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古代是什麼樣的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1000年前的俄羅斯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俄羅斯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和裏海,涵蓋廣泛的地理環境,擁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四分之一淡水的湖泊,
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地貌景觀多種多樣,再加上大量的歷史文化古跡、人文城市景觀和特殊的北國風光,吸引了眾多旅行者前往俄羅斯遊玩參觀。
俄羅斯人主要信仰東正教。進入東正教教堂時,男性不得穿短褲,女性應當披戴頭巾。不過一些作為旅遊景點的教堂,其實對遊客要求並不是太嚴格。另外,注意不要在他人禱告的時候拍照。在教堂中要舉止得體,不要將手放入褲子口袋或在手臂在胸前交叉。在教堂內有疑問的地方可先向工作人員詢問。
2. 俄羅斯的歷史
現代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歷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為始。但是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早期
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大公國
伊凡四世莫斯科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留里克王朝
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上述基輔羅斯時期,就是留利克王朝開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利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羅曼諾夫王朝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羅斯帝國
彼得大帝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
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俄國臨時政府
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里昂·托洛茨基的共產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採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倫斯基出走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為反蘇維埃武裝叛亂的領袖。俄國內戰之後,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
蘇聯時期的統治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共產黨取得了政權,實行共產主義政策,吸收其他小國家成為加盟國,定國名為蘇聯。建政初期發生了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內戰,紅軍勝利。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實行獨裁統治。此外,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卡年科、戈爾巴喬夫等。蘇聯在50-70年代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冷戰。90年代,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蘇聯政權於1991年解體。
現代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名為「俄羅斯聯邦」,實行資本主義和總統制。葉利欽為首任總統,普京為第二任(也是現任)總統。俄羅斯聯邦加強了與西方的合作,但車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3. 100年前俄國是怎麼樣情況
俄國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但在19世紀後期的歐洲相繼進行工業革命時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其經濟實力在20世紀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時代遠不及歐洲幾大強國,盡管在此期間推行了幾次較為成功的改革(如亞歷山大二世的農奴制改革)。
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帝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4. 美國 俄羅斯 歷史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此外,1946年丘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沖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直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沖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么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沖突的緊張性。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沖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沖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沖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志。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系的破裂是由於斯大林違反了雅爾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系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佔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兩方都盡力避免發生一場全面的「熱」戰。雙方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剝削工人」,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邪惡帝國」,企圖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傳播到民主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社會主義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地沖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制、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系,採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最先提出「冷戰」術語的是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於1946年初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來的。同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的有關內容,標志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 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並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制、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沖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么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沖突的緊張性。
隨後,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面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制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後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斗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 這里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裡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它們的軍隊就派往哪裡,進行鎮壓,或是對反動政府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動集團進行「冷戰」的手段還包括:派遣「和平隊」進行滲透;挑起事端進行顛覆活動;以「經援」、「軍援」為誘餌,拉攏「朋友」,擴大勢力范圍;以簽訂集體防禦條約的形式擴大軍事同盟,美國先後與五十多個國家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派軍隊控制戰略要地;以經濟封鎖、制裁等手段,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挑撥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瓦解社會主義體系;以文化入侵,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等等。盡管如此,並沒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個獨立國家,現在已發展到 140多個獨立國家。
各國的軍隊很少捲入到冷戰之中;這場戰爭主要是諸如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西德情報局、東德國家安全部和蘇聯的克格勃等情報機構之間展開的。世界主要強國從來不會直接捲入一場針對對方的軍事沖突。
冷戰中大部分的傷亡可能是由情報機構所採取的針對平民或軍事目標的襲擊造成的。間諜被派往東西兩方陣營,或者在當地召募情報人員,甚至強迫加入。當間諜被發現時,他們不是被立即殺害,就是與對方所抓獲的人質交換。間諜飛機和其他從事查勘任務的飛機一旦發現會被立即擊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簡稱「北約」)於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繼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於 1955年 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後,「北約」集團 15個國家的軍隊近 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 8個國家的軍隊 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於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 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於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斗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於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於在廣島使用的 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華約」於 1991年解體後,美、蘇兩大集團長達 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這種「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向緩和。但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又企圖製造反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新的冷戰。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備的。
今天很多的觀察家認為,美國在冷戰中的許多作為是違反其憲法以及國家理想的(例如未經國會授權而發動一場未經宣告的戰爭)。美國的政治或軍事領導人則經常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來開脫此類行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認為,他們受到兩個超級大國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義主要來源於冷戰中美國為阻遏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而採取的不當行為。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5. 俄羅斯歷史
俄羅斯歷史
俄羅斯聯邦成立於1917年11月7日,在此之前一直在沙皇的直接統治下。1922年12月30日加入蘇聯,稱為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原蘇聯瓦解以前,俄聯邦一直是其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共和國。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白俄羅斯、烏克蘭兩共和國的首腦在明斯克會晤,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的協議,並同時宣布蘇聯停止存在。
在公元初,東斯拉夫人還保留著氏族制,每個部落由幾個氏族組成。他們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從事耕作,集體飼養牲畜,狩獵和打魚,一切問題由氏族大會決定。到公元六世紀,進入封建社會,成立了基輔公國。到九世紀基輔公國已經成為一個大的國家,它存在了三百多年,是羅斯民族的搖籃,後來形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民族。到十二世紀中,基輔羅斯解體,一批小的公國取而代之。到123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遠征歐洲, 首先征服了羅斯全境和波蘭、匈亞利。從1240年起到1480年是蒙古人統治的金帳汗國,致使俄羅斯經濟文化遠落後於歐洲西部。
在1147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國(其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塑像目前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在十四到十五世紀逐漸強大並領導其它公國擺脫蒙古人的統治。此後俄羅斯逐漸向外擴張,到十七世紀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最思想開放、富於改革精神的帝王(有趣的是這時我國是著名的康熙大帝的時代)。為了俄羅斯的強大,他軍事上從瑞典人手裡取了現彼得堡一帶地區,並開始俄羅斯的歐洲化,不僅在科學技術和教育領域,而且在服裝和社會風尚上也學習西歐,致使到今天聖彼得堡人仍被俄羅斯人認為是最講文明和最歐洲化的城市。在1712年,彼得大帝從莫斯科遷都到聖彼得堡。使之成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和以後的皇帝的繼續下還在彼得堡建立了大批俄羅斯最早的大學。其中有俄羅斯的第一所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1724年),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1797年)等。
從彼得大帝後,俄羅斯迅速擴大,從周邊國家攫取了大領土,人口也在半個世紀里擴大了一倍。但當時的國家即有資本主義的工業和商業,又存在著封建農奴制度。直到1861年俄羅斯沙皇才自上而下的廢除了農奴制,從此俄羅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才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20世紀初,俄羅斯在日俄戰爭失敗,使國內危機發展。1905年工人和平請願被鎮壓,全國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種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在1917年1月俄羅斯沙皇被推翻。當時俄羅斯出現了工農蘇維埃和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同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水兵和陸軍士兵在俄羅斯首都聖彼得堡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蘇聯。並在很短的時間發展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但在以後的經濟建設中犯了許多錯誤,在與西方的經濟競賽中逐步落伍,引起蘇聯人民不滿,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正式成立。
俄國歷史發展特點
俄國歷史的基本現象有農奴制、專制制度、東正教和村社等。基於這些基本因素形成的俄羅斯歷史過程有其鮮明的特點。
一、流動的俄羅斯
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善於流動的民族,索洛維約夫稱之為具有「液態因素」。作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東到第聶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廣袤的東歐平原上。這塊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與沼澤交錯、河流縱橫、土質以砂質黏土為主,同時遠離海洋、與大草原連接。俄羅斯先民在這里生生不息、頑強奮斗。他們清理森林、挖掘樹根、燒荒種田。砂質黏土的地力薄,很容易就被耗盡了,只好再重新開墾一塊耕地。於是,俄羅斯農民「象風滾草一樣」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直到俄羅斯平原的天然疆界,「到烏拉爾和白海為止」。俄國歷史學家有一種看法,認為大自然對於西歐是「親娘」,對於俄羅斯則是「後母」,以此來說明俄羅斯民族所面對的艱難的自然環境。俄羅斯的移民拓荒還與外族的侵犯有一定關系,俄羅斯平原廣闊無屏,草原蠻族可以長驅直入。克柳切夫斯基說:「與草原的游牧民族,波洛夫齊人以及凶惡的韃靼人的斗爭從8世紀幾乎一直延續到17世紀末葉,這是俄羅斯人民最痛苦的歷史回憶,這段歷史記憶深刻地印在他們的腦海里,並且異常鮮明地表現在他們的壯士詩中。」基輔羅斯時期,外犯頻仍,西南羅斯的居民不斷向東北腹地遷移。
在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外敵的入侵下,俄羅斯人不斷開發新的土地,征服並移民到新的土地上。如果說俄羅斯早期的移民開拓具有某種被迫性,那麼,習慣變成自然,流動性逐漸成了俄羅斯民族血液中流淌著的因素。俄羅斯統一國家形成後,開始有意識地進行開拓移民,俄羅斯的「液態因素」更多地具有了進攻性和擴張性。俄羅斯人越來越深入到亞洲腹地,俄羅斯國家越來越逼近東方,歷經幾個世紀,俄羅斯這個內陸國家終於成為擁有多個出海口、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
移民拓張是貫穿俄國歷史始終的一條線索,無論古代、近代還是現代,俄羅斯國家的歷史是不斷運動、不斷移民、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不斷變換的歷史。俄羅斯的拓張包括領土的拓展、移民以及俄羅斯經濟文化在新土地上的推行。其過程大致可分三個階段:1)17世紀之前。這一階段的開拓伴隨著俄羅斯民族的形成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出現,它部分地決定了俄羅斯的歷史發展和民族性具有移民開拓色彩的特點。其范圍基本是在自然疆界內。2)17世紀後的整個帝俄時期。這一階段俄羅斯拓張的內容可以歸結為實現俄國作為橫跨歐亞大帝國的目的,是具有擴張性質的。3)蘇聯時期。毋庸諱言,蘇聯時期的俄羅斯國家依然具有擴張主義傾向,同時,蘇聯的拓張帶有某種意識形態色彩(世界革命的理想)。
俄羅斯拓張的直接結果是國家版圖的急劇擴大,它占居了1/2歐洲和1/3亞洲的面積,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拓張的間接結果是對國家內部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無論是早期居民的拓荒遷移,還是後來國家有意識的擴張,都需要軍事力量。於是,對於軍事力量的倚重,使軍事守衛者貴族、大公在國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俄國有一句話:農民種地,貴族打仗,這是天經地義的。而國家對貴族的報償是幫助其對農民不斷地加重奴役,15世紀後,正是在俄羅斯國家移民拓張的背景下,農奴制開始形成,中央集權國家確立。俄羅斯拓張的方向和性質在俄國歷史進程中起到極大作用,它不僅對俄國歷史的基本現象農奴制、專制制度的形成產生影響,同時直接促成俄國歷史的另一特徵俄羅斯國家發展的東西方屬性,即所謂「東西方之間的俄羅斯」。
二、東西方之間的俄羅斯
「東西方之間的俄羅斯」最直觀的理解是地理學意義上的,即俄羅斯這片土地處於東西方之間。我們知道,俄國通過拓張成為橫跨歐亞的國家,成為連接東西方的獨特橋梁。地理位置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歐亞主義者認為,在古老的歐洲和亞洲陸基中間,還可以分出一個洲「歐亞洲」,俄羅斯處於它的主要地域。這樣,俄羅斯構成了既不同於歐洲、亞洲,又與歐洲和亞洲密切相連的「某種第三塊獨立的大陸」。這使得俄羅斯人經常自問,我們是深入亞洲的歐洲人,還是居住在歐洲的亞洲人?
對「東西方之間的俄羅斯」的進一步理解是歷史文化角度的。關於它的爭論一直不絕於耳。不同時代的西方派都強調俄國的歐洲屬性,認為俄國並不「例外於西方」,俄羅斯的歷史與西方國家的歷史沒有本質的區別;斯拉夫派則著重俄國歷史的「特殊性」,認定東正教和村社土地佔有制是俄羅斯歷史的「獨特遺產」,是俄國和西方的根本差異。然而,無論是激烈的西方派、還是極端的斯拉夫派,都必須承認俄國歷史與西方歷史截然不同的絕對例外性是不存在的,而它的相對例外性又是確實存在的。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長於東歐平原的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公元862年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奠基了俄羅斯歷史文化中的北歐文化因素。988年「羅斯受洗」,俄羅斯人在皈依拜占庭的基督教東正教的同時,也接受了拜占庭文化,10_12世紀的俄羅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結合了近東文化因素和西方法律傳統的拜占庭文化對整個俄國歷史發展的影響都是極為深遠的。13_15世紀韃靼蒙古的統治給俄國人留下了東方專制制度的國家範式,莫斯科集權國家的形成就是其影響的直接產物。整個16世紀,隨著專制制度和農奴制的形成,俄羅斯人跨過烏拉爾山挺進亞洲,俄國的東方色彩越來越濃厚。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逐步與西方接近,到18世紀,彼得大帝進行了改革,在東西方之間猶疑的俄羅斯,被彼得大帝有力地推向西方。但是,俄羅斯文化具有東西方綜合色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因此,俄國向何處去、俄國走西方式的道路還是東方式的道路問題始終困擾著俄國思想界。
6. 俄羅斯文化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那麼他有多久的歷史呢向中國一樣有五千年的歷史嗎
俄羅斯的歷史是沒法跟華夏比的,充其量俄羅斯的也不過七百多年,俄羅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國,當年蒙古帝國西征的時候 以秋風掃落葉的攻勢掃盪整個歐洲東部。當東方的宋帝國在釣魚台、襄陽、兩淮抗擊野蠻入侵的時候,而作為地處北歐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等其他諸族都匍匐在蒙古人的鐵蹄之下。莫斯科公國是靠著巴結金帳汗國,獲取了北歐地區的代蒙古人征稅權,開始發家的。後來在金帳汗國沒落後漸漸強大的。
要說俄羅斯有悠久的歷史這個鄙人還真不敢恭維。當人類歷史進入公元十世紀之後世間出現三大文明體系。東方的華夏文明、中東的伊斯蘭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正如華夏的文明中心在關隴、河洛一樣。西方的文明中心在以羅馬為中心的西羅馬帝國,以及以拜占庭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而地處偏遠北歐的莫斯科(當時叫莫斯科公國)。在地處文明中心羅馬人來說那地兒都是一群蠻夷。就像在東方唐宋人喊高麗人、蒙古人、女真人蠻夷一樣。
我們知道當年羅馬帝國分東西兩部分後作為國教的基督教也分成了兩部分,西方的天主教和東方的東正教。當時北邊的莫斯科公國是東羅馬帝國的藩屬,當然他們的信仰當然也是東正教了。其實大家只要注意下不只是俄羅斯,其他東歐國家也是信奉東正教的,因為他們都是當時的天朝上國----東羅馬帝國的藩屬國。直到公元1453年 一群有突厥血統的伊斯蘭人攻破的千年不落城---拜占庭後,東羅馬滅亡,聽聞其中有個東羅馬公主逃往北方的俄羅斯。所以俄羅斯就是靠著東羅馬的繼承人彪炳自己的。
事實上十七世紀的俄羅斯依舊是個落後愚昧的國家,俄羅斯的崛起之路是由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開啟的。彼得掌舵的俄羅斯開始全面向西方學習,逐步西化,擺脫愚昧。到了十八世紀後俄羅斯已經成為了歐洲的東邊強國。已經有能力左右歐洲大陸的政治走向。當然在就整個歐洲來說俄羅斯來說依舊是個落後國家,尤其是歷史的車輪進入十九世紀,散落的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一代名相----俾斯麥 的鐵腕之下走向了統一。統一後的德國一躍成為了歐洲強國,打破了原來由英、法、俄、奧匈平衡下的政治關系。所以 一戰爆發了,當一戰變成了一場持久戰後俄羅斯的經濟已經承受不了,所以國內矛盾的加劇,所以沙皇被迫下台,這才給了列寧他們機會,將俄羅斯打造成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當偉大的導師列寧同志准備大顯身手的時候,病魔召喚去見馬克思了,作為衣缽傳承者的斯大林同志,接過了權杖成了蘇維埃總書記。斯大林上台後集體化生產,在犧牲農業、手工業、輕工業的前提下優先發展重工業,軍事工業。當1929年後整個世界哀鴻遍野的時候俄羅斯人已經熱情高漲進行著第一個五年計劃了。當然斯大林上台後還幹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清黨。清除托洛茨基以及追隨者。即所謂的托派。其結果是當時的5名元帥中的3名,15名集團軍司令級中的13名,85名軍長級中的57名,遭到了清洗。所以我們看到德國人發動東線攻勢後一路勢如破竹一口氣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如果不是德國人在佔領區的倒行逆施很難想想蘇聯還能堅持到最後。
前面我們說了蘇聯的崛起靠的是發展重工、犧牲輕工的前提。當然這在短時間看不失為提高國家軍事實力的有效途徑。然而當然歐洲鐵幕升起,兩個陣營進入的對峙狀態後蘇聯人依舊是實現這種畸形的經濟體制,所以半個世紀後在戈爾巴喬夫一拉、葉利欽一推之下,帝國大廈竟然轟然倒塌了。
7. 歷史上強大的俄羅斯帝國是什麼樣子的
發生在17世紀俄羅斯的擴張,最終導致在17世紀中葉,俄羅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亞之後,俄羅斯的領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戰爭(1654—1667年)之後的左岸烏克蘭,這個標志著俄羅斯帝國的成立。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紀後期的歐洲相繼進行工業革命時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其經濟實力在20世紀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時代遠不及歐洲幾大強國,盡管在此期間推行了幾次較為成功的改革(如亞歷山大二世的農奴制改革)。
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與蘇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