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俄條約有哪些
中俄條約有:
1、《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在璦琿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准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2、《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3、《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是中國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十一國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簽訂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
4、《中俄蒙協約》
《中俄蒙協約》是1915年6月7日中國北洋政府及外蒙自治當局與沙皇俄國在恰克圖簽訂的有關外蒙古的不平等條約,又稱恰克圖協約。條約確認了《中俄聲明文件》、《中俄聲明另件》和《俄蒙商務專條》的效力,該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外蒙古地區淪為沙皇俄國的勢力范圍。
5、《滿洲里界約》
《滿洲里界約》又稱《齊齊哈爾協議書》,是清朝與沙皇俄國於1911年(宣統三年)12月20日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簽訂的最後一個喪權的邊界條約。中方代表是黑龍江巡撫周樹模,俄方代表是菩提羅夫。
2. 中國和俄羅斯簽訂了什麼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3. 中俄有哪些條約
不存在《中俄全面堪分邊界條約》。
中俄邊界條約有:
1991年5月中俄簽署《中俄國界東段協定》;
1994年9月中俄簽署《中俄國界西段協定》,至此確定了中俄98%的邊界線走向;
2001年7月中滲指俄進行第四次談判,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原則上決定平分黑瞎子島。
2004年10月14日中俄簽署了《中俄關於兩國邊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此次,雙方就額爾古納河上游阿巴該圖地區及黑龍江中游黑瞎子島的兩個地段的邊界問題達成協議,4300多公里的中俄邊境線走向全部確定。
(3)中國和俄羅斯一共簽訂了多少條約擴展閱讀
1881年曾紀澤簽訂的《中俄改訂條約》(又稱「聖彼得堡條約」),有時也指被《中俄改訂條約》推翻的、1879年由崇厚擅自簽訂的《中俄交收伊犁條約》(又稱「里瓦幾亞條約」)。
其中前者是1881年(光緒七年叢盯配)2月24日是清朝與沙皇俄國在聖彼得堡簽定的有關歸還新疆伊犁地區的條約。根據條約及其子約,中國雖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領土,但仍割讓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則握-中俄條約
4. 中俄簽訂了哪些條約
趁火打劫的「朋友」
——中國清政府和俄國簽訂《中俄天津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於1858年5月簽訂,就在這個月間,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口,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趁熱鬧趕到天津,通知清政府說:「如果把滿洲沿海割讓給俄國,我們就可以阻止英法聯軍進攻滿洲腹地。」普提雅廷在照會中特別表明心跡說:「俄國軍隊進駐沿海,並不是欺凌中國,而完全是為了中國的利益。」
清政府代表桂良表示不敢接受這種幫助,普提雅廷就咆哮說:「俄國一心一意為中國好,如果你們不識抬舉,不給我們面子,你們的事我們就再也不管了。」
5月20日,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並佔領天津。
清政府恐怕俄國參加英法聯軍,經過討價還價的談判,終於簽訂《中俄天津條約》。而勞師動眾的英法兩國,比俄國人整整晚了半個月才得到條約的中方簽字。
很巧,《中俄天津條約》的簽字距《中俄璦琿條約》也剛好是半個月。
《天津條約》使俄國人得到了重勘邊界的許可。桂良還自作聰明地「僅僅在口頭上」答應了俄方關於割讓烏蘇里江以東領土的要求,他以為等英法聯軍撤走後,他還有賴帳的機會。
得寸進尺的俄國人當然不會理會桂良的花招。
1859年6月初,沙皇俄國新派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到了北京。他向清政府提出,要求把《璦琿條約》中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據為己有。清政府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
1860年4月,伊格那提耶夫聽說英法聯軍將再度北上進攻北京,便急忙從北京跑到上海。他向英法侵略者提供了關於白河沿岸軍事防務情況的資料以及俄國人私自繪制的北京詳圖。
俄國人為虎作倀,成了英法侵略者的同夥和參謀。
1860年7月,伊格那提耶夫同英法聯軍乘軍艦到達大沽口,並向英法聯軍建議:「先據北塘,再破大沽」。天津陷落後,清廷派欽差大臣與英法專使談判媾和。俄公使認為如談判迅速達成協議將對俄國不利,所以他極力破壞談判,慫恿英使提出清政府不能答應的「要清帝隆重接見」的要求。
談判破裂後,他又煽動英法聯軍「趕快進入通州」,從而使僧格林沁沒時間在這個城市設防。當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時,伊格那提耶夫又向聯軍提供了「城防薄弱之處」的情報。
俄國人的「鼎力相助」使英法聯軍一路勢如破竹。
10月,英法聯軍進入北京。
伊格那提耶夫向失魂落魄的親王「鬼子六」奕沂說,他有辦法使英法聯軍撤退,但中國必須把烏蘇里江以東領土正式割讓給俄國,作為酬謝。奕沂婉言謝絕了,割地畢竟事關重大。
其實,英法聯軍的目的並非要佔領中國的首都。既然陰差陽錯打進來了,他們一缺冬天裝備,二怕清政府瓦解會妨礙他們的商人做生意,所以就一心一意希望早日簽訂和約,早日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