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威懾俄羅斯!北約核演習已開始,拜登為何渲染核戰爭
北約的核演戲確實已經開始了,本身北約的成立就是為了限制當初蘇聯,隨著蘇聯的解體北約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也解散,但實際上並沒有,北約想要通過這些國家捆綁上自身的軍事實力在國際上爭的利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想法,才會如此迫切的想要吸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如果但凡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北約想要限制俄羅斯的發展就太容易了,普京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才發動了針對烏克蘭的戰爭。
其實說白了就是不讓俄羅斯使用核武器,也不讓俄羅斯用核武器這件事去威脅烏克蘭。說到底美國這邊還是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更多的是希望通過這場戰爭讓自己國家從中獲利並消耗俄羅斯本國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要不說拜登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家呢,玩的一手好牌啊。
Ⅱ 為什麼英國和俄國的關系如此差
人多來湊熱鬧. 英俄矛盾分為幾階段: 第一階段:彼得大帝至拿破倫前後的"資本主義大發展階段",英俄的甜蜜時期,甚至彼得大帝曾經偷偷訪問過英國. 第二階段:拿破倫至德法戰爭的"由英國主導的歐洲均勢階段",當時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只有兩個國家配稱的上是霸權帝國,俄國向歐洲,亞洲,美洲的英國勢力范圍進行全面沖擊,歐洲巴爾干,亞洲伊朗,克里木,中國(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朝鮮,日本及北美洲,但日不落取得了絕大多數的勝利 第三階段:德法戰爭至二戰的"德國史上最偉大,最光輝的階段",德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們也曾經歷了長時間的分裂,最終卻兩次險些成為世界的統治者,他們與世界為敵但雖敗由榮耀,我們擁有的數百倍之多的領土卻.... 沒什麼好說的,在利益面前英俄被迫連手. 第四階段(1):二戰至今的"美利堅主義和全球化浪潮",美俄爭霸,老邁的英國要想保住財產只能投靠一個強盜,因美國搶的少而投靠了美國自然就不能在讓俄國搶走其他的財產了. 第四階段(2):真正全球化浪潮,一是俄國的實力的恢復削弱了英國在歐盟尤其是在東歐的影響力,二是美國指使,英美關系不在廢話,三是俄羅斯富豪在英國有很巨大的投資,偏偏這些富豪都是"葉里青"時代寡頭,在普京時代紛紛受到迫害,自然在不會讓俄羅斯好過. 看他們的資料都是無用,國家和國家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過節",如果是80後大都會知道中國和日本有過一段多麼甜蜜美好時期,現在可又成仇人了.
Ⅲ 英國為什麼要制裁俄羅斯
英俄關系「糟糕透頂」的緣由,一是歷史原因,兩國自16世紀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始終充滿對立和沖突,代表性例子就是在19世紀進行的克里米亞戰爭。盡管兩國在一戰和二戰中曾共同對付德國,但這只是為了利益的臨時結盟,並非真正的相互認可;二是政治和體制原因,兩國在這方面有很大不同,英國議會和政府內部反俄情緒根深蒂固,英國高層無論在言論上還是行動上都有強烈的反俄色彩。三是英國高層不了解俄羅斯,存在誤判;四是英國長期保持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外交政策唯美國馬首是瞻,在事實上充當美國遏制俄羅斯的主要打手。
兩國關系在2006年利特維年科在英國釙中毒後進入低谷,而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讓雙方關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訪問俄羅斯,這是5年來英國外交大臣首次訪俄,一些分析人士一度對兩國關系破冰和升溫抱有期望。他們認為,英國在面臨脫歐困境和英美關系出現一些分歧的背景下,希望與俄羅斯打破外交僵局;英國在敘利亞問題,尤其是在維護伊朗核協議問題上需要俄羅斯的支持。然而,此次英國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外交報復行動,令兩國關系破冰的一切可能化為烏有。可以預見,雙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對抗狀態。
Ⅳ 俄羅斯是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何西方還如此反對俄羅斯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在特定環境下強加的標簽而已,別他當真!至於俄羅斯為啥這么受排擠,主要是兩個原因:宗教和利益分配。
被排擠的東正教
我們都知道歐美國家是建立在基督教體系之下的,在中世紀教皇的權力更是曾一度凌駕於國王之上,可謂是一手遮天。巨大的權力自然誘生出人們心中的貪婪,經過數次權力的爭奪,基督教分為如今的三大派系:以梵蒂岡教皇為中心的天主教、英美的新教、以俄羅斯為首的東正教。
總結:蛋糕就這么大,你想要多分點,誰又肯讓出自己那份呢?不是討厭俄羅斯,是怕你吃相太難看。
注釋1: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90%的軍事力量和全部國際地位,因此俄羅斯蘇聯真正意義上的接班人
Ⅳ 俄羅斯是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西歐還如此反對俄羅斯
因為西方人認為俄羅斯的人留著蒙古的血脈,和蒙古人一樣野蠻好鬥。
西方人認為俄羅斯是一個異類,只是領土在歐洲的地盤上而已,所以西方人不認為俄羅斯是歐洲人。而且俄羅斯信仰的宗教也和歐洲不一樣,西方人經常稱呼俄羅斯是野蠻的後代。 西方人認為俄羅斯的人和蒙古人長得很像,尤其是蒙古曾經統治過俄羅斯數百年。俄羅斯人在蒙古的統治下早就已經變得野蠻好鬥,和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愛好和平,所以才會對俄羅斯非常的排斥。
Ⅵ 歐洲為什麼不願意接納俄羅斯
俄羅斯也是歐洲的,只能說中西歐各國不待見俄羅斯。
首先文化上就不一樣,之前看高曉松《曉說》,俄羅斯主體民族斯拉夫族在拉丁語里的詞根就是slave,斯拉夫在西歐人眼裡就是奴隸的意思。
中西歐諸國語言文字雖不相同,但他們大斯拉夫多從拉丁語發展而來,屬於拉丁語系國家。而俄羅斯用的是斯拉夫字母,跟南斯拉夫等國屬於斯拉夫語系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羅斯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更是與西方國家制度背道而馳。二戰後雙方又處於冷戰陰影下,俄羅斯的核彈頭讓他們始終戰戰兢兢,這是現代西方國家不能接受俄羅斯很重要的原因。
因為俄羅斯巨大的體量,從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來說,大國都不樂意歐洲接納俄羅斯。
俄羅斯入股歐洲,顯然會稀釋德法兩國在歐洲的股份,降低德法兩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以及影響兩國在全球的地位。
俄羅斯入股歐洲,那麼歐洲的實力將空前強大,也將改變全球政治平衡,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也將直線降低,這不是英美等國所能接受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不僅歐洲國家不樂意接受俄羅斯,全球大國們都不樂意歐洲接受俄羅斯。
俄羅斯因為大,只能孤獨的行走了。
Ⅶ 蘇聯解體時,西方為何沒有趁機整垮俄羅斯
現在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的爭奪,成為熱點的事件,尤其是現在的敘利亞戰爭,英美法一起懟俄羅斯。可以說,從喬治亞戰爭,烏克蘭動亂,到現在的敘利亞,西方國家一直在圍堵俄羅斯,想搞垮俄羅斯,這是其夙願。那麼問題來了,在蘇聯解體的時候,俄羅斯是最虛弱的,為何當時的西方沒有抓住這個時機,趁機整垮俄羅斯呢?
在當時情況下,蘇聯因為巨大的經濟困難,一分為十五國,雖然俄羅斯當時是主要繼承國,但是也是奄奄一息。而且內部不穩,經濟近乎崩潰,為何此時的西方國家,沒有一哄而上,趁機整垮俄羅斯呢?其實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武力上不敢動。
其實當時的西方也想趁熱打鐵,消除俄羅斯這個隱患,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當時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大部分的武裝力量。當時俄羅斯有300萬軍隊,5艘航母,1萬多枚核武器,4萬輛坦克,5萬輛裝甲車,近千艘戰艦。這個武裝力量仍然是讓世界顫抖的力量,就是美國也感到害怕。因此,即使當時美國和西方有這心,也沒這個膽子去武力肢解俄羅斯,這是實力決定的。
第二,內部瓦解。
既然軍事上不能也不敢,其實西方國家在政治上下了功夫。當時最典型的美國策動俄羅斯內部很多州和共和國 *** ,最為兇悍的就是車臣。後來車臣之所以能夠鬧得那麼凶,背後站著的就是美國,而且美國出錢出力。大有一舉讓俄羅斯在此解體,徹底解決問題的趨勢。
但是,俄羅斯頂住壓力,對內部進行安撫,讓大部分的地區穩定下來。同時果斷出擊,對車臣進行打擊,同時妥協讓韃靼斯坦不再鬧。內部政治問題得到快速有效解決,使得美國的陰謀沒有得逞。
第三,經濟上的損招。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當時美國看在政治上不行,立刻從經濟上著手,當時葉利欽對西方抱有幻想,認為自己現在是西方社會了,西方不會針對自己。因此,俄羅斯和西方還有一段蜜月期,但是西方完全不是這么想,他們想的是怎麼搞死俄羅斯。
於是在西方的攛掇下,葉利欽接受西方的指導,搞了個休克療法,差點讓俄羅斯經濟徹底崩潰。當時搞了休克療法後,俄羅斯經濟跌掉了一半,國內矛盾激化,差點就支撐不住了。還是葉利欽果斷及時讓位給普京,普京上台後,不斷改革,大力發展工業,才緩慢的恢復過來,避免被西方搞垮。
可以說西方在蘇聯解體時,招數都用盡了也沒搞垮俄羅斯,不是不想,而是都失敗了。此後西方看到招數不靈,就開始從外部著手,北約東擴,歐盟東侵,不斷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開始封鎖圍堵俄羅斯,同時經濟上不斷制裁。但是到現在,俄羅斯還是好好的,沒有被整垮,也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強悍啊。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
Ⅷ 俄羅斯和美國為什麼不團結美國和俄羅斯為什麼不團結
因為地球就不存在這樣的生態平衡。食物鏈一直都是金字塔結構,也許頂層的幾個掠食者看似差異不大,但也明確的劃分出了等級,這是遵循了本能後各種相互競爭,最後以淘汰制篩選出來的自然結果。別說俄羅斯,如果當初美蘇兩國相互合作,放棄劍拔弩張的架勢,改為日常摩擦與合作的推拉相處方式,那我們人類就不是人類了。
不要太迷信某些口號,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站在頂端與某個大國(鬼知道那時美國強還是弱)競爭頂級掠食者的地位而戰。
Ⅸ 為什麼歐洲都把俄羅斯外交官驅逐
2018年3月4日,66歲的謝爾蓋·斯克里帕爾和其女兒在倫敦的一家商場內接觸不明物質後當場倒下,生命垂危。
斯克里帕爾是雙面spy。身為俄羅斯spy的他,早在1995年就開始為英國情報部門工作,斯克里帕爾向英國情報機構提供的情報包括了俄羅斯安全機構的會議內容以及俄羅斯在英國境內的所有秘密聯絡點。嚴重打擊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因為斯克里帕爾的情報導致俄羅斯300名情報官以及在國外活動的其他特工身份暴露被抓。2004年斯克里帕爾被俄羅斯判處13年徒刑,但在2010年美俄spy互換中,在英國的強烈要求下被交換至英國,獲得了新的身份、房子以及養老金,並受到英國政府庇護。
首先,英方將之視為潛在後果嚴重的、可能危及英國公共安全的「化武攻擊」。這次謀殺案發生在英國的公共場合,神經毒劑的殘留物質在餐廳、酒吧和斯克里帕爾父女的車上都被發現,包括前去處理的警察在內,據稱案件發生地點周邊已經有38人受到這種神經毒劑不同程度的影響,事後包括警車等大量涉事設施被封存。
在英方看來,使用武器級的神經毒氣在英國公共場所懲治受英方保護的叛諜及其女兒,且危及警察和英國平民安全,侵害了英國主權,堪稱「化武攻擊」,也有人喻之為「對英宣戰」。
其次,英國朝野上下普遍感覺上次俄羅斯反水spy利特維年科被投毒後,英方投鼠忌器,擔憂對俄反應強烈會給英俄兩國關系蒙上陰影而過於高舉輕放,縱容助長了俄方的氣焰,而一致要求強烈回應反擊。
第三,此次事件,無疑給了因提前大選而地位虛弱、身處棘手脫歐談判中、身心俱疲的特雷莎·梅一個難得的表現機會,來提高其在黨內的威望,轉移國內外矛盾的焦點,增強政府凝聚力,也讓自己的支持率有所攀升。
第四,英國對俄羅斯的強硬的回擊有利於轉圜因為脫歐問題而趨冷的英歐關系,同時改變因特立獨行的特朗普上台後給英美特殊關系造成的沖擊。這一事件,讓英國為修復外部環境找到了不錯的抓手和突破口,可謂是四兩撥千斤。
最後,相較德國以及中東歐一些對俄羅斯有著能源等各種實際依賴約束、對俄制裁和使硬有著後顧之憂、剪不斷理還亂的歐盟成員國,英國相對比較超然,對俄動作相對餘地大。加之近年來,英俄雙方早有嫌隙,相互間交惡事件不斷,關系一度陷入僵局。包括克里米亞問題、俄羅斯在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等問題上的態度以及英國首相曾公開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干預歐洲大選等,都是導致兩國關系變冷的原因。而此次在英國本土發生的spy遇害案成為英俄之間一系列矛盾沖突升級的導火索。
3月14日特雷莎·梅宣布對俄制裁,3月15日英美法德就發表了聯合聲明,可謂同仇敵愾、配合默契。這反映的是,美英法德為代表的西方世界近年來與俄羅斯的摩擦不斷,積怨已久,雖非冷戰,卻帶涼戰背景的現實,背後存在著相當共識和戰略考量。
第一,「硬漢」普京在西方政客眼中是個討厭的獨裁者。普京執政以來,尤其是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將克里米亞納入版圖以後,歐盟和美國一直將俄羅斯看成是其外部的安全威脅,尤其是一些歐盟新成員國如波蘭等更是心存恐懼。
第二,伴隨著烏克蘭危機,歐盟、美國等在軍事上強化了北約框架下的合作,俄羅斯也針鋒相對,與北約之間互秀肌肉,更是加劇雙方不信任感。
第三,在世界的熱點地區如中東,美國和歐洲國家與俄羅斯也展開激烈的博弈和相互阻遏。
第四,歐美認為,俄羅斯還以網路戰、輿論戰對西方國家發動攻擊。
有鑒於此,美法德無疑希望通過此次事件為契機,迅速力挺英國,達到對內求同存異、統一共識、協調,對外繼續聯合施壓俄羅斯,遏制其擴展:
其一,此次四國聯合聲明稱,俄羅斯的行為是對英國主權的侵犯,任何國家對這類神經毒劑的使用都是對《化學武器公約》的侵犯和國際法的違背,是對我們所有人安全的威脅。這體現了英美法德聯手制俄態度,主要意圖是在全世界面前秀內部團結。
其二,以此為契機,協調、動員歐美國家持續強化對俄羅斯的進一步制裁和反制,以迫使其讓步。
其三,美法德此次站台,動作之快令人咂舌。以時間節點來看顯然有沖俄羅斯3月18日大選和普京而去的短期意圖。西方希望藉此對選舉前俄羅斯的外部環境進行重大重塑,有著將俄羅斯社會朝著沮喪、動搖的方向打壓,削弱普京執政的政治基礎的目的。即使不能達到這個目的,也要削弱、擠兌普京權威,惡化其執政的國際環境。
其四,美國試圖藉此展示其西方世界頭領的地位依舊。近年來,美國領導力下滑,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自我收縮的節奏加快,讓美國傳統夥伴感到灰心。而此次事件,特朗普所做的強勢回應,可以幫助美國重新修補與盟友的關系,證明在關鍵時刻與關鍵議題上,美國還是信得過的,仍是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