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赫魯曉夫為什麼叫玉米曉夫
這是因為赫魯曉夫決定在全蘇聯種植玉米,但最終失敗。
1949年,赫魯曉夫根據烏克蘭農民傳統玉米種植經驗,採用「方形穴播法」,讓當地農民一次性擴種了200萬公頃玉米,結果大獲豐收。這讓赫魯曉夫振奮不已,從此對玉米刮目相看。同年底,赫魯曉夫調任聯共(布)中央書記處書記兼莫斯科第一書記。
一上任,他便打算推廣種植玉米。為此,他首先在自家菜園進行了兩次試驗,都取得了成功。1953年,他在自家周邊的農庄播種玉米,使該農庄一下由「過去搞得很糟」成了「全國最先進和最贏利的農庄之一。」這些成功經歷沖昏了赫魯曉夫的頭腦,使他萌發了在蘇聯全國推廣玉米種植的想法。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9月,赫魯曉夫被任命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當月,赫魯曉夫就正式提出了應該大面積播種玉米的倡議。以後,只要逮到機會,赫魯曉夫都為推廣玉米種植鼓吹一番。
在赫魯曉夫看來,擺脫蘇聯農業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發展畜牧業,而「畜產品的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沒有足夠的糧食」,玉米的奇跡效應無疑是解決該問題的良葯。
1959年9月,赫魯曉夫應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邀請訪美。在訪問期間,他特地參觀了以種植玉米而馳名於世的加斯特農場,目睹了北美洲的遼闊大平原一望無際的玉米豐收景象,赫魯曉夫嘖嘖稱贊。
這次美國之行更加堅定了赫魯曉夫在蘇聯大力推廣玉米種植的想法。為推廣玉米種植,赫魯曉夫經常下基層,親自向基層農業領導人灌輸「玉米思想」。
但由於蘇聯地理條件(主要是氣溫和光照)實在太差,玉米幾乎不結「棒子」,加上國家機構人員腐敗,從國外購進大「棒子」愚弄赫魯曉夫,玉米運動終究失敗。
歷史評價:
赫魯曉夫的新政策猛烈沖擊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開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但是,由於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總體的規劃和科學的實驗,他未能從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也有史學家認為,是赫魯曉夫的改革使得蘇聯社會重新煥發了活力才有了後來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短暫繁榮。但是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幾乎將赫魯曉夫任內的改革全部取消。
總體來說,赫魯曉夫並沒有非常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許多著作,但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他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共產主義,明白斯大林的極端、極其粗暴的行為和非常嚴重的錯誤。他具有改革意識。
但在權利斗爭中,赫魯曉夫做出了許多錯誤決定;在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外交時,並沒有領導得非常出色。
1954年,曾經在烏克蘭長年工作的赫魯曉夫,以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並300周年為理由,把原屬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半島作為禮物劃歸烏克蘭。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境內俄烏兩大民族對立加劇。
2014年,以俄羅斯人為多數的克里米亞宣布獨立,並於3月16日舉行公投,決議加入俄羅斯。時至今日,在很多俄羅斯人眼裡,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是赫魯曉夫的錯誤,而克里米亞到任何時候都應該屬於俄羅斯,這就為當下克里米亞局勢的演變埋下了伏筆。
『貳』 大家好,以前聽說過棒子和毛子,這幾天又聽說了錘子,請問錘子指的那個國家為什麼這樣叫啊
錘子就是菲律賓,猴子就是越南
越南猴子越南猴子~
『叄』 為什麼教科書上說俄羅斯不種玉米
赫魯曉夫,蘇聯人都親切的稱呼他為「玉米棒子」。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玉米搞下台的總統。某種意義上來講,能愚蠢到這種地步恐怕也是無人超越了。在我國的高中課本上,赫魯曉夫成為了歷史書上幾十年來必考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都很納悶,蘇聯難道都是傻子?沒有生物學家?難道總統要種玉米,他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玉米運動的失敗,蘇聯人民陷入困苦嗎?今天,小編就來探討一下玉米這個問題,來看看赫魯曉夫為什麼種玉米沒人抱住他。
首先,赫魯曉夫是蘇聯傑出的領導者,他不是一個庸才。在位期間他主張東西方緩和,以避免核戰爭,他多次訪問美國等西方國家。他打破了「斯大林模式」,在冷戰期間為蘇聯人民贏取了一些輕松的時機。據蘇聯調查顯示,20時機,蘇聯人最喜歡的世紀,只有兩個,一個是「尼古拉二世」世紀,而另一個,則是「赫魯曉夫世紀」。赫魯曉夫非常的親民,所以成為了人民心目中的好總統。
赫魯曉夫之所以飽受弊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玉米運動」。赫魯曉夫提倡在蘇聯大量的種植玉米,以緩和一直以來蘇聯的糧食危機。在蘇聯長期的「斯大林模式」下,蘇聯人民基本沒有財富可言。糧食危機一直都是蘇聯存在的,在當今仍然存在。之所以造成這個結果,是因為蘇聯地處北方,氣候嚴寒。種植什麼都比較困難。糧食大多依靠進口。有人問,為什麼不向中國進口呢?因為當時中國災害連年,自己也缺糧食。還是赫魯曉夫多次借給我們糧食呢。
再三思考之後,赫魯曉夫准備在蘇聯種植玉米。當然,他種植玉米當然不是隨意種植的。而是現在自己的後花園種植了玉米,結果發現,玉米成功被種植出來。這可讓赫魯曉夫高興地不輕。因為,當時西方國家孤立社會主義國家,糧食不借給蘇聯。現在自己國家能產出玉米,一直以來的糧食危機就解決了。於是就開始大面積普及玉米。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並不理想,有62%的玉米沒有成功產出。蘇聯人民損失慘重,赫魯曉夫因此下台。
實際上,蘇聯也並不是不能種植玉米。如果真的不能種植玉米,那麼38%的玉米是怎麼成功產出的?蘇聯之所以大規模種植玉米失敗。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問題。有很多不太適合種植玉米的地方,地方官員不懂,於是就強迫農民種植。而就算這種比較困難的地方,如果有好的方法培育,仍有機會產出玉米。可惜,官員還是不懂。所以,結果就是,因為地方運維的失誤,導致玉米運動失敗。蘇聯肯定是有生物學家的,當時也贊同了赫魯曉夫的看法。如果說玉米失敗的原因的話,只能怪生物學家太少,在諾達的蘇聯,不能每個村都分派一個生物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