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哪裡是凍土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臨近北冰洋一帶大部分都是凍土
B. 俄國的泰梅爾半島是不是永久的凍土帶
在全球的永久凍土中,冰沼土廣泛分布於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區,包括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極北部分和北冰洋的許多島嶼,在這些地區的冰沼土東西延展呈帶狀分布,在南美洲無冰蓋處亦有一些分布。
泰梅爾半島位於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區,所以應該為永凍層。
C. 永久凍土層融化會發生什麼,為什麼科學家們如此擔心
永久凍土是什麼?為什麼科學家們擔心它會融化?
俄羅斯擁有足夠多的永久凍土層,從泰米爾到楚科奇,俄羅斯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凍土。
在這些地區生活並不容易,冬天會很冷,土地上生長的植物也不多,建造任何建築都非常昂貴。
然而,盡管如此,當地居民仍在盡最大努力保護永久凍土,永久凍土科學家也正在密切監測任何可能影響這些地區的氣候變化。
俄羅斯雅庫茨克永久凍土研究所的水文學家尼基塔·塔納耶夫解釋說:「嚴格來說,在科學的角度「永久凍土層」這個詞並不準確。
永久凍土一詞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到了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認定自然界中沒有永久的東西,並開始將其稱為常年凍土。定義也很簡單,凍結兩年或兩年以上的土地。
事實上在夏天凍土上層會融化一點,會出現非常有趣的景觀。
「夏季」永久凍土看起來就像融化的巧克力,直接流入湖中。
這種現象在雅庫特很常見,夏天這里的溫度能達到30攝氏度以上,永久凍土會融化兩到三米深,冬天來臨會再次結冰。
塔納耶夫 說,有些地區的地下有透明的冰。「從上面看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幾千年來,土壤凍結後體積縮小從而產生裂縫,在夏天裂縫就會充滿水,這里特有的植物在地下數十米深的裂縫中發芽,這就是多邊形苔原的形成過程。」這些多邊形一般不到40平方米,雅庫特、泰米爾和楚科奇有數百個這樣的地方。
地下透明冰不僅僅局限於多邊形,還有不是條紋的層狀冰,沿著河岸形成堅實的冰牆。
更壯觀的是夏季地面上的冰,這些冰川中最著名的是「布魯烏斯」,距離雅庫茨克100公里的地方,想像一下夏季陽光燦爛,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而且你被冰包圍著是什麼感受。
這種自然現象在山區最常見,地下水沿著裂縫上升到地表,在冬季形成片狀的層狀冰,而地下水還在連續的流動,實際上不是河流融化的。
博爾沙亞·莫姆斯卡婭分析, 最大的冰原位於雅庫特,這是一個26公里長的冰原,冰的厚度可達5-6米,水在冰表面流動形成小河,水把冰變成了明亮的藍色。
夏天冰融化了一點,但是接下來的冬天又形成了新的冰。在雅庫特每年冬天,有超過50立方千米的水會結冰
順便說一句,在雅庫特,河流里的冰是這里的淡水來源,委婉地說,在永久凍土層挖井是一項不可能的工作。
然而在19世紀早期,有一個狂熱分子想要在永久凍土層挖一口井,在凍土下尋找水源,他就是俄裔美國公司的老闆,商人費奧多爾·舍金。
最後他們沒有找到水,不得不在116米的地方停下來,在20世紀30年代,這口井被鑽到140米深,並移交給永久凍土研究所。
如今,由於高 科技 感測器的面世,這口井被用來研究永久凍土層的溫度變化。
雅庫茨克的永久凍土研究所
當地居民早就學會了如何適應和利用寒冷的天氣,在雅庫特,人們一年四季都在房子下面挖的地窖里儲存食物,那裡的溫度總是在零度以下。
在這里挖一個地窖要花更多的時間,因為除了鏟子,還需要火,你必須先燃起篝火來解凍土壤,然後才能開始挖掘。
亞馬爾的諾維港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冰箱」的所在地。在20世紀50年代,挖掘了200多個洞穴,並通過通道連接起來。
這個巨大的「冰箱」是用來儲存魚的,那裡的氣溫全年保持在零下12-15度左右。
諾維港的天然「冰箱」
順便說一句,在每個地區,永久凍土都有自己的味道。
塔納耶夫 說:「如果你走進雅庫茨克永久凍土研究所的地下隧道,你會聞一種非常強烈的有機物質的氣味,這種物質曾經存在於土壤中,現在已經開始融化和分解。然而,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伊加爾卡的永久凍土博物館的隧道里,沒有特別的氣味。因為那裡的土壤完全不同,只是聞起來像潮濕的泥土。」
科學家們注意到,近年來,在世界許多地方,永久凍土融化的深度比以前更大。
塔納耶夫 說:「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失去大量的凍土,每年大約只有10厘米,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在發生,20年來只發生在諾里爾斯克鎳業或Transkal南部的領土,而在雅庫特凍土層有幾百米甚至一公里半深。」
塔納耶夫解釋說:「拿一包青豆,放在冰箱里,不管10年還是1000年,它都能保持完好,永久凍土層就是那個冰箱,只不過這里沒有綠豌豆,而是有草、葉子和泥炭。所有這些有機物融化後被微生物分解,在其他過程的影響下,微生物會釋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這是兩種主要的溫室氣體。」
凍土融化得越多,會使溫度升高,凍土融化的就更快,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因此年平均氣溫正在逐漸上升。
塔納耶夫記得10年前在雅庫茨克時,冬天有個星期的氣溫都是零下60攝氏度,而近年來,冬季氣溫僅為零下35-45攝氏度。
原因之一是城市化,盡管北方城市的所有建築都建在支柱上,但公寓樓的熱輻射還是會產生溫室效應,土壤也會因熱水的滲漏而融化,因此建築物下陷,你可以看到房屋的表面有裂縫,尤其是窗戶、門開口處。
最後,建築失去了支撐層(這在北方可不是開玩笑),同時地基也失去了承載能力。塔納耶夫回憶說:「在諾里爾斯克,一整條街都因為這些原因而被摧毀了。」
D. 勒拿河三角洲凍土層深厚的原因
勒拿河三角洲凍土層深厚的原因有二,高緯度和海拔低。
勒拿河流域位發源於貝加爾山脈的西北麓。於北緯53°~73°、東經105°~130°之間。先朝東北方向流動,基陵加河和維京河匯入其中。與奧廖克馬河會合後,經過最大城市雅庫茨克就進入低地區。接著河流轉向北方再匯入右支的阿爾丹河。在上揚斯克山脈的阻擋下,河流被迫以取西北途徑,再吸納最重要的左支維柳伊河,最後向北注入北冰洋邊緣的拉普捷夫海,並在新西伯利亞群島西南方形成面積3.2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
勒拿河三角洲位於冰封荒原的龐大河系,平均海拔十米左右,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在俄羅斯的凍土帶分成150多條的水道。三角洲闊400公里,濕地。三角洲的一部分已列作保護用途,稱為勒拿河三角洲野生生物保護區。在三角洲曾有猛獁象象牙出土。
勒拿河同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一起,都是西伯亞利中部向北流動的宏偉長河,勒拿河發源於貝加爾湖正北的山區,流經4393公里,進入拉普帖夫海和北冰洋。勒拿河是兩個不同區域的分界。西部是中西伯利亞高原,是濃密連綿的泰加林分布區,一片由雲杉和松樹組成的荒野,最多的是落葉松。東部是雄偉的上揚斯克山、孫塔爾哈亞特山和切爾斯基山,生長著難以穿越雪松林和松林,那裡的冬天是除南極洲之外地球上最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