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很好奇,俄羅斯人對沙皇的情感是怎樣的
俄羅斯人挺懷念的,畢竟有幾個沙皇也是文治武功都挺厲害的,就跟中國人懷念唐太宗漢武帝一樣
Ⅱ 為什麼現在俄羅斯聯邦採用的是沙皇俄國時期的國旗國徽國歌
因為國旗和國徽真正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特徵、歷史、文化和信仰。
俄羅斯國旗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志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源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
俄羅斯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起源於拜占庭公主索菲婭佩戴著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所以國徽上的雙頭鷹象徵著俄羅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
Ⅲ 如今的俄羅斯聯邦卻為什麼要採用沙皇俄國時期的國旗與國徽
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志,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這個底色無論是過去的沙俄,還是現在的俄羅斯,都是一樣的,因為俄國的領土並沒離開這三色的寓意
其次,其實如果仔細觀察,沙俄與俄聯邦的國徽其實是不一樣的,沙俄的國徽,是黑色的雙頭鷹,而如今的俄聯邦,則是金色的雙頭鷹,當然,雙頭鷹的造型是一樣的。雙頭鷹的造型始於15世紀的拜占庭帝國,為了與沙俄結盟,索菲亞公主帶著雙頭鷹的標志,嫁給了當時的沙俄伊凡三世。於是三色底色+雙頭鷹就成了沙俄的國旗,直到蘇聯將其廢棄
蘇聯解體後,俄聯邦在1993年重新豎起了三色底色+雙頭鷹的旗幟,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上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雙頭金鷹雄視東西兩邊,代表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三頂王冠象徵著國家是統一的俄羅斯聯邦;金球和權杖象徵國家的統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在中心的小盾牌上,勇士聖.喬治跨上白馬,用長矛殺死了邪惡的毒蛇,象徵俄羅斯民族不忘歷史,繼往開來,勇於同一切困難、敵人做斗爭的精神。
Ⅳ 俄羅斯為什麼懷念沙皇
遙想2008年歐洲杯上,俄羅斯大殺四方,他們的沙皇阿爾沙文橫空出世。因為之前被禁賽,阿爾沙文頭兩場小組賽無法登場,是希丁克堅持要帶他來歐洲杯。他告訴記者們:「我帶阿爾沙文來,就是讓他踢淘汰賽的。」結果四分之一淘汰賽,俄羅斯三比一大勝荷蘭,阿爾沙文兩傳一射。讓整個世界都在震驚,俄羅斯新沙皇的誕生。
此時此刻,俄羅斯人是否在懷念他們的沙皇呢?
與英格蘭的首場比賽,與其平庸的球隊相比,俄羅斯的球迷讓世人側目,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名字「烏爾特拉」。而他們的球隊,卻不能如此彪悍,輸給了第一次入圍的斯洛伐克。他們的表現,就如同他們的經濟一樣,一團糟。如果不是這個高大的久巴,或許這屆杯賽,人們只能記住他們瘋狂的球迷,而忘記了球場上真正的主角。
Ⅳ 俄國十月革命後怎麼還有那麼多忠於沙皇的白
俄國1905年革命(亦被稱為1905年失敗起義),是指於1905至1907年間,發生於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境內,一連串范圍廣泛,以反政府為目的,又或沒有目標的社會動亂事件,諸如恐布攻擊、罷工、農民抗爭、暴動等,導至尼古拉二世政府於1906年制定等同於憲法的基本法、成立國家杜馬立法議會與施行多黨制。
這場革命沒有組織,沒有目標,也沒有單一原因,主要歸咎於幾十年的國家動亂和對羅曼諾夫王朝的不滿。俄國國內改革不利以及少數民族要求解放也是起因。沙皇指揮不利,導致軍隊在日俄戰爭中慘敗是最直接的導火線。戰後一直有連續不斷的軍人革命以及革命團體活動。
各地方的革命雖然最後妥協或被鎮壓,俄國國內也加快改革的步調,但仍不夠阻擋1917年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革命。布爾什維克黨員常常把這場革命當作1917年革命的先驅。
二月革命
天能幹什麼?一個強大的專制政府會垮台?1917年2月23日--3月1日(俄歷),那個曾經看似強大的沙皇制度在短短的八天時間裡面土崩瓦解了,這樣突如其來又出人意料的變化只有後面蘇維埃政權垮台的八一九事變能媲美。俄羅斯的流逝留下了一個二月謎題。
此前俄羅斯一些系列內外部矛盾糾結,居然在八天之內揭曉了,而這次被歷史命名的二月革命起初只是一場自發的運動。從2月23日--2月27日整個運動還都出於自發狀態,那些俄羅斯的各個反對派和政黨,連沙皇政府都沒有意識到局勢發展的性質,雙方都沒採取什麼有效措施,四天以後,到了27日,各個政黨開始努力影響革命進程了,掌控國家杜馬的自由主義政黨促使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並組織新的臨時政府;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組成蘇維埃,推動群眾運動向前發展,布爾什維克那時候力量有限,跟著忙乎。
這場革命的導火索來自俄歷的2月23日,公歷的3月8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彼得格勒50家工廠12萬8千男女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當時的罷工人數佔到了彼得格勒工人總數的32%。在當時罷工頻繁的俄羅斯,這次罷工從開始也沒有什麼不同。
這場罷工的真實原因是彼得格勒的糧食危機,沙皇政權的保安局在2月初就報告糧食危機有可能引發暴動,到了2月中旬由於運輸困難,彼得格勒的糧食供應進一步惡化,排隊領不到麵包的人開始擔心,不滿情緒在增加。一個帝國內部積累的矛盾因為麵包問題引爆。
起初工人罷工遊行的隊伍按照習慣走到彼得格勒的市中心涅瓦大街,喊的口號是「麵包!」、「打倒戰爭!」和「打倒專制制度!」。罷工和騷亂早就被當時的人們熟悉了,誰也沒有為這次事件賦予什麼政治意義,但是到了24日罷工人數增加到20萬人,甚至可能更多,人群開始失控,麵包鋪開始被搶,工人和警察在某些地方發生沖突。
到了25日,罷工進入第三天,參加示威的人數達到了30.6萬人,全彼得格勒的工廠全部癱瘓,城市居民等其他階層也參與到罷工示威的行列,運動了出現了全社會總罷工的性質。當時包括布爾什維克在內的各個政黨也只是在口頭上表示支持總罷工,並沒有介入事態發展。
罷工之前的2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好離開彼得格勒在莫吉廖夫大本營,聽到罷工也只是給彼得格勒軍區司令哈巴羅夫發了個簡短的命令,讓他立即制止首都的騷動,當晚有100多人革命組織成員被捕,從當時沙皇和官方的表現來看,他們對事態也沒引起足夠重視。
2月26日是星期日,警察和軍隊向部分遊行者開槍。巴普洛夫近衛團第四團的士兵拒絕執行鎮壓命令,帶著30多條搶和100多發子彈發生了一場小嘩變,嘩變被騎警很快鎮壓,主謀被關鍵保羅要塞。到了26日晚上局面似乎得到控制了,大臣會議主席戈利岑宣布沙皇關於杜馬休會到4月的命令,這被解讀為又要解散杜馬,因為沙皇政府一直認為立憲派在通過杜馬搞動作,策劃騷亂。也是在26日晚上克倫斯基等左翼政黨在聚會中對局勢的發展也是保守的,認為起義已經被消滅了,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也持有相同看法。
這個詳細的細節和後世蘇聯歷史宣傳的布爾什維克領導和發動了二月革命的結論是不符合的。
2月27日局勢有了一個決定性的急轉直下,沃倫團教導隊的士兵為了解救被關押的戰友發動了遊行,接著駐扎在彼得格勒的幾個近衛團的士兵也和工人站在一起上街遊行,到了27日晚上,參加遊行嘩變的士兵達到了66700人,幾乎佔到了彼得格勒衛戍部隊的三分之一。這是這場事件謎團最關鍵的一點,沙皇政府沒有掌控好軍隊,部隊倒戈了,許多受命驅散人群的部隊在散掉了。
這種形勢下,彼得格勒軍區司令哈巴羅夫將軍帶領一支大約1000人的部隊集中到海軍部大廈,等待前線部隊的增援,然後到冬宮廣場,准備包圍冬宮。
28日黎明時分,沙皇的弟弟米哈伊爾大公來到冬宮,和將軍們談話後,讓哈巴羅夫將軍的部隊撤出冬宮,理由是他不想羅曼諾夫家族再向1905年1月那樣在冬宮廣場上射殺群眾,這一時刻,這位不想做劊子手的大公的道德水平影響了局勢的發展。哈巴羅夫將軍帶著部隊退回到海軍部大廈,28日白天群眾包圍了海軍部,在到的消息稱起義軍佔領了彼得堡要塞,同時也沒有前線部隊到達的情況下,哈巴羅夫將軍下令部隊有組織的不帶武器的離開海軍部大廈,就這樣整個俄羅斯帝國的首都彼得格勒,最後一支保衛沙皇的武裝部隊解散了。
Ⅵ 為什麼在俄羅斯人心中普京就是精神上的沙皇
普京是特種兵出身,所以他的性格特點就是鐵血,有勇有謀,他對俄羅斯影響很大,他曾經說過給我十年,我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在國際方面,他是唯一敢當面實際行動叫板美國的領導人。成就及榮譽: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同年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2004年3月,普京贏得大選勝利,連任總統,同年5月宣誓就任。2008年5月8日,普京出任俄聯邦政府總理。2011年11月,福布斯2011年權力人物榜名列第二。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同年5月7日,宣誓就職。2012年12月6日,福布斯2012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名列第三。2013年10月30日,普京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首位。2013年11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榮獲全世界俄羅斯人民大會首次頒發的捍衛俄羅斯大國地位獎。2014年3月,普京被提名為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2014年3月18日,普京閃電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發表演講稱克里米亞公投完全符合民主程序和國際法。在俄羅斯人心目中,克里米亞過去及現在都是俄「不可分割的」部分。「2014年1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連續第二年登上《福布斯》權力人物排行榜榜首,同時也是第二次戰勝美國總統奧巴馬登頂。2014年12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的編輯本周一確定了「2014年度人物」的8位最終候選人,俄羅斯總統榜上有名。《時代》周刊「2014年度人物」的最終人選結果將於2014年12月10日早間公布。2015年4月,普京獲得6.9%投票,領銜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人物影響: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幾乎變成了人民的偶像式人物,變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變形金剛」――符合各種人的胃口和嗜好。普京作為「007」式的傳奇人物,已經開始被拍攝成驚險的偵探片,神勇無敵,所向披靡。普京形象已經被譜寫成流行歌曲廣為傳唱。俄羅斯有一個著名的三人合聲組合「共唱一首歌」,錄制過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做人要做普京這樣的人」。(歌詞:要像普京那樣精力充沛;要像普京那樣不嗜煙酒;要像普京那樣不說臟話;要像普京那樣毫不退縮。一句話,普京是姑娘們心中的白馬王子,是所有俄羅斯人的希望。)當年普京在聖彼得堡生活和工作過的老房子,如今已經變成了旅遊熱線;當年普京在德國德累斯頓市住過的地方,同時也變成了德國人賺錢的旅遊勝地。普京的形象已經被畫成了套娃,變成俄羅斯最炙手可熱的紀念品;普京的照片也已製作成掛歷,變成了所有官員最為自豪的收藏品。
Ⅶ 為什麼把俄羅斯隊的阿爾沙文和扎戈耶夫叫做沙皇啊
俄羅斯的歷史上是俄國,君主是沙皇。現在俄羅斯足球隊的阿爾沙文因為技術突出,個人能力強被球迷愛稱為沙皇,現在的扎戈耶夫是新秀,在歐洲杯兩場三球的突出表現給人留下深刻影響,由於阿爾沙文年紀不斷增長,狀態不穩定,扎戈耶夫的突出表現一定會讓他在隊內的低位不斷提高,很有可能取代阿爾沙文在隊內的核心地位,成為新沙皇。
Ⅷ 為什麼俄羅斯帝國最高統治者叫沙皇
表示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沙皇(俄語:царь)是莫斯科大公國及俄羅斯帝國最高統治者1547年到1721年的正式稱呼。沙皇為音譯意譯合詞。「沙」實際上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的名號「凱撒」Caesar。「凱撒」音譯為沙,加一皇字,以表示皇帝之意。俄羅斯人對蒙古可汗也敬稱「凱撒」。土耳其帝國滅拜占庭後,莫斯科大公自認為是拜占庭皇帝法統的繼承人,使用凱撒的稱號,漢語譯作沙皇。在清代早期的漢文、蒙古文書中,沙皇被稱作「察罕汗」。「察罕」為蒙古語白色之意,察罕汗意為「白人的可汗」。
俄羅斯帝國自彼得大帝(1721年)開始,就放棄「凱撒」,改用「皇帝」(俄語:Император)作為君主的主要稱號,但在俄國民間與各國仍一直習慣把俄羅斯皇帝都俗稱為沙皇。
Ⅸ 俄國的皇帝為啥叫沙皇
http://ww870729.blog.163.com
俄國最高封建統治者被稱為「沙皇」。在公元14世紀後,東斯拉夫人在第聶伯河和伏爾加河流域所建立的大小封建公國,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趨向統一。其中莫斯科公國勢力發展最快。到了15世紀下半葉,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憑借實力征服了各個公國,最後又擺脫了蒙古欽察汗國的控制,建立起了一個統一的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為了名正言順地進一步向外擴張,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廷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巴列奧羅格為妻。拜占廷帝國於1453年滅亡後,伊凡三世自封為繼承人,妄想建立一個「第三羅馬帝國」,並開始自稱「沙皇」。
「沙皇」的直譯為「愷撒大帝」。「沙」是「愷」的俄語音變。愷撒是古羅馬顯赫一時的大獨裁者,實為沒有加冕的皇帝。伊凡三世就是要步其後塵,但並未正式加冕稱「沙皇」。直到1547年,伊凡四世才舉行隆重儀式,正式加冕為「沙皇」。從此以後,俄國歷代封建君主大都襲稱「沙皇」。十月革命勝利後,沙皇君主制才最後被送進了墳墓。
Ⅹ 為何近年來俄羅斯文化界總是大有一股為帝俄政府洗地的風氣
首先,很多俄羅斯人是標準的領土控,他們不僅僅不能讓俄羅斯領土減少,而且還支持俄羅斯對外開拓疆土,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就是在鼓吹這樣的理念,目前該黨在俄羅斯很有支持度。該黨黨魁日里諾夫斯基是大國沙文主義者(我認為這個人具有精神病的氣質),他認為現在俄政府應該將坦克重新開進明斯克,基輔和波羅的海三國來恢復甦聯的領土,他還支持向西方扔核武器來使西方屈服。而歷史上,沙俄領土有2280萬平方公里,蘇聯有2240萬平方公里,而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只有1700萬平方公里,這讓很多俄羅斯人非常不滿意,而沙俄時期領土最大,蘇聯時期的控制范圍達到最大,這讓俄羅斯人感到非常自豪,這也是俄羅斯的領土控懷念沙俄和蘇聯的原因。
關於俄羅斯政府如何控制互聯網為普京作宣傳,僱傭水軍為俄羅斯政府的腐敗和普京辯護可以查看知乎"如何評價俄羅斯宣傳片《我是俄國侵略者》"下的高票回答。
所以,沙俄在一般俄羅斯公民中比較正面,原因有多種多樣,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政治訴求和目的。
作者:BradStevens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