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俄羅斯T-50的問題
樓主<兵工科技》2010 4期對T50有詳細介紹我濃縮給你
以下內容均是我用搜狗拼音打得
1 T50與F22處於同一水平,外形殊途同歸
2 相像是因為追求隱身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3 T50主翼與水平尾翼耦合布置,體現出鮮明的超音速巡航特徵
4 T50隱身能力不敵F22
5 T50高大的座艙傾斜布置,有利於飛行員視野
6 T50未採用整體式座艙
7 T50前緣可動邊條設計為俄羅斯首創
8 T50機翼雖小,但升力不小
9 T50機翼後掠翼比F22大,有利減詛
10 T50機翼更薄,有利於超音速巡航
11 T50機身沿展向分布,氣動效率跨越新層次
12 機腹底部凹陷,布局稍顯凌亂
13 T50首次採用縱列武器艙,武器裝載量比F22更大,獨創翼下整流短倉,放置警覺空空導彈
14 T50後機身並未採用隱身設計緣自動力不足
15 T50首次在將要服役的戰機上使用全動垂尾(YF23也用過不過為服役)
16 垂尾航向穩定性好,氣動性能優越
17 外形比SU27和F22都大載荷更強
18 飛行控制不比F22復雜
19 總體設計更突出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能力,隱身方面考慮最小
20 總體設計F22領先,氣動布局T50更好
終於打完了不過建議樓主去買本《兵工科技》
2. 俄羅斯五代機T50是教練機參戰能力如何印度有購買250架
韓國的教練機是T50,和俄羅斯的T-50不是一碼事兒。
俄方目前的研製還未結束,印度的訂單下的太早了,估計是被俄國人再一次坑了。
T-50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和F-22有一定的差距;再考慮到美俄兩國作戰系統的差距,T-50的能力肯定是在F-22和F-35之下了。
如果殲20能夠服役的話,也要高於T-50。
3. 為什麼中國不想購買俄羅斯最先進的T50戰機
我對樓上@偶發牢1騷 的看法不是很認同。
為什麼不引進說到底還是一句話:沒有永遠的國際友誼,只有永遠的國際利益!
=================================================
首先,中國已經徹底明白了,戰斗機也好,或者其他的技術也好,都是自己的最好,哪怕不是最先進的,但是自己造出來的一定是最合適的!
之前的蘇27可以說吧,國內已經品嘗到了先進戰機被外國控制的滋味,所以才有了J20計劃,才有了運20計劃,整個九十年代,俄羅斯多次用蘇27和蘇30挾制中國的外交,要求達成妥協。所以有了自己的,不一定說多先進,但是一定是最合適的!
同時也是最能保證自己利益的決定!
=================================================
其次是技術性的問題,說一千道一萬,其實最根本的就是【削足適履】!國內明顯不能全套照搬T50,一旦這么做,不單不能充分發揮T50的戰鬥力,還會穿上不合適的鞋子,連走路都不行了!最後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這樣還是會形成被外國挾制的危險,利益受到損害很大!
=================================================
最後就是俄羅斯的利益問題,賣給中國,或許中國有哪一天會用在俄國身上,因為這倆國家挨著,但是印度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隔著好幾個國家呢,所謂的【遠交近攻】就是這樣。
=================================================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關於上面@偶發牢1騷所說的T50的技術引進問題,根本原因是因為——T50技術不好,或者說是:先進性不足夠高。
如果是將T50換成F22,即使沒有技術轉讓,國內一定會引進!哪怕花點冤枉錢,肢解一架F22,技術倒推,也一定會買下的。無他,因為那玩意實在技術性更好!
稍微倒推出來一點技術,就足夠國內的三大航空研究所吃個飽,但是T50技術根本是源自SU27系列的,而國內是不缺乏SU27的技術的!甚至可以根據T50的數據推論出來很多技術性的問題,換而言之,在中國扎實的技術基礎上,T50沒有秘密可言,研究價值不高。
=================================================
最後我得說明——T50充其量算是一個標准四代,但是F22的改進型F/A-22B,已經逐步邁向五代,而美國是絕對不會把F22這種神器級別的東西和他國共享的——當然,過了二三十年或許就沒問題了。
要知道F22首次試飛是在90年!正式定型是在97年!這么長時間,一代的F22早就是落後的啦,T50甚至還比不上F22原型機呢!
4. 俄羅斯T50戰斗機
正式名稱為:「蘇霍伊航空多用途前線戰機(ПАК ФА)
該機試驗機代號為Т-50,出口型印度方編號為I-21,是俄羅斯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戰斗機,屬於替代蘇-27的第五代戰斗機。
2010年1月29日首飛,早期量產型將於2016年交付部隊。
2015年6月,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企業領導宣布,俄將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開始接收首批第五代戰斗機
操控
T-50裝備了全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和相控陣雷達。
T-50的設計採用了最新的空氣動力系統,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飛機的光、熱可探測性。由於採用了大量復合材料(占飛機外殼的70%、整體結構的40%),飛機更難以被雷達發現。
飛機本身裝備了季赫米洛夫研究所設計的N036雷達。該系統與兩台機載電腦相結合,能發現400公里以外的目標,同時跟蹤30個空中目標並向其中8個發起攻擊。該雷達有五套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天線,報告中還說,T-50的電子戰系統和對紅外製導彈頭的抑制系統能更好地保護其不被防空系統發現,尤其是美軍的雷達系統。
機身
T-50機身的橫截面為橢圓形,全機主要由鈦鋁合金建造,13%為復合材料。機鼻雷達罩在前部稍微變平,底邊為水平,為的是將它的反尾旋性能最優化。
T-50
駕駛艙
駕駛艙的設計著重於飛行員高度的舒適性,使得飛行員能夠以極高的G力負載操駕下控制飛機。機上配有了新型的彈射椅和維生系統。幾何可變適應彈射椅以 60°角的傾斜,用來減少高G力之下對飛行員的沖擊。這個座椅可以讓飛行員以一般情形下無法承受的高G力負載來做出近戰纏斗(dogfight)。
尾翼
布置在發動機艙兩側的尾撐上,力矩點在發動機尾噴口以後,相信是梯形機翼帶來的重心前移導致發
T50戰斗機 (14張)
動機布局也必須前移的問題所致,F-22,F-35也是如此。和F-22不同的是,T-50沒有採用F-22種尾翼和機翼形成重疊剪裁的形式,機翼上也沒有過多的控制面。
俄羅斯T-50戰斗機採用兩個和F-22極為相似的外傾垂尾,位置布置比較靠前,翼根弦長有接近一半與機翼根部重合,垂尾根部在發動機艙外側,外傾角度大約在27度到29度左右,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大迎角狀態下垂尾的使用效率,在大迎角時邊條產生的渦流帶來的穩定的強氣流會對垂尾形成有利干擾,減小機身屏蔽,使飛機有較好的大迎角飛行的穩定性和可控制性,同樣設計的F-22在迎角達到60度時垂尾仍然能提供有效的穩定和一定的控制響應。
電子設備
航電設備一向是俄制戰機的「軟肋」,但在T-50身上有了質的改善。T-50使用SH121雷達系統,當中包括了三部X波段雷達,分別置於正前方及左右兩則。機翼另有L波段雷達,以應付對X波段有低RCS的低可偵測目標(如隱身戰機)。 PAK-FA整合了IRST,光學/紅外線搜索與追蹤系統。機載雷達可發現400公里外的目標,能同時跟蹤30個空中目標並打擊其中的8個。除先進的雷達系統外,T-50還裝備新型無線電偵察和對抗系統,可以在不打開雷達、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發現敵人並實施干擾。飛行員對飛機的指揮控制也完全實現了數字化,所有信息都顯示在座艙內彩色液晶大屏幕上。
武器
T-50擁有至少兩個大型武器艙,主要用於裝載超大、大型和中型空空導彈,整個武器艙室幾乎是飛機容量的1/3。如執行戰斗任務不需隱身時,T-50可外掛智能炸彈及導彈。T-50在不加油情況下的續航能力5500公里[8] 。
T-50可攜帶10噸各式武器,其中包括一門30毫米GSh-30-1航空機炮、不同類型和射程的導彈以及航空制導炸彈。為裝備T-50而研製的最新式武器有十多種。T-50將裝備超遠距離空空導彈(射程可達420公里),其中機體內可攜彈不少於兩枚,機身外掛可攜更多。此外,T-50還裝備射程為120~230公里的中距空空導彈和射程300公里以上的遠程空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