勢——本項目由義烏實力雄厚的浙江世豐投資有限公司與莫斯科市政府控股的塔希爾(TASHIR)集團共同投資興建和管理運營。充分融入中西貿易文化習俗,確保項目所有入駐市場的中國經營者無後顧之憂。
區位優勢——位於莫斯科市區環線旁,緊靠里歐購物中心、麥德龍、歐尚大型超市,周邊布局成熟,商業氣氛非常濃厚。通往莫斯科1、2號國際機場、莫斯科其他州的高速均匯集於此,項目區位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政策優勢——項目得到了中俄雙方政府機構的全力支持。在國內享受對外投資、考察、宣傳、市場拓展等相關補貼政策,在俄羅斯享受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最優惠關稅及莫斯科市政府的優惠稅收政策,為中國入駐企業迅速搶佔俄羅斯及東歐市場提供最有利的競爭條件。
配套優勢——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配套有自己獨立的海關監管保稅庫、倉儲物流中心、生活舒適的公寓宿舍樓以及大型的停車場,並設有通往各主要地鐵口的接送采購專車。以專業化的現代商業管理模式、最優惠快捷的合法身份辦理、最強大的物流配送服務以及倉儲、金融、電子商務等配套為一體的服務體系,為所有入駐企業解除一切後顧之憂。
管理優勢——項目將區別於俄羅斯其他的散亂市場,將組建專業的市場物業管理公司和運營團隊,對市場進行星級管理和宣傳推廣專業運營,使市場在最短最快的時間興旺繁榮。
采購優勢——市場除了每年花巨資在俄羅斯進行有序宣傳推廣外,每年還將舉行大型的采購洽談會,本項目大股東俄羅斯塔希爾集團旗數十個大型購物中心將優先採購入駐商戶的商品,為入駐企業拓展俄羅斯市場迅速打開銷路。
融資優勢——入駐本市場的經營客商,根據入駐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本市場和銀行聯合考察後由本市場提供統一的銀行信用擔保,解決中國入駐企業的資金困難問題。
安保優勢——市場管理中心將成立由保安、律師、翻譯、俄內務部警察並聯合俄外交部領事司及使館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安全應急調度中心,所有入駐客商在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只要撥通緊急電話,調度中心將會在最快的時間內趕赴現場解決處理一切麻煩和危險。

項目招商類別
1、流行飾品(一樓)
各種流行飾品、工藝飾品、珍珠、寶石、水晶、鋯石等
2、鍾表眼鏡(一樓)
腕錶、懷表、工藝鍾、其他鍾、鍾表 、近視眼鏡 、其他眼鏡、防護鏡、時裝鏡、太陽鏡、隱形眼鏡
3、大型流通商(一樓)
各類專業和綜合的大型外貿流通企業
4、五金機電、五金工具、水暖五金、汽車配件用品(一樓輔樓)
五金工具、電動工具、手動工具、工量具、緊固件、泵閥管道、五金製品、水暖五金,汽車配件及用品等
5、紡織針織產品(二樓)
紡織面料輔料、家紡布藝、絎縫製品、床上用品、內衣襪業、手套圍巾、帽子、皮具皮革、皮帶及箱包等
6、文體用具、玩具、化妝品、日用百貨(二樓)
文化用品、體育用品、玩具、化妝品、包裝材料、雨傘雨具、塑料製品、圍裙 、檯布、保溫、保鮮用品、其他廚房用品(非五金)、衛生護理用品、清潔洗滌用品、清潔工具 、日用工具等
7、家居飾品、戶外旅遊休閑用品(三樓)
裝飾用花、相框、日用陶瓷、雕刻工藝、地毯、家居飾品、家居工藝品、戶外家私及旅遊休閑用品
8、家庭軟裝產品(三樓)
照明電器、燈飾燈具、地板、門業、衛浴陶瓷、牆紙、櫥櫃壁櫃、窗簾等
9、電子電料、家用電器(四樓)
取暖器、電暖器、電風扇、飲水機、凈水器及電熨斗、電吹風、豆漿機、電熱水壺、電壓力煲、電磁爐、電飯煲、榨汁機等廚衛家電;電腦及配件;刮鬍刀、剃須刀、手電筒、學習機、萬年歷、游戲機等電子產品;按摩器、健身保健醫療產品、;空氣加濕機、濕度調節器、空氣凈化器等。

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 地 址:義烏市稠州北路999號國貿大廈21樓2116室 電 話:0579-85069999 81573333
傳 真:0579-85375508

❼ 中國企業到俄羅斯投資應注意什麼

進入21世紀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被捲入到全球資本流動的潮流中。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發展中國家不再僅僅是充當國際投資的東道國,被動地接受發達國家的投資,而是成為國際直接投資母國,大規模對外投資,包括對發達國家投資。近幾年,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強。可以說,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興起與大發展,是當前國際資本流動領域最重要的現象之一。對這一現象的特徵及其形成機制,應當認真研究,認真思考。

一、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特徵
21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FDI)最直觀的特徵就是其迅速發展。表1顯示了2000年以來發展中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情況。數據表明,在網路經濟繁榮和跨國並購高潮的2000年,發展中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的1438億美元,大大超越了20世紀90年代600億~700億美元的水平。但隨著網路泡沫破滅和跨國並購落潮,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一路下滑,2003年降為359億美元。此後,經過數年調整,2004年和2005年投資再度大規模攀升,分別達到1128億美元和1175億美元,佔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3.9%和15.1%。2006、2007、2008這三年,發展中經濟體對外投資進一步增長,分別達到2153億美元、2855億美元和2927億美元,佔全球對外投資流出量的比重也穩定在15%左右的水平。

表1 2000年~2008年發展中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
單位:10億美元,%

區域/國家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非洲 1.5 -2.7 0.3 1.2 1.9 1.1 7.1 10.6 9.3
拉美和加勒比 60.0 32.2 14.7 15.4 27.5 32.8 63,6 51.7 63.2
亞洲 82.2 47.1 34.7 19.0 83.4 83.6 144.4 223.1 220.1
西亞 1.5 -1.2 0.9 -2.2 7.4 15.9 23.9 48.3 33.7
東亞 72.0 26.1 27.6 14.4 59.2 54.2 82.3 111.2 136.1
中國 0.9 6.9 2.5 -0.2 1.8 11.3 21.2 22.5 52.2
南亞 0.5 1.4 1.7 1.4 2.1 1.5 14.9 17.8 18.2
東南亞 8.2 20.8 4.6 5.4 14.7 12.0 23.3 45.8 32.1
大洋洲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發展中經濟體 143.8 76.7 49.7 35.6 112.8 117.5 215.3 285.5 292.7
世界 1244.5 764.2 539.5 561.1 813.1 778.7 1396.9 2146.5 1857.7
發展中經濟體的比重 11.6 10.0 9.2 6.3 13.9 15.1 15.4 13.3 15.7

數據來源:聯合國貿發會議《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2009年世界投資報告》。

新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發展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從單純綠地投資向跨國並購轉變。20世紀90年代,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多以較為初級的綠地投資形式進行,且主要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中經濟體通過跨國並購向海外進軍的步伐明顯加快,包括到發達國家進行跨國並購,收購發達國家的企業。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這一趨勢更顯著加強。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並購主要是由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以及金磚四國等發展中大國引領的,致使發展中經濟體跨國並購佔全球跨國並購的比重大幅上升。從金額上看,1987年~2005年間來自發展中經濟體的跨國公司在全球跨國並購中的份額從4%上升到13%;從並購數目上看,則從5%提高到17%。2006、2007年,發展中經濟體跨國並購走上高峰,2008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整個國際直接投資大幅度下滑,跨境並購也大幅度下滑。但是,從跨境並購交易額看,發展中國家在全部跨境並購中所佔的比重卻分別從2006、2007年的16%、13%上升到2008年的18%。這表明,2008年的金融危機重創了全球直接投資包括跨境並購的發展,但發展中國家所受的影響小於發達國家,表現為其在全部跨境並購中所佔比重明顯上升。
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發展的又一個顯著特點是投資的多樣性和投資動因的復雜性。通常,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是利用自己在技術、品牌和知識產權等其他方面的優勢進行投資。而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由於常常缺乏明顯的壟斷優勢,故投資基礎很多時候不是壟斷優勢的利用,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對於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國家的跨國公司來說,有可能利用相對優勢到其他發展中國家投資;另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則希望通過到發達國家投資並購學習和獲取發達國家的技術、知識、品牌、設備、人才等有形或無形資產;還有一些企業依靠政府的支持以及依賴文化和關系構成的優勢進行投資。此外,還有另外兩個因素推動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走向國外:一是許多發展中大國(如中國和印度)的快速增長使它們擔憂關鍵資源和經濟增長的投入會出現短缺,因而展開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海外投資;二是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在全球經濟而不是在本國經濟內活動,因此,對國際化抱有強烈願望。

二、從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看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新機制
中國作為亞洲發展中大國,又是金磚四國之一,在此次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與跨國並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發展中國家跨國投資與並購的典型代表。據統計,目前我國從事跨國投資與經營的各類企業已發展到3萬多家,遍及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2008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總規模年均增長70%以上,而以跨國並購形式進行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接近50%的水平。表2顯示了2002年~201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狀況。

表2 2002年~2010年中國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單位:億美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流量 27 28.5 55 122.6 176 256 418 433 178.4
增長率(%) - 5.6 93.0 104.7 43.5 45.5 58.6 3.6 43.9

註:*上半年數據。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及國家商務部網站。

近幾年來,中國對外投資不僅增長速度很快,更重要的是,在其迅速發展中呈現出一些新特點。這些特點,既代表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的新趨勢,也顯現出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的新機制。
(一)跨國並購迅速崛起,與綠地投資一起成為對外投資的主要形式
從1992年起,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入較快發展階段,1992年和1993年,投資金額分別達到40億美元和44億美元。此後,投資額有所回落。直到2001年,基本上在20億美元~30億美元間浮動。2001年,對外直接投資額大幅上升,高達68.85億美元,但此後又一直在30億美元~50億美元間徘徊。從2005年開始,對外投資才真正進入大發展時期,2005年達到創紀錄的123億美元。從2007年起,則每年都在200億美元以上,2008年為559億美元,其中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418億美元,2009年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為433億美元。
在分析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中,更應注意到的一個趨勢是以跨國並購方式進行的投資迅速發展,這表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對外投資已經擺脫了主要為綠地投資的初級階段,跟上了跨國並購的國際潮流。
就整個發展中國家的情況而言,2005年,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跨國並購中所佔的比重,按交易額為13%,按並購交易件數則達到17%。2006年,發展中國家跨境並購佔全球跨境並購投資的比重為16%,2007年降低為13%,2008上升到18%,2009年上半年則為16.9%[1]。從中國情況來看,2008年全部的559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中,以跨國並購方式實現的對外投資達到302億美元,佔54%。其中非金融跨國並購達到207億美元,佔全部跨國並購投資的68%。總體說來,中國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中以跨境並購方式進行的投資約占總額的一半左右。這雖然低於全球平均的80%左右的水平,更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幾乎100%的水平,但就中國本身而言,這一比例的增長速度非常迅速,接近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表3顯示了2008年發展中國家10起最大的跨境交易。其中,中鋁收購力拓的並購案可以列當年全球最大跨境並購案的第8位[2]。

表3 2008年發展中國家10起最大的跨境收購案
單位:百萬美元
收購方 所屬國家/地區 被收購方 所屬國家/
地區 交易額
中鋁公司 中國 Rio Tinto plc 英國 14284
中國聯通 中國 中國網通(香港) 中國香港 7785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標准銀行集團 南非 5617
淡馬錫控股 新加坡 美林公司 美國 4400
NNS控股 埃及 Lafarge SA 法國 4141
Evraz集團 俄羅斯 IPSCO公司 加拿大 4025
華能集團 中國 Tuas能源公司 新加坡 3072
未披露投資方 沙烏地阿拉伯 Oger電信 阿聯酋 2850
投資者集團 印度 SG國際機場 土耳其 2656
未披露投資方 中國 Avilco ASA 挪威 2501

數據來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資料整理。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全球FDI呈現大幅下降的態勢,2008年和2009年都以30%左右的幅度下滑,而同期中國的對外投資不僅沒有下滑,反而迅速增長。中國企業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展並購成為這一時期對外投資的新特點之一,也是使中國對外投資中並購比例大幅度提高的基本因素。
(二)對發達國家投資迅速增長,與對發展中國家投資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傳統上,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對外投資以到周邊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投資為主,其基礎是利用自身的相對優勢。這一狀況已為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理論所證明。至於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往往是小規模投資,以學習先進技術、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為主要目的,這同樣為發展中國家跨國投資理論中的學習模型和策略競爭模型所證明。
但是,以中國的情況來看,近幾年對外投資中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大幅度增加,且多是以大宗並購的形式進行的。表4顯示了到2008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前20位國家或地區的情況。

表4 2008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前20位的國家(地區)
單位:億美元
序號 國家(地區) 存量 序號 國家(地區) 存量
1 中國香港 1158.45 11 巴基斯坦 13.28
2 開曼群島 203.27 12 加拿大 12.68
3 英屬維爾京群島 104.77 13 蒙古 8.96
4 澳大利亞 33.55 14 韓國 8.5
5 新加坡 33.35 15 德國 8.45
6 南非 30.48 16 英國 8.38
7 美國 23.9 17 奈及利亞 7.96
8 俄羅斯聯邦 18.38 18 尚比亞 6.51
9 中國澳門 15.61 19 沙烏地阿拉伯 6.21
10 哈薩克 14.02 20 印度尼西亞 5.43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08年度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從表4情況可見,中國對外投資覆蓋的國家和地區雖然在不斷增加,但總體上呈現出兩個趨勢:一是集中於避稅地和有歷史地理淵源的地區;二是向發達國家直接投資多於向發展中國家投資。
中國香港地區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最為主要的目的地,佔全部對外投資存量的63%;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屬於典型的國際避稅港,吸納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近20%,合計超過80%以上。除去前三位特殊政策的國家(地區)和中國澳門以外,其餘16個國家中有7個發達國家,9個發展中國家。但從投資總額存量看,投向發達國家的投資占總額的57%,發展中國家佔43%,而且發展中國家高度集中於周邊國家和非洲等資源型國家。
(三)製造業投資與並購迅速發展,投資的產業結構走向高級化
在產業分布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集中於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服務業、采礦業和建築業。截至2008年末,製造業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份額最大,為31.3%,上述五大行業共佔78.5%。
在製造業中,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成熟產業技術適用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對外投資,這些投資大多投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著眼於相對優勢的利用和過剩產能轉移;另一種情況是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並購,雖然起點低,但發展較快。其中,一些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的海外投資和並購往往投向發達國家,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為主,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電子通信、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而國內企業並購發達國家的企業也往往是為了獲得對方的技術、知識、品牌、專利、設備、人才等有形和無形資產,通過並購建立核心競爭力。這類投資均屬於產業高級化的投資。近年來發生的許多海外投資並購案例都屬於這類投資,如過去幾年有名的TCL先後收購德國施耐德、法國湯姆遜的彩電部門和阿爾卡特的手機部門,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集團TFT-LCD業務,聯想收購IBM PC部門,上汽集團並購韓國雙龍汽車,海爾收購美國美克電器,以及金融危機以來發生的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廣州企業收購法國皮爾·卡丹,北汽收購薩博,吉利收購沃爾沃等。
(四)對外投資動因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對傳統投資理論提出挑戰
經典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不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大規模對外投資,而發展中國家跨國投資理論則強調相對優勢利用以及學習型投資。但是,近年來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大國)對外投資的全面發展和多元化趨勢,明顯超越了相對優勢和學習型投資的框架。從對外投資的多種形態來說,至少有三類動機在發揮作用:
第一種,以獲取國際資源、原料等為目的投資。發展中大國(後發大國)的經濟崛起必然產生對國際原料能源等的巨大需求,加工製造中心地位更使中國成為全世界的製成品供應者從而原料需求者。為保障獲得穩定的原料、能源,通過對外投資控制生產能力是一種必然選擇,這促成了大量的跨國投資與並購。
第二種,以利用相對優勢為目的投資。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後發大國的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在技術、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國際競爭優力。通過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乃至發達國家投資利用這些優勢,成為發展中國家企業「走出去」的主導力量之一。
第三種,以尋求壟斷優勢與核心競爭力為目的投資與並購。在早期,這類投資主要是通過在發達國家設立研發中心、實驗室等小規模機構,試圖接近產業技術中心,掌握最新技術發展趨勢。近幾年,此類投資進一步演變為直接收購某些國外企業或業務,獲得品牌、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以及生產設施、研發團隊、銷售渠道等有形資產,期望通過收購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國際競爭所需要的壟斷優勢,提升產業水平和競爭力。

三、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道路的一些思考
僅停留在特徵與機制的認識上是不夠的。一個具有理論意義的挑戰是: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的理論基礎與發達國家是否有所不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等後發大國)是否有可能走出一條不同於西方主流的對外投資道路?
任何經濟活動、經濟行為都是有其經濟理論基礎的。根據經典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企業之所以有必要、有可能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是因為一些企業具有壟斷優勢,如技術、專利、商標、品牌、規模、管理經驗、營銷技巧等。通過國際投資在更大范圍內利用壟斷優勢進而獲利,是企業國際化的基本動因,而這種優勢也是企業能夠克服海外投資的種種不利條件和額外成本,在競爭中擊敗當地競爭者的保證。也就是說,擁有壟斷優勢是對外投資的必要條件。
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迅速增長,而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一般說來並不擁有明顯的壟斷優勢。於是,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壟斷優勢究竟是不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缺乏優勢的企業為什麼大舉對外投資、跨國並購?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許多經濟學者開始研究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基礎問題,並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釋。
早期的解釋包括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 威爾斯的「小規模技術論」(該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具有一些特殊優勢,如小規模製造工藝、更適合發展中國家市場需求的技術等,這構成了發展中國家企業對外投資的基礎)、印度學者拉奧的「技術地方化理論」(該理論強調,發展中國家引進外資後對技術的吸收、改造和本地化、更適用的技術、發展中投資國與發展中東道國之間共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與基礎等形成一些特定優勢)、英國里丁大學的坎特維爾和托倫蒂諾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理論」(該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通過引進外國技術並不斷消化、吸收、改造,隨著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產業也不斷升級並在某些領域有了與發達國家競爭的能力,並沿著周邊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軌跡展開對外投資)等。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隨著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中國經濟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不斷出現。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包括「兩階段模式」、「學習模型」以及「技術擴散與策略競爭模型」等。「兩階段模式」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通常要經歷虧損階段(第一階段),然後在積累經驗、提高競爭力以後,才會進入獲得利潤的第二階段。「學習模型」將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稱為FDI-Ⅰ,將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投資稱為FDI-Ⅱ。FDI-Ⅰ實際上是一種學習型投資,其目的在於獲得發達國家的技術、知識、管理經驗等壟斷優勢。而FDI-Ⅱ是策略競爭型投資,具有一般意義的贏利目的。隨著投資的發展和積累, 對發達國家的投資會逐漸轉變為FDI-Ⅱ。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認為,傳統跨國公司理論只注意到利用壟斷優勢,而忽視了對外投資也是形成優勢的過程。跨國投資的過程既可以是發揮優勢的過程,也可以是尋求優勢的過程。
綜觀整個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發展,無論是傳統的以發達國家為背景的直接投資理論,還是試圖探索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基礎的新理論,實際上都是圍繞著「壟斷優勢」這一概念展開的。傳統理論將壟斷優勢看作對外投資的前提條件,而晚近的理論將壟斷優勢看作對外投資的目標和結果。據此,判定對外投資是否成功,前者主要看壟斷優勢利用得如何,是否帶來投資收益;而後者則要看是否獲得了壟斷優勢,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通過海外並購獲取壟斷優勢與核心資產的嘗試,可以說是上述理論的某種實踐基礎。不過,僅僅提出通過跨國並購與投資謀取壟斷優勢仍然是不夠的,因為並非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有能力展開這樣的投資,僅僅是少數發展中大國表現比較明顯。那麼,為什麼這些國家的這些企業可以展開優勢尋求型對外投資?在什麼條件下投資者才能真正獲得有價值的資產,並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優勢與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與跨境並購的突飛猛進,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少數「後發大國」的對外投資,這些國家占據了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的絕大部分。而這些後發大國之所以能夠在對外投資上走在前面,得益於其經濟的迅速發展,更得益於「大國效應」,包括巨大的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高速經濟成長、發展不平衡的多元結構、國際收支順差和外匯儲備充裕、政府的強勢作用等。
然而,即使是後發大國,其優勢尋求型對外投資要獲得成功,實現其初衷,也需要以下條件:
第一,通過海外並購是否能夠真正獲得具有長期價值的資產。發展中國家進行跨國並購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有價值的優勢資產,特別是無形資產,如技術、專利、品牌以及與之相聯的機器設備、人才團隊、資料軟體等,以縮短自主研發和創新的周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展開全球競爭。問題是,通過收購的方式是否能夠獲得尚處資產生命周期上升期和持續期的具有長期價值的資產並非沒有疑問,至少需要拿來證據。一般說來,出售者是不會將生產周期前期技術、核心技術和主線產品、一線品牌出售的,特別是不會出售給未來有可能與其形成正面競爭的同業企業。能夠出售的往往是邊緣技術、非核心資產和生命周期晚期的技術。當然,在商業競爭中,不排除一家公司陷入經營困難時將主流技術和核心資產出售的情況。
第二,通過海外收購獲得的資產是否能夠內部化為自身的資產。通過跨國並購方式獲得的海外優勢資產,包括無形資產,雖然可以在一定時間內使收購者通過這些資產獲利,但發展中國家海外並購更主要的目的是將海外優勢資產內部化為自身的優勢,「嵌入」自己機體之中,與自身既有的資產水乳交融為一體。否則,如果如油水難於相容,或可獲利於一時,但終將成為與自身資產格格不入的附著在體外的異已物,特別是對於品牌、商譽等具有深層文化內涵的資產,以及技術、知識等具有高度路徑依賴特點的資產,更是如此。
一個品牌,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積淀已經成為某個民族、某種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外來者可以將其購得,卻很難「本土化」為自身的東西。經驗地看,還很少有哪個國家的著名品牌是通過海外資產收購獲得的。一國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品牌,都是土生土長自主創新的結果。此外,技術與知識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和路徑依賴,除非將自己原有技術路線完全放棄,否則,很難通過直接收購方式使外來技術與自身技術有機融合在一起。
第三,海外並購的結果是將「母體」國際化而不是將「客體」本土化。發展中國家通過跨國並購方式獲取海外優勢資產,目的是為了培育自身競爭力與國際大企業展開競爭,立足於國際市場。因此,這類並購成功與否的依據,主要是看其能否提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並在國際市場上獲利。
然而,通過海外並購方式獲得的資產有可能是已經過氣的資產,或者由於文化土壤不同並購後即貶值,或者無法融入母體而孤立存在。不過,由於後發大國國內市場廣闊,即使發生上述情況仍然可能通過國內市場擴張為並購者帶來不錯的收益,按照一般跨國並購成功的標准衡量,這種並購仍是成功的。關於發展中國家跨國投資的某些既有理論也正是這樣看待問題的。在它們看來,只要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海外投資能為其國內經營帶來利潤並使公司總體業績改善,跨國投資就是成功的。但是,這種狀況雖然符合一般企業海外投資的邏輯,卻不符合如中國這樣的後發大國海外投資的邏輯,因為它無助於改善後發大國的國際競爭力,培養自己的跨國公司。只有當海外並購獲得的資產植根於自身企業體內並帶動整個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和國際化經營,海外並購才能被認為是成功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到俄羅斯創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