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薩哈克市在哪裡

俄羅斯薩哈克市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1-11 01:03:31

A.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地圖具體哪裡它們有什麼淵源是不是阿拉伯國家名字一定有什麼斯坦的說法

地圖被我塗橘紅的是就在中東埃及上邊點

淵源就是(個人歸納)這地方本來是猶太人的後來被羅馬人趕走了再後來阿拉伯人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又回來了建立了以色列阿拉伯人因為在這待太久了捨不得走猶太人越來越多因為土地原因就打起來了!

(具體)猶太人是原指猶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猶大王國(以色列國分裂後與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國對立)的人民。全體猶太人本來統稱希伯來人,自進占巴勒斯坦起至舉族被擄往巴比倫為止,又稱以色列人。經過流亡生活,只有原屬猶大王國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徵,其他10個支派於公元前721年亞述滅亡北方王國後四散而同化於其他民族。因此,猶太人一詞僅指原屬猶大王國之人。

各派猶太人都承認由猶太婦女所生者即為猶太人,而改革派則認為,雙親中有一人是猶太人者即為猶太人。一般地講,從純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猶太人環境中而保留猶太教許多基本教義的社團,作為整體被認為真正猶太人,但作為個人,這種人不能任意同猶太人結婚。

猶太人遍布全世界,美國有580萬,以色列442萬,法國60萬,俄羅斯60萬,烏克蘭44.6萬,加拿大36萬,英國30萬,阿根廷25萬,南非11.4萬,澳大利亞10萬,巴西10萬。

聖經時代猶太人歷史始於公元前第二個一千年的頭五百年,始祖是亞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孫雅各。一場遍及全國的飢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兒子們,即以色列十二個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裡他們的後代淪為奴隸。幾個世紀之後,摩西率眾人出埃及,擺脫奴役,奔向自由,最終返回以色列故土。他們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裡形成了一個民族,並接受了包括十誡在內的摩西律法,他們的始祖們所創立的一神教從此初具規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約書亞的指揮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並定居下來,但它們往往只是在受到外來威脅時,才在被稱為「士師」的領袖的統領下聯合起來。公元前1028年,掃羅建立了君主國;他的繼承者大衛於公元前1000年統一了各部落並建都於耶路撒冷。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把王國發展成為繁榮的商業強國並在耶路撒冷興建了以色列一神教聖殿。考古發掘證實,在所羅門統治時期,曾在一些設防城鎮,如夏瑣、美吉多和基色設立了重要的城市貿易中心。所羅門去逝後,國家分裂成兩個王國:一個是以色列王國,首都設在撒馬利亞;一個是猶太王國,首都設在耶路撒冷。兩個王國並存兩個世紀之久,由猶太諸王統治,並由先知告誡人們主持社會正義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遭亞述人侵佔,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稱「失掉的十個部落」)。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被巴比倫人征服,入侵者搗毀了耶路撒冷的聖殿,並將大部分猶太人放逐到巴比倫。

猶太人自治時期(公元前538—60年)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帝國被波斯人征服,之後,許多猶太人返回猶大(以色列故土),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猶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復。此後四個世紀,猶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臘人的統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由於敘利亞塞琉孤王朝強制實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猶太人的宗教信仰,導致爆發了公元前168年由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領導的起義,隨後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猶太諸王統治、歷時約80年的獨立猶太王國。

異族統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從公元前60年起,國家因內亂而削弱,日益為羅馬所控制。為了擺脫羅馬統治,猶太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其中最大的一次爆發於公元66年。經過4年的戰斗,羅馬人於公元70年征服了猶地亞(猶大),焚毀丁第二聖殿,並將國內的眾多猶太人放逐。猶太人對羅馬進行的最後一次反抗是千餘人固守在馬撒達山頂城堡中。這次反抗於公元73年以守衛者集體自殺而告終。它成為猶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取自由的象徵。

在羅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統治下,猶太人社會在故土上繼續保持和發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紀,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猶太律法被編集成口傳律法《密西拿經》,後於公元3-5世紀,又擴編成《塔木德經》。這些律法有些後來根據情況而變化作了修改,至今仍為恪守教規的猶太人所遵守。

猶太人重獲國家主權的另一次嘗試是公元132年的巴爾·科赫巴起義,其結果是在猶地亞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猶太飛地,以耶路撒冷為都城。但是,三年之後,羅馬人打敗了了巴爾·科赫巴,並且為了斷絕猶太人與故土的聯系,把耶路撒冷改名為埃利亞卡皮托利納,把國家更名為巴勒斯梯那。

從公元7世紀始,國家先後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爾柱克人(1091—1099)、十字軍(1099—1291)、馬穆魯克人(1291-1516)、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國人(1918—1948)所統治。不同時期的統治者任意變動疆界,更改國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宮殿宇是他們統治這片故土的歷史見證。

盡管千百年來的異族統治使猶太人越來越少,但在這片故土上猶太人一直保持著他們的存在,而且隨著散居各國的猶太人返回故鄉,猶太人口也不斷增加。到了19世紀中葉,稀少的猶太人口出現了猛增的勢頭。

猶太復國主義多少世紀以來,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錫安(錫安,傳統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義詞),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紀末,由於東歐的猶太人不斷遭到壓迫和迫害,而西歐的猶太人對既未結束種族歧視也未使猶太人與所在國家的社會融為一體的那種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滅,猶太復國主義作為一種民族解放運動而出現。1897年,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了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大會。在會上,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成為一個正式的政治組織,它號召猶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園復興猶太民族生活。

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開始返回故土,當時這片故土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人煙稀少,為世人所忽視。早期的開拓者在這里排干沼澤,開墾荒地,在禿山上植樹造林,興辦工業,建設城市和鄉村。他們建立了社區機構和服務設施,並使長期以來僅用於禮拜儀式和文學的希伯來語在日常生活中恢復使用。

一塊土地,兩個民族國際聯盟基於承認「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著歷史的聯系」和「在那個國家重建猶太民族家園」的考慮,於1922年委託英國統治這片故土,並特別責成英國「為這個國家創造各種確保建立猶太民族家園的政治、行政和經濟環境。」

同年,英國在這塊託管地境內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約旦酋長國(即今日的哈希姆約旦王國),只把約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發展猶太民族家園之用。阿拉伯極端領導人就連在這樣小的區域建立猶太民族家園也要反對,他們煽動襲擊猶太社區,甚至打擊主張阿拉伯一猶太人共處的阿拉伯人。英國對猶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並沒有使阿拉伯好戰分子善罷甘休,暴力事件屢屢發生,持續不斷,直到二次大戰爆發為止。

二戰期間,納粹殺害了約600萬歐洲猶太人,其中包括150萬兒童。戰後,盡管迫切需要為在納粹大屠殺中倖免於難的猶太人尋找避難所,但英國並未取消猶太移民的限額。為了郵票說明:安娜·富蘭克及家人在這所房子里躲避納粹迫害達兩年之久對付英國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猶太社團與世界各地猶太人一起,動員一切人力物力,組織了一場「非法」移民運動先後把85,000難民從歐洲轉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猶太人則堅持要求解除對猶太移民的限制,英國在無法調解的情況下,遂將問題移交給聯合國。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29日表決在約旦河以西地區建立兩個國家: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猶太人接受丁這個分治計劃而阿拉伯人則予以拒絕。

國家地位1948年5月14日英國託管結束,猶太人隨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國。此後不到24小時,五個阿拉伯國家的軍隊入侵了這個新國家。這場以色列獨立戰爭斷斷續續打了一年多,於1949年7月以停火線為基礎分別與接壤的阿拉伯國家簽定了停戰協議。

接下來是斯坦

STINE和STAN是人的意思,斯坦是音譯。

有人說「斯坦」是伊斯蘭國家的意思,事實上,是先有波斯語中的-stan,然後才是中亞地區的突厥化和伊斯蘭化。雖然絕大多數叫「斯坦」的地方都信仰伊斯蘭教,但並非全都如此,比如「吐火羅斯坦」(那時候還沒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印度斯坦」(Hinstan,波斯語的寫法是Hindostan)。而「斯坦」也絕非政治上的「國家」,它很多情況下指的只是一個大概的地理區域。比如「印度斯坦」,有時指的是印度北部說印地語的地方,有時又指整個印度次大陸,或者指印度這個國家(印度有個報就叫《印度斯坦時報》)。

巴勒斯坦的「斯坦」來自古閃語。它的原名為PALESTINE,但是這個地名的最後音節TINE,本來不是一個後綴,其種的字母T為詞乾的一部分,更無地區,國家的含義。這個地名歷史淵源甚為古老,演變成今天的模樣,曾幾經滄桑,並牽涉到古今好多種語言。一般認為,它最初出於希伯來語。今天的巴勒斯坦,公元前3000年前為伽南人的住地。公元前12。13世紀,從地中海方面和埃及方面,各來了一批外來人,他們都不是本地人。但從埃及方面入境的,使用希伯來語的外來者,卻把從海上入境的外來者稱為FILISHTIM,FALASHTIM或PALASTIM,實際就是外來者的意思。由此可見,它原系指"人",而非指地。這個地名後來經過希臘人引用,有兩種轉寫形式,之後古羅馬人又根據拉丁語轉寫為PHILISTIN和PALESTINE,英語為PHILISTINE,PALESTINE,漢語分別譯為腓力斯丁和巴勒斯坦。上述兩種轉寫形式,原以第一種比較通用,公元2世紀初,羅馬人佔領地中海東岸後,根據希臘人對這個地區的專門稱呼:PHILISTIA腓力斯齊亞。

腓力斯丁人是一個非閃族的民族,因與周圍閃族民族的混合而日漸消亡。隨著民族的消亡,PHILISTIA這個真正的地名也不大通用了,但是腓力斯丁人的名稱的另一個希臘拉丁語轉寫形式PALESTINE卻逐漸得勢,而且轉而一變,成為地名,代替PHILISTIA沿用下來,直到今天。

在西南亞、南亞和中亞,有不少帶「斯坦」字樣的地名,其中有的是國名,如巴基斯坦以及塔吉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加曼斯坦、哈薩克等;有的是地區名,如興都斯坦(又可徑譯為印度斯坦)、雷吉斯坦、洛雷斯坦、錫斯坦、胡齊斯坦、庫爾德斯坦等。「斯坦」型地其至「滲入」歐洲,比如裏海西岸,北高加索東部,有達格斯坦。甚至近期還有這一類型的地名在產生,如俄羅斯聯邦內的韃靼斯坦和巴什

科爾托斯坦等,少數地名漢譯不帶「斯坦」,原名卻有這個構詞成分,如阿富汗俾路支都屬此類。

「斯坦」原詞出自波斯語,「-stan」是它的羅馬字母轉寫形式。本義原很簡單,即「地方」、「地區」,一般指面積比較大的地區而言。後隨古波斯政治影響的擴展,波斯文化的傳播、伊朗語各族的繁衍和與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這個詞又進入其他語言如印地語、烏爾都語以及突厥語族諸語言中,詞義有所擴大,內容逐漸豐富,衍生出多個彼此相類又有所區別的引申義,比如近代,有些國家的省區,建置在以「……斯坦」為名的地方,因勢乘借用其為省區名,這就有「省(區)」的含義了。從而出現傳統地名、歷史地名和政區名詞形完全相同而指稱范圍不一致的情況。如俾路支(斯坦)原為地區名,但政治上分屬巴基斯坦和伊朗,兩國均建有以此為名或包含此名的省份。再如庫爾德斯坦,作為傳統地名,指稱范圍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以及亞美尼亞等5國的部分領土在內,但伊朗在本國一側建有庫爾德斯坦省。此種情況發生在一國之內問題不大,出現在兩三個國家間,就需注意區別(包括其拼寫形式),切忌混為一談。既然有的國名中含有「斯坦」一詞,如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於是它又獲得「國家」這個引申義。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亞5個全部以「……斯坦」作為國名構詞成分的國家的出現,這個引申義更為突出,也更為引人注意。有人甚至以為所謂「斯坦」就是「國家」一個意思了。

總而言之,「斯坦」的含義,大抵不外「地區」、「省(區)」、「國家」幾種,過去通常一概都是指大的地理實體說的,很少他用。但情況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久而久之,城市名中也有含這個成分的了,如薩哈克斯坦中南部有個城市叫突厥斯坦(在南哈薩克州);此外,伊朗、哈薩克和巴基斯坦,各有一個叫古利斯坦的城鎮,但這樣的實例甚少。

含「斯坦」構詞成分的地名,一般都有悠久的歷史,古波斯典籍曾頻頻出現這類地名,甚至在我國史冊中也迭有反映。不過,個別是新近產生的,如「巴基斯坦」一名,1947年方隨著新國家的誕生而誕生,迄今不過半個世紀,其餘的也不能一概說是古老地名,如裏海西岸。俄羅斯聯邦歐洲部分的達格斯坦,17世紀才有這個名字,在這之前,它卻從不見輕傳。

「斯坦」作為地名通名,多半與民族名稱相結合,這樣構成的地名,含義非常明顯,俾路支(斯坦)意為「博路支人地區」,庫爾德斯坦意為「庫爾德人地區」,其他類推。但不能絕對化,不能把這種情況變成公式往所有含「斯坦」的地名上套,否則就會鬧出笑話。比如巴基斯坦一名與民族名便毫無關系,它是根據伊斯蘭教義,取「巴克」一詞(意為「清凈無染」、「至清至真」,原來是伊斯蘭教對真主安拉的尊崇、贊頌語)附加「斯坦」構成國名,意為「清真潔凈之國」,也就是「真主之國」的意思。又如達格斯坦,是突厥語詞「達格」(意「山嶽」)與波斯語詞「斯坦」的結合,全名的含義是「山嶽之國」、「山嶽地區」,反映了當地地理環境的突出特徵,與居民的民族名卻沒有關系。

B. 隆德·吉納·薩哈克的簡介

奧布五大家族之一薩哈克家族的繼承人。在奧布被地球軍侵略後,和地球連合簽訂密約後靠自己的力量去重建奧布。
將人民視為奴隸看待,視羅·裘爾為絆腳石。在與羅的戰斗中被擊敗,企圖暗算羅時,被 叢雲劾 出手擊殺。
之後被圖書館館員(Librarian Works)以影印人技術(Carbon Human Clone)復活後,擔任該組織MS部隊負責人,對於世界仍舊充滿野心,對那兩個人抱有強烈的憎恨。
口頭禪是「跳舞吧」。

C. 隆德·蜜納·薩哈克動畫里出現過嗎 是在哪裡出現的

外傳只有2個5分鍾動畫短片,分別對應羅·裘爾和叢雲劾。隆德是在漫畫里出現的

D. 想知道:俄羅斯 頓河在哪

頓河是俄羅斯境內歷史上有名的河流。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第三大河(部分支流在烏克蘭境內)。源起中俄羅斯丘陵(Среднерусская воээышенность)東麓,曲折東南流,後折向西南,經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注入亞速海的塔甘羅格灣,長1870公里,流域面積42.2萬平方公里。

以下為頓河流域水系示意圖和頓河流域地形圖:

相關鏈接:http://ke..com/link?url=#2_1

E. 俄羅斯遠東地區都包括那些城市

伯力、海參崴、共青城、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雅庫茨克、烏蘇里斯克(雙城子)、海蘭泡、馬加丹等。

1、伯力

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始建於1858年,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內河航運通過阿穆爾河(黑龍江)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達同江、富錦、佳木斯和哈爾濱。

2、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始建於1860年,遠東捕鯨業、捕魚業和冷凍船基地,屬季風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15℃,8月份平均氣溫在20℃左右,年降雨量約690毫米。海參崴曾屬中國(清)領土,海參崴滿語意為「海邊的小漁村」。

3、共青城

共青城: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誕生城市,為在這里建造船廠和飛機製造廠,一批莫斯科、聖彼得堡、烏克蘭的共青團志願者來到這里,1932年設市。

4、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位於東經158°40',北緯53°00',建於1740年,25萬多人,是捕魚船隊的冷藏基地,海港兼漁港。因日本海暖流影響,可全年通航。該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的貨運中轉站,運入的是汽車、拖拉機、地質勘探設備、水泥、機床、日用品等,運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魚等。

5、雅庫茨克

是雅庫特自治共和國的首府,也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這里歷來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馳名。與外區聯系靠空運,有大型機場。烏斯季維柳伊的天然氣田向該市供應燃料。元朝勢力(遼陽省)一度到達該地。

(5)俄羅斯薩哈克市在哪裡擴展閱讀

遠東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國、朝鮮相鄰,東臨太平洋。包括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濱海邊疆區、雅庫特自治共和國、阿穆爾、馬加丹、堪察加及薩哈林州。面積621.6萬平方公里。

有烏克蘭人、雅庫特人等。境內四分之三面積為山地。平原及低地主要分布在勒拿河及黑龍江中下游、北冰洋沿岸。從北到南有苔原帶、森林苔原帶和森林帶。有金、金剛石、煤、鐵、錫、鋅、鉛、鎢、汞、雲母、螢石、石油和天然氣等礦藏。

40%的地表被森林覆蓋。木材蓄積量和水力蘊藏量各約占原蘇聯的30%。工業以采礦為主,金、錫和金剛石產量居原蘇聯首位。其次是森林採伐和木材加工、魚類加工、艦船修造及農、畜產品加工等。農業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結雅-布列亞平原和烏蘇里-興凱湖平原。

主要作物有麥類、水稻和大豆。畜牧業以乳、肉用為主,北部普遍飼養馴鹿。工農業、城市、人口、鐵路和海運主要集中在南部,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主要城市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共青城、彼得羅巴甫浴夫斯克(堪察加)、雅庫茨克和馬加丹等。

F. 俄羅斯里,位於東八區的城市有哪一些最好是一些不太發達的小鎮。

奧列尼奧克、泰梅雷爾、阿梅薩赫、上維柳伊斯克、孫塔爾、京納亞、漢帕、奧廖克明斯克、佳尼亞、恰拉、伊萬諾夫斯基、中卡拉爾 ......

G. 俄羅斯遠東哪前三大城市

俄羅斯遠東前三大城市是海參崴、伯力、雅庫茨克。

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621.59萬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629萬。從古代起就有30幾個大小不同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盡管他們發展程度相差懸殊,但都為創造這一地區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自己貢獻。

這些民族分別屬烏拉爾語系、阿爾泰語系和古亞細亞語系。其宗教信仰在古代均為圖騰崇拜和原始薩滿教。後來陸續接受了外來的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及東正教。

哈巴羅夫斯克,原來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中國稱之為伯力。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會合口東岸的中等城市。2002年成為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的行政中心。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語:Vladivostok)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原名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現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亦為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總人口約60萬,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為主,全年平均高溫8.38°C,平均低溫1.38°C,平均降水量797mm。

雅庫茨克是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首府,建於1632年,別稱「冰城」,距北冰洋極近,是薩哈共和國的科學、文化和經濟中心。

從莫斯科到雅庫茨克市距離為4888公里。雅庫茨克市內有兩個區,分別為十月區和亞拉斯拉夫斯克區,人口311 760,居民多以雅庫特人為主。由於雅庫茨克市建於永久凍土層上,因此有「冰城」之稱。

(7)俄羅斯薩哈克市在哪裡擴展閱讀:

雅庫茨克經濟發展

雅庫茨克市以建築材料加工業、木材採集加工業、皮革製造業、食品加工業、煤炭開采業、水利能源開發、電力工業、漁業加工業、狩獵業為主,此外還有養馬業和養獸業。

作為建於永久凍土層上的「冰城」,其冬季旅遊資源有待於開發利用,迷人的極地風情吸引著世界各地旅遊者前往觀光。該市也是世界極地冰雪汽車拉力賽的舉辦地。

雅庫茨克市與各主要地區之間都有交通聯系,有多條航空線路連接俄羅斯各地和中國牡丹江和中國黑河,可以進行客貨交流。

H. sakhalinsk是俄羅斯哪個城市

你好,很高興為你翻譯,正確的翻譯是,
南薩哈林斯克(俄羅斯文: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英文:Yuzhno-Sakhalinsk )是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薩哈林州的首府,位於庫頁島南部,是全島最大城市,名字的意思是南庫頁的城市。本市在日治時期稱為豐原市。南哈薩林斯克位於鈴谷盆地,被東邊的鈴谷山脈和西方的南薩哈林斯克山脈(日本名:樺太山脈)給包圍,鈴谷河橫亘市內。現時本市的范圍包括有舊時日治時期的豐原市、豐北村及川上村,全市人口約17萬4000人。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望採納。

I. 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及簡介。

俄遠東主要城市介紹 3—1 雅庫茨克市
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自治共和國首府。1632年始建於距現址下游地區70公里處,勒拿河右岸,稱連斯基城堡,1643年稱市,移居現址,成為西伯利亞東北部地區軍事、行政和商業中心。位於東經129°40′,北緯62°00′,地處勒拿河畔,薩伊薩爾湖附近。人口20.5萬人(2002年)。
雅庫茨克市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一個最古老的城市。歷來以毛皮、皮革、家畜和象牙集散地而聞名。市內有木材加工、採煤、輕工、食品和建材等工業;有船舶修造廠、建築材料廠、傢具廠、製革製鞋廠、服裝廠、乳品廠、啤酒廠、灌腸廠、糖果廠、通心粉廠、魚類和肉類聯合加工廠等企業。建有國營地區發電站,中央熱電站。烏斯季維柳伊礦的天然氣田向該市供應燃料,目前這里的工業和居民均已用上了煤氣。
該市是河運、鐵路、公路、航空的交通運輸樞紐。公路運輸線通往自治共和國內外,勒拿河港口與阿穆爾—雅庫特公路干線和別爾卡基鐵路車站相連。水路線路四能八達。航空線路通往全國各地。
這里還是科學、文化的中心,有歷史、語言、文學、物理技術等近10個科研院所。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雅庫特支院及下設十餘個研究所也設在該市,此外還建有雅庫茨克大學、師范學院及十餘所中專、4所技工學校、3個圖書館、3座電影院、2個劇院、1個兒童音樂學校、4個博物館等文化娛樂及教育機構。
2006年6月中國黑龍江省長張佐訪問該市,並簽署雙邊合作協定,該市已有華人籌備開辦華人輕工市場經商,很有發展前途,該地區尚不通鐵路,但有高速公路。往北廣大地區也是輕工產品和建築材料的市場,交通不發達,商機也越大。

3—2 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海蘭泡)
俄羅斯遠東阿穆爾州首府,位於東經127°30′,北緯50°18′,阿穆爾河(黑龍江)與吉雅河匯合處,與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隔江相望。人口23.6萬人(2002年),其中俄羅斯人佔90.9 %,其他少數民族佔5.6 %。
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是遠東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阿穆爾州重要工業中心,主要大企業有「阿穆爾冶金工人」製造廠、「十月革命」造船廠、阿穆爾電力儀表儀器廠、礦山設備和磨碎機廠、電器廠、機械修造廠、造紙廠、傢具廠、服裝廠和火柴廠等。該市也是農產品原料加工中心,建有伏特加酒廠、酒精廠、榨油廠、制粉廠和肉類聯合加工廠。此外還有輕工、木材加工和建築材料等工業。
在該市區阿穆爾河與吉雅河交匯處設有河港,這是阿穆爾州最大的港口,設有貨物起重機和鐵路專用線,河運事業發達,其航道里程為600多公里。鐵路車站設在西伯利亞鐵路運輸干線的支線上,是終點站。該市航空事業發達,有50多條航線通往全國各地。
該市還是阿穆爾州的科學文化中心,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阿穆爾州綜合科學研究所和全俄大豆科學研究所、阿穆爾州黃金地質試驗室等科研機構均設在這里。市內有阿穆爾國立大學、師范學院、農學院和醫學院等4所高等學校,15所中等專業學校。州方誌博物館設在這里。
近年來,阿穆爾州政府十分重視同中國的經濟貿易合作,在對外聯系與交往中,把同中國黑龍江省的友好合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希望利用地緣優勢,通過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中國黑龍訌省商貿代表團多次訪問該市,並舉辦中國商品展覽會。該市和中國黑河市隔江相望。每天有兩國商船往耒。是千里中俄國境線上,惟一一對相隔最近的兩個城市。早晨過去,晚間即可回耒。大量新鮮中國蔬萊每天通過輪渡運到對岸。目前有華人約萬人,輕工市場數個,建材市場數個,並有蔬菜批發市場。中餐廳數拾個,有中資企業,建築業,裝修業,農場等。該市江岸碼頭不遠設有數處賭場,供華人星期假日去玩。有華人報刊及華人聯合會組織,會長為許強先生。不久可能形成華人街。據說將修建聯接兩城市的跨江公路橋,那時兩城市來往將更加方便。

3—3 比羅比詹市
俄羅斯聯邦猶太自治州首府,位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1937年建市,目前已發展成為猶太自治州的經濟,行政和文化中心。人口9.2萬人(2002年),居民的民族成分較為復雜。人口最多的是俄羅斯人,其次是猶太人,此外還有烏克蘭人等許多少數民族。
比羅比詹市在30年代初就已成為工業中心,那時有一批猶太工人和專業技術人員來這里定居,並成立了猶太自治州。該市的工業以輕工業為主,輕工業在遠東地區居首位,產品銷往遠東、外貝加爾和西西伯利亞等地區。這里的服裝廠、針織廠、織襪廠、製鞋廠和氈鞋廠都很著名。二次大戰以後,還建立了機器製造廠、農機廠。這里製造的穀物收割機、履帶式青貯飼料收割機不僅銷往遠東、中亞、哈薩克、古巴、緬甸、越南和我國。該市金屬加工業也很發達。食品工業有肉聯廠、牛奶加工廠、啤酒廠、糖果點心廠。
比羅比詹是交通中心,該市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上,與外界聯系十分方便,距莫斯科8361公里,距哈巴羅夫斯克僅174公里。距中國同江市僅百餘公里。大量輕工產品及建築材料通過同江口岸進口。該市有機場,公路也四通八達,通往遠東許多城市。
猶太自治州南部以黑龍江(阿穆爾河)為界與中國黑龍江省隔江相望,邊界600公里。這里最大的資源是土地。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一半,平原上河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適中,有利於農業發展。
猶太自治州森林覆蓋率為1/3。森林由北方樹種組成。林中多野獸,養蜂業發達,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地下礦物資源較為豐富,有金、錫、錳等金屬礦藏,還有煤、石墨、菱鎂礦、水鎂石、白雲石和各種建築材料。自然資源決定了它的產業結構特點。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首位。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主要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麥類作物,占播種面積的30 %,大豆占播種面積的25.8 %。其餘主要種植馬鈴薯和蔬菜,畜牧業也較為發達。
該市有華人數百人,經營輕工市場,中資企業,餐飲業,建築業,該市在中國哈恰會上,提出招商引資計劃,有油田,煤礦,金礦等希望中方合資開采。該地石油開采很有合作前途,可以通過地下石油管路輸入中國。

3—4 馬加丹市
俄羅斯聯邦馬加丹州首府。1933年因開發東北部自然資源而始建,1939年稱市。位於東經150°50′,北緯59°35′,地處鄂霍茨克海北岸,距莫斯科市7110公里。人口12.7萬人(2002年)。
馬加丹市的主要工業有機器製造、金屬加工和魚類加工業。市內有機械廠、修船廠、水泥碾磨廠、鋼筋混凝土構件廠、製革廠、服裝廠、鞋廠、糖果點心廠、傢具廠、釀酒廠、磨粉廠等企業。還建有東北採金聯合公司。生產礦山設備、燃料裝置、汽車、拖拉機和建築材料。市區附近建有一個玻璃廠(取當地火山灰為原料)。並建有中央火力發電站。
該市是一個新興的港口城市,納加耶夫港(建在鄂霍茨克海的納加耶夫灣)是它的海上門戶,通過水路航線可達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薩哈林等地。馬加丹有鐵路的時間較短,公路通往雅庫茨克,是科雷姆公路運輸線的始發站。有通往莫斯科、聖彼得堡、辛菲羅波爾、新西伯利亞、雅庫茨克,伊爾庫次克、鄂霍茨克、哈巴羅夫斯克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市的航空線。
市內設有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科學中心下屬的東北綜合科學研究所、俄羅斯黃金與稀有金屬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和俄羅斯東北地區最大的設計院——遠東建築設計院等科研設計單位;有工學院函授學院和法律函授學院、師范學院及6所中等專為技術學校(其中包括工程技術、衛生和音樂學校等)等教育機構;有音樂劇院、電視轉播中心和方誌博物館等文化娛樂場所。
2005年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商務參贊訪問了該市,並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目前已有中國企業派代表團訪問和考查該市,是一個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城市。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薩哈克市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4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0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4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5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1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4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4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3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8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