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到鳳凰衛視 還是軍情觀察室曾經做個一個關於俄羅斯海軍的特別節目(記得裡面有盧宇光)具體叫什麼呀
關於俄羅斯海軍的特別節目深圳台的軍情直播間播過,每周二晚,你說的好像是5.1那期的 、
⑵ 求俄羅斯電影《命運的捉弄》里反映俄羅斯人過節的習俗,最少十個。
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而1月14日是俄歷新年。1月19日也是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耶穌受洗節。人們認為,這一天的泉水具有治病的功效。很多人不顧嚴寒在這一天冬泳,也不生病。這一天大多數人習慣去教堂,領取聖水。1月19日取到的水一整年都不壞。俄羅斯大部分居民信仰東正教,約占總人口的70%,但俄國還有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和無神論者,因此全民的節日還是在1月1日。
人們都提前准備新年。在小村鎮,當地政府都用真正的聖誕樹來裝點中央廣場,在最高的建築上也會出現五顏六色的彩燈。在大城市裡真的聖誕樹和人造聖誕樹隨處可見。在莫斯科,商店和餐廳必須要在新年前裝扮一新,否則就要罰款。城市行政當局負責節日街道照明和組織戶外娛樂活動。
在俄羅斯新年如果沒有禮物,那會黯然失色。盡管近年來向親人送錢也被認可了,但絕大多數人購買禮物。從嬰兒到曾祖母,所有人都應該得到禮物。而禮物也是各種各樣,從嘎嘎響的玩具到舒適的便鞋。按照風俗,1月1日早上,孩子要在聖誕樹下尋找自己的禮物,但他們一般都纏磨父母提前發禮物。這樣大人們也能輕鬆些,可以和親人、朋友坐下來聊天,而孩子們在一邊玩新玩具。如想給小孩一個難忘的節日,可以找專門的公司,新年童話人物冰雪老人和雪姑娘就會到家裡來。冰雪老人將從大口袋中拿出父母預定的禮物,而雪姑娘和孩子們一同玩耍。公司領導請求客戶不要讓冰雪老人同主人喝酒,因為他在這一天要到很多家去祝賀新年,如果家家都邀請喝酒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但請冰雪老人和雪姑娘一起品嘗節日大餐是可以的。現在節日大餐的內容相對減少了一些,人們盡量不吃得過飽。但在傳統人家的節日餐桌上還是可以看到幾樣冷盤,有著名的美奶滋俄國色拉、肉凍兒、帶辣根的澆汁魚、家常腌紅魚、腌蘑菇、紅魚籽麵包片等等。熱菜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肉類、魚類、禽類總是要整個或者一大塊放到烤箱里去,這樣的節日大餐才更為盛大。俄國自古以來有這樣的說法,《大魚大肉心情好》。近年來俄國人餐桌上竟然遵循起中國十二生肖。如果是雞年,那麼大多數人家的餐桌上就沒有雞。
新年、俄歷新年和聖誕節的活動交織在一起,使節日顯得更加熱鬧喜慶。 新年到來之前,人們就開始忙碌,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之中,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采購精美食品、裝飾新年樅樹,准備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年。主要街道上處處擺著五光十色的聖誕樹。樹上掛滿著各種飾物,有綵帶、彩燈、各種各樣的小禮物。
新年期間,舉辦各種〃城市之夜〃活動已成為許多城市的傳統。在城市中心廣場安放新年樅樹,組織群眾性慶祝活動。 除夕夜,許多地方還燃放焰花,或者燒起大堆的篝火。當電視台、電台播放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同時相互祝賀,入席開懷暢飲。按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和進新年晚餐。飯後,人們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台准備的迎新年特別節目,或者舉行跳舞、唱歌等各種娛樂活動。有的年輕人甚至上街狂歡,直到黎明。 俄羅斯人有一個傳統說法,〃新年過得不愉快的人要倒一年的霉〃。因此,大家盡興地玩個通宵。
自古以來,年輕姑娘們在這段時間占卜婚事。東正教譴責占卜未來的行為,但在聖誕節和耶穌受洗節期間是允許的,因此冬季占卜算命的風俗在俄羅斯十分盛行。最有名的占卜方法是用水中的戒指。需要拿一個普通的平底杯,沒有任何圖案,倒滿水,將別人的婚戒小心地放入中心,然後看戒指的中間。過一會兒,女孩會看到未婚夫的樣子。如果在睡前吃一些鹹的東西,並請求他出現,那麼在夢中還能見到未來的丈夫。最簡單的占卜方法是用雪:晚上到戶外,躺倒雪地上,然後起身離開,不可以回頭。早上來看這個位置:如果雪地上的印記印滿了線條,那麼丈夫將是粗暴草率的人;如果印記是平整的,那麼丈夫將是溫和善良的人;如果印記很深,那麼嫁人將不止一次;如果印記被掩蓋上了,那麼近期不會出嫁。
這些只是迎接新年的表面。俄國人從小習慣把冬天的節日同神奇、魔幻、童話聯系起來。每個人都期待不同尋常的事情,但一定是非常好的事情。在節日期間發生的一切都被人們特別看待。人們經常選擇在新年之夜求愛。
⑶ 請問今年俄羅斯世界盃中央五台的特別節目《我愛世界盃》中,紅場演播室的背景音樂
就是樓下說的這首 陳吉浙的 【和你在一起】專輯, 還有精彩進球那段的BGM也在這個專輯里,叫緊張音樂
⑷ 有沒有關於到俄羅斯旅遊的綜藝節目
查到有一個,「你好俄羅斯-旅遊衛視特別節目」-在央視播的,這里貼不了網址,你在網路上搜一下就找到的了
還有一個節目叫「看東方」,其中也有介紹到俄羅斯這個國家的
⑸ 俄羅斯過年習俗
俄羅斯新年的由來
最先,俄羅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因為俄羅斯大地靠近北極地區,春季到來的時間要比其它地區來的晚。那時候,每年的3月1日當天都會舉行祭祀太陽的隆重儀式。15世界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響,俄羅斯又將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並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改為今天的1月1日。並且在1699年新年當天,彼得大帝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飾房屋,以示吉祥。因此樅樹就成為俄羅斯聖誕節和新年期間不可或缺的節日標志。
蘇聯時期的新年慶祝
在蘇聯時期,蘇聯政府同樣重視新年這個重要節日。因此在1930年將新年正式定為全國性節日。那時候,每逢新年,蘇聯各地的公共場所都被裝點得煥然一新,各大城市的廣場上都樹立著高大、漂亮的新年樅樹。家家戶戶的客廳里也擺著掛著各式各樣的禮物。 到午夜12點,當克里姆林宮的自鳴鍾傳出洪亮的鍾聲時,收音機和電視將鍾聲傳遍全國。蘇聯人民在鍾聲的承托下舉國歡慶,人們打開香檳,互相祝賀新年。慶祝晚宴結束後,人們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台准備的迎新年特別節目,或者舉行跳舞、唱歌等各種娛樂活動。有的年輕人甚至上街狂歡,直到黎明。
當代俄羅斯的新年慶祝
隨著蘇聯時代的結束,俄羅斯政府為尊重廣大東正教信徒的習俗,將東正教新年(即:每年的1月7日)一同與傳統的1月1日劃入新年長假內。因此今天的俄羅斯新年長假,既尊重了俄羅斯的歷史傳統,又順應了廣大人民的需要。 現在任何一位俄羅斯公民都可以在每年的1月1日至10日期間享受一個法定長假。
由於俄羅斯地域遼闊,橫跨多個時區,所以是一個迎接新年次數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全國各地總共要迎接9次新年。許多地方的俄羅斯人按照傳統,要兩度迎接新年的到來。一次是依照當地時區時間迎接新年,另一次是按照標准莫斯科時間迎接新年。
世界各地都要辭舊迎新,只不過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慶祝特色都稍有不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童話人物聖誕老人。但是俄羅斯的聖誕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首先,聖誕老人在俄語中叫 Дед мороз (Ded Moroz),翻譯成中文就是"雪爺爺"。其次就是,他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都不是一個人,總會有一位美麗的Cнегурочка (Snegurochka)"雪姑娘"與其相伴。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因為他們與中國新年邀請"財神"上門拜年一樣,會給住家和店鋪送來福氣。
⑹ 俄羅斯的春節習俗
俄羅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豐盛的,各式的開胃冷盤,熱菜,甜點,讓人垂涎欲滴。應當說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檳是必不可少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相互祝賀,開懷暢飲。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和西方的聖誕老人類似,俄羅斯民族傳統中也有一位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他就是嚴冬老人。在俄羅斯人的眼裡,「嚴冬老人」從天空中飄下的第一片雪花開始就存在了,並非只是在節日才出現。
嚴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時,身邊總會跟著自己的孫女雪姑娘,她頭戴俄羅斯傳統珠冠,為孩子們送上祝福。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
俄羅斯的嚴冬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沖擊,帶著小紅帽、穿著短紅外套的「聖誕老人」,也悄然出現在俄羅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羅斯的「嚴冬老人」和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從穿著和外表上看,聖誕老人多留著白鬍子,身穿紅色短外套;嚴冬老人卻從來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長及腳踝,帽檐上翻,大衣的顏色也不一定是紅色,可以是藍色,綠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顏色。
俄羅斯像中國一樣,除公歷外,還有古老的民間歷法。根據東正教的歷法,聖誕節和新年要比歐洲的節日晚兩個星期。也就是說,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1月14日是俄歷新年。
提及俄羅斯慶祝的公歷新年,還有一段長長的歷史。最初其實俄羅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因為俄羅斯大地靠近北極地區,春季到來的時間要比其它地區來的晚。那時候,每年的3月1日當天都會舉行祭祀太陽的隆重儀式。15世紀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響,俄羅斯又將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並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改為今天的1月1日。
⑺ 《喀秋莎》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喀秋莎》是最早傳入中國的俄羅斯經典歌曲。這是二戰時期蘇聯經典歌曲,既有勇敢戰斗保衛祖國的情感,又描繪了美好純粹的愛情,非常打動人,最能引發共鳴;其次,和其他蘇聯歌曲相比,《喀秋莎》節奏明快,其旋律更適合走齊步、踢正步。
2013年,央視特別節目曾用近30分鍾的時間回顧了俄羅斯經典電影和經典歌曲,稱《喀秋莎》是最早傳入我國的俄羅斯經典歌曲。這首歌曲描寫了一位姑娘對自己參軍入伍、保衛祖國的心上人的思念,「其情景與我們熟悉的《九九艷陽天》相似」。
《喀秋莎》創作於上世紀三十年代,1941年,衛國戰爭打響後,在戰場上傳唱開來,鼓舞著蘇軍的士氣。據悉,當時軍隊裝備了一種新式武器,它可以一次齊射多枚火箭彈,士兵非常喜愛這種新式武器,且當時每輛火箭彈車身上都打有「K」字的標記,親切地稱呼它為「喀秋莎」。
(7)俄羅斯的特別節目有哪些擴展閱讀:
真正讓《喀秋莎》成名的,還是著名的衛國戰爭。
1941年6月,德軍近百萬大軍長驅直入,兵鋒直指莫斯科城下,蘇聯危在旦夕。7月中旬,新編紅軍近衛軍第三師開赴前線。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群女學生唱起了這首歌,用這首愛情歌曲為年輕的戰士們送行。
在歌聲中,近衛軍第三師的全體官兵向唱歌的姑娘們行了庄嚴的軍禮,他們含著激動的淚水,伴著這歌聲走上了前線。幾天後,在極為慘烈的第聶伯河阻擊戰役中,這個師的官兵幾乎全部陣亡。
從此,《喀秋莎》在紅軍戰士中廣為傳唱,北到列寧格勒,南到斯大林格勒,漫長的戰線上,她鼓舞著千千萬萬的蘇聯紅軍戰士。就在喀秋莎廣為流傳的時候,一種神秘的火炮也在蘇聯「共產國際兵工廠」中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