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的國家體制是怎樣的
地方太J8大
聯邦制
B. 俄羅斯聯邦與蘇聯
你問題不對,
首先蘇聯加盟共和國是15個
俄羅斯的共和國是21個
89個是指俄羅斯聯邦主體,包括了共和國、州、直凱鋒轄市和邊疆區等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和現在俄羅斯的21個共和國有本質的區別
根據蘇聯憲法,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首都為莫斯科。國家元首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和蘇聯總統。政府首腦為部長會議主席和總理。武裝力量名稱為紅軍察液。
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內有21個享有極大自由的共和國,這些共和國往往是俄羅斯聯邦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但不具備敗孫物國家性質。
C. 求助歷史系達人~關於中央集權制
這一提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他混淆了關於集權,分權,專《制》、民主之間的概念,中央集權制的對應概念應該是地方(或地區)分權制,與民主與專制無關。
歷史上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在分權制下取得強盛的國家地位,歷史上著名的帝國無論是專制的還是民主的無一例外的都採用了中央集權制,舉正反兩個例子(其實是耳熟能祥的)
以歷史上美國的崛起為例,美國的獨立是建立在北美13個殖民地組成聯邦政府,建立起中央政權的基礎上,難以想像如果這13個殖民地單獨對抗當時的宗主國英國會怎麼樣。美國現行的政治制度仍然是聯邦法高於州法律,而美國並沒有因此失去民主社會的本質。
相反的前蘇聯廢止了中央集權的蘇聯憲法,各加盟共和國各行其是,國家解體,連橘升桐國家都不存在了,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也是因為給了聯邦內各共和國極高的自主權,在葉利欽時代整個國家處在無政府分權制的現實條件下,才導致10年血腥的車臣戰爭,普京當政後加強了中央集權,結合全國之力才結束了車臣戰爭。
再以中國民國時期為例,民國時期,中央集權破壞,軍閥混戰,各自割據一方笑旅,是屬於典型的地方分權,但每一個軍閥都是軍圓坦事專制,甚至是高壓統治,全國一片混亂,跟民主社會完全不沾邊。
一個國家的建立總是從分權制走向中央集權的,歷史也是從分權的封建時代,走向中央政府集權的資本主義時代的,這種提法不過是想讓中國進入混亂狀態,別有用心啊。
D. 俄羅斯聯邦不怕分裂么
這個,其實說白了,那麼點人占那麼大地方,遲早要分裂的,這是常識。
俄羅斯有2000多個民族,要照顧不同社會磨核生活習慣的人,一刀切式的中央集權制肯定不行啦
中國的中央集權制是基於中國幾十個世紀以來的經驗教訓而最終實現的,根本上來自於文化統一。
東北、西南、西北、西藏都認可中央政府,這種歸屬傾向是中央集權制的人心所在。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有漢文化的強勢地位及高度認同,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就不是問題。
我和寂靜de猛虎網友觀點類似,回頭看清末民初的亂世,軍閥混戰硝煙四起群雄割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列強入侵後文化的迷失、信仰的迷失,大家都想稱王而不在乎一個統一大局、團結大局、和平大局了,人人為私利而斗,又沒有強勢的中央軍隊來維持國家秩序,派系林立的情況直到新中國成立才徹底告別中國。因為它們在紅色大潮的沖擊面前必然粉身碎骨,在強大的信仰、強大的領袖、強大的軍隊面前必然望風披靡。
俄的聯邦制是靠其強勢政治、軍事、安全實力維持的,否則,諸侯自立為王的情形將紛紛出現。
比如車臣,先軟後硬,不服揍你,不老實往死里打,典型的牧民大漢性格。滾游胡
不穩固是因為缺少文化統一的根基,缺少歷史往來之民風積淀,缺少經濟聯系。大攔
聯邦制下各共和國的自主權大於中央集權制下各省縣市鄉的自主權,便於俄羅斯這個地廣人稀、民族眾多、文化豐富的國家進行國家管理。
中國歷史上有因管理不善造成藩鎮割據、軍閥割據、叛軍割據、起義軍割據、地方主義盛行等混亂局面的慘痛教訓,又有豐富的歷代大一統王朝中央集權制管理經驗之積累,加上各地區各民族的密切交往與政治、文化認同,自然與美俄兩國有著國家結構的巨大差異。
在中國,中央權威稍有下降,地方主義就開始猖狂甚至大行其道。
在美俄,中央對地方事務干預過多或操作不慎,很可能引發地方對中央的不滿甚至對抗,這在美國尤為嚴重,可以認為是一種歷史較短的後發國家對國土、人口、文化、歷史、社會、經濟、政治等因素綜合考量後的一種妥協,適合本國國慶,方便管理就行。
E. 有關俄羅斯的問題
俄羅斯
①十五世紀末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並以俄羅斯民族為主建立的中央集權國家。即十月革命前的俄國, 1721-1917年二月革命前稱俄羅斯帝國,通稱帝俄或沙俄。
②即*「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的行政體系:
【國名】 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
俄羅斯
國土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
人口:約1.49億
概況: 亦稱「俄羅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北臨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陸疆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挪威、芬蘭、波蘭、蒙古和中國接壤。面積1,710萬平方公里。人口14,800萬(1990),俄羅斯人佔81.1%(1979),次為韃靼、烏克蘭、楚瓦什人。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烏拉爾區)、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歐洲部分。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南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太平洋沿岸屬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大河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及勒拿河等。石油和天然氣非常豐富,居世界前列地位。煤、鐵、銅、鉛、鋅、鎳、金、鉑族、稀有金屬、石棉、雲母、鉀鹽、磷灰石以及森林、水力等資源豐富。十五世紀末,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改稱「沙皇」。 1721年宣布俄羅斯為帝國。1917年十月革命後,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同烏克蘭等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稱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工農業均發達。以機械製造、能源、冶金、建築材料等重工業為主,原油、天然氣、煤炭、鋼鐵、化肥、汽車、機床產量很多,紡織(棉、絲、麻、毛織品)工業亦很重要。農業主要種植穀物、馬鈴薯、亞麻、甜菜、向日葵以及飼養豬、牛、羊等。烏拉爾及其以西地區繁盛;烏拉爾以東的亞洲部分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經濟尚少開發。
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靼韃斯坦共和國(靼韃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恰瓦什共和國;
(2)6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3)49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堪察加州、克麥羅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彼爾姆州、普斯科夫州、 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赤塔州、雅羅斯拉夫爾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10個民族自治區:阿加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科米彼爾米亞克民族自治區、克里亞克民族自治區、涅涅茨民族自治區、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民族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區、楚科奇民族自治區、埃文基民族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民族自治區。
俄羅斯是個聯邦制的國家。所以這些共和國就是隸屬於它管轄的獨立政治體系!這就猶如中國的香港,澳門一樣!不過,就是說明這些政治實體有自身的政治權利。比如:首相任命權,獨立選舉權,首相出訪權,一定的軍事權力,立法權(是在俄聯邦憲法的前提下,就是不得違背聯邦憲法)等等。
俄羅斯政府當然不願意它們以後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了!從俄羅斯政府對車臣共和國的處理上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但是,最近的幾年中俄車臣地區的獨立運動十分的頻繁!俄羅斯是個聯邦制的國家,就是各個邦國,以及各個州等的集合體!所以說它們日後是否可以獨立成為主權國家也不是隨便可以說得!這要看日後俄羅斯的政治走向,俄羅斯國內的穩定程度,俄羅斯與歐美等大國之間的政治聯系等等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不過,從目前看來這個可能性很小!
附;
俄羅斯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每4年選舉一次,其中半數席位由全國225個大選區各選一名代表產生,另半數席位則由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競選黨派按得票多少分配產生。根據俄憲法規定,任何沒有跨越5%得票率「大關」的黨派不僅不能參與黨派競選席位的分配,而且該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地方選區當選的代表也無權在國家杜馬中單獨組成議員團。國家杜馬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以及決定對總統的信任等。國家杜馬下設國際事務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等20多個委員會。(國家杜馬最早成立於1906年,是沙俄時代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於1993年12月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國家杜馬。)但國家杜馬關於提起訴訟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解除總統職務的決定,必須經過議會兩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票通過,而且須由國家杜馬不少於三分之一的議員提出建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機構。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俄羅斯歷史:
現代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歷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為始。但是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伊凡四世莫斯科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上述基輔羅斯時期,就是留利克王朝開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利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羅曼諾夫王朝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羅斯帝國
彼得大帝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俄國臨時政府
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里昂•托洛茨基的共產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採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倫斯基出走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為反蘇維埃武裝叛亂的領袖。俄國內戰之後,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
蘇聯時期的統治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共產黨取得了政權,實行共產主義政策,吸收其他小國家成為加盟國,定國名為蘇聯。建政初期發生了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內戰,紅軍勝利。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實行獨裁統治。此外,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卡年科、戈爾巴喬夫等。蘇聯在50-70年代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冷戰。90年代,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蘇聯政權於1991年解體。
現代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名為「俄羅斯聯邦」,實行資本主義和總統制。葉利欽為首任總統,普京為第二任(也是現任)總統。俄羅斯聯邦加強了與西方的合作,但車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具體的內容可以瀏覽以下網頁: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01/content_418805.htm
自然地理:1707.54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7℃,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F. 俄羅斯產生半總統制的原因
由上可見,俄羅斯的總統享有全面的國家權力。俄羅斯不是議會制國家,也不是半議會、半總統制國家,而是國家權力集中於總統的總統制國家。
首先,憲法規定的總統權力的范圍十分廣泛。僅在憲法第四章一章內,就有9條共近40款規定了總統的統治大權。由於許多賦予總統權力的憲法條文行文較籠統,俄羅斯又是一個「新憲政」國家,尚無足夠的法律法規和慣例來對這些條文進行解釋和補充,規范三大權力之間的明確界限,使得總統常常得以「仗勢行事」,為自己「創設」了許多權力。如憲法規定總統有權發布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和指示,有權任命全權代表,總統葉利欽就經常利用這些規定,自行任命一些事關國內外重大問題的總統特使,繞開議會,牽制總理和政府的權力,甚至介入黨派爭斗。著名的例子有曾負責俄羅斯私有化的「私有化之父」丘拜斯,前車臣問題總統特使列別德,負責獨聯體事務的秘書別列佐夫斯基,以及斡旋科索沃危機的特使切爾諾梅爾金等。正由於俄總統制有這一特點,對總統的許可權的爭論向來是俄政壇上層政治斗爭的表現形式之一。
其次,從總統與政府、議會、法院的關系來看,總統在「三權」之中據有壓倒優勢,又是使三大權力機構能協調運轉的軸心。總統由直選產生,掌握行政大權,實際上有權成立和領導政府,又沒有副總統對其進行牽制,而總統並不一定要象英國和法國總統那樣從議會多數黨中任命總理,「第二把手」總理不過是總統在政府的召集人;俄國總統的命令和指示不象法國總統那樣需要總理和部長副署,政府的決議和命令則不能與總統令相抵觸;政府對總統負責,而不對民選的議會負責; 這都是總統制的特徵。特別是總統有權確定杜馬選舉和解散杜馬,這是一般總統制國家總統所沒有的權力。在杜馬和政府因信任問題發生爭執時,總統實際上有最終決定權;總統與杜馬在總理人選問題上的爭執也往往以總統的最終勝利而告終;總統的罷免案要兩院各2/3多數票才能通過, 雖然上下兩院和憲法法院各自都有權決定罷免案是否最後通過,而總統又可通過其強大的人事權對這些機構進行牽制,要罷免俄總統法律障礙重重;總統只需得到聯邦委員會半數以上委員支持便可任命幾個最高法院的法官和檢察長, 而且有權直接任命其他聯邦法院的法官,這無疑是總統對司法權的一種極大的控制。俄羅斯不是一個總統-議會制國家,而是一個總統制國家。總統在「三權」中過於突出的地位,甚至使權力制衡原則受到威脅。
第三,從總統同聯邦各主體的關系來看,以總統為中心的聯邦中央的權力大於各聯邦主體的權力,使俄羅斯聯邦成為實質上的單一制國家。 憲法第三章規定了聯邦體制,其中對聯邦中央的權力規稿型定了16個方面,包括了保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公民的基本人權、立法司法執行機關、內政外交軍事安全、經濟外貿金融預算等中央大權,而屬於各聯邦主體的權力僅包括教科文衛體、行政、勞動、家庭、環保、社或敬畝會保障和少數民族權利等事務。俄羅斯聯邦主體包括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專區等6種,自治許可權大小不同,只有共和國有憲法,其他主體只有法律和規章制定權。聯邦憲法又特別規定了聯邦主體的憲法、法律和章程要符合聯邦的憲法和法律,「俄羅斯聯邦總統與俄羅斯聯邦政府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保障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實現聯邦國家權力的全權」(78),這顯然是同上述總統對聯邦主體與中央之間關系的協調權和強制衫森執行權相呼應的,難怪有人稱俄羅斯的聯邦制有名無實。有趣的是,憲法規定俄國國名有「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兩種稱謂,正好反映了俄國人喜歡標榜聯邦,又對大俄羅斯主義和高度中央集權意識難割難舍的心理。
G. 聯邦制 ,怎麼管理中國是中央集權,中央和省份,直接任命,那俄羅斯聯邦呢州等,怎麼管理和任命呢
聯邦制,啟帶灶顧名思義,也就是由一個個邦政府組成的一個國家,其各個之間有不同的法律等(有的聯邦國各個邦各有行世各悄扮的軍隊)家),但沒有獨立的外交,外交服從聯邦政府!而我們中國則是中央集權,法律全國一樣,
H. 俄羅斯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強力總統制.新型聯邦制 在俄羅斯政治體制走向何處上昔日民主派發生了嚴重分歧。以葉利欽為首的總統派認為當前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帶領國家渡過社會經濟危機,所以應建立總統制的模式。而以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派認為應該建立議會至上的民主政治,通過議會監督制約總統。隨著分歧加深,俄羅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和憲法危機。一時間,總統和議會雙方紛紛拋出新的憲法草案,試圖以基本法的形式承認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1993年9 月就在雙方已經不可調和之時,葉利欽果斷採取措施用武力之舉鎮壓和解散議會。接著再次利用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新的總統制憲法。1995年5 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新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規定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組織、程序和方法。至此,俄羅斯現行的政治制度架構基本完成。 俄羅斯新的聯邦制度已初見端倪。但地方和中央等各利益主體博弈結果使聯邦條約終未在1993年12月憲法中明確規定。憲法僅僅突出了各主體平等的原則。這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上院)由每個主體來自立法和執行機關的2 名代表組成。但是,這也隨著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而發生變化。2000年5 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7 大聯邦區(中部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每個聯邦區任命一位總統全權代表。全權代表要使國家元首能在相應的聯邦區范圍內履行憲法職能。接著,普京提出修改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等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普京的舉措和影響意味著俄羅斯在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中央權威流失後開始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發展方向,即強調中央集權和總統權威的民主制。 參考資料: http://www.zisi.net/htm/sxrd/2005-04-07-18377.htm