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有多少條鱘鰉魚

俄羅斯有多少條鱘鰉魚

發布時間:2023-02-14 02:53:50

㈠ 鱘魚是什麼魚

問題一:什麼鱘魚 是野生中華鱘魚么 多少錢一斤 ? 這是俄羅斯鱘魚,我們的河壩魚垂釣團隊經常到黑坑垂釣鱘魚,俄羅斯鱘不是保護動物!
下圖是我們在鱘魚釣場的魚獲,可以對比一下!

問題二:中華鱘魚又叫什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
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
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
別名:臘子、覃龍、鰉魚、鱘鯊等。
俗稱:鱘魚 鰉鱘 大癩子 黃鱘 著甲
滿意請採納多謝

問題三:有魚的圖片,想知道都是些什麼魚?那條鱘魚具體是什麼品種? 圖1 ,
鯉科 Cyprinidae 丁�i屬 Tinca 魚類
下圖為 丁�i Tinca tinca ,又稱 歐洲丁�i、丁桂魚、須魚歲
體長可達70厘米,多數體型小,眼較小,橙紅色。兩性異形不明顯,除了雌魚比雄魚腹部更為凸出。雄魚腹鰭的外輻肋似乎也更粗壯扁平。體略高,�朐殘危�側扁。大體呈橄欖綠色,體背側青黑,背較深,腹接近金黃色,較圓無皮棱。體尾鰭不分叉,其他鰭則呈圓形,各鰭大部灰黑,虹彩金黃。既是魚中食用佳餚,又是養殖、觀賞、垂釣極品。
圖2 ,不宜分辨。可能是
青魚 Mylopharyngodon piceus
圖3 ,
德國鏡鯉是一種沒有鱗片的鯉魚,又稱散鱗鏡鯉(三道鱗),該品種是從原西德引進的品種,經過黑龍江水產研究所20多年的系統選育,已選育出適於我國大部分地區養殖的德國鏡鯉選育系。
體形較粗壯,側扁,頭後背部隆起,頭較小,眼較大,體表鱗片較大,沿邊緣排列,背鰭前端至頭部有1行完整的鱗片,背鰭兩側各有1行相對稱的連續完整鱗片,各鰭基部均有鱗,個別的個體在側線上見有少數鱗片。側線大多較平直、不分枝,個別個體的側線末端有較短的分枝。
圖4 ,
鱘科 Acipenseridae 魚類 (可供食用和養殖的均為雜交鱘魚),亦可紅燒
雜交鱘若具有親本雙方的共同優點,幾乎所有鱘魚品種之間都可以通過雜交得到雜交鱘,用得最多的品種,有歐洲鰉、史氏鱘,達氏鰉,中華鱘等,但是匙吻鱘與其他品種雜交,所得的受精卵不能孵化成功,可能是匙吻鱘和其他品種之間的鱘魚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兩個品種雜交,若能得到受精卵,並成功孵化,只有這兩個品種在種內雜交或者少部分在屬內雜交。
英文名:bester
其軀體延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被5行骨板,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抗病力強、營養價值高、肌肉無雜刺等特點。

問題四:中華鱘和鱘魚有什麼區別嗎? 「鱘龍魚」是鱘魚的商品名稱,鱘魚有很多種,簡單介紹如下: 鱘魚(Sturgeon)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稱之為「水中活化石」。 鱘魚類隸屬於鱘形目,全世界現有鱘魚2科6屬26種,它們是: 俄羅斯鱘、閃光鱘、裸腹鱘、西伯利亞鱘、小體鱘、史氏鱘、長吻鱘、亞得利亞鱘、中華鱘、達氏鱘、日本鱘、中吻鱘、湖鱘、短吻鱘、尖吻鱘、高首鱘、多甲鱘、密蘇里鏟鱘、密西西比鏟鱘、大阿姆擬鱘、小阿姆擬鱘、錫爾擬鏟鱘、長江白鱘、匙吻鱘。 現存鱘魚均分布於北半球,主要有3個分布密集區: 1、歐洲的東部,裏海、黑海,鹹海地區; 2、環繞北太平洋兩岸的亞洲東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區; 3、北美洲東海岸地區 我國分布有8種鱘魚,主要分布在長江、黑龍江和西北的新疆三個區域: 1、長江:中華鱘、達氏鱘、白鱘; 2、黑龍江;史氏鱘,達氏鰉; 3、新疆額爾齊斯河:西伯利亞鱘,小體鱘; 4、新疆伊利河:裸腹鱘 1998年4月1日起,聯合國華盛頓公約(CITIS)將全世界野生鱘魚認定為瀕臨絕種的保護動物。長江水系的中華鱘列為國家一級水生保護動物,史氏鱘、達氏鱘、西伯利亞鱘、小體鱘等都是重要的經濟魚類,均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 鱘魚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主要集中在東歐地區,該地區鱘魚產量佔世界產量的80-90%。鱘魚類多數屬於溫水性魚和冷水性魚之間的類型,為亞冷水性魚類,喜棲息於寒帶和溫帶鹽度較低的水體。 鱘魚大部分為洄遊性和半洄遊性魚類。如長江的中華鱘幼魚降河下海生長,性成熟群體由淺海溯河到長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繁殖。但由於築壩阻礙了鱘魚的生殖洄遊和過度捕撈性成熟的親魚等因素,導致鱘魚資源急劇下降。 在26種鱘魚中產量最大的為:俄羅斯鱘、閃光鱘、西伯利亞鱘,小體鱘。其次為:大西洋鱘、高首鱘、湖鱘、史氏鱘、達氏鱘、中華鱘,匙吻鱘。 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世界鱘魚的總產量在1.5萬噸―4萬噸。隨著蘇聯的解體,使原蘇聯水域管理處於無 *** 狀態,1993年降至9594噸,不足萬噸,目前估計不足5000噸。 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需求增大、過度捕撈和修造水電工程,鱘魚天然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使鱘魚資源大幅度下降,許多種類處於瀕危狀態。由於鱘魚的性成熟年齡一般較晚,資源破壞後難以恢復;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市場對鱘魚產品,特別是鱘魚魚籽醬的需求日益高漲,給鱘魚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 了世界鱘魚養殖業的發展。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鱘龍魚」基本上都是商品化飼養的俄羅斯鱘,商家為了促銷的需要,往往號稱「中華鱘」招徠顧客。如果真的出售中華鱘肯定是違法的;但是如果打著「中華鱘」的招牌而實際賣的是人工飼養的俄羅斯鱘,除了有欺詐嫌疑外,是不違法的。 中華鱘: image./...0&rn=1 鱘龍魚(俄羅斯鱘): ......>>

問題五:這是什麼魚 鱘魚吧 具體點呢 這是鱘魚,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是歐洲鱘魚,都是人工養殖的,你家這個應該也是

問題六:這是什麼魚? 淫魚(yín yú) 即鱘魚(xún yú)(Sturgeon),古稱�S魚(xún
yú),體長0.5-7米。鱘魚是世界上現有淡水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系現存的古老生物種群。鱘魚以其奇特的體形而被作為觀賞魚飼養。鱘魚的頭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體背5行骨板。其幼魚與成魚均具觀賞價值,其中施氏鱘(分布於黑龍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後,其幼魚已正式作為觀賞魚進行人工飼養。多數種的常見個體都在幾十公斤至數百公斤,歐洲鰉最大個體1600公斤,我國中華鱘最大個體600公斤

問題七:鱘魚愛吃什麼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功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問題八:鱘魚為什麼叫中華鱘 20分 鱘魚有其他親戚,而中華鱘是我國特有的,當然以中華命名。
還有中華白暨豚,中華秋沙鴨,中華磅礴等
不過呢,日本人命名就不一樣了,只要日本有的動物,人家互命名呢,他們就趕緊命名為日本啥啥啥,螃蟹,猴子,鳥,甲殼蟲,好多都叫日本啥啥啥,其實哪兒都有。

問題九:鱘魚與鰉魚的區別? 黑龍江鱘魚有:鰉魚,史氏鱘,和它們兩生的黑龍江大雜交鱘,鰉魚長的快也大一點,魚籽品質要好點,

問題十:中華鱘和鱘魚的區別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鱘魚分為很多種。
中華鱘只有在長江里有,中華鱘嘴上有須,體型較胖。
中華鱘: Acipenser sinensis EN瀕危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㈡ 鰉魚是什麼魚

㈢ 歐鰉的分布與洄遊

歐洲鰉分布在裏海、亞速海、黑海和亞得里亞海。裏海主要分布在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及其支流,黑海主要分布在東海岸河流河口地區,如多瑙河、第聶伯河和德聶斯特河。亞速海主要分布在頓河。歐洲鰉在庫拉河、捷克列河和庫班河也有棲息。歐洲鰉在鱘魚類中溯河最早,分為兩個種群及冬季種群和春季種群。在多瑙河產卵洄遊幾乎整年都觀察到。春季洄遊型在1-4月溯河,水溫4-5℃開始洄遊,當年產卵。秋季洄遊型在8月開始溯河,10-11月達到高峰,翌年產卵,秋季洄遊型種群占居優勢。在裏海春季洄遊型3-4月溯河,秋季洄遊型在9-10月溯河。在伏爾加河冬季種群占居優勢;在烏拉爾河則相反春季種群占居優勢,約佔70%。歐洲鰉洄遊距離在940-1810公里。
1歐洲鰉Husohuso(Linnaeus,1758)
魚個體巨大,紡錘形,向尾部延伸變細,體高為全長的9%-22%。個體生長全長可達6米,體重1000餘公斤。歐洲鰉頭長約為全長的23%,吻長為全長的7%-12.5%。吻短而柔軟,呈錐形,為軟骨;口突出,呈新月形,位於頭的腹面,向兩側延伸。須4根、較長,側扁形,其上附有葉狀纖毛。鰓耙數17-36。歐洲鰉體表覆有1層柔軟的皮,骨板5行,背骨板9-17枚,為卵圓形,縱裂似一鋸齒梳形,第1個背骨板最小。側骨板37-53枚,光滑;腹骨板7-14枚,藏於皮下。骨板行間在體表分布有大量小骨板和細粒,骨板行在尾部不相連。背鰭不分枝,鰭條48-81;臀鰭不分枝,鰭條22-41。尾柄非側扁形。歐洲鰉背部和體側呈青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為黃色。歐洲鰉幼魚捕食水生昆蟲幼體、鯡魚和魚是魚,較大個體捕食水鳥、幼海豹和魚類,成魚一般以魚類為主食。
1.3生長與繁殖
歐洲鰉生長迅捷,在裏海1齡魚平均全長51厘米、平均體重571克,黑海西北部和亞速海1齡魚平均全長40厘米、體重250-500克。在隨後年份里,黑海和亞速海歐洲鰉生長逐漸超過裏海。在黑海雌魚,3齡魚全長106厘米、體重62公斤,5齡魚全長121厘米、體重96公斤,10齡魚全長163厘米、體重259公斤。成熟的雌魚全長為230-270厘米、體重90-120公斤,成熟的雄魚全長180-220厘米。歐洲鰉性成熟較遲。在裏海近年洄遊雌體年齡在14-28齡,雄魚11-16齡。洄遊魚性比為1∶1,伏爾加河歐洲鰉雌魚初次性成熟年齡16齡,多在19-22齡,雄魚為11齡,多在14-16齡。雌魚產卵間期5年以上,產卵始水溫6-7℃,水溫21℃停止產卵,適宜水溫為9-17℃。卵徑3.33-3.84毫米,卵重295毫克,成熟系數雌魚13.2%-17%,雄魚平均為3.9%,懷卵量50萬-80萬粒,最高達270萬粒。
2俄羅斯鱘AcipensergueldenstaedtiBrandt,1833
2.1形態與食性
魚個體延長,呈紡錘形,體高為全長的12%-14%。在黑海個體全長可達236厘米,體重115公斤,全長最大達300厘米。在裏海,其個體全長可達215厘米,體重65公斤,全長最大達235厘米。俄羅斯鱘頭長為全長的17%-19%,吻長為全長的4%-65%,吻短而鈍,略呈圓形。4根觸須位於吻端與口之間,更近吻端。須上無傘形纖毛。口小、橫裂、較突出,下唇中央斷開。在庫拉河,其口寬平均為頭長的30.8%。鰓耙非扇形,鰓耙數15-31。體被5行骨板,在骨板行之間體表分布許多小骨板常稱小星。背骨板8-18枚,側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鰭不分枝,鰭條27-51;臀鰭不分枝,鰭條18-33。體色背部灰黑色、淺綠色或墨綠色,體側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檸檬黃色。幼魚背部呈藍色,腹部白色。俄羅斯鱘在黑海的西北部主食底棲軟體動物,也攝食蝦、蟹等甲殼類及魚類。在亞速海,成魚主食軟體動物、多毛綱及魚類。在多瑙河,幼魚以糠蝦、搖蚊幼蟲為食。在裏海,其食物組成在不同時期略有差異。
2.2分布與洄遊
俄羅斯鱘主要分布在裏海、亞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該些海域的河流。諸如庫拉河、烏拉爾河、捷列克河、伏爾加河、庫班河、頓河、第聶伯河、德聶斯特河和多瑙河。俄羅斯鱘除洄遊性種群外,部分是終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棲性種群。在伏爾加河棲息有定棲性種群。在裏海和黑海俄羅斯鱘溯河洄遊始於早春,在夏季中期和夏末達到高峰,結束於秋末。在伏爾加河,產卵洄遊始於3月末或4月初,此時水溫1-4℃,6-7月時產卵群體達到高峰。當水溫下降到6-8℃時溯河種群逐漸減少,至11月基本停止。
春季洄遊型當年產卵,秋季洄遊型翌年產卵。春季洄遊型洄遊距離通常離河口僅100-300
公里,秋季洄遊距離離海口數千公里。
2.3生長與繁殖
俄羅斯鱘在亞速海生長最快,在裏海和黑海生長較慢。其洄遊性種群生長快於定棲性種群,雌魚生長快於雄魚。在亞速海俄羅斯鱘1齡魚全長為294厘米,2齡魚全長462厘米、體重2公斤,5齡魚全長666厘米、體重55公斤,10齡魚全長908厘米、體重12公斤。俄羅斯鱘雄體初次性成熟年齡在7-9齡,全長100厘米以上。
雌魚成熟多在12-16齡,雄魚成熟多在11-13齡。在伏爾加河雌魚產卵間期4-5年,雄魚2-3年。多瑙河雌魚產卵間期5-6年。伏爾加河成熟雌魚重14-18公斤,成熟系數141%。春季洄遊型5月中旬至6月初繁殖,水溫89-12℃。在亞速海俄羅斯鱘性成熟提前1-2年。伏爾加河雌魚絕對懷卵量平均值266萬-294萬粒,相對懷卵量每公斤魚體重1.08萬-1.2萬粒,卵徑2.8×3.2-3.3×3.8毫米,卵粒重20.6毫克。
3裸腹鱘AcipensernudiventrisLovetzky,1828
3.1形態與食性
魚個體為長體形,體高為全長的12.3%-161%。在歐洲的水域里,個體全長可達221厘米,體重80公斤;最大個體體重127公斤。裸腹鱘個體頭長為全長的191%-22.2%,吻長為頭長的32.2%-43.6%。吻平滑、稍圓,幾乎呈一完整的圓錐形。口相對較大,下唇中部不斷開,口位於頭部腹面。裸腹鱘有觸須4根,須上附有纖毛,須長度為頭長的71%-176%;鰓耙數24-45。魚體覆5行骨板,體表骨板行間無小骨板分布。背部第1骨板最大,與頭的頂面成一鈍角。背骨板11-17枚,側骨板49-74枚,腹骨板11-17枚。背鰭條不分枝,為39-57;臀鰭條不分枝,為23-37。裸腹鱘背部灰綠色,兩側較淺,腹部黃白色,魚鰭均呈灰色。在多瑙河,裸腹鱘以蜉游幼體為食,其它食物有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在裏海裸腹鱘早期以魚類為食,近年來由於蟹的移入,蟹約占其食物量的70%。
3.2分布與洄遊
裸腹鱘在黑海、亞速海和裏海均有分布,性成熟後上溯至河流中產卵。
在黑海裸腹鱘主要產卵場在多瑙河水系,離河口1766公里以上。在裏海裸腹鱘大多棲息在南部,主要上溯河流是庫拉河及其支流,離海口650公里處。在裏海南部的其他河流中裸腹鱘也偶有出現。在亞速海裸腹鱘數量甚少。裸腹鱘分為洄遊性種群和定棲性種群,定棲性種群常年生活在淡水中。庫拉河裸腹鱘每年有兩次洄遊,在4-5月,當水溫升至62-13℃時,春季洄遊種群開始溯河。
在10-11月,當水溫在12-179℃時,秋季洄遊型開始溯河,溯河洄遊距河口約600公里。烏拉爾河僅有春季洄遊型,在4-5月,當水溫升至3.2-45℃時開始溯河,洄遊距離多在500-800公里,然而有些個體的產卵場是在距河口100餘公里處。
3.3生長與繁殖
裸腹鱘生長較快,雌魚生長快於雄魚。在裏海1齡雄魚平均全長282厘米、體重40-60克,2齡魚全長45厘米、體重350克,5齡魚全長778厘米、體重1.8公斤。裸腹鱘在裏海的種群個體較大,壽命通常在30-32齡。庫拉河裸腹鱘雌體初次性成熟年齡在12-14齡,雄體6-9齡。庫拉河產卵群體雌魚14-19齡,約佔92%;雄魚9-16齡,約佔96%。在烏拉爾河雌體初次性成熟年齡在16-22齡,雄體13齡。在烏拉爾河產卵群體雌魚15-18齡,佔80%;雄魚9-14齡,佔44%。雌魚產卵間期2-3年。多瑙河雌魚絕對懷卵量在20萬-130萬粒,烏拉爾河雌魚在165萬-71.5萬粒。鹹海雌體卵粒重11.4毫克,卵徑1.55-3毫米。庫拉河產卵水溫15-25℃,3-5月產卵,卵粒重12.44-1475毫克。多瑙河產卵水溫10-15℃。
4閃光鱘AcipenserstellatusPallas,1771
4.1形態與食性
魚個體呈長紡錘體形,其全長最大達218厘米,體重54公斤。閃光鱘通常全長100-120厘米,體重6-8公斤。閃光鱘吻長而細,其背腹扁形,吻長為頭長的59%-65%。口橫裂、中等寬,下唇中部斷開。須4根、短,無纖毛著生。鰓膜達峽部,鰓耙數24-29。閃光鱘有5行骨板,體表覆有星狀小骨板和櫛形顆粒。櫛形顆粒有時占優勢,此時小骨板分布在骨板行里。背骨板呈輻射狀條紋排列,與直的尾尖一起形成韌棘。背骨板9-16枚,最高處位於第3骨板或第3至第7骨板間。側骨板26-43枚,腹骨板9-14枚。背鰭有缺刻、不分枝,鰭條40-54。臀鰭鈍或有輕微缺刻,不分枝,鰭條22-35。閃光鱘體背部和兩側深黑褐色,腹部淺色,腹骨板灰白色。閃光鱘通常背部顯黃褐色或青灰色。有的體背近黑色,體側顏色較淡,近側骨板處黃白色。在裏海閃光鱘幼魚主食甲殼類,成魚以魚類為主食。在亞速海閃光鱘食譜中蠕蟲佔35%-60%,軟體動物佔15%-30%,魚類佔30%-50%。
4.2分布與洄遊
閃光鱘主要分布在裏海、亞速海、黑海和愛琴海,以及與其相通的河流。閃光鱘最大群體棲息在裏海,進入的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和蘇拉克河等。其在裏海南部的一些河流中也有棲息,在亞速海棲息的河流有頓河和庫班河及其支流。閃光鱘在伏爾加河於4月中旬(此時水溫6-9℃)開始溯河,盛期在5月(此時水溫10-15℃),6月時溯河活動減少。閃光鱘在8、9、10月溯河活動復又增加,於11月結束。閃光鱘在烏拉爾河於4-5月(此時水溫54-72℃)開始溯河,繼後水溫升高至12-14℃時達到高峰。秋季洄遊開始於8月末至10月中旬,9月份為高峰。
4.3生長與繁殖
在頓河閃光鱘1齡魚全長25厘米、體重0.5公斤,2齡魚全長57厘米、體重1公斤。閃光鱘長度增長在第1年最快,生長速度最快為第2年。繼後速率逐漸降低直至性成熟,成熟的雌魚比雄魚生長快。在伏爾加河閃光鱘17-18齡雌雄魚體平均體長相差12厘米,體重相差44公斤。
伏爾加河閃光鱘雌魚初次性成熟11齡,多在11-15齡,全長123厘米;雄魚8齡,多在9-12齡,全長106厘米。庫班河雌魚初次性成熟6齡,多在8-10齡,全長114厘米;雄魚4齡,多在5-6齡,全長93厘米。頓河雌魚初次成熟7齡,多在9-11齡,全長129厘米;雄魚5齡,多在7-8齡,全長112厘米。10-15公斤雌魚懷卵量8萬-18萬粒,15-20公斤雌魚懷卵量為15萬粒。卵徑2.7-3.2毫米,卵粒重10-14毫克。
5小體鱘AcipenserruthenusLinne,1758
5.1形態與食性
魚個體顯長體形,體高為全長的59%-166%。個體最大全長達125厘米,體重16公斤。通常個體全長小於100厘米,體重小於65公斤。小體鱘頭長為全長的146%-30.5%。吻長差異顯著,在不同水域其吻長變化幅度為頭長的278%-63.5%。口小、橫裂,下唇中部斷開,口寬為頭長的12%-269%。觸須4根,位於頭部腹面,須上附有傘形纖毛;鰓耙數11-27。
小體鱘有5行骨板,背骨板11-18枚,側骨板56-71枚,腹骨板10-20枚,體表骨板行之間有大量小骨板分布。背鰭不分枝,鰭條32-49;臀鰭不分枝,鰭條16-34(39);腹鰭不分枝,鰭條25-45。小體鱘體色變化較大,背部常呈深灰褐色,腹部黃白色。小體鱘在河流中以底棲生物為食,主食水生昆蟲幼體、甲殼類和小型軟體動物。在魚類產卵期,小體鱘以其他魚卵及其他鱘魚卵為食,有時魚卵占其攝食量50%以上。幼魚與成魚食性略有差異,6月齡小體鱘幼魚主食毛翅目和搖蚊幼蟲,隨著個體增長攝食的搖蚊幼蟲數量逐漸減少,而毛翅目數量增加。
5.2分布與洄遊
小體鱘在俄羅斯和歐洲地區分布廣泛,主要棲息在流入裏海、黑海、亞速海、波羅的海及白海的河流。諸如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鄂畢河、庫班河、頓河、第聶伯河、德聶斯特河和多瑙河等河流及支流。小體鱘在湖泊中也有棲息。小體鱘除洄遊性種類外,部分是定棲性種類。小體鱘洄遊性種類在春季汛期時開始上溯產卵,汛期水體愈大產卵群體越多、溯河愈遠,洄遊持續4-5周。河流水位下降時溯河群體減少,此時小體鱘游至產卵場產卵。產後親魚逐漸降河至港灣、河汊、河道等餌料豐富的水區覓食,育肥。
5.3生長與繁殖
小體鱘在多瑙河水系生長最快,1齡魚全長258厘米、體重142克,2齡魚全長37厘米、體重264克,5齡魚全長52.9厘米、體重798克,9齡魚全長661厘米、體重1806克。已知小體鱘最大年齡為27齡,最大全長達84厘米、體重43公斤。雌魚比雄魚生命期長。小體鱘性成熟較早,雄魚比雌魚早1-2齡,多瑙河水系雌魚初次性成熟4-7齡、全長40厘米,雄魚3-5齡、全長40厘米。在伏爾加河雌魚初次性成熟7齡、全長34厘米,雄魚初次性成熟4齡、全長28厘米。雌魚成熟系數16%-18%,雄魚2%-4%,產卵適宜水溫12-17℃。小體鱘最大懷卵量為10萬粒,卵徑2.01×1.85-2.86×2.77毫米,卵粒重8-9毫克,成熟卵黑灰色。伏爾加河小體鱘仔魚在6-10天時全長可達6-7毫米,1個月後達3-4厘米,當年可達25厘米。
——引自:羅相忠 歐洲鱘形目主要種類生物學 淡水漁業,1999-29(1).-24-27
5.4 傳聞中的巨大歐鰉
歐鰉的體型能巨大到什麼程度呢?據稱,在1827年曾有人在伏爾加河河口處捕獲一條歐鰉,長度為7.2米,重達1476公斤,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湄公河巨鯰和巨骨舌魚的紀錄。

㈣ 歐洲鱘魚有哪幾個主要種類它們的習性又怎麼樣

世界鱘魚類計2科6屬26種,分布在歐洲水域的有1科2屬8種。也即歐洲鰉、俄羅斯鱘、裸腹鱘、閃光鱘、小體鱘、波斯鱘、大西洋鱘及義大利鱘。本文就歐洲鱘形目幾種主要種類生物學概述如下:

1、歐洲鰉

魚個體巨大,紡錘形,向尾部延伸變細。個體生長全長可達6米,體重1000餘公斤。吻短而柔軟,呈錐形,為軟骨;口突出,呈新月形,位於頭的腹面,向兩側延伸。尾柄非側扁形。歐洲鰉背部和體側呈青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為黃色。歐洲鰉幼魚捕食水生昆蟲幼體、鯡魚和鯷魚,較大個體捕食水鳥、幼海豹和魚類,成魚一般以魚類為主食。

4、閃光鱘

魚個體呈長紡錘體形,閃光鱘通常全長100-120厘米,體重6-8公斤。閃光鱘吻長而細,其背腹扁形,吻長為頭長的59%-65%。口橫裂、中等寬,下唇中部斷開。須4根、短,無纖毛著生。鰓膜達峽部。櫛形顆粒有時占優勢,此時小骨板分布在骨板行里。背骨板呈輻射狀條紋排列,與直的尾尖一起形成韌棘。閃光鱘體背部和兩側深黑褐色,腹部淺色,腹骨板灰白色。閃光鱘通常背部顯黃褐色或青灰色。有的體背近黑色,體側顏色較淡,近側骨板處黃白色。在裏海閃光鱘幼魚主食甲殼類,成魚以魚類為主食。

㈤ 鱘魚有多少種

適合我國養殖的鱘魚品種有西伯利亞鱘、閃光鱘、俄羅斯鱘、史氏鱘、中華鱘、鰉、匙吻鱘和幾種雜交鱘等近10個品種。其中,西伯利亞鱘和閃光鱘具有很強的生活適應能力,馴食人工配合飼料比較容易,生長速度比較快,體色灰黑,市場俏銷。因此,受到養殖者的普遍青睞,中國、法國、日本、德國均喜歡飼養這兩種鱘;俄羅斯鱘雖然是俄羅斯的主養品種,約占該國鱘魚養殖產量的80%,但在該國並不受歡迎,原因有二:一是體色發黃,市場售價比黑色鱘魚低5%~10%,二是不耐運輸。其實,它也是一種相當易養的鱘魚;匙吻鱘是鱘類中唯一一個主食浮游動物的品種,與我國的鱅魚食性相同,適合在湖泊、水庫等大水體中放養,當然,經過馴化也能較好地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歐洲鰉與俄羅斯鱘或小體鱘的雜交種具有十分顯著的生長優勢,這是許多國家的養殖者競購其受精卵或苗種的主要原因;史氏鱘和達氏鰉是黑龍江的兩種特產魚類。二者的雜交種具有較明顯的生長優勢,但鱘魚的雜交種存在苗種培育成活率偏低的問題,所以苗種培育單位一般並不特別喜愛購進雜交鱘的受精卵或水花魚苗;中華鱘是我國最珍貴的經濟魚類之一,具有生長速度特別快、肉質好、魚籽粒大、經濟價值高的特點,養殖前景應當說是鱘類中最好的,但由於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對象,所以必須申辦許可證才能飼養,上市銷售需要政府批准。

㈥ 中華鱘一共有多少條

從宜昌市中心市區出發,沿宜興公路前行,約20分鍾車程,便到了夷陵區。城之江中小島就是國家AAA級旅遊區中華鱘園。
中華鱘曾是和恐龍並存的古生物種,大約1億年間,山谷夷陵,幾經滄桑,恐龍滅絕了,中華鱘卻以強大的生命力延續生存到了今天,成為人們研究古代地球變化的魚類"活化石"。
園中展館陳列著中華鱘及其相關標本。從標本上看,中華鱘與白鱘的外型非常容易區分,而與長江鱘卻很相似,從外觀上看只是個體較小些。中華鱘個體碩長,成魚體長可達五米,體重超過千斤,可以說是長江里的"魚王"。中華鱘體形仿錘狀,長著掃帚式的尾巴,身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體側和腹部各有二行,象不象武士的盔甲?而白鱘的"鼻子"很長,身上沒有骨板,是不是很好區分?1982年,中華鱘同大熊貓一樣,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譽稱"水中熊貓"。
中華鱘具有自己獨有的生活習性。它們繁衍生息需要往返於長江、大海之間,也就是說,中華鱘是典型的鹹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遊性魚類。雄性中華鱘生長到9歲以上,體長1.7米,體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華鱘生長到14歲以上,體長2.3米,體重120公斤以上,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生兒育女了。每年夏秋,成群結隊的中華鱘由生活在長江口外的淺海域回遊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自己的"故鄉"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cm左右,這些"遊子"又攜帶兒女們,順流而下,旅居海外。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長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養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鄉的習慣。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回歸,尋根的習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隨著葛洲壩樞紐工程的興建,很多魚類都受阻於壩下,中華鱘也找不到理想的產卵場。為了不使人類的生產建設影響到魚類的生存,國家成立了救護中華鱘的人工繁殖研究所,從葛洲壩下的宜昌江段將成熟的中華鱘捕撈回來,採用人工繁殖方法,孵化出魚苗,將魚苗培育到一定規格後再放回長江。從而使中華鱘不但免遭滅絕厄運,而且呈增長趨勢。
中華鱘是歷史悠久的名貴魚種,早在古代就被作為進奉皇上的貢品,俗稱"皇魚"。它渾身是寶,皮能製革,也能熬膠或食用,魚肉鮮嫩肥美,魚籽最為名貴,它含有17種氨基酸,營養豐富,是養身佳品,被譽為黑色黃金。一尾雌魚能產40-80公斤魚卵,國際市場上售價每公斤300美元,如果加工成魚籽醬,每公斤可達500--700美元,經濟價值十分可觀。
中華鱘園內還展有美國匙吻鱘、俄羅斯鱘、黑龍江鱘和雜交鱘等七種鱘魚。
園內設有鱷魚館和水族館。鱷魚館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大型野生動物灣鱷。水族館里棲息游弋著千姿百態的熱帶魚。園中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和胭脂魚。來到中華鱘園可以使您一飽眼福。

隨著國人素質的不斷提高,中華鱘的數量不斷上漲……具體現在有多少條,那就不清楚了

㈦ 漁民捕獲的罕見鱘鰉長什麼樣子

最近,黑龍江的漁民,捕獲了一條罕見的鱘鰉,這條鱘鰉魚重達450斤,是有記錄以來,體型最大的鱘鰉。

鱘鰉魚一般指鱘屬,鱘屬,學名:Acipenser(Linnaeus, 1758),鱘形目鱘科的一屬魚類。共18種:中國分布有6種,體被五縱列骨板,魚吻較長,能用尖長的吻來攪動泥沙,口在腹面,善於伸縮,便於攝食,口前面有四條觸須,喜食水底無脊推動物和小魚。頭長不到體長的1/3。無齒。口前具觸須2對。奇鰭悉具支鰭板。具有許多與軟骨魚相似的特徵,如體形似鯊,具長吻,口橫位於吻的腹面,歪形尾,骨骼大部為軟骨,脊索發達,終生存在,腸內有螺旋瓣。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有多少條鱘鰉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