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減產多少公斤

俄羅斯減產多少公斤

發布時間:2023-02-02 12:15:08

A. 俄羅斯會在2022年12月4日opec會議要求減產嗎

俄羅斯在2022年12月4日opec會議要求減產石油。據查詢相關信息,當地時間12月4日,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OPEC+以視頻方式舉行第34次部長級會議,決定維持10月初確定的減產目標。

B. 給介紹一下98.99年時俄羅斯的形勢,好的追加100

1998年是自1993年以來俄羅斯國內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經濟形勢在去年出現某種好轉跡象的背景下急劇惡化,再次陷入嚴重的危機狀態;政治局勢因兩次政府更迭而發生動盪,幾年來相對平靜的政壇波瀾迭起;在持續不斷的政治斗爭中整個國家政權受到削弱,地方分立主義再度抬頭;社會不滿情緒不斷蔓延,整個社會陷入深刻的信任危機。
與充滿危機的國內形勢相比,俄羅斯在外交領域的活動可以稱道的地方似乎多一些,在國力日衰、危機不斷的形勢下俄羅斯通過外交努力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自己的國家利益。

一、經濟形勢
1998年俄羅斯經濟形勢的特點是金融危機多次爆發,引發各種危機的全面爆發,進而形成以金融危機為突出表現的多種危機相互交織的局面。危機使長期衰退的俄羅斯經濟又遭受了災難性的打擊,國民經濟瀕臨崩潰。
1、爆發金融危機,銀行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1998年,長期衰退中的俄羅斯經濟遭受東南亞金融風波的沖擊,連續多次爆發金融危機,其中尤以5月和8月的兩次危機最為強烈。俄羅斯政府穩定金融市場的種種努力見效甚微。8月17日政府和央行被迫宣布放寬外匯走廊上限,盧布與美元匯率從6.2:1下調為9.5:1。實際上是使盧布貶值50%。同時宣布延期償還短期國債。此後,金融危機不斷深化,金融系統出現全面混亂:債券市場停止交易,股市大幅度下跌;盧布一貶再貶,到年底盧布與美元比值已達19.5:1;外資大量撤走,居民提存擠兌,銀行系統面臨崩潰,甚至一些大銀行也紛紛倒閉;物價急劇上漲,居民實際收入大幅度下降。
2、財政狀況惡化,國家面臨破產。
幾年來俄羅斯財政狀況一直不好,入不敷出。為了遏制通貨膨脹,從1995年起政府停止對預算赤字透支,改為靠發行國債和外國貸款彌補預算赤字。俄羅斯經濟實際上成了「債務經濟」,到1998年6月底內債已達700億美元,外債達1300億美元,總計相當於GDP的45%。而上半年的稅收計劃只完成50%,聯邦財政缺口達GDP的9%。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政府無力償還債務,俄羅斯原本已很低的信譽喪失殆盡。
3、生產加速下滑,經濟危機加深。
1997年俄羅斯社會生產開始停止下降並出現微弱增長,但這種勢頭未能保持下去。1998年,不斷加劇的金融危機導致了生產的再度下滑。今年頭9個月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3%,工業生產下降3.9%,農業生產下降9.4%。預計1998年全年俄羅斯GDP下降5-7%,糧食產量4600萬噸;比1997年的8860萬噸減產48%。

二、政治形勢
1998年俄羅斯政治形勢的突出特點是,近幾年來相對平靜的政局發生動盪,政治對抗曾一度加劇,國家政權出現危機。
1、兩次政治危機導致對抗升級,總統權力面臨重大挑戰。
3月葉利欽突然宣布解散切爾諾梅爾金政府,引發1998年第一次政府危機。這次危機雖然以國家杜馬反對派讓步、妥協,葉利欽達到任命基里延科為政府總理的預定目標而告結束,然而也正是因此而使葉利欽付出了相應的政治代價。8月基里延科政府無力抵禦金融危機浪潮,又被葉利欽自己所解散,這一事件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葉利欽總統治國能力的懷疑。
兩次政府危機加劇了總統與議會反對派之間的對抗,葉利欽成為國家杜馬大多數派別、各種勢力的攻擊對象,總統權力受到嚴重挑戰。接連不斷的決策失誤、體弱多病、不能正常工作,加之獨斷專行,靠不斷撤換政府要員、解散政府來顯示其權力,所有這些嚴重干擾了政府工作,影響了國家行政管理的權威。一時間社會各界要求葉利欽辭職、要求修憲、限制總統權力的呼聲再次高漲。在此情況下,葉利欽12月初改組總統辦公廳,把兩個政府部門劃歸總統直接管轄,多次反復強調反對對現行憲法基本原則性條款進行修改,反對削弱總統權力和實行議會制,等等,這些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1998年葉利欽總統的地位和權力受到了多麼大的挑戰。
普里馬科夫政府的組成是各派妥協的產物,也是葉利欽擺脫困境的最佳選擇。普里馬科夫政府的出現結束了近七年來自由派執掌政府、領導改革的局面,突破了葉利欽所堅持的在俄羅斯決不建立聯合政府的原則。在葉利欽健康狀況不佳,總統地位日漸衰弱的情況下,國家執行權力開始向政府、總理傾斜。
2、政治力量對比逐漸發生變化,中左力量受到普遍歡迎。
實際上,從改革之初起俄羅斯政治氣氛便一直沿著由右向左,或者說向中間擺的道路發展,這與經濟改革由激進、浪漫主義向穩健、現實主義的方向發展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說正是由於右翼力量、激進民主派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促使社會政治情緒發生了不利於右翼的變化,社會面臨新的選擇。
1998年8月17日可說是一個分水嶺,它宣告了自由主義改革路線的終結,同時也標志著堅持和擁護這一改革路線的右翼勢力大勢已去,難以再擔當重任。從各黨派目前的發展、變化情況看也是如此,蓋達爾、丘拜斯等代表的右翼勢力已為人們所唾棄,一些有自由主義傾向的政治家和政治勢力也紛紛與他們保持距離,或者也作出向「中間」靠攏的姿態。
左翼力量在今年的危機中取得重大進展,俄共等左翼力量的代表人物進入普里馬科夫政府,對政府決策和經濟政策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和影響,當然也為經濟形勢可能的進一步惡化承擔著責任和風險。而以久加諾夫為首的左翼聯盟目前仍是俄羅斯最有影響的政治組織,與右翼勢力的失利相對應,左翼力量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壯大。
原有的各黨派近年來無休止的爭斗,特別是3月政府危機中反對派議員的妥協,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對各種派別、政治家、乃至所謂的政黨政治感到厭煩和失望。因此,人們有理由期待「新興的」、具有建設意義的政治力量的出現。從當前政治發展趨勢看,這種政治力量無疑是中左力量,而這其中尤以自稱奉行中間路線的盧日科夫的「祖國」運動引人注目。總之,左右極端主義勢力均已不再得勢,未來一個時期內將會是中左力量的天下。
3、國家政權和國家紀律嚴重削弱,地方分立傾向再度露頭。
今年經濟危機、政治危機的後果之一是國家行政管理的威信下降,國家紀律嚴重削弱。在全俄陷入經濟政治危機、中央無暇顧及地方事務、地方長期得不到中央撥款和財政支持的情況下各聯邦主體自行其是、自謀生路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問題在於,一些聯邦主體趁中央政府自顧不暇之機,擅自將一些屬於聯邦中央的職權占為己有,竭力謀求更大的經濟自主權,甚至主權,推行地方保護主義,私設壁壘,拒絕向中央財政納稅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現的某些情況與1992-1993年的情況有相似之處,當時由於聯邦中央兩大權力機關之間的對抗影響了中央政權的權威,地方當局便不斷隨意擴大自己的許可權。
4、廣大居民階層經濟上再次遭受沉重打擊,對現政權徹底失望,社會陷入深刻的信任危機。
幾年來拖欠工資、退休金使許多人處於貧困的邊緣,激起勞動者的不滿和抗議;社會兩極分化嚴重更使廣大居民階層對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特別是私有化政策持強烈的批評態度,對當權者和新權貴充滿敵意。8月17日政府宣布盧布貶值和延期償還債務後,更多的人民群眾被拋向了貧困,人們再次受到愚弄和剝奪。許多人多年的積蓄再次化為烏有,對改革、對現政權僅有的一點信心也隨之喪失殆盡。而且這次涉及到的居民階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廣泛。顯然,如此失去民眾信任的政權難以帶領人民使國家擺脫困境。

三、外交形勢
1998年俄羅斯政局動盪,經濟危機嚴重,國內政策發生了並正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然而在對外政策方面卻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國內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俄羅斯外交取得了一定進展,為保護其大國地位,爭取建立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1、俄羅斯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的關系仍處於停滯狀態,在某種程度上還有所倒退。
1998年俄羅斯外交活動的重點仍是反對北約東擴,特別是阻止北約向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原蘇聯地區擴張。另外,在涉及戰略和經濟利益的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上(如科索沃問題,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等)俄羅斯也積極活動,力求最大限度地維護其國家利益和「大國地位」。然而,由於國內嚴重的危機形勢,俄羅斯外交活動受到極大抑制,迴旋餘地不大,在與美國和西方大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未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年內雖然促成了柯林頓總統訪俄和俄法德三國首腦會晤,但成果十分有限。
1998年俄羅斯把爭取國際財政援助置於對西方外交的突出位置,但由於俄羅斯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償還能力的喪失,使西方調整了對俄政策,近期內已不再向俄羅斯提供大量財政援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二批43億美元的貸款實際已被凍結。
2、俄羅斯與獨聯體國家的外交取得比較明顯的進展。
1998年俄羅斯與獨聯體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烏克蘭和烏茲別克的關系有明顯加強和改善,同這兩個國家分別簽署了「1998年至2007年的長期經濟合作條約」。另外,同哈薩克簽署了「永久友好宣言」;同白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建立俄白聯盟國家的聲明,向著建立俄白統一國家的方向邁出重大的一步。
今年俄羅斯在獨聯體范圍內的外交活動十分活躍,除以上的雙邊協定外,還通過一系列外交努力建立了俄羅斯、烏茲別克和塔吉克三國政治聯盟以及俄羅斯、白俄羅斯等五國關稅聯盟。所有這些盡管目前還僅帶有書面的、形式上的性質,然而,在遭遇經濟危機、困難重重,面臨北約東擴威脅的情況下能將十分鬆散的獨聯體國家攏到一起、朝著加強合作與聯合的方向發展,這本身便是一種外交成果。
3、俄羅斯的東方外交取得積極成果,同亞太地區國家,特別是同中國和印度的關系總的來說發展比較順利。11月吉隆坡會議上俄羅斯正式加入了亞太經合組織。

四、前景分析
俄羅斯帶著成堆的問題進入1999年。毫無疑問,在新的一年裡當務之急是穩定經濟形勢,進而使經濟擺脫危機。這對普里馬科夫政府和整個國家政權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與以前任何一位前任、任何一屆政府相比,普里馬科夫本人和普里馬科夫政府擁有更多的有利條件:首先是受來自總統方面的制約較少,具有相當大的獨立處理經濟問題的權力和自由度;其次得到國家杜馬絕大多數黨派的擁護和支持;再次贏得企業界、實業界以及地方長官的普遍尊重和信任;而且在普通百姓中間也具有相當高的威信。盡管如此,普里馬科夫政府也很難在短期內迅速解決俄羅斯經濟問題,使國家擺脫危機局面。這首先在於,在各種危機並存並交織在一起的背景下,面對生產下降、債務沉重、工資拖欠、盧布貶值、通貨膨脹等幾大難題,政府只能各種主要問題同時抓,逐步緩解、解決。而幾種主要問題的解決本身存在著內在矛盾,政策的出台存在著兩難選擇和效果的相互牽制,很難一下子見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政府還是得扮演「救火隊」的角色:哪個問題更突出,便不得不優先解決哪個問題。其次,來自政治領域的干擾一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俄羅斯各派政治力量在一個問題上是有共識的,即迅速使國家擺脫社會混亂和經濟崩潰。但在此問題上他們又是直接對立的:右翼力量認為拯救俄羅斯的唯一出路在於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共產黨人主張將大企業和大銀行收歸國有,而民族主義者又嚮往君主制和強權。普里馬科夫政府要求得各種政治力量的支持,又要將左翼共產黨人、主張市場經濟的各派人士以及各種類型的資本家、企業界人士聯合起來,這顯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況且,1999年俄羅斯將進行議會選舉,2000年又要進行總統選舉,「政治熱」將會持續下去,這不能不對政府的經濟工作造成消極影響。在此情況下,可以預計俄羅斯經濟形勢1999年難見起色,甚至在短期內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至於談到俄羅斯政治形勢的發展趨勢,一般認為俄羅斯已開始步入「後葉利欽時代」,葉利欽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明顯下降。但同時應該看到,盡管不少人,不少政治力量對現行政治制度、政治體制、國家權力體制不滿,要求修憲、限制總統權力,甚至要求變總統制為議會制的呼聲此起彼伏,然而以憲法為依據的政治運行機制畢竟建立了起來並發揮著作用。的確,無論是政治體制,政治制度,還是政治運行機制都還存在著不少缺陷,整個國家權力體系也未進入良性運作狀態,這些都有可能,甚至必須發生某種改變,但這種改變也必須通過合法的程序來進行。制度的改變還得要通過制度本身來實現,這就是當前俄羅斯的政治現實,它保證著俄羅斯仍處於相對穩定時期。從目前情況看,只要葉利欽身體不出現大問題,不再犯重大錯誤,他還是可以幹完任期。其實,俄羅斯政治危機的特點在於國家權力和國家紀律嚴重削弱、出現某種程度的權力真空,在於總統本人的失誤,而並不是由總統制、現行政治體制本身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處於社會混亂、經濟崩潰困境中的國家更需要集權,更需要加強國家權力,而不是分權和自由。
由於俄羅斯與西方,尤其是與美國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的矛盾依然存在,加之1998年以來俄羅斯國內反美情緒上升,俄羅斯將會繼續奉行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大國地位的全方位外交方針。與此同時,由於持續的經濟危機並對西方貸款有強烈的依賴性,俄羅斯又會盡量避免同西方對抗。總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俄羅斯現行對外政策基本方針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C. 俄羅斯減產搞事情,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俄羅斯減產搞事情,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就在OPEC達成八年來首個減產協議沒多久,接受了減產的俄羅斯就開始「搞事情」。
據路透報道,俄羅斯能源部周五(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11月原油產量升至1121萬桶/日,略高於10月的1120萬桶/日,創蘇聯解體以來新高。9月該國原油產量為1110萬桶。俄羅斯單月原油產量已連續三個月打破紀錄。

俄羅斯11月原油產量較8月時高50萬桶/日,一個月後,俄羅斯與OPEC在阿爾及爾會議上達成初步減產協議。
11月30日,OPEC在鏖戰了一年之後達成八年來首個減產協議,歐佩克的聲明顯示,11個國家將合計減產116.6萬桶/日。與此同時,非OPEC重要產油國也同意減產 60萬桶/日,其中,俄羅斯接受在2017年上半年至多減產30萬桶/日。
本周達成的OPEC協議是俄羅斯與OPEC自2001年起,首次對個別國家實行特殊減產份額的協議,幾乎全部協約國都同意自10月產量水平減產。相比此前只願意凍產的表態,俄羅斯此次同意參與減產行動令外界感到意外。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周四時表示,俄羅斯將充分利用11-12月的時間生產。此外,亞塞拜然、哈薩克、墨西哥、阿曼和巴林等非OPEC國家有可能加入限產,與俄羅斯共同完成減產30萬桶的目標。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莫洛佐夫(Kirill Molodtsov)周五時表示:

「俄羅斯11月日產量峰值約為1123.1萬桶,我們與OPEC簽訂的所有協議都將建立在11月產量數字的基礎上,俄羅斯能源部、俄羅斯油企正積極擬定與OPEC協議的細節。」
盡管OPEC達成的減產協議是自2017年1月1日起生效,並為期6個月, 不過,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原油副總裁費頓(Leonid Fen)周五表示,俄羅斯只可能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減產。
非農公布後,美元指數短線下跌後重新站穩101,黃金與白銀價格先升後跌,最新分別報1168美元/盎司與16.40 美元/盎司。因歐佩克大會而波幅較大的美布兩油則對非農報告反應平平,隨後一路上漲到達51.43的最高點

雖然不少分析師質疑減產的實施情況,但短期來看減產協議的達成確實大大提振了市場情緒,油價在周四的交投中續升4%。減產可能給其它產油國帶來機會,特別是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我認為原油價格在52美元之上不可持續,美國石油生產商會率先對減產協議做出反應,原油供給量或再起波瀾。另外,原油還面臨減產監管執行力度的風險,原油不會久高不下。日內多單已經不像前幾日那麼強勁,與其高位追多博微利,不如耐心等待沖高在51.4美元空看到50.4美元附近回落博大利。

D. 美國、沙特和俄羅斯牽頭達成創紀錄的石油減產協議

由於新冠危機導致石油需求下降,加上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產生爭執,油價受到重創,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同意牽頭一個多國聯盟進行原油大幅減產行動。相關協議在周日敲定,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從中斡旋,幫助打破了危及達成廣泛協議的沙特與墨西哥之間的僵局。

按照協議,23個國家承諾向全球市場總計減少970萬桶/日石油供應。該協議尋求向市場減少的供應量達到創紀錄水平,相當於全球產量的13%以上,目的是解決因新冠疫情削弱需求而導致的石油供應日益過剩問題。美國以前從未如此積極地促成這樣的協議。

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歐佩克)的13個國家以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國家代表匆忙召開電話會議,搶在周一市場開盤前達成了協議。他們預計,如果沒有達成協議,油價將會大跌。

E. 油價低,沙特在流血,美國擔心頁岩油企業生存,俄羅斯在經歷什麼

事情遠比新聞里報道的要復雜,不到最後一刻,誰都很難真正知道油價這個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葯。

油價暴跌,表面上是沙特和俄羅斯增產,疫情導致石油需求量下跌,導致供應過剩導致油價下跌,但實際上可能不止於此。

很多人都說沙特和俄羅斯增產,油價下跌,最受傷的是美國頁岩油產業,表面上看確實如此。美國頁岩油開采成本至少在40美元以上,有人說大約是52美元,也有人說是45美元,不管怎麼說,都遠高於當前油價。再加上美國頁岩油企業債台高築,財務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整個頁岩油行業開采成本必然水漲船高。

但是美國的頁岩油,即使不開采,也會躺在地底下等著被開采,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可能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普及,開采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從債務角度來說,即使債務重組,有人出局,同樣會不斷有新的資金進入頁岩油行業。只不過經歷不停的債務重組之後,損失可能比較大。投資於頁岩油行業的資金既包括投資資金,也包括投機資金,他們早就做好了承擔風險的准備,華爾街會通過各種手段降低、轉嫁風險,對美國來說並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實際損失。

油價下跌除了產油國增產,受疫情影響,看淡全球經濟發展前景,需求量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關鍵看低油價會持續多久,如果只是幾周,毫無疑問,低油價對產油國造成的損失並不大,如果持續數月,受損失的是所有產油國。沙特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受傷最重的可能是俄羅斯,據說俄羅斯的財政預算是以油價42美元為基礎編制的,這個數字不知道是否准確,但俄羅斯財政收入過度依賴石油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1月沙特和俄羅斯外匯儲備量。對俄羅斯和沙特來說,這些錢真的不禁花,石油收入的減少,對兩國和其它產油國損失都很大。截至2月28日,俄羅斯外匯儲備達5700億美元,而截至2020年1月,沙特外匯儲備為5018.36億美元,沙特的債務水平約為GDP的25%,俄羅斯大約是16%左右,兩國均低於警戒線。兩國均有拼下去的實力和手段,但勇氣就未必,也最難預測。

談到油價,永遠離不開美國這只黑手,如果油價持續數月,對美國頁岩油確實有損害,可能導致頁岩油行業部分企業破產,打擊整個頁岩油產業。美國頁岩油行業2020年預計將有400億美元到期債務,遠期債務則更高,至少在2000億美元以上。前文說過了,債務到期無法償還,可以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處理到期債務,損失不可避免,只能盡量減少損失。

低油價持續數月,受傷的產油國不止俄羅斯和沙特,俄羅斯受傷是必然的,烏東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等諸多地緣政治、軍控問題都有俄羅斯參與,美國不打壓俄羅斯才怪。

有消息稱沙特將以25美元,甚至更低的價格將石油銷售給歐洲。與石油相關的還有天然氣,美國一直想攪黃北溪二線項目,堵住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沙特這時候搶占歐洲市場意欲何為?是否配合美國封堵北溪二線?之前美國想把頁岩油銷售給歐洲,但遭到拒絕,沙特石油品質更好,如果價格低於俄羅斯,能在多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扼殺俄羅斯石油出口?歐盟從石油安全形度考慮,是否會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量?

可是沙特配合美國壓低油價,打壓俄羅斯,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現在不是冷戰時期,美國無法給沙特提供全面的政治、軍事等保護,實際上沙特對美國的依賴在逐步降低。美國能在葉門、伊朗、以色列、敘利亞等一系列問題上維護沙特利益嗎,美國有這個能力嗎,即使有,會出多大力?沙特會相信美國嗎?沙特的石油美元與美國的捆綁還會那麼密切嗎?問題上沙特的財政盈餘還能保證沙特維持原有的幸福生活嗎?

另一條消息是沙特阿美拒絕我國國內兩家石油煉化企業4月份增加進口量的要求,這是什麼意思?不是增產搶市場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官網3月18日一則消息指出,近期中國已經有84艘超大巨型油輪船隊前往沙特購買石油,但是能買到低價原油嗎,如果成交價高於期貨價格,那隻能說明低油價只是一場騙局。同時還要看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價格是否與期貨價格一致,如果一致,只能說明美沙玩的好,如果一致,那隻能暫時看空頁岩油。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價格是長期協議確定的,當時略低於國際油價,現在國際油價這么低,俄羅斯石油價格到底什麼樣,恐怕市場並不了解。

84艘VLCC預計將運回1680-2520萬噸原油,國內石油戰略儲備和煉化企業多久才能容得下這些石油也是個問題。同時有分析稱美國或趁著此次低油價在國際市場上一舉買下9200萬桶的原油,這條消息同樣無法確定真假和可行性,但是美國舍棄國內頁岩油,購入低價石油這種事不是不可能,只是不知道有多大量。

低油價,受傷的產油國中,俄羅斯與我國關系最為親密。如果俄羅斯財政出現困難,在烏東、敘利亞、伊朗等問題上必定捉襟見肘,必定會有所妥協,會犧牲哪部分利益,就要看俄羅斯取捨了。如果俄羅斯妥協,美國是否會把全部注意力全面轉向東亞,轉到我國身上,到時候可不只是對華加征關稅,那麼簡單,TPP、島嶼爭端、軍艦巡航是否會卷土重來,尚未可知?所以得支持俄羅斯,雖然它也不是什麼好鳥。

低油價對我國的好處不言而喻,降低國內運輸行業成本,降低製造業成本,減少外匯支撐,擴大貿易順差(過大的貿易順差也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也會影響電動 汽車 產業發展。總的說,低油價利大於弊。

與其關系俄羅斯,沙特,我更關心的是我國在這次油價暴跌中能否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如果俄羅斯扛不住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北京肯定會支援莫斯科。中東那邊,就讓他亂去吧,反正是無能為力,誰有能力誰去管好了。

低油價對所有產油國都沒有好處,最終的結果只能說大家重新坐到談判桌前重新開始談判。到時候油價又會漲回去,至於具體是多少,就不好說了,我感覺不會太高,極有可能會在頁岩油成本附近震盪,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大幅上漲的可能。

個人妄言,純屬胡謅,切莫當真。

這完全符合俄羅斯的行事風格!

自3月初沙特與俄羅斯就「減產協議」談崩以後,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40美元/桶一下徘徊。 談崩以後沙特揚言繼續擴產,完全不給俄羅斯「台階下」,俄羅斯也毫不示弱,一個字:跟!至此, 外界猜測的沙特與俄羅斯將很快就「減產協議」再次會談,但最終也沒能實現。

沙特和俄羅斯的互不讓步讓原油價格大跌,原油價格大跌使得眾多原油進口大國和消耗大國受益,比如中國、韓國、日本、印度等。 而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的沙特和俄羅斯雙雙受損。

其實,原油價格即使跌倒了40美元以下,沙特和俄羅斯還是賺錢的,只不過比起之前賺的少了而已。 因為沙特原油成本價9美元/桶,俄羅斯大概16美元/桶。

而原油價格戰最吃不消的是美國國內的頁岩油開采企業。 美國同樣是原油出口大國,但是出口的石油以頁岩油為主,開采成本維持在50美元/桶,比起40美元/桶的出口價,顯然美國頁岩油一點優勢都不佔。 估計原油價格再升不上去,加之疫情的影響,美國國內頁岩油開采企業都有破產的可能。估計現在全靠財政補貼在維持。

原油價格大跌對於美國來說是相當矛盾的,因為美國既是原油出口大國,又是原油進口大國和消耗大國。 趁著國際原油價格低,美當局正好多儲備原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 只不過苦了美國國內的頁岩油開采商,長此以往,頁岩油市場份額也丟的差不多了。

當前局勢下,沙特和俄羅斯互不相讓,美國忙於國內疫情和對抗美股暴跌,似乎大家都要把油價忘記了。

其實三個國家對原油的態度也能猜出, 沙特維護擴產的目的是「誓死捍衛」石油霸權,俄羅斯跟著擴產的目的是佔有美國頁岩油市場份額,而美國態度左右搖擺是因為美當局收益而損失的是美國頁岩油開采商而已,在疫情和股市面前,美國有點應接不暇了。

頁岩油革命帶來石油儲藏量和產能雙爆發,供過於求是目前的現實。

美國通過頁岩油頁岩氣實現了能源獨立,這是幾代美國人夢寐以求的,有了獨立的能源供應美國可以應對更大的挑戰,因此美國不會因為競爭而放棄能源獨立。美國從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出口國,是在特朗普執政這幾年完成的;按照有些國人的思維,要歸根特朗普正確領導,但這是市場的力量 科技 的力量。

沙特是價格戰始作俑者,憑借幾美元一桶石油成本,所向無敵。但如此大張旗鼓叫板俄美,真的不用求助他們嗎?多一點耐心不行嗎?穆罕默德王儲如此行事,那種侵犯主權在民原則的政體不會被詬病嗎?沙特人民不想被統治。沙特價格競爭力強,但整體漏洞百出。

俄羅斯既然拒絕沙特代表歐佩克提出的限產保價建議,明顯是有備而來,它能預料拒絕可能造成的後果。石油暴跌後,俄羅斯表示預計25~30美元價格會維持幾年,但俄羅斯有1500億美元的准備金可以動用。

特朗普指示能源部低價買油充實國家石油儲備,不知道油庫還有多大空間。他還可以號召盟友一起增加儲備。

價格這么便宜中國、印度自然也會增加石油儲備水平。

好在沙特石油產能和蘊藏量充沛,俄羅斯管道運輸方便同樣雙充沛。這是千載難逢大紅包,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補償,企業降低能源成本、個人降低交通花費。

謝謝沙特慷慨解囊!謝謝俄羅斯當仁不讓!謝謝美國頁岩油革命!

任何 科技 進步都增加了人類選擇的豐富性,增加了人類應付困難的手段。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在打石油價格戰,這兩個國家的石油儲量都非常豐富,唯一的不同是沙特的石油質量好於俄羅斯的,如果沙特方面價格降低8美元每桶,將會對俄羅斯的石油造成重大沖擊,但是這兩個國家打價格戰,受沖擊最大的是美國的頁岩氣石油。油價底部的一個重要考量是頁岩氣石油的成本線,在2014年沙特和俄羅斯就大幅增產,目的是通過拉低油價讓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破產,但是美國政府通過扶持政策最終讓頁岩氣石油活了過來。這次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麵臨的壓力是更大的。

美國頁岩氣石油的開采成本大概是55美元每桶,除掉投資之後的成本大概是30美元每桶,和沙特的石油價格差距很大,因為沙特的成本價還不到10美元每桶,沙特這次美其名曰把俄羅斯逼回談判桌前,一起提高石油的價格,但俄羅斯並不會妥協,實際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方面造出比較大的損失。

這次油價價格偏低將會加速美國頁岩氣市場的整合並購速度,在2019年美國頁岩氣石油市場並購活動非常頻繁,那麼這次將會優勝劣汰的更厲害,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沙特國王通過電話,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石油價格下跌有利於消費者,現在美國還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國內醫療物資儲備不足,石油不僅僅能夠提供燃料,而且還是造口罩和防護服的一個重要原材料,美國現在的防疫壓力很大,所以並不希望價格升得太高。

當然俄羅斯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俄羅斯方面的股市下跌了10%,在某種層面上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不過俄羅斯國內的新冠肺炎患者比較少,而且還和歐洲合作的天然氣項目,所以相對於美國來說,俄羅斯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沙特阿美一位高管表示,即使油價保持在每桶30美元,沙特阿美仍能「舒適地」履行股東承諾,並支付股息。

沙特阿美負責金融、戰略和發展的高級副總裁達巴格周一對投資者表示:「布倫特油價在30美元,我們非常放心……我們能夠實現股息和承諾,我們也非常放心,我們能夠在30美元甚至更低的水平上滿足股東的預期。」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周日公布,作為上市公司,該國第一個全年財報顯示,凈收入下降21%。但高管們表示,盡管油價承壓,但阿美石油今年仍承諾向股東派息750億美元。

達巴格表示:「我們將繼續承諾,在2020年以及2020年起的五年內,至少派發750億美元的股息。我們對目前的市場價格非常滿意,無論是大股東還是公眾股東,我們都將能夠履行對股東的承諾。」

在本月早些時候,歐佩克+未能就深化現有減產達成共識後,沙特改變了戰略。沙特早些時候曾支持減產,以應對全球高庫存。

盡管沙特這樣說,但其實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國外的冠狀病毒影響持續上升,石油需求將取決於其他國家的復甦速度。如果6月份需求仍然低迷,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更傾向於達成協議。

這次石油戰爭就像一個朋友屏住呼吸,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

美國經濟學家表示:「俄羅斯錯誤地認為它可能以任何實際方式懲罰美國,但我認為最終會實現,從美國的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最終是一件好事。」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在打石油價格戰,因為前段時間沙特希望和俄羅斯一起減產,從而提高石油的價格,自然是遭到俄羅斯的拒絕。因此沙特方面決定把原油產量提高到每天1300萬桶,這個數量在沙特 歷史 上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沙特還決定降價,每桶原油降價在7美元左右,如果降價8美元對俄羅斯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沙特的石油品質要比俄羅斯的好。

現在沙特為了和俄羅斯打價格戰,甚至動用了國家能源儲備,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是沙特的國有石油公司,現在開始動用石油儲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受到的沖擊比較大,沙特的原油成本只有幾美元每桶,可以說是暴力行業。而且沙特是世界上能源儲備最多的國家,不過與俄羅斯相比,美國受到的影響更大,因為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現在正在出口,沙特這么低的價格,可能會直接封死美國的能源出口。

因為俄羅斯和沙特在打石油價格戰,直接導致美國股市暴跌,美國頁岩氣石油曾經差點倒閉,美國政府用政策扶持了這種石油。現在美國已經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甚至去年開始出口,為了獲得更多的出口市場,封鎖了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原油。但是現在兩個國家打價格戰,讓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市場面臨洗牌。也就是說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公司非常多,這次的價格戰會讓很多企業倒閉,因此會展開新一輪的兼並重組。

其實沙特現在並沒有在流血,就算是沙特每桶降低7美元沙特仍然有利潤,這次受到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當然還有伊朗和委內瑞拉。俄羅斯現在能源開始多元化發展,不僅出口石油,還出口天然氣,去年和德國方面合作了天然氣管道項目,和我國也有天然氣合作,所以受到的影響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是俄羅斯的股市仍然下跌了10%。

俄羅斯不同意繼續減產,沙特開打價格戰,對俄羅斯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盧布貶值、烏拉爾油價下跌、股市下跌,這都是負面影響。但是俄羅斯既然敢於不減產,這些負面影響它在短期內還是能夠承受住的,因為在金融市場,俄羅斯可能提前對沖了部分風險。


一、俄羅斯盧布在貶值


僅從3月8日周一到現在3月18日,盧布貶值超過10%。


二、俄羅斯油價也在下跌


俄羅斯油價(烏拉爾油價)目前跌幅小於國際油價的跌幅,這使得俄羅斯原油在價格上的競爭力被迅速拉平。



三、俄羅斯股市在下跌



上面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但是正如開頭時提到的,俄羅斯對這些負面影響是提前有預判的,它可能提前已經在金融市場上通過看空油價對沖了部分風險。

那為什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俄羅斯也要這么干呢?這就是大國戰略了。大國戰略要著眼於長遠,而不是當前的這「仨瓜倆棗」的事兒(雖然遠不止「仨瓜倆棗」的事兒)。

俄羅斯的戰略意圖很清晰:

(1)在沒有增量的石油市場上,只剩競爭,不再有之前的合作。全球經濟增速本來就不穩,又趕上疫情,2020年經濟增速會成為2008年以來最差的一年,之前最差的一年是2019年(呵呵)。2020年石油需求會怎樣大家都在猜,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是2020年石油需求要低於2019年。因此,石油市場已經沒有增量市場,只剩下兩大巨頭的廝殺了。

(2)不願再接受美國不減產逐漸做大的事實。這些年來(2016年以後),美國不但不減產,而且產量還在繼續增加,終於在2019年9月成為了石油凈出口國。美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而且美國已經在歐洲市場對俄羅斯開刀,比如美國對俄羅斯北溪二線的制裁。俄羅斯不願意再看到類似事件的重演。所以俄羅斯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這是俄羅斯的抱負和報復。

我們不用為俄羅斯擔心,俄羅斯知道它自己在干什麼。

俄羅斯始終在減產問題上態度模糊,一方面,該國大型油企普遍認為疫情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極小,價格下跌是市場的情緒化反應,單獨減產治標不治本。另一方面,俄羅斯方面希望對美國的制裁有所反擊。因此不少機構的解讀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決定是受到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等巨頭的影響,並對美國制裁阻礙俄羅斯完成「北溪2號」管道的建設有所不滿,這也讓此前與OPEC+在減產問題上合作緊密的能源部長諾瓦克(Alaxander Novak)成為了此次歐佩克會議上的眾矢之的。

國王和京哥舞劍意在老川頭,如果你認為國王和京哥真的大打出手了,那就太幼稚了,其實是用假摔,暗度陳倉,現在看到石油的死敵—特斯拉和頁岩氣新能源巨頭已經開始流血了吧。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此時此刻國王和京哥同時要射出毒箭呢,主要半路殺出個新冠爺,借力打力,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哥倆已經忍3年多了,說到這,還得重新起頭。在老川頭當家之初,國王送大禮祝賀(一千多億),可是接下來老川頭重重回報了國王的死敵猶太太,吃國王的白食,孰不可忍。再說京哥,當初為老川頭當家做主費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可溪2媽的好事被老川頭活生生的攪局了,孰不可忍。如今老川頭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止血救人,讓國王和京哥收手,但老川頭已逝水難收,國王和京哥當然也不會就範,只剩最後唯一的選擇了,坐等傷者鮮血流干,老川頭時代玩完,京哥再玩16年,國王繼續國王。這回把每個人的經歷捋清楚了吧。

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很多國家生產停滯,必然導致對石油的需求減少。與此同時,美國因為過去10年頁岩油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這意味著石油市場的傳統格局基本上被顛覆,石油的供給量不斷增加。

在供給增加,但需求減少的情況下,石油價格下跌也是必然。

石油價格下跌,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就希望通過減少石油的供應商來維持價格的穩定。但雙方就減產的數量沒法達成共識。因為,如果一減產,有可能就意味著國家石油收入的減少,影響國家利益。特別是俄羅斯,今年經濟情況不佳。

兩邊沒談攏,沙特急了,就決定提高產量,導致原油價格大幅下挫。

沙特為啥這么有底氣?原因很簡單:沙特的石油生產成本可能不到10美元,俄羅斯的生產成本據信在30美元以下,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很可能高於俄羅斯。

說白了,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是20美元一桶,我沙特每桶石油還能賺10美金。俄羅斯和美國可受不了,每賣出一桶石油要虧損10美元。沙特打的主意很簡單,來,看誰能耗得住。

石油價格暴跌,美國的頁岩油產業肯定是損失很大的,支撐不了多久,也會對美國的經濟形成重創。此前人們普遍認為美國高收益債市場存在泡沫,頁岩油企業又是重要的債券發行人。在石油價格戰和疫情的沖擊下,這個泡沫可能正在破滅,市場的發行甚至一度凍結,其對經濟的影響也將逐步顯現。

俄羅斯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不過戰斗名族的稱號也不是白叫的,不會輕易服軟。

但是,在國際上,最終拼的還是國家實力。 在綜合實力上,沙特在美國、俄羅斯面前畢竟是小兄弟。胳膊畢竟扳不過大腿。

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新的平衡將會形成。

不過,石油價格戰註定將是一個持久進行的話題。

F. 俄羅斯石油減產了嗎

減產了。
根據新浪財經網資料顯示,俄羅斯作為應對,所實施的石油減產,會從11月開始加速。俄羅斯石油減產了。
俄羅斯位於東歐和北亞,面積1705.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44億,有176個民族,其中俄羅斯族占人口83%。

G. 俄羅斯羊肉產量

300 噸。俄羅斯羊肉產量300噸,俄羅斯人均消量羊肉1.39公斤。

H. 蘇聯民生狀況

最近糧食大漲讓我不得不關注一下有關糧食方面的問題。可是這一看問題就出現了很多。中國現在一年產量是大約5億,中國有15億人,平均每人340千克。米國有3點6億,人均1點2噸,可見差距極大。不過從來沒有人說中國現在在鬧飢荒。不過在許多片子和文章中都提到蘇聯不重視農業,蘇聯人民餓肚子怎麼怎麼樣的。特別是有人舉例集體化後,蘇聯53年產量不如沙皇俄國13年產量。針對這我特地查了查資料。
我查到這些「如果我們以百萬噸為單位,那麼1913年的糧食產量為86.0,1932年為69.6,1937年為97.4,1940年為95.5,1950年為81.2,1953年82.5。」53年的82.5確實小於13年的86.0。但是我們注意,53年是二戰結束的第8年。二戰讓蘇聯損失了2700萬,超過10%的人口,失去了30%的勞動力(這還沒有算殘疾)。8年的時間絕不可能這么快的恢復勞動力的損失,糧食產量有一些下降不奇怪。13年,也就是一戰的前一年糧食產量為86.0。那衛國戰爭的前一年是多少?上面有---1940年為95.5,多了9百萬噸。相當於中國3千萬人口的糧食!兩年後也就是1955年為106.8比前一年增加21.2萬噸 。1958年甚至達到141.2百萬噸。那80年是多少?18910萬噸,91年,也就是解體的那一年是多少?3205億公斤!

上面列舉了這么多數據,大家肯定要問夠吃不?不是說蘇聯人民連麵包都買不起的嗎?那我們再比較一下。中國現在是人均340千克每年,沒聽說過糧食不夠吃。那37年蘇聯人口不到兩億,糧食為97.4百萬噸,人均500千克。80年人口2億6千萬糧食產量為1億9千萬噸,人均730千克。91年人口大約也是2億6千萬,糧食產量3億2千萬噸。人均1200千克,也就是說即使是在被妖魔化的斯大林大搞集體化的37年蘇聯人民的飯碗也比現在中國人的滿!而91年蘇聯人一人的糧食就夠中國一家人吃!我們再比較一下,米國06年食總產量達到3.63億噸,而米國每年出口的玉米就有5500萬噸,而米國現在人口將近3億。也就是說米國自己產的糧食人均也就是1200千克和蘇聯91年相當,而它還可以出口大量的糧食。可見蘇聯不但不缺糧還是很多的!當然大家肯定要說我也只列了部分那年連是減產呢?那我舉個連續的:

年份 總產量 生荒地的產量 其他地區的產量
1953 82.5 26.9 55.6
1954 85.6 37.3 48.3
1955 106.8 27.7 29.1
1956 127.6 63.3 64.3
1957 105.0 38.1 66.9
1958 141.2 58.4 82.8

平均值為108百萬噸,而1961~1965年期間,年平均產量達到1.303億噸,增長近30%。其實還可以這樣分析80年糧食產量是大約2億噸人均730千克。按中國現在水平要吃兩年。也就是說81年蘇聯一個小麥沒長也餓不死人!再看現在的數字。近年俄羅斯產量最高的是07年,糧食產量為8140萬噸(還出口1000萬噸),人口1.429億,人均581千克,減去出口的人均510千克也就是37年的水平。

所以蘇聯的糧食並不少,蘇聯對農業十分關心,蘇聯的糧食產量從宏觀來看是增長的。舉一個糧食對比的例子:50年代是米國的30%多,80年糧食產量蘇聯是美國的71.7% ,91年蘇聯是美國的86%。差距越來越小。可見糧食問題並沒有那麼大。

其實不止糧食,許多文章說蘇聯人民生活水平怎麼低,什麼都沒有,不對!此下是80年數據:

家用轎車產量: 蘇聯133萬輛;美國658萬輛;是美國的20.2%

塑料:蘇聯360萬噸,美國1386萬噸,蘇聯是美國的26%

紡織品: 蘇聯71億平米,美國40億平米,蘇聯是美國的178% ,

肉製品產量: 蘇聯1500萬噸,美國2670萬噸,蘇聯是美國的56.2% ,

奶製品產量: 蘇聯9060萬噸,美國5830萬噸, 蘇聯是美國155.4% ,

棉花產量:蘇聯332萬噸,美國238萬噸,蘇聯是美國139.5% ,

捕魚量:蘇聯920萬噸, 美國350萬噸,蘇聯是美國的262.9%。

可見各有千秋。雖然生活水平是沒有米國、德國等高,但是世界前十那時肯定的!那些所謂的專家、民主人士只會玩弄文字游戲,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搞臭蘇聯、誣蔑社會主義!其用心多麼骯臟呀!!!

I. 俄羅斯原油產量居世界第幾

俄羅斯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二。

據油價網2020年8月21日莫斯科報道,根據總部設在利雅得的聯合資料庫(JODI)公布的統計數據,俄羅斯6月份的原油產量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僅次於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美國。根據聯合資料庫發布的統計數據,6月份俄羅斯原油平均日產量為878.8萬桶。

聯合資料庫收集了114個國家的自行報告數據。相比之下,沙烏地阿拉伯6月份的原油平均日產量略低於750萬桶。沙烏地阿拉伯在6月份主動額外減產100萬桶/天,為期一個月,而根據5月份以來生效的歐佩克+減產協議,沙烏地阿拉伯本應減產250萬桶/天。



俄羅斯自然資源

俄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其擁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25%的淡水的湖泊。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森林和水力資源: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首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減產多少公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