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多萬蘇聯軍隊佔領了伊朗,為何最後不得不全面撤軍
因為有一半被流放了,一半被俘虜了。
9月17日,英國蘇軍進入德黑蘭,其中一半被俄羅斯在西伯利亞俘獲,另一半被英國流放到澳大利亞。日本的例子就在眼前。蘇聯一次又一次地稱重它,最後不得不在1946年6月從伊朗撤軍。此後,伊朗巴列維王朝將美國視為保護者,美國也將其視為伊朗。作為中東的重要盟友。直到伊斯蘭通用汽車公司爆發和巴列維王朝成員被驅逐出伊朗,美伊關系才變得更糟。
Ⅱ 20多萬蘇聯軍隊佔領了伊朗,為何最後不得不全面撤軍
在這個問題上,蘇聯方面做出了讓步。從蘇聯的角度來說,這次吃虧了。在此之後,蘇聯一方面加緊研究自己的原子彈,另一方面加強自己的陸軍建設。為何要發展陸軍呢?因為蘇聯暫時沒有原子彈,也就只能用陸軍裝甲部隊的優勢來抵消對付的優勢。美國固然擁有原子彈,但美國陸軍裝甲部隊的數量有限,面對強大的蘇聯陸軍,美國也沒有底氣。這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點,在伊朗問題上的較量已經是美蘇之間矛盾的體現。隨著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和馬歇爾計劃的開始,美蘇之間的冷戰逐步展開。1949年秋天,蘇聯的原子彈試爆成功,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結束。
1946年,世界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美國和蘇聯在1945年似乎關系密切,但在1946年已經發生了沖突。在伊朗問題上,美蘇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為了迫使蘇聯撤軍,美國甚至使用了核威脅。那麼,蘇聯軍隊是怎麼在伊朗搞到的?他們為什麼退出?
2、 為了迫使蘇聯撤軍,美國首次使用核威懾力量
當然,依靠伊朗自己的力量無法趕走蘇聯軍隊,因此伊朗國王巴列維向美國總統杜魯門求助。杜魯門自然理解伊朗的重要性,並建議將此事提交聯合國處理。因此,聯合國設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付伊朗和蘇聯。然而,蘇聯並不打算撤軍。最後,杜魯門做到了。1946年2月,杜魯門要求駐扎在伊朗的蘇聯軍隊在1946年5月1日前從伊朗撤軍,否則後果自負。當時,一些美國媒體開始吹噓“300顆原子彈壓平了……”。事實上,美國根本不會有那麼多原子彈。這只是一種核威懾。當時,全世界只有美國擁有原子彈。因此,在美國的要求下,蘇聯最終從伊朗撤軍。不過,為了挽回面子,蘇聯並沒有在5月1日撤軍,而是在6月才撤軍。
Ⅲ 二戰期間,20多萬蘇聯軍隊已經佔領了伊朗,為何最後全面撤軍
因為當時美國支持伊朗,而蘇聯當時也只是勉強可以抗衡美國,所以不得不撤軍。
Ⅳ 中國,伊朗,俄羅斯總面積是多少
中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
伊朗國土面積約165平方公里。
俄羅斯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
Ⅳ 沙皇俄國全盛是領土有多少
全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三千萬平方公里。19世紀末領土面積達到2240萬平方千米,人口1億多。首都莫斯科,1712年後遷至聖彼得堡直到1917年。
Ⅵ 伊朗與奧斯曼帝國,伊朗與俄國之間有過哪些戰爭
伊朗與奧斯曼帝國: 在蘇丹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統治時期,開始了與伊朗的長期戰爭。但是對伊朗的戰爭並不順利。土耳其人主要是為
了奪取伊朗占據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和南高加索。只是在1514年打敗過伊朗,並奪取了查爾蘭高地。此後進展不大。
伊朗與俄國:伊朗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在十九世紀沙皇俄國時期便已開始。1804俄羅斯的版圖已推進至南高加索地區,在拿破崙的鼓動下俄羅斯與當時的波斯爆發了戰爭。戰爭直至1813年,波斯在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與俄國簽定《古里斯坦和約》才告於結束。波斯承認俄國對已佔土地的主權,其中包括喬治亞、達格斯坦等北部領土。之後的俄羅斯又開始蠶食當時東亞美尼亞,引起波斯的強烈不安,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波斯在1826與俄進行了第二場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再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波斯被迫與俄羅斯簽定《土庫曼切條約》被迫割讓亞美尼亞等地。
二戰時期在納粹德國進攻蘇聯之後伊朗的在蘇聯的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便顯現出來。當時蘇聯在德國的進攻下處境極為困難,急需美英物質的支援。在黑海被當時土耳其政府封鎖之後,盟國發現把波斯灣西北端向高加索和黑海連接起來的橫貫伊朗的鐵路是一條通向蘇聯輸送物質最安全的途徑。但當時的伊朗國王更傾向於藉助德國的力量打敗蘇聯,從而奪回被沙皇俄國所搶占的高加索地區。而如果當時的伊朗國王一旦投入軸心國的懷抱,那麼蘇聯在的高加索與中亞地區將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當時的英國與蘇聯政府派兵直接佔領伊朗。
二戰結束不到一年,蘇聯便因在伊朗的撤軍問題上爆發了蘇聯與西方國家的直接對抗。沖突期間,蘇聯先後支持伊朗北部境內的阿塞拜僵和庫爾德人從事分裂活動對抗伊朗中央政府,並直接派兵阻撓伊朗政府軍隊的平叛行動。此次沖突的後果是將伊朗直接推入西方的懷抱。並被視為冷戰爆發的起因之一。
Ⅶ 俄羅斯疆域擴張過程
俄國歷史 俄羅斯領土擴張史
在16世紀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還不是俄國的領土。這一時期,俄羅斯剛剛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其領土面積僅為280
萬平方公里,地處東北歐一角,與西伯利亞相距遙遠。從16世紀中葉沙皇伊凡四世執政,俄國才開始向東方擴張,逐步吞並了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大片領土,將疆域擴展到太平洋岸邊。在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礙是與俄國毗鄰的西伯利亞汗國。
1556年,沙皇召見了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連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詢問邊境形勢,並授權他們抵擋西伯利亞汗國。令他們在西伯利亞汗國近處構築工事堡壘,招募軍隊,添置武器,伺機侵佔西伯利亞汗國。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許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東側-鄂畢河及其支流圖拉河、托博爾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國將其勢力直接擴張到西伯利亞汗國境內。斯特羅甘諾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進犯西伯利亞汗國,與汗國的人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1579年,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人與曾被沙皇處以重刑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聯系,鼓動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亞汗國,為沙皇拓殖疆土效勞。
1581 年,經過長期准備後,葉爾馬克率領840
人的隊伍,在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討西伯利亞。沙俄軍隊沿水路前進,經過楚索瓦亞河,翻越烏拉爾山,跨越謝列布良卡河、塔吉爾河、圖拉河、托博爾河,最後侵入額爾齊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葉爾馬克一夥為俄國擴張立了下戰功。沙皇政府決定赦免葉爾馬克等人,表彰他們的行動並頒發了大量薪餉。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也受到鼓勵,得到兩座城池的獎賞。沙俄軍隊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亞汗國人民的極大憤努,他們奮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堅持了20多年。1598年,俄軍打敗了庫楚姆汗,庫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後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後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其侵略勢力越過了烏拉爾山,葉爾馬克的遠征揭開了俄國向西伯利亞大規模擴張的序幕,到17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勢力已經跨越了葉尼塞河,到達勒拿河、楚科奇半島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以後,派遣重兵,興建城堡,把持軍事據點,以鞏固新佔領的地區。並以這些據點為大本營進一步染指巴拉賓大草原。沙俄為佔領鄂畢河中下游地區,還揮師北大,相繼滅了彼雷姆酋長國和葉潘恰酋長國,在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圖林斯克城。烏拉爾山脈北部和鄂畢河下游地區,俄國歷史上稱之為"尤格拉"和"伯紹拉"地區。這里長期居住著薩莫耶德人、漢特人和楚德人等,他們的水產業和毛皮業非常出名,俄國人對這里的財富覬覦已久。沙俄滅掉西伯利亞汗國後,為徹底征服鄂畢河下游地區鋪平了道路。1593年,戰勝了治特人以後,沙俄在漢特人蘇格穆特瓦什城的舊址上,建立了別列佐夫城,並以此為根據地繼續向塔扎河流進軍,於1601年在塔軋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結亞城,這標志著俄國已基本上佔領了鄂畢河下游地區。與此同時,沙俄又加緊了向鄂畢河上游的推進,於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這一帶,俄軍又同當地蒙古和吉爾吉斯等民族發生了激烈斗爭,並開始逼進中國西北邊疆。
從17世紀初,沙俄又繼續東擴,在20年代佔領了葉尼塞河地區。沙俄東進主要是靠著西伯利亞的長川巨流,沿著縱橫交錯的大河小溪,從一條流駛入另一條河。在兩條相近的水、河流中間的地帶,俄國人稱之為"連水陸路"。冬季則可涉冰而行。"連水陸路"可以縮短許多路程。到17世紀30年代初,俄國人已經占據了葉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區。 在哥薩克的殖民過程中,已經探聽到了有關勒拿河的消息。並獲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線資料。沙俄政府在佔領了西伯利亞的兩大水系之後,還想佔領第三大水系勒拿河。於是,他們從北方的曼加結亞和南方的葉尼塞斯克兩地同時派兵前去占據勒拿河。哥薩克軍隊主要是通過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經常使用的古道,沿連水陸路,越過大小眾多河流來到勒拿河流域的。他們沿河上下掠奪財物,建立據點。先後建立了中維柳伊斯克、下維柳伊斯克和上維柳伊斯克。1638年,俄國政府下令成立雅庫茨克督軍府,把勒拿河地區大片信封強行並入俄國版圖。雅庫茨克最初建於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軍戈洛文下令遷城於河的左岸。此後雅庫茨克成了沙俄進一步向東北亞地區遠征的指揮中心。
東北亞的地理條件更為復雜,除了高山縱橫、河流密布外,還瀕臨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從17世紀30年代末,俄國哥薩克開始了向東北亞的遠征。他信主要是從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達東北亞各地、或者是通過幾條不同的路線到達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東推進的過程中,沙俄殖民主義在這一地區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營地。例如,1638年在雅納河建立了維爾霍揚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揚斯克;在印迪吉爾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維爾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爾斯塔杜欣等人到達科雷馬河,並先後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馬斯克3 個冬營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紀50-60年代,哥薩克的足跡已遍及東北亞各地。接著,他們開始向堪察加半島挺進。這時的堪察加半島住著伊傑爾門人、科里亞克人、愛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們在這里從事捕鮃業和狩獵業,過著原始生活。1695年雅庫茨在督軍派哥薩克到阿納得爾堡。其中一部分人於次年到過堪察加半島。1697年初,哥薩克五十人長阿特拉索夫集結120人的隊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島,在這里與當地人進行了激烈的戰斗,之後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並派人守衛。到1711年,整個堪察加半島被征服,並入俄國版圖。俄國在佔領了東北亞和堪察加半島以後,又加緊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挺進。
在俄國向西伯利亞與遠東的擴張過程中,也把侵略觸角伸到了貝加爾湖和黑龍江地區。17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俄國以葉尼塞斯克和雅庫茨克為中心,分別從西部和北部兩個方向入侵貝加爾湖地區。哥薩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爾庫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維爾霍連斯克(1642年)。在貝加爾湖東北角由哥薩克建立了上安加爾斯克(1647年)和巴爾古津堡(1648年),於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這樣,俄國軍隊大體上從北部用據點包圍了貝加爾湖,為進一步南下和東進打下了基礎。
從貝加爾湖南岸,俄羅斯軍隊一路南下直逼中國的蒙古地區,一種東進抵達黑龍江上游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俄國人在向東、向南的道路上,擇水陸要沖建若干城鎮堡。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爾琴斯克(尼布楚),1658 年建立了捷連賓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烏丁斯克等。這些城堡對此後俄國的軍事、外交、經濟活動,以及與中國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紀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1643年哥薩克波雅爾科無走勒拿河支流阿爾丹河,再沿烏楚爾河流進入紐約姆卡河,然後翻越外興安嶺,走連山陸路,最後進入黑龍江支流精奇里江(結雅河)。另一條路線是,從奧廖克馬河起,沿其支流圖吉爾河到達黑龍江。哈巴羅夫遠征黑龍江走的就是這條路。為了加強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奧廖克馬河口設立了奧廖克明斯克堡。
俄羅斯征服人遼闊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隨即建立了行政、軍事機構加以控制,實施殖民統治。整個西伯利亞由中央的西伯利亞衙門管理。各地區分設督軍轄區和縣。督軍轄區共有4
個,即托搏爾斯克、托木斯克、雅庫茨克和葉尼塞斯克,每個轄區下隸屬幾個縣。17世紀西伯利亞共有圖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個縣。各轄區和縣均置督軍,總攬所屬地區的軍事、行政、司法和經濟等一切權力。
1850年以後,趁中國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一帶,俄寇甚至拿索倫人當食物,真是吃人的惡魔;尼古拉耶夫攻佔廟街,殘酷殺害當地的赫哲族和鄂溫克族居民,製造廟街慘案,並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時強迫清王朝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搶佔了黑龍江流域的10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至庫頁島的大片領土。這片領土內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盡,結雅河的鄂倫春族被迫遷入大興安嶺,女真族被迫遷入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江以西,最後俄羅斯移民成了當地的主體民族,不知道貝加爾湖以東的布里亞特蒙古族被同化沒有?
清朝末年,漢民族大量移民東北,成為東北的主體民族,這保證了東北對中國的向心力,成為鞏固東北邊防的最強的力量。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因為已經被漢人屯墾多年,故在璦琿條約中特別聲明保留為中國領土,成為中國在黑龍江北唯一的領土。清末時俄人違約將該地漢族、鄂倫春族居民趕進黑龍江淹死或殺死,此乃海蘭泡慘案!
江東64屯的被侵佔,歷經清朝、袁世凱、北洋軍閥與國民黨政權均拒絕承認,並堅持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沙俄趁火打劫,佔領東北全境,實行殖民統治。1905年日本擊敗沙俄,奪取庫頁島南段、千島群島南部和海參崴並控制吉林和遼寧。再後來黑龍江以南進入張作霖時期,黑龍江以北1917年遠東共和國成立,日本控制整個千島群島。
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與蘇聯在黑龍江相對峙。蘇聯將遠東的漢族趕走或殺死,將遠東的朝鮮族強行遷到中亞。1945年,蘇聯從日本手中重新奪取庫頁島南部和海參崴,並佔領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日本北方四島)
Ⅷ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多少領土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宮上空飄揚了69年蘇聯紅旗慢慢下降,升起俄羅斯聯邦的三色旗。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俄羅斯帝國解體。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爆發四月革命,蘇聯的前身蘇俄開始登上 歷史 舞台。1922年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和國共同組成蘇維埃 社會 主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蘇聯在斯大林的帶領,制定了五年計劃生產目標。蘇聯僅僅用兩個五年計劃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強國。蘇聯的工業能力排名歐洲第一,世界第二。蘇聯在勃列日涅夫領導下,蘇聯的綜合國力達到頂峰,軍事力量但是比美國軍事力量強大。但是勃列日涅夫也是給蘇聯解體留下伏筆。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1991年蘇聯解體。1991年俄羅斯宣布繼承蘇聯的遺產。蘇聯國土面積為2240萬平方千米,但是俄羅斯接手蘇聯遺產時候,俄羅斯失去多少領土?
中亞地區,包括現在中亞五國。中亞地區包括現在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爾吉斯和吉爾吉斯斯坦。中亞地區戰略位置重要,中亞地區是東進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經之路,中亞是貫穿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中亞地區19世紀被俄羅斯帝國惦記上。19世紀末,中亞地區完全成為俄羅斯帝國版圖。中亞地區1936年加入蘇聯大家庭。1991年,中亞五國還不想脫離俄羅斯獨立。俄羅斯在蘇聯好好集體後,自己經濟都是自顧不暇。俄羅斯失去中亞五國30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
高加索地區是指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的地區。高加索地區面積為44萬平方千米。高加索地區是指俄羅斯的南部,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高加索地區 歷史 上一直屬於波斯伊朗的勢力范圍。奧斯曼帝國17世紀開始插手高加索地區的事情。俄羅斯帝國19世紀開始吞並高加索地區。1922年外高索聯邦共和國和俄羅斯 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組成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後。高加索地區民族獨立事情多。俄羅斯境內車臣問題。喬治亞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問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納卡地區的問題等等。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失去18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波羅的海三國是指位於波羅的海沿的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國家的面積為17 4萬平方千米。波羅的海三國19世紀被俄羅斯帝國並入版圖。1917年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列寧為了退出一戰戰場,和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波羅的海三國宣布獨立。1940年蘇聯為了建立東方戰線,蘇聯出兵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同年波羅的海三國宣布加入蘇聯的大家庭。1990年,波羅的海三國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促成蘇聯解體解體。波羅的海三國在加盟蘇聯之前也是經濟發達地區,加盟蘇聯後,蘇聯經常用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補償蘇聯加盟共和國落後地區。蘇聯解體後,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有嚴重敵勢。現在波羅的海三國境內擁有1/4人口為俄羅斯族。俄羅斯失去17.4萬平方千米領土。
蘇聯原來的東歐加盟共和國有,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白俄羅斯國土面積為20.7萬平方千米,烏克蘭面積為60萬平方千米摩爾多瓦國土面積為3.38萬平方千米。白俄羅斯,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 歷史 上都是屬於古羅斯部落。12到14世紀,古羅斯的部落逐漸分裂成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合約》,烏克蘭東部並入沙皇俄國。白俄羅斯18世紀並入沙皇俄國版圖。摩爾多瓦19世紀被沙皇俄國征服。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共失去東歐國家85萬平方千米領土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過20多年發展。俄羅斯軍事力量有一定恢復。俄羅斯現在勢力范圍還控制著中亞地區,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喬治亞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亞塞拜然的納卡地區和東歐國家白俄羅斯和烏東部,摩爾多瓦境內德左地區。俄羅斯雖然比不上強盛蘇聯時期,現在勢力范圍葉不小了。
Ⅸ 為什麼俄羅斯領土一直這么大,有人能分析下嗎
俄羅斯侵略擴張習性源於大國沙文主義,而俄羅斯的大國沙文主義受到蒙古人的侵略擴張影響很深.
俄羅斯(蘇聯)鼎盛時期,其領土包括勢力范圍達到3500萬平方公里,勢力范圍包括中歐,東歐,中亞的阿富汗,伊朗北部,蒙古,中國東北蘇聯領土為2200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土為1700多萬.
俄羅斯當初只是蒙古人統治下的一個小邦國-----莫斯科大公公國,領土只是包括今天的莫斯科州一代.
-------------------------------------------------------
俄羅斯歷次領土擴張:
向東擴張:
1.成吉思汗的兒子術赤,術赤的長子拔都,征服俄羅斯,俄羅斯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人征服了蒙古喀山汗國,而後跨過烏拉爾山,沿著蒙古人西征的路線東征,繼承了蒙古人擴張領土的侵略習性,蘇聯的版圖就是現在的蒙古帝國除去了中國 中亞 中東.
2..當俄羅斯征服了哈薩克,西伯利亞,已經和中國接壤,1860年鴉片戰爭中,以及其後幾十年從腐朽懦弱的滿清政府手中劃走了150萬平方公里土地.整個東北朝鮮被劃為俄羅斯勢力范圍.
3.日本人,一戰時期日本人佔領了南千葉群島,二戰時期蘇聯出兵東北,除了奪取當年俄國在東北的利益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斯大林耿耿於懷日俄戰爭失敗恥辱,對日開戰報仇雪恨是必然的,俄羅斯不僅重新奪取了南千葉群島,還強占日本北方四島.
------------------------------------------------------
向西擴張:
1.美國人,蘇聯與美國爭奪全球霸權,在全球沖突地區,中東拉美非洲,支持親蘇的勢力范圍,輸出社會主義革命.
2.瑞典人,入侵俄羅斯被大雪擊敗,俄羅斯與瑞典連年征戰,打敗瑞典人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在一片沼澤的出海口上建立起了一座號稱"北方威尼斯的聖彼得堡".
3.波蘭人,俄羅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夥同普魯士三次瓜分波蘭,白俄時期波蘭在英法慫恿支持下入侵蘇聯,二戰時期蘇聯宰割波蘭領土.
4.法國人,拿破崙打到莫斯科,沙皇率領反法同盟打到巴黎,逼迫拿破崙退位.
5.德國人,希特勒打到莫斯科,斯大林也要打到柏林玩玩,將德國一分為四.
6.奧斯曼土耳其,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從土耳其手中奪取了黑海出海口,吞並了克里米亞半島.
7.東歐的華約組織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捷克,二戰後都被納入了俄羅斯的勢力范圍.
Ⅹ 俄國——伊朗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1804年6月,集結在埃里溫地區的伊軍主力在王儲阿拔斯·米爾扎統率下,為奪取梯弗里斯展開了軍事行動。俄軍出動迎擊。6月22日,圖奇科夫部隊在古姆拉附近擊潰伊軍一部,7月2~3日,高加索俄軍總司令齊齊阿諾夫將軍統率的俄軍主力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圍牆附近戰勝了阿拔斯·米爾扎軍隊。1805年,卡拉巴赫、希爾凡和舍基等汗國,以及舒拉格利蘇丹國自願歸屬俄國。同年,俄軍對巴庫和臘什特進行了一次海上遠征,但未能取得戰果。1806年夏,俄軍擊退了入侵卡拉巴赫的2萬伊軍,佔領了努哈、傑爾賓特、巴庫和其他一些居民點。
英法兩國支持伊朗。1807年5月簽訂了伊朗法國同盟條約,隨後又簽訂了旨在反對俄國的英國伊朗條約。俄伊戰爭曾有過幾次較長時間的停息,並由於在此期間俄國同土耳其戰爭、同瑞典戰爭和進行衛國戰爭,而使俄伊戰爭對俄國不利。伊朗政府得知拿破崙進攻俄國後,於1812年8月初中斷與俄國政府的和平談判。阿拔斯·米爾扎的軍隊侵入塔雷什汗國,8月21日侵佔連科蘭要塞。1812年10月,為了打擊俄軍,阿拔斯·米爾扎的8萬軍隊集結在阿拉斯河的阿斯蘭社茲徒涉場附近。但是,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上校指揮的一支俄軍前出到伊軍後方,出其不意地擊潰了伊軍,並繼續擴大戰果,於1813年1月13日強佔了連科蘭。10月24日,伊朗被迫簽訂古利斯坦和約。根據和約,伊朗承認塔吉斯坦、北亞塞拜然和喬治亞歸屬俄國。在戰爭中,外高加索非正規軍事組織和外高加索居民積極援助了俄軍。
俄國伊朗戰爭伊朗政府並未放棄其對外高加索的侵略企圖。由於東方危機的產生,出現了對伊朗有利的國際形勢,沙赫企圖乘機採取報復行動。他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改編了部隊,英國人向它提供武器和派遣教官。土耳其蘇丹也支持沙赫,旨在分散俄國對巴爾幹事件的注意力。英國企圖將俄國逐出近東,因而支持伊朗與俄國交戰,並把1814年11月25日簽訂的旨在反對俄國和阿富汗的奴役性的德黑蘭條約強加給伊朗。按照英國的計劃,外高加索和中高加索應由俄國轉歸伊朗,並置於英國的勢力范圍之下。俄國政府力圖避免戰爭,當准備割讓出部分領土時,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但1826年夏,在以阿拔斯·米爾扎為首的沙赫宮廷中有狂熱思想的黷武集團的影響下,伊軍不經宣戰即侵入卡拉巴赫汗國和塔雷什汗國,其中部分伊軍推進到巴庫和庫巴,並指望當地居民舉行起義反對俄國。但是,當地居民沒有支持已投靠伊朗的封建主。俄軍總司令葉爾莫洛夫將軍遂能用不多的兵力抗擊敵人。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的居民給俄軍以援助,他們組成了各為1.2萬人的騎兵民團和步兵民團,東喬治亞也派出了2000人的騎兵民團。1826年7月,伊軍包圍舒沙要塞,俄國衛戍部隊頑強堅守了48天,從而使俄軍馬達托夫將軍的部隊於9月15日在沙姆霍爾戰役中擊潰了伊軍。1827年10月13日,俄軍在已任俄軍總司令的帕斯科維奇將軍的統率下,迅猛地奪取了埃里溫要塞。1826~1827年間,俄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許多城市和要塞,如納希切萬、阿巴薩巴德、梅連德、大不里士、烏爾米亞和阿爾傑比利。沙赫政府開始求和。談判結果,雙方於2月22日在土庫曼查伊鎮簽訂土庫曼查伊和約,根據和約,埃里溫汗國和納希切萬汗國歸屬俄國。
俄國在俄伊戰爭中的勝利使外高加索人民和塔吉斯坦人民免遭伊朗侵略者的蹂躪和屠殺,使英法兩國的侵略企圖化為泡影,也使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塔吉斯坦各族人民得到了民族發展的機會。
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俄伊戰爭中,俄軍在數量上較之伊軍並不佔優勢,但伊軍戰斗素質不強,軍事組織不完善,以及技術裝備落後,所以盡管有英法兩國的援助,仍然戰敗。俄軍的勝利也是由於得到了外高加索人民的大力支援。在戰術方面,俄軍採用疏開戰斗隊形和縱隊與射手散開隊形協同行動的戰法具有很大意義。戰斗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還由於俄軍善於在山林地區使用炮兵和使用得到炮兵加強的獨立步騎兵部隊。俄軍經常以防守山隘和山道的要塞為依託。在俄伊戰爭中,俄國非正規騎兵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們主要部署在步兵兩翼和用來追擊潰逃之敵。俄軍在山區、山林地區和半沙漠地區展開戰斗行動所積累的經驗,在19世紀30~40年代的俄軍條令中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