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正式向俄羅斯宣戰了嗎
俄外交部:美國已向俄羅斯媒體「宣戰」
美國國務院6日指責俄羅斯試圖「恐嚇」駐莫斯科的美國記者,稱這些記者因美對俄制裁而受到報復性威脅。而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同日則表示,俄駐美記者面臨被禁止報道等限制,還受到美情報人員的騷擾。據俄新社8日最新報道,俄外交部稱,美國已向俄羅斯媒體「宣戰」。
❷ 俄羅斯和美國開戰,世界格局將會如何變化
2022年是註定被載入史冊的一年,這一年俄羅斯進攻了烏克蘭,而且註定會成為世界重新動盪的一個導火索,現在就看誰願意將這跟導火索熄滅。目前美國不願意,而且很樂意看到沖突的加劇以及時間的延續。歐盟不願意,他們在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下瑟瑟發抖了這么多年,怎麼可能放棄這個探清虛實的好機會,他們不想和俄羅斯拼個你死我活,只是想在未來可能的戰略同盟下取得更多的主導權。而中國不願意捲入其中,這個做法不一定對,低調發育是沒錯,可是美國也是這方面的祖宗,怎麼可能讓你好過,最多三到五年,針對中國的封鎖圈即將閉環,到時候你就算有再多的話都說不出去。如果這場戰爭俄羅斯勝出,那麼他與歐盟的縫隙進一步拉大,國內矛盾隨之減弱,國際力量迅速上升,成為美國現階段需要對付的一號種子,而歐盟和美國的關系進一步升華,畢竟大家幾百年前都是一家人。如果俄羅斯退出戰斗但是繼續與歐盟斗爭,那麼中國應當立刻加大軍事力量的投資,並將『領土范圍』向北,向西擴張,插手中東勢力,尋求戰略的縱深。而俄羅斯退出戰斗,則俄羅斯將會迎來國內動盪,值得一提的是,普通人的目光是短淺的,因為他們接受到的信息有限,所以俄羅斯內部將會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歐盟也會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制裁,這期間,一旦普京退位,那麼親西的領導人上台,俄羅斯將會立刻和歐盟結成戰略同盟,成為世界真正的二號勢力。圍剿拿破崙同盟再現?那麼這時候,中東地區將會大部分落入歐盟-俄羅斯的范圍之下,而美國在中東的部署將會被打亂,不得以轉入戰略收縮和尋求間隙進攻的階段,這時候是東南亞最好的時機,只可惜因為歷史遺留因素,中國無法融入到東南亞裡面,而且印度這個歷史上的兩面派,無論哪一面都不會和中國友好,這期間將是中國最難的階段,因為一號勢力美國及其小弟和二號勢力歐盟-俄羅斯以及中東地區都會對中國進行封鎖,最大的就是技術方面的因素,這時候如果中國一旦加大軍事力量的投資,將會立刻引來一號勢力和二號勢力的大力度針對,所以中國應該要麼繼續猥瑣發育,積極尋求與東南亞的密切合作,要麼直接態度強硬一些,大量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告訴別人,你不讓我活,你也別想好活!
❸ 美俄宣布航天項目合作,約定探索太空,俄航天公司:符合雙方利益
隨著俄烏局勢進入膠著時期,西方的對俄制裁也逐漸覆蓋各個領域,但最近卻傳出消息,俄羅斯與美國這對「生死仇敵」要在航天項目上進行合作。
據聯合早報7月16日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局NASA與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將 「整合前往國際站的飛行」 ,雙方宇航員都將乘坐對方的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雙方都認為,這符合 「俄美雙方的利益」 同時,這項協議也是為了促進 「為和平目的 探索 外太空」 的使命。
俄美航天項目合作早已有跡可循 ,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美國航天員就跟著俄羅斯的飛船「上了天」,好巧不巧,俄烏戰爭爆發了,西方與俄羅斯一瞬間站到了對立面,但俄羅斯 兌現了國際航天合作的承諾,該美國宇航員 得以乘坐俄羅斯的 聯盟MS-19飛船返回地球,否則,會上演一場現實版的「火星救援」。這件事上,美國也還算仗義,哪怕是凍結了俄羅斯的海外資產,事後也沒有賴掉這筆宇宙「交通費」,並出奇地用盧布進行了支付。
因此雙方的合作能在「制裁」中得以開展。
合作基礎:俄羅斯的重工業與科研能力非常發達
大家是否有一個錯覺,那就是「大毛」除了軍事,其他全都「拉跨」了?實際上,蘇聯解體以來,頭號繼任者俄羅斯便在經濟上一蹶不振,偶爾有曇花一現的時候,但那也隨著西方的制裁而消失了。除了經濟,現在的俄羅斯僅僅在輕工業層面有缺陷,然而,俄羅斯重工業可不差,足以支撐國內軍事、航天、運輸等領域的發展,同時,俄羅斯的資源十分充足,國土上占滿了「元素周期表」,加之國土廣袤,這也為俄羅斯的工業發展營造了客觀環境。
盡管俄羅斯是美國的「頭號敵人」,但俄羅斯民族在科學領域的創造力與執行力不容美國忽視,美國在上個世紀的軍備競賽中就已經親身「領教」過, 在航天事業上,俄羅斯與美國一直處於競爭與合作共存的狀態,雙方合作的同時,都保持了一定的自主性,比如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美國最先研製出「GPS」 能夠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 俄羅斯則緊跟其後,研製出「格洛納斯」,雖然比不上「GPS」,但毫無疑問, 俄羅斯能夠掌控「衛星」這一大國命脈,同時也是其科研能力的體現。
這些客觀因素結合在一起,使俄羅斯有了大國的資本,不管是合作還是「角力」,俄羅斯都能試一試。
合作緣由:互為利益,談到底還是因為「錢」
航天事業不能直接地體現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所獲取的收益比較少,更多是作為國家實力的宣傳,盡管航天事業有著較大的潛力,但就如今來看,並不是大國博弈中的急切事務。
航天事業的投資基本等於「燒錢」,2022年,美國在NASA的財務預算足足有248億美元,但這對於航天來說遠遠不夠, 美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就表示過 ,再實現一次(載人)登陸月球需要200—300億美元,巨額的花銷就連經濟世界第一的美國也不敢輕易下決定。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俄羅斯、美國、歐盟國家等大國在有所保留的同時進行了合作,現在外太空還沒有什麼值得爭搶的 「利益」, 「利益」並非不存在,而是十分遙遠,因為那超過了人類的「上限」 。即使外太空發現了新的資源,怎麼開發也是一個不亞於太空 探索 的難題,這些問題可以交給後人,我們的目光則要放在「眼前」,所以,就目前來看,「合作」是最劃算的選擇。
合作所面臨的問題:政治
很難有行業能真正不被政治所影響,雙方之間互有摩擦在所難免,歐洲航天局就在近日停止了與俄羅斯關於火星項目的合作,俄羅斯也選擇回擊,宣布停止使用安裝在俄羅斯太空實驗艙上的「歐洲機械臂」,並盡全力運回早已准備好的 火星著陸器。
結合最近歐盟對俄羅斯擬施行的「第七輪制裁方案」,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到達了「瘋魔」的地步,這一次是否會對美俄的航天項目合作下手呢?美國這次到底釋放了多少誠意?合作能否順利?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其中的政治關聯性。
所以,這次美俄的航天項目合作也許不簡單,畢竟美國的名聲實在太「臭」,美國宇航員登上俄羅斯飛船,也許是想看看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的消耗,俄羅斯是否真到了外媒口中「舉步維艱」的地步,從而摸清虛實。這一點僅是推測,但對於美國,「不憚於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它。」總是沒錯的。盡管如此,大家本質上還是普遍希望國家之間關於航天事業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這跟膚色、種族、政治立場無關, 而是因為——走出藍星是全人類的偉大理想, 探索 宇宙是屬於全人類的偉大事業。
美國曾在二戰中發揮了「民主兵工廠」的作用,為戰勝納粹德國與日本都做出了難以忽視的貢獻,可惜戰後這個國家已經背離了當初僅剩的「初衷」,如果美國在世界局勢中安守本分,不再妄想以霸權主導全世界,而是與其他國家開展類似民生、科研、經濟上的合作,那才配得上「燈塔國」的名號,但顯然,這種前景的可能性令人感到悲觀。
❹ 美國與俄羅斯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嗎,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世界上嘴硬的國家有很多,卡扎菲、薩達姆都說不怕美國,但是結局都是被美國給收拾掉了。說俄羅斯不怕美國,倒不如說俄羅斯其實是怕美國的,但同時美國也怕俄羅斯,這個才是根本的,俄羅斯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建立在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上的,軍事的先進就意味著科技的先進性。而美國的強大是全方位的,並且還有一眾強大的盟友。
8、俄羅斯有廣袤的領土和強大的常規武裝,足以保家衛國。
9、俄羅斯的工業體系健全,自給自足能力強,歐美的經濟封鎖並不能扼殺掉俄羅斯,只能互相傷害。
10、我覺得俄羅斯最會對抗美國,他總是選擇在優勢的地方與美國硬杠,他總在自己的力量輻射區內去對抗,而往往這些地方是美國力量不能輻射或者輻射不力的地方。
❺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對世界產生了什麼影響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事件在美國、俄羅斯的爭鋒相對中爆發了。戰爭帶來的不僅僅是交戰國軍民的傷亡和正常社會、經濟秩序的破壞,同時也對世界和平發展,對地區乃至全球局勢帶來深遠影響。
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破壞了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局。當然俄羅斯可以說是被動防禦,因為北約美國把人逼到了牆角。而且二戰後要說哪個國家侵略別國最多,可能也數不上俄羅斯。此次事件再次表明,國際社會一貫的叢林法仍然沒有過時。什麼聯合國,什麼國際關系准則,背後其實都是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說了算。這將進一步加劇各國間的軍事投入,加劇國際間的軍備競賽,世界局勢將會更加不安定。
其次是告訴人們不要將自己的安危寄託於別人身上。1994年12月5日,美國總統柯林頓、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英國首相梅傑和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簽了《布達佩斯烏克蘭安全保障備忘錄》,這個文件里規定:只要烏克蘭放下核武器加入《核不擴散條約》,那麼美國、英國和俄羅斯三大國保障烏克蘭的安全。然後烏克蘭就把蘇聯解體後分到核武器存貨:戰略核彈頭1900枚,其中包括130枚「SS-19"洲際導彈,這一款每個可以包含6個彈頭;還有46枚"SS-24"洲際導彈,這一款每個能包含10個彈頭;戰略轟炸機45架,其中19架是「圖-160」飛機,還有25架「圖-95」飛機;2500枚戰術核武器,以及大批半成品和核材料悉數銷毀。然後現在看看這三個當初聲稱保護它的三個大國都做了些什麼。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假如這些核武器即使只有少數還在烏克蘭手上,他會走到現在的境地嗎?
最後,這個世界依然不安定,落後就要挨打,軍事力量弱小就無法保證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最終連自己領土都保護不了。無論是敘利亞,還是利比亞、伊拉克,或者南聯盟、烏克蘭,甚至舊中國、奧斯曼土耳其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帝國,只要發展停滯,落後於時代,就必定會招致入侵,招致肢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世界是向前發展的,可世界也是人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要想自己不被欺負,要想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就要變的強大,強大到別人不敢欺負。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啊!
❻ 俄羅斯與美國斷交,將產生什麼結果
俄羅斯與美國斷交,將產生什麼結果?
世界上擁核數量最多的兩個大國斷交,除了給世界造成緊張不安全氣氛,其實也沒得個啥,因為要動手、要掐架、要率先玩核打擊,也不是一個外交關系存在與否能罩得住的,而且誰都玩不起,除非都不想活了、或活膩了,兩相毀滅,並且拉世界人類一起。就俄美目前冷淡敵視狀態,半死不活的,跟斷交基本沒啥兩樣。
凡事往開了看,美國佬貪婪自私但怕死卻虛偽,最怕在其本土開戰,這是其短板,俄羅斯耿直豪爽但脾氣爆躁,經濟雖然有些困難但不服就干,路不走到盡頭,兩方都有迴旋空間,說不定換了新領導、或出現了其它新情況,兩國關系又緩合。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天下態勢:分分合合、好好壞壞,除了永遠的利益,沒有什麼不是無時不刻變化的。
❼ 美國牽制俄羅斯,挑起俄烏之間的沖突,原因到底是什麼
原因很簡單,美國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
一是牽制和消耗俄羅斯,通過製造麻煩,來拉進俄羅斯,讓俄羅斯陷入危機四伏中,既可以沒有成本的消耗俄羅斯,又可以讓俄羅斯陷入困境中,無力顧及其他地區,便於美國擺脫對方。
當然也嚇嚇歐洲人,要借強大又好鬥的俄羅斯來狠狠進行敲打,讓昔日這幫小弟別再跟老美離心離德,跟俄羅斯走得太近;而烏克蘭更應對美俯首帖耳,感恩戴德。這樣順勢收服烏克蘭。另一方面,俄歐能源搏奕牽動著美國、烏波等國高度敏感的神經和切身利益,美國必不可失去話語權,更不可失去經濟利益。
❽ 二零二零年六月美國退出什麼傢具了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22日宣布,該國正式退出已有18年歷史的《開放天空條約》,理由是俄羅斯方面違反了這一國際軍備控制和查證協議。美國媒體分析稱,退出這一條約是國際軍備控制體系遭受的最新打擊。此前,特朗普政府已退出《中導條約》,美俄之間將於明年初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能否續約也懸而未決。有中國軍事專家23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分析稱,美國「退群」為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增加了不安定因素,進一步削弱了全球軍控領域的基礎。
對於美國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22日表示,這一舉措是「通過退出過時的、且有利於我們的敵手並損害我們國家安全的條約和協議,從而將美國置於優先地位。」今年5月,美國宣布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時聲稱,莫斯科方面屢次違反《開放天空條約》,利用該條約實現擴張目的,在此情形下美方作為條約成員國繼續履約,不符合美國利益。根據該協議規定,締約國必須在擬退出前至少6個月通知其他國家。
《開放天空條約》於1992年簽署,是歐洲在冷戰後加強互信的措施之一。2002年生效後,條約成員可以對彼此的領土進行短時間預先通知的非武裝的觀察和偵察飛行,以收集武裝力量及其活動的數據。基於這一框架,各成員自那時以來進行了1500多次觀察和偵察飛行。在美國退出前,包括俄羅斯和北約多國在內的34個國家簽署了這一條約。
22日,俄羅斯外交部對美國的決定表示強烈譴責。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說,「華盛頓做出了舉動。歐洲的安全、美國的安全以及美國的盟國都沒有為此受益。現在西方很多人在想俄羅斯會有什麼反應。答案很簡單。我們已經反復強調,一切選項對我們都是開放的。」俄外交部強調,莫斯科將要求條約簽約國保證允許俄方在簽約國領土上空執行觀察飛行,並堅決不向非簽約國傳遞在俄羅斯空中偵察獲得的情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對此問題回應稱,中方對美方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深表遺憾。美此舉損害相關國家間的軍事互信和透明,不利於維護有關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對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也將產生消極影響。「動輒退約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態度和做法。」
美國「退群」也引發其歐洲盟友的反對。德國外交部長馬斯22日表示,他對特朗普政府的決定感到遺憾,《開放天空條約》有助於在「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溫哥華」的整個北半球建立信任和促進安全。早在今年5月美國宣布其有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後,法國、德國等歐洲多國外長就曾發表聯合聲明稱,該條約是加強締約方軍事互信的重要舉措,旨在加大歐洲-大西洋區域的透明度和安全程度。發出聯合聲明的國家會繼續履行條約,而條約本身也將繼續有效。
一位不具名的中國軍事專家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美國相繼退出《反導條約》《中導條約》和《開放天空條約》,即將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也前途未卜,美俄在冷戰結束後的軍控基礎幾乎消失殆盡,對於軍備競賽的約束大大減少,而這實際上會損害各方利益。這位軍事專家補充稱,美國的這一行為也令其歐洲盟友不滿,它的退出實際上減少了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透明度,加劇了雙方的對立態勢。
由於目前正處於特朗普與拜登兩任政府的過渡期,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所帶來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此前,拜登已經表示,他贊成延長新限制戰略武器協議和其他軍備限制條約。不過,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院呂祥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拜登上台後可能不會尋求重新加入《開放天空條約》,從技術上看,目前的衛星技術已經可以完成大部分偵察任務,再費力重回條約意義不大。俄高等經濟學院歐洲和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蘇斯洛夫也在接受俄媒采訪時表示,「美國重返《開放天空條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參議院的再次批准,而參議院仍由共和黨人控制,因此這是不可能的。而且總的來看,最近幾十年的實際情況已清楚表明,美國退出軍控方面的條約後是不會返回的。」
特朗普政府在軍控領域的多次「退約」行為,預計也將為拜登政府在處理美俄關繫上留下更多挑戰。拜登此前曾公開表示,俄羅斯是美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呂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在美俄未來的戰略競爭中,除軍事問題外,預計能源領域也會出現更多博弈。「拜登在能源領域的主要立場之一是開發可能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這可能會改變美國能源出口結構,導致俄羅斯能源出口增加,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性增強」,呂祥說,這也是為何連接俄羅斯與歐洲的「北溪-2」天然氣項目遭到美國反對的原因。不過,呂祥也表示,目前來看,拜登為尋求在美俄關系中尋求有利地位,最優先的工作還應當是恢復國內元氣,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問題。
❾ 你知道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發生了以下事情:烏克蘭渴望加入北約,徹底倒向西方陣營,以求讓自己經濟得到復甦,尋求西方國家對自己的軍事支持;俄羅斯不希望失去烏克蘭這個戰略緩沖地帶,不願意烏克蘭加入北約,更不願意看到西方的軍事勢力在自己的家門口;美國期望烏克蘭能盡快的融入到西方國家中,這樣可以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進一步打壓俄羅斯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三個國家各有自己的算盤,使得俄美、俄烏矛盾不斷加劇升級。最終,演化成了俄烏沖突戰爭。
從美國來看,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之所以這樣做,美國乃至英法等西方國家希望北約東擴來強化自己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實力,打破東歐地區的軍事平衡,不斷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使其不敢不唯命是從西方。另外,美國鼓動烏克蘭,也可以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通過輸送武器給烏克蘭,製造地區恐慌局勢,來遏制歐洲大陸崛起,借用烏克蘭來制約俄羅斯,實現自身在這一地區軍事、經濟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