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除了核彈,還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武器
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國力不如以前,但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排名前三的國家。除了在最新銳的戰機和戰艦方面乏善可陳外,傳統武器方面仍然首屈一指。
1、隱身戰斗機
俄羅斯能拿得出手的裝備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已經被西方國家列為重點威脅目標的蘇-57隱身戰斗機,據說北約已經開始在東歐各國建設用於反隱身的雷達、美國國防部甚至宣布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訓練用靶機,這種靶機的作戰信息是根據蘇-57的隱身特性制定的而不是我們的殲-20,看來西方還是更加重視俄羅斯的威脅啊。不僅是蘇-57新開發的蘇-30S戰斗機也被很多國家看中,尤其是它在阿穆爾共青城下線後直飛敘利亞戰區的壯舉,充分證明了這款裝備的威脅性。
② 俄羅斯最強的軍事武器是什麼啊
俄羅斯最強的軍事武器應該算是 戰術導彈, 眾所周知俄羅斯一直在發展導彈 對付美國 ,而美國一直熱衷於 反導系統 , 現在據權威機構驗證俄羅斯的導彈水平要比美國 先進5年
③ 求俄軍,制式武器
俄軍普通部隊目前列裝的制式武器有:
手槍:沃爾特P99、沃爾特PPK(英產)
沖鋒槍:「野牛」沖鋒槍(俄產)、MP5沖鋒槍(德產,少數地區使用)
突擊步槍:AK全系列(AK47、AK74、AKM、AK101至AK108,還有短槍管型和傘兵型的AK47和AK74),VSK94精確步槍(少數地區使用)。(皆為俄產)
狙擊步槍:德拉戈諾夫(SVD)半自動狙擊步槍,SV98狙擊步槍,SVU傘兵型半自動狙擊步槍(皆為俄產)
輕機槍:RPK、RPD、PKM(皆為俄產)
重機槍:PKM重機槍型號(PKM是通用機槍,既可當輕機槍也能當重機槍,更換支架就行)、德什卡12.7mm口徑重機槍(少數地區使用)。(皆為俄產)
反工事/反坦克火箭炮:RPG系列(主要是RPG—6和RPG—7,俄產)、「鐵拳3代」火箭炮(德產)、AT—4火箭炮(美產,少數地區使用)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俄語: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的簡稱。為俄羅斯之軍事力量,其前身和主體為前蘇聯於俄羅斯的駐軍
俄羅斯聯邦國防部負責俄羅斯軍隊的日常行政管理運作。在蘇聯時代,總參謀長曾是蘇軍事實上的和主要的指揮官。但現在的總參謀長的角色已被減弱為國防部作戰局的主官,而現任國防部長紹伊古·謝爾蓋·庫日戈達維奇則獲得對部隊更大的指揮許可權。國防部其他的附屬單位還包括還有人事局(又稱俄羅斯武裝部隊後勤服務),鐵道部隊以及生產建設部隊等等。現在的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是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上將。
俄羅斯軍隊被劃分為以下的軍兵種: 陸軍、海軍及空軍。另外還有三大獨立兵種:戰略火箭兵、航天兵和空降兵。原來的國土防空軍,在1998年被重新劃歸空軍指揮。在各軍種下,有許多獨立兵種,如隸屬海軍的海軍步兵和海軍航空兵等等。
俄羅斯陸軍被劃分為四個軍區::西部軍區(莫斯科與列寧格勒軍區合並而成、下轄北方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南方軍區(北高加索軍區、黑海艦隊合並而成)、中央軍區(伏爾加河沿岸和烏拉爾軍區與西伯利亞軍區西部部隊合並而成)、東方軍區(由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東部部隊以及太平洋艦隊組成)。註:原列寧格勒軍區保留了列寧格勒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在1941-1944年間時德軍圍城期間犧牲的一百五十萬列寧格勒居民。另外,在車臣地區作戰的外高加索集群是北高加索軍區指揮下的一個特殊編制。
④ 俄羅斯殺手鐧是什麼
陸上武器是 白楊-M戰略核導彈,還有圓錘導彈(目前在研製潛射型),都是攜帶核彈頭的
空中武器是 圖-16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約稱為「海盜旗」,可以攜帶核彈(TU95顯得老了)
還有SU34轟炸機,SU30多用途戰機,SU35戰斗機
海上武器是 個人認為航母是海上的頭頭,潛艇只是配合航母作戰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當選。
海基戰略核武應該是未來的「北風之神」核潛艇了
⑤ 軍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到底有哪些武器讓西方國家膽寒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僅此於美國,但是要知道,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強國,俄羅斯是第二強國,但是這個第一和第二的差距並不會很大。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大部分都是繼承蘇聯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依然有很多軍事武器能夠威脅到西方國家。核潛艇就是其中之一,陸戰還有T99主戰坦克,洲際導彈等。空軍新型的隱形轟炸機以及俄羅斯的全民皆兵的精神。西方國家也只有美國才能跟俄羅斯抗衡。
03、常規性武器不如美國,但以核武器來比較,足夠壓制西方國家
俄羅斯的經濟衰退,大量的軍事技術都沒有得到研發,在常規性裝備上已經輸給了美國,排在了第二,哪怕現在經濟恢復了也沒能追上美國的軍事力量。但從核武器這個領域來講,美國和俄羅斯就沒有區別,俄羅斯再怎麼衰退都能比西方大部分國家要強大,西方國家懼怕俄羅斯的強大也很正常。
⑥ 戰斗民族攻城略地的代表性武器:俄羅斯長鉞
一群紅衣服毛茸茸的大漢拿著誇張的大斧子高喊著『烏拉』沖向戰場,這個形象已經像伏特加和北極熊一樣成為了俄國的象徵。這種大斧子在民間故事插圖里出現過,在電影里出現過,巨大沉重風格很俄國。其實這種大斧子叫俄羅斯長鉞,發源於西歐,最後在俄羅斯本土化,並繁衍壯大變成標準的俄式兵器。
▲俄國冷兵器發燒友做的長鉞兵戰斗場景復原,這種陣型主要針對騎兵的沖擊
▲俄國冷兵器發燒友模擬古代衛兵的形象,中國古代高官是列戟於門,而俄國古代是交鉞於門
把長鉞的柄用錘子敲入地面作為火槍的支架,是射擊軍的常規戰術動作,同時長鉞寬大的斧面還可以起到小盾牌的作用。架好長鉞打排槍是16世紀俄羅斯戰爭中的前奏,接近敵人時再拔出插地上的長鉞做近戰武器,作用和現代的刺刀有些相似。在當時的俄軍長鉞里有帶反刃和不帶反刃的,那些使用長鉞技藝高超的士兵往往使用帶反刃的長鉞。
下圖為蘇聯時期在謝爾蓋耶夫鎮修道院拍攝歷史題材電影的照片,劇組真實地還原了沙皇時代射擊軍持長鉞的形象。但為了影片效果,長鉞做了加長處理。
長鉞的柄上有背帶,用於在行軍時將長鉞斜背在背後攜帶。斧背上開的小孔目前有很多種解釋,有學者認為斧背開孔是為了減輕斧身重量和增加結構強度;也有學者認為是為了固定保護斧刃的套子所用。有時候斧背上的孔也會穿上金屬環做捆紮連接作為拒馬。在大部分時間里,俄國農民就靠這種武器來對抗波蘭翼騎兵、土耳其重騎兵和韃靼輕騎兵。在駐扎宿營時,長鉞會作為帳篷的支持桿使用。長鉞一直到17世紀80年代才在俄軍里停止使用,而作為侍衛警戒和儀仗兵器則一直使用到19世紀。
▲長鉞連接成的拒馬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鳳翅金盔,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刀匠老劉weixin:Lqbj689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公眾號:LBQYJS
⑦ 俄羅斯有什麼手槍
經過近十年的選型、試驗、測評,俄羅斯研製新式軍用手槍的「格拉奇」計劃(Γpaч的音譯,意為白嘴鴨)終於塵埃落定,伊熱夫斯克機械廠研製的雅利金手槍、圖拉儀器設計局設計的Gsh (ΓⅢ)-15手槍)和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研製的謝爾久科夫自動手槍正式列入俄軍裝備體系。其中,雅利金手槍用於取代1951年列裝蘇聯軍隊、主要供校級軍官使用的9毫米馬卡洛夫手槍,Gsh-18手槍將部分換裝1976年裝備將級軍官、高級領導人和內務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PSM (ΠCM) 5.45毫米手槍,謝爾久科夫自動手槍裝備於內務部和特種部隊。
這不僅標志著長達半個世紀的馬卡洛夫手槍時代的終結,也將PSM手槍曾經輝煌的一頁翻了過去,更為不同尋常的是,同時列裝三支手槍,這在俄羅斯乃至世界手槍裝備史上都是罕見的.
最大的贏家——雅利金手槍
在同時列裝的三支手槍里,雅利金手槍威力不及謝爾久科夫手槍,輕巧靈便不如GSh-18手槍,但在軍方2000年最後的選型試驗中,綜合測評得分最高的卻是它,而且在三支新制式手槍中裝備數量最大,因此堪稱為最大的贏家。
雅利金手槍的研製工作始於1993年。俄羅斯國內最大的手槍生產廠家——伊熱夫斯克兵工廠為參加「格拉奇」選型計劃,組建了新式軍用手槍研製小組,由弗•阿•雅利金主持設計工作。此前他一直從事運動手槍的研製工作,因此在該槍的個別零部件上,還能夠找到些許運動手槍的影子,比如裝有細小彈簧、結構復雜的彈匣卡筍,像是直接從運動手槍上復制下來的擊錘等,但這並不妨礙雅利金手槍成為一支優秀的軍用手槍。該槍在研製階段的工廠編號為「MP - 443」,參與「格拉奇」計劃選型試驗時被編號為6P35, 2003年列裝部隊時被正式命名為雅利金手槍。
雅利金手槍採用了極為傳統的設計,除了配用結構較為特殊的彈葯之外,幾乎沒有其它的新異之處。它採用常規的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和槍管偏移式閉鎖方式,可以雙動擊發。由於外露式擊錘直接暴露在套筒外面,容易出現故障,因此加長了套筒兩側的尺寸,從側面護住了擊錘。扳機護圈前部有弧形的手指槽,便於雙手持槍射擊。套筒和套筒座為鋼制,只有握把護板為塑料件。
首發射擊時,既可以利用雙動機構令擊錘自動扳起並擊發——這種發射方式有利於節省時間,便於快速出擊。也可以先手動扳起擊錘再扣動扳機——這種擊發方式的扳機力比較小,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採用了非自動的保險裝置,在套筒座的兩側均設有轉換手柄。在保險狀態下,扳機、擊錘和擊針均被鎖定。供彈系統為雙排雙進彈匣供彈,容彈量17發。彈匣解脫鈕位於握把的左側,也可以換裝到握把右側,方便左撇子射手單手操作。彈匣解脫鈕周圍被設計成凹面,防止因意外磕碰導致彈匣松脫。此外還設有空倉掛機。
該槍的瞄準裝置由普通的矩形照門和片狀準星組成,上面嵌有簡易的小發光管,供夜間射擊使用。為了滿足在實戰中快速瞄準運動目標的需要,還可以配裝激光指示器,最佳使用距離在25米內,此時基本上是指哪打哪。在更遠的距離上,就需要考慮彈道降(在標准射擊條件下,在50米距離上的彈道降是3-4厘米)的影晌了。
雅利金手槍的主用彈種為9×19毫米7N21手槍穿甲彈,由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研製。全彈長33毫米,重10克,彈頭重量5.4克,初速450米/秒。穿甲彈頭裝有經過熱處理的鋼芯,半裸於被甲表面,擊中硬目標後彈芯與被甲分離穿過目標。由於彈頭動能高達550焦耳,加之鋼芯硬度較高,不易變形,因而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可殺傷40米以內、有基本防護裝備的生動目標。此外,該槍也可以發射西方較為通用的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和圖拉儀器設計局設計的7N31穿甲手槍彈。
並不落後的後來者——GSh-18手槍
圖拉儀器設計局於1998年夏天,在9毫米P96式手槍的基礎上,啟動了GSh-18手槍的研製工作,由戈里亞捷夫和什浦諾夫主持設計。GSh-18中的字母「G」和「Sh」就分別代表兩位主設計師的名字,18則表示彈匣容彈量。同年秋季,俄羅斯聯邦軍隊軍械部同意新研製的GSh-18手槍及9×19毫米PBP穿甲手槍彈系統參加「格拉奇」選型計劃,當時該計劃已進行過數輪試驗了。
2000年1月,GSh-18手槍在國家靶場的選型試驗中通過了各項考核,隨後即被俄羅斯的內務部、特種作戰部隊和警察部隊試裝,作為執法武器和反恐裝備使用,並在2001年開始出口國外。2002年,製造商又改進了套筒座的表面設計,使握持更為舒適。
GSh-18手槍頗具特色之處是其閉鎖結構:10個閉鎖凸筍成環狀均勻分布於槍管外表面。在自動機復進時,槍管作軸向運動的同時產生回轉,閉鎖凸筍與套筒上的閉鎖槽扣合,完成閉鎖動作,回轉角度為18°。另一值得稱道之處是該槍設有扳機保險、不到位保險、阻鐵-擊針聯鎖裝置和防早發保險。
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發射方式為特殊的雙動模式,即首發射擊時,扣動扳機使擊針後移並打開保險,擊發機構待擊,繼續扣動扳機就可以擊發槍彈。通常的雙動式發射機構也是扣動一次扳機就能完成待擊和擊發兩個動作,但扣動扳機需要使擊錘簧儲存擊發能量,扳機力往往高達50牛以上,導致發射精度較差。相比之下,Gsh-18手槍扳機力小(僅為15牛左右)且流暢,更易於進行精確射擊。
該槍的套筒座採用玻璃纖維增強聚酚胺材料注塑成型,內嵌有鋼板沖壓成型件,增加了連接部位的強度。套筒座前端可以安裝激光指示器。為了方便抽取彈匣,在握把兩側的底部還增加了缺口。供彈系統也為雙排彈匣供彈,彈匣的側面和後面都開設了尺寸寬大的觀察窗口並刻有數字,憑目視和手指觸摸均可判定彈匣內余彈的數目。全槍也設有空倉掛機,解脫手柄位於套筒座左側。該手柄同時也是槍身結合銷。在拆卸手槍的時候,可以藉助彈匣底蓋的突出部分將其抽出。在拋殼窗口後部有一個小型的膛內有彈指示器,與抽殼鉤零件的中部相連,在槍彈進膛並完全閉鎖之後,抽殼鉤與彈殼底緣嚙合,帶動膛內有彈指示器上抬,突出套筒表面。它的準星和缺口的尺寸較寬,有利於快速瞄準,照門的兩側還設有側翼結構以避免產生虛光。為了保證射手在低照度下瞄準射擊,還增加了簡易夜視瞄具。
GSh-18手槍配用的槍彈是圖拉儀器設計局專門開發的、侵徹力較高的9×19毫米7N31式穿甲手槍彈。彈頭結構與7N21槍彈略有不同,採用經過熱處理的蘑菇形鋼芯,鋼芯頭部鈍平並半裸在被甲外面,兩者之間是鋁合金材料的襯套,擊中硬目標後彈心與被甲分離。由於該彈彈心的長徑較大,在軟目標內的翻滾比較大,殺傷效果更好。雖然該彈的彈頭很輕(只有4.2克,而同樣是9×19毫米的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彈頭重量則將近8克),但初速很高,最高達到了600米/秒。高初速和特殊的彈頭結構有效地提高了彈頭的穿甲能力,在20米以內能夠擊穿含三級防護以下的防彈背心或者8毫米厚的鋼板,絲毫不亞於使用沖鋒槍發射的7.62×25毫米TT式手槍彈,其侵徹威力是PSM手槍遠不能企及的。此外它還可以發射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和穿甲威力介於前兩種槍彈之間的7N21手槍彈。
GSh-18手槍空槍僅重580克,因此總讓人懷疑它的射擊穩定性,尤其是在發射初速較高的穿甲手槍彈時。事實上,使用GSh-18手槍射擊非常舒適,射擊穩定性和精度也不錯,在25米距離射擊,散布圓半徑R50值不超過4厘米。這歸因於全槍布局合理,握把外形設計得非常合理,因此射擊平衡性比較好。GSh-18手槍也是新一代軍用手槍中最受俄羅斯警察特別是車輛檢查人員歡迎的手槍。
神似沖鋒槍的手槍——謝爾久科夫手槍
謝爾久科夫手槍是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著名設計師彼得•謝爾久科夫主持設計的大威力半自動手槍。研製階段的試驗樣槍和早期產品曾經用過RG055、「斑蝰蛇」(也可音譯做「吉烏爾扎」)、SP-1等名稱,2003年正式列裝特種部隊和內務部時,被命名為謝爾久科夫自動裝填手槍。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該槍實際上替換的是蘇軍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撤裝的斯捷奇金沖鋒手槍。斯捷奇金沖鋒手槍被撤裝並不是因為軍隊不需要高射速、大威力的手槍,而是因為它連發射擊時跳動太大,射擊效果不佳。在斯捷奇金沖鋒手槍被撤裝之後,聯邦特種部隊一直在尋找類似的武器。謝爾久科夫手槍以與斯捷奇金近似的有效射程和火力密度,超出其右的侵徹效果和射擊精度而成為理想的替代武器。
1995年,配用9×21毫米大威力手槍彈的「斑蝰蛇」手槍開始出現在「格拉奇」選型試驗的靶場上。在試驗中,該槍顯示出一般手槍難以達到的巨大威力和侵徹力,能夠穿透防彈背心和諸如汽車、艦艇廂板一類的裝甲目標。雖然當時軍方對該方案持否定態度,但特種部隊卻看到了它的戰術價值。
1996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總統衛隊率先裝備了部分「斑蝰蛇」手槍,俄軍特種部隊與軍事情報部門也開始試裝備,並將之命名為SP1式手槍。1997年,俄羅斯國防部開始考慮接受9×21毫米手槍/彈系統。研製方又對方案進一步改進,形成了由謝爾久科夫手槍與7N28、7N29大威力手槍彈組成的武器系統。由於謝爾久科夫手槍的威力更接近沖鋒槍,而結構又有別於沖鋒槍,因此有的媒體稱之為「突擊手槍」。
謝爾久科夫手槍的自動機原理為槍管短後坐式。閉鎖機構類似於德國的P38式手槍,閉鎖卡鐵位於槍管下方。復進簧直接環繞在槍管上。發射機構為雙動式,持槍者用大拇指就可扳動半外露的擊錘使其待擊。扳機力一般情況下為15牛,在雙動射擊時,由於需要扣扳機使擊錘待擊,導致扳機力高達65牛。
該槍的套筒座為組合式結構:上方是鋼制的套筒架座部件,下方的握把和扳機護圈部分由強化工程塑料澆鑄而成。為配合雙手握槍射擊,扳機護圈前方做成弧形握把與槍管軸線的夾角為100°。雙排彈匣供彈,容彈量為18發。彈匣兩側各開有兩排孔,既減輕了彈匣重量,又能觀察余彈。握把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彈匣解脫鈕,便於任一持槍單手操作。彈匣解脫鈕周圍的握把側面與雅利金手槍類似,也設有空倉掛機。該槍沒有手動保險裝置,而是設有兩道自動保險,一道是握把保險,用手握緊握把時開啟。另一道是與GSh-18手槍類似的扳機保險。它能夠在射手自然據槍射擊時自動打開保險,既保證了武器攜行安全,又縮短了應急射擊時的准備時間。
該槍配用的9×21毫米7N29式大威力手槍彈全長33毫米,由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研製,初速高達410米/秒,彈頭的侵徹力和有效射程都較大。為了進一步提高穿甲能力,彈頭採用了類似7N21手槍彈的鋼芯結構。彈頭頂部略為鈍平,停止作用也不錯,是俄羅斯生產的其它同口徑彈葯的1.3-1.8倍。該彈在100米距離內能夠擊穿由l-2層1.4毫米厚的鈦鋼板或30層凱夫拉材料製成的防彈背心,在50米距離內能夠擊穿普通汽車的側板和三級防護以下的防彈背心。該槍還可以配用採用鉛芯、覆銅鋼被甲的7N28式手槍彈,僅穿甲能力比7N29式手槍彈低得多。
謝爾久科夫手槍的射擊精度遠優於一般的手槍
三槍鼎立背後的思考
俄羅斯聯邦政府2003年第166號決議的頒布,使三支手槍和五種彈葯同時躋身於制式裝備的行列,其中包括9×19 毫米和9×21毫米兩種規格的手槍/彈,而且每一支槍都配有侵徹能力較強的穿甲彈和停止作用較好的普通彈葯。這種復雜的裝備方案與當今普遍提倡的統一彈葯裝備,簡化後勤供給、保障工作的原則明顯不符。俄羅斯軍方究竟是別有深意呢還是另有隱情?
在一個國家的軍隊里同時使用多支手槍的情況並不陌生。在「格拉奇」選型計劃之前,蘇軍裝備的手槍就有馬卡洛夫、PSM和斯捷奇金三種。但「格拉奇」選型計劃之初並未打算為俄軍列裝三種手槍,最後的決定卻是三種手槍同時列裝了,這與其說是基於裝備建設系列化的考慮,不如說是決策部門不得已的選擇。
鍋巴炒米,各有所喜
對中級軍官而言,他們很少有時間進行射擊訓練,因此配用高精度的手槍幾乎沒有必要。另外,他們在野戰中輾轉的時候,雖然隨身攜帶手槍,但使用機會很少,對手槍很少或幾乎不給予保養,因此手槍的簡單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對高級將領而言,手槍與其看作是貼身自衛武器,不如看作是職務和權威的象徵。他們使用的手槍應該具有「傻瓜相機」一樣的方便性,無需訓練,拿起來就會用,在必要的時候,扣扳機就能打得響。只是等到將軍親自扣扳機的時候,恐怕敵人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估計最後的結局就是把槍口對准自己,所以有人把過去裝備的PSM手槍稱為「自殺手槍」(當然,這個稱謂同時也是針對它的小威力而提出的)。
對反恐部隊和特種部隊而言,他們的職責主要包括人質營救行動、保鏢任務以及暗殺行劫等。這些人攜帶手槍,要麼是作為備用武器,要麼是作為近戰的主要武器。還有一線作戰的各種車輛駕駛員和重型武器的操作人員,他們也需要一支便於攜帶的近距離作戰武器。不能否認,在這種情況下微型沖鋒槍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沖鋒槍畢竟是沖鋒槍,再微型也很難「微」過手槍。比如俄羅斯最新研製的PP-2000式沖鋒槍,雖然力求緊湊,但長度也足有300毫米,空槍重量達1.4千克,遠超過了現代手槍。而戰斗手槍應該比自衛手槍具有更高的威力和火力密度,准確度高且便於快速出槍射擊。
這些要求想在一支槍上全都實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俄羅斯軍方為了滿足不同裝備對象的使用需要和喜好,只好將可靠耐用的雅利金手槍、小巧輕便的GSh-18手槍以及威力更大的謝爾久科夫手槍同時裝備。
停止作用和穿甲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眾所周知,手槍作為一種近戰或自衛武器,配備兩種彈葯基本上沒什麼意義:50米以內與敵交戰,能快速出擊才是唯一的道理,哪有時間換彈葯呢?
由於曾經有過罪犯身中數槍仍能持槍反擊警察的實例,各國都把提高手槍彈的停止作用放在首位,俄羅斯也不例外。二戰剛結束,蘇聯就迫不及待地展開手槍換裝計劃,其原因就是當時裝備的TT式手槍穿透能力有餘而停止作用不足。西方國家為提高手槍彈的殺傷效能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空尖彈或可膨脹全金屬被甲彈以及速散彈頭彈(在擊中目標時可以分成三塊、各自形成創傷彈道),基本上都是圍繞提高停止作用而進行的。但俄羅斯沒有盲從西方國家的思路,而是看到了手槍單純的停止作用與現代戰場需求的差距,把目光再次投到了侵徹力的提高上,應用「脫殼」穿甲技術,發展了性能獨特的手槍穿甲彈,不僅能夠有效地穿透防彈衣,對汽車內的目標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手槍穿甲彈的列裝,可以看作是現代手槍性能的一次飛躍。過去有人形容防彈背心的作用經常說「可以檔得住手槍彈,但擋不住步槍彈」,現在得說「手槍彈也不一定防得住了」。
列裝兩種不同效果的彈葯,並不意味著使用者必須同時攜帶。例如,同樣是配給警察部隊使用的GSh-18手槍,在公路設卡檢查時,使用者會選擇能打擊車內目標的7N31手槍穿甲彈,以應對強行闖關或憑借車輛負隅頑抗的罪犯;而在監獄守衛和巡邏時,特別是在目標穿著厚衣服的冬季,使用者會更傾向於使用停止作用較好的巴拉貝魯姆手槍彈。
最後還要說明一下,同時列裝三支手槍的決策雖比較罕見,但並不是絕無僅有。這同樣體現了裝備建設系列化的指導思想和不同作戰的需求對裝備發展的牽引作用。
⑧ 三十年過去了,一起來看看,俄羅斯還有哪些武器值得我國引入
中美俄是現在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從表面上看俄羅斯是短板以及缺陷最明顯的一個,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中美武器裝備更新的速度都比較快,這兩國都在加緊研究更先進的武器,可是俄羅斯的新武器相對來說少了很多。現在俄羅斯三軍中的不少武器都是從蘇聯那裡接手的,而且其中不少還因為經濟原因提前退役了,30年過去了,目前俄羅斯還有哪些先進的武器,值得中國購買呢?
⑨ 俄羅斯的主要武器是什麼
美國建立NMD體系一波三折,幾度使世界輿論嘩然。在最近美俄的高峰會談中,俄羅斯一直持強硬立場,敢於對美國說「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俄羅斯軍事實力雄厚,對美國有撒手鐧,使美國不敢妄自尊大,也是重要原因。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甦,其武器裝備在原本良好的基礎上,已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甚至可以在各個領域與美國繼續抗衡。在陸戰武器方面:美國有 M1系列坦克,俄羅斯則有T—80、T—90等;美國研製出敏感反裝甲彈葯,俄羅斯則開發出「紅土地—M」152毫米激光制導炮彈;美國開始裝備「輕標槍」單兵反坦克導彈,俄羅斯便推出採用雙重製導技術的新型9M123反坦克導彈。在海戰武器方面:1996年美國裝備「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和「伯克」級驅逐艦,俄羅斯則裝備了「北風之神」級攻擊核潛艇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重型巡洋艦。在空戰武器方面:美國研製出「暗星」無人駕駛偵察機,俄羅斯便裝備了「熊蜂」無人駕駛偵察機;美國宣布研製出F—22「猛禽」戰斗機,俄羅斯則向世界展示出S—37 「金雕」戰斗機。總之,競爭從地上、水下到太空,從常規武器、核武器到新概念武器,俄羅斯利用自己雄厚的軍事科技實力,在一些高精尖武器裝備上直逼美國的優勢地位,使美國不得不對俄羅斯刮目。目前俄羅斯對付美國尖端武器的撒手鐧主要有:
航母剋星:「寶石」
「寶石」反艦導彈是由俄羅斯「彩虹」設計局研製的第四代超音速反艦導彈,它屬於一種戰役戰術導彈,可以用於對各種復雜目標進行打擊。既可打擊單艘艦只,又可打擊敵方的航母編隊,是俄羅斯對付美國航母最具威力的剋星之一。
「寶石」導彈的性能遠遠優於當今西方國家裝備的反艦導彈,其主要特點:一是能在飛行中自動調整自己的最佳飛行高度,避免過早暴露和及時規避浪峰,其最低飛行高度為5米;二是採用了主動和被動雷達聯合制導,因此抗干擾能力很強,在接近目標時,它能自動進行S型戰術運動,以規避敵防空火器的攔截;三是飛行速度快,使防禦方幾乎無法發射干擾彈和干擾電波進行軟對抗,也來不及以導彈和用「密集陣」火炮進行硬防禦。四是威力大,攻擊目標准確。
NMD的冤家:「白楊」
近年來,俄羅斯戰略導彈也有長足發展。作為俄羅斯21世紀主要核打擊力量的「白楊—M」戰略導彈,已於1997年12月正式服役,並進入戰斗值勤狀態,這標志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戰鬥力達到了新水平。
「白楊—M」戰略導彈採用三級固體火箭推進燃料,最大射程近2萬公里,命中精度大大優於美國的「MX和平保衛者」洲際導彈,且發射反應時間更短。它的制導控制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帶有人工智慧控制系統,可以突破多種導彈防禦體系。據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透露,這種導彈的飛行性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目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一種反導系統能攔住它。
「阿帕奇」死敵:「短吻鱷」
1996年初,俄羅斯研製出最新型的卡—52戰斗直升機,這種稱「短吻鱷」的雙座直升機,能全天候作戰,且夜戰能力大大提高。
與美軍裝備的「阿帕奇」直升機相比,「短吻鱷」的新結構可防止像「阿帕奇」直升機那樣一旦尾部被擊中即失去平衡而造成整架直升機墜毀;減輕整機的重量,使上升力增加12%;該機還提高了在高溫、潮濕等環境下進行低空盤旋與貼地飛行能力,使飛行員增強了近距作戰的信心。
「猛禽」天敵:「金雕」
1997年9月11日,美國剛宣布結束對其最新型的第四代戰斗機F—22「猛禽」 的研製兩周後,性能更為先進的俄羅斯第五代戰斗機的試驗機S—37「金雕」已飛上了天空。這種有著一雙前掠機翼、外觀一反傳統的飛機一出現,就引起了美國的特別關注。該機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三翼面布局、前掠機翼、雙重尾翼設計,其性能遠遠超過了迄今世界其它戰機,難怪令西方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